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亚市育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34135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6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市育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三亚市育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三亚市育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三亚市育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三亚市育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总目录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文本图集分图图则附件:说明书第一部分 文本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定位与规模 1第三章 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规划 2第四章 居住用地规划 2第五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第六章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4第七章 道路竖向规划 4第八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4第九章 城市设计指引 6第十章 市政工程规划 7第十一章 综合防灾规划 8第十二章 生态环境系统规划 9第十三章 建设开发管控 9第十四章 操作实施策略 11第十五章 奖励与处罚 12第十六章 附则 12附录名词解释 12附表 1:规划用地平衡表 13附表 2:生态建设控制指标表 14附表 3:地块控制指

2、标一览表 15附表 4:镇级公共设施布局及建设标准规划一览表 19附表 5:社区级公共设施布局及建设标准规划一览表 20附表 6:道路交叉口规划一览表 20附表 7:配建停车位指标表(单位: 个) 20附表 8:土地使用相容性表 21附件 22三亚市育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第一章 总则为了落实总体规划, 更好地指导镇区开发建设, 依据育才镇总体规划 (2011-2020), 编制育才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以镇区周边山脊、河流等自然地物为界线, 南至现状立才农场场部办公楼以南 500 米, 北至现状胶厂, 东至阜尖岭西麓, 西至那介村

3、、十队以西河流, 总面积约 254.9 公顷。规划依据1国家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设部令2006第 146 号)(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5) 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6)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 44 号)2海南省、三亚市有关规划、文件(1)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 (2009)(2) 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2011)(3) 三亚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4、技术规定暂行版 (2011)(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5) 海南省特色旅游小镇(村)总体规划 (2011)(6) 三亚市育才镇总体规划(2011-2020) 规划原则1 突出特色:挖掘镇区自然、人文历史等要素,体现育才特色和文化价值;2民生优先:充分保障居民利益,大力改善居住环境,优先考虑保障房建设;3设施先行:优先发展公共设施、旅游设施类项目和功能,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 和旅游服务水平;第5条第6条第7条第8条第9条第10条4 项目带动:通过职能完善型和环境提升型两类项目的建设,带动镇区发展。本规划涉及的指标依据国家、海南省和三亚市有关法规、规

5、范和规定, 并结合育才镇 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应符合国家、海南 省及三亚市相关的技术管理规定。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包括图集和分图图则) 和附件(说明书) 组成, 其中 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规划文本中黑体字下划线内容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所有强制性内容必 须严格执行。本规划经三亚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是育才镇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 导性文件。凡在该区域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均应按照城乡规划 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本规划解释权属三亚市规划局。第二章 定位与规模总体定位三亚市域北部山区中心

6、, 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服务基地, 具有浓郁黎苗特色的山地风 情旅游小镇。核心功能1 三亚市域北部山区和育才镇域综合服务中心;2山区生态旅游休闲服务接待基地;3 北部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服务和贸易中心;4 黎苗文化、农垦文化展示区。建设规模规划各类建设用地合计 166.1 公顷, 总建筑面积 118.0 万平方米。 各类用地汇总详见 附表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第11条第12条第13条第三章 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规划规划原则1显山:彰显山地城镇特色,将山地景观与城镇建设有机融合,大山为景、小山为 园;2亲水:改善自然水系、沟塘等的可达性,打造滨水空间,构建亲水的人居环境;3传文:通过建筑风貌、开

7、敞空间、环境景观等手段,传承育才镇的黎苗文化和农 垦传统,形成独具特色的城镇风貌;4宜人:严格控制建设的强度和高度,创造宜人的小镇尺度,与山地自然环境和谐 共生。空间结构一带双心、一主两翼、通山绿廊。1 一带:育才大道公共服务带,沿线布局各类公共设施,两侧辐射服务整个镇区。2双心:功能中心和景观中心。围绕镇政府,集中布置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形 成镇区功能中心;围绕中心公园,构建通山、滨水廊道,形成镇区景观中心。3一主两翼:三个城镇片区。一主指以镇政府为中心的中部综合服务生活片区,两 翼指以农场场部为中心的南部生活片区和以旅游服务为核心的北部旅游综合片区。4通山绿廊:指东西向横贯镇区、联通两侧

8、山体的景观廊道,既起到沟通城镇与自 然环境的作用,又是城镇片区间的自然隔离和公共活动空间。用地布局 1 沿育才大道两侧集中布置行政办公、文化、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设施用地。2 利用自然水系、小型山体布置公园绿地,形成相互串联的绿地系统。3 山前区域布局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等用地。4南部生活片区以立才农场场部为中心,主要集聚农场场队人口,以本地居住、生 活服务等功能为主。5 中部综合服务生活片区以镇政府为中心, 主要集聚周边村庄人口,以本地居住、 生活服务等功能为主。第14条第15条第16条第17条第18条6北部生态度假片区利用胶厂改造用地,联合那介、龙密等自然村,发展生态旅游 服务功能,包括主

9、题酒店、度假设施等。第四章 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原则 1 优先满足保障性住房的用地需求。保障性住房用地布局应尽量邻近公共设施。 2 度假居住用地选址应优先考虑自然环境,尽量利用镇区边缘山前地带。 3 育才大道等主要街道两侧鼓励底商上住的商住混合形式。 4 融合本土浓郁的黎苗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鼓励地域特色的居住形态。用地布局规划育才镇区形成三个居住组团:南部组团、综合组团、北部组团。1南部组团以现状立才农场场部住宅区为主,向东西两侧滨河地区扩展。对现状建 筑进行维修整饬,补充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和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增加宅间绿化, 改善整体居住环境。滨河地区新建住宅以多层、低层为主。2综合组团围绕镇

10、政府、立才医院建设,优先满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要求。以多层 住宅为主, 配套相应的社区服务设施。东西两侧临山区域可以建设以旅游地产为主的 生态型度假住宅,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以低层、多层为主。3北部组团优先满足因城边村改造和休闲度假项目建设产生的安置需求,同时提供 特色显著、功能完善的商业、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居住人口规划育才镇区可容纳居住人口 1.5 万人, 以吸纳村庄、场队的人口为主, 也包括少量 的外来度假人口。用地规模规划育才镇区居住用地总量为 59.49 公顷,占镇区总建设用地的 35.8%,其中二类居 住用地 55.03 公顷,商住用地 4.46 公顷。保障性住房玉龙路以西、314 省

11、道外迁线以东的居住用地优先满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第19条第20条第21条第22条镇政府东侧居住地块为保障性住房用地,总面积 1.95 公顷。 配建教育设施规划镇区配建幼儿园 3 所,分别位于镇政府西侧、医院南侧和立才农场场部北侧, 总 占地面积为 1.38 公顷。 第五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原则1 体现山地风情小镇特色,统筹考虑农场、 城镇、乡村和旅游人口的需求,补充完 善农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服务和旅游度假服务等设施, 提升镇区的公共服务和旅游 服务水平。2合理确定各类公共设施项目与分布,分类引导公共设施用地向育才大道服务轴带 集中,形成特色突出、功能明晰的公

12、共服务中心。3按镇级、社区级两级配置,基础服务实现均等化,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便 民服务设施,特别要加强对本地居民及弱势群体的服务,兼顾镇区周边村庄。用地规模规划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 16.78 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总量的 10. 1%;规划商业 服务业设施用地 25.51 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总量的 15.4%。镇级公共设施布局及建 设要求详见附表 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行政办公用地保留镇政府、派出所、立才农场场部等现状行政办公用地, 在育才镇政府东侧预留少 量镇政府办公区拓展用地。规划镇区行政办公用地 4.70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 2.8%。2文化设施用地规划文化设施用地两

13、处, 分别位于镇政府北侧和立才农场场部南侧, 为黎苗文化展示、 农垦文化展览等提供空间。规划文化设施用地 1.45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 0.9%。3教育科研用地第23条第24条规划镇区建设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位于镇政府西北侧。中学按 36 班,50 人/班建 设, 小学按 24 班, 45 人/班建设。规划教育科研用地 7.49 公顷, 占镇区总建设用地 的 4.5%。4体育用地扩建镇政府东侧现状体育运动场地,作为镇区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规划体育用地 0.82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 0.5%。 5医疗卫生用地统筹农场和育才镇医疗设施, 集中建设, 提升规模和设施水平。在镇区南部安排一处

14、小型医疗卫生设施,满足专业医疗或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规划医疗卫生用地 2.32 公 顷,占镇区建设用地总量的 1.4%。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商业设施用地沿育才大道布局镇区主要的商业设施。在立才农场市场和镇政府北侧形成两个集中的 商业街区。规划商业设施用地 24.42 公顷,占镇区总建设用地的 14.7%。2市场用地在镇政府北侧、那介村南侧分别建设特色旅游商品和热带农产品集散的专业市场, 保 留立才市场,规划市场用地 4.10 公顷,占镇区总建设用地的 2.5%。2娱乐康体设施用地在滨水区域布置娱乐康体设施用地,总面积 1.08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 0.7%。3旅游度假用地在山前区域、 镇区

15、北侧安排一定规模的酒店、 度假村等设施用地, 满足旅游度假需求。 规划此类用地 11.72 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总量的 7. 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居委会为单位, 结合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和公共绿地等, 配建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具体包括文化活动站、体育活动站、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公厕等, 配建要求及布局详 见附表 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第25条第26条第27条第28条第29条第六章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规划原则1 功能明晰,降低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的相互干扰。2 完善设施,满足生产性和生活性交通需求。3 以人为本,优先考虑步行等慢行需求,提供吸引人的街道空间。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规划育才镇区

16、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31.25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 18.8% 。 1规划道路用地 28.75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 17.3% 。 2规划长途汽车站 1 处,位于镇区南部入口处, 占地 0.78 公顷, 按四级客运站建设。 3规划公交首末站 1 座,位于镇区北侧入口处,占地 0.41 公顷。 4规划社会停车场 4 处,分别位于公园北侧、立才市场南侧和镇区南、北入口处, 占地总面积 1.31 公顷,可提供约 400 个停车位。 5规划货运站一座,与农产品物流中心合建,占地面积 3.81 公顷。 路网结构规划育才镇区路网骨架结构为“两纵三横”。“两纵”指向西侧外迁的 314 省道和

17、改造后的原 314 省道镇区段(育才大道) 。314 省道主要承担过境交通的职能, 育才大道是镇区最重要的南北通道, 也是生活性的干 道,承担服务各片区的职能。“三横”是横向的三条沟通 314 省道和玉龙路的干道, 满足各组团内部东西向的横向 联系。道路等级与断面规划干路、支路两级道路。干路断面宽度为 20-25 米, 采用单幅路的形式, 设置较宽 的人行道; 支路断面宽度为 10- 15 米, 采用单幅路的形式。 道路红线内用地为道路及 道路绿化专用, 任何与道路交通无关的建筑和构筑物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均不得占用 道路用地。 交叉口第30条第31条第32条第33条第34条规划镇区内道路交叉口

18、均采用平面交叉形式,各交叉口具体要求详见附表 5。 步行系统规划建设联通水系、山边、住宅区和公建区、公园绿地、社区中心等的网络状慢行系 统。1 滨水步行道:在滨河岸线结合滨水绿地规划滨水步行道。2 绿化步行道:结合公共绿地、山间小路设置,提供宜人的绿化步行环境。3商业步行街:在镇区北部文化旅游商业街、南部立才农场市场商业街等区域规划 商业步行街。配建停车场规划范围内不同用途建筑物在改建、扩建和新建时,必须按照相关标准配建停车场 (库),并符合本规划的规定,配建标准参见附表 7 。具体按分图图则执行。第七章 道路竖向规划规划原则1 充分利用场地自然特点和现状条件,保证道路和场地的排水顺畅;2保证

19、道路的设计坡度符合道路交通竖向设计规范要求,并尽可能地使非机动车有更好的使用条件。场地竖向规划规划范围内自然地形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间低, 形成适宜排水的自然坡向, 规划充分 利用地形,使场地排水顺应自然坡向。道路竖向规划结合市政工程规划, 进行道路工程指标控制, 结合地形地貌, 满足雨水和污水排水要 求。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值按照主干路 5%、支路(街坊) 8%控制。具体见道路红线及 道路竖向规划图。第八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第35条第36条第37条第38条第39条第40条第41条第42条绿地规划原则1 构建系统:建立公共绿地系统,改善城镇人居环境;2均等服务: 均布绿地,

20、以便居民平等享用, 公园、广场的服务半径按 500 米设置; 3融入自然: 充分利用水系、山体等自然要素建设具有山地小城镇特色的绿地空间; 4 本土特色:绿化配植以本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特色景观植物。绿化用地规模规划育才镇区各类绿地总面积 26.22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量的 15.8%。 公园绿地 规划在镇区中部围绕河流水系、山体等建设中心公园,占地面积 5.34 公顷。 在镇政府北侧坡地区域、主要居住组团中心建设社区公园, 总用地面积约 1.85 公顷。 防护绿地镇区外围滨河区域和 314 省道外迁线两侧控制 10 米宽的防护绿带。 广场 在桥头、商业街入口等公共活动集聚的区域设置广场,为居

21、民活动提供空间。 规划镇区共设置广场 4 处,总用地面积 1.86 公顷。 绿化配植滨河空间的绿化宜选择椰林、酸豆树、凤凰树等乡土树种, 结合灌木、草地等, 体现 地方特色;重要的道路和中心公园中绿化应增加层次,通过特色树种、灌木的选择加强识别度; 常规行道树和草坪等宜选用本土树种,行道树需注重遮阳效果。各地块在满足分图图则所规定的绿地率指标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 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增加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强化山地风情旅游小镇的景观绿 化效果。区域内所有道路均应按规划的道路横断面配置行道树。景观设计主题突出“山、水、文、镇”主题, 通过“显山、亲水、传文、营镇”来规划建设山水环

22、 境优越,民俗文化特色突出的山地风情旅游小镇。1显山。城镇发展建设应良好结合周边山地环境,做到显山游山,使良好山地自然 环境可见可用。2亲水。城镇发展建设应改变背水发展的状况,挖掘、利用河流资源,体现滨水地 区特色,营造小镇优良的滨水景观形象。3传文。城镇发展建设应挖掘、利用、展现地域的农垦文化、民俗风情特色,总体 风貌形态应能体现风情旅游小镇的文化内涵和特色。4营镇。打造“山、水、文、镇”相融合的、功能完善的风情旅游小镇整体形态和风 貌特色,形成形态统一、富有活力、功能完善、宜居宜游的山地风情旅游小镇。第43条 景观系统要素1景观核心:镇区中部结合河流、山体以及滨水地带打造镇区的景观核心。利

23、用小 山,结合河流水系建设小镇中心公园;结合滨水空间打造滨水景观带、特色休闲区, 整体形成包括山体、河流、滨水绿地广场、特色商业街区等的城镇景观核心。2景观节点:在镇区主要的出入口、开敞空间及特色街区等位置,应重点进行景观 环境设计, 突出地域特色, 形成镇区的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应结合周边的公共性建筑, 与周边道路和开敞空间系统良好衔接, 注重绿化景观和活动场所营造, 形成供市民和 游客休闲游憩、生活交往以及展现风情小镇特色风貌的场所。3特色街区:结合现状资源环境打造 4 片体现民俗传统风情,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 色的特色街区, 分别为: 南部结合现农场厂区改造的农垦主体文化会馆、 田园度假区

24、; 中部结合滨水地带和中心公园的育才滨水休闲区; 北部黎乡路两侧结合新建设用地及 胶厂改造后的黎苗风情商街和黎苗风情度假酒店; 西北部结合那介村更新改造的黎苗 风情度假村。4景观视廊:保障镇区内部对周边山体环境、山头制高点良好的视觉感知,保障主 要的道路、 街道朝向周边山体的视线通廊。 主要景观视廊有: 沿东西向道路如立才路、 公园路、腾龙路、英才路等看外围山体的视廊, 从行政中心南侧、中心医院南侧看中 心公园山体的视廊。5绿化景观廊道:以景观核心为中心,结合河流、公园绿地、道路防护绿地等形成 沟通镇区腹地与外围生态绿地绿化景观廊道。在绿化景观廊道区域, 应注重绿化景观 的营造和生态环境维护,

25、 塑造具有热带特色的绿化景观。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保障滨 水绿化廊道区域的公共性、开放性和良好的可达性,将城镇活动引入绿化廊道区域。6标志点:在镇区重点位置,可通过建设重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性建筑来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第44条第45条第46条第47条造风情小镇的标志点。如: 农场办公楼、育才镇行政中心、中心医院、滨水商街、黎 苗风情商街、黎苗风情度假酒店等。第九章 城市设计指引片区城市设计指引南、中、北三个片区在整体形态风貌、主要公共活动轴线、主要绿化景观廊道、节点 /标志点、主要视线通廊、公共艺术/城市家具/广告标志、夜景照明、街区界面、更新 改造方式、重点项目意向等方面应符合城市

26、设计指引要求(详见图 38-43 片区城市设 计指引)。总体形态与建设高度、强度严格控制镇区的整体形态、尺度、建设高度和强度。镇区建筑应以低层、多层为主, 慎重建设小高层。一般地块建设高度控制在 24 米以内, 314 省道、育才大道等主要 道路沿线整体形成平缓中略有变化的轮廓线。镇区地块开发强度一般控制在地块容积 率 1.0- 1.5 之间,镇区边缘旅游度假用地容积率应控制在 1.0 以下。建筑风貌建筑风貌应体现热带特征, 尺度适宜, 色彩淡雅, 具有地方特色。重视从周边山体制 高点俯视的第五立面效果, 一般采用坡屋顶形式。鼓励具有热带特征和民俗特色的建 筑及建筑元素的运用, 如船形屋、坡顶

27、、门廊、飘、骑楼等。对育才大道沿线、滨水 地区等重点地区应按照传统特色进行更新、改造或新建。街区界面街区建筑界面分为特色界面、连续界面、通透界面三种类型进行控制和引导。1. 特色界面:镇区内沿育才大道两侧、中心滨水空间及特色街区周边的界面,可采 取具有民俗地域特色的元素, 注重界面的公共性和通透性, 加强建筑与公共空间的交 流;2. 连续界面:沿主要东西向道路两侧的界面,应控制建筑后退线、尺度、风格以及 底层业态,保障建筑贴线率,形成界面连续的城镇空间;3. 通透界面:面向片区滨水绿化开敞空间、 街坊内部以及外围边缘组团的界面,应 营造通透开敞的氛围, 形成街区内部与开敞空间的视觉和空间渗透,

28、 为居民提供便捷 舒适的活动和休憩空间。第48条第49条第50条第51条更新改造方式指引1. 现状保留为主:育才大道以东,现状建设量较大且建筑质量较好的区域,可在现 状基础上可进一步优化环境和建筑风貌;2. 整治更新为主:育才大道以西立才农场场部一带,现状建筑质量较好的建成区, 以及育才大道以东部分沿街区域, 近期重在改善建筑景观环境, 条件成熟后可再进行 整体更新;3. 统一改造为主:镇区内部分现状建筑质量较差地段,可结合地块改造重新建设, 引入新功能;4. 统一新建为主:现状建成区外围及山边若干独立的边缘组团,用地情况较好且现 状基本没有建设的区域,可集中打造片区新的功能组团。公共艺术和城

29、市家具鼓励在公共空间中通过公共艺术和环境小品来营造风情旅游小镇的景观氛围, 增强片 区特色。鼓励设计体现热带山区、自然生态、农垦文化特色、黎苗民俗风情等主题的 公共艺术作品和环境小品。建议结合不同功能片区的主题特色进行统一的城市家具设计和设置, 包括灯杆、灯具、 座椅、平台、花坛、凉亭、指示牌等。城市家具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人的驻足、停留、 休憩、交往和景观的需要,有利于体现风情小镇地域文化特色。广告标识加强对广告标志的规范化管理。广告的设置不应破坏重要建筑立面造型和界面连续 性; 小型悬挑广告不应破坏街道总体景观和视线通廊, 不应有碍通行; 一般临街不宜 设置大型商业广告和屋顶广告。在某些特殊地

30、段和特色区域(如育才大道沿线、滨水 商业休闲区、黎苗风情商街、黎苗风情度假酒店度假村等处),可通过具有特色的广 告标识烘托特色景观氛围。鼓励适量设置具有民俗特色的牌幌标志。夜景照明1着重加强主要街道、滨水地带及重要功能节点的夜景照明,烘托风情旅游小镇夜 间景观和活动氛围。加强育才大道两侧的环境照明以及两侧公共性建筑界面照明; 合 理设计滨水开敞空间带、文化广场、街头绿地等的夜景照明效果, 公共性与私密性相 结合, 营造丰富多元的夜间活动氛围, 突出夜间视觉效果和识别性。标志性建筑(如 农场办公楼、育才镇行政中心、中心医院、滨水商街、黎苗风情商街、黎苗风情度假 酒店等)应当有特殊的夜景照明。一般

31、街区内部应进行功能性照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第52条第53条第54条第55条第56条第57条第58条2根据镇区不同片区功能性质和公共活动对环境亮度的要求,将区域划分为“高、 中、低”三种环境亮度类型: 低亮度背景区域主要为居住区和商住区; 中亮度背景区 域包括一般公共活动区、休闲区、公园绿地等; 高亮度背景区域包度假酒店、特色商 业街区等公共性建筑和场所。第十章 市政工程规划第一节 给水工程用水量预测预测规划区内最高日用水量按 9549 立方米/日考虑, 其中自来水最高日用水量(含不 可预见) 8580 立方米/日;再生水最高日用水量(含不可预见) 969 立方米/日。水源和水厂规划规划

32、以那浩水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对水源地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规划扩建那浩水厂,供水能力达到 8000 立方米/日,用地面积约 1.0 公顷。远期那浩 水厂作为配水水厂,水源取自外围灵曲水厂。管网规划供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支状相结合布置, 规划供水管网管材为钢管, 考虑市政消防用水 要求,市政供水管道最小管径为 150 毫米。第二节 污水工程排水体制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平均日新鲜(自来) 水用水量总量的 90计算, 规划到 2020 年, 规划区污 水量为 5148 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 1 座,处理规模为 5500 立方米/日,用地面积为

33、 1.1 公顷(含再 生水设施用地)。污水管网第59条第60条第61条第62条第63条第64条第65条规划区污水收集系统采用重力流形式, 沿主要道路顺坡敷设污水干管, 其它道路敷设 污水支管,以形成完整独立的污水收集系统。第三节 雨水工程雨水量计算雨水管道管段设计流量根据各管段所服务的面积,按最大流量逐段计算。 雨洪利用在规划区内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结合地形特点,集蓄雨水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雨水管渠布置原则根据地形、道路坡向及河流的位置来布置雨水管道,使规划区雨水就近排放至河道。 规划区共分为三个主要的排水分区, 腾龙路以北片区的雨水经过管道系统, 最终经英 才路主干管(D1600 毫米)

34、排入西侧河道; 腾龙路以南, 公园路以北片区雨水向南排 入河道, 管径范围为 D400-D1000 毫米; 镇区南部片区则就近排入东西两侧河道, 管 径范围为 D400-D800 毫米。第四节 再生水工程需水量预测规划区内再生水主要用于城镇绿化、城市河湖、道路浇洒等用水。再生水需水量为 642 立方米/日。水源及水厂规划再生水水源为规划区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厂与污水处理厂合建,规模为 1000 立 方米/日,用地面积为 0.1 公顷。管网规划规划再生水的输配水系统为独立系统。再生水管网布置根据用户情况采用环状网和枝 状网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在靠近用户的道路下。管道宜采用非金属管道,推荐采用 U

35、PVC 管。第五节 电力工程电负荷预测远期规划区最大电负荷约为 11.3 兆瓦, 自然功率因数按 0.95 考虑, 10 千伏侧线损率 按 4%估算,变压器负载率按 1.7 估算,则供需变电容量 21.0 兆伏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第66条第67条第68条第69条第70条第71条第72条第73条电源规划规划远期保留现状南塔水电站。近期保留现状 35 千伏育才变电站,新建 110 千伏育 才变电站, 用地面积 0.15 公顷,采用全户内建设模式, 近期主变容量 231.5 兆伏安。 育才 110 千伏变电站建成后,取消现状 35 千伏育才变电站。10 千伏中压配电网规划在 110 千伏变电

36、站集中出线路段及规划区部分主干道采用电缆隧道方式敷设, 以满足 10 千伏电缆出线需求。次干道及支路新建电力电缆宜采用电缆排管敷设,一般电力 排管采用 UPVC 硬塑料管管群,电力过路管采用镀锌钢管。用户支线及其它电缆线 路可采用加电缆护管保护的直埋敷设。第六节 电信工程用户预测远期规划区内固定电话用户数约为 1.2 万户,交换机容量约为 1.5 万门。局所规划远期在现状通信设施原址新建通信综合设施 1 座(含电信支局, 邮政支局及有线电视 站),用地面积 0.33 公顷。通信管道规划通信管道建设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同步进行,通信主干管从电信局引出之后,采用 12 孔排管, 沿育才大道向北敷设,

37、 英才路以北段改为 8 孔排管。其余支路基本采用 4 孔排管敷设。第七节 燃气工程用气指标及用气量预测远期居民生活、商业及公共建筑以及空调用气由管道供应, 考虑不可预见用气量, 管 道燃气年总用气量约为 210 万标米。气源规划到 2020 年,规划区以天然气为主要气源,气源来自三亚市区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 燃气调压和储配站 1 座,占地面积 0.95 公顷。供气压力规划区天然气配送管网采取中压一级制,管道设计压力 0.4 兆帕,近期可以按照 0.2 兆帕的压力运行。居住区采用楼栋式调压方式,公共设施采用小区专用调压箱(柜)第74条第75条第76条第77条第78条第79条第80条第81条进行调

38、压。燃气管网规划燃气管道从位于玉龙路东侧的天然气压缩站引出之后,经 De250 毫米的管径沿公园 路向西敷设。主干管沿育才大道向北敷设管径为 De200 毫米,向南管径为 De160 毫 米; 次干管沿英才路和腾龙路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 管径为 De110 毫米; 其余支管管 径基本为 De90 毫米。第八节 环卫工程规划垃圾量预测规划区 2020 年人均垃圾产生量按 1.1 公斤/ (人日) 标准确定, 规划区在规划末期预 计日产生活垃圾 18.7 吨。垃圾转运站及垃圾收集点保留规划区外围北侧的现状垃圾转运站, 规划增加环卫停车场一座, 与垃圾转运站合 建,规划区内生活垃圾收集点沿主要街道和

39、商业区按服务半径不超过 70 米布置。公共厕所布置规划共设置公厕 6 座。废物箱设置在街道两侧、路口、居住区和人流密集地区设置废物箱。设置间距为: 繁华商业街道 25-50 米,交通干道 50-80 米,其它道路 80- 100 米。第十一章 综合防灾规划防洪规划规划区河道的防洪标准确定为 20 年一遇,按 50 年校核。 防洪措施防洪主要通过上游水库、湿地拦蓄、下游河道疏挖、护砌来防治过境洪水, 通过山区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疏挖截洪沟、排洪沟等工程措施, 防治本流域内山区 洪水。河道两侧结合现状条件各设置宽度不小于 10 米的绿化带。消防给水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第82条第8

40、3条第84条第85条第86条第87条第88条规划区消防供水主要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室外消火栓设置的供水管管径不小于 150 毫米。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 尽量靠近十字路口, 间距不应大于 120 米, 保护半 径不大于 150 米。 抗震防灾规划规划区防灾避难疏散场地共设置 3 处,总面积为 2 公顷。人防规划战时留城人员按照总人口的 50%计算,留城人员人均 1 平方米的掩蔽面积修建人员掩 蔽工程,规划区需要人防工事面积 7500 平方米。第十二章 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生态系统规划设计原则从区域、规划区及街区-地块三个尺度构建规划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健康的水环境 系统和可持续排水系统。生态系统规划遵循原生态保护、次生态提升及生态型开发原 则,构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的一体化生态系统。生态城镇指标建议在规划实施中,使用分区综合径流系数、初期雨水截留量比、雨水收集利用率、 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比重、下凹式绿地率、雨水调蓄池调蓄能力比、道路 植草沟建设比等指标指导城市开发。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指示公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