收藏 分享(赏)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1-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

上传人:高校张老师 文档编号:636986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1-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1-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1-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1-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领航】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1-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

2、,民困于诛求,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拗蕃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

3、,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注】内外艰:父母丧事。诛求:强制征收。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拗蕃:违背货运规定。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待:等待B脱有衅,吾当坐 衅:祸患C事闻,朝廷嘉之 嘉:赞许D勒其还趋直沽 勒:命令解析:待,应释为“防备”、“对付”。答案:A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克敬“

4、为官尚宽”的一组是()悉去之,抚以恩意诉于克敬,愿还本乡脱有衅,吾当坐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A BC D解析:写征讨日本陷于其国的士兵向王克敬申诉;表现王克敬的敢作敢当;表现王都中的为政爱民。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B番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C王克敬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

5、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取消富民租种江淮农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解析:“王克敬为他辩护”与“被提拔为监察御史”没有因果关系。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译文: _(2)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译文: _答案:(1)(王克敬)将这些情况详细呈报给皇上,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感激他。(2)如果他们常年这样往返,确实应该治罪。现在他们历经万死,完好地将漕运的粮食运回南方,难道不是没办法才这样做吗!【参考译文】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出仕以后,多次升迁到江浙行省照磨,不久升任检校。调任奉议大夫、顺州知州,因遇父母

6、丧事未去上任。被授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前往四明监督百姓与日本人的贸易往来。在此之前,前往监督的官员担心外国人的心理不可揣测,认为一定要严密部署军队自卫,如同防备强大的敌人一样。王克敬到任后,将军队全部撤走,用恩惠安抚他们,日本人都俯首收敛,不敢喧哗闹事。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此时跟从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向王克敬申诉,希望回到家乡。有人担心这会成为祸端,王克敬说:“哪有士兵怀念国家恩德希望回归祖国却不被接纳的呢!如果有什么祸患,我承担罪责。”此事上报朝廷,朝廷赞许他。番阳出现严重饥荒,总管王都中取出官仓的粮食救济饥民,行省官员想治他擅自打开官仓的罪,王克敬说:“番阳离此地有千

7、里之遥,等到行省发布命令,饥民将会饿死,他做了仁爱之事,而我们却反而要做不仁之事吗?”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被授予监察御史,不久调任左司都事。泰定初年,外任绍兴路总管,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困不堪,王克敬于是进言请求减少盐额五千引。行省檄召王克敬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违背货运规定的人照例要收他们的货物,商人以风水无常为由进行辩解,有关部门不听从。王克敬说:“某货出某国,所在地有远有近,货物有轻有重,他们冒着重重险阻,出入于万死之中,放弃近路走远路,放弃重货运轻货,难道符合人情吗?”王克敬将这些情况详细呈报给皇上,众人不能驳倒他,商人们感激他。被提拔为江西道廉访司副使,改任两浙

8、盐运司使,首先减少绍兴百姓食盐税五千引。第二年,被提拔为湖南道廉访使,调任海道都漕运万户。这一年,正当天历之变,从海路运粮的船只有后到直沽的,没有完成运输任务,又将粮食运回南方,行省想治督运官员的罪,命令他们又运回直沽。王克敬说:“如果他们常年这样往返,确实应该治罪。现在他们历经万死,完好地将漕运的粮食运回南方,难道不是没办法才这样做吗!”于是王克敬让他们统计运送的石数,附带装在次年漕运的船上送到京城,省臣听从了他的建议。入朝担任吏部尚书,奉命出使到淮安,从马上摔下来,在吴中养伤。元统初年,起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求取消富民承佃江淮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他的建议。松江大姓人家中,有人每年漕运万石

9、大米献给京城,那人死后,他的子孙穷得将要行乞,有关部门仍然每年征收大米,不够就混杂在松江田赋之中,让百姓负责交纳。王克敬说:“匹夫随自己的意思献大米,求取名爵来求得一人的荣耀,如今他自己身死家破,朝廷又已经取消他的名爵,不可以让全郡的人都受此事的损害,国家的用度难道就少这一万石粮食吗?”详论此事,免除这项粮额。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新雨山房记明宋濂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炮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

10、之。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

11、拨乱致治之功耶?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宋濂散文选集)【注】伪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兵败。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间出兵侵掠 间:间隔B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 惩:苦于C及兵靖事息 靖:平定,或引申为结束D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 辟:征召解析:间隙、空隙,引申为机会。答案:A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

12、烬请以十五城为秦王寿B号其室曰“新雨山房”其孰能讥之乎C叫号征逮者填于门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D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解析:C项,于,解释为“在”;A项,成为/给、替;B项,他的/难道;D项,的/它,代事迹。答案:C7下列用“”给文中加点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A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B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C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D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解析:D项,根据句式特点与句意的理解即可判定。

13、答案:D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借此文寄托了战后清除荒秽、朝廷政治清明、生民安居自足的理想。B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之争,让诸暨一带的百姓苦于战祸。C方伯修给朋友的房舍取名为“新雨山房”。D作者认为,从宅院的兴废可看到世道的安定和混乱、百姓的劳苦和安逸。解析:C项,从第二段末尾可知室名为张仁杰自取。答案:C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译文: _(2)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译文: _(3)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译文: _答案:(1)我料想诸暨县中一定有修整房舍恢复到它

14、繁盛之时景象的。(2)即使有美丽的花草、可供娱乐的诗酒,谁又能感受其中的快乐呢?(3)德才兼备的人在朝廷之上运筹方略,田间百姓能在民间安居乐业却不知道国家安定的来由。【参考译文】诸暨是绍兴府的属县,和婺州(今浙江义乌)接壤。国朝刚攻下婺州时,正在进攻张士诚的伪吴政权,两军相持,没有决出胜负,双方的军队都驻守在诸暨界上。张士诚依仗诸暨为屏障,趁机出兵突袭侵扰(国朝军队),两军相互杀戮没有一会停歇。所以诸暨蒙受兵祸最为严重,高大的房屋,都被焚为瓦砾灰烬;竹木奇石,都被砍伐采挖了来制作攻守的工事和器具。百姓苦于兵祸,大都逃避到深山大谷中居住,抛弃了故宅而不敢居住。经过这里的人见了无不为之伤怀。现在国

15、家平静稳定了已经十多年,百姓都安居乐业。我推想诸暨县中一定有修整了房舍恢复到它繁盛之时景象的,不过未能见到。今年,诸暨县士子方伯修对我讲:他的朋友张仁杰先生,住在诸暨城北门外,旧宅已经毁于战火了。等到战争结束后,才重新开辟旧址,铲除了荒草瓦砾,修造房屋十多楹。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竹子,四季开放的花草,沿着宅院周围栽培,放琴的架子、温酒的炉子、诗书画卷等器具,都陈列在室内。张仁杰在未发生战乱时曾有不厚的俸禄,到现在,州县多次征召他,他都推辞不应承。长年以写诗作文来自娱,十分自得。他为自己的房舍取名为“新雨山房”,希望能够由我来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一所宅院的兴和废,是一件很小的历史事件,但可

16、以从中看到世道的安定和混乱、百姓的劳苦和安逸,并非没有根据的。当战争正值惨烈的时候,人们虽然拥有儿女财物却担心不能保全,即使有供居住的房舍,难道会有时间来维护修缮,并且能体会到住在房中的安适吗?粮草的征缴,整天呼喊着缴纳的人站满了门庭,即使有美丽的花草、可供娱乐的诗酒,谁又能亲受其中的快乐呢?现在张仁杰能够活动在一个房子之中,来察时事事物的变化,穷尽性情所安,谁使他能得到这种生活的呢?不正是在上位的铲除祸乱使天下重归安定太平的吗?从古以来极太平的时期,贤能之士得以在朝廷之上发挥其才干,田间的百姓能安于下位但不知这种政局从何所得来。但他们饱足之后,歌啸吟咏,整饬有序地自然成文,成就了周朝鼎盛时期的诗章,就是这样的。怎么会现在不如古昔呢?张仁杰先生你就尝试着去做吧。我改天南归,驾着小车经过诸暨的北门,会寻找种有竹子的人家去拜访你呀。张仁杰先生尚能歌唱着兴发我的情感,我会击缶来和你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后端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