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高一数学下册必修模块结业考试题.doc

上传人:阿甘 文档编号:5613196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高一数学下册必修模块结业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高一数学下册必修模块结业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高一数学下册必修模块结业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高一数学下册必修模块结业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高一数学下册必修模块结业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数学下册必修3模块结业考试题(数学) 20094(必修3模块结业考试)说明:本试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自主选择、分层记分的方式,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每一专题的题目都要有所选择,至少选做100分的题目,多选不限。试题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卷为第4页至第7页。考试时间90分钟。(本场考试禁止使用计算器。)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基础题42分,发展题18分)1下列给变量赋值的语句正确的是 ( )A B C D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频率分布表可以看出样本数据对于平均数的波动大小B. 频数是指落在各个小

2、组内的数据C. 每小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之比是这个小组的频率D. 组数是样本平均数除以组距3. 从某批零件中抽取50个,然后再从50个中抽出40个进行合格检查,发现合格品有36个,则该批产品的合格率为 ( )A.36% B.72% C.90% D.25%4.设A、B、C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下列关系恒成立的是A.cos(A+B)=cosC B.sin(A+B)=sinC C.tan(A+B)=tanC D.sin5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图是 ( ) (1) (2) (3) (4)A(1)(2) B(1)(3) C(2)(4) D(2)(3)6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3、B相 切 C相交 D内含7.已知tan,则的值是 ( )A. B. C. D.8.若,则有 ( )A. B. C. D.9.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与C互斥 B.B与C互斥 C.任何两个均互斥 D.任何两个均不互斥10.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含有6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某一个体a“第一次被抽到的概率”、“第二次被抽到的概率”、“在整个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分别是 ( )A B. C. D. 11.直线l过点P(0,2),且被圆x2+y2=4截得弦长为2,则直线

4、l的斜率为 ( )A. B. C. D. 12.将两个数a=23,b=9交换,使a=9,b=23,下面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 = cc = bb = at = bb = aa = ta=bb=ab=aa=b A. B. C. D.13.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是“if A then B else C”,其中C表示的是 ( )A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B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C条件 D条件语句 14.方程表示的曲线是 ( )A.两个圆 B.四条直线C.两条平行线和一个圆 D.两条相交直线和一个圆15.两根相距6m的木杆上系一根绳子,并在绳子上挂一盏灯,则灯与两端距离都大于1m的概率为 ( )A.

5、B. C. D. 16.从装有3个白球、2个黑球的盒子中任取两球,则取到全是全是同色球的概率是( )A. B. C. D. 17.等于 ( )A.sin2cos2 B.cos2sin2 C.(sin2cos2) D.sin2+cos218.曲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与取值有关19. 给出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数是 ( )开始S=0,i=0S=S+i输出i结束是i=i+1否 A4 B. 5 C. 6 D. 720.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要利用抽样方法抽取10人参加某项调查,考虑选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

6、种方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时,将学生按一、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1,2,270;使用系统抽样时,将学生统一随机编号1,2,270,并将整个编号依次分为10段.如果抽得号码有下列四种情况:5,9,100,107,111,121,180,195,200,265;7,34,61,88,115,142,169,196,223,250;30,57,84,111,138,165,192,219,246,270;11,38,65,92,119,146,173,200,227,254;关于上述样本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都可能为分层抽样 B、都不能为分层抽样C、都可能为系统抽样 D、都不能

7、为系统抽样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卷一并交上。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答题无效。题号二三总分得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基础题10分,发展题10分) 21. 设是第二象限角,则sinsec等于_ 22. 已知样本9,10,11,x,y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4,则xy=_23.圆心为(2,1)且与已知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过点(5,-2)的圆的方程为_.24. 四个卡片上写有“好”、“ 好”、“ 学”、“ 习”这四个字,一不识字的幼儿将其排成一行,恰好排成是“好好学习”的概率是_.三、解答题(共70分,基础

8、题48分,发展题22分)25(14分) 得分评卷人 在大小相同的6个球中,4个是红球,若从中任意选2个,求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90100110120130140150次数o0.0040.0080.0120.0160.0200.0240.028频率/组距0.0320.03626(14分) 得分评卷人 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次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频数为12.(I)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量是多少?(II)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

9、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III)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小组内?请说明理由.27(14分) 得分评卷人 已知sin是方程5x27x6=0的根,w.w.w.k.s.5.u.c.o.m 求sin2(2k+)+cos2()+cot2()kZ的值.座号28(14分) 得分评卷人 S1 输入xS2 若x 2,执行S3; 否则,执行S6S3 y = x21S4 输出yS5 执行S12S6 若x 2,执行S7; 否则执行S10S7 y = xS8 输出yS9 执行S12S10 y = x21S11 输出yS12 结束.已知下面算法:(1)指出其功能(用函数表达式表示)

10、,(2)将该算法用框图描述之. w.w.w.k.s.5.u.c.o.m 29(14分) 得分评卷人 设圆O的方程为,、为直径的端点,是圆上的任意一点,从点A作直线m垂直于过点C的圆O的切线l,交直线BC于M.(I)求l的方程;(II)求点M的轨迹方程. w.w.w.k.s.5.u.c.o.m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 20094(必修3模块结业考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基础题42分,发展题1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BDCAABCDCBDBBAAD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基础题

11、10分,发展题10分) 21. 22. 91 23. 24. 三、解答题(共70分,基础题48分,发展题22分)25. 解法1:(互斥事件)设事件 为“选取2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则其互斥事件为 意义为“选取2个球都是其它颜色球” w.w.w.k.s.5.u.c.o.m 答: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解法2:(古典概型)由题意知,所有的基本事件有种情况,设事件 为“选取2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而事件所含有的基本事件数有 所以答: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注:用独立事件概率计算也可,不妨把其它颜色的球设为白色求,设事件 为“选取2个球至少有1个是红球” ,事件

12、有三种可能的情况:1红1白;1白1红;2红,对应的概率分别为:, 则有 答:所选的2个球至少有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 .26解:(I)由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了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大小,因此第二小组的频率为:又因为频率=所以(II)由图可估计该学校高一学生的达标率约为(III)由已知可得各小组的频数依次为6,12,51,45,27,9,所以前三组的频数之和为69,前四组的频数之和为114,所以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四小组内.27解:由5x27x6=0解得x=2或x=1sin1,且为方程的根,sin=,cos=sin2(2k+)=sin22k+()=sin2()=cos2cos2()=cos2()=sin2cot2()=cot28+()=cos2()=tan2原式=sin2+cos2+tan2=1+28解:算法的功能为:开始是否是x 2 ?x 2 ? 输入 xy = x 21 y = x 2+1 y = x 程序框图为: 否 输出 y结束 29解:(I)切线l的方程为. (用距离等方法求出,需有过程)(II)由题意知C不与A、B重合,AMl,故AM的方程为,即 又由两点式得直线BC的方程为.由方程、解得点C的坐标又上,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