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信息之巅》1 认识与认识论.pdf

上传人: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 文档编号:1073950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9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之巅》1 认识与认识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信息之巅》1 认识与认识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群群 群群群群【 【哲学演讲录哲学演讲录】之 之 the Mother Laws the Mother Laws 规律之母规律之母 探寻秩序的线索探寻秩序的线索 第一讲 规律的秘密 第一讲 规律的秘密 第二讲 终极规律之一:逻辑同一律 第二讲 终极规律之一:逻辑同一律 第三讲 终极规律之二:模块层次律第三讲 终极规律之二:模块层次律 第四讲 终极规律之三:同息异息律 第四讲 终极规律之三:同息异息律 第五讲 两体律:经典物理学的母规律第五讲 两体律:经典物理学的母规律 第六讲 守恒律:数学和物理的母规律第六讲 守恒律:数学和物理的母规律 第七讲 被混淆的两个因果律(上)第七讲 被混淆的两个因果

2、律(上) 第八讲 被混淆的两个因果律(下)第八讲 被混淆的两个因果律(下) 第九讲 进化律:复杂系统的逻辑规律第九讲 进化律:复杂系统的逻辑规律 第十讲 随机律与收敛发散律 第十讲 随机律与收敛发散律 第十一讲 能量触放律和简约律 第十一讲 能量触放律和简约律 第十二讲 辩证法的解构与还原 第十二讲 辩证法的解构与还原 主讲人:大彦哲语张士耿 FromFrom Version 4.0Version 4.0 2015.10 2015.10 E-mail:E-mail: dayanzhangqd dayanzhangqd 2015-12-192015-12-19 【传奇】龙格格(4545821)

3、19:59:31 欢迎大彦哲语老师 【传奇】龙格格(4545821) 19:59:47 老师辛苦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19:59:52 格格辛苦了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0:11 我们开始吧 【传奇】龙格格(4545821) 20:00:18 好哒 【传奇】龙格格(4545821) 20:00:24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0:26 第十讲 随机律与收敛发散律 第十讲 随机律与收敛发散律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0:41 今天共讲 5 个问题:

4、问题 1:随机性、不确定性、信息量爆炸与发散 性 问题 2:收敛的决定论与发散的随机论的层次交 2 替 问题 3:随机律与两个因果律 问题 4:活力论的臆想 问题 5: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与确定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1:01 问题 1:随机性、不确定性、信息量爆炸与发散 性 问题 1:随机性、不确定性、信息量爆炸与发散 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1:14 随机性是世界上比较普遍的现象,随机性都是相 对的。有两种意义上的随机性:一种是主观意义 上的,一种是客观意义上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

5、06921) 20:01:45 主观意义上的随机性是事物相对于认识主体(判 断者)发生或分布的随机性。客观意义上的随机 性是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的随机性。 【传奇】【蜀】落鹜(1169170896) 20:02:03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2:27 我们说气体分子的运动是随机的,指的是客观意 义上的随机性,它是针对分子之间的相对关系而 言的,这种随机性源于分子之间固定关联性的缺 失。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2:54 我们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物进行预测或对于不知 3 4 道的事物进行猜测,其中的随机性则是主观意义 上的随机

6、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3:25 主观意义上的随机性一是源于客观事物的固定关 联性、同息性的缺失,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信息 掌握的缺失。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4:01 客观上的随机性又被称为无规性(无规律性), 它既是关联性的缺失,又是共同性和不变性的缺 失。主观上的随机性又被称为概然性。随机性对 于认识者来说表现为不确定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4:36 随机律是指多体多态事物在缺失因果关联性、缺 少同息的情况下, 一定会呈现出微观上的随机性, 并且这种随机性在宏观上

7、服从概率统计规律。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5:06 随机性只能出现在“多体”事物中,只有“多体” 事物才会出现不一致,才会出现运动变化。 【活跃】 【鄂】 未曾说明的人生(1738617561) 20:05:24 三体。 【活跃】 【鄂】 未曾说明的人生(1738617561) 20:05:27 ?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5:49 数学、逻辑的确定性是确定性的一种,具有严格 的逻辑关联性 (逻辑因果关系) 的事物是同一的, 相互之间不具有概率随机性,因为“它们”是一 5 个事物,不是多个事物。如果一定要套用概率的

8、话,那么“它们”之间相对发生的概率就是 1。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6:35 另一种确定性是物质确定性,这是一体或两体系 统的确定性。可以参考我在第五讲中所讲的一体 规律和两体规律。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7:15 逻辑推理中也会遇到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 由于缺乏严格的同一性,条件中不包含结果,所 以认识者不能根据条件来确定这个结果是否存 在。 逻辑上的不确定性都是出现在主观逻辑当中。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8:03 随机的一定是缺乏不变性(或规律性)的,但是 缺 乏 不

9、 变 性 的 未 必 是 随 机 的 。 例 如 ,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 , 从这个数的无尽序列中你是找不到不变性的, 但是这个数不是一个随机数,它在数轴上的位置 是固定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8:58 这个数在大小上具有不变性,在序列上没有不变 性,但是它的不变的大小决定了它的无规律变化 的序列。既然这个序列是被某种不变性决定了, 那么它就不是随机的。事实上,可用莱布尼兹 公 式 求 得 , 它 是 一 个 收 敛 级 数 : =4-4/3+4/5-4/7+4/9-4/11+4/13

10、-4/15 。 【传奇】龙格格(4545821) 20:09:16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09:23 谢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0:38 收敛性表现为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全都围绕其中 心,不会离开得太远,总是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有 限区间范围内。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1:20 发散性则是这样一种表现:没有任何不变性能够 对系统中的变化给予足够的吸引、加以足够的约 束, 从而使得状态无限制地变化, 呈现出随机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1:56

11、 我们知道,任何系统中都存在着同息和异息。在 一个系统的一个层次上,如果同息居主导地位, 则系统呈现收敛;如果异息居主导地位,则系统 呈现发散。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2:46 虽然在物质的可能状态信息量发散的情况下物质 因果律不能得到运用,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逻 辑因果律仍可得到运用。也就是说,在一个相对 的宏观层次上,物质的可能状态信息量呈现收敛 性,物质的随机分布和随机运动受统计学规律支 配,可以用概率论的方法来分析和计算。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3:48 统计学规律、概率公理和定理都属于逻辑因果关 6 7

12、系。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4:22 物质在某一模块层次上呈现收敛性,在另一个模 块层次上呈现发散性,即收敛性与发散性在物质 的不同模块层次上交替呈现的规律,叫做收敛发 散律。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5:02 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就是一个发散的系统在整 体上的规律性,也就是整体上的收敛性。热力学 第二定律的本质就是事物总是向着可能性特别特 别大的方向上演化。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5:57 为什么犯错误总是比做正确的事更容易,因为正 确的标准总是规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在这个范

13、 围之外都是错误的领地,错误的领地要比正确的 领地大得多。因此,从概率理论你就会知道,如 果你不是特别用心、特别努力的话,那么你做事 的结果落在错误的领地的概率要远远地大于落在 正确领地的概率,所以人犯错误比做正确的事总 是更容易,做得差比做得好更容易,这跟热力学 第二定律源自同一个数学原理。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7:50 问题 2:收敛的决定论与发散的随机论的层次交 替 问题 2:收敛的决定论与发散的随机论的层次交 替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8:15 因果关系是分层次的。 两个宏观的因果关系事件, 其作用过程是

14、由许许多多微观的因果关系事件组 成的;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社会性事件,其作用 过程是由许许多多人的心理活动事件和行为事件 组成的;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生命活动事件,其 作用过程是由许许多多的微观上的物理事件(包 括化学事件)组成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19:18 宏观的因果关系事件与内在于其中的微观的因果 关系事件有着特别复杂的关系,这些复杂的关系 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因此,认识主体可能能够 在某种程度上把宏观的因果关系向微观的因果关 系进行还原,但是做不到完全的还原。 【传奇】龙格格(4545821) 20:20:15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

15、85906921) 20:20:24 谢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0:29 一些简单的还原工作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这是分 析方法的基础。而那些过于繁杂的而且不可实现 的还原工作,其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在这 样的微观层次上找不到规律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1:14 在两体系统中找出因果关系没有什么困难,而在 拥有巨量元素的复杂关联群系统中去寻找组成宏 8 观因果关系的微观因果关系的规律性,则是不可 实现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1:54 决定论就是认为事物是可预测的这样

16、一种观点或 理论。可预测的根据是事物的变化过程中存在这 样一种不变性,这个不变性可以对事物变化过程 中的状态加以描述。 【活跃】京飞翔(464044473) 20:22:01 嗯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2:47 对于决定论,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当我们说“决 定论”的时候,我们需要弄清楚,你说的是客观 上的决定论(站在客观世界角度上的决定论), 还是主观认识上的决定论(站在认识者角度上的 决定论)。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3:39 客观上的决定论没有什么错误,总是正确的,那 是客观世界自在的东西, 即使事物中没有不变性

17、, 事物还是按它自在的样子运动变化。但是客观上 的决定论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我们的认识没有意 义,因为有些客观决定的信息是认识者无法知道 的。 【传奇】【皖】代号 6012(3265903482) 20:25:06 讲师,请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5:08 9 主观认识上的决定论(也就是认识可以达到的决 定论) 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 不是普遍成立的。 我们必须明白,只有主观认识上的决定论才跟可 预言性是同一个意思。通常所讲的决定论都是主 观认识上的决定论。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6:15 系统在某一层次上是发散的,在

18、更高的层次上可 能是收敛的, 这种收敛性表现为宏观的大数效应, 宏观的规律性。 【达人】【新】青泽(447802516) 20:26:30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6:34 谢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7:32 当人们在一个模块层次上遇到发散的情况而不能 求解的时候,往往会进入到这个层次的上一个层 次去求得问题的近似解。当人们在某一个层次上 不能得到精确解的时候,往往会进入到这个层次 的下一个层次去发现问题的精确解。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8:05 进入上一个层次,是宏观方向上

19、的整体综合法; 进入下一个层次,是微观方向上的还原分析法。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8:28 在相邻的模块层次之间,有些还原是可行的,甚 至是精确可行的,有些还原是部分可行的。在不 10 11 相邻的模块层次之间,还原一般还要经过中间的 层次才能进行。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29:45 收敛和发散的层次性说明收敛和发散都具有条件 性。任何收敛都是指在一个条件区间内(比如某 段时间内,或某个个体数量范围内)可以确定事 物的状态,也就是说精确定律的有效性就在这样 一个收敛区间内适用;任何发散都是指在另外的 条件区间内不可确

20、定事物的状态,在这里没有有 效的精确定律可以适用。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1:11 收敛并不是一定意味着趋近于某一确定值,更多 的情况下是收敛到一个幅值范围内。这种收敛的 实质是在范围上具有约束性。有些发散也具有约 束性,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分子状态、微观领域的 量子状态都是约束性发散。约束的是空间,发散 的是状态信息。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2:06 随机性并不意味着因果性失效,只是意味着决定 论失效、还原方法失效。在状态发散的情况下, 因果性依然在起作用, 只是不可把握它、 运用它。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

21、1685906921) 20:32:46 因果性是本体论的,是本体论范畴;决定论是认 识论的,是认识论范畴。很多人用认识论的方法 来探讨因果性,认为在微观世界因果性失效了, 连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都认为因果性只有有限的 适用范围。这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3:30 物理学的描述以及这样的描述能否实现,都涉及 到认识论问题。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3:53 跳蚤今天咬我的左腿而没有咬我的右腿,这是不 是在地球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我的 回答是: 没有人知道答案, 上帝也不知道答案 (假 如存在

22、上帝的话),这个问题是不可知的,因而 是无解的。这倒不是它在逻辑上无解,或在物质 因果关系上无解,而是在认识论上无解。它不是 一个因果性问题,而是一个确定性问题。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5:10 在这类问题中,“解”或者说“答案”,只有主 客关系上的意义,只有认识上的意义,不可能从 纯客观角度去言说。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5:43 当一个系统可以用两体系统准确地或近似地描述 时,这个系统就可以采用机械论的方法来处理。 如果这个系统不能用两体系统准确地或近似地描 述,则不能信赖机械论的方法,但不排除可以借 鉴机械论

23、的方法。毕竟机械论的方法有其无比的 优点:可操作性强,精确度好。 【达人】鄂白云悠悠(1853471459) 20:36:11 12 13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6:18 谢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6:34 完全依赖机械论是错误的,完全否定机械论也是 错误的,机械论与非机械论是分工协作的关系, 它们是一对工作伙伴,两者各占各的领地,各居 各的层次,没有丝毫的对抗和抵触,只有互补, 也就是说,你顾及不到的地方我来照顾,我顾及 不到的地方你来照顾。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7:0

24、4 问题 3: 随机律与两个因果律 问题 3: 随机律与两个因果律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7:21 概率是从哪里来,又是在哪里失效的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7:45 概率性是从无因果联系的多元素的均等性中来, 均等性是概率性的衡量标准。均等程度越大说明 概率性越强,概率结果越简单,越容易计算;均 等程度越小,说明概率性越弱,复杂程度越高, 概率结果越难以计算。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8:48 当我们没有办法计算概率结果时, 概率性为零 (不 是概率为零),你的任何运用概率

25、的预测都没有 价值:或者预测老是出错,或者你可以用因果关 系准确地推导出结果。概率性为零的原因是因果 14 性在系统中完全起着主导作用。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39:40 其实概率论专家都知道,要想保证概率实验结果 的有效性, 第一, 必须保证每次测试都是独立的, 比如下一次的测试不以上一次的结果为测试条 件,这属于保证两者之间没有逻辑关联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0:22 第二,必须保证各个测试对象之间的独立性、均 等性,如一组小球里面不允许某两个小球产生粘 连,不允许所抛掷的骰子一面重一面轻,这是保 证分布上没

26、有物质关联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1:17 麦克斯韦妖就是一个破坏概率机制(均等分布关 系)的选择开关,这个开关把隔板一侧的区域与 高于某一速度的分子关联起来,这样就破坏了分 子按速度分布的均等性,从而弱化了整个箱内分 子分布的概率性,强化了一种关联性,使热力学 第二定律失效。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3:22 所以,请大家注意,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是像很 多人(包括爱因斯坦)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普适定 律,关联性会对热力学第二定律起到破坏作用。 世界上既存在着有序向无序转化的过程,也存在 着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过程。前者

27、由随机性主导, 由热二定律所主导,后者由关联性所主导。 【传奇】【辽】蚂蚁神威(1492462526) 20:44:19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4:27 谢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4:43 概率论的逻辑推导是以均衡分布为前提的,均衡 分布是概率论的重要公设。 【常见】【赣】 洛诗雅(393674182) 20:44:55 谢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5:05 谢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5:14 均衡分布可以是事物或事件在空间上的均衡

28、分 布,可以是时间上的均衡分布,可以是性质(如 颜色)的均衡分布,可以是状态(如速度)的均 衡分布,可以是形态(如形状)的均衡分布,等 等。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6:10 但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均衡分布的情 况。“物以类聚”现象就是分布的不均衡表现, 物质因果关系或逻辑因果关系统都会导致分布的 不均衡。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8:04 由于因果性对于随机性产生干扰,那些具有特定 的物质因果联系或逻辑因果联系的事物的归纳结 15 16 果往往不符合概率统计规律。特别是在物质因果 联系或逻辑因果联系非均衡地、持

29、续地起作用的 系统中,概率统计方法就会失效。这种情况下概 率运用的准确性就跟认识者对系统中的因果关系 的知识有关。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9:02 在归纳方法的使用中,物质因果律、逻辑因果律 和概率统计律都有各自的地盘。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9:24 当然,如果切换到更高的宏观层面上来看,概率 统计规律也是逻辑因果律的一种,它是高于个别 元素的层次的,即大量元素整体层次上的逻辑规 律。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49:52 归纳法是认识的一根引线。这根引线可以把认识 者引领到物质

30、因果关系中去,下一步就是通过实 验、观察来寻找并弄清物质因果关系;这根引线 也可以把认识者引领到逻辑因果律中去,下一步 就是做逻辑或数学的推导证明;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0:27 如果上述两者都不奏效,归纳法就会把认识者引 领到概率统计规律中去,让认识者从更高的整体 层次上取得规律性的认识。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0:53 归纳推理的正确性是不是可以用概率来表示?回 答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我们所要描述的 17 事物的分布或事件的发生是不是受到某种关联性 的影响。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

31、921) 20:51:21 比如“物以类聚”这种现象的背后就存在着关联 性,这种关联性的存在使人们不能根据观察到的 结果推断出“世界上的天鹅都是白的”,也不能 推断出“世界上的天鹅都是白的”的可能性有多 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2:16 关联性对概率分布起着干扰破坏作用,因为关联 性破坏了事物或事件分布的均衡性,这种分布的 均衡性正是逻辑上的概率规律成立的条件。我们 只有在确保事物或事件的分布是均衡的这种情况 下,才能够在观察到的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规 律得出归纳的结论。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2:45 而对于

32、关联性事件,通过对有限个同样的原因事 件、同样的结果事件、同样的因果关系的观察, 可以得出比根据概率规律所得出的结论更加可靠 的结论。这个就是罗素所讲的所谓“盖然性的相 合说”。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3:29 科学家通过有限的科学实验来归纳出普遍原理, 就是依赖了关联性事件归纳的这种高度可靠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4:18 这种高度可靠性也是不难解释的:我先把原因事 18 件称做前事件,结果事件称后事件,物质因果关 系称做中事件。如果这些事件不具有因果规律性 的话,那么我们只能把这些事件看作是均衡分布 的随机

33、事件,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在一次观察 中这三种事件都出现并且恰好按前、中、后顺序 出现的概率是极其微小的,我保守地假设是 0.001(千分之一),那么在 n 次观察中这三种事 件都按顺序出现的概率则是 0.001 的 n 次方。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5:55 我们的物理学规律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检验都没有 出现过例外,如果把这些事件解释为没有关联性 的均衡分布的随机性事件是说不通的。因此我们 基本上可以断定这里前事件、中事件、后事件之 间是具有因果规律性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6:37 我们应该注意到我们归纳出的

34、每一种规律都有其 一定的适用范围。罗素讲过小鸡在运用归纳法时 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的例子:“每天喂小鸡而 喂了它一辈子的那个人,临了却绞断了这只小鸡 的脖子。”(罗素:哲学问题)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7:33 小鸡通过经验归纳出了 “每天那个人都会来喂我” 这一规律。我们不能因为小鸡的“致命错误”而 完全否定它之前所归纳出的那个规律,毕竟它用 这个规律准确地预测了几百次。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9:28 小鸡的“致命错误”在于它不知道这个规律性背 后的因果关系,也就是那个人的天天喂食的行为 有着什么样的原因,更不

35、知道这个规律的适用范 围。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0:59:46 你我都知道这个原因当然是那个人计划把小鸡养 大了好吃鸡肉,这个原因决定了小鸡所归纳出的 那个规律的适用范围,一旦小鸡长大到一定程度 那个规律就不再适用,这是小鸡所不知道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0:32 你我站在比小鸡更高的层次上,所以知道具有更 广泛适用性的规律:除了知道那个人在某个期间 会给小鸡天天喂食,还知道他更多的行为,包括 起初买小鸡以及后来杀小鸡、煮小鸡、吃小鸡等 等。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1:06

36、实际上人类包括科学家运用归纳法也会遇到跟小 鸡类似的情况。牛顿归纳出了他的第二定律,但 是他不知道这个定律及初始参数的适用范围。对 于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这个定律就不灵了。 【传奇】【辽】蚂蚁神威(1492462526) 21:01:21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1:28 谢谢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1:58 19 20 而爱因斯坦则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并 且知道适用范围更广泛的定律。在动力学规律上 牛顿就像那个小鸡,而爱因斯坦就像你我。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2:49

37、人们要想不被自己所归纳出的规律性所误导,要 想避免“罗素的小鸡”的那种不幸命运,就要在 归纳出规律之后,再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这个规律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规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这就等于让自己提升到规律之外的认识层次,避 免盲目地使用所归纳出的规律,并且还有可能发 现能够把这个规律包容进去的适用性更广的规 律。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3:49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相信“明天太阳还会出来”, 今天的我也相信“太阳明天还会出来”,虽然都 是相信同样的事件,但我的相信和孔子的相信是 不一样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4:2

38、8 孔子只是根据归纳经验而相信,而我除了归纳经 验之外还知道太阳每天出来的因果机制是什么, 知道太阳和地球的寿命有多长,知道“太阳明天 还会出来”这个规律能适用多久。所以孔子的相 信比较盲目一些,而我的相信更明确一些,认识 的层次更高一些。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5:21 假如孔子的寿命足够长但天文知识没有什么长进 21 的话, 他终有一天会看到自己犯了小鸡那样的 “致 命错误”,而我不会。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5:46 所以,科学并不是像过去的科学哲学所说的只做 “实验、归纳”和“逻辑推理”两项工作,科学 家在

39、通过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归纳出科学的规律 之后,还必须进一步研究实验中所发生的物质因 果关系的机制,研究产生这种物质因果关系机制 的条件。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6:38 问题 4:活力论的臆想 问题 4:活力论的臆想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6:53 认为一切生物定律均能被还原为物理原理的观点 是机械论的。还有一种理论主张除了物理的能量 之外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形式的能量或力,这种能 量或力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所特有而不显示于无 机界,这种生命自律的理论被称为“活力论”。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40、) 21:07:39 在对待复杂系统方面, “活力论”曾经一度盛行, 至今还有一些人对它深信不疑。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7:52 活力论认为,生物系统与过程在某些基本的方面 不同于纯粹的物理化学系统与过程,但是至 今科学家和活力论者也未能找到这种观点的确切 证据。 22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8:43 相反,越是进行基本的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就越 是能发现生物系统与过程跟物理化学系统与 过程一致性的证据, 于是也就越是有利于机械论。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9:09 机械论宣称

41、,生命有机体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非 常复杂的物理 化学系统。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09:24 机械论的说法是对的,但是, “是这样一个过程” 并不等于“可还原为这样一个过程”,问题就出 在 “非常复杂” 上面。 就是因为生命有机体的 “非 常复杂”,于是机械论就被挡在了生命领域的门 外。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0:20 “非常复杂”性使得生命有机体成为不同于简单 系统的另一个模块层次,在这个模块层次里,机 械论方法只能站在“信息量爆炸”这个壁垒的外 面束手无策、望“墙”兴叹。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

42、06921) 21:11:17 从生物学到物理学和化学的还原在任何一个具体 的微小部分,例如几个原子或分子上可以实现。 但是在生物体整体上甚至在器官、细胞上,这种 还原却无法实现。在这里只能依靠不同于机械方 法的、引入了反馈机制并且带有目的论性质的控 制论方法、非线性科学的方法以及生物学本身所 发展起来的方法来解决。 23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2:22 生命体所承载的信息也不象物理化学系统所 承载的信息那样只有形式信息这样的层次,生命 体所承载的形式信息还承载着具有特定功能的表 义信息。在遇到形式信息的信息量爆炸的时候, 生命体会绕开“信息量爆炸”的壁

43、垒直接处理表 义信息。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3:24 例如,基因信息的复制以及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 大分子层次上而不是在原子层次上操作的,机体 通过神经或体液所进行的调节不是在分子层次上 而是在细胞层次、组织层次、器官层次甚至更大 的功能系统层次上进行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4:21 在复杂系统面前机械论是不适用的,因为像生命 这样的高度复杂的多体、多态的群系统不是两体 系统的简单叠加。从两体系统的规律中找到三体 系统的规律我们都做不到,当然就更不可能从两 体系统的规律来找到复杂的多体、多态群系统的 运动变化规

44、律。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5:23 在复杂系统面前活力论是错误的,它在本质上是 一种神秘主义的论调,是不求理解的解释,它用 一种想象出来的、不可理解的、不可分析的东西 把复杂事物与简单事物割裂开来。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6:02 24 生命再复杂,其组成成分也是分子、原子这样的 物理粒子。这些粒子都遵守物理规律。生命体中 的能量最终归结为物理学所研究的能量,而没有 其他的能量。生命体中的物质运动不外乎物理的 运动, 生命体中的力也不外乎物理学所研究的力。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

45、1:16:57 生命体区别于无机物,在于生命体是复杂的多态 的群系统,其内部信息复杂、信息量庞大,并且 生命体中的物质运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某些范 围内要受一些特定信息的主导,而不是生命体在 成分上、在能量上、在运动方式上有什么特殊之 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7:57 这些主导生命体内部运动变化的信息就是生命体 作为关联群系统的群规则。当生命体死去时,就 意味着维持生命的群规则的失效或某些规则信息 的瓦解。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8:39 生命系统不是不可以寻求物理解释,只是不能用 简单系统的物理定律去进行解释

46、,而应当运用关 联群系统的物理学规律来解释。 【脸熟】【苏】旭日(112798403) 21:19:02 关联群系统的物理学规律?是啥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19:18 关联群系统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是今后物理 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当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研 25 究领域,而且它也不像经典物理学那样可以总结 出精确规律,给出精确结论。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20:16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两种相互 冲突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观念,一个是对运动的 机械的理解,他认为运动是在空间上的位移;另 一个是对运动辩证的、目

47、的论的、能动的理解, 他认为运动就是把潜在的东西实现出来。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21:43 前者是基于自然理性(包括逻辑理性)的逻各斯 精神的理解,后者是基于神秘的、目的性的努斯 精神的理解。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22:25 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能动的理解 是最根本的,机械的理解只是表面的。而在物 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目的性的解释只是表 面现象,是非本质的,空间位置的移动才是对运 动的本质解释。在这两部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两种相反的见解。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23

48、:08 我赞成他在物理学中的见解。在我看来,能 动的理解是没有根据的,机械的理解的是有根据 的、是根本的。能动性是从多和异的机械运动中 产生出来的,是机械运动在复杂情况下的呈现, 目的性也是从复杂的关联群系统中产生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24:07 26 努斯精神是虚假的、是人的幻觉,逻各斯精神才 反映了真实的世界。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25:17 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机械决定论和活力论(自 由意志论)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很多人想把这两 个相反的观点调和起来,然而都归于失败。这是 因为大家都忽视了事物具有模块层次性

49、,在不同 的层次上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有的层次上表现出 收敛性,有的层次上表现出发散性,事物的这种 性质给人们一种时隐时现、似可知似不可知的感 觉。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27:02 模块层次律与收敛发散律正是可以把这两种看似 不可调和观点进行调和并最终解决的唯一途径。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1) 21:27:24 在复杂性问题上,科学界的主流没有拘泥于机械 决定论的简单还原而去一味地企图用对于两体系 统有效的那种确定的定律来描述整个世界所有的 事物,也没有投入活力论的怀抱。对于多体复杂 系统, 科学领域发展出了非线性科学的几个分支, 用数学中的一些共同性和不变性来近似地逼近现 实中的某些多样性和变化性。 【资深】【鲁】大彦哲语张士耿(1685906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