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饶“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pdf

上传人:13426650027 文档编号:905562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饶“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上饶“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上饶“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上饶“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上饶“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 上饶市“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目 录 前 言 . 3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4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13 第三章 幼有所育 . 17 第四章 学有所教 . 21 第五章 劳有所得 . 35 第六章 病有所医 . 41 第七章 老有所养 . 47 第八章 住有所居 . 53 第九章 弱有所扶 . 57 第十章 娱有所乐 . 61 第十一章 优军服务 . 66 第十二章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可及 . 70 3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期;是我市在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向全

2、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起步期;是我市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期;也是我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 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本规划依据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 (中办发201855 号) 、 江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和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文件编制,主要包括幼有所育、学有

3、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娱有所乐和优军服务九大方面,是“十四五”期间上饶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是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以 2020 年为基期,规划期为 2021 年至 2025 年。 4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一)发展基础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鄱阳湖超历史大洪水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坚持跟着政策走、奔

4、着问题去、扛着责任干,以“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为引领,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大格局、大框架、大气势全面拉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教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越全省中等以上水平。“十三五”末,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分别达到 9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7.5%,其指标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在加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德育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100%

5、全覆盖。教育项目建设加快,实现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全部建设完成,常住人口建村级公办幼儿园完成率达到 64%;积极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培训心理健康教师 2350 人次,市十一小获评“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 5 校”。新(改、扩)建普通高中 37 所,全面消除了 66 人以上超大班额,56 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 5%以内,大校额比例控制在 3%以内。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铅山一中、余干二中、广丰新实中学等学校被评为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 办好特殊教育,关爱留守儿童, 保障随迁子女入学, 组织开展了“圆梦蒲公英活动”举办暑期爱心学校近 100 所。新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饶幼儿师范高

6、等专科学校、江西婺源茶叶职业学院三所高职高专学校,省级达标中职学校达到 5 所,县级普通中专达到 9 所,实现市、县(市、区)省级达标中职学校全覆盖。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新建高标准、高起点民办普通高中 2 所、民办职业高中 3所。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中小学基本开通“腾讯智慧校园”普惠应用,建成了以云录播为核心的全市中小学校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就业保持平稳,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序,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 23.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转移农业劳动力累计达 36 万人, 保持零就业家庭就业动态

7、清零。 我市人才保障进一步落实,“十三五”时期,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3 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高级、中级、初级比例为 1:4:5,人才总量相比“十二五”末增加 30 万人, 每万劳动力中 R&D(研发)人员达到 21 人, 全市研发人员达到万人规模。 多管齐下做好农民工群体就业工作, 我市开展了“返乡党员创业、 就业技能培训”、 “网 6 店从业人员创业培训班”等各类培训, “十三五”期间农民工参加岗位技能培训达 16.81 万人,创业培训达 7.14 万人,加大对农民工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 共计直接扶持 18206 人次农民工创业。全力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开展“全方位”、“组合式”帮扶

8、,“4050”就业人数近万人, 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推动联合失信惩戒,对查实的欠薪违法行为做到“两清零”。 社会保障事业富有成效。社会保障事业富有成效。社会保险政策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覆盖人群日益扩大, 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十三五”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37.47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0.26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8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53.08 万人。社会服务床位 1.64 万张,共收养 6233 人;社区服务机构 3832 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 2687个。全市累计发行社保卡 758 万张,社保卡覆盖率 97%。建档低

9、保对象、特困人员等贫困人员代缴率 100%,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应缴尽缴。为群众打造“一站式”服务,22 家金融服务网点正式挂牌营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十三五”期末,全市实有床位数39433 张,比“十二五”期末增加了 56.93%。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5.79,较“十二五”期末增长了 2.05 张。推动远程医疗联合体建设,我市城市医院与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 8 个,覆盖率 100%,县二级医院与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 29 个,覆盖率 7 90.63%,县级

10、人民医院接入省远程医疗平台全覆盖。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市采取“服务团队+家庭医生+服务平台”服务模式, 全市家庭医生签约团队 2378 个。 建设上饶市智慧医疗云平台,集各类服务于等为一体,覆盖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了全市各医疗机构间患者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县级中医院临床重点专科(6 个)和基层特色专科(38 个)建设得到加强,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中医堂(馆) ,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14 个,荣获“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期末,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 1.92 人、注册护士 2.35 人,较“十二五”期

11、末分别增长 0.37 人、 0.74 人。 全市全科医生 1438 人, 每万人达到 2.06人。促进医疗保障体系健康发展,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共参保人数达 700.36 万人,职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 60 万元和 40 万元,创新实施了定点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定点药店“双渠道”供药,异地就医更加便利。 基本住房保障建设稳步推进。基本住房保障建设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各类棚户区、 老旧小区改造及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面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十三五”期末,全市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 31.79%,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21.83 万套,保障

12、性住房实物配租 3.13 万户,发放租赁补贴 5.73万户。 通过棚改多途径满足居民“以小换大、 以旧换新、 以危换安”的住房需求。共完成 6.3775 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其中建档立卡贫 8 困户 4.1192 万户) , 惠及困难群众 18.22 万, 各级累计投入财政资金 13.53 亿元,助力全市 4 个贫困县圆满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实现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 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不断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基本覆盖全市城乡,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 新增国家 5A 级景区 1 个, 4A 级景区 17 个, 新增 3A级

13、以上乡村旅游点 295 个,“十三五”期末,全年接待游客 2.1 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160 亿元。建设城东文化旅游综合体、城西“十里槠溪”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城南捷成梦都数字影视科技文化城等投资过百亿项目,葛仙村、翼天欢乐世界、望仙谷、云谷田园等景区建成开业。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鄱阳湖国际观鸟周,余干黄金埠板桥、婺源紫阳马家、玉山岩瑞包溪、横峰莲荷夏阳、铅山鹅湖紫竹林、弋阳旭光江廖肖、广丰铜钹山小丰村、丰溪田园综合体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示范点陆续建成。举办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经验交流暨标准研讨会、首届中国赣菜美食节暨第二届饶帮菜美食文化节。 新建体育场馆 36 个、 社会足球场地114

14、 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11 ,多次举办上饶国际马拉松赛、 玉山斯诺克世界公开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上饶被评为“高铁旅游名城”,三清山金沙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德兴、婺源获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广丰区获评”中国羊肉粉之乡”,铜钹山被评为江西省休闲旅游度假区。 “十三五”期间,上饶市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 9 仍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短板”。 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事业、 民生改善等方面供给总量不足。 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低,义务教育大班率依然存在,高中

15、教育和职业教育学位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实验实训设施设备陈旧短缺,学校音体美教师不足、村级小学教师紧缺、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等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仍然存在。“十四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35%,分别低于全省 17 个百分点、全国 19.4 个百分点。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薄弱,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弱,乡镇卫生院缺乏执业医师,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难度大,医疗设备、医用应急物资储备短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短板明显,城市千人养老床位数仅 5.34 张/千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率 70.77%,养老机构设备不到位,服务水平偏低。基层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

16、能力不足,“小、散、无、旧”现象突出, 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而紧迫。基层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少,建设维护资金需求量大,艺术创作的专业人才、高端人才缺乏。 资源配置体系存在差异。资源配置体系存在差异。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群体差距依旧存在, 相对优质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一些边远的公共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普遍落后,城乡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特殊弱势群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力仍未 10 得到有效保障。新老城区教育设施分布不均衡,老城基础教育设施密集,新城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匮乏,“十四五”末城区小学、中学服务半径覆盖率分别为 44.56%、60.52%。义务教育

17、“城镇挤、乡村弱”,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农村普及率偏低, 职业教育区域差距大等问题凸显。 基层医疗卫生设施薄弱, 乡村医生青黄不接。县(市、区) 、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服务差异性大。 保障系统不够完善。保障系统不够完善。 资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我市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支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社保和就业支出、卫生和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 文旅传媒支出分别占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 14.7%、13.3%、11.7%、4.3%、1.0%,支出结构需进一步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基层政府事权与财力不匹配,以农村

18、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自下而上”决策模式尚未建 11 立,农村基层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缺失、供给主体缺位,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和分工协作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跨领域的政策统筹协调和资源共享利用不到位,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公共服务整体的信息化和智慧化程度都有待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基金收支平衡风险加大,基层就业信息时效性差、多层次的专业化人才培训还有所欠缺。 (二)发展环境(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应着眼“两个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19、,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要求, 着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从我市经济发展态势看,“十四五”经济稳定在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公共服务在稳增长、惠民生、补短板上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同时,财政增收难度加大,财政用于投入民生保障工作压力大, 经济转型升级,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等问题,对基本民生保障政策创制、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改革、社会救助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我市人口分布结构看,三孩政策的放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市面临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老龄人口和幼儿抚养比上升、农村人口减少等问题,小型化和空巢化使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养老抚幼、疾病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日 12

20、益凸显,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资源布局、人群覆盖带来较大影响。 从我市社会结构变化看, 新的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组织形态、新的利益格局正在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等历史任务的完成,城乡融合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迈上了新台阶,乡村振兴、三孩政策、区域协调发展等相关政策的推进,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社会预期的合理引导、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我市群众需求变化看,经济转型将促进消费结构加快转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对教育、健康、居住、就业、生活等方面需求

21、将发生深刻变化,更加迫切期盼优质化、特色化、个性化、权益化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更加迫切要求构建基于高质量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 从我市科技支持推动看,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全球经济深刻变革,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推动民生领域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公共服务供给更加高效便捷。 13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聚焦“作示范、 勇争先”目标定

22、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娱有所乐、优军服务等人民最关心的公共服务问题,着力完善服务标准、健全服务制度、强化投入保障,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制度成型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饶篇章,描绘好新时代上饶人民美好生活新画卷。 (二)基本原则(二)

23、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引领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基本市情,充分发挥基本公共服务兜底作用,严格落实服务指导标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标准质量。坚持以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 14 和落脚点,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实现人人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资源统筹, 均衡发展坚持资源统筹, 均衡发展。 优化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科学布局、均衡配置、综合运用,确保各项服务有效衔接、持续发展。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重点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及薄弱环节、特定人群倾斜,促进城乡区域人群协调发展。

24、坚持政府主导,多元联动坚持政府主导,多元联动。落实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责,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强化公共财政保障和监督问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平等参与并提供服务,不断扩大供给能力。 坚持完善制坚持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度,深化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法制化,完善制度规范。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效益和群众满意度。 (三)主要目标(三)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完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

25、显提高,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 体系更加完善体系更加完善。 全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管理运行、评估监督和动态调整等机制全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健全并实施市 15 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以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给有效扩大供给有效扩大。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政府投入保障有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有效供给,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总量和优质资源规模明显增加。 发展较为均衡发展较为均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公平、方便可及,

26、面向基层、农村和弱势群体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加,优质资源覆盖面稳步扩大。资源共享水平逐步提升,市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广大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显著提高。 群众比较满意群众比较满意。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城乡居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就近可及。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加,普惠性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都得到较大服务提升,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有效建立,服务成本个人负担比率合理下降,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16 上饶市上饶市“十四五十四五”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主要指标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主要指标 分类分类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 2020

27、 年年 2025 年年 属性属性 幼有所育 每千人口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04 4.5 预期性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覆盖率 90 应报尽保 约束性 学有 所教 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 90.04 95 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7.5 98.5 约束性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2.16 95.06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09 11.2 约束性 劳有 所得 参加各类补贴型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次) 16.81 22.85 预期性 病有 所医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2 78 以上,力争 78.6 预期性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8、) 1.92 2.7 预期性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5.79 8 预期性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95 95 预期性 老有 所养 养老机构中护理型床位占比(%) 17.3 60 约束性 新建城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 - 100 约束性 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千张) 14 25 预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7.21 97.3 预期性 住有 所居 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请公租房的保障率 - 应保尽保 约束性 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率 - 应保尽保 预期性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万户) 5.91 8.99 预期性 弱有所扶 困难残

29、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 娱有所乐 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万次) 1.38 3.4 预期性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2.06 2.6 预期性 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方米) 25 30 预期性 注:内数据为 5 年累计数。 17 第三章 幼有所育 遵循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坚持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安全健康、普惠可及,建立健全多元优质高效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多样化、多层次服务模式,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一)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提高优孕优生服务水平。提高优孕

30、优生服务水平。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健康指导等服务,常态化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实施免费婚前孕前健康检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且涵盖婚前、孕前、孕期、出生后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和服务制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避孕节育服务范围和质量,保护生育力。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非职工”和农村覆盖范围,建立以基本医保为主体、生育补贴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家庭生育保障体系。 提高婴幼儿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婴幼儿健康管理水平。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拓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孕产保健、新生儿访视和婴幼儿定

31、期健康检查,加强婴幼儿发育监测和筛查评估,加强优孕、优生、优育指导,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 提升家庭育儿能力。提升家庭育儿能力。 完善育儿休假制度, 全面落实产假、配偶陪产假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家庭婴幼儿照护创造便利条 18 件。倡导以家庭养育为主,广泛传播科学育儿知识,让每个婴幼儿家长都能便捷化、多渠道接受科学育儿专业指导服务。加强家庭育儿能力提升指导队伍建设,推进育婴专家线上、线下指导家庭养育,多形式提供家庭育儿专业指导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网络。 (二)推动幼儿托育服务建设(二)推动幼儿托育服务建设 加强普惠型托育服务资源供给。加强普惠型托育服务

32、资源供给。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创新多样化、多层次、覆盖城乡的服务模式,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支持开展国家普惠性托育服务试点,支持多方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培育一批普惠性婴幼儿照护示范单位。加强幼儿园托班服务供给,加快建设托幼一体的托育机构,构建托幼服务一体化新模式。支持各类高校与妇幼保健机构共建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训基地。 加强托育照护服务规范化建设。加强托育照护服务规范化建设。加快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及设施建设相关规范和服务标准,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和配套支

33、持政策,保障托育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执行国家、江西省关于托育场所设施有关建设标准、指南和实施办法,完善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严格实行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 推进智慧托育服务。推进智慧托育服务。建设托育信息管理平台,对接妇幼 19 健康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托育机构的申办过程、在线监控、综合监管、信息公开、诚信记录、人员信息以及业务数据等,建立智慧托育服务体系,提供智能化托育服务。推进“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简化托育机构设置审批流程,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推进监管事项优化整合,建立更加便捷的移送、查处、反馈机制。推动育婴、保育、保健

34、、托育管理等专业人才数据采集和共享开放,绘制普惠性托育资源“一张图”。 专栏专栏 1 “幼有所育幼有所育”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项目和内容 1孕产妇健康服务。孕产妇健康服务。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服务;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计划怀孕夫妇,可在现居住地接受该项服务,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免费建立母子健康手册,为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规范提供孕期保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及健康指导等服务。 2避孕节育服务。避孕节育服务。免费提供基本避孕药具和免费实施基本避孕手术,包括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取出宫内节育器术、放置皮下埋植剂术、取出皮下埋植剂术、输卵管绝育术、输卵管吻合术、输精管绝育

35、术、输精管吻合术。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健康生活方式等宣传、咨询服务。 3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支付生育期间符合规定的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 0.5%至 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 4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对适龄儿童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 5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为辖区内的常住 0-6 岁儿童提供 13 次(出生后 1 周内、满月、3 月龄、6 月龄、8 月龄、12 月龄、18 月龄、24 月龄、30 月龄、3 岁、4 岁、5 岁、6 岁各

36、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具体包括:新生儿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开展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听力、视力和口腔筛查,进行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伤害、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导。为 0-3 岁儿童每年提供2 次中医调养服务,指导家长学习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和摩腹捏脊穴位按揉方法。 6婴幼儿发育监测与筛查服务。婴幼儿发育监测与筛查服务。通过开展标准化发育监测、筛查及早期发展指导, 20 争取早发现婴幼儿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筛查出的发育偏离或异常婴幼儿及时给予干预或转诊,使婴幼儿的体格、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状态,最

37、大程度开发婴幼儿的潜能,提升儿童健康水平。 7加强婴幼儿照护关爱服务。加强婴幼儿照护关爱服务。实施困难家庭及孤残和困境婴幼儿精准照护服务,对留守、孤残和困境及儿童福利内确有养育困难的婴幼儿及家庭提供营养喂养支持、专案管理及上门指导及免费参加养育小组活动等服务, 促进婴幼儿在体格生长、 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等方面全面健康成长。 8困境儿童保障。困境儿童保障。提供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教育等服务。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和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儿童以及重病、罕见病儿童基本生活费参照社会散居孤儿标准补差发放。 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其他困境儿童,可以参照社会散居孤儿

38、的标准补差发放。 9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提供家庭监护指导、学校教育关爱、社会力量关爱、走访探访、行为矫治等服务。 10 孤儿养育保障。孤儿养育保障。 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年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按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 70%确定, 社会散居孤儿年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按不低于当地儿童福利机构孤儿养育标准的 80%确定。 11 完善困境儿童关爱政策。完善困境儿童关爱政策。 健全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收养能力评估机构考核机制,扩大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 21 第四章 学有所教 全面贯彻党的

39、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教育强市战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制度,“十四五”期间, 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统筹兼顾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终身教育,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不断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办学体制,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 (一)加快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一)加快学前教育大力发展 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公办园建设,各县(市、区) 按照人口变化、 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推进“一村一园”

40、建设,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突出幼儿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重点支持乡镇以下规模较大的村、城乡结合部和城镇新增的居民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向社会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加大学前教育政策支持。加大学前教育政策支持。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推进新增财政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向乡镇农村倾斜,重点解决提高普惠性 22 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和改善幼儿教师待遇问题。进一步拓宽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

41、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在民办幼儿园中的比例,鼓励民办幼儿园升等级、提质量。完善农村公办幼儿园体系,支持村级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和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落实对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教育资助。 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 实施分类管理, 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衔接,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或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进行分类登记、规范管理。依法审计民办园财务,严格审核营利性幼儿园资质,完善幼儿园控制主体或品牌加盟主体变更审批制度、经营管理机构责任制度。参与并购、加盟、连锁经营的营利性幼儿园,将与相关利益企业签订的协议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治理无资质办园

42、,按照教育规划、办园条件、安全隐患、规范管理等条件,依次清理整顿无资质幼儿园。 (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现有中小学校的扩容优化,加速学校老旧建筑、危房等建筑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城区范围内扩建上饶市第一小学、上饶市逸夫小学、上饶市第三小学、上饶市第六小学、广信区第三小学、兴园学校、北门小学大塘校区、芦林学校、上饶市第六中学、罗桥中学、董团中学,迁建上饶市第七小学、皂头中学小学、塘溪小学、大石街道中学,在信州区、广信区、上饶经开区、广丰区、 23 高铁经济试验区分别新建 8 所小学和 5

43、 所初中、3 所小学和广信区第八中学、3 所小学和 2 所中学、5 所小学和 3 所中学,其他县(市)分区域逐步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加大教育设施设备的采购力度。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的相关政策,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进名校在饶建立分校。建立健全城乡对口帮扶机制,推进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学,探索镇村一体化办学,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全面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教好每一名学生,提升整体办学水平,逐步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和大校额,并将班

44、额控制在国家、省定标准之内。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关爱弱势关爱弱势群体教育。群体教育。建立完备的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儿童的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监护义务教育责任。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保障弱势儿童群体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弱势儿童群体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 24 (三)加快高中阶段普及发展(三)加快高中阶段普及

45、发展 建设一批教育质量优异、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省、市特色示范学校,促进学校多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推进高中教育基本推进高中教育基本普及。普及。完善义务教育网点,城区范围内扩建广丰中学,迁建上饶市第四中学高中部,在信州区、广信区、上饶经开区、广丰区分别新建一所高中,其他县(市)按实际需要完善义务教育网点建设。 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改造工程,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提升高中教育普及率,逐步消除普通高中大校额、大班额。 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学校科学、规范、精

46、细化管理,着力提高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加强市内各学校之间、市内学校与省内外名优质高中的合作交流。推进各重点高中与上海优质高中学校的对接,提升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水平。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鼓励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程等评比活动。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学校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促进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益。 深化高中教育体制改革。深化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生涯。建立健全选课走班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 25 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深

47、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研究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开发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四)加快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四)加快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大力推进嵌入式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嵌入式机制创新。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大力推进多元制混合制办学改革创新,培育职业教育发展内在动能。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开放合作的办学机制,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基本形成政府有效统筹、部门密切配合、行业企业与社会深度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局面。大力推进职业学校办学管理机制改革,扩大学校在办学模式、合作办学、教师聘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完善

48、和落实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以参股、合股等形式参与举办中等职业教育。 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和省级达标中职学校设置标准,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项目,重点加强校舍等基本建设,添置紧缺、关键的教学仪器设备,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实用性、系统性、配套性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训设施设备配备,逐步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切实完善培养培训机制。切实完善培养培训机制。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试行实训实践教师与专业理论课教师并行机制,努力扩大职教师资培养渠道。坚持专职与兼

49、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 26 位教师相结合,创新培养机制,开辟多样化的教师来源渠道,大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确保职业学校编制充足。 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依据我市“十四五”经济发展定位,有效对接我市支柱、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提升传统专业建设水平,支持发展新兴专业,建设加强特色专业,突出发展重点专业组群,提高学校专业建设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材改革创新,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

50、对接职业标准,完善职业学校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扩展课程资源,形成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加快涉农专业建设加快涉农专业建设。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涉农专业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办好 2 至 3 个涉农专业点,增强服务现代农业能力。到 2025 年,各县(市、区)依据所在区域农业资源和产业特色,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与中药材、果蔬、农渔产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无意史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