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13426650027 文档编号:908605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西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江西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征求意见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为全面推进我省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我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一、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

2、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市场风险,规范市场秩序,扎实做好市场监管领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项工作,“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为促进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十四五”时期推进江西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市场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三证合一”“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一照含证”和简化审批,市场活力得以极大释放。委托下工业产品生产许1 可等事项,在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等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改革,特殊食品注册与备案实现双轨运行。网上审批从无到有,网上办照率达89%以上,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稳步推进,电子营业执

3、照生成率达到100%。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初步建立,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全面实行。企业名称实现自主申报,企业住所登记限制大幅放宽;企业开办环节大幅压减,平均办结时限由2016年前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逐步夯实。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从2015年底的218.91万户增长到319.11万户,增加100.20万户,增长45.77%。市场竞争环境持续优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得以确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覆盖。网络市场监管扎实推进,“无传销社区(村)”“无传销城市”创建持续深化,95%的城市达到打击和防患传销意识普及化、工作制度化,

4、 95.2%的城市达到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目标。广告监管方式不断创新,运用“互联网+广告监管”实现对省内门户网站和电商网站的监测全覆盖。信用监管工作持续加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率、企业信用信息归集率均达到100%,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市场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建立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消费领域监管不断加强,消费维权机制逐步健全,实现“ 12315”一号受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体系初步建立,经营者集中审查实现全链条监管,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2 得到有效遏制;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加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垄断经营等行为明显减少,认证检测市场监

5、管规范有力,市场竞争环境公平有序,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市场安全底线不断夯实。“四个最严”要求得到较好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全省食品安全改革发展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现重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全覆盖,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评定的覆盖面达到主要食品生产经营者的 85%,食品抽检量达到 4批次/千人/年的目标。“十三五”时期,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获得A级等次,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控制,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江西省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日趋完善,职

6、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初步建立,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性检验检测能力稳步提升,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不良反应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器械应急审评审批机制有效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十三五”时期,药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获得 A 级等次,全省药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 95%以上,未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特种设备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成效显著,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和万台死亡率两条重要指标线,均保持持续平稳下降趋势。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缺陷产品召回、产3 品伤害监测、产品质量担保、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和调查处理等制度日益健全。市场监管应急处突能力持

7、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物资保障供应、防护用品质量安全监管、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等重点工作有力有序。“十三五”期间全省市场监管领域安全态势平稳,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强省战略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实现“质量兴省”向“质量强省”转变,全省所有设区市、县(市)开展质量兴市(县)工作,中国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等次由C级上升到B级。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由 90%提高到 97%。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标准化纳入国家

8、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内容,获批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检测检验能力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筹建和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产业计量中心1个,省级质检中心20个、产业计量中心 4个,成立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地方标准由897项增至 1377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1052项增至1500余项,认证证书由1.6万张增至3.4万张。知识产权工作逐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省委、省政府出台江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大幅提升,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3.68件,超额完成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4 目标。商标申请、注册量呈快速增长,全省有效注册

9、商标51.3万件、地理标志商标111件,分别是2015年的2.9倍、1.7倍。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充分显现。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助机制,开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到 2020年底全省运用商标质押贷款超过10亿元,专利权质押融资超过20亿元。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成效初显,建成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联合成立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知识产权学院,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4个、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1个。保持侵权打击高压态势,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明显减少。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省共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商标业务窗

10、口4个,商标代理机构(含律师事务所)750家。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落实机构改革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十三五”期间完成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知识产权、反垄断等职能整合,历史性建立起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实现了分段、分领域监管向统一、综合监管的转变,构建了统一、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机构和职能实现科学整合。完成省、市、县、乡四级市场监管机构事权划分,56%的基层分局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基层执法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建设综合执法队伍,综

11、合执法效能有5 效提升。统一规范、权责明确、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初步形成。全面实施权责清单管理制度,监管职责进一步厘清。检验检测机构等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市场监管地方性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江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江西省标准化条例等先后出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十三五”时期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为“十四五”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看到工作中的许多不足,主要是:对市场监管规律把握不深,对新趋势新问题研究不够;综合运用市场、行政、法律、技术、标准、信用、社会参与等各

12、种手段丰富监管工具方法不多;营商环境不够优化,市场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法治有待完善,市场规则有待健全;基层基础有待夯实,监管效能有待提升,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亟待加强;市场秩序、产品安全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违法、消费维权、产品质量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市场监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不断开拓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新境界。二、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6

13、 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国内外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市场监管事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紧紧抓住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迈出全面建设市场监管现代化的坚实步伐。一是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肆虐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持续上升。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形成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我省市场主体总量、市场营商环境来看,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较仍有一定差距,进一步释放经济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还有很大的

14、改革空间和发展潜力。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发挥在消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畅通国际国内两个经济循环、打造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实施扩大内需,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当前我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市场监管手段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进一步发挥,事中事后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社会共享共治格局需进一步形成。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发挥对于夯实质量技术基础、维护7 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引领、保护发明创造

15、、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居民消费已经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市场监管提出新要求。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发挥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江西产品质量和江西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消费需求中的保障作用。四是适应新时期市场监管的新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扑面而来,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来的变革的趋势。新业态、新产业、新消费、新营销模式不断涌现,制假造假花

16、样不断翻新,手段越来越具有智能化、隐蔽性。市场监管面临新挑战,执法难度不断加大,监管任务日益繁重。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将新技术运用于市场监管,形成“制度科技”的市场监管模式,不断推进全省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在加快革命老8 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牢固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围绕“促发展拉高线,保安全守底线”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市场

17、监管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完善市场准入基础性制度,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着力坚守安全底线、提升质量高线,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努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十四五”时期,全省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

18、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市场监管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标对表党中央大政方针强化落实措施,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监管为民、执法为民、服务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9 为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客观地分析市场监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风险与困难。着力构建规范高效、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落实“四个最严”抓好产品质量监管,着力提升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着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真正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市场监管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

19、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强化智慧监管赋能,把握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变化态势、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发展趋势,增强监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快转变监管力量与监管对象不相匹配的被动局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健全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的改革制度供给,在市场准入、质量提升、监管执法等方面探索新做法、新经验,持续增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系统监管思维。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

20、关系,统筹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统筹线上和线下、产品和服务、主体和行为等各类对象监管。夯实做强基层基础,发挥好省市县乡四10 级积极性,统筹协同政府和社会、监管和监督等各方面力量,全面提升市场综合监管效能。(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进一步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法治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在推动质量强省战略实施上有新作为,在坚守安全底线上有新成效,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有新举措,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上有新探索,基本建立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市场监管体系,形成法制保障、科技支撑、多元共治的市场治理大格局,全省市场监管发展实现如下主要目标。质量水平不断

21、提升。质量强省战略深入推进,全省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考核保持在全国中上水平,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质量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拥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现代产业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质量需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更加宽松快捷,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一照含证”全面实施,行政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进一步消减简化,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活跃发展,新设企业生命周期延长。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被充分激发,营商环境进入全国一流水平行列。11 安全底线更加牢靠。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更加筑牢,食品药品工作考核

22、持续保持在全国中上水平,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万台特种设备事故死亡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商品和服务消费的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消费环境更加安全放心,消费供给质量大幅提高,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事件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重特大安全事故,人民群众对各类产品安全形势满意率稳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水平稳步提升,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第一方阵。企业专利创造潜力有效激发,商标、发明专利总量不断扩大,发明专利质量稳步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形成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市

23、场主体创新发展活力有效提升。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有序。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公平、有序,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实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成效显著,侵权假冒、地方保护、行业壁垒、企业垄断得到有效治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基本建立。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商标品牌作用充分发挥,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质量基础设施更加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以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为龙头,以省、市级质检中心为12 骨干,以各类实验室为支撑的全方位、多层次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形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模式更加成熟,支撑市场监管履职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明显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不断提升。信用监

24、管与智慧监管实现有机融合,智慧监管方式有效创新,市场监管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场监管体制和机制更加权威高效,市场监管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升,市场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到2035年,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公平竞争制度体系、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全面建成,全省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营商环境极大优化,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极大提高,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极大丰富,消费对经济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市场安全屏障全面筑牢,假冒伪劣基本消除,市场秩序全面规范,以法治为基础、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为支撑的市场监管新格局总体形成,

25、市场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四、重点任务(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现负面清单之外“零门槛”,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严格实行准入前13 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信息共享机制、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信用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台账,畅通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意见反馈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开展市场准入效能综合评估。二是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优化完善企业注册登记平台功能,推进移动端网上登记系统建设,形成“窗口+手机+PC端”多渠道准

26、入登记新模式,推动“网上办再加速、不见面再升级、降成本再发力”。深化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提升名称自主申报系统智能化水平,建立市场主体名称争议解决机制,强化企业名称登记规范管理。进一步放宽电子商务类平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实现跨区域注册登记无差别标准,开展企业登记服务“好差评”工作。三是全面推行“一照含证”改革。在“一照含证”改革上持续用力,覆盖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所有审批事项,进一步融合市场监管业务,逐步推动其他部门将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一照含证”改革范围,推动更多事项“一次不跑”“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推进“一照含证”营业执照在区域内、行业内的推广互认和使用。强化

27、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基础证件地位,使“一照含证”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电子执照跨层级、跨领域、多场景应用推广,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共享,探索14 自行打印电子证照。四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按照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分类推进改革,稳步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更大范围探索行政确权、告知承诺等改革,最大程度减少行政审批。健全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精简发证程序和审查内容,严格执行“受理、审查、

28、审批”三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市场主体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审批,加快建设统一的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打造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审批平台,持续优化“一网通办”,协调推进“跨省通办”,强化政务服务“好差评”。深化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将更多的省级权限内审批事项委托、下放设区市和省直管试点县(市)。梳理可开展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政务服务事项。开展告知承诺制许可试点,扩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低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等承诺制实施范围,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等领域改革。五是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推进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落实企业注销主体责任

29、、简化企业注销程序和材料,畅通企业主动退出渠道。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合理放宽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实施对未开业以及无债权债务非上市企业、个体工商户实行简易注销程序。完善企业注销网上服务平台,优化注销办理流程。强化司法清算与注销登记相衔接,15 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强制清算和破产清算后的注销手续。完善企业强制退出制度,推动失联、“僵尸”企业吊销出清,规范企业吊销条件、简化调查取证程序,深化企业休眠制度、除名制度和强制注销制度改革试点。(二)加强重点安全领域监管,筑牢市场安全底线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机制。强化食品安全

30、各方责任,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制度,压实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治理标准体系,编制全省食品安全白皮书,优化考核考评方式。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实行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完善风险分担制度,探索食品安全第三方评价工作。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建设,开展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和示范单位提升工程,引导小作坊食品健康安全规范发展。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自查制度,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加强食品质量追溯和食品质量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网络

31、订餐、冷链食品等重点领域,农村地区、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节日食品、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推进江西省食品安全溯源平台(赣溯源)建设,严格入赣冷链食品溯源管理,及时“精准拆弹”消除系统性食品风险隐患。加大抽检监测力度,提升智慧抽检监测水平,综合运用监督16 抽检、风险监测和评价性抽检三种方式,提高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科学性。加强食品核查处置工作,实现核查处置工作的闭环管理。加强食品快检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快检便民惠民措施。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检查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专业化职业化食品检查员队伍。二是加强“两品一械”安全监管。加快完善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形成权责明确、紧密协作、覆盖全面的药品监督检

32、查工作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药品安全责任的绩效考评,强化市县药品监管专业力量配备,推动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健全医疗器械、化妆品审评审批体系,建立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专职审评、核查队伍。修订编制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西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保持我省中药产业发展良好势头。支持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樟树“中国药都”、南城“建昌帮”、赣州青峰药谷等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发展,支持进贤医疗器械产业园、抚州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强化血液制品等高风险产品监管,特别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质量监管。开展中药饮片、网络违法违规售药、医疗器械“清网”、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上清源”等专项整治行动

33、。完善药品执法体系建设,加强案件查办,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强化对全省上市许可持有人所持有的药品开展抽检,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实施药品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省、市两级药品检验机构基本具备药品应急检验检测能力。完成全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基本药物、医保报销药物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17 产品全品种全过程信息化追溯。启动“智慧药店”建设,全省 80%以上零售药店达到“智慧药店”建设标准,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药店”服务平台。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推进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加强电梯、游乐设施、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强化特种设备风险防范和检

34、查整治,进特种设备实施分类监管开,做好重大活动和节假日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开展特种设备专项监督检查和整治,有效预防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隐患。开展全省96369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级全覆盖全联网,提高特种设备应急处置能力,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化解人机比矛盾。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家库和应急队伍库,完善特种设备基础数据、地理信息等资源库。健全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制度,落实事故预防和纠正措施。全面推广电梯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构建“双预防”长效机制,减少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和有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事故。鼓励检验机

35、构和社会组织参与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风险识别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环保服务。四是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分析。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采集机制。加强产品监管数据、消费者投诉举报数据、产品伤害数据采集以及社会舆情监测,有效归集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风险信息、伤害信息,18 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动态分析研判运用工作。健全产品伤害监测和预防干预体系。建立监测研判结果监管应对机制,提高处置不同质量问题和风险能力。加大缺陷调查和产品召回力度,严格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加强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制定重点监管产品目录,聚焦儿童和学生用品、纺织

36、服装、家居用品、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食品相关产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综合运用各种行政手段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产品监督抽查与监测研判结果联动机制,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质量追溯试点。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后处理,提升产品抽查覆盖面,强化抽查结果应用。健全完善消费品召回制度、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三)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一是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建设,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级消费者组织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为一体的共治格局。优化 12315投诉举报指挥

37、中心功能和管理体制,实现“一号对外、集中管理、便民利企、高效执法”。制定公益诉讼相关工作规则,探索建立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创新投诉受理渠道,推进投诉和解对接“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工作。推进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经营者首问、赔偿先付和消费后评价机制,探索实施多方线上调解。简化消费争议处理程序,探索“互联网+消费维权”,探索建立消费纠纷多元化19 解决机制,完善诉讼、仲裁与调解对接机制,鼓励消费者通过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维权绿色通道、第三方争议解决机制等方式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争议,有效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二是规范新型消费业态。顺应新型消费发展规律,加强重点领域新

38、型消费业态监管,推动新型消费业态健康发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严厉打击违法出售、提供、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创新对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直播带货、在线教育、在线文娱、智慧旅游、在线健康诊疗、外卖配送、网约车、住宿共享等新业态的监管,明确监管标准,建立健全符合新业态特征的监管模式。三是引导科学理性消费。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消费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健全消费后评价制度,实行评价信息公开。建立产品和服务消费后评价体系,完善全过程安全防范机制。开展消费品质量状况分析评价,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引导经营者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健全公众参与监督

39、的激励机制,引导消费者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育科学理性的消费理念,倡导丰俭有度、绿色健康的消费文化,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品质化方向转变,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四)全面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助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一是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开展企业质量攻关和质量创新,组织攻克一批关键共性质量20 技术,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产品性能,提升制造业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探索设立质量提升发展基金。创建家政优质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开展公共服务和重点民生领域服务质量监测。提升企业质量能力,开展

40、“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等活动。加强企业质量人才培训,全面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指导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质量管理方法,建立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机构、技术专家与企业互动机制。培育壮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大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旅游服务、家政服务等服务认证的认证力度,支持检验检测与认证一体化发展。积极履行产业链牵头部门职责,大力推动现代家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标准化体系建设。结合实际推进内外贸标准认证、检验检疫等统一对接,实现同线同标同质。开展“2+6+N”重点产业标

41、准体系研究,大力实施“ 2+6+N”产业高标准发展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开展“中国标准2035”江西落地工程,实施生态文明标准化行动,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发挥绿色生态技术标准创新机制作用,建立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江西绿色生态”认证评价标准,研制一批支撑绿色发展、体现江西地方特色的关键标准,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21 标准支撑。完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企业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实施江西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工程,在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绿色农产品等领域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领跑者标准。鼓励行

42、业协会商会制定发布产品和服务标准,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不断释放市场主体制定标准的活力。加快制定新业态新模式的标准体系,推动更多标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开展重点领域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及评估,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推进江西地方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标达标,提高江西标准水平。三是促进品牌价值增值作用。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扩大井冈质量奖评奖覆盖范围,持续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和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开展质量奖评选。争取出台品牌扶持政策,鼓励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持续推进“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建设,组建运行江西绿色

43、生态品牌建设促进会,开展“江西绿色生态”区域认证,将各类生态产品纳入“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范围。推进江西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全面提升“江西产品”“江西服务”质量,打造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江西优质自主品牌,在更大范围上实现内外销产品的同线同标同质。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培育江西开放发展的质量竞争新优势。22 四是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平台建设和“一站式”服务试点,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布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省新型

44、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稳步推进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建设,科学统筹规划全省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布局,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夯实计量技术基础,强化民生领域计量监管,构建布局合理的计量校准检测体系,建立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计量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推进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和支持建设航空、陶瓷、电瓷、钨与稀土、现代家具等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中心。构建能源资源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全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在线采集与监测公共平台。开展省医疗器械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加快推进省医疗器械中心新实验室落户中医药科创城。支持建设国家药监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生物制品批签发实验室、国

45、家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质检中心、国家加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质检中心、国家锂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富硒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光学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等。加快推进江西省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于都)、江西省麻纺产品质检中心(分宜)、江西省光学产品质检中心(上饶)、江西省富硒产品质检中心(赣州)、江西省鞋类产品质检中心(石城)、江西省数字电子产品质检中心(信丰)等省检中心建设进度,23 为打造“国字头”质检中心奠定基础。(五)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一是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深入推进特色型知识产权省份建设,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开展发明专利提质倍增行动,不断激发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发明专利质量。聚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引导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计划、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工程、企业知识产权培育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行业 > 衍生证券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