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A股-新能源:华友钴业暴跌70%到底怎么回事——优塾指数 ✩ (2019-03-13).pdf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6900344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7.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A股-新能源:华友钴业暴跌70%到底怎么回事——优塾指数 ✩ (2019-03-1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A股-新能源:华友钴业暴跌70%到底怎么回事——优塾指数 ✩ (2019-03-1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A股-新能源:华友钴业暴跌70%到底怎么回事——优塾指数 ✩ (2019-03-1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A股-新能源:华友钴业暴跌70%到底怎么回事——优塾指数 ✩ (2019-03-1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A股-新能源:华友钴业暴跌70%到底怎么回事——优塾指数 ✩ (2019-03-1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首页今天,要研究的是一个金属材料。图0-1:钴矿来源:百度百科它的名字叫:钴。别小看这玩意,它可是妥妥的高科技。在它这个产业链中,上游是钴矿,下游则是手机、新能源汽车、甚至是飞机、火箭等高端制造业。不仅高科技,还迎来巨头疯抢。为保证钴作为手机电池原料,连话语权极强的苹果公司,竟然都放下姿态,准备向矿企长期购买钴原料,以确保其电子设备电池有充足的钴供应。除了国外巨头疯抢,国内巨头也是爱不释手。2016年,洛阳钼业斥资85亿元,现金收购自由港旗下刚果tenkefungurume铜钴矿项目,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第二大钴生厂商、国内第一大钴生产商。在产业里受追捧,资本市场也是热情高涨,有一家公司,上市后股

2、价一路猛涨,以前复权股价来看,其股价从发行价4.04元/股,一路上涨到96.48元/股,三年时间,股价涨幅2288%,直接涨了近23倍。并购优塾进店逛逛相关频道优塾核心产品一:专业版报告库,估值,才是价投已更新283期A股已更新179期优塾核心产品二:科创板及科技概念板块,报告合已更新130期精品推荐医药行业|行业研究和估值报告合集(业版估值报告库中包¥1058优塾核心产品一:专业版报告库,估值才是价投之魂!¥20481210人次阅读2019-03-1319:55:03A股|新能源:华友钴业,暴跌70%到底怎么回事优塾指数(2019-03-13)图文详情评论图0-2:股价图(单位:元)来源:w

3、ind究竟是什么公司,这么猛?它的名字叫:华友钴业,是国内在刚果(金)资源量第二大的钴生产商,钴产能为11000吨,仅次于洛阳钼业(18000吨),远高于排名第三的寒锐钴业(5000吨),掌握着钴产业的咽喉赛道。来看其财务数据2015年到2018年三季度,其主营业务收入为40.29亿元、48.89亿元、96.53亿元、100.74亿元,净利润为-2.54亿元、0.58亿元、18.86亿元、19.1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4.52亿元、9.73亿元、-17.95亿元、4.62亿元;毛利率为11.04%、16.30%、34.39%、34.46%,销售净利率为-6.3%、1.2%、19.5%、

4、19.0%。你看,收入、毛利率、净利率都在2017年出现了暴涨,以2017年为例,收入增长了97%,净利润增长了3151%。并且,2018年仅仅三个季度,就几乎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业绩。然而,奇怪的是,这么亮眼的业绩,却迎来了一路的暴跌。自2018年3月至今,其股价大幅下跌,从最高点96.48元/股下跌到25.92元/股,降幅高达73%,市值缩水500亿元。图0-4:估值指标(单位:元/倍)来源:理杏仁好,先是暴涨20倍,接着又暴跌70%,接下来,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来了:1)钴,让全世界矿产、电子巨头为之疯狂,在它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产业逻辑在支撑?2)在钴产业链上,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是

5、谁,到底谁的话语权最强?未来这个产业,趋势又将走向什么地方?3)钴的价格,是否有周期属性?如果有,那么它围绕什么样的区间波动?如今钴的价格,到底是在高位,还是低位?4)本案上市3年不到,股价涨了23倍,但现在市值大幅缩水,腰斩、再腰斩,那么,如今它的估值到底在什么样的区间,是便宜了,还是贵了?今天,我们就以华友钴业这个案例入手,来梳理一下,稀有有色金属行业钴矿领域的产业逻辑、财务特征,以及估值方法。此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我们研究过天齐锂业、洛阳钼业、杉杉股份、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宁德时代等公司,在专业版报告库中搜索公司名,可查阅历史研报。数据支持: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声明:本文坚决

6、不做任何建议韭菜请移步他处01我去,钴巨头竟是卖豆芽发家的?钴(Cobalt),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Co。其具有良好的铁磁性、延展性、电化学性,可应用在航空、电子、机械制造、汽车、化工、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钴的应用历史非常久远。公元前,埃及人用钴蓝作为陶瓷品的着色剂;我国自唐朝起,也将钴用在陶瓷中,如唐三彩、青花瓷、景泰蓝的釉料均含有钴这种成分。随后,化学界开始对此元素进行研究。瑞典格布兰特从辉钴矿中,分离出高纯度钴(1753年);瑞典伯格曼利用化学方法制得纯钴(1780年);拉瓦锡将钴列入元素周期表(1789年)。钴的性质被发现后,其工业进程也在加快。钴的存在形式,主要以伴生的方式存在

7、,最常见的伴生金属为铜、镍、铁、铅、锌、银、锰等金属。目前,最主要的伴生金属为铜、镍,分别占钴总量的64%、34%,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独立钴矿。1903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开始开发银钴矿和砷钴矿,全世界钴的产量成倍激增。二战后,日、法、比利时等国对钴需求量大增,纷纷建立起大规模的钴精炼厂,处理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富钴中间产物,形成“资源国粗炼、消费国精炼”的格局,延续至今。而中国的钴产业,起步晚。因为我国钴储量很低,储量只占全球钴储量的5%,且绝大部分是贫钴,开采价值远低于非洲刚果(金)(49.55%)、澳大利亚(16.99%)、古巴(7.08%)、菲律宾(3.96%)等国家。直到1960年,国

8、内才开始用摩洛哥进口的钴原料生产钴。到2001年,我国钴产量仅占全球3.86%。图1:钴储量(单位:%)来源:财通证券早期,钴主要用于硬质合金(能提升硬度和使用寿命)、高温合金上(能增强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和热疲劳性,因同价格且熔点能在1500摄氏度以上的金属较少,可替代性较小),用在生产燃汽轮机的叶片、叶轮、导管、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导弹的部件和化工设备等机械上,因生产效率低,供不应求。但在1995年后,镍酸浸工艺出现,镍伴生钴产出持续增长,供给增长,且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美、日等国经济下滑,硬质合金需求放缓,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不过,2000年,随着锂电池等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钴矿

9、的产量迅速攀升,世界钴产量从3.33万吨(2000年)上升到12.4万吨(2015年),年均增速9.16%。2000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硬质合金、高温合金和电池的需求增多,导致其产量猛增,到2015年,我国钴产量占全球49.66%,基本占一半,而对比2001年,占比不足3%,足足增长了近16倍。行业火热发展之际,2002年华友钴业成立。它的创立,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陈雪华。陈雪华,生于1951年,浙江桐乡人。因家庭原因,15岁其就辍学开始去工厂上班,不过因为工资太低,于是他想挣点外快,每天凌晨开始卖豆芽。别看是门小生意,秉着匠人精神,它把豆芽做出了品牌,赢得众多忠实顾客。恰逢1993年,

10、村办工厂停产。不甘愿做一辈子小摊贩的陈雪华将其盘了下来,创办了桐乡华兴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主业是从废弃的药用催化剂中,提炼生产氧化镍,因成本低、工艺简单,陈雪华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锂电池产业的爆发,原材料钴站上了历史风口。同时,由于钴镍的伴生性,于是,2002年,陈雪华再度创业,开办浙江华友钴镍材料有限公司(华友钴业前身)。想要做钴,钴原料的来源,是这门生意的核心。于是,公司成立三年不到,陈雪华便去钴矿最丰富的非洲刚果(金)“讨生活”,并借此切入上游钴资源。不仅如此,其还通过“成立进出口公司,向刚果(金)输出人和物在中国香港成立贸易公司,方便资金周转在南非成立物流公司,负责矿资源运输并逐步

11、搭建非洲贸易平台”。2006年,华友钴业在刚果(金)全资子公司,刚果东方国际矿业(CDM)的第一个铜钴冶炼厂正式动工。同其他矿产生意一样,“资源为王”。2008年,其继续收购刚果(金)MIKAS公司等三家矿业的股权,加大对刚果(金)矿山资源开采的话语权,向上游延伸。除此之外,2012年,它又在衢州建设钴新材料制造基地;2014年,研发三元新材料、建成锂离子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至此,其形成“资源-冶炼-深加工”的格局,将钴全产业链均打通,成为中国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商。2015年,其在上交所上市。总体看来,华友钴业通过“内部投资+外延并购”,一步步从一个小工厂发展成钴产业巨

12、头。那么其基本面发展背后,到底有什么奥秘之处?02这生意,赚的到底是什么钱?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于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其控股股东为大山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3.57%和18.56%,二者为一致行动人,因此,其实控人是谢伟通和陈雪华。图2:股权结构图(单位:%)来源:财通证券其主业为从事钴、铜有色金属采、选、冶,及钴新材料产品的深加工与销售业务。在深入研究这家公司之前,我们来把产业链拆细了看:1)上游主要为铜精矿、钴矿料等资源供应商。钴矿企业毛利率受价格影响较大,毛利率在15%-50%之间,代表企业如嘉能可、寒锐钴业。钴原料占钴产品成本的70%以

13、上,而全球45%以上的钴矿资源位于非洲刚果(金),因此,其前5大供应商均为国外企业(如嘉能可、荷兰托克等),集中度约为40%。采购价格参照英国金属导报、伦敦金属交易所报价。2)中游主要为金属钴、钴氧化物和钴盐的生产商。毛利率在10%-60%,代表公司如洛阳钼业、嘉能可、华友钴业。3)下游主要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粉及橡胶粘结剂等制造商,毛利率在15%-30%之间,代表企业如宁德时代、杉杉股份。本案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托克投资、德联金属资源、湖南杉杉)销售额占总收入比在70%以上,其中,托克为第一大客户,占比48%。销售方式主要采取直销为主,直销占比96%以上。图3:产业链来源:

14、光大证券这门生意,因为需要掌控钴矿,所以,从资产结构上看,存货占比较多,占比34%,其次是固定资产(20%)、货币资金(8.5%);从负债结构上来看,其短期借款最大,占总资产比为27.49%,其次是其他应付款(8.78%)、应付账款(6.87%),资产负债率为56.37%。按照产品分类,其最大的营收来源是钴产品,占营收比在56%-76%之间。同时,由于矿料原料中铜钴伴生的特性,所以其第二大产品为铜产品,营收占比为12%-30%。从毛利贡献上看,钴的毛利率逐年攀升,从13.7%涨到了39.9%,而铜的毛利率逐年下降,毛利率在17%左右。图4:营收结构(左)&毛利率(右)(单位:%)来源:优塾团队

15、主要钴产品,可细分为四氧化三钴、氧化钴、碳酸钴、氢氧化钴、硫酸钴、草酸钴、氯化钴、氧化亚钴等,广泛应用在电池材料(如钴酸锂)、高温合金(喷气发动机、火箭、燃气轮机的耐热、耐磨部件)、硬质合金(切削刀具、钻头)、磁性材料和色釉料等领域。钴的下游应用中,占比最大的是电池材料,占比为49%,其次是高温合金(16%)、硬质合金(8%)、磁性材料(6%)、催化剂(5%)等。图5:钴产品来源:招股说明书来看业绩到底如何2015年到2018年三季度,其主营业务收入为40.29亿元、48.89亿元、96.53亿元、100.74亿元,净利润为-2.54亿元、0.58亿元、18.86亿元、19.12亿元,经营活动

16、现金净流量为-4.52亿元、9.73亿元、-17.95亿元、4.62亿元;毛利率为11.04%、16.30%、34.39%、34.46%,销售净利率为-6.3%、1.2%、19.5%、19.0%。从利润结构上看,以2017年为例,一年营收96亿,其中65%花在成本上,9%花在期间费用上,最后剩下19%的净利润。注意,自2015年亏损之后,其盈利能力逐年攀升,在2017年、2018年三季度出现营收、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暴涨。而业绩的涨跌,与核心产品钴的价格密切相关。回顾其历史业绩,我们将其经营阶段大致拆分为两段:第一阶段:2008-2015年(钴价大幅下跌,毛利率缓慢下跌)第二阶段:2015年

17、至今(钴价回升,盈利见长)来看一张重要的图,来自Bloomberg,这个图,是研究本案核心中的核心:图6:钴价图(单位:美元/磅)来源:bloomberg图7:毛利率与净利率(单位:%)来源:优塾团队图8:ROE与ROIC(单位:%)来源:优塾团队图9:营收及增速(单位:亿元/%)来源:优塾团队图10:净利润和现金流(单位:亿元)来源:优塾团队图11:资产结构(单位:亿元)来源:优塾团队图12:PB与EV/EBITDA(单位:倍)来源:优塾团队关于本案的基本面研究,有几个问题值得重点思考:1)2009年到2015年,钴价降幅超50%,毛利率却下降不到四分之一,两者下降幅度存在差异,这是为什么?

18、2)从净利率来看,2015年,其净利率亏损,到底为啥?3)从ROE和ROIC的图来看,2015年、2017年,其ROE和ROIC的差距加大,且在2015年,其ROIC高于ROE,这是到底是为什么?4)从营收和增速来看,2017年其收入猛增,基本翻了两倍,这背后的原因是啥?5)从现金流角度来看,必须分析一个重要现象:2013-2015年以及2017年,其现金流大幅为负,且其低于净利润,这背后有什么经营逻辑?6)从资产结构来看,2015年,其固定资产大幅增加;2017年,存货和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经营逻辑?7)从估值指标来看,目前其PE为11.79X,为历史新低;而PB为3.97X

19、,历史低值为1.54X,其现在的估值,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挨个来复盘。03钴价暴跌,影响到底多大?2009-2015年,是本案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毛利率从22.92%变为11.04%,净利率从7.0%变为-6.3%,两者均持续下滑。图13:毛利率与净利率(单位:%)来源:优塾团队毛利率下滑,主要受成本和价格影响,我们分开来看:首先,先来看价格经济放缓,需求下降,钴、铜均出现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降。由于“钴铜伴生”的特性,在这一阶段,华友钴业的产品结构表现为:钴为辅、铜为主。2008年前期,全球经济快速增长,钴的需求(电子产品和高温合金)增长,钴供给也增加。然而2008年,全球

20、金融危机,钴下游需求放缓,尤其是机械装备制造(硬质合金)从增长降至饱和,钴的需求也跟着降低,低于先前扩充的产能。同时期,铜的需求(如电线电缆、城市化改造、电器如空调冰箱)也放缓,均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金属产品销售价格基本是随行就市,华友钴业销售钴产品价格主要依据MB(金属导报,钢铁、有色金属和废金属信息提供商)的钴金属报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铜产品价格主要依据LME铜价为基础。2010-2015年,MB钴价持续下跌,从23.5美元/磅至10.1美元/磅,跌幅为57%;2011-2015年,铜价下跌,从10179美元/吨跌为4414美元/吨,跌幅为56.6%,且比钴价下跌约晚一年。图14:钴

21、价格(单位:美元/磅)来源:Bloomberg图15:铜价格(单位:美元/吨)来源:wind注意,产品终端价格跌幅很大,但本案毛利率下跌幅度却不大。尤其是2011-2014年,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6%左右,说明,其成本控制的不错。接着,来看成本端受原材料价格下降,其成本也跟着下降。从成本结构上来看,华友钴业的成本主要为原料和辅料,前者占比在70%以上,后者在15%左右,两者合计占成本的85%以上。图16:成本结构(单位,万元/%)来源:并购优塾由于,其原料成本下降幅度高于售价下降幅度,因此,在其他成本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毛利率下降幅度不大。比如:2012-2014年上半年,钴产品

22、售价同比下降20.86%、5.06%、1.94%,原料成本同比下降22.07%、9.32%、2.32%,均高于售价降幅。那么,为什么其原料成本能够大幅下降?原来,在2008年,其成功收购了矿山公司COMMUS公司73%的股权、MIKAS公司75%股权,且本次收购价格评估方式采用资产基础法。(注意,2008年钴价大幅下跌,按照这个方法评估,可以说是拣了个大便宜)此外,其还通过华友(中国香港)向国外矿业公司进行大宗采购,以及在刚果(金)设立全资子公司CDM在当地收购原料。因此,在原料方面可以自给自足,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价格下跌风险。来,看看当时收购的时点:图17:收购时点(上)业务流程图(下)来源:

23、bloomberg&招股说明书2015年,华友钴业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新项目建成转固,并顺利投产,钴产品营收增多,且首次超过铜产品。但钴产品毛利率低于铜产品,导致其综合毛利率大幅下滑,从17.09%降为11.04%。图18:业务结构和毛利率(单位:%)来源:并购优塾综上,这个期间,受钴、铜价格下跌的影响,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且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图19:业绩表现(单位:亿元/%)来源:并购优塾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2013-2015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且在2015年出现净利润亏损,啥情况?04大举囤货,到底怎么回事?答案是:周期低谷,囤货。这意味着,它判断未来这

24、个领域将迎来风口。2011年,其成立了华友衢州,主要负责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因项目建设周期长,预计2015年达产,为确保原材料供应,其从2013年开始采购。因此,2012-2015年,其存货金额从6.7亿元增长到25.51亿元,涨幅280%。从结构上来看,原材料为主,占存货比在90%以上。但在2015年,其存货结构变为库存商品大幅增加。图20:存货结构(单位:亿元)来源:并购优塾2015年,其存货结构中,库存商品增多。综合来看,这意味着华友钴业的管理层预判产品价格即将上涨,因此,提前囤货,享受价格上升的红利。究竟有没有预判成功,以及它做出这个预判的依据是什么?这两个答案,在后面会

25、加以印证,后续再讨论。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其之所以布局下游,看中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风口2006年,特斯拉Roadster在加州圣莫尼卡亮相,这是其第一款的电动跑车,可以说拉开了国外电动车的帷幕。2009年,我国开始押注电动车,启动“十城千辆”,计划3年内,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并给予新能源汽车一次性定额补助。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关键,便是:电池。市面上的电池主要分三类:锂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但由于锂电池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应用最广泛,且逐渐在取代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以电瓶车电池为例,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瓶车电池有70%以上均为锂电池。图21

26、:锂电池为主来源:淘宝将锂电池拆解,其包含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其中,正极材料决定电池性能的好坏,科技含量高,毛利最高。正极材料,又可以分为钴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安全性好,成本高,且电池容量低)。市面上主要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前者用于3C电子领域,后者主要用于动力领域。图22:正极材料对比来源:民生证券鉴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增多,因此,华友钴业瞄准三元材料。三元材料,因包含镍、钴、锰(铝)三种金属,称为三元材料。其主要包含镍钴锰酸锂(NCM)或镍钴铝酸锂(NCA),因NCM的电池安全性能好,可循环次数多,成为市场的主流。注意,在N

27、CM电池中,镍决定电量,钴决定充放电速度,锰决定稳定性,三种材料各自决定相应性能,因此配比很重要。目前,三元材料(NCM)中不同型号电池中钴含量在5%-20%。图23:正极材料含钴量(单位:%)来源:申万宏源总之,下游需求刺激了上游钴的发展。于是,趁着风头,本案在2011年成立华友衢州,着手三元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建设,项目建设期在2-3年,预计2015年建成投产。图24:正极材料出货量(单位:千吨/万吨)来源:光大证券综上,它的大量囤货行为(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和新建项目(投资现金流支出大),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现金流很难看,需要筹资活动现金流维持。图25:现金流状况(单位:亿元)来源:并购优塾并且

28、,由于持续采用债权融资,导致其资产负债率直线上升,从47%(2011年)上涨到71%(2014年),信用评级从AA-将为BBB+。现金流吃紧+资产负债率高+信用评级下调,债务融资的可能性就低了。于是,其准备股权融资。2014年其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募集28亿元,其中10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之后,于2015年1月底顺利上市。图26:募资用途(单位:万元)来源:招股说明书上市融资之后,其现金流开始好转,三项现金流为正。但在2015年,其募投资金小于项目投入,于是继续加大借款,导致财务费用增加了0.84亿元。此外,因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其前期大量囤货,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为1.09

29、亿元。两者叠加,导致2015年出现大幅亏损,净利润为-2.54亿元。站在当时的时间点,其实对这家公司极难判断,大笔投入意味着未来可能有风口,但也伴随着债务等各种副作用,并且还要熬过亏损这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因而,对这类战略原材料公司,比如天齐锂业、洛阳钼业、华友钴业,需要密切留意现金流状况对普通公司来说,现金流转坏往往意味着风险,但如果这类公司现金流走弱,并且分析背后原因是囤货时,并且如果还有同行业普遍囤货、扩产、大举并购几大现象伴生,往往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巨大风口。由于其财务费用大,导致ROIC的分子较大,还导致ROIC的实际值大于ROE。(ROIC=(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边际

30、税率)/(全部投入资本的平均值)图27:ROE&ROIC(左)利润情况(右)(单位:亿元/%)来源:并购优塾那么,问题来了,其开发新材料、囤货,就是押宝“钴价上涨”,这一列举措是否正确?05押宝钴价上涨,结果如何?果然,2015-2017年,其毛利率大幅上升,从11.04%上涨到34.39%,足足番了两倍。图28:毛利率&净利率(单位:%)来源:并购优塾毛利率上涨,主要受价格和成本的影响。先看价格供给端方面,受刚果(金)动乱,巨头减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钴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16年下半年,因刚果金的总统卡比拉不退位,总统选举被推迟,刚果政局动荡,导致全年钴矿供应减少

31、,钴矿产量较2015年下降至77392吨,降幅为7.35%。同时,钴价持续六年下跌,国外巨头嘉能可、自由港(2017年,被洛阳钼业收购)、欧亚资源、VotorantimMetais等相继减产或停产,钴厂商盈利下滑。图29:钴产量下滑(单位:吨)来源:光大证券供给端持续收缩,而需求端却在猛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增速大涨,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100%,国外为54%,电池需求也开始爆发,电池原材料钴需求相继爆发。供需极度不平衡,钴价猛涨。2016-2017年,股价格从10.5美元/磅上涨到37.5美元/磅,涨幅为257%。图30:钴价图(单位:美元/磅)来源:wind注意,由于其主要产

32、品是钴中间品,理论上,钴价格上涨,会使得原材成本上涨。但是,由于其前期囤了大量存货,所以,原材料成本没有大涨,因此,终端价格大涨带动了毛利率增幅极高,涨幅高达211%,基本与钴价上涨的幅度一样。也就是说,它押宝不仅押中了钴价走势,还最大幅度地提升了毛利率增幅。那么,除了它,其他同行业上涨情况如何?这里主要选取洛阳钼业(收购自由港,成为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寒锐钴业、格林美等企业的钴产品毛利率进行对比:图31:毛利率对比(单位:%)来源:并购优塾注意,毛利率最高、且毛利率增幅最大的是寒锐钴业,其次是华友钴业、洛阳钼业以及格林美。其中,寒锐钴业毛利远远领涨,这主要是其钴产品主要是:钴粉(硬质合金的

33、原材料,占比50%左右)、钴盐(相当于半成品,占比为28.88%)、钴精矿(原材料,占比21%左右)。注意,钴粉和钴盐,相当于中间半成品,其毛利率的变动受下游的价格和上游的成本影响,但是钴精矿作为一种原材料,便可以直接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因此,寒锐钴业的钴产品综合毛利率较高(但是,反过来想,当价格下跌,钴精矿对价格敏感度高,就会使得盈利存在较大的压力)另外,格林美的毛利率之所以较低,主要是其钴原料主要来自于废旧电池回收所得,因此其成本较高,毛利率整体低于家里有矿山的寒锐钴业、华友钴业和洛阳钼业。对比完国内企业,一般也要对比国外巨头,不过,由于嘉能可(全球第一大钴矿生产商)是综合型矿企,钴产

34、品单独占其收入比重较少,且未找到单独披露的钴产品毛利率,这里不再对比。类似的还有欧亚资源(钴资源全球排名第三)、淡水河谷(主打铁矿和镍铜等金属,钴资源全球排名第四)、谢里特(钴资源全球排名第五)等。受钴价暴涨的影响,再来看一下这一阶段的业绩:营收翻番,净利润也猛增,且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另外,2017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现负数,原因依旧是库存增加导致的。图32:经营业绩(单位:亿元/%)来源:并购优塾业绩猛涨,导致其上市后,股价一路攀升,以前复权股价来看,其股价从发行价4.04元/股,一路上涨到96.48元/股,三年时间,股价涨幅2288%,直接涨了近23倍。于此同时,其估值指数PB

35、也从1.54X上涨到14.44X。图33:估值指标(单位:元/倍)来源:理杏仁看到这里,要注意,从2017年末开始,其存货周转率又开始下滑,同行业的寒锐钴业也在下滑,这是为什么?难道,钴又供不应求了?图34:存货周转率(单位:次)来源:并购优塾06最近,怎么又暴跌了?答案可能刚好相反,存货周转率变慢,可能是下游需求放缓,导致钴价下跌2018年5月,经济不景气,新能源汽车增长不如预期,需求下降。此外,供给端产能恢复。嘉能可KCC复产,预计2018-2020年钴产量分别为1.1万吨、3.4万吨、3.2万吨,而2018年全球金属钴总产量为14.4万吨,新增产能影响较大。供给失衡,钴价狂跌,从43美元

36、/磅下跌至14.4美元/磅,9个月不到,跌幅高达66.5%。图35:钴价图(单位:美元/磅)来源:bloomberg不过,在钴价下行趋势下,注意,它又开始布局产能。2018年3月,华友钴业境外子公司收购LuckyResource51%(资源量未确定,预计约定储量铜不低于40万吨,钴不低于2万吨)的股权;同时,其还准备投资63.7亿元建设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然而,钴价的暴跌牵动了市场情绪。2018年3月开始,其股价一路狂跌,以前复权股价来看,其股价96.48元/股,一路跌回25.92元/股,10个月的时间,跌幅达73%,市值缩水560亿元,可谓是“一夜回到解放前”。那么,在如此大幅度的杀跌之

37、后,目前,其估值到底在什么区间?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图36:估值指标(单位:元/倍)来源:理杏仁07钴价,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要给华友钴业估值,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弄清楚钴价的走势背后的支撑点。估值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其历史钴价走势:从钴价历史走势来看,1977年至今,钴价格经历四轮周期:图37:历史钴价图(单位:美元/磅)来源:中泰证券第一轮(1977-1987年,约11年)1979年,刚果(金)爆发政变,铜钴矿遭入侵,钴生产商惜售,供给大打折扣。此外,美国政府停止钴的对外销售,导致钴供给危机。而下游,因战时和经济的需要,对硬质合金、高温合金需求增多,导致对钴的需求强劲。最终在1979年,钴

38、价从10美元/磅飙升至32.83美元/磅,涨幅228%。钴价上涨使得钴得到重视。1980年,刚果(金)和赞比亚为稳定钴价,建立联合生产者价格,并限制钴的销售;此外,需求也因经济下行而减弱,钴价逐步回落并企稳在10美元/磅左右。第二轮(1989-2001年,约14年)1989-1995年,刚果(金)再次发生动荡,主力Kamoto铜钴矿发生塌方;同期,世界经济好转,美日经济复苏加快,高温合金等增长,且锂电池正式商业化,带来新需求。因此,钴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逐渐回升,从10美元/磅上涨到25美元/磅附近,涨幅约为150%。1995年后,镍酸浸工艺出现,镍伴生钴产出持续增长,导致供给增长;1

39、999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日等国经济下滑,对高温合金和可充电电池需求放缓,出现钴过剩场景,钴价经历为期6年的价格下滑,并回落至10美元/磅附近。第三轮(2002-2015年,约14年)这一期间,刚果(金)禁止出口未加工钴,钴矿石产量出现10年来的首降;此外,欧盟要求钴供应商提供风险评估安全生产和环保数据,钴生产门槛提高,供给开始减少;同期,新兴经济体如中国的崛起,对电子产品和高温合金的需求增加,钴的需求也上涨,价格再次上涨至25美元/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钴价持续下跌,此轮下跌长达七年。第四轮(2016年至今)2016-2017年,刚果(金)再次发生动乱,且钴生厂商因价格持续下跌

40、而停产,供给收缩;同时,受经济走势向好和新能源汽车爆发,三元电池需求增长,其材料钴的需求也跟着上涨,价格再次上涨至25美元/磅附近。从历史上的钴价走势来看,其大体有一个特征(存在极高极低值)、三个影响因素(刚果(金)状况、巨头产能、下游需求)。从特征上来看:钴价存在明显的极值,24美元/磅附近为极高值,12美元/磅附近为极低值。之前,我们在专业版报告库中,都分析过的万华化学、海螺水泥的时候都曾提到极值的概念。当价格跌至极低值附近,市场上能存活的玩家减少,会有玩家被淘汰,产能出清,这样价格开始回升。当价格涨至极高值附近,钴价下游厂商的获利区间会压缩,需求降低且小于供给,因此价格开始回落。再仔细来

41、看这张图,目前其价格处于第四个阶段的早期阶段。且将数据拉至目前,其价格在14.4美元/磅,预计下跌16.6%至极低值12美元/磅。图38:钴价图(单位:美元/磅)来源:bloomberg那么,关键是后面的供需关系如何,钴价又会如何波动?对钴价的供需关系进行拆解,主要有三个因素:刚果(金)状况、巨头产能、下游需求。刚果(金)政局状况刚果(金)因部族较多,为250个,存在较严重的部族矛盾,历史上爆发较多动乱,而世界钴储量的近50%都在刚果(金),因此,其政局的稳定对钴的供给影响较大,进而影响钴价。2018年12月30日,刚果(金)进行选举,齐塞克迪共以38.5%的选票领先。后期的政局变化如何,我们

42、难以预测,但是这个情况值得关注。因此,对于钴价,我们着重看后两个。巨头供给钴的供给呈现寡头垄断,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最大的生产商为,嘉能可(占全球份额的26%),其次是洛阳钼业(14%)、谢里特(7%)、淡水河谷(5%),前四的生产商占据全球一半的份额。因此,巨头的扩产、减产、停产都会对供给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新投产的项目有嘉能可的KCC矿山,其2018年前三季度钴产量6500吨,在2018-2020年,计划钴产量为1.1万吨、3.4万吨、3.2万吨。日前嘉能可发布公告,KCC钴矿含铀超标,暂停KCC钴销售,预计2019年二季度末,建成除铀设备恢复销售。此外,欧亚资源筹建RTR项目,2018年

43、12月钴正式投产,一期项目有1.4万吨钴;二期0.6万吨钴项目处于规划中,计划2019年底建成投产。在2018-202年,计划钴产量为500吨、8400吨、14000吨。考虑到扩产之后,2018-2020年,全球钴供给为14.15万吨、17.15万吨、19.21万吨。下游需求钴下游包括电池、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磁性材料等,其中,3C电池用钴最大,占比为53%,其次是高温合金(14%)、新能源汽车(11%)、硬质合金(7%)、磁性材料(7%)。图39:下游需求情况来源:申万宏源其中,3C产品、硬质合金、磁性材料等增速较为稳定,因此对钴的需求也就稳定,基本维持原状。而未来主要看的是高温合金以及新能

44、源汽车。1)高温合金,主要用在航空航天、电力、机械、冶金工业等领域,且增速在15%左右,且含钴量稳定,因此所需的钴也增速则在15%左右。2)新能源汽车,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5.6万辆,同比增长66%。其中,纯电动车销售为主,占80%,增速在50%左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占比在20%,增速为120%左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动力电池的增长,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为46%。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上装机量最大是宁德时代,市场占有率高达26.1%,其次是比亚迪(15.5%)、沃特玛(6.6%)。而动力电池中,最主要的是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分

45、别占比为55%、40%。三元电池有对钴的需求。图40:汽车能源销量(单位:万辆)来源:广证恒正不过,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从三元材料的材料变化趋势上看,含钴量低的,未来三年可能会放量,一定程度上降低钴的需求。这是因为,三元电池主要包含NCM和NCA。其中,NCA由于铝不易沉淀,工艺壁垒较高,且NCA对湿度等条件要求更加苛刻,电池生产存在技术门槛,因此目前主要电池还是NCM。而NCM主要包含111、532、622、811几种类型。这几种电池中,主要是镍、钴、锰的配比不一样 , 其 中 含 钴 量 最 大 的 是 NCM111 , 含 钴 量 为 20.3% , 其 次 是 NCM532 ( 12.

46、2% ) 、NCM622(12.1%)、NCM811(6.1%)。从性价比来看,单位电池容量成本最低的是NCM811,为0.24元/Wh,其次是NCM523(0.25元/Wh)、NCM622(0.25元/Wh)、NCM111(0.31元/Wh)。在各原材料价格基本稳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成本需要降低,性能需要提升的情况下,发展NCM811和NCM622成为大趋势。2017-2020年,三元材料占比中,预测NCM811从5%上升到30%,NCM622会从25%上升至40%,而高钴成分的NCM111占比会从40%降至10%。做个简单的测算,预计综合钴含量从原来的14.42%降至10.68%,降幅为

47、25.9%。结合电池的增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钴需求增速在11.15%(新能源汽车增速为50%,钴含量下降25.9%,钴需求增速为(1+50%)*(1-25.9%)-1=11.15%)。图41:材料变化图(单位:%)来源:民生证券从历史供求变化上看,2015-2017年,钴的供给量为10.99万吨、12.06万吨、14.09万吨;需求量为10.78万吨、11.49万吨、12.12万吨。注意,2017年已经出现钴的产能过剩情况。再考虑到2018年,嘉能可和欧亚资源扩产,新能源汽车占比较少,且钴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总体上,可能会出现需求增速不及供给增速,钴价格可能回归至低位水平,在低位震荡徘徊。目前,

48、钴的价格在14.4美元/磅,离历史低位水平12美元/磅,还有大约16.7%的空间。好,弄明白了以上基本面因素,我们接下来才能进入最重要的部分估值。图42:钴价图(单位:美元/磅)来源:bloomberg08和巨头相比,估值在什么位置?华友钴业,主要产品是矿产品,其毛利率、盈利情况受钴价波动较大,而钴价受刚果(金)的政局、巨头的产能、以及下游需求影响较大,因此存在较强的周期属性,价格上涨其盈利情况见好,价格下降其盈利快速下降,因此关于收益的PE和EV/EBITDA的方法不适用,而适用PB。在可比公司上,主要选择同行业的寒锐钴业、格林美、洛阳钼业、嘉能可、淡水河谷、谢丽特、欧亚资源(2013年私有

49、化退市)。其中,国内企业中,考虑到钴属于稀有金属,可比企业较少,因此将可比公司范围扩大,选取稀有金属同行的天齐锂业、北方稀土、必和必拓进行对比在接下来我们将沿着上述思路,解决本案的以下几个重大问题。只有这些问题思考清楚,才能彻底看懂上述这家公司,形成逻辑闭环。很多人以为仅仅依靠产业逻辑分析,就能在二级市场横行但其实,如果不把估值和财务风险两大因素搞清楚,仍将可能面临巨大灾难:1)本案历史上的估值高点、低点,在什么样的区间?这样的估值区间,和行业内可比公司,比如洛阳钼业、格林美、寒锐钴业等龙头,有什么差别?2)此外,除了行业内可比公司,那么,同样属于战略原材料的天齐锂业,是否也可以纳入对比?3)

50、本案,以可比公司法、现金流贴现法进行测算,估值到底在什么样的区间?在经历腰斩式暴跌之后,如今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4)除了估值以及钴价分析之外,本案其实也面临不少风险因素,必须留意。如果这些风险因素不考虑,那么,后续也有可能踩到大雷。那么,到底有哪些风险因素需要考量?寒锐钴业其历史PB大约在6.6X-27X;格林美其历史PB大约在2.0X-4.2X;洛阳钼业其历史PB大约在2.0X-5.3X;天齐锂业其历史PB大约在3.1X-13.7X;北方稀土其历史PB大约在4.8X-8.0X;嘉能可其历史PB大约在0.4X-1.5X;淡水河谷其历史PB大约在0.3X-1.7X;谢丽特其历史PB大约在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