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一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doc

上传人:顺腾 文档编号:3233253 上传时间:2020-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一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一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一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为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制定本规范。第一条 总则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第二条 预防用药的适应证一般情况下,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

2、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三)异物植入术;(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第三条 预防用药的选择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类(清洁)切口手术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3、当考虑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0.60.9克静脉给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12克静脉给药)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第四条 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应在术前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第五条 溶媒体预防用药应静脉滴注,溶媒体积不超过100毫升,一般应30分钟给药完毕,以保证有效浓度。第六条 术中追加原则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

4、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选择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时,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毫升,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第七条 用药时间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并说明理由。第八条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1、 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2、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3、手术备皮:毛发稀疏部位无需剪毛;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且应在进入手术室前即刻备皮。4、

5、严格遵守术中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局部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不提倡用抗菌药物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5、 尽量不放引流装置,如需放置应使用闭合式引流装置,并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装置不是持续预防用药的指证。6、 尽可能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使用可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以下各层组织。需出院后拆线的手术患者尽可能到病房由手术医生负责拆线。若发现切口感染,应及时进行相关抗感染治疗,有渗出或脓液的应及时取样做病原学检查。7、 需连台的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应安排在类(清洁)切口手术后。在污染或污秽切口手术后应关闭手术室进行消毒,符合要求方可实施连台手术。8、 术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准备、环境消毒、器械灭菌、术中通风、围手术期保温、术后伤口护理等均应严格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订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中相关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学前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