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杨万里景物诗的审美特征》.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4169518 上传时间:2021-07-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杨万里景物诗的审美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杨万里景物诗的审美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杨万里景物诗的审美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杨万里景物诗的审美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杨万里景物诗的审美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 要教育是指导和发展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家庭和学校拥有不同的育人模式,其作用截然不同。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家校实现联合共同教育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掀起了新浪潮,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家校承载的教育期望越来越高。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朝着专业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家庭辅助学校教育趋于人性化和社会化,基本出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渗透的局面。但是,在社会的变革时期,家校合作开展的过程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要求更多的力量加入,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三方面的相互融合,扭成一股合力,撑起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对此,笔者通过对咸阳师范附属小学的调查研究,积极地探索小学阶段

2、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合适的对策。关键词:家校合作;调查分析;原因;对策探析AbstractEducation is the process of directing and developing a natural persons transition to society, while families and schools have different modes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their functions are very different.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

3、culum reform, the realization of the joint common education students in the basiceducation stage set off a new tide, gradually become a hot issue in society, the school is expected to bear higher education. The school guidance family education toward the specializ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direction d

4、evelopment, the family auxiliary school education tends to humanization and the socialization, basically appears the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 educates mutually infiltration situation. Howe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in the home school is impacte

5、d by the network medi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needing to be solved, requiring more power to join, the mutual fusion between parents, teachers and society, twisted into a joint force, and propped up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Xianyang Normal Sch

6、ool, the author actively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school coope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age and analyzes them and puts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The cooperation of home and schoo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Problem; Countermeasure analysis目 录TOC o 1-3 h z u 摘

7、要 IAbstract II目 录 3(2)家校合作的目的和内容 9(3)家校合作的沟通方式与机制 10(4)家长与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态度与看法 112.访谈结果与分析 14(1)家长访谈结果与分析 14(2)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14(3)管理者访谈结果与分析 15(一)家校合作制度不完善 161.问题表现 162.原因分析 16(二)合作双方角色定位不准确 171.问题表现 172.原因分析 17(三)家校合作内容狭窄 171.问题表现 172.原因分析 17(四)家校合作形式单一 181.问题表现 182.原因分析 18(五)家校合作的沟通机制单向化 181.问题表现 182.原因分析 19

8、五、小学家校合作的对策 19(一)完善家校合作的制度保障 19(二)明确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责任 19附录二 29致谢 34一、引言(一)问题的提出1.小学家校合作的必要性首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在某种情况下,这些局限仅凭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强有力的开展家校合作。家庭的优势在于家庭成员相处的时间比较多、比较长1,父母与孩子最为熟悉,孩子愿意真实地表现自己,并且没有丝毫的顾忌与心理压力,这为家长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孩子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另外,家庭教育不受场地与时间约束,既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言传,也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身教,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家庭教育的灵

9、活性与随机性。然而家庭教育也有局限,在于家长素质不高,没有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的面前没有权威,易于感情用事,起不到良好的教育的作用。学校的优势在于教育者拥有专业的知识、教学内容比较系统丰富、教学的手段比较灵活多样、教学的场地和时间以及秩序都比较稳定。而局限在于限制孩子的天性发展,出现诸多生理心理问题。另外,开展家校合作工作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出大批高标准的人才,但这项任务仅靠学校教育难以支撑和完成,因此,需要家庭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改当中去2。2.小学家校合作的紧迫性从已有的文献记载和家校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家校合作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法律保障、管理体制保障、资源保障

10、3。首先,对于开展的家校合作工作,学校和国家基本上都有规章制度但是并不健全,更没有纳入法律当中。其次,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意识不强4,由于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有些地方还没有成立相关的家长组织和机构。最后,相关的教育资源稀缺,无法给家校合作提供可靠的指导与借鉴。因此,国家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投资力度,使得家校合作法律化、制度化。二、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现状研究(一)概念界定家校合作就是家校以培养孩子为目的而展开的一项双向教育活动。家庭配合和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两者没有主次之分,发挥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教育的效果最大化。(二)国

11、内外小学家校合作现状1.国外家校合作的现状国外家校合作起步早,发展迅速,完善的法律与成熟的理论是其取得优秀成果的关键。(1)国外的立法情况。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修正案1,首次公开正规地将家长参与教育的权利纳入法律轨道,这为后来家校合作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严格的法律依据。1974年公法93-380,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的法律内容,具体表现在联邦政府资助学校、学区建设的项目上,落实这些项目必须成立“项目咨询委员会”,要求家长严格执行监督权和管理权利。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又再次给予了家长管理和决策学校各项工作的权利5。1993年,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又要

12、求各州制定与家校合作有关的法律,满足不同阶层家庭的需要,家庭与学校结为伙伴,积极参与投入的教学工作,使得孩子的情感教育和智力教育共同提高与发展。以上这些规章制度,为推进美国家校合作工作寻得政策上的庇护、权力上的支持6,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的积极性,推动家校合工作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2)国外优秀的家校合作理论有很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要数英国北爱尔兰大学的教授摩根(V. Morgan )。他把家校合作划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低水平阶段,主要的形式有:板报、墙报、家长联系簿、联系个别家长见面等;二是高水平阶段,主要的形式有:家访、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开课、参与学校课程的研发、参加学校开展的

13、各类活动;三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合作阶段,主要形式有:家长委员会、家长组织7。他的理论研究,直接反映出家校合作的发展阶段,由此表明家校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国内家校合作的现状国内家校合作起步晚,发展缓慢,健全政策法律、丰富理论是有序推动家校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点。(1)国内的立法情况。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家庭和学校严格落实儿童的受教育权8。1988年,中央下达了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强调要动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一起关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1990年,又对中小学德育工作发表了更深的见解,强烈要求教育部、学校和家庭自觉、主动、积极联合三方力量,寻求和发展多

14、样化、共同的教育形式和方法。2012年,在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影响力。2013年,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同样把提高家校联动视为重点工作9。2017年,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回答“如何让学校重视家长的意见”时再次提到要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监督和管理学校工作。通过以上的法律政策和讲话,可以看出我国家校合作的法律和制度正在逐步加强和健全,家校合作的形势比较好。(2)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也不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杭州大学刘力教授的见解。他根据家校合作的发展历程,将双方合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的参与,基本流于形

15、式或者停留在表面,主要由学校和教师发起、组织和实施,比如:邀请家长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用电话、短信通知;二是中级阶段的参与,属于人际交往层面,基本实现了家校的双向互动,家长和教师处于自由平等的地位,可以尽情发表各自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走进课堂参与教师教学、使用QQ和微信进行双向交流;三是高级阶段的参与,这时家长已经能够通过学校成立的家长组织或机构来使用监督、管理和决策的权利10。3.已有研究的评述将国内外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研究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家校合作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这些研究的特点是:(1)理论研究很多但实证研究较少,并且缺乏严谨性。集中体现在家

16、校合作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一般都是描述性的而不是实际研究的。(2)已有的研究一般是对个案的研究,而且家校合作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对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不会进行长期追踪。(3)学者对家校合作的研究一般从理论、价值、意义等几个方面入手,但是对其中操作性的问题缺少量化的标准。(4)能对实际的家校合作产生较大影响的家校合作理论与著作比较少。三、研究过程(一)研究方法1.文献法笔者搜集和查阅了大量有关小学家校合作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整理和分析,为下一步家校合作的研究设计与构思打下坚实的基础。2.调查问卷法笔者设计了家校合作的调查问卷(附录一、附录二),分别对咸阳师范附属小学的教

17、师、家长进行了调查,以此了解学校家校合作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访谈法通过访谈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对咸阳师范附属小学的部分教师、家长、学校的管理者进行访谈,从学校的家长、教师和管理者角度理解家校合作,收集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是推进任何一项工作进程的基本保障,并且能规范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路开展。因此,笔者做了如下调查。图1 家长和教师对小学家校合作规章制度的了解情况图1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8.89%的家长表示学校有关于家校合作方面的规章制度,

18、有44.44%的家长表示不清楚;然而教师方面的情况要好得多,有47.37%的教师表示学校或上级部门有相关的 “小学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但仍有15.79%的教师并不清楚。从以上的数据能够说明,当前小学家校合作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学校或上级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强、落实不到位。(2)家校合作的目的和内容目的是行动的方向标,调查家长和教师参与家校合作的目的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以多选的形式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规范孩子行为习惯”,“提高家长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促进学校发展”5个方面对家长和教师进行家校合作的目的调查。图2 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目的的

19、看法图2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家长占88.89%,教师占78.95%;选择规范子女行为习惯的家长占72.78%,教师是89.47%;选择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的家长占50%,教师占63.16%;选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家长占27.78%,教师占63.16%;选择促进学校发展的家长占44.44%,教师占57.89%。比较来看,家长和教师选择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比例最高,都超过了78%;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次之;最少的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家长要改变观念,正确看待家校合作,并且建立学习型的家庭,以民主、明智的家庭氛围优化家庭教育。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己,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是他们对

20、教书育人这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表现。笔者从“孩子的学习方面”,“孩子的品德方面”,“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孩子在校行为表现”,“教育孩子的理念与技巧 ”五个方面进行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图3 家校合作沟通交流内容图3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孩子的学习方面的家长占77.78%,教师占100%;选择孩子的品德方面的家长占44.44%,教师占84.82%;选择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的家长占55.56%,教师占78.95%;选择孩子的在校行为表现的家长占44.44%,教师占84.21%;选择教育孩子的理念与技巧的家长占33.33%,教师占68.42%。综合调查结果,笔者将数据比例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发现家长和

21、教师以学生学习为重,比例在77%以上,而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在逐渐引起他们的重视,比例在55%以上。由此可见,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很大,家长和教师都有“重智轻德”的倾向11,普遍关注学习,家校合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内容比较狭窄。但是,又不难看出,品德方面、身心健康方面、在校表现方面也是家长和教师关注的重点,这些一致的合作内容、一致的合作目标使得家校合作开展起来更容易。(3)家校合作的沟通方式与机制笔者通过6种渠道来了解家校合作的方式,调查结果如下:图4 家校合作常用的沟通方式图4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家长会的家长占88.89%,教师占89.47%;选择家长接待日的家长占22.22%,教师占3

22、6.84%;选择家访的家长占27.78%,教师占47.37%;选择家校联系手册的家长占27.78%,教师占31.58%;选择电话的家长占50%,教师占73.68%;选择 QQ、微信、学校网站等网络交流的家长占66.67%,教师占78.95%。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当前家校合作仍处于低层次阶段,以传统的家长会为主,比例在85%以上;然后是新型的通讯平台也在逐渐普及,使用的比例在66%以上。但是家校合作的主动权还是牢牢掌控在教师手中,而家长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严重制约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另外,从整体角度来看,家校合作的联系方式虽然多样,但是沟通机制趋于单项化模式。(4)家长与教师对

23、家校合作的态度与看法图5 教师对参与家校合作持有的态度图5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支持的家长占44.44%,教师占31.58%;选择支持的家长占33.33%,教师占57.89%;选择无所谓的家长占22.22%,教师占10.53%,选择不支持的家长和教师都为0%.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家长与教师都非常支持和支持家校合作的比例超过了70%;选择无所谓的比例次之,几乎没有不支持的。这是因为家长和教师都发现当今时代的孩子出现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如果家庭或者学校的教育不能高度统一,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家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与教师也强烈要求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对参

24、与家校合作的看法题目 选项 家长 教师对彼此联系主动性的看法 经常联系,时间不固定 22.22% 31.58%当孩子遇到困难或犯错误时 33.33% 21.05%家长会后交流 22.22% 47%很少 22.22% 0%从不 0% 0%表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家长最愿意在孩子遇到困难或犯错误时与教师联系,占33.33%,教师的占21.05%,其次是经常联系,时间不固定、家长会后与教师联系以及从不联系的,都占22.22%,教师的分别占31.58%和4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家校合作还是学校掌握主权,其优势在于教师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专业的教育知识,另外,从侧面也能够反映出,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

25、不强,家校合作的观念有待提高。题目 选项 家长 教师对开展家校活动的看法 活动的意义不大 16.67% 5.56%家长发言很少/教师一言堂 5.56% 26.32%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27.785 15.79%形式过于单调 50% 52.63%表2从表二可以看出,选择活动意义不大的家长占16.67%,教师占5.56%;选择教师一言堂的家长占5.56%,选择家长很少发言的教师占26.32%;选择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的家长占27.78%,教师占15.79%;选择形式过于单吊的家长占50%,教师占52.63%。综合来看,家长和教师认为家校活动的形式过于单调的百分比都超了一半,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活动方式是人心

26、所向,是推进家校合作前行的基础,因此,家长和学校都要为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献计献策。另外,学校需要宣传和推广家校合作的思想,使家长对家校合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教师也要经常鼓励家长主动参加家校合作的相关事宜,全面发挥教师、家长双主体的作用。题目 选项 家长 教师您对家校合作过程中角色的认识 家长承担主要责任教师次之 11.11% 26.32%教师承担主要责任家长次之 16.67% 5.26%学习上教师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方面家长承担主要责任 72.22% 68.42%表3家长卷和教师卷中认为学习上教师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方面家长的责任体系。三要进一步增强时间观念。时间,对我们来说很宝贵。从换届这个角度说,

27、三年一届,时间很短。三年的时间能干很多事,也可能一事无成。各村都要认真回顾一下,三年有没有留下可圈可点的工作,有没有留下值得炫耀的亮点。从当前工作这个角度来说, 2014年已经过去了半年,各项工作能不能开好头,关键是要有时间观念,确保工作打紧板、往前赶。各分工领导同志也要对分管的工作回顾梳理一下,算好时间账、任务账,心里始终装着一本工作进度账,争时间、抢速度,一股劲地往前赶、争主动。往往一步主动,就能赢得全局主动。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本村决定要做的事情,不能疲疲沓沓,拖起来没完。这一点,大家要在今后工作中格外注意。四要进一步增强干事热情。“干”是我们新一届两委的唯一出路。发展要靠“干”来

28、保证,威信要靠“干”来树立,矛盾、困难要靠“干”来解决。在目前全镇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镇村两级精神要更振奋、干劲要更高昂,脚踏实地、不骄不馁。认准的事真干、扎下身子实干。谁认真的干,谁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赢得上级的支持。无论是新当选的两委成员还是连选连任的两委成员,都要有吃苦下力、作难奉献的心理准备,不能图轻省、惜力气,要牢固树立实干兴村的思想,一届接着一届、一步一个脚印,一股劲抓到底,干出成绩,求得实果。五要保持持久工作毅力。当前,我们仪阳的发展就像处在一个斜坡上,努把力、加把劲,拼上豁上再干几年,就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果松了劲、泄了气,就会陷入困难和被动。许多工作就是这样,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和前期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如果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就会前功尽弃,想再抓就更加困难。三环村第一年发展核桃也很难,群众的认识不高,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开了花、结了果,就越来越顺了。陈庄、石西等村发展有机菜也是这样。小考村引进养牛场镇村两级刚开始都作了不少难,正是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