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9针串口引脚定义 25针串口引脚定义.doc

上传人:顺腾 文档编号:3253429 上传时间:2020-1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针串口引脚定义 25针串口引脚定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9针串口引脚定义 25针串口引脚定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9针串口引脚定义 25针串口引脚定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9针串口引脚定义 25针串口引脚定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9针串口引脚定义 25针串口引脚定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动顶点)命令更改后的下刀点进行操作时会发现该处多出一个小段出来,用Delete Set(删除段)命令将其删掉。否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在下刀处出现一个缺口。 Add Atx at Intersection 在交叉处添加一格顶点 这是一项比较实用的功能,使用它在处理锣带制作过程中,无法连续走刀,而需要提刀的时候快速有效的找到两次走刀的共同点。 在生产(gerber to mill)锣带过程中经常会碰刀这种情况:当弧度适当时是可以连续走刀。当出现圆弧变形就需要按下面的操作步骤来对它进行处理了。先选 Utility 里的 Offset Mill Path(路径偏移)命令,将已经打好补偿的路径定义为

2、g40 属性。接着用 Add Atx at Intersection 命令鼠标左击两条圆弧的交叉处(是 NC 层上)会发现在交叉处多出一个顶点,再用 Delete Seg(删除段)命令将不需要的段咔嚓掉。准确、快捷,接刀处天衣无缝,这一招很有用。 Segments To Arc 折线转圆弧(只对 NC 数据有效) 2. Path Properties 路径属性(补偿方向) 3. Path Direction 路径方向(走刀方向) 4. Drill Hit 更改钻数据的孔径 5. Mill Tab 更改 Tab 位 6. Drill Order 钻数据的次序 7. Drill First/Las

3、t 定义首、尾孔 8. Mill Order 铣数据次序 9. Compensation 定义补偿 10. Tool 更改刀具 11. Explode 打散 CAM350 NC编辑器 Add 菜单 Drill Hit 钻孔 Drill Circle 扩孔(G84) Drill Slot 钻槽(G85) Drill Text 钻文字(M97、M98) Mill Path 铣路径(G01) Mill Circle 铣圆(G32/33) Mill Slot 铣槽 Mill Tab Tab 位(中断) 这些选项都是在初期使用的比较多,等用刀相当熟练后基本上是通过Gerber to mill 项来自动转

4、换的,配合 edit 菜单来修整,不需要通过 Add 来一点点的手工添加。 CAM350 NC编辑器 Utilities 菜单 Gerber To Drill Gerber 转钻带 Gerber To Mill Gerber 转锣带 NC Data To Gerber NC 数据转 Gerber Create Drill 生成钻带(做电测时用) Offset Mill Path 路径偏移(很有用) Segregate Drills 钻带隔离(区分 pt 和 npt 孔) Sort Drill Hits 钻孔数据优化 Sort Mill Paths 铣边数据优化 Step and Repeat

5、Image Order 设置重复排版次序 CAM350 NC编辑器 Tables 菜单 Layers 层菜单(快捷键 Y) Assign Tool Table to Layer 指定刀具表对应层 Define Mill Tabs 定义 Tab 位 New NC Tool Table 新建刀具表 Delete NC Tool Table 删除刀具表 指定刀具表对应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选项, 如果是通过 Add 菜单来手工添加的话,一定要先新建刀具表,在指定刀具表对应层(将层属性改为 NC 属性),才能顺利添加数据。 制作锣带的基本步骤 一、根据 MI 要求检查 outline 的尺寸及孔刀边数据,

6、内角 R 值要求,画好成品Outline。 二、分好层,一般习惯性的保留原装 outline 和原装钻带,套板 outline 和生产钻带,以及要生成的 rout 层,delete 那些与做锣带无关数据。 三、设定 NC Tool Table,用 MI 指定的定位孔,根据内槽大小,拼片间距以及内角的 R 值要求来选用刀具,着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到 NC Editor 的界面下。 四、用 NC 界面下 Utilities 菜单选 Gerber to mill,直接生成锣带,在转换的过程中注意走刀方向和是否补偿。 用 Edit 菜单下的 Copy 命令把生产钻带的定位孔(即根据 MI 要求在刀具表里已

7、经设定好的)Copy To Layers(目的层就是 rout层)。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定位孔时要尽量能防反,以免铣边操作员上反板。 五、退出 NC 界面到 CAM 界面,到 Utilities 菜单选 Draw To One-Up Border(定Border,就时选成品外围),到 Panlel Editor 界面下,点窗口上方的 Setup,将advanced选项打勾, 在按OK。 再点create键, 将spreadsheet切换成AutoCalc(左击鼠标,选 yes 即可),选 delete inage 将那些不是按你的意愿拼片的 Border删除,只保留第一个,将表格里的数据都改为 O

8、,按 OK。到 Edit 菜单里用 Copy命令将片拼好,就可以输出锣带了,保存资料,退出 Panlel Editor 界面。 筛选编辑器 筛选编辑器(点 filter): 1. Dcodes 用来筛选 D 码。 空格表示所有都有效,只要层的状态是打开都可以被编辑。 键入 10,表示只有 10 号 D 码才能被选中编辑,其他的 D 码就被筛选掉了。 键入-10,表示除了 10 号 D 码以外都可以被选中,10 号 D 码就被筛选掉了。 键入 10:20,表示从 10号D码到20号D 码都处于激活状态。 键入-10:20,表示从 10号D码到20号D 码都被筛选掉了。 2. Tool Refer

9、ences 用来筛选刀具。 3. Tab Ids 用来筛选 Tab 位(即连接位,锣带里才用的到)。 Gerber to NC Mill Source Layer 源层(套 outline 层) Target Layer 目的层 Tool Table 与目的层相对应的刀具表 Dcodes D 码筛选 Remove Redundant Data 忽略重线 NC Tool Table Tool Table 刀具表(不同的刀具表可通过它来切换) Display Order 显示次序(有按刀具序号、尺寸和输出顺序等三种方式,且分升序和降序两种模式) Delete Tool 删除刀具(相对应的孔将全部被

10、删除) Renumber Tools 刀具重排序 Combine Tools 合并刀具 Report NC Tool NC 刀具数据报告(孔数、锣程都在这里) Table Name/Type 表格名称和类型 New Table 新建刀具表 Export Order 输出刀具次序 Tab 位的使用 Mill Tool Size 锣刀尺寸 Tab Size Tab 位大小 Name Tab 位名称 要注意的几点: 1.要先 add tab,否则无法定义数据。 2.mill tool size 就是锣刀尺寸,如果填错会导致 tab size 错误,tab size等于连接位尺寸(中心到中心,而非边到

11、边,如连接位的槽的中心到中心 3mm,槽宽 2mm,则边到边为 1mm,如果槽宽 2.4mm,边到边就是 1.6mm 了)减去锣刀尺寸,当连接位为 3mm,槽宽 2mm 时用 2.0mm 的锣刀 tab 位尺寸就是 1mm,槽宽为2.4 时 tab 位还是 1.0mm,但还要配合其它的动作才能使边到边达到 0.6mm 的效果。 下面用几幅图例来说明: Gerber to NC Drill Source Layer 源层(选择你想转为钻孔的那一层) Target Layer 目的层(转换后的钻孔所在层,不需改变) Tool T量减小,使得输出压力降低。E-7-6 均衡风缸与中继阀一、均衡风缸对列

12、车施行制动,其实就是将列车管内的压力空气排除一部分,即对列车管实施减压。要想获得一定的列车制动力,就必须使列车管产生一定的减压量。列车的长度是经常变化的,列车管的容积也就不是固定的。当列车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如要准确控制列车管的减压量,就不能由司机通过“制动阀”直接排除列车管内的压力空气,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来实现。对于DK-1型电空制动机来说,为实现列车管的间接充风和间接减压,在电空制动控制器(空气位操作为空气制动阀)和列车管之间增设了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均衡风缸和中继机构。施行常用制动时,电空制动控制器直接控制小容量的均衡风缸,均衡风缸再通过中继机构来控制列车管的压力变化,这样司机就可不受列车长

13、度和列车管容积变化的影响准确掌握列车管压力的变化并获得准确的减压量。DK-1型电空制动机均衡风缸容积为4升,代号为52(在SS6B型、SS7D型、SS8型机车中为56),安装在电空制动屏下部。二、中继阀(一)中继阀的作用为了对列车管的压力变化进行间接控制,在电空制动控制器与列车管之间增设了一个均衡风缸和中继机构,这个中继机构就是带过充作用的中继阀。图E-7-6-1 中继阀外形图1-双阀口式中继阀;2-总风遮断阀;3-管座。中继阀是电空制动控制器及空气位操纵时空气制动阀的执行机构,它根据均衡风缸的压力变化来控制列车管的压力变化,从而实现全列车的制动、保压和缓解。中继阀具有供排风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14、,特别是当电空制动控制器在过充位时,能使列车管获得超过定压3040kPa的过充压力,从而缩短列车管初充气和再充气的时间,当电空制动控制器由过充位回到运转位时,列车管压力还能通过中继阀缓慢消除,并不会引起列车的自然制动。(二)中继阀的结构中继阀由双阀口式中继阀、总风遮断阀和管座三大部分组成,其外形如图E-7-6-1所示。中继阀过充风缸代号为56,容积为9升。1.双阀口式中继阀双阀口式中继阀由主鞲鞴、膜板、排气阀、供气阀、阀套、阀座、阀体、过充盖、过充柱塞、O形圈及弹簧等组成,如图E-7-6-2所示。主鞲鞴的左侧为中均室,与均衡风缸管相通,右侧与列车管相通。主鞲鞴通过顶杆与排气阀或供气阀联动,排气

15、阀室与大气相通,供气阀室经总风遮断阀口与总风管相通,两个阀座的中间与列车管相通。图E-7-6-2 双阀口式中继阀结构图1-供风阀套;2、3、11、12、14-O形圈;4-供气阀;5-供气阀弹簧;6、15-胶垫螺帽;7-供气阀挡圈;8-排气阀挡圈;9-排气阀胶垫;10-排气阀;13-定位挡圈;16-排气阀套;17-排气阀弹簧;18-过充柱塞;19-主鞲鞴;20-顶杆;21-过充盖;22-膜板;23-中继阀盖;24-螺钉;25-六角螺栓;26-供气阀胶垫;27-螺盖。2、总风遮断阀总风遮断阀控制着总风管与双阀口式中继阀供风室之间的通路。只有当总风遮断阀处于开放状态时,中继阀才能向列车管充(补)风。

16、一般情况下,总风遮断阀的动作与均衡风缸的充风和减压同步,当均衡风缸正常增压时,遮断阀开放,中继阀可以向列车管充风;当均衡风缸减压后,遮断阀关闭,中继阀就不能向列车管补风。图E-7-6-3 总风遮断阀结构图1-遮断阀体;2-挡圈;3-胶垫;4-胶垫螺帽;5-遮断阀;6-遮断阀套;7、8、10-O形圈;9-遮断阀弹簧;11-弹簧;12-胶垫;13-遮断阀盖;14-螺盖。总风遮断阀由阀体、遮断阀、阀座、阀套和弹簧等组成,如图E-7-6-3所示。遮断阀左侧无压力空气时,右侧总风压力克服左侧的弹簧反力后使其左移,遮断阀口开放,总风管压力空气经开启的阀口进入双阀口式中继阀的供气室;当遮断阀左侧充入总风管压

17、力空气时,遮断阀在左侧总风压力和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右移,迅速关闭遮断阀口,截断总风管与双阀口式中继阀供风室之间的通路,这种情况下,列车管压力空气就得不到补充。3.管座中继阀管座既是双阀口式中继阀和总风遮断阀的安装座,同时也是其与外部管路的连接处所。管座上共连有五根管:总风遮断阀管P1、过充阀管P2、总风管P3、列车管P4和均衡风缸管P5。(二)中继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根据均衡风缸及过充风缸的压力变化,双阀口式中继阀有三个基本作用位置,其作用原理如图E-7-6-4所示。图E-7-6-4 双阀口式中继阀各作用位置示意图(a)缓解充气位;(b)缓解充气位(过充);(c)保压平衡位;(d)制动位。1-供

18、气阀及阀口;2-排气阀及阀口;3-主鞲鞴;4-过充柱塞;5-均衡风缸;6-列车管;7-总风管;8-排风口;9-过充风缸;10-缩孔。缓解充气位(图E-7-6-4a,图E-7-6-4b)当主鞲鞴左侧中均室压力上升时,膜板鞲鞴向右移动,通过顶杆将供气阀顶离阀座,总风缸压力空气经供气阀口向列车管充风,列车管经1mm的缩孔与主鞲鞴右侧相通,使主鞲鞴右侧压力随列车管压力上升而增加,主鞲鞴逐渐左移缩小供气阀口,当主鞲鞴右侧列车管压力和左侧均衡风缸压力相平衡时,供气阀口关闭,列车管也达到定压。为加速列车管充风,在过充柱塞左侧通入与总风压力相等的压力空气使过充柱塞右移,当其端部顶上主鞲鞴后,相当于中均室增加了

19、一定的压力。总缸压力在750900kPa范围内时,列车管获得的过充压力为3040kPa。消除过充压力时,过充柱塞左侧及过充风缸内的压力空气经过充风缸上的缩口缓慢排向大气,过充柱塞作用在主鞲鞴上的附加压力逐渐消失。列车管内的过充压力经中继阀排气口缓缓排入大气,由于排气速度很慢,还会引起后部车辆产生自然制动。制动位(图E-7-6-4c)当主鞲鞴左侧中均室压力下降时,膜板鞲鞴左移,通过顶杆使排气阀开启,列车管内的压力空气经排气阀口排向大气,列车管开始减压。同时主鞲鞴右侧的压力空气经1mm的缩孔随列车管压力空气一同排除,使主鞲鞴左右两侧压差减小,膜板鞲鞴逐渐右移,排气阀口逐渐变小,当列车管压力下降到与

20、左侧中均室压力相等时,排气阀口完全关闭。保压平衡位(图E-7-6-4d)当主鞲鞴右侧列车管压力上升或下降到与左侧中均室压力相当时,主鞲鞴恢复到中间平衡位置,供气阀和排气阀在各自阀弹簧的作用下关闭阀口,列车管停止充气或排气,中继阀呈缓解充风或制动后的保压状态。若主鞲鞴左侧中均室压力再增加或主鞲鞴右侧列车管压力由于漏泄而降低,主鞲鞴两侧压力将再次失去平衡,膜板鞲鞴右移使供气阀再度开启,列车管增压,待主鞲鞴两侧压力再次相等时,供气阀关闭,中继阀又过渡到保压平衡位;若主鞲鞴左侧中均室压力再降低时,主鞲鞴两侧压力失去平衡,膜板鞲鞴左移使排气阀再度开启,列车管继续减压,当主鞲鞴两侧压力再次恢复平衡时,排气

21、阀关闭,中继阀重新恢复到保压平衡位。E-7-7 109型分配阀一、分配阀的作用DK-1型电空制动机使用的是109型分配阀,与客货车104、103阀是同一系列产品。它不仅能根据电空制动控制器的操作随列车管内的压力变化来使机车产生制动、保压和缓解作用,而且还能接受空气制动阀的控制,单独实现机车的制动、保压和缓解。二、109型分配阀的结构109型分配阀包括主阀、安全阀和安装座三大部分,如图E-7-7-1所示。109型分配阀的鞲鞴(活塞)用橡胶膜板密封,还使用了大量的“O”形橡胶密封圈,因而具有灵敏度高、密封性能好、维修简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制动力不衰减性。图E-7-7-1 109型机车分配阀外形图1-主阀;2-安装座;3-安全阀。图E-7-7-2 109型分配阀主阀部结构图1-上鞲鞴;2-鞲鞴压帽;3-密封圈;4-下鞲鞴;5-橡胶膜板;6-主鞲鞴杆;7-滑阀;8-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