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赣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13426650027 文档编号:905651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3.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赣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赣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赣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赣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赣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背景与基础第一节发展背景一、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江西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二、主要问题三、发展机遇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战略任务第一节建设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一、在政策驱动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二、在加强对接深化合作上先行先试三、在创新发展上先行先试第二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延伸承载地一、融入粤港澳数字产业分工二、对接粤港澳数字创新资源三、深化与粤港澳双向开放协同第三节建设江西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长极一、强化数字经济载体建设二、提升数字产业规模能级三

2、、增强区域中心辐射能力第四章空间布局第一节数谷引领,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核心第二节一带牵引,建设赣深数字经济走廊第三节三区协同,构建数字经济特色片区一、瑞兴于“3+2”振兴发展片区二、会寻安生态经济片区三、大上崇幸福产业片区第五章聚合动能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第一节打造信创产业特色品牌一、核心发展信息安全二、重点发展基础硬件制造三、布局发展信创平台软件四、发展路径:强力建链延链,建设信创综合集群第二节壮大新型元器件产业规模一、核心发展PCB制造二、着力发展新型显示三、构建多元产品生态四、发展路径:完善产业链条,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第三节创新培育软件信息服务业一、培育工业软件与解决方案二、着力发展软件研发服

3、务三、加快软件服务业模式创新四、发展路径:培育产业基础,打造名企名品第四节大力发展“北斗+时空大数据”一、打造无人机遥感产业基地二、打造北斗应用产业基地三、打造智能驾驶产业基地四、构建北斗时空大数据服务体系五、发展路径:推动产业集聚,加快融合应用第五节引导区块链产业走深走实一、构建区块链底层平台二、发展“区块链+金融”三、发展“区块链+溯源”四、发展“区块链+医疗”五、发展路径:强化主体培育,以应用促产业第六节布局人工智能与融合应用一、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制造二、发展壮大智能家居产业三、加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四、发展路径:推动提质升级,促进智能融合第七节构建5G产业与应用生态一、核心发展5G设备制

4、造二、加快“5G+智能驾驶”应用三、培育“5G+智慧矿山”应用四、推动“5G+智能制造”应用五、发展路径:夯实制造基础,形成5G应用生态第六章融合创新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第一节推进农业数字化融合创新一、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二、着力推动农业经营数字化三、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振兴第二节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二、加快企业上云上平台三、布局智能制造新模式第三节推进服务业数字提质扩容一、创新发展智慧文旅新模式二、布局谋划数字消费新业态三、积极探索数字贸易新发展四、着力打造智慧物流新体系第七章精准施力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第一节打造数字政务新模式一、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二、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三

5、、推进机关协同数字化第二节建设数字惠民新城市一、推进智慧医养服务二、提升智慧教育水平三、深化智能交通建设四、打造智慧社区样板第三节构筑数字营商新环境一、以人为本激发人才活力二、精准招商强化靶向落实三、营造良好科创服务环境第八章夯实发展底座打造数字新基建第一节建设“数字网络”基础设施一、建设高水平通信网络二、布局泛在感知物联网络第二节建设“数字资源”基础设施一、强化底层部署实现“数据强赣”二、推动数据汇集实现“数据汇赣”三、促进价值流通实现“数据驱赣”第三节建设“数字创新”基础设施一、建设重大数字创新载体二、构建数字化产学研平台三、部署科技试验基础设施第九章保障措施第一节统筹联动,协同推进第二节

6、资源保障,要素供给第三节扩大宣传,品牌打造第四节统计监测,加强考核附件一全域数字经济发展工程体系附件二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测算方法一、测算依据二、目标范围三、测算方法附件三重点产业分析一、区块链(一)产业链全景图(二)产业规模结构(三)产业区域分布(四)产业发展趋势二、5G(一)产业链全景图(二)产业规模结构(三)产业区域分布(四)产业发展趋势三、PCB制造(一)产业链全景图(二)产业规模结构(三)产业区域布局(四)产业发展趋势四、新型显示(一)产业链全景图(二)产业规模结构(三)产业区域布局(四)产业发展趋势五、人工智能(一)产业链全景图(二)产业规模结构(三)产业区域分布(四)产业发展

7、趋势六、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一)产业链全景图(二)产业规模结构(三)产业发展趋势附件四产业选择分析一、产业选择研究(一)研究要素(二)理论依据(三)分析模型二、产业选择方法三、产业筛选结果附件五数字经济企业招引推荐名录一、数据治理与软件信息服务二、人工智能与应用三、北斗与时空大数据四、区块链与应用前言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的客观要求。“十四五”时期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

8、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赣州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开辟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五年。根据江西省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意见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围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探索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样板,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发展背景与基础第一节发展背景一、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背景当前,数字技术的进步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

9、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普及应用,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不断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随着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新型信息通信技术正成为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网络基础设施成为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石。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数字技术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转型,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广阔应用空间和巨大市场。此外,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正持续加快,数字经济发达国家已纷纷提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与规划,构建适宜的政府数字治理模式,正成为各地区和城市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新途径。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环

10、境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蓬勃发展,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一是“新基建”加速部署,围绕5G(第五代移动通信)、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一批千亿、万亿级项目正规划建设,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底层支撑。二是数字产业化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性、通用性数字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数字产业加快发展。三是产业数字化活力迸发,大量新模式、新业态涌现,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加速落地,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四是数字化治理不断完善,“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实质成效,规范有序、

11、包容审慎、创新共治的数字治理环境将加速形成。五是数据价值化雏形初现,我国已成为全球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未来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将会持续深入推进,发挥数据这一新型要素对传统要素效能的倍增作用,使数据要素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三、江西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江西省持续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科学谋划数字经济布局,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加快新动能培育的“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数字江西”建设步伐。从数字经济布局来看,江西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调”区域布局,明确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2020年,江西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8354亿元,增长12.7%。VR、物联

12、网、大数据等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电子信息实现营收5253.5亿元。同时,江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三年行动成效显著,2020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75%,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升至56.68%,是全国唯一连续7年进位省份。此外,江西省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省-市-县”机构改革已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取消和调整省本级行政权力事项39项,116个省级“数据孤岛”全部打通,省本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5.3%。第二节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全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0年,赣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241.2亿元,占GDP比重

13、达6.6%;现价增速16.9%,高于同期国家、省和市GDP现价增速,成为赣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省内来看,赣州市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江西省内第二,紧跟省会南昌市。从全国来看,在“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中赣州市排名第62位,较2020年GDP排名高4个位次,数字经济呈超前发展态势。数字基建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20年底,赣州市累计新增5G基站开通数6122个,占全省18%,开通数量居全省第二,已实现全市主要区域5G网络覆盖,龙南市成为全省首个“城区+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的行政区。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服务保障,已建成天翼华为云、移动浪潮云和赣南数据湖3个市级

14、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奠定良好数据底层能力。工业互联网建设卓有成效,江西省综合型(全省唯一)和服装行业两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均落户赣州,全省首批14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中,赣州企业占5家,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平台支撑与引领作用。数字产业化加速推进。赣州市信创、区块链、5G等数字产业均取得积极进展。信创产业发展成效凸显,已落地省内首个省市共建信息安全产业园,引进太极信息、电科云等信创企业近50家,并成立赣州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盟,被工信部评价为“走在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区块链创新应用走在前列,已建成全省唯一的区块链技术产业园,上线运营全球首个区块链服务大厅

15、,在脐橙、家具等场景开展创新应用先试。北斗时空大数据产业强势起步,以数创智联科技园规划建设为依托,已集中签约时空大数据产业项目金额超100亿元,“1133+N”数创智联产业创新生态圈正加快建立。产业数字化应用空间广阔。赣州市正推进“1+5+N”1重点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拥有良好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空间和动力,目前已制定了稀金、服装、家具等产业的大数据平台工作方案,构建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数字转型。此外,赣州拥有赣南脐橙、赣南蔬菜、赣南高山茶等特色农产品,并且作为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包括红色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种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良好的智慧农业及智慧旅游业发展潜力。数字化治理稳步推

16、进。全市数据汇集融通工作有序开展,建成了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累计打通45个市直(驻市)单位140个业务系统,市级自建系统已实现全部打通,国、省级系统打通率达51%。便民利企工作扎实推进,“赣服通赣州分厅”3.0已上线运行,人均占比、访问量、用户数、事项数和县级事项数据排名均居全省前列,并积极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电子证照互认。二、主要问题数字核心产业不大不强,与集群化发展要求尚不匹配。主要体现在,一是数字核心产业结构松散,现有的信创、区块链、5G等数字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数字产业关联体系,不利于高质量产业集群发展;二是整体规模尚小,虽然电子信息制造业受产业转移利好发展

17、较快,但如新型元器件等领域仍存在“独苗企业”,上下游连片发展能力较为欠缺。数字经济抓手选取不明朗,特色产业地标有待打造。目前,赣州市在信创、区块链、5G等领域已有一定基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但数字经济“城市名片”特色不鲜明。目前,江西省内各城市均重点发力数字经济,并力图寻找适宜自身条件的特色产业,例如南昌的VR/AR、鹰潭的物联网、上饶的大数据等,如何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打造自己的特色IP,与周边城市形成差异化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处于初级阶段,数字转型广度与深度不足。一是数字化广度不足,数字技术在农业、传统制造业尚未广泛渗透,场景应用不足,

18、行业间、区域间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平衡;二是数字转型深度不足,大部分本地企业尚未意识到数字化改造的长期价值,缺乏系统化数字转型方法知道,或缺少资金支持管理方法、生产设备升级。数字人才紧缺,成为掣肘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数字经济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对复合型、高端型人才的依赖程度较高。目前,赣州市数字人才供给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匹配度较差,高精尖人才、跨界人才、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行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较短缺,且人才黏性需进一步强化,本地毕业生“留才”、赣州学子“返乡”均需加强引导,提升本地数字人才供给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氛围不足,要素资源整合不畅。目前,赣州市缺乏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和数

19、字经济产业专项基金,对外吸引力不足,对内支持力不够,各类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处于离散状态,技术与应用、人才与企业、资本与市场缺乏融合联动,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活力强、动力足的数字经济创新生态有待建立。三、发展机遇政策红利机遇:继2021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之后,2021年4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江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赣州市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区域战略机遇:赣州市作为江西省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最前沿以及大湾区联动内陆发展的直接腹地,在省内拥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随着赣深高铁开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产业转移

20、机遇:赣南作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本身具有承接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外溢的实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新的产业价值链分工导向下,赣州市应准确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着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多元重叠战略机遇,切实将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加快新动

21、能培育的“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协同发展,着力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全力打造“信创产业引领牌”“北斗时空创新牌”“区块链融合应用牌”,形成国内一流的数字产业“三大品牌”,为开创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打造中部地区数字崛起新窗口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全局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整体谋划、一体推动赣州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数字化发展新生态。坚持创新引领。把握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政

22、府服务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以数字化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惠民便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运用数字化理念、技术、产品,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数字经济普惠化发展。坚持数据驱动。全面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安全可控。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防护体系,全方位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牢安全底线。第三节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赣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

23、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00亿元,占GDP比重达9.6%,实现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建成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延伸承载地、江西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长极。数字基础设施泛在先进。“双千兆”网络实现全域深度覆盖,物联感知节点加快部署,集约、绿色、智能的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完成,形成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核心产业竞争力凸显。全面形成“关键基础-规模引领-特色应用”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产业“三大品牌”,建成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产业数字化成效卓著。实现一、二、三

24、产业重点行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农业生产管理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制造广泛应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多元协同、高效共享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初步建成,数据融通利用水平取得跨越式发展,形成国内一流数字营商环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表1赣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指标单位2020年2023年2025年属性总量规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亿元241370500预期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6%8.3%9.6%预期性数字产业化规模效应从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

25、企业数量家约3205001000预期性数字产品制造业收入亿元69010001400预期性数字产品服务业收入亿元合计约100合计约200合计约300预期性数字技术应用业收入数字要素驱动业收入创新能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企业研发平台数量个61230预期性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2.02.5预期性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2.93.64.5预期性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家242730预期性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080预期性重点领域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075预期性行业创新平台数量(含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平台)个4新增2-3个新增3个以上预期性企

26、业上云数量家500060007000约束性农业数字化农业物联网基地数量个89100120约束性农业农村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6075预期性服务业数字化网络零售额亿元470600750预期性数字政务与民生“赣服通”日活用户数万人/3080预期性“赣政通”用户日活率%/3560预期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98100约束性基础环境支撑5G基站开通数个61221500020000预期性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万个/250280预期性第三章战略任务第一节建设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牢牢把握国家建立健全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2,深入落实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紧抓政

27、策资源优势,以包容审慎的态度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为全国革命老区数字化创新发展探索路径、作出贡献,全面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一、在政策驱动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全面落实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推动西部大开发、财税、投资、金融、人才等重大政策持续深入实施,用好用足挂职干部、对口支援等资源,推动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前谋划、包装一批数字经济领域重点工程和项目,以包容审慎的原则超常规开展先行先试,清单化推进和落实,大力争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数据资源价值化等方面试点示范,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在支持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及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等领域出台

28、配套支撑文件,在政策和制度上先行先试。二、在加强对接深化合作上先行先试加强与杭州、深圳、广州等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城市的交流合作,开展战略合作、科技合作、产业合作等多形式合作,对于合作城市定期派出考察学习小组,重点在企业培育、数字化转型、数字治理等方面借鉴经验,着力打造发达地区与老区携手合作标杆。强化央地政企联动,持续推动省属国资国企开展支援帮扶,扩大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交流;深化与中科院、赛迪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五所、中国信通院等研究机构合作,推动全市优质创新资源对接与高效合作;积极争取中电科、航天科工等中央企业在赣州开展对口帮扶,以数字经济领域项目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央地产业合作机制,推动更多央企进驻

29、、更多央企项目落地,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三、在创新发展上先行先试把握赣州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因地制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中国稀金谷”建设,联合工信部电子五所、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及互联网企业,构建稀土行业大数据中心,形成稀土行业大数据存储、分析、研究、应用于一体的行业数据中枢,同时促进稀土矿山、下游制造数字化升级改造,更好发挥稀土战略资源特殊价值,形成绿色、创新、智能的国际领先稀土产业综合集群。积极发展服务外包,招引龙头型互联网企业在赣州设立运营中心、呼叫中心,打造面向粤港澳、长三角的专业呼叫中心基地,探索搭建服务外包交易平台,提升服务外包专业能力,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第二节建设

30、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延伸承载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使命,以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为契机,深度融入、全面对接,主动参与大湾区数字产业延伸与数字资源辐射,积极承接大湾区数字产业转移,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体系,为大湾区数字新兴产业提供配套与支撑,将赣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延伸承载地。一、融入粤港澳数字产业分工紧盯广州、深圳、东莞等领先城市溢出产业,充分发挥赣州比较优势,瞄准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大力引培上下游供应链和生产型服务链,成为粤港澳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的关键配套承载地。重点支持赣深高铁沿线相关县(市)区与广州经开区、广州增城经开区、深圳高新区等大湾区数字经济领先地区开展形

31、式多样的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合作试验区,探索“共建共享共赢”新模式,全面融入粤港澳数字产业分工体系。二、对接粤港澳数字创新资源探索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新模式,鼓励设立“创新飞地”,完善创新投入和成果分享机制,探索建立“研发在粤港澳、落地在赣州”的合作模式,积极推进区域创新合作,强化“三南”地区3与粤港澳科技协同,共建产业创新链。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高标准对标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积极参与大湾区科技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先进计算软硬件资源共享平台等数字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接受大湾区数字创新资源辐射。三、深化与粤港澳双向开放协同深度挖掘大湾区消费升级和高端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智慧旅游、

32、智慧农业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打造面向大湾区的特色产业链、供应链,建好大湾区最美“后花园”。积极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生活圈”,对标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以城市大脑、智慧城管建设为契机,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探索开展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数据标准、开放数据接口、互通电子证照,形成一体化城市智能感知网络,推动重要客货运输领域协调监管、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管理合作,促进数字人才招引与数字商贸流通。第三节建设江西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长极聚焦“六个区域性中心”4建设,加快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数字经济发展态势。积极谋划特色鲜明的数字产业,实现“换道超车”;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助力经济

33、高质量发展;强化数据融通与利用,推动数字治理深层次应用,将赣州打造成为江西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长极。一、强化数字经济载体建设强化全市数字经济载体建设,引导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依照自身产业基础及上位规划布局,谋划数字经济首位产业,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产业关联度高、赋能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项目,重点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园、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区。强力推进章贡区省级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基地,打造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示范标杆。建设一批虚拟园区、数字开发区、网络大学等创新载体。二、提升数字产业规模能级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核心壮大信创产

34、业规模,培育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形成全市安全可靠底座与品牌引领效应;增强新型元器件及“北斗+时空大数据”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规模与产业层次;培育区块链、人工智能、5G产业,形成特色赋能效应。加快高质量产业平台建设,提升高能级平台支撑能力。打造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技术创新、人力培训、检验检测等功能性平台建设,在省内率先建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经济公共赋能平台,推动形成高质量的生产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研究、开发、移植、测试、培训、认证等服务。三、增强区域中心辐射能力深化数字经济在“六个区域性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赋能作用,深度推动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养、智慧旅游发展;重点推动

35、全市统一的“城市大脑”建设,进一步优化以“赣服通”为核心的政务便民利企服务,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与吉安电子信息、抚州生物医药、鹰潭物联网等周边特色产业协作,以数字平台及外包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拓展省域市场空间,并加快构建辐射周边的智慧物流与数字商贸网络。第四章空间布局依托赣州市现有资源优势、产业格局与区域特色,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雁阵,以赣南数谷为头雁引领,形成“一谷一带三片区”的发展格局,实现各板块间错位发展、融合协同,最大程度发挥雁阵效应,促进赣州全域数字经济发展。图1赣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图第一节数谷引领,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核心以章贡区、赣州经开区、赣州蓉江新区为核心,建设“赣南数

36、谷”,形成产业核心、总部核心、数据核心,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引领核,发挥头雁引领作用,辐射全域数字经济发展。章贡区:核心发展信创产业,以建设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为契机,以省级信息安全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汇聚全市及全省信创产业资源,形成“信创+网安”全产业体系,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底座,打造国内一流“信创产业引领牌”,持续引领信创走在“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布局发展软件物联网以及智慧教育、数字消费、数字金融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在全市形成先导示范。赣州经开区:核心发展区块链产业,以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对“区块链+”行业应用开展先行先试,以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主导布局“1+3+

37、N”区块链应用矩阵,打造国内一流“区块链融合应用牌”。布局新型元器件及人工智能硬件制造,促进“芯屏端网器”融合发展,引领建设全市数字制造产业体系。赣州蓉江新区:核心发展“北斗+时空大数据”产业,以数创智联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布局“三院三中心”与“北斗智慧应用小镇”,形成区域性“北斗+时空大数据”产业聚集地,打造国内一流“北斗时空创新牌”。以赣州大数据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数据交易中心,构建全市数据底座支撑,形成江西省内数据汇聚基地与交易中心。布局软件服务外包、数字金融、科创服务,以总部经济服务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第二节一带牵引,建设赣深数字经济走廊主要以赣深高铁沿线为依托,构建“赣深数字经济牵引带”,

38、形成南北纵向延伸的数字经济发展脉络,支撑赣州数字经济发展提量增效。赣县区:核心发展稀土大数据,依托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土大数据中心,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稀有金属材料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立足赣州、辐射全国的“中国稀金谷”。布局发展下游新型元器件与人工智能硬件制造。南康区:核心发展家居产业数字化,依托现代家居5000亿产业集群基础,推动“一网五中心”5重大平台建设,引领全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全国现代家居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布局发展智慧物流与数字商贸,形成智能贸易集散基地。信丰县:核心发展5G产业及智慧农业,依托信丰5G产业园,重点发展5G射频器件及网络设备制造;依托脐

39、橙、蔬菜等特色果蔬农产品,建设脐橙大数据平台,打造农产品数字供应链。“三南”板块:核心发展5G及新型元器件产业,加快龙南5G智能科技园、定南AR/VR数字产业园等已有载体建设,树牢“三南一盘棋”思维,推动“三南”示范园等产业平台建设,统一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高效承接大湾区数字核心产业及其配套产业转移,打造粤港澳数字制造业产业承接先导区。第三节三区协同,构建数字经济特色片区顺应自然区位和发展沿革,注重向心集聚和错位发展,打造数字经济发展三大片区,形成集约高效、绿色创新的数字经济连片发展格局。一、瑞兴于“3+2”振兴发展片区瑞金市、兴国县、于都县、宁都县、石城县核心发展智慧文旅产业与制造业数

40、字化转型。依托于都县、瑞金市红色文旅资源优势,发展智慧文旅,提升红色旅游业规模和层次,构建赣南苏区红色旅游核心片区。依托“一区五园”6传统制造业基础,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建设纺织服装优质智造基地。二、会寻安生态经济片区会昌县、寻乌县、安远县核心发展数字乡村振兴。依托“生态+”“+生态”发展战略,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与绿色生态优势,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数字化连片发展,重点支持安远县打造数字乡村试点示范。三、大上崇幸福产业片区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核心发展智慧文旅。依托大上崇绿色生态资源,串联“一廊三园”7文旅产业载体,创新“智慧+生态+幸福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文旅、康养

41、产业智慧化发展。表2赣州市数字经济生产力布局定位地区发展重点赣南数谷章贡区核心发展信创产业,全面建设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与省级信息安全产业园,打造国内一流“信创产业引领牌”,持续引领信创走在“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布局发展软件物联网以及智慧教育、数字消费、数字金融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在全市形成先导示范。赣州经开区核心发展区块链产业,主导布局“1+3+N”区块链应用矩阵,打造国内一流“区块链融合应用牌”。布局新型元器件及人工智能硬件制造,促进“芯屏端网器”融合发展,引领建设全市数字制造产业体系。赣州蓉江新区核心发展“北斗+时空大数据”产业,形成区域性“北斗+时空大数据”产业聚集地,打

42、造国内一流“北斗时空创新牌”。以赣州大数据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数据交易中心,形成江西省内数据汇聚基地与交易中心。布局软件服务外包、数字金融、科创服务,以总部经济服务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赣深数字经济牵引带南康区核心发展家居产业数字化,依托现代家居5000亿产业集群基础,推动“一网五中心”重大平台建设,引领全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全国现代家居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布局发展智慧物流与数字商贸,形成智能贸易集散基地。赣县区核心发展稀土大数据,依托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土大数据中心,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稀有金属材料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立足赣州、辐射全国的“中国稀金谷”。布局发展下游新

43、型元器件与人工智能硬件制造。信丰县核心发展5G产业及智慧农业,依托信丰5G产业园,重点发展5G射频器件及网络设备制造;依托脐橙、蔬菜等特色果蔬农产品,建设脐橙大数据平台,打造农产品数字供应链。龙南市核心发展以PCB、锂电池为主导的新型元器件产业;依托龙南5G智能科技园,发展5G相关精密部件制造,配套组建5G测试平台设施。全南县重点发展5G终端零部件制造;立足区位优势积极招引智能安防、智能消防等人工智能硬件细分领域;着力布局农产品数字供应链,发展旅游康养数字化。定南县重点发展5G设备及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硬件集成,布局发展呼叫中心、运营中心等外包服务业与数字创意产业。瑞兴于“3+2

44、”振兴发展片区瑞金市核心发展红色旅游数字化,打造智慧文旅创新示范;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加工数字化,布局发展新型显示、电声器件等新型元器件及数字创意产业。兴国县重点发展新型元器件与智能硬件设备制造,推动纺织服装、红色文旅数字化发展。于都县核心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打造纺织服装数字化转型示范;重点推动红色旅游数字化;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硬件制造及新型显示等新型元器件制造。宁都县重点推进纺织服装与红色文旅数字化发展。石城县重点推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挖掘旅游休闲资源与周边县(市、区)一体联动。会寻安生态经济片区会昌县重点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现代休闲康养

45、产业。寻乌县重点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打造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县域发展样板。安远县核心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建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打造数字乡村振兴样板。大上崇幸福产业片区大余县重点推动旅游康养数字化转型,与上犹县、崇义县协同打造现代生态休闲度假区;以钨及有色金属新材料为核心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上犹县重点推动旅游康养数字化转型,与大余县、崇义县协同打造现代生态休闲度假区;重点发展新型元器件制造,加快新型建材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崇义县重点推动旅游康养数字化转型,与大余县、上犹县协同打造现代生态休闲度假区;发展智慧物流产业。第五章聚合动能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着力构建数字产业集群,发展信创、新型元器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北斗+时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七大产业,形成“关键基础-规模引领-特色应用”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核心打造“信创产业引领牌”“北斗时空创新牌”“区块链融合应用牌”,形成国内一流的数字产业“三大品牌”。第一节打造信创产业特色品牌一、核心发展信息安全重点推进江西信息安全产业园发展升级,建设信息安全产业高地。发展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与互联网安全服务,大力推动终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移动终端安全、移动应用安全等方面的软硬件产品开发与应用。重点面向政务、电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无意史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