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34399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4.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亲,该文档总共1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8年5月33目 录第一章 深刻认识环境保护工作形势6第一节 “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成效6第二节 “十二五”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2第三节“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9第二章 确立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目标24第一节 指导思想24第二节 基本原则24第三节 目标指标26第三章 落实“多规合一”,推动绿色发展34第一节 构建山青水秀的生态空间34第二节 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41第三节 创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42第四章 强化环境质量管理,完善信息化建设47第一节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47第二节 提高环境质量管

2、理能力48第三节 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50第五章 开展专项治理,落实三大行动53第一节 改善水环境质量53第二节 稳定空气环境质量56第三节 防治土壤污染60第四节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61第五节 推动工业污染源达标管理61第六节 综合整治农村环境62第六章 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严格执法监督66第一节 健全生态环境法治66第二节 强化环境监察能力66第七章 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推进体制改革69第一节 改革环保管理体制69第二节 健全环境经济政策69第八章 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71第九章 规划指标达标情况分析74第一节 约束性指标达标情况及可达性分析74第十章 规划实施效益分析80第一节

3、环境效益分析80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81第三节 社会效益分析83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84第一节 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综合决策机制84第二节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85第三节 建立多元投融资渠道,加大环保资金投入86第四节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环保管理水平86第五节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进社会公众参与87附表:“十三五”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投资测算及进度安排表89附表1 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工程、投资测算及进度安排表89附表2 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投资测算及进度安排表93附表3 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投资测算及进度安排表95附表4 固废污染防治工程、投资测算及进度安排表96

4、附表5 农业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投资测算及进度安排表98附表6 环境监管和环保能力建设工程、投资测算及进度安排表101指标名词解释1054前 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国际旅游岛建设主要任务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推进依法治县战略的关键期,也是陵水努力打造中国热带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具有浓郁黎疍文化风情的智慧生态城的重要时期。“十三五”时期同时也是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是着力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期。目前,陵水县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如何以环境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是“

5、十三五”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陵水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以生态和谐、环境宜居为目标,以进一步改善陵水县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建设中国热带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具有浓郁黎疍文化风情的智慧生态城,统筹发展与环境、引导与约束、当前与长远三大关系,明确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30项重点目标指标、5项主要任务和6个方面48项重点工程。规划的实施,对陵水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陵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 深刻认识环境保护工作形势第一节 “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成效1全县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继续保持全国

6、领先水平。“十二五”期间,陵水县大力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四大工程”,总体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2015年陵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细颗粒物6项指标例行监测。布设了土福湾居委会、富力湾健身馆、清水湾雅居乐消防站三个旅游区监测点及陵水县纪委大楼、陵水敬老院两个城市监测点,其中陵水敬老院为清洁对照点。2015年,陵水县空气环境质量基本保持优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年平均值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及细颗粒

7、物年平均值均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级天数为282天,二级天数为51天,优良率(AQI指数100的天数)为97.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面完成樟香坝水源地、都总河水源地、本号镇亚上村水源地、岭门农场山泉水源地4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英州镇地下水型水源地、文罗镇地下水型水源地等7个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功能区要求。“十二五“期间陵水县通过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控制,全县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2015年陵水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水质基本符合相应

8、功能区要求,符合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类标准水质的监测断面占100%(例行监测断面,主要为设置在陵水河、金冲河、都总河的七个监测断面)。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所有监测项目均符和或优于相应功能区执行的标准。6个主要近岸海域海水监测点的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海水水质二类标准,其中符合一类标准的占67%,主要为香水湾、陵水湾、陵水湾养殖区、土福湾,二类标准的占33%,主要为黎安港、新村港,黎安港和新村港主要为活性磷酸盐不满足海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标准,其余指标均满足海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实施“安静工程”,调整工业企业布局,防治工业噪声污染。建立完善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9、执法检查和协调查处机制。在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机动车总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总体保持稳定,总体声环境质量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2015年,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2.0 dB(A),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3dB(A),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2扎实推进减排工作,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全县范围内全面供应、销售国标准车用汽柴油。完成全县13家加油站的油汽改造工程建设。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067辆。全县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配套管线65.6公里,集中处理率达7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230吨/天,处理率

10、达到100%。取缔辖区内的22家粘土机砖厂。“十二五”期间共初审环境影响报告书 62个,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131个,环境影响登记表305个,不予审批4个。2015 年末,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 、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5542.63吨、647.29吨、80.75吨和65.209吨,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全部控制在省下达的任务以内。3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目前陵水县共建有污水处理厂3座,分别为陵水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清水湾二号、三号污水处理厂,共计污水处理能力2.6万吨/天,已建成污

11、水管线65.6公里,201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8.5%。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基本建成。目前,陵水县共建有垃圾处理设施1座,位于文罗镇龙马村与南平农场分界处,占地面积170.35亩,设计垃圾处理能力91吨,服务年限14年,总库容79.87万立方米。2015年陵水县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4万吨,清运到垃圾处理场卫生填埋的有8.4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全县共兴建了6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分别是椰林转运站、英州转运站、新村转运站、隆广转运站、光坡转运站和本号转运站,均采用直接水平压缩车厢可卸式技术,日处理转运生活垃圾590吨,建成垃圾转运站的乡镇均形成了“户集中、村收集、

12、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体系。4加大生态文明创建力度,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陵水县以创建农村文明集镇、小康环保示范村和文明生态村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片区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推动人工湿地、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屋、农村卫生厕所等设施的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注重基础设施功能向农村拓展,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期间陵水县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了椰林镇(卓杰村、里村村、华北村、华东村)和光坡镇(坡尾村、新岭

13、村、港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同时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县政府共投资7600万元建设农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项目,开展了三才镇、本号镇、英州赤岭、土福湾、文罗镇、隆广镇、椰林镇东排村、光坡大潜村、英州镇大石村委会大拥村、提蒙乡远景村、光坡镇坡尾村11个乡镇及农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农村环境得到改善。5 .加大环境管理力度,源头控制污染行为。为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近年来,陵水县不断规范环保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手段,依法大力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一是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以源头控制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控制主要

14、污染物新增量。二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根据国家和海南省的统一部署,每年认真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有力地促进了环境执法,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三是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建成陵水县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对陵水县垃圾处理厂 、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橡胶加工分公司、海南椰海毛纺有限公司、海南铸城建材有限公司5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污染物排放在线远程监控,确保重点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对危险废物、水产品加工、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的环境监管。6. 加大投入,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完整的环保机构体系。在20

15、16年全县机构改革中,成立了机构独立的陵水县生态环境保护局,下设环境监测站,内设综合办公室(兼政策法规办公室股)、环境规划保护股、环境污染防治控制股。基本形成环境监测系统。“十二五”期间,陵水县大力推进空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基本能够科学、及时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现有5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为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建成区声环境质量整体水平,调整优化了噪声监测点位,将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网格调整为500米500米,共计64个网格;交通噪声调整为11670米,道路数8条,共计13个监测点。地表水体布设了香水湾、黎安港、新村港、陵水湾、陵水湾养殖区、

16、土福湾6个近岸海域点位,金冲河、都总河、陵水河三条河流7个监测断面,小妹水库1个监测点位。此外县监测站购置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大气自动监测仪、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多联抽滤器、汽车尾气监测仪、柴油机排烟黑度监测仪、微波密封消解COD测速仪、高压灭菌锅、便捷多功能水质检测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等大型仪器,“十二五”期间全县积极开展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海水、环境空气和废气、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噪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等项目的监测工作,基本满足全县开展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性和专项监测任务需求。环境监管水平逐步提升。通过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基本摸清陵水县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17、。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强化对全县重点排污行业的监管,对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加强对陵水县垃圾处理厂、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橡胶加工分公司、海南椰海毛纺有限公司、海南铸城建材有限公司5家重点监控企业和总量减排项目的监察工作,提高治污设施运行效率和水平。建成了陵水县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对全县5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污染物排放在线远程监控,确保重点企业稳定达标排放。7.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行动战略计划和“绿化宝岛”大行动,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海域等重要生态保护地的保护和管

18、理。建成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南湾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南茄新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1个森林公园,城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 个和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0 个。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04.26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3%。全县主城区公共绿地总面积3.3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2.75%。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完成北吉、三源、骏景、日富、百淳、昌兴等10家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划定陵水县生态保护红线区,总面积981.9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424.5798平方公里,占陵水县国土面积的38.32%;海洋生态保

19、护红线557.4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面积比例29.32%。第二节 “十二五”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 .环境质量保持压力较大,局地性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陵水县管辖海域面积189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9.573公里,沿海岸线主要分布着香水湾、清水湾、土福湾及黎安、新村两个泻湖。三湾岸线以里主要是较高端的房地产及旅游开发,且无较大河流入海,海域水质环境保持较好。目前,全县海域水质污染及海洋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新村、黎安两个泻湖。海上鱼排无序发展,超过泻湖生态承载能力,影响泻湖生态环境。新村、黎安泻湖潮汐通道受泥沙淤塞,水流不通畅,严重降低湖内水体与外海交换。据初

20、步调查,泻湖内现有鱼排约10000口以上,尤其是新村泻湖风,由于受水质影响,鱼排主要分布在水交换较好的口门及航道区域,挤占水流通道空间,且由于常年固定同一区域,没有空间进行轮换,养殖排泄物、网衣污垢清洗物沉积,底质有机质增加,引起低溶解氧区,严重影响泻湖生态环境。 两个泻湖沿岸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最终进入泻湖内,导致泻湖内水质下降。沿岸村庄虽设置有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但仍有大量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收集,就近直接堆放,造成近岸水体污染。现场调查发现,新村港沿岸仍有不少垃圾堆放点,特别是在渔港区修造船厂和鱼品交易市场区,不仅占用水域空间,而且造成附近水

21、体发黑发臭、污染严重。 泻湖沿岸池塘养殖面积约3.28平方公里,养殖废水大多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通过排污沟汇聚后,直接排入大海中。初略测算,每年所排放的养殖污水中溶解性的磷酸盐约3.854吨,溶解性的无机氮约49.2吨,溶解性的有机碳约164吨,是泻湖海水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由于水质恶化、非法渔业生产作业,目前泻湖内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海草优势地位面临威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被破坏等问题。大型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减少;优势生物类群改变;海草表面被污染物覆盖;石莼等大型绿藻开始繁盛,已开始入侵海草的生存空间等。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仍需加强。陵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但是通过对全县集中

22、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目前陵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仍存在以下问题:全县尚未建立应急备用水源地。乡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虽然已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但尚未完成立碑定界工作。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多建立在村庄的居住区,村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散养的畜禽粪便都会对水源地水质构成威胁。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有公路穿越,未设置、警示牌、事故池。部分河段污染物浓度超标。目前陵水河、金冲河、都总河河段所有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小妹水库、黎跃水库、小南平水库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但是英州河、大拥河、曲港河、港

23、坡河4条入海河流水质较差,其上游监测断面水质现状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下游入海口监测断面水质现状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劣类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黎万水库水质现状为IV类,不满足水质管理目标(类),主要超标因子为生化需氧量。根据现场调查:曲港河水质主要受新村港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影响,英州河、大拥河、曲港河、港坡河、黎万水库主要受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影响。2 .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综合能力依然薄弱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陵水县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快速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

24、处理收集系统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其中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本身缺少一个宏观、系统的导向。 污水处理方面,目前陵水城区虽已建有污水处理厂,但污水收集管网尚未完全覆盖,许多管网工程也都在建设和筹建中,部分地区存在雨、污水管道混接现象,使得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承受较大压力。由于城市污水管网不完善,导致城区的安马大排沟、长水洋大排沟等城市排洪沟周边的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排洪沟,对城市排洪沟水质造成了污染。此外,陵水县新村镇、英州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5个乡镇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

25、村大部分地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水塘等随意排放方式广泛存在,严重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的质量,并影响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处理方面,陵水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是陵水唯一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日处理规模91吨,服务年限14年。该填埋场在设计时仅考虑了椰林镇的生活垃圾,并未考虑其它乡镇及农村的生活垃圾,目前该填埋场实际处理能力为230吨/天,剩余库容28万立方米,剩余库容使用年限为3年。“十三五”期间随着全县农村垃圾收集站、转运站配套完善,全县农村垃圾集中运至该垃圾填埋场处理,势必造成该场处理负荷超重,无法及时消纳全县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因此建设新的垃圾处理设施迫在眉睫。3 .环境管

26、理体系初现雏形,长效性统筹管理机制仍然缺失陵水县尚未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综合协调决策机制,全社会多层次的环保协作能力不足,环保部门在参与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上发挥作用不够充分。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环境污染成本较低,执法成本较高,污染成本和治污责任仍不匹配。法律法规方面,尚未制定全县的水源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保护依据尚不完善,各种规划的法律效力不足;政策方面,行政政策主导明显,经济政策辅助力度较弱,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台力度不足,无法达到利用经济手段弥补行政管理的目的。包括生态补偿、超量减排奖励、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等市场补充手段仍

27、处于尝试阶段,未起到良好的资金保障和促进作用。基于总量控制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及相应污染源全程监控体系尚未形成。4 .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但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畜禽养殖治理设施匮乏。陵水目前全县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排水系统不完善,部分采用明沟,部分仅有污水沟,未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部分养殖场未采取防止粪尿渗漏、溢流措施、甚至露天堆放,臭气四溢。养殖场粪尿虽然基本上全部外售或直接还田,但均未作粪便无害化处理。同时对病死畜禽尸体的处理与处置,大部分养殖场尚无设置专用焚烧设施,直接将病死畜禽尸体填埋在果树下。畜禽养殖场尚未对污水、粪便和恶臭进行定期监测,排污口尚未设置国家环保

28、局统一规定的排污口标志。种植业面源污染流失量大,作物秸秆处理利用率低。由于陵水县种植面积大,农药、化肥使用量多,其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还占有较大比例,种植业面源污染仍不可忽视。全县农作物秸杆主要是水稻、玉米、豆类、香蕉等。秸秆大部是田间焚烧或丢弃,少部分还田,到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充分利用秸秆来做堆肥、饲料、燃料或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率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目前陵水县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水塘等随意排放方式广泛存在,严重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的质量,并影响环境卫生。垃圾收集清运系统不完善,目前,陵水县尚有群英乡、提蒙乡、文罗镇、三才镇未建设垃圾转运站。未纳入全县垃圾

29、收运体系的乡镇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仍存在就近丢弃、堆积或者焚烧。既滋生蚊虫,又影响村容村貌、村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特别是在雨季,丢弃的垃圾随着雨水冲刷流进地表水,影响地表水水质。5 .环保能力提升速度较慢,制约环保工作推进 陵水县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机构体系,环保能力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也得到一定的发展提升,但是和环保标准化建设水平相比较,陵水县环保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环境监测能力有待提升。人员不足。目前县环境监测站核定编制6人,现有人员6人,业务技术人员占全站人数的62,与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东部地区三级标准的要求不少于20人,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75%,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

30、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50%差距较大。监测能力薄弱。目前县环境监测站由于人员不足,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近岸海域等监测工作均委托省站及外县监测单位开展。陵水县尚未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主要饮用水源地等水质监测敏感点上尚未设置自动监测站。陵水县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但是目前陵水县只对陵水河、金冲河、都总河三条河流水质进行监控。在英州河、大拥河、曲港河、港坡河等入海河流尚未设置监测断面,无法了解入海河流的水质情况。环境监察能力尚显不足。目前全县已下文成立环境监察机构,但编制人员还未到位。由于环境监察机构要开展辖区内的污染源现场监管检查、环境监察应急管理等众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顺利开

31、展。环境信息化程度较低。陵水县尚未建立独立的生态环境保护局外网,全县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各项环保工作只有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及省生态环境保护厅门户网站上才有公布。当前陵水县的环境信息化水平与全国环保系统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还存在差距。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整体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专用机房和网络、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不足;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网络、应用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信息化未在环保监管、监察、监测等工作领域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政务、业务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第三节“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是陵水县努力打造中

32、国热带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具有浓郁黎疍文化风情的智慧生态城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从国家层面看,国家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这是环保法实施25年来的首度大修。新环保法具有理念先进、科学民主、手段硬实、模式创新、责任严厉等特点,体现了党和政府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建设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和质量总体改善战略目标的确立,凸显了环境保护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此外,国家相继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

33、治行动计划、土壤防治行动计划,环境污染治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环境保护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社会共治,共治和善治将成为新阶段我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式;环保工作重点由污染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转变,使得环保工作与公众诉求相契合,污染治理与维护公众健康相匹配。从全省层面看,海南省确立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经济社会实力将继续快速增强,财政收入显著增加,为加大环保投入力度、解决环境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省第六次党代会和六届四次、五次全会均提出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强调了实现绿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是悉心呵护

34、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2013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期间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海南应该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对于陵水而言,如何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发挥和放大环境与资源的最大综合效应,是“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也是助推环保发展的新动力。从全县层面看,陵水区位、气候、资源独特,后发

35、优势明显,体制机制理顺后的先行试验区将扩展更大发展空间,“三湾”建设持续增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将助力陵水县发展,低碳工业产业聚集区、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高峰温泉旅游区等具备着较大的发展潜能,陵水城市的持续发展将为全县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新的历史机遇。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工作的要求,陵水县开展多规合一改革,未来可把握“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的重大战略机遇,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能源利用、生态功能和空间格局优化等纳入一个综合体系中考虑,突出环境承载力在整个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源头奠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推动城市环境管理模式的变革,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抓手,提升环境保

36、护的决策地位和法律效力。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对高质量生态环境与舒适人居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低碳环保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环境保护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支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公众对环保的普遍关心和积极参与将成为环保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面对新的形势,陵水县环境保护工作必须牢牢抓住机遇,谋划陵水今后五年的环境保护工作,以高标准提升环境质量水平,以本土优势彰显陵水生态文明特色,为建设中国热带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具有浓郁黎疍文化风情智慧生态城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和保障。2 .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37、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过渡期。在“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总体发展目标下,预计陵水县经济在未来10-20年总体上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0年,陵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71.41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5%。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根据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8-60%。未来10-20年仍然是陵水县加快城市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预计2015-2020年,陵水县人口平均增长率在0.9%左右,到2020年,陵水县常住人口将突破34.62万人。人

38、口的持续增长为陵水县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保持一流的大气环境质量面临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期内陵水将迎来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新高峰,综合考虑陵水县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及城市化率等宏观经济发展因素,预计到2020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9万吨标准煤,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同时给陵水县大气污染防治带来较大的挑战和压力。随着陵水城市人口的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交通拥堵将日益突出,机动车排放的NOx和颗粒物等引发的大气环境等问题将随之突显。此外,建筑施工产生的颗粒物污染,道路清扫产生的扬尘污染以及餐饮油烟污染、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垃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水环境压力仍将持

39、续增加。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琼府办2014112 号),2020年、2030年陵水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值分别为2.122亿m3、2.338 亿m3。根据陵水县水资源综合规划预测结果:陵水县2020 年节水方案的总需水量为1.89 亿m3,2030年节水方案的总需水量为2.22 亿m3,基本接近控制总量。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将日益增多,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逐步显现。此外,乡镇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不规范,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和保护有待加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有待完善,英州河、大拥河、曲港河、港坡河下游由于受周边居民生活污水

40、及养殖废水影响,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超标。随着旅游业和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口规模及养殖业等都将有较大增长,水污染物新增量较大,陵水县主要水污染物减排将面临较大压力。 重要生态系统面临潜在威胁。目前新村、黎安泻湖由于周边居民世代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不断发展的养殖业,周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据初步调查,泻湖内现有鱼排约10000口以上,鱼排不仅挤占水流通道空间,其养殖排泄物、网衣污垢清洗物严重影响泻湖生态环境。两个泻湖沿岸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最终进入泻湖内,导致泻湖内水质下降。泻湖沿岸池塘养殖面积约3.28平方公里,养殖废水大多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41、通过排污沟汇聚后,直接排入大海中。初略测算,每年所排放的养殖污水中溶解性的磷酸盐约3.854吨,溶解性的无机氮约49.2吨,溶解性的有机碳约164吨,是泻湖海水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周边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加上不断发展的养殖业数量多,分布散,监管难,渔业养殖和泻湖生态保护和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新村、黎安泻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30第二章 确立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生态和谐、环

42、境宜居为目标,以进一步改善陵水县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建设中国热带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具有浓郁黎疍文化风情智慧生态城,统筹发展与环境、引导与约束、当前与长远三大关系,以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以防范环境风险、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环境监管,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明确陵水生态保护的空间底线,保障陵水生态安全。建立健全适应中国热带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发展要求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第二节 基本原则1.生态立县,环境优

43、先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更加突出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持之以恒的维护好陵水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绿色发展,空间管控体现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均衡点推动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以生态保护红线区为刚性约束,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深化生态环境空间

44、分级管控,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3.质量为主,系统防治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巩固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明确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生态保护等手段,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维护生态安全。4.改革创新,强化法制创新环境管理理念和方式,加快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硬从严,重拳出击,使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行为内部化。对污染源、排放过程和环境介质依法统一监管,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用法治保护生态环境。5. 履职尽责,协力推进落实

45、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明确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责任与义务,强化统筹协调,推进联防联控,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有效模式。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构建政府、企事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协力推进的环境保护格局。第三节 目标指标1.规划目标基于保障陵水县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明确陵水县环境保护坐标系,构建以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的陵水县环境管理新模式,力争将陵水县建设成生态宜居、独具特色、生态环境质量一流的中国热带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具有浓郁黎疍文化风情智慧生态城。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陵水县绿色发展的空间布局、红线体系、发展路径、

46、政策机制。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一流,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明显提升,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宜居程度不断提升。2.规划指标本规划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标、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标设立指标。共设立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安全格局、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和环境经济与管理六类,共30项指标。其中总量控制指标4项,环境质量指标14项,污染防治指标4项,生态安全格局指标6项,环境经济与管理2项。30项指标中约束性指标21项,预期性指标9项。各类具体相关指标见表3。具

47、体指标情况: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l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全部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内。l 限养区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粪污利用率达到100%,适养区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粪污利用率达到80%。维护健康安全的环境品质。l 陵水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樟香坝饮用水源保护区、都总河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l 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本号镇亚上村地表水型水源地、岭门农场山泉水源地,英州镇地下水型水源地、文罗镇地下水型水源地、黎安镇岭仔村地下水型水源地、英州镇格柴村地下水型水源地、英州镇马头村地下水型水源地、三才镇大园村地下水型水源地、新村镇盐尽

48、村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0%。l 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达到98%以上;全县PM2.5年均浓度小于等于20ug/m3。l 主要河流(陵水河、金冲河、都总河)水质优良率(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标准的比例)保持100%。l 主要湖库(小妹水库)水质优良率(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标准的比例)保持100%。l 入海小河流(英州河、曲港河、港坡河)V类、劣V类水质比例为0。l 城市内河(湖)(安马大排沟、长水洋大排沟)劣V类水质比例为0。l 近岸海域(香水湾、清水湾、土福湾、新村港、黎安港)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标准的比例不低于100%。l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达到声环境2类功能区标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达到声环境4a类功能区标准。l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指示公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