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艺术美学简论》课件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pptx

上传人:bubibi 文档编号:21763030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6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美学简论》课件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艺术美学简论》课件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艺术美学简论》课件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艺术美学简论》课件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艺术美学简论》课件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一、美育的性质及其历史发展二、美育的意义三、美育的功能四、美育的实施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一、美育的性质及其历史发展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从现有的历史资料看,古希腊就已经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古希腊有个城邦叫雅典。雅典的教育分为缪斯教育与体育教育。缪斯是希腊话中文艺、美术、音乐、诗歌的女神,所以缪斯教育也就是美育。即使在雅典的体育教育中,也很重视身体的健美以及动作的优美,甚至当时的雄辩术也提倡美丽有内容的论辩术,它构成了智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雅典城邦规定,七到十四岁的儿童可以同时或先后进文法学校或琴弦学校;文法学校教授阅读、书法及算术,琴弦学校教授音乐、唱歌

2、、诵诗,当然这种教育是只对奴隶主的。古希腊对于美育的重视,还可以从当时雅典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对美育的提倡和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言论中充分体现出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讲到为了防止“罪恶、放荡、卑鄙和淫秽”对青年的影响,就应该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之中,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接受它们的好影响,使青年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而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柏拉图又特别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节奏与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

3、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也明确地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安静和休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我国对审美教育历来也十分重视。早在周朝开国之初,就把“六艺”规定为教育内容。“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即乐教,就是现今所说的美育。伟大的儒家教

4、育家孔子把音乐教育放在与规范社会政治制度、伦理观念的礼义同等重要的高度。孔子自己的职业理想就是要当个教师,孔子“尽善尽美”的主张是要求美与善的结合,也就是要求美与人格的修养结合在一起,重视修身养性也就是美育。所以孔子谈美,从来是与美育不分家的。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审美教育问题的是十八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席勒以为,人性中最本质的力量在感情方面,与意识和知识比较,感情是最有力量的。如果没有感性的形象化的东西,而只是纯粹道德的生活,那就可能使生活变得过于严肃而索然无味,而在美的艺术中,人的感情和理性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融洽,从而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美的人性。席勒以为人们在自由状

5、态中像游戏时一样享受着美,而美包含着真理和道德,也就使人热爱真理,使道德完善了。席勒对于审美教育的重视,在教育史和美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后来提出全面发展个性的主张,显然也吸收了席勒美育思想的合理成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美育的重要性,美育则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它的目的就是在美的感染和熏陶中,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高尚人格、情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二、

6、美育的意义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美育就是个体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达到对美的肯定、摄取,对丑的否定、摒弃,使情感得到净化,道德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这样的教育方式就叫美育。凡是与感情相联系的众多方面,无不与美育有关系。培养高尚、健康的感情,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互相渗透,而且有助于德、智、体育的实现;美育始终离不开形象性,它要求人们进行形象思维,具体动人的感性形象不仅是德育、智育的好材料,而且能使人脑左右两半球发展平衡,使智力得以全面发展;同时美育所培养的正确的审美观点、较高的审美感受,欣赏美的能力及创造美的

7、能力,对于艺术人才的造就,对于整个民族审美趣味的提高,都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美育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它对于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方面。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一)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和熏陶,美育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二)美育所激发的创造的热情,是探索科学奥秘的巨大动力(三)美育所陶冶的高尚情操,是道德、人格完美的必具条件(四)美育所使用的艺术作品和感性形式,是进行智育教育的生动材料(五)美育所造就的智力的完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要的一环(六)美育所培养的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促进自身形体美的重要条件,而这与体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七)美育对于艺术人才的

8、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三、美育的功能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审美教育根本上是一种审美境界的教育,审美作为一种境界可以区分为形式(外观)与理想(意蕴)两个层面,形式教育包括形式美和美的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美指事物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美的形式是审美对象的外部表现形态和内部结构方式。形式美可以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美的形式则与美的内容意蕴紧密相连,难以分割。1.形式美及其教育功能形式美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来源于形、音、色等自然属性与人的感觉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当人们自然而然地从某些色彩、质地或声音中获得一种愉悦之感时,形式美便产生了。在事物自然属

9、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形式美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美的形态,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与事物的自然属性相关的形式美实际上有三个层面,即生理、心理和文化象征。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2.美的形式及其教育功能美的形式作为审美对象的外部表现形态和内部结构方式既是意象创造的媒介,也是情感对象化的手段。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艺术的创造和鉴赏中。艺术创造和鉴赏就是意象符号化和符号意象化的过程。拿文学创作和阅读来说,文学创作遵循的是意象语符思维。所谓意象语符思维,是指作家将进行艺术想象、酝酿和构思时不断形成的意象流转化为最恰当、顺畅、精美的语言,最后诉诸文字符号的思维方式。文学阅读遵循的则是语符意象思维,把文学语言变成作为读

10、者审美对象的意象、意境的思维的中介,就是语符意象思维。依次类推,艺术创作活动遵循的就是意象符号思维,艺术鉴赏活动遵循的便是符号意象思维。当符号成为意象创造的媒介及其存在形态时,符号便成为了美的形式。自然的形、音、色本身以及语言文字本身并不是美的形式,它们至多具有某些形式美的特征,只有在意象创造的过程中,当形、音、色以及语言文字经过一定的编排、组合、建构被用来表现特定的内容时,它们才成为美的形式。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美的形式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形式教育。美的形式是意象创造的媒介,美的形式教育因而也必须结合意象创造来进行,或者说美的形式教育就是培养运用形、音、色以及语言文字等符号形式创造意象的能

11、力,美的形式教育既包括艺术创作教育,也包括艺术鉴赏教育。由于艺术创作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练,艺术创作教育应从小抓起,具体的方式主要为歌舞、绘画和手工。中小学现有的音乐、绘画教学严格地说还不是美的形式的教育,这种教学侧重于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意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因而主要还是一种形式美的教育,还没有上升到美的形式的教育。美的形式教育除了具有形式美教育的功能之外,还是培养人们想象力的最佳途径。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也无论是各形式要素的编排、组织、建构还是把美的形式转换为“心像”,都需要充分调动人们的想象力。美的形式教育之所以不同于专业的艺术教育,就在于它不以形式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为主要内容和目的,而是以

12、想象力的培养为中心任务。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3.理想教育及其功能理想这一概念一般是指人对未来奋斗目标的预见和设想,作为一种可能性它与现实性相对应。对人的理想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有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之分,个人理想又可分为人生理想、道德理想、爱情理想、职业理想等。不过在美育中所说的理想,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想,而是一种特殊的理想,即审美理想。之所以说审美理想是一种特殊的理想,是因为审美理想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从一般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提升的超越精神,体现着人对生存意义不断探询和追问的最高心灵旨趣,而人的这种向着未来不断探问,寻求人生境界不断超越的超验追求精神,也正是审美活动的一种特殊意义。人作为

13、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不仅在于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把自己与自身以外的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而且更重要的是,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死亡。人是唯一知道死亡的动物,因为只有人才能在抽象中思维。面对死亡,人感到了自己存在的有限性,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与别人的存在是决然相分的。因此,在与死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亡的遭遇中,人才真实地体验着生命。对死亡的意识,不仅使人倍加珍惜生命的价值,更加自觉地去探寻生命的意义,而且它还迫使人们不断地把目光投射到自身有限的存在以外去作终极的追问。所谓终极的追问,也就是形而上的超验的追问。追求超验即是追求无限、绝对与永恒。尽管形而上学作为一种知识不断遭

14、到哲学家们的怀疑、拒斥以至摒弃,然而,人对绝对和无限的追求热情却并不会因此而衰减或熄灭。人是唯一知道死亡的动物,因为只有人才能在抽象中思维。面对死亡,人感到了自己存在的有限性,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与别人的存在是决然相分的。因此,在与死亡的遭遇中,人才真实地体验着生命。对死亡的意识,不仅使人倍加珍惜生命的价值,更加自觉地去探寻生命的意义,而且它还迫使人们不断地把目光投射到自身有限的存在以外去作终极的追问。所谓终极的追问,也就是形而上的超验的追问。追求超验即是追求无限、绝对与永恒。尽管形而上学作为一种知识不断遭到哲学家们的怀疑、拒斥以至摒弃,然而,人对绝对和无限的追求热情却并不会因此而衰减或熄灭。第十

15、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超验的东西正因为它超越于人的耳目感官和实际生活经验以外,因而是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人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在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之外追寻一个绝对的本体,人之所以要在现实的世界之外再创造出一个超现实的符号化的超验世界,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要摆脱,克服自身存在的短暂性和有限性,人要以某种理想化的存在为基准来重新设定世界并确立自身存在的价值。质言之,人对永恒的追求正根源于人自身存在的非永恒性,人对自由的渴望正奠基于人在现实存在中实际上的不自由。人对超验世界的追寻,既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个具体的琐碎问题,也不是对某种个别有限的人生处境的逃逸,而是从根本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从根本

16、上对“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究竟应怎样活着?”这些人生重大问题的思索。因此,超验之问与怀疑的精神不可分,它是一种追根究底式的探寻与逼问。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实际上,超验之问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它究竟为人的现实存在提供了一种怎样的依据或者描画了一幅怎样的未来图景,而且还在于人类始终执著于寻觅精神的家园这种持久不懈的探索本身。对终极价值的关切和追问,展示了人之为人的全部可能性。它不仅为人提供了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现实中的一切苦难、悲伤、荒谬与困顿,而且使人成为一个永远放眼于未来、不断听命于永恒召唤的敞开着的存在物。对终极存在的关切,对人生根基的探寻,对未来理想的依托,就构成了人之为人最内在最深刻的精

17、神本质特征,这种精神特征就集中体现在为人所独有的对某种信念、信仰坚定不移的持有和奉行中。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念或对信念本身产生怀疑,那就或者会过着一种浑浑噩噩的生活,或者会发生某种深刻的精神危机。没有信念、信仰的生活,就像在旅途中没有归宿,在航行中失去了目标一样,会使人产生一种漂泊无依、无家可归的放逐感和孤独感,甚至会使生存本身变成一种不堪忍受的重负或者变成一种没有意义的纯粹偶然。都处在一种茫然的无知状态。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无论是哲学思辨、宗教信仰还是审美追求,它们作为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究其实质都是在对世界无尽的追问中赋予世界以意义,都是要为人的具体生存提供某种终极的价值信念。哲学思辨是

18、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精神活动,即使是推崇非理性的哲学,也仍然是人理性思辨的成果,仍然要以逻辑化的理论形式加以表述。因而哲学的意义主要在于,它以其深刻雄辩的理性力量为某种人生的信念提供积极的支持。在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中,都不能不包含对人的存在和命运、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都不能不渗透并凝聚着特定时代的人们基于特殊的生存状况所产生的主观欲求与愿望,从而在任何一个时代的哲学中都必然会包含某种形而上的思辨与追求,包含对某种人生信念价值的确定与认同。因此,哲学必然会以其独具的形式对人生信念或信仰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哲学思辨作为一种理性化的活动,毕竟与审美活动之间有着十分清晰的界限。比较起来,宗教信

19、仰活动与审美体验活动之间则具有更多的相似与相通之处。它们都强调摆脱物欲的束缚,在宁静的观照之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宇宙的律动相契合,它们都有力量把人带入超人的迷狂境界,两者都是达到脱俗的心理状态的手段。然而,审美与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宗教作为人类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审美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形式,它是感性个体在与对象直接的交融中对绝对与永恒的一种领悟和把握;而宗教活动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形式,它把人与自然都纳入到一个无所不包的超验的神性世界中,在对神性存在的绝对肯定与信仰中来把握感性个体的有限存在。审美与宗教的区别,归根到底是不同人生信念上的对立,即究竟是在现实

20、感性的实际人生中确认人类存在的价值根据,还是从人以外的某种地方去寻找人类安身立命的坚实依托?是肯定人的现世存在本身的意义,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或天国?审美活动之所以不同于宗教信仰,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始终立足于现实,着眼于人生,它是在感性中包蕴理性,在有限中展现永恒。审美活动不仅使人充分地观照人生,而且使人在观照中去理解,在理解中去创造,从而使人在对世界的重组中也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与各种美的形态直接照面中走进理想的世界,实质上也就是由各种现实人生境界走向审美的理想境界。在审美中主体向理想世界的融入,也就是一种提升和超越,它不是被提升到世界以外的天堂中去,而是超越自身的片面性和有限性,走向本

21、真的人性状态,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走向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即走向自由,亦即从一般人生境界 走 向 自 由的人生境界,走向审美 境 界。审美活动之所以能赋予人积极的力量、崇高的人生信念,不正在于审美中个体与人类整体的这种直接相通吗?因此,所谓审美中人能直接地与绝对和无限照面,这 绝 对 与 永 恒 不 是 别 的,就 是 生 生 不 息、绵 延 不 断 的 人 类 整体,就是人类整体自由对个体的召唤,就是人类不断向着未来敞开和发展的神圣历史使命。因此,美育中的理想教育并不是要给人提供一幅美满生活的理想图画,而是要为人构建支撑生存信念的精神家园,质言之,它根本上是要培养人的一种批判眼光,培

22、养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精神和对平庸现实的超越精神,从而用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由理想之光烛照的美好心灵。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四、美育的实施(一)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手段美育包括形式教育和理想教育。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都具有形式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功能,自然事物、社会生活、艺术作品都可以作为美育的手段,但艺术无疑是美育最重要和主要的手段,尽管不能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却完全可以说是美育的主体部分。1.表演艺术的教育表演艺术是指通过人的演奏和演唱以及形体动作来完成作品的艺术,主要指音乐和舞蹈。美的形式既是意象创造的中介,也是情感对象化的中介,或者说艺术既能创造形象,也能表现

23、情感,但不同的艺术形式可能偏重于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或重形象的创造,或重情感的表现。音乐和舞蹈都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因而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情感陶冶的功能。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能够最直接地打动人们的心弦,迅速唤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舞蹈则能够最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想象舞蹈家抽象的形体动作所象征和表现的情思。以上主要是偏重于从鉴赏的角度来谈表演艺术的教育,从创造的角度来看,音乐和舞蹈的情感表现功能则更为明显。音乐和舞蹈既可以正式演出和表演,也可以私下自娱自乐。高兴时可以歌唱,伤心时也可以唱歌,总之,无论是喜悦还是哀愁,都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来宣泄和升华。2.造型艺术的教

24、育广义的造型艺术指所有塑造二维或三维空间的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因而又称“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狭义的造型艺术主要指绘画和雕塑,造型艺术是形式教育的主要手段。造型艺术需要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来塑造可视的具体形象。因此,造型艺术的教育首先可以培养人们对各种物质材料审美特性的感受能力。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3.语言艺术的教育语言艺术又称文学,是以语言为物质媒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语言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因为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的词可以指称任何事物,但是却不能直接呈现出事物本身。因而语言艺术的教育必须建立在语言文字教育的基础上。文学以抽象的语言符号为创造媒介,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把艺术形象

25、直接呈现给接受者。欣赏者必须经由对语言符号的解读和理解,并借助于想象力才能完成文学的审美活动。越优秀的文学作品越需要调动阅读者的想象力,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把握优秀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因此,语言艺术的教育以语言文字的教育为基础,但不能等同于语言文字的教育,语言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换为审美意象的能力。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语言的抽象性既是文学之所短,也是文学之所长。形象的具体性同时也就意味着确定性和有限性,语言的抽象性则同时意味着多样性和无限性。文学通过语言媒介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既可以展现最广阔的社会图景,也可以深入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正确地认识现实乃是

26、理想区别于幻想的关键,因而语言艺术也是理想教育的重要手段。4.综合艺术的教育在传统社会,戏剧艺术占据着审美活动的中心地位,而在传媒发达的现代社会,影视的美育功能则日益凸显出来。在艺术分类中,戏剧和电影、电视都因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称为综合艺术。戏剧和影视艺术综合了绘画、文学、音乐、雕刻、摄影等艺术的某些元素,因而也具有以上这些艺术形式相似的特性和功能。同时,以上艺术形式的元素在戏剧、影视中又生发化合出新的艺术特性和功能。对作为美育手段的综合艺术教育而言,戏剧的冲突和电影的逼真性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就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和展开情节

27、的。把生活中分散的矛盾和冲突加以提炼和浓缩,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呈现给观众,以营造强烈的剧场效果,这是戏剧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戏剧冲突是通过演员的舞台表演来实现的,具有现场感,最容易激发起观众的心理共鸣。人们仿佛真实地感觉到了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人们的情感也随着剧中人物的成败荣辱而起伏跌宕。在这种感同身受般的审美活动中,人们的同情心体现得最为充分,人们为戏剧而感动,也为自己的感动而感动,同情心因而得到强化而趋于丰富。尽管戏剧和影视都有假定性,但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影视最接近生活,表现形式最逼真、具体、可信。由于影视能够最逼真地反映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和戏剧一样,影视也能

28、有效地唤起观众的同情心,从而达到丰富同情心的功效。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二)以学校教育为基本形式审美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审美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如家庭美育、社会美育、学校美育等,其中学校美育是最基本的形式。学校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完整的学校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专科和大学。在不同层级的学校中,美育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这里主要侧重于介绍高等教育中的美育。高等学校的美育形式又可区分为专门的美育、学科教学中的美育、课外活动中的美育等。专门的美育包括美学原理课的开设,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鉴赏、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教育等。课外活动中的美育指学校有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中的美育,如

29、诗社、书法协会、摄影协会、影评协会、演讲协会等各种学生团体所组织的竞赛评比、讲座展览等活动,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教育功能。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1.文科专业教学中的美育文科可以看做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简称。凡是致力于人性的完善和完美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人文学或人文主义,因此人文科学与美育的关系最为密切,人文学科的目标和美育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人文科学的美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文学本身就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其美育功能自不待言,历史学可以知古鉴今,某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最好的理想教育的材料。哲学使人明智,智慧的火花是点燃理想火炬的火种,对理想的追求不是盲目的激情,而是建立在对现

30、实和未来客观认识基础上的热情。美育的最高目标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在一些人看来,中国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心灵哲学、一种境界理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的,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现象和事物中的规律。在社会科学的教学中当然首先得注重其科学性,但同时也应挖掘其人文意蕴。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2.理工专业教学中的美育理科主要是指以数学为基本手段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也包括应用学科。工科指的是工程技术类的专业,。理工科专业课程的美育功能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可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的感受力。理科以数学为基本手段,工科也大量地应用到数学方法,而数学中

31、的各种公式、定律、定理多半都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在理工科的教学中应该发挥数学学科的形式美的教育功能。理科是对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规律的把握,规律是必然性的反映,是可预期的变化,因而也往往符合形式美的一些法则。理科教学应使学生充分享受到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的愉悦,而不是单纯地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工科教学有大量的技术性课程,对技术的纯熟的掌握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庖丁解牛所达到的“游刃有余”的境界也是工科技术教学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此外,工科教学还涉及对各种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教师在分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同时,最好也不要忘了介绍各种材料的审美特性。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3.医、农专业教学中的美育医

32、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农学以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体和植物都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尽管医学、农学本身的内容与审美无关,但因其研究对象具有审美特性,因此,医学、农学专业教学中的美育也就要充分利用医、农专业的研究对象的审美特性来进行教育。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要培养学生对人的不幸和痛苦的同情心,否则,由于过多地接触疾病患者,学生有可能对别人的病痛无动于衷,麻木冷漠,从而把活生生的人当成无生命的解剖对象。农学专业教学中则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为学生立志献身于造福人类的事业注入永不枯竭的动力。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三)美育实施的基本原则美育实施的原则是

33、指审美教育活动所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则。它是对审美教育的特性和规律的最集中的概括和总结,对审美教育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1.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美育实施应该以活动为中心,这一判断包含有四个层面的意思。首先,美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不同于纯粹的理论研究。其次,美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的,美育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再次,美育实施的效果就体现在活动的过程之中,美育并不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最后,美育也是一种人生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趋向自由人生境界的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要求美育以情境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尽管在美育中理论分析、知识传输也起一定的作用,但通

34、过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特殊的氛围,以启发和诱导的方式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愉快、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潜第十章 艺术美学与青年美育移默化地得到陶冶,则是美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同时也要求美育教师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和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形象化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也可利用多媒体、投影机、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形象化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效果。2.分阶段进行的原则美育和其他教育方面一样都是一种终身教育,因而相应地也就有幼儿美育、少年美育、青年美育、中年美育和老年美育之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排除个体的差异性,同一年龄段的人又有一些共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此,针对不同阶段的人应该采用不同的美育方式和方法,教学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等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