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docx

上传人:zhengtu342 文档编号:710549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今年以来,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严格履行“两个统一”核心职责,强化“规划引领”和“资源保障”两手抓,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一、2021年工作总结(一)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全面对接上海、服务上海,多次到上海学习先进经验,绘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笔画”。积极配合开展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初步完成我市牵头的苏州地区发展指引、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一体化行动。高水平协助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协同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二

2、)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全市三调统一时点更新国家级核查整改工作,并通过省级检查,为国土空间规划奠定底数基础。全面开展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构建“一个目标和五大体系”,擘画独具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美好蓝图。围绕“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愿景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李晓江、王石等业界知名专家、企业家为苏州把脉。开展苏州市城区试划工作,形成统一的技术规程。开展国土空间现状评估工作,完成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苏州专篇。(三)积极谋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完成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2035),构建市域保护结构,对全市各级各类遗产进行全域、全要素梳理分析,明确差异化的保护要求。实现古城

3、城市设计全覆盖,促进历史城区风貌管控和有机更新。持续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共完成139处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工作。开展第二期苏州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成果专题展获住建部黄艳副部长高度赞扬。(四)优化完善交通规划和村庄规划。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全市“四网融合”规划,谋划新时代的轨道一张“蓝图”。重点谋划苏州北站、苏州南站等枢纽地区的战略发展,作为推进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科学确定村庄布局,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完善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有序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探索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五)推进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完

4、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并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进行衔接。开展耕地布局优化路径研究工作,选取张家港市、相城区为试点板块,探索永久基本农田从现状保护到规划保护、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可行性。积极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上报3个国家试点项目和8个省级示范项目。推进张家港、常熟市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试点工作,推进长江沿线生态保护修复。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包括部省的太湖、长江、望虞河,市级的同里湿地公园、西塘河、七浦塘、石湖、独墅湖,以及指导县市的确权登记工作。开展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和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梳理我市土地、矿产、水、森林、湿地等国有自然资源的2019年度现状、规划、利用、监管

5、。(六)持续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开展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划定100万亩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力争五年实现1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更新。持续用好“三优三保”关键一招,稳步落实全市61个乡镇“三优三保”专项规划,累计验收“三优三保”拆旧复垦项目1388个,实现新增农用地4.89万亩,其中新增耕地4.58万亩,形成规划空间指标3.32万亩。起草 “三优三保”升级版五年专项行动方案,持续深挖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大力实施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1-9月,全市共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4.86万亩,实施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3.67万亩。稳步推进供而未建土地处置,基本完成数据摸底调查工作。(七)主动服务强化

6、土地要素保障。发布68.8平方公里产业用地供应图,推出可供产业用地共计45个片区,总片区面积16.7万亩,可供面积超10万亩。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有序推进全市29个省级重大项目、360个市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用地保障完成率均超90%,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完成建设用地供应1336宗,面积为5.97万亩。其中工业用地供地411宗,面积为2.31万亩;房地产开发、商业、旅游等三产服务业供地276宗,面积为1.68万亩;公共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及其他用地供地649宗,面积为1.98万亩。(八)土地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张家港、常熟作为我市试点地区,先行开

7、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完善土地二级市场相关研究工作。组织各地开展城镇地价动态监测、城镇基准地价、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农用地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制定工作,构建完整的政府公示地价体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推行产业用地收储新机制,将政府储备土地范围由以居住商业用地为主延伸到产业用地,实现经营性用地储备全覆盖。(九)完善管理机制和平台建设。完善规划委员会并实体化运作,对全市范围内的规划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咨询、集体审议和审查,共召开2次规委会会议,5次规委会主任会议。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启动“CIM”平台打造智慧城市,编制苏州市城

8、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工作方案(讨论稿),开展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顶层设计及咨询,形成科学性、操作性较强的CIM顶层设计方案,指导项目具体建设。(十)全面做好“放管服”改革。开展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构建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互认的信息共享网络。创新推出“苏易登”服务品牌,全国首创交易纳税登记全流程“不见面”、双预告登记全流程线上“不见面”。坚持为实体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扎实开展“党建惠企”、“交房(验、地)即发证”等利企便民工作。承接用地审批权,完成全市31个建设用地报件,用地审批效率走在全省前列。更大幅度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配合完成苏州市进一

9、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项目清单。二、2022年 目标任务(一)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绘制一张蓝图1、全面对接上海,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和上海大都市圈。加强沪苏之间的紧密对接,推动生态环境共保、产业创新融合、交通设施互联、设施服务共享、文化网络共荣。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市更新、交通规划管理等方面学习上海,对接上海。落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一体化示范区的生态绿色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发挥示范效应。2、构建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完成苏州市国土空

10、间总体规划,按照要求上报。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龙头,强化对县级市国土空间规划、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的战略引领和指导约束作用。以规划委员会为平台强化统筹,对各县(市)区规划重大事项进行分级审议、分类管控。建立健全苏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机制,开展年度城市体检评估工作。3、落实名城保护规划等各类专项专业规划。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2035),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建设项目保护效果评估,开展五卅路和官太尉河-天赐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完成第二批历史建筑审核公布及挂牌。举办第三期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从保护古城空间结构、城市肌理及后续运营管理等方面

11、探索古城小地块出让模式。开展历史城区工业地块保护和更新研究工作,确定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地块更新名录。按照按需编制的原则和2022年完成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的目标,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推动“四网融合”规划近期铁路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绿色交通”战略,构建以轨道为核心的多模式交通体系,重点推进蓝绿步道网路建设和步行环境整治提升,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的向往。(二)以城市更新为重点举措,提升城市品质1、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研究出台政策文件。结合不同板块、不同功能片区的资源禀赋、利用现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开展城市更新试点工作,针对难点问题打破固有思维,创新政策、标准等。

12、推进产业用地“更新”试点相关工作,探索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制度建设。2、盘活低效建设用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研究出台存量建筑盘活利用的政策意见,促进存量建筑规范和高效利用,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完善提供空间和载体。发挥土地储备对促进土地要素流动,特别是在低效用地更新、成片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为推动苏州产业向深度、向高端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3、从地面到地下,高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落实苏州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相关要求,针对古城等重要片区、核心片区开展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以保护为前提,盘活古城地下空间资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确定古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布局和要求,支撑古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

13、目标。(三)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强化土地资源要素保障1、贯彻落实重大项目保障要求。对2022年度省、市重大项目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保姆式的用地保障。市、县两级资源规划部门加强联动,及时解决重大项目保障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着力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为重大项目高效落地保驾护航。2、多举措推进土地高效利用。推动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政策创新,突出政策集成,形成产业用地更新1+X政策体系。编制产业用地三年滚动储备计划和年度储备计划,建立产业用地储备库。推进“三优三保”工作,进一步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开发强度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粗放问题,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程度。积极推

14、进“三优三保”升级版五年行动方案相关工作,争取2022年获省级批准。编制新一轮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完成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的年度目标任务。落实部“增存挂钩”工作部署,持之以恒做好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组织各地按照供而未建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切实做好数据摸底调查、处置方案制定和实施工作。3、持续推进土地市场平稳运行。建立健全土地供应数据整理归集和分析机制,通过系统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套规范的数据体系,定期形成数据册。组织张家港、常熟做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为全面铺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开展提前谋划

15、和风险研判,做好工作预案。谋划我市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工作,开发建设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研究制定符合苏州实际的土地二级市场管理规定,促进要素流通顺畅、提升资源配置效益。牢固树立“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导向,维护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四)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强化自然资源保护1、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按照国家和省级统一部署,开展苏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探索市级层面的支持政策,督促地方按要求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整治工作,推动县区自主开展一批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继续配合做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做好“水、土、气”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污染土壤治理工作,扩大对储备地块实施临时生

16、态绿化,降低扬尘污染、美化城市环境。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有量刚性指标的控制,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严格执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全面保护。3、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统一组织实施全市自然资源调查,掌握重要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状况。逐步研究建立全市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网络,以及天地空一体化全覆盖、全天候、全要素的自然资源监测系统建设,及时跟踪掌握各类自然资源动态变化情况。4、争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通过“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

17、资源资产所有者权责”,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两山”理论和“两统一”职责有机统一,以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生态农文旅”模式下的价值提升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为基础,争取成为部试点,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评估、核算,生态补偿及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五、以服务高质量为目标,提升资源规划管理水平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牢固树立“用户思维、客户体验”,持续提升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一网一窗一人”便利度,不断完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优化苏易登APP服务功能,深化拓展企业身份认证、宗地图、分层分户图“掌上看”等模块,加快推广电子证书证明,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不见面”。探索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城市所在地法院异地线上查解封,推动实现宁苏锡常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推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研究制定深化文件,制定第二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2、搭建CIM平台助力建设智慧城市。启动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一期),在CIM顶层设计方案基础上,编制CIM数据标准规范,选取试点区域建设CIM基础数据库,搭建市级CIM基础平台,形成全域一体的城市精细化空间三维数字底板,探索CIM+示范应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