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德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64630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5.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德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德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德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德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德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目录01 规划总则02 发展定位与目标03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04 优先保障生态空间,建设“美丽德宏”05 农业空间提质增效,推动乡村振兴06 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提升城乡生活品质07 产业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08 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塑造特色魅力空间09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安全韧性城市10 强化规划空间传导,保障规划有效实施01规划总则p 1.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p 1.2 规划范围与期限p 1.3 自然地理格局p 1.4 规划基础战略引领创新开放1.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n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

2、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 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云南省建设“民族 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体 现德宏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高质量发 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和城乡风貌品质,为德宏州高 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n 规划原则坚持整体谋划、把握发展趋势,深度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国 (云南) 自由贸 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明确空间发展战略引 领,实现创新开放发展。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底线思维,确保生态、国土和粮 食安全,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 田、城镇开发边界。统筹优

3、化全域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城乡要 素科学流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 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供给水平,注重 人文、自然、历史文脉传承,塑造高品质人 居环境。生态优先 底线约束全域统筹 城乡融合以人为本 品质提升1.2 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以下简称“德宏州”) 全域,规 划总面积11171.86平方千米,包括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2020年;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远景:2050年。梁河县盈江县芒市陇川县瑞丽市1.3 自然地理格局 三江四河贯全州地表景观主要由高黎贡山山

4、脉南延的“三山”与“三江四河”构成。 “三山”即大娘山、打鹰山和高黎贡山尾部主脉,“三江”即怒江、 大盈江和瑞丽江,“四河”即芒市大河、南宛河、户撒河和罗 卜坝河。 怒江干流从芒市东南角擦境而过,属怒江水系。1.4 规划基础 优先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简称“双评价”) ,识别空间发展潜力;科学开展国土空间开发 利用保护现状与风险评估研究 (简称“双评估”) ,明晰国土 空间现状问题与规划风险。生态保护极重要区 占全州比例73%,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农业生产适宜区 占全州比例21%,主要分布在瑞丽江、大盈江流域各大坝子内。城镇建设适宜区占全州比例6%,主要

5、分布在芒市坝子、陇川坝子、盈江坝子、遮岛坝子。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02发展定位与目标p 2.1 发展定位p 2.2 发展目标p 2.3 开发保护战略2.1发展定位“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示范区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实现开放、包容、共赢发展“美丽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践行“两山”理论,在“美丽云南”建设中走在前列沿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统筹全域高质量发展边境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示范区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大团结,彰显民族文化魅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示范区落实国家安全观,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2.2 发展目标 2025年以“生态

6、+文化+枢纽”为重点,实现沿边开放先行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初步构建融入“一带一路”协同发展格局,成为中缅经济走廊重要一极。2035年全面建成“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示范区、“美丽云南”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区、沿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区、边境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 示范区、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示范区。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德宏、畅通德宏、活力德宏、富裕德宏、幸福德宏。2.3 开发保护战略生态优先 ,构筑滇西生态屏障双循环战略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交通引领 ,构建多式联运交通体系魅力凸显, 彰显民族文化特色03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p 3.1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p 3.2 优化主体功能分区p 3.

7、3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3.1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立足德宏州区位优势,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推动大发展的思路,围绕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要求,构建融入“一带一路”的双向开放格局。内引:省内发挥德宏州在云南省沿边经济带中的先导作用,联动保山、 大理推动滇西一体化建设发展,协同建设好中缅经济走廊支撑带,省外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畅通对外产能输出纽带。外联: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缅经济走廊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深化中缅命运共同体打造,把德宏建设成为新时代沿边开放先行区、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3.2 优化主体功能分区 在云南省主体功能区

8、定位基础上,以乡镇为单元,细化落实省 级主体功能区定位,形成重点生态功能区16个,农产品主城区18个,城市化发展区17个。限制开发区域 (重点生态功能区) :中山乡等乡镇;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限制开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 :勐戛镇等乡镇;不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城市化发展区:风平镇等乡镇;开发重点片区,着力推进人口、产业要素集聚发展。3.3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整改补足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在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依据保护目标整改补足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规模总量、空间布

9、局达到上级下达要求,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实行分级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是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空间品质的区域边界,包括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04优先保障生态空间 建设“美丽德宏”p 4.1 生态保护格局构建p 4.2 全域生态空间修复“一廊”贯穿三条生

10、态带的山林走廊4.1 生态保护格局构建 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间生态流的顺畅运行,构建德宏州“三带一廊一网多节点”的生态保护格局。“三带”大娘山生态带打鹰山生态带高黎贡山生态带“多节点”“一网”龙江水库、芒别水库、姐勒水库等重要水库湿地斑块。以“三江四河”为骨架的河流廊道着力提升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连通性,推进林 地抚育更新和区域廊道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强化水土保持治理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注重地质灾害防治对危害较小区域进行工程修复和建设立体化监控预警 平台;对危害较大、人口众多区域引导地质灾害搬迁。4.2 全域生态空间修复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防治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促进水土保 持,实

11、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示范区综合治理。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建设项目的监管,加大对废 弃矿区的整治修复力度,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江河湖及湿地保护依托现有江河湖和湿地进行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 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河湖生态水量得到全面保 证,生境生态功能得到全面维护,实现良性循环。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推进中小河道连通和排水渠清淤整治,加快区域内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措施,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05农业空间提质增效推动乡村振兴p 5.1 强化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p 5.2 构建特色农业产业格局p 5.3 依据乡村类型,制定振兴策略5.1 强化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 落实

12、耕地保护制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形成结 构合理、联动发展的农业空间。推进耕地布局优化,保障特色农业格局推进耕地布局优化,充分保障农业空间,发展壮大优质高效 种植等现代农业,优化特色农业生产格局。加强耕地保护与利用坚决落实最严格的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数量、质量、 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抵制耕地“非农化” 、“非粮化”。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依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 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发挥农业空间复合功能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多元化开发片区农旅资源,采用“田园 +农旅”

13、的核心理念,有机融合“三生两产”复合功能空间。5.2 构建特色农业产业格局 围绕打造“绿色食品品牌”的目标,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立足“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大力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着力做大做强做优绿色食品产业,构建 “一带两轴,三区多点”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暂不明确类5.3 依据乡村类型,制定振兴策略 综合人口、经济、民族文化、生态、地灾等因素评价,科学确定乡村类型,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分类指导乡村发展。集聚提升类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现代化、旅游特色化发展打造 生态-休闲 旅游复合空间,保障生态环境、粮食供给 基本安全,展示德宏特色美丽乡

14、村与田园休闲生活魅力。按照人口增长需求增减建设用地,优化完善村庄公共服 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鼓励产业融合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 模式,明显提升服务周边村庄的能力。包含守边固边型与民族特色型;守边固边型要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夯实守边固边基 础。民族特色型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 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 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问 题,同时实现对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的严格保护。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保持村庄环境整洁卫生,做 好长效管理和维护;位于生态控制区的村庄应限制规 模的扩张,以环境整治提升

15、为主。06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提升城乡生活品质p 6.1 州域总体发展格局p 6.2 推动芒瑞陇一体化发展p 6.3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芒瑞陇一体化核心发展区;6.1 州域总体发展格局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突出三县两市资源禀赋和核心竞争力,坚持以自贸区为引领,构建州内“一核双城, 多区联动”的州域发展格局。一核芒市、瑞丽两个中心城市;瑞陇同城化发展区、遮放战略发展新区、芒市核心发展区、盈江重点发展区和梁河重点发展区,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双城多区联动6.2 推动芒瑞陇一体化发展 基于组团生长,形成泛自贸带状组团城镇群。国内流量以瑞丽- 芒市-昆明为主导方向,瑞丽-陇川-腾冲为次要

16、方向。跨境流量以腊戌-木姐方向为主,培育八莫-南坎、章凤-雷基方向流量。瑞丽陇川同城化发展 面向跨境流量需求,强化口岸产业联动,同时强化基于产业园区 的交通连接,构建同城化交通大体系。芒市公共服务中心、空陆联运枢纽 强化区域职能协调,凸显芒市政服中心,同时立足交通优势,打 造空路联运枢纽。遮放未来潜在增长极适配口岸体系完善及空间增长需求,培育遮放增长极。6.3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以属地服务需求为核心,培育跨区域服务、中缅国际服务为重点,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建立全龄友好、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学有优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 城乡学校布局,建设优质、完善的现

17、代教育服务体系。病有良医:健全以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社会力量 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傣医药服务体系 建设。文化繁荣: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提升边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及民族文化,塑造边疆文脉。健有佳所:充分利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资源,布局公共体育服 务设施,健全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打造“运动德宏”。老有颐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 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和设施。弱有众扶:建立健全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 困人员供养、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兜住民 生保障底线。07产业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18、p 7.1 加快自贸区建设,促进跨境经济合作p 7.2 构建特色产业体系p 7.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p 7.4 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梁 河陇川至腾冲芒 市瑞丽两辅:芒市:公共服务中心、交通枢纽;核心区联动区至八莫7.1加快自贸区建设,促进跨境经济合作n 内外联动发展格局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核心,构建“一核、两辅、三区、多轴” 的内外联动发展格局。一核:以自贸区外向型功能为核心。至密支那陇川:后备产业发展基地。盈 江至昆明三区:核心区、融合区、联动区。多轴:瑞丽芒市 昆明发展轴;融合区缅甸木姐陇川腾冲发展轴;盈江那邦密支那发展轴;陇川雷基市八莫发展轴;自由贸易试验区瑞丽木姐腊戌曼德勒发展轴。至腊戌n

19、内外联动产业发展体系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联动:重点发展跨境电商、跨境金融、跨境产能合作等先导产业;州内产业联动:重点发展跨境产能合作、国际贸易、大健康产业以及德宏州自身特色优势产业;7.2 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德宏作为云南面向南亚 东南亚开放的前沿,迎来了开放、合作、共赢的良机。基于现状 条件分析,在云南省、德宏州发展定位的指引下,根据区域竞合 的新要求,确定发展定位,构建“3+5+8+X”产业体系。7.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从“多产分散”走向“强核心带中心” ,规划构建“两心多点,两带三轴两区”的产业空间

20、发展结构。两带三轴两区瑞丽江、大盈江产业发展带;中缅经济发展轴、中缅印经济发展轴、芒市梁河经济发展轴;边贸旅游创新区、多产融合发展区。两心多点瑞丽、芒市发展核心;盈江、陇川、梁河发展中心。7.4 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坚持全域统筹的原则,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动配合国家推进瑞丽至曼德勒铁路、高速公路及中 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建设。构建新建新型产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 的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实现多方共赢,鼓励创新飞地经 济模式。优先保障园区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工业红线,开展园区 闲置土地和空置厂房专项清理工作,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08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塑造特色魅力空间p 8

21、.1 构建多元特色的魅力空间p 8.2 历史文化保护体系p 8.3 特色风貌引导8.1 构建多元特色的魅力空间挖掘德宏州自然、人文空间特色,构建州内“两带四区”的多 元化特色魅力空间格局,实现高品质的国土空间魅力展现。瑞丽江自然风光魅力带;大盈江自然风光魅力带;两带民族文化魅力区;边境风情魅力区;田园风光魅力区;生态文化魅力区。四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8.2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积极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和丰富历史文化保护内容,建立健全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 多层次体系。历史文化名村:九保村传统村落:邦读村等10村。南

22、甸宣抚司署旧址等159处。户撒乡新寨贺姐村阿昌族传统文化等。8.3 特色n 重点地区风口岸及通道地区风貌引导貌引导以简洁、美观的装饰美化广场、商业街区,并对联检大 楼周边及周边自然景观环境进行完善和提升,塑造整体 性的城市标志空间。两江风景带地区沿江、沿路、沿堤通过连线连片植被恢复和整治,形成水上、堤旁、路边呈连续、层次感较强的江岸森林景观,并通过沿岸特色村落或建筑的组织,打造景观节点。芒瑞大道地区“贡米飘香” 、“风景沿线注重景观节点的设计,注重在平交区、观景台、桥 头、隧道等多个景观节点,营造如画” 、“和谐共处”等景观节点。滨水滨湖地区控制滨水地区的建筑高度、建筑体量、空间界面和视觉廊道

23、,打造丰富层次和秩序感的空间界面,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滨水城市空间界面。城市枢纽地区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以抽象的形式 场站空间中,建筑风貌凸显民族特色、时代风貌和文化底 蕴同时增加文化趣味性,体现地方文化标志特征。陇川梁河宜居梁河文化之城芒市生态宜居 田园城市瑞丽魅力边境胞波情谊盈江山水盈江 魅力盈江陇川田园陇川 绿色家园盈江梁河8.3 特色风貌引导n 城市特色良好的山水田园风光是芒市最主要的景观风貌特征,城市整体 特色景观的塑造应强化对山、水、田、林自然生态要素的保护。芒市展现山水元素,以城市东部山体作为城市背景,将山体的自然 环境引入到城市中,形成城市与山体

24、环境相嵌套的关系。瑞丽注重边境沿线景观打造,依托瑞丽依山面江的总体景观格局, 构建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珠落玉盘”式的整体空间形态。依托自然山体底景,利用大盈江及内部河流水系串联城市组团, 塑造“两山、一坝、一河”的山水景观格局。通过深入城市中的楔形绿地与贯穿整个城市的生态绿地,形成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人文、自然、生态景观格局。09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p 9.1 构建“多式联运”交通体系p 9.2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p 9.3 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G678G678环州铁路G556腾陇高速G320大瑞铁路G56S3349.1 构建“多式联运”交通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多元

25、化多层次的要求,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航空为主骨架,国省道干线公路、通用通勤航空、水运为补充, 构建德宏州“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陆水联运大通道建设,构建“1+4”机场布局、建设沿边 铁路枢纽、完善公路通道布局。至猴桥梁河县联系密支那盈江县至保山、昆明S333芒市S332至临沧联系八莫陇川县联系八莫G678至临沧瑞丽市联系曼德勒联系腊戌9.2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供水:以中心城区及镇一级为中心建设水厂,远期逐渐向村一级 覆盖,形成完善系统的供水系统,保证供水安全。排水:着力降低内涝风险,建设循环高效的排水系统,坚持集约 利用水资源,促进污水再生利用。供电: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着力完善全覆盖

26、、强支撑的电力保障 网,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电力供应体系。通信: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广泛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 4G网络全覆盖,5G网络深度覆盖,支撑并促进德宏州智慧城市建设。环卫:构建“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处 理模式;完善城区公厕建设,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地质灾害防治9.3 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人员安全韧性城市管理安全韧性城市设施安全韧性构建理念韧性城市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规划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为: 龙江芒市瑞丽江区域、槟榔江大盈江区域、怒江水系区。地震灾害防治德宏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0.15g-0.3g之间,芒市、瑞丽、梁河抗震 设防烈度为8度,陇川县、

27、盈江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洪涝灾害防治瑞丽市城区、芒市城区人口规模为中等城市,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 其余城镇均属于一般城镇,其防洪标准按20-50年一遇。以新建为主,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人员掩蔽工程:按1-1.5平方米/人,战时留城人口按40%考虑。消防安全工程设立州域消防指挥中心,各县级市设立消防指挥部,下设城镇消防指 挥站,形成覆盖城乡的灭火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人防工程设施10强化规划空间传导 保障规划有效实施p 10.1 规划传导与管控p 10.2 建设国土空间“一张图”p 10.3 配套政策保障10.1 规划传导与管控 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建立刚性约束与弹性指导相结合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与管控体系,对下位及专项规划分层 管理、分类指导。n 总体规划纵向传导州级国土空间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n 专项规划横向指导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水利产业旅游其他交通能源10.2建设国土空间“一张图”全域覆盖 全要素管控 全过程监督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全州各类国土空间现状、规划、管理数据,形成州域全域“一张图” ,构建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系统,跟踪规划指标执行情况。10.3 规划实施保障 信息化管理机制 实施监督机制 调控激励机制 政策支撑机制 评估调整机制 组织保障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