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 年社会责任报告.pdf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300148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7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 年社会责任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 年社会责任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 年社会责任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 年社会责任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 年社会责任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酉阳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酉阳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19年10月30日2019年11月5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传真:81538126。通讯地址:酉阳自治县城南何家坝杉树湾新生态环境局,邮编:40980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相关部门意见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1酉阳县XL02黑水大涵至双泉双石段公路改建工程重庆市酉阳县黑水镇、双泉乡酉阳县隆达公路建

2、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玖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酉阳县XL02黑水大涵至双泉双石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酉阳县黑水镇、双泉乡,路线起点位于黑水镇大涵村村委会处,起点与G319国道相接,而后下穿G65渝湘高速皂角大桥,路线展线翻越菖蒲山脉,终点位于天马村黄家坨附近(K12+720)处与在建野人凵至猫脑壳公路平交。起讫桩号为K0+000.000K12+720.000,路线全长12.727km,在少量现有机耕道基础上,按三级公路标准改建,设计时速30公里/小时,路基宽7.5m;全段(K0+000.000K12+720.000)均为双向二车道。(1)废气:施工期临时混凝土拌合场粉料仓废气通过在每个仓顶均设置脉冲式布袋

3、除尘器(除尘器效率99.5%以上)处理后经仓顶除尘器排气口(距地面15m高)排放;混凝土拌合场场内物料堆放、物料进场卸料等产生逸散粉尘,设置水雾喷淋装置,控制粉尘。根据预测结果,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另外,混凝土搅拌站属于仅为本道路工程配套服务的临时工程,随道路工程完工而停止服务运行,道路工程施工结束后立即拆除。运营期沥青路面,对道路扬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废水:施工期桥梁施工泥浆水采用污泥泵抽出,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或施工用水循环利用;混凝土搅拌机冲洗废水在搅拌场内设置沉淀池,产生的污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

4、液回用于混凝土加工生产用水环节;搅拌站施工机械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场内洒水抑尘;道路施工作业面产生的施工废水通过沉淀处理后在工作面循环利用;施工人员生活污废水均依托附近民房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本项目不设置服务区、收费站等,无生活污水产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不大。(3)噪声:施工期由于道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具有移动性、道路工程施工期运输车辆具有不连续性、混凝土搅拌站属于临时工程具有临时性,因此,本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影响是有限的,属于暂时性影响,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在严格采取本评价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声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运营期交通噪声:

5、在大涵村集中居民点、黑水镇大涵小学校等噪声敏感区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志,途经车辆应限速禁鸣;加强路面日常维护,维持道路路面平整度,开裂、坑洼路段及时修补,防止行车颠簸引起的噪声增加;优化道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纵坡过大带来的噪声增大;预留噪声监测、治理专项资金,在运营期加强监测,防止噪声扰民。采取上述措施后,可降低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环境可以接受。(4)固体废物:施工期路基挖填产生的土石方就近送往本项目设置的弃土场处置(19#弃土场),施工完毕后对弃土场进行生态恢复;旧路破除及拆迁房屋产生的弃渣统一运至当地指定的建筑垃圾弃土场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运至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箱处

6、理。运营期本工程道路沿线不设置服务区和收费站等,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车辆内过往行人随意抛洒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行人丢弃的少量果皮、纸屑等,应加强对路面的清扫,同时可沿路设置垃圾箱,由环卫部门分类收集并及时处理,保持路面清洁,对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工程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工程永久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果园、水田、旱地、农村道路用地、空闲地,导致局部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通过对占用土地进行经济补偿,并在施工结束后做好植被恢复工作,两侧边坡进行播撒草籽等复绿工作,尽可能恢复原有地形地貌。临时混凝土搅拌站、弃土场、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在

7、施工雨季来临之际,选用防雨布或塑料薄膜进行铺盖,防止被雨水冲刷;开挖土石方等及时回填或外运处置,减少临时占地面积;施工结束及时拆除混凝土搅拌站,及时对工程临时占地进行复垦、植被恢复。采取措施后,土地的利用状况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土地占用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小。施工作业前,将临时混凝土搅拌站、临时弃土场、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地表的林木进行移植;表土单独堆放,用于施工结束地表恢复覆土;在施工场地、弃土场等采取截排水沟、挡土墙等措施。同时采用防雨布等遮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可将生态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2酉阳县交通扶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一期)(后河特大桥及引道工程)重庆市酉阳县兴隆镇、车田乡酉阳县隆达公

8、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玖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酉阳县交通扶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一期)(后河特大桥及引道工程)位于酉阳县兴隆镇、车田乡,项目起点位于兴隆镇龙镇村尹家沱与现状村道平交,后沿槽谷对现状老路进行改扩建,在印家院子处设置后河特大桥跨越后河,后沿车田岸槽谷上坡到达蜂子湾,与现状村道平交,全长2.800km。起讫桩号为K0+000.000K2+800.000,路线全长2.80km,按三级公路标准改建,设计时速30公里/小时,路基宽7.5m;全段均为双向二车道。一、废气(1)项目道路施工废气道路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尾气、道路摊铺产生法人沥青烟。采取洒水抑尘、加强管理等措施减轻影

9、响。(2)施工期临时混凝土搅拌站废气项目共设置2处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运行期间废气主要有:砂石骨料进场和上料产生粉尘、水泥和矿粉等粉料筒仓产生粉尘以及搅拌机搅拌产生粉。砂石骨料进场和上料产生粉尘G1:2个混凝土搅拌站的G1废气分别经仓顶除尘器处理后,由2根15m高排气筒(1#、2#排气筒)排放;砂石骨料进场和上料产生粉尘G2:通过喷淋设施降尘;搅拌机搅拌废气G3:项目通过全封闭作业,减少废气影响。施工期的废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经上述措施治理后,施工期废气可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3)施工期严格遵守重庆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控尘十项要求根据渝环发201366号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搅拌

10、站粉尘及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通知,本项目临时混土搅拌站在运行期间需严格遵守以下要求:搅拌楼粉尘及扬尘控制:搅拌主机和配料机应设在封闭的搅拌楼内,配备收尘设施;原材料上料、配料、搅拌设备必须实现全封闭;禁止擅自停运、拆除、闲置尘污染防治设施。筒仓粉尘及扬尘控制:骨料配料仓应采取封闭式筒仓;粉料筒仓和骨料筒仓必须配置脉冲式袋式除尘设施,并定期清洁及更换滤芯,确保除尘设施正常运行;粉料筒仓除吹灰管及除尘器外,不得再有通向大气的出口;粉料筒仓上料口应配备密闭防尘设施;粉料筒仓有料位控制系统,不得使用袋装粉料。骨料输送带粉尘及扬尘控制:骨料输送管道必须全密闭,运行时不得有通往大气的出口,杜绝骨料输送过程中

11、出现粉尘外泄。骨料堆放场粉尘及扬尘控制:骨料堆放场除车辆进出口外应全密闭,实现骨料装卸、装运、配料在室内完成。骨料堆放场车辆进出口和卸料区必须配置喷淋设施降尘或负压收尘等装置。搅拌站内设备控尘管理:搅拌站内、生产设施应配置冲洗除尘设备,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洗,保持清洁,外表不得有粉尘堆积。搅拌站内环境控尘管理:搅拌站场内地面要作硬化处理,配备洒水车辆,定期冲洗,保持湿润,不得有粉尘、扬尘堆积。搅拌站场内道路保持完好和清洁,车辆在搅拌站场内行驶时无明显扬尘现象。生产废料控尘管理:搅拌站场内不得有露天堆放的生产废料,生产废料必须堆放在有顶棚和围墙等相对封闭的场地内。场区出口控尘管理:搅拌站场区进出口必

12、须设置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车辆未冲洗清洁不得出场。混凝土搅拌车扬尘控制:要定期清洗混凝土搅拌车,罐体残留混凝土应小于1000kg,按规定装载量装运混凝土,料斗应配备防撒漏措施,确保不产生混凝土漏撒导致污染道路。原料运输车扬尘控制:运输骨料、水泥、粉煤灰等原料的运输车辆要保持清洁,禁止带泥上路;粉料及液体外加剂须采用全封闭的车辆运输,有防渗漏措施;骨料须采用全封闭的车辆运输,禁止冒装撒漏,严禁超载。二、废水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隔油、沉淀处理后应尽量回用至施工过程中,不外排;安置区内生活污水依托安置房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施工期废水对周边地

13、表水环境影响较小。三、噪声施工期采用低噪声、振动小的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噪声影响。3酉阳县S522麻旺至酉水河(秀山界)段公路改建工程(高炉至红水井段)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麻旺镇、后溪镇酉阳县隆达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玖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项目改建路线全长23.229km,在现有道路基础上,拟对本项目部分路段按二级公路(设计时速 40 公里/小时)标准改建,路基宽 8.5m,均为双向二车道。项目建设内容为路基、桥涵、路基防护、排水、路面及交安设施等工程。本项目总投资2702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5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5%。施工期:一、

14、噪声: 施工场地噪声为固定声源,在距离现状敏感点较近的施工区须增设临时隔声围挡,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并取得沿线受影响居民的谅解。严格落实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 270 号)的各项要求,文明施工。夜间禁止施工。(2)道路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文明施工、环保施工;200m 范围内有居民的路段,夜间禁止施工。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保养以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源;车辆运输中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居民的影响和干扰。施工场地周边设置限速标准,车辆经过敏感点时应减速慢行,特别是经过沿线居民聚居区、加强小学、幼儿园时禁止鸣笛,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对沿线敏感点噪声超标的

15、路段按实际需求设置隔声屏障,降低道路施工对敏感点造成的影响。二、大气污染:施工工地采用分段施工方式,在靠近居民一侧修建不低于 1.8m 高的围挡,以减轻施工扬尘对施工区周边居民造成的扬尘影响,同时起到较好的屏蔽不良景观的作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即时清运,若 48h 内不能清运,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密闭围栏或遮盖防尘网予以覆盖。建筑物拆迁过程中,采取洒水抑尘等有效降尘措施,若拆迁后 3 个月内该路段还未施工,需进行覆盖、简易铺装或绿化。施工营地要求地面全部硬化,施工期内及时打扫。拟建工程使用的高标号混凝土采用外购的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不设大型混凝土搅拌站;少量的低标号混凝土

16、采用小型拌合机进行拌制,小型拌合机设置位置应远离周边居民点。不设置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施工便道、临时便道及未铺装的道路必须经常洒水,临时便道路面进行硬化或铺设碎石压实,减少车辆碾压泥土引起扬尘污染。施工营地等待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平整、覆土或翻耕后进行复垦,避免长时间裸露,减少扬尘污染。禁止在道路上及靠近河流堆放或转运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拟建工程完工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和平整场地;工程材料堆场进行覆盖及定期洒水。在路面铺设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沥青烟散发,但在铺平之后采用水冷降温,沥青烟很快消失;同时在摊铺过程中注意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2)运输建筑材料、土石方产生扬尘的防治措施运输建筑渣土、砂石等易撒

17、漏物质使用密闭式汽车或加盖篷布车辆装载;施工工地出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以及专门人员对车辆进行冲洗和监管,保持密闭式运输装置完好和车容整洁,不得沿途飞扬、撒漏和带泥上路。加强建筑材料和土石方运输车辆的管理,在施工区附近设专人管理,严格限定车速,严禁超载,避免造成土石撒落引起扬尘污染。土石方及水泥、砂等易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全部过程中时,采取防风遮盖措施,运输时必须压实,填装高度禁止超过车斗防护栏,散装水泥运输采用水泥槽罐车,避免洒落引起二次扬尘。土石方尽量内部就近调运回填,减少长距离运输引起的交通扬尘污染;场区内的施工便道应硬化处理或铺设碎石压实,并定时洒水,减少扬尘产生。合

18、理安排内部调运路线。(3)其他废气防治措施选用先进施工机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严禁使用油耗高、效率低、废气排放严重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运输车辆必须尾气达标排放;施工设备合理布局,进一步减轻局部聚集影响。拆除建(构)筑物应采取洒水或者喷淋等降尘措施。三、地表水污染:施工期废水若不经处理即排放,可能对周边地表水产生污染。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洗车用水和场地降尘洒水,避免废水外排污染环境。同时加强燃油机械和车辆的管理、维护,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漏、滴油现象,从而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施工工地洒水抑尘采用水罐车人工手持水管喷洒,经简

19、易处理后的施工废水不会堵塞阀门及喷口。回用于洒水抑尘可行。施工材料堆放地点应远离水体,水泥、石灰等粉状建筑材料应仓库存放或用油布覆盖,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将雨水引入附近沟渠,避免被雨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在道路建设沿线两侧设集排水沟,每隔一定距离、在区段低洼处修建小型沉砂池;晴天作为混凝土养护废水收集、处理设施,经沉淀处理后的养护废水全部回用于路面混凝土养护;雨天用作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产生的地表径流水引流、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桥梁墩基施工尽量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桥梁施工机械严禁漏油,严禁化学品洒落水体;桥梁基础施工挖出的泥渣、废水,经沉砂池沉降,禁止随意弃入河道或河滩。施工营地生活污

20、水依托现有租用民房内旱厕统一收集后,作农肥使用,不外排。四、固体废物污染:主要是弃土石方、建筑垃圾和工人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措施:多余的弃土石方运输至弃土场堆存,建筑垃圾运至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处置场。在施工场地设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分类袋装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营运期:一、噪声:主要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在沿线村庄集中居民点、幼儿园、加强小学、白竹希望中学等噪声敏感区路段设置限速、禁鸣标志,途经车辆应限速禁鸣,减少噪声影响。加强路面日常维护,维持道路路面平整度。对形成的开裂、坑洼路段应及时修补,防止行车颠簸引起的噪声增加。优化道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纵坡过大带来的噪声增大。道路沿线土地开发利用

21、时,临公路第一排建筑宜规划为商业、工贸、公共活动场所等对噪声标准要求不高的建筑,起到屏障作用。若临公路侧第一排建筑规划建设居住、学校等噪声敏感建筑,应尽量远离道路;道路两侧规划的第一排敏感建筑物设计时宜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减少交通噪声干扰;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运行造成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外环境噪声超标,如采取室外达标的技术手段不可行,应考虑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被动防护措施(如隔声窗等),对室内声环境质量进行合理保护;同时敏感建筑物的朝向尽量与道路垂直,功能敏感的部分尽量背向道路一侧。 预留噪声监测、治理专项资金,在运营期加强监测,若运营期噪声有扰民现象,应为噪声超标的居民加装隔声窗,隔声窗隔声

22、效果达1520dB(A),可较大程度降低运营期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二、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交通车辆尾气污染及路面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强化道路交通管理,保持区域内车辆有序、畅通,避免因交通堵塞而使得空气污染加大。加强道路两旁的绿化建设,做到点线面全面结合,花草树木有机搭配,利用植物的吸附等作用降低废气影响,可以有针对的栽种绿化树木,提高绿化和防护效果。加强路面的清扫和保洁,降低道路扬尘污染。易撒漏物质密闭运输,严禁物料洒落。4酉阳县省道S305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公路改建工程重庆市酉阳县李溪镇、南腰界乡酉阳县隆达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玖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线路起讫点:路线起点位于贵州省沿河县晓景乡水池村,经白溪口、桃子坪、土门、狮岭坳到达南腰界镇,终点位于南腰界镇东侧岭泥坡处与村道C226顺接,起讫桩号为K0+000K14+398.831,设置一处长链(K9+439.848=K9+173.608,长链长266.240m),路线全长14.665公里;建设规模:按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标准改建,路基宽8.5m;全段(K0+000K14+398.831)均为双向二车道。项目建设内容为路基、桥涵、路基防护、路线交叉、路面及交安设施等工程。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污废水拟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