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在海外各地打拼的过程往往十分艰辛。他们在海外稍有成就,对家乡的回报都是倾尽全力的,最常见的就是侨批侨汇。
实物展品“侨批”。
展览中呈现一系列的侨批侨汇资料实物和历史资料印证了潮人华侨爱国爱家的情怀。侨汇,是先侨从海外寄给家乡眷属的赡家费。由于缺乏劳动力,新中国成立前潮汕侨眷多仰赖侨汇为生,侨汇收入平均占侨眷家庭收入的80%。华侨在海外省吃俭用,定期汇款回家。
展馆特别打造的“南洋街景”。
在南洋经营多年的潮商,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他们大力投资家乡经济建设。
交通运输业,是潮侨投资家乡的重要行业。二战前潮侨先后创办了10多家轮船公司穿行于潮汕与南洋之间,经营客货运输。
展览资料中特别介绍了潮汕铁路。潮汕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华侨集资创办的铁路,其创办人张煜南和张鸿南兄弟是客家籍苏门答腊华侨。该路南起汕头市区,北迄潮州城,全长39公里(后续建支线3公里),始建于1904年,1906年建成通车。张煜南因此获清廷赐予四品顶戴。
展览中有专门展区《参加祖国政治变革》,介绍潮汕籍华侨在各个时期中国革命事业中所作的突出贡献。
20世纪初,潮籍华侨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
1905年,孙中山到新加坡倡导革命,新加坡潮侨张永福特地腾出准备供其老母颐养天年的晚晴园别墅给孙中山作活动场所。并于第二年在晚晴园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南洋分会。
孙中山先生在晚晴园策划了多场国内起义行动,其中就有1907年 “丁未黄冈起义”。潮籍华侨张永福、林义顺等人为潮州起事和黄冈起义筹集的资金就达7万多银元。国内每次起义失败、大批志士避难新加坡,他们都不遗余力地费资接纳,张永福还奉献出一块约千亩的红石矿地开办中兴石山公司,以安置抵新义士就业。
实物展品“番客三件套”。
实物展品洋油灯。
展览资料也呈现华侨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南洋华侨捐财捐物,华侨青年奋勇参战的事迹。
抗战期间,数以千计的华侨青年回国报考军校受训,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新四军中敌工科长陈子谷,将自己在泰国继承的遗产和募捐款26万元全部捐给新四军,这相当于全军两个多月的军饷;祖籍潮州的泰国华侨女青年王丽,1938年与丈夫钟若潮一起回国参加东江游击队,后双双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在家乡投资的热情持续高涨,其资金来源之广泛、投资规模之大、覆盖地域之广、涉及行业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在潮汕各地出钱出力支持家乡各项建设事业。涉及项目数不胜数,为粤东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专区《捐助文教公益事业》中介绍了庄静庵、谢慧如、陈伟南、吴清亮、李嘉诚等杰出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的事迹。
展览还有主题展区,主要反映海外潮人社会融入当地的历史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新的国际环境,海外潮人绝大部分落地生根,入籍侨居地,完成了从华侨到华人的变化。在泰国,获益于宽松的民族融合政策,潮人与当地民族普遍通婚,多已入籍归化。但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屡次的排华风潮中,广大华侨历受苦难,他们顽强求生,不断向世界各地再迁移。
随着潮人下南洋、再移民的迁徙步伐,传统的民间信仰、戏曲艺术和饮食文化、慈善文化等潮文化也走向世界,开花结果。它们深深地植入侨居地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中,丰富了世界多元文化的色彩。特别是潮剧,它随着潮人的移民足迹在东南亚和欧美澳广为流行,并已出现泰语潮剧等本土化现象。
展览图片中有一组反映2012年马来西亚柔佛古庙游神的场景。当地游神活动持续了150年,期间只有1942年因日寇占领新山、大肆虐杀华侨而暂停活动。
潮人下南洋,其实就是一部潮人在海外的奋斗历史,艰苦创业的历史。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视察潮州汕头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潮州市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潮人下南洋史展”充分利用好华侨历史文化遗产,构筑港澳同胞、海内外侨胞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彰显了中华民族落地生根的强大生命力及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该展览将成为博物馆的常设展览。
■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