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生物蛋白质练习题 (2).doc

上传人:顺腾 文档编号:3180036 上传时间:2020-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蛋白质练习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生物蛋白质练习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生物蛋白质练习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生物蛋白质练习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生物蛋白质练习题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的品红溶液_,证明SO2有_。(4)中的实验现象是_,证明SO2有_性。(5)中的实验现象是_,证明SO2有_性。(6)的作用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Na2SO3+H2SO4=Na2SO4+H2O+SO2(2)变红 酸性 (3)褪色 漂白性 (4)变浑浊 氧化 (5)褪色 还原 (6)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SO2+2NaOH=Na2SO3+H2O7. 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_(填各接口的编号)。(

2、2)实验时甲仪器的作用与原理是_。(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处滴入浓硫酸与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_。(4)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5)在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6)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处增重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_。答案:(1)a h i b c f g d(2)作用是使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原理是维持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内压强相等 (3)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4)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5)减小(

3、6)100%或100%.白质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Na+ 分别在温度低于 37(如 0) 、高于 37(如 60)的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 相同时间之后,观察红色和绿色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 比较红色和绿色在细胞 膜上均匀分布时所需时间的长短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 的流动性会加快加 38(1)a、b 膜上载体数量是一定的 . . (2)毒素只抑制了 Ca2+载体的活性,而对 K+载体活性没有影响 心肌细胞吸收 Ca2+、K+为主动运输,要消耗能量,经呼吸抑制剂处理后,供能不足,影响上述物 质吸收。 39、液泡。 第二步:在 A、B 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 15%的盐酸和清水;

4、 第三步:选等量的红色玫瑰花瓣,分别放入 A、B 两只烧杯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观 察。 结果预测:水中的花瓣仍为红色,水为无色;盐酸中的花瓣颜色逐渐变浅,而盐 酸溶液变红。 原因分析:盐酸将细胞杀死,膜丧失其选择性,而清水对细胞活性无伤害作用。 此试验的实验变量是处理红玫瑰使用的是盐酸还是用清水。 细胞膜和液泡膜 40. (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3)蛋白质分子 磷脂分子 流动 选择透过性 变化示意图,其细胞液初始浓度大小关系是 A B. D17A35(6分)黑藻的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液泡无色。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步骤如下图

5、所示。请回答:滴管 吸水纸滴管 吸水纸(1)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然后缓缓地放下。(2)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填“会”或“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3)步骤中,要将视野右上方的叶肉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4)步骤中使用的试剂是0.5g/mL的蔗糖溶液,在步骤中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这是黑藻细胞通过 作用失水的结果。步骤滴加清水后,步骤观察到多数黑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35(6分)(1)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2)不会 (3)右上方 (4)渗透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死亡(2分)17B18.

6、下图为某同学进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步骤,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以上实验 B步骤滴加的是清水C若细胞死亡,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现象 D实验前后的处理形成了自身对照20. 将同一洋葱鳞片叶的三个表皮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右图所示的细胞图像。这三个细胞所处的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 .挺挺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选修一专题一、二限时训练答案选择题AADAA ABDCD BBDCD DBCBB(5)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5.选择培养初步选择能降解

7、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提高其密度6. 3.8x107.挤挤生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优化整合,和谐统一。适当放缓进度,以高中知识点为切入口,强化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教学,有利于有意义学习。3需要改进的地方:(1)由于学生的差异,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处于慌乱之中,无所适从,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交流意识不强,虽然让学生讨论,仍然有部分学生只是一个听众,还没有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变成主动的学习。(2)本节课以学生实验为主,时间安排应紧凑,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实验浪费太多时间,知识点传授太少;再者让学生实验前应作好充分的指导工作,比如:苯酚量取的多少,滴管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苯酚的取用方法等,以便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今后的随堂实验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