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ths314159 文档编号:13543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目录1 总论1.1 红色旅游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1.1.1 红色旅游的内涵1.1.2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1.2 武汉市红色旅游规划背景1.3 规划范围1.4 规划目的1.5 规划年限1.6 指导思想与原则1.6.1 指导思想1.6.2 规划原则1.7 规划依据2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环境分析2.1 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评析2.1.1 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区域范围2.1.2 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地位2.1.3 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特色2.1.4 红色旅游资源类型2.1.5 红色旅游资源等级评价2.2 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客源市场分析2.2.1 游客规模现状2.2.2 游客结构分析2.2.3

2、 客源市场特征分析2.3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分析2.3.1 红色旅游景区开发概况2.3.2 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概况2.3.3 武汉市红色旅游 SWOT 分析3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3.1 发展战略3.2 发展目标3.2.1 总体目标3.2.2 阶段目标4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布局4.1 规划布局基本原则4.2 红色旅游资源主题线索4.3 重点红色旅游区及经典景区(点)布局4.4 旅游精品线路策划5 重点红色旅游区及经典景区(点)规划5.1 重点红色旅游区5.1.1 资源特色5.1.2 景区(点)建设概况5.2 武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2.1 主要景点建设现状5.2.2 景点建设存在

3、的问题5.2.3 规划措施5.3 汉口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3.1 主要景点建设现状5.3.2 景点建设存在的问题5.3.3 规划措施5.4 黄陂红色旅游系列景点5.4.1 主要景点建设现状5.4.2 景点建设存在的问题5.4.3 规划措施5.5 新洲红色旅游系列景点5.5.1 主要景点建设现状5.5.2 景点建设存在的问题5.5.3 规划措施5.6 江夏红色旅游系列景点5.6.1 主要景点建设现状5.6.2 景点建设存在的问题5.6.3 规划措施5.7 蔡甸、汉南红色旅游系列景点5.7.1 主要景点建设现状5.7.2 景点建设存在的问题5.7.3 规划措施6 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规划6.1 红色旅

4、游精品线路规划基本原则6.2 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线路策划6.2.1 革命策源地武汉红色之旅6.2.2 大别山红色之旅6.2.3 星火燎原之旅6.2.4 踏访新四军足迹红色之旅6.2.5 沿江自强之旅6.2.6 伟人丰功红色之旅7 红色旅游环境保护规划7.1 目标与要求7.2 保护原则7.2.1 协调原则7.2.2 生态原则7.2.3 效益原则7.2.4 安全性原则7.2.5 原真性原则7.2.6 近限远迁原则7.3 保护措施7.3.1 加强管理措施7.3.2 抢救性修缮措施7.3.3 安全保障措施7.3.4 宣传教育措施8 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规划8.1 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原则8.2 旅游商品

5、及购物规划8.2.1 现有旅游商品业概况8.2.2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8.3 旅游信息服务与解说系统规划8.3.1 旅游信息服务现状8.3.2 红色旅游解说系统建设原则8.3.3 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方案8.3.4 各类解说系统建设规划9 红色旅游营销规划9.1 红色旅游目标市场定位9.1.1 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现状9.1.2 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细分9.1.3 红色旅游目标市场定位9.2 红色旅游营销策划方案9.2.1 目的地营销9.2.2 事件活动营销9.2.3 区域联合营销9.2.4 新媒体营销10 红色旅游发展措施10.1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红色旅游的组织领导10.2 落实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

6、案10.3 加大投入,抓好经典景区建设10.4 落实政策,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红色旅游发展10.5 加大宣传,为红色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0.6 加强监管,规范红色旅游发展秩序10.7 资源整合,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系统开发1 总论1.1 红色旅游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1.1.1 红色旅游的内涵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是指 1840 年以来 170 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

7、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开展红色旅游,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批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艰难求索,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孕育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 两弹一星” 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九八抗洪

8、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共同熔铸出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锤炼和升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挖掘精神内涵,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不断丰富讲解内容,改善经典景区条件,精心创作打造一批富含这些宝贵精神的文艺精品力作,把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充分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使人们从红色旅游活动中汲取精神力量,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红色旅游按主题内容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 1840 年至 1921 年,重点反映中国人民面对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王朝压迫展开的不屈不挠、艰

9、难求索的奋斗历程;二是 1921 年至 1949 年,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反动政权、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历程;三是 1949 年至 1978 年,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 一穷二白 ”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四是 1978 年以来,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1.1.2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红色旅

10、游是体验红色文化的最佳形式,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使人们了解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从而增强人们对党的热爱,这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对于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传播先进文化,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带动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2 武汉市红色旅游规划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 6 月 15 日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红色旅游是一项关系长远的政治工程、凝魂聚气的民心工程、造福百姓的富民工

11、程,要认真贯彻2011-2015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红色二期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规划,充分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更好地发挥红色旅游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8 月 11 日-13 日,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在河南省安阳市举办了贯彻落实红色旅游二期规划纲要培训班,邀请了国家发改委、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旅游局的多位专家就贯彻落实红色旅游二期规划纲要、正确讲解党史与革命史、“十二五”旅游规划与红色旅游开发等课题与全国各省级红办旅游部门及 28 个主要红色旅游城市旅游部门的百余名代表进行了交流。武汉市拥有众多的革命遗存,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

12、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20112015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武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红色旅游调度中心,统筹安排武汉市红色旅游工作,并委托武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武汉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2014 年 1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规划组对武汉市主要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收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为武汉市红色旅游规划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 规划范围本规划以武汉市行政区域为规划范围,有 13 个辖区,其中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 7 个为中心城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 6 个为

13、新城区。规划范围总面积 8494.41 平方公里。1.4 规划目的(1)发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发挥旅游业联动效应,促进武汉市旅游经济的全面繁荣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3)加强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为主的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4)全面提升武汉市旅游产业素质与产业地位、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特色产业。1.5 规划年限本规划年限为 2014 年至 2025 年,根据“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的原则,将规划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近期:20142015 年;(2)中期:20162020 年;(3)远期:

14、20212025 年。1.6 指导思想与原则1.6.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以全国及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内容,积极创新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时代感和现实感。红色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必须突出强调其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了改革开放道

15、路,从而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红色旅游作为经济工程、富民工程,其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才能保持长久生机与活力,不断向前发展。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

16、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1.6.2 规划原则 社会效益为首,兼顾经济效益的综合效益原则 朴素实用和功能完善并举的因地制宜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开发原则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策划原则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 原则 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推动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注重与全市相关规划的衔接1.7 规划依据(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2015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1110 号);(2) 中央 13 部委关于印发全国红

17、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05199 号);(3)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中宣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交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遍报 2005-2007 年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05237 号);(4) 国家发改委公告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修订版)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1692 号);(5) 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 年);(6) 武汉市旅游局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实施方案;(7) 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8) 中

18、央党史研究室著 胡绳 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年版;(9)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正本),1991 年;(1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 年;(11)中宣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33 工程“ 实施细则 ,2004 年;(12)中宣部等 10 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2004 年。2 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环境分析2.1 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评析2.1.1 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区域范围武汉是湖北省省辖市,位于江汉平原东缘,长江与汉水交汇处。介

19、于东经1134111505,北纬 29583122之间。东与黄冈市、鄂州市、大冶市接壤,南与咸宁市、嘉鱼县、洪湖市相连,西与仙桃市、汉川市毗邻,北与孝感市、红安县、麻城市相接。南北最大纵距 155 公里,东西最大横距 134 公里,辖区总面积 8467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3963.6 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02 平方公里。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地理位置接近中国的几何中心,四通八达,号称“九省通衢”。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武汉不仅是中国古代繁华的商埠,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旅游资源。2.1.2 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地位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武汉市扮演着极其重

20、要的角色。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使其跻身于上海、广州、天津、汉口四大贸易商埠之列;19 世纪末,张之洞经略两湖,把武汉作为其办洋务、兴两学的“ 样板田” ,使武汉在 20 世纪初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工商业基地,武汉三镇也一跃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中心之一。1911 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一时之间武汉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瞩目之所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1、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旅游工作的群众基础很好。武汉市既是伟人的重要活动地域,又几度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区域。在党的创立时期,武汉是较早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区之一,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推向顶点。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湖北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武汉一度成为中国大革命的中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武汉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

22、转折点,湖北在这一时期先后创建了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湘鄂边、湘鄂川黔、鄂豫陕等 6 块革命根据地,红军三大主力中的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组建,红二方面军的红三军团在湘鄂西根据地组建。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北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抗日主力部队之一的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在解放战争时期,武汉所在的中原解放区的中心湖北占据重要战略地位,中原突围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起点。中国革命在武汉留下了丰富的遗迹,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因而造就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一些在全国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

23、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以及 13 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培育的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湖北省有 1 个,即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其主题形象是“ 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在全国重点规划建设的 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主要景区涉及武汉的有 1 条,即“ 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线”。在全国重点建设的 100 个“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武汉市列入 1 个,包括3 处,即武汉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包括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武昌毛泽东旧居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这些红色旅游景点的革命意义在于当年策源地的重要作

24、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机缘,这几者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把武汉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都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武汉市还有独立团烈士陵园、詹天佑故居、刘少奇故居,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址、京汉铁路总工会会址与黄兴拜将台等多处红色旅游资源。新中国成立之后,“ 九省通衢 ”的武汉在和平建设时期充当了经济建设的排头尖兵,九八抗洪精神等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2.1.3 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特色(1)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主题线索明显武汉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谱写了光辉的革命斗争史,在武汉全市,分布有战争或重大事件发生

25、地、重要会议会址、根据地政权及军事重要机构的办公旧址、杰出人物的故居或纪念馆、革命陈列馆、博物馆、革命建筑文物、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红色旅游资源点。红色旅游按主题内容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 1840 年至 1921 年,重点反映中国人民面对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王朝压迫展开的不屈不挠、艰难求索的奋斗历程;二是 1921 年至 1949 年,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反动政权、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历程;三是 1949 年至 1978 年,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 一穷二白 ”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革

26、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四是 1978 年以来,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纵观武汉市红色旅游资源,其亮点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各个关键转折时期所发生的对中国革命起决定性作用的革命历史大事件,形成四条主题线索:第一条主题线索: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一是武汉是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武汉开办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电厂、水厂以及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制麻局等,使武汉的工厂数目和工业实力超过了天津和广州,仅次于上海,武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二是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武汉成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辛亥革命推

27、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第二条主题线索:武汉是中国共产党重要发祥地和中国革命中心地区之一。一是武汉为全国最早创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 6 个省市之一,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创建者董必武、陈潭秋等为党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大革命时期武汉一度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和全国大革命中心,毛泽东主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的来自全国 18 个省市的学员,将农民运动火种撒遍全国;大革命失败后在武汉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战略思想,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吹响了土地革命的号角

28、。三是 1937 年底在武汉成立中共中央长江局,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日运动中心。第三条主题线索:武汉是中国革命重要转折的枢纽地区之一。一是 1923 年 2 月以汉口江岸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推向顶点,开始了从工人运动向国民革命的转变,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 1927 年 8 月的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三是 1938 年 10 月武汉弃守,开始了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阶段的转变。四是 1946 年 6 月的中原突围战役,开始了从局部自卫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转变。五是 1947 年 8 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转折点。第四条主题线索:武汉是中国九八抗洪精神的重要代表城市之一。1988 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武汉更是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为了战胜这场特大自然灾害,武汉解放军、武警部队以及许许多多干部群众参与了抗洪抢险,“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卫大武汉”九八抗洪精神由此铸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