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刚经》真解.doc

上传人:最好的沉淀 文档编号:1743155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1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刚经》真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金刚经》真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金刚经》真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金刚经》真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金刚经》真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古佛亲注金刚经真解1然灯古佛亲撰金刚经传灯真解序1重刊金刚经真解4金刚经传灯真解无量度世古佛著6金刚般若波罗密经6法会因由分第一8善现启请分第二13大乘正宗分第三18妙行无住分第四20如理实见分第五22正信希有分第六23无得无说分第七26依法出生分第八28一相无相分第九29庄严净土分第十33无为福胜分第十一35尊重正教分第十二37如法受持分第十三38离相寂灭分第十四40持经功德分第十五45能净业障分第十六48究竟无我分第十七50一体同观分第十八54法界通化分第十九56离色离相分第二十57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58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59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60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61化无所化分第二十

2、五62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63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65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66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67一合理相分第三十68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69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71佛祖般若心印经卷上73佛祖般若心印经卷下77观自在菩萨亲著心经传灯真解81般若波罗密多心经81跋88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89高上玉皇心印妙经92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注解(上)93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注解(下)101古佛亲注金刚经真解然灯古佛亲撰金刚经传灯真解序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天地重开。是天地之大生死。即天地之大轮回也。惟此金刚不坏之真气。至清至虚。至神至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始无终。无古无今。未有天地。则先天地而存。既

3、有天地。不随天地而亡。而又极其正大光明。六通四辟。如琉璃宝灯。无微不烛。上彻九天。下透九幽。荡荡乎无可名。强名曰道。人身一小天地也。故凡得此道者。不但金刚不坏。且能昼夜长明。常住不夜之天。目视十万八千里之遥。了如指掌。上看三十三天。日星不能争其光。下看一十八重地狱。幽暗不能掩其形。且身中三百六十五段骨节。结成三百六十五度星光。身中八万四千毫毛孔窍。化为八万四千神兵。其浩然真气。自结一座洞天。自结一座灵山。于太清上清玉清之表。不为阴阳五行六气之所拘束。儒之希圣希天者。固是如此。释道之成仙成佛者。亦是如此。是故孔圣结一水晶集圣大洞天。释迦结一琉璃极乐灵山大洞天。老子结一太清虚无大洞天。文昌结一无极

4、总真大洞天。关帝结一神威统忠大洞天。其余一切得道文儒。得道僧道。得道隐士。及一切得道忠孝神仙。皆莫不各有一洞天。各有一灵山。凡亿万宗祖。历劫生身父母。与一切内助眷属。皆得团聚于洞天灵山之内。以永享亿万年家人父子之真乐焉。是以十二万年天地死。而得道者独生。天地混沌。而得道者独光明。天地堕于轮回。而得道者独逍遥于无极宫中而坏无可坏。此固赖心灯普照。而生无量烛笼之光。实赖大道无形。而全我心灵犀之慧。是道也。在儒谓之中庸。在释谓之宝珠。在道谓之大药。其入门下手工夫。在儒则有忠恕。在释则有慈悲。在道则有感应。其总括而笔之于书。以教天下万世也。在儒则有周易。及大学中庸。在释则有如此金刚经。及华严楞严。在道

5、则有黄庭。及道德参同。与一切丹经。其得此金刚不坏之真气也。在儒则曰无声无臭。至大至刚。在释谓之法身。在道谓之婴儿。而其成功之命名也。在儒则曰圣人。在释道则曰仙佛。仙佛与圣人。一而二。二而一也。皆由脚踏实地。以行此大道也。三教皆由敦其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之伦常。以立万世名教纲常之准则。而同归于天地位。万物育。与天地参。是以吾门中。释迦牟尼佛。生有八子。老子与诸仙。皆各有宗嗣。并未出家修行。至于今之僧道。特所设之方便法门耳。儒者能学孔圣。不必学仙佛。而穷神达化。即是仙佛。释道之所学。虽学仙佛。必无异于孔圣。方成正果。总之三教人等。欲修此金刚不坏之真气。使天地坏时。而我之真气不与之俱坏。务要穷理尽性

6、。以至于命。欲穷理尽性。务要精研大学中庸与周易。及黄庭道德诸经。而此金刚经尤为穷理尽性之骨髓。夫穷理尽性。亦非难事。在儒不过曰存心养性。在释则曰明心见性。在道则曰修心炼性。盖人心原各有一盏心灯。即尽性至命之真种子。儒者能存心养性。则可以明明德。而心灯不灭。僧道能明心见性。修心炼性。则可以放大光明。而心灯长朗。而其传此心灯之法。与续此心灯之诀。无量度世佛。业已注明。有志者各宜潜心玩索。况此经不但度尽凡夫。凡一切幽魂滞魄。与一切邪魔妖怪。飞潜动植。皆可潜孚默化。而一齐普渡焉。人能日诵一遍。加以精心钻研。可以超拔祖先。可以超升神鬼。可以感化邪魔妖怪。以归于正果。而一切胎卵湿化。罔不沾被于无涯。真是无

7、量功德。既有功德。则凡欲尽性至命者。自有神灵为之护持。得遇圣师。而修成此金刚不坏之法身。法身既成。方算由格致诚正。以修了身。身既修。以之齐家。则万祸雪消。千祥云集。以之治国平天下。则酿为景星庆云。和风甘雨。自有以消劫运于无穷。噫。儒者不解仙佛之真传。每因无我人众生寿者相等语。便谓天地万物。一切都不管。祇管自家一个心。岂知凡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其心宜专精致一。是以或问周子曰。圣可学乎。应之曰。可。问有要乎。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盖人心当与太虚同体。方能虚灵不昧。是以周子又有云。心才有所向便是欲。才有所见便是妄。夫周子乃大宋承

8、道统之人。是诚有见于心能专一。方能超凡入圣。以至于天地位。万物育。与天地参也。然则所谓不管者。正其所管者大也。不然。不能明通公溥。便是己之心灯不明。心灯不明。必不能格致诚正以修身。不能修身。则志气昏昧。安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救济群生于苦海哉。甚矣。人之心灯。不可不常为添油。以缉熙于光明也。盖日明于昼。月明于夜。惟灯则昼夜长明。是以此经名为金刚传灯真解云。是为序。大清嘉庆元年岁次丙辰腊月八日西方古洞然灯古佛序于传灯阁重刊金刚经真解天地一道之所开辟也。古今一道之所流贯也。人物一道之所化生也。主之者上帝。继之者圣贤。仙佛。阐明。而沾丐后世者。非经典不为功。慨自尽性之学。莫备于四书五经。至命之事。莫详

9、于易。易也者。一阴一阳。生天生地生人物者也。故河洛泄苞符之秘。羲文探乾坤之奥。周公作象。至圣作传。吾儒希天之功。至矣尽矣。夫岂二氏所能依傍哉。乃尝流览仙史。玩阅丹经。不惟心性工夫。与儒典同条共贯。互相发明。而七返九还。命理实学。亦本周易。信乎太上之道。与羲文周孔之道。同出一源。不得以异端目之也。然道与儒。既无南辕北辙之分。而释氏亘古及今。为之鼎峙。必有真焉。以彪炳宇宙。若但如缁流之打坐诵经。斯亦不足贵也已。数年来博览群书。间及释典。其中若空五蕴。无四相。去三心。清净六根。屏绝六尘。委婉陈辞。多方譬喻。噫。佛之明心见性。与儒之存心养性。道之修心炼性。不过功用不同。岂有二理哉。然未知其至命。果何如

10、也。幸得金刚真解。注自古佛。言性而兼言命。言命而兼言性。性命机缄。显露纸背。今而知所谓金者。乃河洛四九之金。产自先天。即易之乾金兑金是也。所谓刚者。其气至坚。一得永得。天地坏时。此金不坏。即易之刚健是也。所谓经者非索诸文字。乃白虎首经。众妙真经。即易之七日来复是也。由是观之。此解发千古未发之奇。传三乘不传之真。谓三教合为一教也。可谓三教之道。皆由常道以希至道也。可谓三教了道之神化。浑一太虚。反乎无极。而并无一道也。可友人辈得观此经真解。急谋重付剞劂。以公同好。邀序于予。予管窥蠡测。如井蛙语天。何敢贻大方之笑。但恐读是经者。以念诵了事。而失佛祖之苦衷。观是解者以孤修强合。而昧佛法之真传。故不揣固

11、陋。姑妄言之。更冀文人学士。及黄冠羽流。慎勿坚僻成性。入主出奴。急求明师抉破内外阴阳。洞悉彼我性命。始信此经与丹经易理水乳交融的不二法门。由是积功累行。炼己持心以待天缘。何难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也哉。时大清同治五年岁在丙寅纯阳月上弦龙山居士敦五氏沐手敬跋金刚经传灯真解无量度世古佛著古佛注经总词身披紫袈裟。脚踏红莲花。西天梵响振中华。吾道神通广大。法船原普渡。极乐真无涯。洒来舍利恒河沙。东土从今启化。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注金即河洛四九之金。先天义气也。刚者。其气至刚。万劫常存。十二万年后。天地有坏。这个不坏。故曰金刚。儒名浩然。道名金丹。一名水中金。盖由先天六一水中。真阴真阳妙合而凝也。然有集义实功。

12、躬行实事。故必敦笃伦常。勤修心性。无一毫人欲之私。与天地合德。入于无心成化之神妙。方能得此金刚不坏。而万劫常存。邵子诗曰。无心心即是真心。心到无时没处寻。若谓无心便无事。水中何故却生金。是诚躬行实践。亲历其境也。般。还也。左从舟。言欲返还水中金。如水上行舟。右从殳。无刃之兵器。后天乾象。盖水上行舟。事多危险。全赖乾之武猛。方能逆转舵儿渡苦海以超彼岸也。若。顺也。言顺行直泄之真金。须逆回以还之也。故曰般若。丹经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何为顺逆。人之生也。自无而有。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者。失得之象也。世人。欲动情胜。常把汞去投铅。且于种子外百

13、般剥丧。甘将生门易为鬼户。是顺则失其金刚真气而凶。仙佛贤圣。清心寡欲。虽有生育。犹草木伐其枝叶。命根未伤。种子之余。便扭转天罡。使铅来投汞。由八卦还四象。四象还两仪。两仪还太极。太极仍还无极。是逆则得其金刚真气而吉。此即儒之克己复礼。道之九转大还也。波。苦海洪波。即白虎兴波出洞房之意。又所谓虎跃龙腾风浪粗也。世人无降龙伏虎手段。良由爱河滚滚。酿成孽海茫茫。其浊浪风波。任你英雄豪杰。皆被沉溺。然苦海虽易溺人。而道岸原可同登。皆以道心化其人心。行此般若实功。向北海中用青龙宝剑。逆挽天河。牵那兴波白虎。入我南溟。做个龙虎风云会。觉凶险洪波里。自有一只法船。渡人无量。可从此希圣希天。则波中包罗有秘密天

14、机也。故曰波罗密。罗者包罗万象。如大罗天也。密。慎密。机事不密则害成也。经。即日用常经。所谓百姓日用不知也。人欲修成金刚不坏。则当以诚而入。以柔而用。以默而守。方能回向天兑宫。取彼妙经。而至刚真金始得。盖真金即在日用常经中也。咦。此经至宝家家有。无奈凡夫识不全。法会因由分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注如。真如也。是对非言。如是者。如此则是。其余皆非。扫尽三千六百旁门。劈开九十六种外道也。如字女居左。有女反作男之意。即八卦中兑卦也。兑居先天坎男位。

15、内藏妙法莲华经。即西天无字真经也。口居右。即向西天取经者。真阴真阳往来玄窍也。是字上从日从一。日属离。一即坎中一阳。所谓太阳移在月明中也。下从人从卜。大哉圣人之道。待其人而后行。故圣神仙佛。日为天上卜选天材。欲以坎离正法度人。无如人不能自度也。咦。如是如是。实在如是。上天所秘者。实在如是。举世难明者。实在如是。海誓山盟。不敢轻泄者。实在如是。如来世尊。不过如是。孔圣老君。不过如是。大学中庸与周易奥妙。不过如是。道德黄庭与参同玄妙。不过如是。楞严华严与金刚神妙。不过如是。如是如是。实在如是。我者。真我也。闻者。耳在门中。必入此门。方得闻知也。一者。不二法门。儒者精一。道曰抱一。即世尊所谓惟此一事

16、实。余二即非真也。时者天机活泼。时行则行。时止则止也。佛。即心灯也。从人从弗。言欲成佛。不可有人心。纯以道心为主也。人心偶动。灯即灭。道心常现灯长明。人能清欲寡欲。使心灯长明。便是明明德。顾諟天之明命。学有缉熙于光明也。舍安宅也。卫正道也。国。身为邦国。即悟真所谓大小无伤两国全也。佛在舍卫国。言心灯光明。常在居仁由义中。养成神完气足。便是国富民安也。祇。地祇也。天曰神。地曰祇。祇树者。地逢雷处见天根。即无根树也。给交也。从丝从合。言阴阳和合缠绵也。孤。孤阴。独。独阳。孤阴不生。独阳不育。有以给之。则孤者不孤。独者不独。园。花园也。天女散花之地。大比丘众。尚未希天。邱。陵也。惟佛则日月也。无得而

17、逾焉。千二百五十。盖以天数二十五。重叠而满。大衍数也。示人每月当以地数三十。逆转减去五数。辨别先庚后庚。好向西天取彼妙经也。曰众曰人曰与俱。隐示金丹大道。人人有分也。尔时阴中真阳发动之时。即先庚后庚也。先庚系两日半三十时。后庚亦两日半三十时。先庚第一时为子。后庚第一时为午。此二时为合朔。气交时也。先庚第十六时为卯。后庚第十六时为酉。此二时为既望。神交时也。但时系活的。须以前月符信为凭。毫发差殊。不能成丹。周易以五十五考验符信。是两月少五日也。此数专以天数二十五探验符信。配合地数。意隐在言外。是一月少五日也。此皆坤宫有气无质之先天也。世尊。佛之别号。盖出世之道。即在人间中。惟其以入世为出世。故能

18、成佛。而尊贵无比。八月酉金正旺。摄取只在寸口间。所谓寸口乾坤都装了也。玩尊字形便见。食时。食先天气时。即世尊所谓禅悦为食也。又即阴符所谓食其时。百骸理也。着衣所以护体。持钵所以进食。人知固后天伪体。不知保先天真体。知养后天幻命。不知接先天元命。又此衣名为忍辱。相道行道时。知雄守雌。以柔克刚。故宜忍辱。阴阳互根。合成一体。故宜和缓。且着衣者。又隐示以弗宽衣。弗解带也。钵者法器。平日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此际掌握阴阳。操纵由我。持钵者。即阴符所谓宇宙在手也。又即丹经太极把柄也。且着衣持钵更有二意。一以示人宜安服食之常。不必装模做样。辟谷绝粒也。一以示人要自己努力。各人穿衣各人暖。各人吃饭各人饱。他人

19、不能代为穿吃也。所可悯者。世有以九琴九剑为传道衣钵。捏名创造。曰开关剑。雌剑。雄剑。白虎剑。通天剑。飞翔剑。昆吾剑。闭幽剑。锁关剑。三足琴。攀桂琴。玉屏琴。春花琴。泰卦琴。天梯琴。遮羞琴。卧云琴。桃花琴。外有通关剑。无孔笛。龙衣式。种种名目。并举八仙与诸仙手中物。以为证据。得者如获至宝。虽遇明师。牢不可破。盖人犹明珠。以私欲邪曲蔽之。如明珠裹以沙泥。尚易洗涤。以是似而非障之。犹明珠饰以金银。最难解脱。岂知九琴九剑。示人行九转工夫。剑者。慧剑神剑也。从佥。众也。从刂。利刃也。言此剑众人皆有。常人以此剑杀其身。圣人以此剑超其凡。琴者。调和之意。黄庭经云。琴心三叠舞胎仙。琴从二王。王者。心君也。二王

20、者。行道时有心心相印口诀也。从今。是与今人心心相印。非与古人相印也。若以金银或木器制为琴剑。谓之衣钵。其诬仙佛也实甚。况吾门教外别传之旨。原是不二法门。三教同此道。即同此法。昔孔圣传曾子。老子传关尹。有何衣钵。良以性与天道。非其人难闻。故丹经多譬语。如悟真云。先把乾坤为鼎器。纯阳白句章云。绝不用器械。颠倒法乾坤。业已明说。奈何人多昧昧也。但传道有三等。上等生知安行。中等学知利行。下等困知勉行。凡传上等中等最简要。所谓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也。传下等。甚繁难。则有符箓符节为凭。始得洞悉大药秘要。非忠孝廉节之士。积诚感格。天仙亲授。不能得传。得了符箓。方可行小周天。得了符节。方可行大周天。不然。纵遇明

21、师。指明阴阳。只可服后天以延年。尚宜勤修功善。敬待天缘。若勉强行诀。必有百般魔障以败其道。故曰。若无功行难消受。动有群魔作障缘。惑于衣钵者。应恍然悟矣。入舍卫大城。即深入乎仁义巢穴也。儒曰。仁义兼赅。道曰。金木交并。乞食。求先天气也。即坛经所谓有情来下种。又即所谓往北接度也。于其城中者。此间有一条正大光明之路。不偏不倚也。次第乞已。即所谓二候采牟尼。四候有妙用。六候别神功也。始则乘彼真阳之动。进火采取。用真息往来。山泽通气。或十息。数十息。以艮山形倒为准。即达摩折芦渡江诀也。为一候。由是牟尼归炉。绵绵若存。即世尊龙宫说法诀也。为一候。是谓二候采牟尼。由是逆转恒河。柔运遭溪。行世尊芦芽穿膝诀。升

22、上鹫岭。盘旋须弥。行世尊鹊巢于顶诀。为一候。法双目。塞息窍。降金桥。下重楼。往南华世界。入佛光宝殿。为一候。当得药时。是德临门。神稍驰则失。全凭救苦观音。静摄严密。属卯沐浴。为一候。当合丹时。是刑临门。神稍倦则丹散。全凭士德大王。镇定安闲。属酉沐浴。为一候。是谓四候有妙用。合前二候为六候。别神功者。子午卯酉。界限分别明晰也。细微窍妙。尚待口传。饭食讫。收衣钵。服食先天已毕。收归黄庭神室。而安禅定也。洗足已。此时宜洗涤坤元。不必沾染。盖足方向地。不曰坤而曰足者。又示火候足时。休再行火候以伤丹也。敷座而坐。兀坐静养。所谓坐忘言。更待时。辐辏循环终复始也。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坐

23、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注时。随时也。长老。齿德出众也。须菩提虽是请经弟子。亦是寓意。须字从彡。象精气神自右还左也。从页。头也。象乾首之圆。又合之系婺女星名。天之少府。又须。需也。不特佛门所急需。亦道家儒家所急需也。菩提。树名也。出摩伽陀国。其树形方。象地道也。且月月开花。花极严肃。得服食法者。食之益

24、人精神。不得其法者。食之立死。此吾门楞严华严所由作也。又菩。普。提。拔也。能证菩提果。便能普度群生。拔出苦海也。在大众中。言道不远人之意。即从座起。向莲花台而起也。偏袒右肩。示人不可左道惑众。又要担得起也。右膝着地。示人于坤宫用工时。宜脚踏实地。又要放得下也。合掌。隐示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恭敬。宜严肃谨慎也。而白佛言。请佛口诀也。希有。世所罕有。盖民可使由。不可使知。所谓知我者希。则我贵也。如来者。真阳有所从来。来从二人。又从木。即河洛三八之木。在五常属仁。仁为心之德。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也。且一切众生。皆系如来一脉发派。修道者必要见了如来。方为返本还元。何也。天地初开时。日月无光。人物难

25、生。如来因放一道金光。遍照三千世界。诸佛诸仙随放宝光。助如来舍利光。由是天地光明。人物始生。是众生皆自如来而来。众生既自如来而来。即众生皆有如来光明之性。然众生虽有如来之性。每因肆情纵欲。失其如来光明之性。于此而欲复其如来光明之性。不得不向西天兑宫取彼妙经。而如来光明之性始可复。盖如来所居者兑卦。兑悦也。万物皆以得兑而欢悦也。于五行为成器之金。于四时为万宝告成之秋。故为极乐世界。合八卦而论。老君属乾。万物之父。王母属坤。万物之母。孔圣属坎。五行之首。万物赖以润泽。劳卦也。观音属离。万物赖以普照。王少阳属艮。艮为生门。又为鬼户。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东华大帝属震。万物所从出。一切神将与忠孝神仙属巽

26、。巽。入也。常入世以纠察善恶。其德大者。并鉴察仙佛与诸神。故难安闲。俱逊西天。盖西天属兑。犹未字处女。所以清净无为。极乐无比也。然卦虽有八。实统体一太极。太极原无极。即八卦中宫也。证果卦位虽异。得果皆由于中。儒曰执中。道曰黄庭。释曰净土。凡向西天取经者。皆凭中宫立极。故曰中中复中。万物从此出。直与上天通。中者虚无窍也。稍有嗜欲则闭。稍有放驰则散。收心不紧。不能活活泼泼。窍亦塞。盖至清至虚。不染一尘也。此窍在人身中。前对脐。后对命门。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取。气至乃现。机息仍灭。故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中有坎离精。天与地相去八万四千里。心与肾相去八寸四分。中一寸二分。名方寸地。

27、上至心三寸六分。下至肾三寸六分。即道心也。非血肉心可比。血肉心属火。后天五行之一。何以能统先天五行。惟此道心。神妙无穷。虽仅方寸。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人能常常存神于道心中。便如果之有仁。内含无限生意。论语云。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丹经云。行住坐卧。不离这个。有了这个。方可言那个。那个这个。总须合成一个。造到如来之不生不灭。才算天地有坏。这个不坏。然亦有了道不得见如来者。只知炼神还虚。不知炼虚合道。更有一层无上工夫。其浩然真气。虽已充塞两间。填满三千世界。得与诸仙圣真相见。未能充满西天极乐世界。是我之真气尚有缺陷。更要涵养神光。寂之又寂。寂无所寂。使身中九大窍之神光。

28、与八万四千小窍神光。一化成舍利光。如百千亿万杲日。光明无比。凡天地人物鬼神仙佛圣贤。一齐并现于我舍利光中。久之而亿万无量舍利光。与如来亿万无量舍利光合为一体。自从开辟与如来分别。今始见面。至此才算真正返本还元。但人欲见如来而如来仍在日用伦常中。修道者既获执中心法。凡纲常伦纪。一一从中宫至诚做出。欲修如来法身。自有圣师传度。即或未遇圣师而死。伦常果做到极处。必有仙佛。赐以神丹。摄魂魄于斗牛宫。仍然混合阴阳以了大道。成其金刚不坏。而万劫长存。是生固得见如来。死亦得见如来也。善护念诸菩萨。有微妙心印。使人妄念全消。同归正念也。菩。普也。萨。济也。不曰菩提。而曰菩萨者。佛法虽普度众生。而波罗密妙经。家

29、家皆有。萨字从草。花草之象。从阜。坤土之凸处。从产。所谓产在坤种在乾也。善付嘱诸菩萨。圣圣相传。有密谛口诀也。善男子善女人者。两两相对。盖必性命双修。不拘男女。始可成佛也。阿。护也。耨。即圣所谓芸田。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阿耨。阿护其心。将己之心田。常常用耨功。使后天识神之妄念私欲念杂念。如耘苗然。根株渐渐拔尽。而老子所谓为道日损也。损之久。而先天真种自生。多罗。言耨功宜多方。大有包罗。三藐。即三田。何谓藐。茈草也。何以染紫。像丹田本色。三菩提。言阿耨多罗以修三田。三田皆可成菩提。三田。在佛门。一曰毗卢舍。次曰卢次那。三曰释迦。在人为三元。在天为三清。然名虽有三。而实一气相联。故曰一气化三清

30、。心者。天君也。乃一人身之主。发此菩提心者。便是道心矣。云何应住者。欲求其常应常静也。云何降伏其心者。盖欲求其心之降龙伏虎也。佛言善哉善哉者。盖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为善。深嘉之也。须菩提者。呼其名以告之。正欲人人成佛。有发聋振聩之意。如汝所说云云。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者。正为天下后世人说也。善男子善女人发此道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者。当于真阳发动时住。于真阳发动时降伏也。盖平日操存。虽极纯熟。究未知临时果能降伏否也。故必于此时能住能降伏。方算工夫也。唯然者。心领神会也。愿乐欲闻者。愿闻此性与天道也。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

31、。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注佛告者。即告先天气发生之候。有符节为印信也。须菩提。诸菩萨者。显示以提携普济之意。后仿此。摩诃萨。何谓之摩。即易经刚柔相摩。乐记阴阳相摩之道也。诃。可言也。此道虽可明言以济人。究竟有不可尽言者。故以诃字隐括之。以示可言而不可言之意。而其真正机关。亦不过于真阳发动时。能降伏其心而已。然此一阴一阳之道。无人不具。无物不有。故凡一切胎卵湿化之物类。与一切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天上地下之人。我

32、皆能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至极无加。涅槃。不生不灭。又涅者。污染之意。言修道者难以在尘出尘。在欲出欲。苟非平日心性。炼得极清净。极纯熟。极虚灵。极镇定。难以涅而不缁也。槃者。洗涤之物。言人在五浊世界中。当如莲花之出污泥而不染也。故曰吾之修行。实于五浊世界中得之。非仅寂灭孤修也。灭度者。盖五蕴界中。乃有轮回之果。而一真体上。原无生灭之门。人能寂灭情缘。以修此大道。自能灭而不灭。将群生一齐度上大罗也。然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我心实无众生灭度之心。何以故。盖我心直与太虚同体。无一切人我众生寿者相也。凡心有此相者。其心即着于贪嗔痴爱。必不能尽性至命以成此大道。尚得谓之菩萨乎。无我相。穷理尽性。

33、本来面目是虚空。不灭不生在此中。真我无形安有相。返观照见主人翁。无声无臭合中庸。性海澄清见道宗。不染一尘登极乐。莲花世界住心胸。无人相。以至于命。色身至宝原无色。对坐忘形见性真。合彼虚空成一体。方知无主也无宾。人字阴阳混合成。像形会意两边撑。先天交媾本无质。元气絪缊返太清。无众生相。天地位。万物育。普驾慈航度众生。圣贤仙佛本同情。无心成化合天地。直上云霄白玉京。慈云法雨遍乾坤。沾被群生不见恩。悲悯常存心不动。闲临止水悟渊深。无寿者相。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长明不灭牟尼珠。明照诸天造化炉。倘执形骇留迹象。寿同天地一愚夫。延年住世千余年。彭祖当年采后天。御女而亡天所谴。来生方悟有金仙。妙行无住分第

34、四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注复次者。言人当反复其道。非仅一二次毕功也。凡呼须菩提者。示人振顿精神之意。后仿此。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者。此乃行道之要着。真如之密谛。此布施。乃法中之布施。非财中之布施。行此布施。即运汞迎铅之意。平日固要认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此时更要万虑皆空。一尘不染。方能成

35、此大道。而享布施之福德。所谓不住色布施者此也。声者。此时太音声希。任他雷翻地震。我止稳守元神。寂然不动也。香者。此时万有无一臭。任他生香活色。十分蕙浓。皆是凡境之假香。我止守我脏腑中五分真香。方能向众香国中去来。毫不动心也。味者。此时玄酒味淡。任他百般珍馐罗列。我止守我道味之淡。不羡世味之浓。方能成此大道。赴蟠桃大会。而享天厨仙脯也。触者。任他魔障百般触动。我心皆如如不动。方能斩退群魔。使魔化为护法之神。而终受魔王之保举也。法者。用法而不可为法所拘也。如是方为不住声音香味触法布施。再言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者。重言以叮咛之。示人防危虑险。平日早将心性炼定。自然对景忘情也。何以故。若菩

36、萨果能不住相布施。便能修成大道。历万劫以长存。超三界而无碍。不为阴阳五行六气之所拘束。其福德真不可思量也。然所谓不住相布施。福德无量者。亦自有心法。因又呼须菩提。曰。修道者以虚空为祖宗。彼东方虚空。无声无臭。广大无边。有可思量否。须菩提直应之曰。不也。是不可思量也。不可思量。而福德方能历劫不朽。而其无世尊。故又称曰世尊。东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皆然。而须菩提亦重言直应以决之曰。修道者平日炼性。可不以虚空为祖宗。而甘于任相。以为天地不肖之子孙乎。噫。人不能尽其心。空其心。是着于有形有象之假合。而不知太虚非虚。太空非空之实相也。夫十二万年。天地尚有坏期者。以其有形质也。惟此虚空之实相。为无极之真境。无

37、可坏处。人果能以虚空为祖宗。炼此真心。同于虚空。自然不生不灭。而成其为金刚不坏之法身。故曰。天地坏时我不坏。佛因再呼须菩提。曰。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盖此福德。亦如虚空之无极无边际也。且又呼须菩提曰。菩萨但应如所教住。所谓不住之住。无定之定。但能如此修持。立地希圣希天。成仙成佛。别无他法也。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注诸相俱不可着。而身相岂可着乎。盖身相者。亦四大之假合。如来自有法身。谓之真相。佛故以此问之。示人不可认假以为真也。须菩提直决

38、其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是不认假为真矣。佛又呼其名重告之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假合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盖能穷理尽性。思索会悟。至此境界。则视极美极艳之女色。皆以彼身为暂时之虚妄视之。安能着相以动其心乎。噫。凡天下之有形有色者。虽坚如金银铜铁。终有坏时。所谓饶经千万劫。终是落空亡也。况身之暂时妖艳。人可不看得空亡乎。既知其假。正好借假修真。人奈何欲动情胜。不以道心化其人心也。噫。人欲借假修真。非见诸相非相。断难成佛。而得见如来之实相。佛不惮再三叮咛。是望三教中之有志希圣希天。成仙成佛者。正信希有分第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

39、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注须菩提白佛言者。恐人无实信之心。道法失传也。再呼世尊者。人当着眼。其中寓意。前已注明。颇有

40、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者。正欲人人皆实信以成佛也。佛因告须菩提莫作是说者。益示人不必疑虑。心灯接续。代有传人也。何也。道不绝于人间。天下不可历一时无承接道统之人。如来灭后者。法身不坏。色身暂灭也。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所谓心传遥接也。诸恶莫作。便是持戒。众善奉行。自能修福。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者。知持戒有法。修福皆真。而勇猛精进以修之也。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者。盖大道至尊至贵。百千万劫难以遭遇。能生信心而勇猛精进以修之。便能万劫长存。成其金刚不坏。于十二万年后。天地重开重辟时。佛以大道助其开辟。所谓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也。噫。此善根如

41、是其大。其种之也。岂容易乎。然不但持戒修行之人。福德甚大。即众生中。闻是章句。间有一念生净信者。便是道心发现。因呼须菩提。曰。众生有此一念净信者。便与如来之道心相合。而如来无不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即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已把色身看得虚假。直欲体道心以求法身。而此一念信心。已无我人众生寿者等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由此扩充。不难修成佛果。何以故。是诸众生其心若着于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而当堕落于苦海中。生生死死。百般苦恼。沉溺难返也。何以故。其心若着我人众生寿者。虽有法亦必拘执而不能神明变化。势必取非法者为法。则法皆非法矣。是故勤修道心者。固不应取法。亦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

42、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噫。渡河须用筏。到岸便离船。凡下学生净信心者。务要将心田常时洒扫。久久纯熟。自然与太虚一体。而法身可成矣。但凡生净信心者。宜敬家中活佛。不必远求西天。吾尝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洹。饭须陀洹百万。不如饭一斯陀含。饭斯陀含千万。不如饭一阿那含。饭阿那含十亿。不如饭一阿罗汉。饭阿罗汉十亿。不如饭辟支佛一人。饭辟支佛百亿。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亲。饭亲千亿。不如饭一学佛。盖愿成佛欲济众生也。饭善人福最深重。何况自家净信大道。早为将成。以度其二亲与九祖乎。故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事二亲。二亲

43、最神。真是活佛。佛平日言辞亲出家求道。人多错解。盖辞亲者也。出就外传。诚求大道。即出必告。返必面之意。且即游必有方之意。出家者。在家出家。善身在家中。而心不为家所累。实出乎家之外也。吾曾生八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响意。八名法意。何尝出家。至于今之僧道。特佛所设之方便法门耳。然既已出家。即当守清规以收放心。日将此经朝夕虔念。求其超度父母。父母尚在者。求其康强寿考。念经时。将父母祝毕。即祝一切幽魂滞魄。与一切妖魔邪魅。并一切飞潜动植之物。一齐度化。果能如此意持。不惟赦其前生罪过。并可为来世种一入道之根基。盖佛门原未有一世修成者。是以须陀洹必七死七生

44、。方得成罗汉果。斯陀含一上一还。始证罗汉果。惟阿那含寿终。灵魂上于九天。即得罗汉果。由罗汉果再修再炼。方得成佛。而今则不然。乃大道显扬之会。汝等僧道。果能玩味吾之经典。依吾之所注行持。朝夕不懈。明心见性。又多积功行于人世。亦能一世修成。吾今统摄纠察功过者。三千余人。时常巡游。祇要汝等果能守清规。奋志苦修。诚求大道。而又功德过人者。吾即命人度其现在之身。给尔丹缘。立地成佛。是言也。为僧道勖。并为儒门之诸生勖也。汝等勿负吾之苦心。尔等众生。亦当生净信实心。毋生疑注。以修自家福德。无得无说分第七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

45、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注因法相不可着之义。再呼须菩提曰。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盖大道无形。虽有所得。而实无所得。虽有所说法。而实无可说。实欲人之明心见性。不着于相也。须菩提直应之曰。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深解道之真体。无相可以执着也。昔有沙门问佛曰。以何缘得道。如何知宿命。佛应之曰。道无形相。空知无益。要当坚志笃行。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即自见形。断欲守空。即见道真。而知宿命矣。闻者欣然以去。须菩提又言。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者。盖真空不空。大法忘法

46、。空到妙处。法亦是空。法到妙时。空即是法。如月印万川。处处皆圆。又何有定。又何可说。此又须菩提深知大道作用。虽系不二法门。而入道之基。在人自悟。故如来亦无定法可说。惟在因材而教。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其不可取者。以其为非法也。其不可说者。以其为非非法也。非法则出大法之外。而为中下小乘。非非法则传妙法之神。便为至尊无上。六通四辟。空空洞洞。无可捉摸。所以者何。一切希贤希圣者。皆以无为法。是岂果无法者。无如百姓日用不知耳。悲夫。大法自在眼前。真传须由口授。所谓法从空处得。道自妙中来。玉女勤施药。金夫可结胎者。此真法也。彼以无为法。遂致上乘下乘之有差别者。可不勉哉。依法出生分第八须菩

47、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注须菩提。于意云何者。此乃呼其名。以示用七宝布施者。福德固多。终不如以此经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解说。而修性分中之福德也。而须菩提答言甚多。亦非谓七宝布施无功也。特难得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为布施耳。然须菩提即转言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是所谓多者。究竟非多也。无论不能得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48、也。即能如愿相偿。亦不过布施之德而已。其福德虽多。与自家心性何与。吾尝言何者为善。惟行道善。何者最大。惟志与道合始大。吾故曰。若有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布施也。四句偈。即无我人众生寿相之四句。何以其福胜彼布施也。因呼须菩提以示之曰。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噫。此经乃度人无量之真经也。人欲取此妙经。非受持四句偈。无由行其法。然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全在自家认得一卷无字真经。而此无字真经。即是仙佛之阶梯。人固要求口传心授之法。而要非空得其法。便能了事。盖真经有实事可凭。务要躬行实践。非徒徒口说而已也。一相无相分第九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

49、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实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注此言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