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党课系列: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oc

上传人:zhengtu342 文档编号:7061653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课系列: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党课系列: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党课系列: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党课系列: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党课系列: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课系列: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XXX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发生哪些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五次提到“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前半句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后半句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一)“美好生活需要”相比

2、“物质文化需要”有更广的外延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改革成果极大丰富,改革分享机制基本健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随之发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与此同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

3、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如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等等。这些“软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方面,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相应要求。(二)发展不平衡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我国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主

4、要是指东中西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甚至城市内部、发达地区内部也存在不平衡现象。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东中西部差距越来越明显。根据麦肯锡发布的2016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平均表现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呈现出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的态势,表现优异的城市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从城市创新能力的区域格局来看,总体也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梯度分异规律。从城市群看,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形成鲜明对比。2.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上不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

5、展既快又好,高楼林立,道路宽广,流光溢彩。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维护,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由于过去近四十年我国的工业化和对外开放集中在东部,东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尤其是西部,城乡间的差异就表现为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的经济发展相对东部的不平衡。3.群体收入不平衡。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差距,建立在良性橄榄型社会结构上的财富公平正义分配格局有待形成。主要表现为贫富分化较为严重。从阶层人口比例看,我国中间层人口占比约五分之一,这个比重不足以形成支撑力量和主导力量。4.领域发展不平衡。经济领域的发展一马当先、奇迹频现,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虽稳步推进,但与经济领域

6、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差距十分明显。具体到各个领域内部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经济领域中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发展不平衡,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发展不平衡,大企业与小微企业的发展不平衡,等等。从产业结构看,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即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制造业的不平衡,先进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的不平衡等。从需求结构看,表现为消费相对于投资的不平衡。从增长动能上看,又突出表现为相对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创新的关键作用发挥得不平衡,等等。(三)发展不充分问题

7、已十分突出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尚不丰富、发展程度尚不够高、发展态势尚不够稳固。这种不充分体现在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处于发展不平衡低端的那部分,也包括处于发展不平衡高端的那部分。但从本质上看,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1.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切实成效,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传统的靠拼土地、拼资源、拼劳动力向拼科技、拼质量、拼效益转变。但这种转变还处在起步阶段,新动能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挑起经济发展的大梁,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需要向高端化迈进,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决定了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充分发展阶段。2.依法治国有待充

8、分推进。法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依法治国已有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司法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但要看到,解决“无法可依”后,“有法不依”的问题就更加凸显出来,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努力。3.精神文明有待充分提升。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神文明高度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很多地方还存在“一个快、一个慢”以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反过来会严重制约物质文明的充分发展。4.社会事业有待充分发展。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百姓反映强

9、烈的突出问题尚未根本性解决,而随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增长,如何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是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5.生态环境有待充分改善。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增强和相关措施落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美丽”已成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美好环境的新期待,需要进一步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6.体制机制有待充分改革。这几年,全面深化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但改革依然面临很多艰巨任务,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财税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体系有

10、待健全等。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想要不断取得新成就,只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艰险,绝不是轻而易举、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付出更艰辛的努力。二、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一重大论断,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宏大历史背景下作出的科学判断,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善于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客观必然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

11、一个系统的社会事件,是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指向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因此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大背景下作出的,是科学合理、积极有为的。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任务都是为了集中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而这一正确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关键因素。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事物是在运动、变化、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也不例外,也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12、,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所有这一切巨变都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当然也发生相应变化。(二)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事关全局和发展方向。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涉及方方面面,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一方面对发展的全面性、全局性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对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要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转化,但并没

13、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三)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强调我们必

14、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这些都是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展开的。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突破的非凡历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从主要矛盾中发现根本问题,进而提出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解决方案。三、如何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

15、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发展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最直接的是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发展、筹划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区域协调

16、、社会群体间的协调以及经济与社会其他方面之间的协调。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关键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释放一切社会活力与创造力,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发展能力与发展绩效。(一)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主攻方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来实现。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体系,不同的经济体系在促进平衡发展、推动充分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只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使发展的平衡性、发展的充分性有坚固基石。(二)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主线方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

17、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通过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社会主要矛盾,其实就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体现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矛盾运动过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形势所迫,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解决的药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也是新时代经济改革的方向。(三)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根本动力

18、是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其背后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科学。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用制度创新来纠正不正确的发展理念;用体制机制来保障发展主体的权利,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社会创造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发展走向平衡,实现充分发展。(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关键举措是“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精准扶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