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2∕T 3434—2018 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江苏省).pdf

上传人:秋儿 文档编号:5625104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T 3434—2018 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江苏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DB32∕T 3434—2018 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江苏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DB32∕T 3434—2018 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江苏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DB32∕T 3434—2018 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江苏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DB32∕T 3434—2018 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江苏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3.160A 20备案号: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34342018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n NBC monitoring center of civil air defence works2018- 9 6 发布2018-9-30 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32/T 3434-2018I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民防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泰州市民防局、南京地下工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刻铭

2、、沈斌、郭春信、江涛、孙一明、王根余、颜海春、马生荣、谷波、阎星华、尧勇、徐锋、宋华成、邱锋、杨赟、王鹏、徐其威、王凤高。DB32/T 3434-2018I目录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建筑.25 结构.66 防化.107 通风与空气调节.118 给水排水.169 电气.1810 信息系统.2111 消防.23附 录 A 主要功能房间设置及使用面积要求表.24附 录 B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备编配参考表.25本规范用词说明.27条 文 说 明.28DB32/T 3434-20181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

3、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建筑、结构、防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信息系统、消防。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的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9489-2008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03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

4、计标准GB 50346-2011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RFJ 04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HJ/T 61-200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 NBC monitoring center of civil air defence works战时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实施监测和报警的专用人防工程。3.2核报警器 warning equipment of nuclear protection当城市遭遇核武器袭击时,能为工程迅速提供相关信息的仪器设备。3.3毒剂报警器 warning equipme

5、nt of chemical agents当工程遭遇化学武器袭击时,能为工程迅速提供相关信息的仪器设备。3.4生物报警器 warning equipment of biological warfare agents当工程遭遇生物武器袭击时,能为工程迅速提供相关信息的仪器设备。DB32/T 3434-201823.5独立密闭区 independent airtight area设置在防毒通道一侧,自成隔离密闭空间,用于核生化监测和样品检验的工作区域。3.6染毒装具存放室 contaminated fittings storage room设置在工程主要出入口第一道防毒通道内,供染毒人员脱除并存放

6、受污染防护装具的房间。3.7密闭通道 airtight passage设在工程次要出入口部,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或由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并依靠门的密闭和隔绝作用阻挡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灰尘侵入室内的密闭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通道不允许人员出入。3.8防毒通道 air-lock设在战时主要出入口或连通口部, 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或由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具有通风换气条件,依靠超压排风阻挡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侵入室内的空间。在室外染毒情况下,通道允许人员出入。3.9缓冲通道 buffer passage设在独立密闭区内, 用于连通防毒通道与核生化监测用房; 由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

7、,具有通风换气条件,依靠超压排风阻挡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侵入室内的空间。3.10防化报警设备 warning equipment of NBC protection当工程遭遇原子、化学或生物等武器袭击时,能为工程迅速提供相关示警信息的设备。3.11防化监测设备 monitoring equipment of NBC protection用以监测工程遭遇原子、化学或生物污染情况和工程内部空气质量的设备。4 建筑4.1 一般规定4.1.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由监测用房、通信用房、保障用房等部分组成,并应根据工程等级、建设规模和人员定额,确定各种房间的配置。4.1.2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实行

8、分级设置,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4.1.3 掘开式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有效面积应符合表 1 的规定,坑道式工程的有效面积可按表 1 的规定相应增加 30%。DB32/T 3434-20183表 1 掘开式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有效面积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有效面积()800700600注:有效面积不含电站面积。4.1.4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人员定额可按照表 2 的规定确定。表 2 核生化监测中心人员定额工程等级人员定额(人)值班领导核辐射监测技术人员生物战剂监测技术人员化学毒剂监测技术人员通信人员工勤人员总计一级281212101054二级26888840三级2666626注:实行两班工作制。

9、4.1.5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应根据战时功能和防护要求, 划分口部染毒区、 独立密闭区和清洁区。相邻的两区之间应设置密闭隔墙。4.2 选址要求4.2.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选择交通便利,方便引接水源、电源的位置。4.2.2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避开城市的重点目标和自然灾害、次生灾害直接威胁的位置,且不宜建在城市核心区域地带。4.2.3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选址建设应与城市防化防疫专业队的布局设置相适应。三级核生化监测中心宜与防化防疫专业队工程合建,也可单独修建。4.2.4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根据监测、报警的对象和区域,合理选址,宜设在平时担负环境监测任务或有化验条件的单位内或附近地区。4.

10、3 防护级别4.3.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防护级别应按表 3 确定。表 3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防护级别工程等级防护级别核武器常规武器防化等级掘开式岩石中坑、地道式掘开式岩石中坑、地道式一级4354甲二级5454甲三级5454乙4.3.2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时,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防护级别宜提高一个等级:DB32/T 3434-20184a)辖区内有核设施的城市;b)城区常住人口超过 100 万的县或县级市。4.4 出入口设计4.4.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含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和垂直出入口),且其中至少有一个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应作为战时的主要出入口。各口之间的距离不宜

11、小于 15m,并应设置成不同朝向。4.4.2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出入口应设置防毒(密闭)通道,其数量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 防毒(密闭)通道数量(个)防毒(密闭)通道数量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主要出入口333次要出入口、工程连通口2214.4.3 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染毒装具存放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染毒装具存放室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一防毒通道。b) 染毒装具存放室应贴邻脱衣室。 染毒装具存放室与脱衣室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并开向染毒装具存放室。c)染毒装具存放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9 。4.4.4 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洗消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脱衣室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检查穿衣室的出口

12、应设置在第三防毒通道。脱衣室与淋浴室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并开向脱衣室,检查穿衣室与淋浴室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并开向淋浴室。b)淋浴室内应设置淋浴器、洗脸盆各 2 个,其布置应避免洗消前后人员足迹交叉。c)洗消间各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6 。4.4.5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通风口应符合下列规定:a)柴油发电机组的排烟口应在室外单独设置。进风口、排风口宜在室外单独设置。进、排风(烟)口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以及防雨、防地表水等措施。b)室外进风口宜设置在排风、排烟口的上风侧。进风口与排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与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15m 或高差不宜小于 6m。c)进、排风(烟)口宜采用防爆波

13、活门结合扩散室的消波设施。d)进、排风竖井内宜设置爬梯。4.4.6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设置通信电缆防爆波井和强电防爆波井。4.5 独立密闭区4.5.1 独立密闭区是核生化监测和样品检验的工作区域,由缓冲通道和监测用房组成。独立密闭区应设置在防毒通道一侧,并自成隔离区域。4.5.2 监测用房包括核辐射监测室、生物战剂监测室和化学毒剂监测室。各监测室应分别自成隔离区域,并与缓冲通道相通,主要出入口和独立密闭区房间关系见图 1。监测用房的配置和面积可按本规范附录 A 确定。DB32/T 3434-20185(独立密闭区)第二防毒通道第三防毒通道清洁区第一防毒通道主要出入口室外通道排风竖井排风扩散室

14、脱衣室检查穿衣室淋浴室FMMMMMHMM染毒装具存放室缓冲通道MMMM化学毒剂监测室M生物战剂监测室核辐射监测室MMPPPPP图 1 主要出入口和独立密闭区房间关系示意框图之间的实线代表房间相通;MH防爆波活门;FM防护密闭门;M密闭门;P普通门4.5.3 独立密闭区的缓冲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a)缓冲通道应设置在防毒通道和监测用房之间,并与第一防毒通道、第二防毒通道相连通。b)缓冲通道与第一防毒通道、第二防毒通道之间应分别设置一道密闭门。4.5.4 监测用房的平面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a)监测室应设置密闭门,并开向缓冲通道。b) 生物战剂监测室与缓冲通道之间、 化学毒剂监测室与缓冲通道之间应分别

15、设置密闭传递窗。c)监测室内人流路线的设置,应符合空气洁净技术关于污染控制和物理隔离的原则。4.5.5 监测用房的围护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a)外围墙体应为混凝土密闭隔墙,内部墙体可采用轻质密闭隔墙。b)围护结构内表面应光滑、耐腐蚀、防水,易于消毒清洁。c)房间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d)出入口处应采用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4.5.6 监测用房出口处应设洗手装置, 并宜设紧急洗眼器。 洗手装置的供水应为非手动开关,供水管应安装防回流装置。4.5.7 监测用房的排水管线应与工程内其他排水管线完全隔离,且有明显标识。排水应直接通往设置在工程外的有毒废水收集池,经有效消毒后再行处

16、置。4.6 通信用房DB32/T 3434-201864.6.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通信用房应由决策调度室、信息处理室、通信值班室等房间组成。通信用房的配置和面积可按本规范附录 A 确定。4.6.2 通信用房宜相对集中,利于信号采集、传输和通信值勤的组织与管理。4.7 保障用房4.7.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保障用房应由防化值班室、综合办公室、人员休息室、医务室、设备维修与储藏室、防化器材储藏室、食品加工贮藏间等维护管理用房,盥洗室、厕所、开水间等生活辅助用房,以及通风机房、空调机房、水库及水泵间、污水泵房、柴油电站、配电间等内部设备用房等组成。保障用房的配置和面积可按本规范附录 A 确定。

17、4.7.2 工作人员实行两班工作制。人员休息室的每人床位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3 。4.7.3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设置水冲厕所,且宜与盥洗室集中设置。男厕宜设置大便器和小便器各 23 个,女厕宜设置大便器 23 个。盥洗室的洗手盆(或盥洗槽水龙头)宜按每10 人设 1 个。4.7.4 污水泵房应靠近厕所、出入口或主体外墙设置。监测用房应配备专用污水收集井。4.7.5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设置内部柴油电站, 其配电控制室应设置在主体工程的清洁区。柴油电站的使用面积、主要设施以及设置要求等应按相关的设计标准确定。4.7.6 当空调系统设有室外机时,室外机防护室应设在染毒区且便于通风的室外适当位置。室

18、外机防护室应设进、排风系统和消波设施。室外机防护室应设有通往地面的出入口中,其出入口的大小应能保证设备的进出。当室外机防护室与清洁区连通时,连通处应设置密闭通道。4.8 装修4.8.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装修应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4.8.2 装饰装修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的有关规定。4.8.3 染毒区和独立密闭区的房间、通道,其地面、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4.8.4 监测用房的墙面、顶面、地面应采取防腐蚀和密闭措施;地面标高比相邻通道或房间的地面低 20mm,或设置门槛。4.8.

19、5 决策调度室、信息处理室等主要通信用房和防化值班室应设置防静电活动地板。4.9 平战结合4.9.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宜结合平时的环境监测站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平时交付给环境监测站或疾病控制中心使用的核生化监测中心,其设计还应符合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4.9.2 平战结合的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下列各项,应在工程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不得实施平战功能转换:a)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构件;b)战时使用的出入口、连通口、通风口、排烟口的防护设施;c)战时使用的给水引水管、排水出户管、防爆波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d)监测用房、通信用房等房间的固定设施设备。5 结构5.1 一般规定5.1.1

20、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结构的选型,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部建筑DB32/T 3434-20187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确定。5.1.2 本规范适用于单建、附建的掘开式工程和坑道式工程。5.1.2 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原则与其他的人民防空地下工程相同,本规范没有规定的内容参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文执行。5.2 材料5.2.1 在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下或动荷载单独作用下, 热轧钢筋 HRB500 级的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可取 1.05。5.3 常规武器爆炸作用下结构荷载5.3.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常规武器防护按照非直接命中考

21、虑。对于掘开式结构,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 5 级;对于岩石中坑地道结构,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 4 级。5.3.2 对于单建掘开式工程,拱形结构拱盖计算板块上的均布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取平顶结构均布等效静荷载标准值的 0.9 倍。5.3.3 对于岩石中坑、地道工程,常规武器非直接命中情况下,主体可不考虑爆炸动荷载作用。5.3.4 坑、地道式工程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口部结构等效静荷载,可参照同等抗力级别的掘开式工程口部结构等效静效荷载确定。5.4 核武器爆炸作用下结构荷载5.4.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结构设计中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设计参数,根据其抗力级别确定。工程等级为一级的岩石中坑、地道式工程,

22、核武器爆炸动荷载按等冲量简化的等效作用时间t2,可取为 0.22(s)。5.4.2 作用在扩散室与地下结构内部房间相邻的临空墙上的最大压力,可按消波系统的余压确定。5.4.3 当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与其它人防工程或普通地下室相邻时,与其之间的隔墙水平等效静荷载标准值计算,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位于负二层及以下,上层地下室为普通地下室时,顶板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以按照考虑上部建筑物影响的情况取值;b) 当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与抗力级别高于本工程 2 级或以上的人防工程相邻时, 作用在隔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取较高一侧工程临空墙等效静荷载的 0.85 倍。5.5 岩体中坑道式工

23、程结构荷载5.5.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采用岩体中坑、 地道式工程时, 应选择 IV 级坚硬围岩以上的岩体。5.5.2 IV 级坚硬围岩及以上岩体卸载拱的成拱厚度应符合表 5 的规定;核爆炸作用下最小安全防护层厚度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 5 岩体卸载拱成拱厚度(m)围岩级别IIIIIIIV(坚硬)卸载拱成拱厚度(m)0.50L0.50L0.75L0.75L注: L 为毛洞跨度(m);IV(坚硬)围岩的成拱条件适用于 L5m。DB32/T 3434-20188表 6 最小安全防护层厚度(m)围岩级别工程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3I0.6L0.6LII0.75L0.75LIII1.00L1.25LIV

24、(坚硬)1.00L1.9L注:1.L 为毛洞跨度(m);2.IV 级坚硬围岩的最小安全防护层厚度条件适用于 L5.0m。5.5.3 当坑道工程顶部自然防护层厚度(扣除表土的强风化层厚度)小于岩体卸载拱厚度时,衬砌上的常规武器爆炸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掘开式工程计算。5.5.4 当坑道工程顶部自然防护层厚度(扣除表土的强风化层厚度)不小于最小安全防护层厚度时,衬砌可按静荷载进行设计,围岩压力标准值按表 7 采用。表 7 岩体压力标准值(N/mm2)围岩级别竖向压力标准值水平压力标准值III(0.050.1)310LLIII(0.10.2)310)2/(HL(0.150.25)qIV(0.30.4)

25、310)2/(HL(0.250.40)q注: L 为毛洞跨度 (m) ; H 为毛洞高度 (m) ;为岩石重力密度 (kN/m3) ; q 为竖向压力标准值(N/mm2) 。5.5.5 当坑、地道工程顶部自然防护层厚度(扣除表土的强风化层厚度)小于最小安全防护层厚度, 且不小于岩体卸载拱厚度时, 作用在衬砌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可按公式(1)公式(8)确定:a)拱顶的竖向等效静载标准值当yhdyqpk时01q.(1)当yhdyqpk时dyyhdkqpKq/2 . 111; .(2)310hfqrdy.(3)当mh15时DB32/T 3434-20189hkdy053. 02.(4)当mh15时2

26、 . 1dyk. .(5)当tan642. 0/Lh时Lh/075. 0.(6)当tan642. 0/Lh时tan/321. 01/037. 0hLLh. (7)式中:1q顶拱的竖向等效静荷载标准值(N/mm2);hph 深处压缩波峰值压力(MPa);1dK拱顶的动力系数;ndf动荷载作用下岩体抗压强度(N/mm2)岩石的重力密度;岩体内摩擦角;h毛洞拱脚以上岩石厚度。2 侧墙及拱顶的水平等效静载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hdPKkq225 . 1. (8)式中:2q侧墙及顶拱的水平等效静荷载标准值(N/mm2);2dK侧墙的动力系数;围岩的侧压系数;k衬砌厚跨比系数;hp外墙中点处压缩波峰值压力

27、(MPa)。5.5.6 岩体中的坑、地道人防工程,可不计入底压力的作用。5.6 构造规定5.6.1 对多层地下室结构,应避免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在非人防地下室上层。5.6.2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结构的顶板底面不得高出室外地面。5.6.3 防爆波活门安装预埋门框的内门框墙,厚度不宜小于 300mm。DB32/T 3434-2018106 防化6.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防化等级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防化等级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三级防化等级甲甲乙6.2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核报警器探头应设在工程附近的最高处, 探头与主机连接和安装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 报警器探头与防化值班室中的主机用屏蔽电缆相

28、连, 电缆的穿线管应采用直径为 DN50的热镀锌钢管。b)穿线管可预埋敷设,当沿墙面敷设时其高度应不影响平时对空间的使用。c)探头安装应符合产品安装要求,并做好防雷及安全措施。d)主机的安装位置,距地面 1.2 米处,应设一 AC220V(10%)50Hz 电源插座。6.3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生物报警器探头应设在扩散室之后、除尘器之前,探头安装和探头与主机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 报警器探头与防化值班室中的主机用屏蔽电缆相连, 电缆的穿线管应采用直径为 DN50的热镀锌钢管。b)穿线管可预埋敷设,当沿墙面敷设时其高度应不影响平时对空间的使用。c)探头应固定在距地 1 米,600mm600

29、mm,稳固的台座上。d)在探头和分析仪的安装位置,距地面 1.2 米处,设一 AC220V (10%)50Hz 电源插座。6.4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毒剂报警器的探头应设在进风井内,能蔽光辐射和雨水浸袭的地方,其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 报警器探头与防化值班室中的主机用屏蔽电缆相连, 电缆的穿线管应采用直径为 DN50的热镀锌钢管,电缆长度不宜大于 200 米。b)穿线管可预埋敷设,当沿墙面敷设时其高度应不影响平时使用。c)探头应固定在距地 1 米,600mm500mm500mm 的壁龛内,或 600mm600mm 稳固的台座上。6.5 核核、生生、化报警器应通过智能型三防控制箱化报警器应

30、通过智能型三防控制箱,自动控制战时进自动控制战时进、排风机排风机、电动密闭阀门电动密闭阀门和三种通风方式的信号自动转换。和三种通风方式的信号自动转换。6.6 智能型三防控制箱在接收到核辐射智能型三防控制箱在接收到核辐射、生物或毒剂报警信息时生物或毒剂报警信息时,应具有自动应具有自动(并同时具有并同时具有手动一键式)手动一键式)使通风和给排水系统使通风和给排水系统转入隔绝式防护的功能。转入隔绝式防护的功能。6.7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设核辐射监测设备储藏室,其中应配备适宜室外核辐射监测、剂量率监测和核素识别及个人核辐射剂量监测与监督管理设备。6.8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设生物战剂监测室并应配备简

31、便的生物战剂监测设备。6.9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设化学毒剂监测室,其中应配备化学毒剂分析及监测设备6.10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人员出入口部允许漏气量为:DB32/T 3434-201811V0.1W(m3/h).(9)式中:V允许漏气量(m3/h);W为该口部最小防毒通道或密闭通道的容积(m3)。6.11 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漏气量应满足现行的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与施工验收标准的要求。6.12 防毒通道换气次数 K,应按公式(10)进行计算:01 K()LLW.(10)式中:L工事滤毒式进风量(m3/h);W最小防毒通道的容积(m3);L0保证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的安全余量 (

32、m3) ; 甲级防化工程按清洁区有效容积的 7% (每小时)计算;乙级防化工程按清洁区有效容积的 4% (每小时)计算。6.13 工程口部的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的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门框墙上,应设气密测量管,管材应采用直径为 DN50 的热镀锌钢管,两端应用管帽或丝堵加黄油密封,距地不低于 2.4m。6.14 进、排风系统的密闭阀门均应选用手、电动两用双连杆密闭阀门。6.15 在除尘器和预滤器及滤毒器前后均应设阻力测量管, 管材应采用直径为 DN15 的热镀锌钢管,并在管端安装铜质 DN15 球型单咀煤气阀。6.16 在每个滤毒器的出口管上和在滤毒式进风机出口管道上, 应设尾气监测管, 管材应采

33、用直径为 DN15 的热镀锌钢管,并在管端安装铜质 DN15 球阀。6.17 在粗滤器前迎向进风方向,应设空气放射性监测取样管,管材应采用直径为 DN32 的热镀锌钢管,并在管端安装铜质 DN32 球阀。6.18 在战时人员次要出入口部,应设测压管,管材应采用直径为 DN15 的热镀锌钢管,其一端设在室外大气零点压力处,设 90弯头向下;另一端应设在防化值班室内,并在管端安装铜质 DN15 球型单咀煤气阀与测压装置相连。7 通风与空气调节7.1 通风系统7.1.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应设独立的进、排风系统,并应满足战时隔绝式防护和过滤式防护及三种通风方式转换使用要求。7.1.2 核生化监测中心

34、人员的战时新风量标准:a)清洁式:q1=3050m3/ph ;b)滤毒式:q2=710m3/ph;c)滤毒式进风量 L1,应按公式(11)公式(12)计算:A = q2 nm3/h.(11)B = K Wm3/h.(12)DB32/T 3434-201812滤毒式进风量 LL应取 A 和 B 两者中的较大值,并以此值选择滤毒器的台数。式中:n工程中掩蔽人员数;K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h-1;W最小防毒通道容,m3。7.1.3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空调室与进风机室宜共用或相邻布置。7.1.4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的排风系统应与建筑布局保持一致,超压排风的气流方向应使穿衣间、淋浴间

35、、脱衣间、第二防毒通道、缓冲通道、第一防毒通道和染毒装备存放室依次得到换气。7.1.5 排风房间换气次数,宜按表 9 确定。表 9排风房间换气次数房间名称换气次数开水间35储水池、水泵间23盥洗室、厕所810污水池、污水泵间687.1.6 核辐射监测设备储藏室, 应按负压排风房间设置进、 排风口, 换气次数宜为 K=68h-1。7.1.7 生物战剂检测室应按负压排风房间设置进、排风口,换气次数宜为 K=810h-1;室内应设生物安全柜,化验时能进行自净式室内空气自循环。生物战剂检测室的内部装饰应满足现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7.1.8 化学毒剂检测室应按负压排风房间设置进、排风口,

36、换气次数宜为 K=810h-1;室内应设自循环滤毒装置,化验时能进行滤毒式室内空气自循环。7.2 空气调节7.2.1 工程外空气计算参数:a)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50 小时的干球温度;b)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用取历年平均不保证 50 小时的湿球温度;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 14 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7.2.2 工程所在地岩土初始温度 to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根据工程当地气象台站的地温资料确定岩土初始温度 to;b)无实测资料的坑道工程,岩土初始温度 to 可按公式(13)计算:to=tp-(hg-hq)/mg.(13)式中:

37、to岩土初始温度();tp当地气象站在历年中所测得地表年平均温度的平均值();hg工程口部的海拔高度(m);hq附近气象台站的海拔高度(m);mg高度差空气温降系数,可取 200m/。DB32/T 3434-2018133无实测资料的浅埋工程,岩土初始温度 to 可按公式(14)计算:)(21A )2exp(000dddxptthaAtt.(14)式中:to埋深h处的岩土初始温度();tp地表面年平均温度,即累年地表面年平均温度的平均值();a岩土的导温系数(m2/h);温度年周期波动频率(h-1),可取 0.000717h-1;h自地面至初始温度计算处的岩土埋深(m);Ao工程所处地区的地面

38、温度波动的波幅();tdx夏季地表面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tdd冬季地表面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7.2.3 室内空调设计参数:a)温湿度要求,见表 10;b)送风房间换气次数宜取 810 次/小时;c)室内的噪声标准,见表 10,具体技术要求如下;(1)通风和空调系统应在消声计算后选择消声器;(2)风机室和空调室均应设隔声套间和隔声门;(3)凡在隔声墙上开设的孔洞,应进行隔声密闭处理;(4)风机、空调机和柴油机与风管连接处,均应设 150200mm 三防布软接头;水泵和空调机组进出口与水管连接处应采用挠性连接;风机、空调机组和水泵与基础间应设减震措施。表 10 温湿度要求库

39、房类别室内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允许噪声级(A 级)冬季夏季冬季夏 季办公室10222428407050防化化验室监测室10222428407045防化值班室人员休息室10222428407045设备储藏室102224284070507.2.4 空气调节室内的夏季计算得热量和得湿量,应按下列内容确定:a)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散湿量;b)人体的散热量和散湿量;c)各种设备的散热量和散湿量;d)照明设备的散热量;e)人为的散湿量;DB32/T 3434-201814f)新风带入的热量和湿量;g) 空气处理过程中所需的再热量。7.2.5 围护结构的传热和传湿量计算:a)当覆盖层厚度等于或大

40、于 6m 时,应按深埋恒温地下建筑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量;b)当覆盖层厚度小于 6m 时,应按浅埋恒温地下建筑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量;c)围护结构的平均散湿量,可按经验数据:离壁被复 0.5g/(h.m2);贴壁被复 1.0g/(h.m2)。7.2.6 人体的散热量和散湿量按轻体力劳动确定,见表 11:表 11 人体的散热量和散湿量室内设计温度242526成年男子的散热量,全热 (W)171171171成年男子的散湿量(g/h)1671751847.2.7 各种设备的散热量和散湿量:a)进风机和送风机的空气温升可按 1计算。b)其它尚未预见的设备,根据实际发生的散热量和散湿量进行计算。7.2.8

41、照明散热量,应根据公式(15)进行计算:Q=n1n2N(W).(15)式中:N照明灯具的总功率(W);N=Nin;Ni单个灯具的功率(W);N灯具的总数,要与电专业照明图纸一致;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 n1=1.0;n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上部穿有小孔,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 n2=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则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 n2=0.60.8。7.2.9 人为散湿量,按工程实际编制人数,每人可取 30g/hp。7.2.10 空调计算书中,应通过 i-d 图进行空调负荷计算

42、,然后选空调器。按当地海拔高度和大气压力选用适宜本地的焓湿图。7.2.11 通风空调系统和风口的气流速度,宜按表 12 中的参数选取。表 12系统和风口流速(m/s)名 称风 速干管68支管45送风口34回风口34排风口35DB32/T 3434-2018157.3 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7.3.1 柴油发电机房内温湿度标准,宜按表 13 确定。表 13 柴油发电机房内温湿度标准操作方式温度()湿度(%)隔室操作4075直接操作3575非运行期575控制室1530757.3.2 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独立的进、排风系统。7.3.3 柴油发电机房允许染毒,但是控制室应设在清洁区。7.3.4 柴油发电机房与

43、控制室之间应设防毒通道,换气次数不小于 50 次/时,并设简易洗消设备。7.3.5 柴油发电站机房的降温,宜采用风冷方式。风冷降温所需进风量(Lj)应按以下公式(16)及公式(17)方式计算结果 L1和 L2,取其中大值:a)按排除余热计算进风量 L1:1()pnwQLC ttm/h.(16)式中:Q机房内的余热(kW);Q= Q1+ Q2+ Q3(kW).(17)Q1柴油机体的散热量(kW);Q2发电机的散热量(kW);Q3排烟管在机房内部分的的散热量(kW);Cp空气的比热 0.000279kW /kg;tn机房的排风温度(),风冷电站机房可按 3840计算;tw工程所在地,夏季通风计算(

44、干球)温度();工程所在地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下,空气的密度(kg /m3)。b)按机房设备要求公式(18)计算进风量 L2:L2= Lh+ Lr+ Lo.(18)式中:Lh柴油机头散热水箱的排风量(m/h);Lr柴油机的燃烧空气量(m/h),可按柴油机输出功率的统计数据计算:5m3/kw.h;Lo储油间的排风量(m/h),按换气次数 56 次/小时计算。7.3.6 风冷电站排风量 Lp,应按公式(19)计算。Lp应稍大于进风量 Lj减去燃烧空气量 LrDB32/T 3434-201816LpLjLr.(19)7.3.7 电站进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 a)电站的进风量应不大于防爆波活门的

45、额定风量;)电站的进风量应不大于防爆波活门的额定风量;b)固定电站进风应设除尘;c)送风口应均匀地布置在工作区的上方;d) 设有进风机室的电站, 进风机室应设防火门, 进风机出口管道临近防火墙处应设 70关闭的防火阀。7.3.8 电站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 a)电站的排风量应不大于防爆波活门的额定风量;)电站的排风量应不大于防爆波活门的额定风量;b)换热器与导风管之间应设 150mm200mm 耐火布软接头。c)电站排风机应选用耐高温风机,当设有排风机室时,风机入口前应设 280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7.3.9 电站排烟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排烟干管应采用 4mm5mm

46、厚钢板气密焊接而成,不得漏烟;b)排烟管室内部分,外包保温层,应选用耐高温材料,其厚度应保证表面温度不超过60;c)排烟干管的直径应根据机组的排烟量和排烟管内经济流速 10m/s15m/s,计算后取整数;d)排烟管上不宜设止回阀;e)排烟系统的总阻力,应不大于 2.5kPa。7.3.10储油间的通风应遵循以下规定:a)储油间应设进、排风口;b)储油间的排风口可接入电站排风系统;c)储油间的进、排风管,应设 70 关闭的防火阀;d)储油间单独设排风系统时,排风机不得设在储油间内。8 给水排水8.1 一般规定8.1.1 核生化监测中心给水排水设计应按工程规模与功能及配备的设备及其环境要求等综合考虑

47、,以使系统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8.1. 2 核生化监测中心的给水排水设计应贯彻平战结合的原则,既要确保战时的防护要求,又要方便平时的使用和维护。8.2 生活给水8.2.1 核生化监测中心平时用水应由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供给。8.2.2 核生化监测中心战时可采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有条件时宜采用可靠内水源或构筑有防护的自备外水源供水。内水源应设置在工程的清洁区。8.2.3 在核生化监测中心的清洁区应设置战时贮水箱在核生化监测中心的清洁区应设置战时贮水箱( (池池) ),贮水量应根据工程战时掩蔽人,贮水量应根据工程战时掩蔽人数、战时用水量标准和贮水时间确定。数、战时用水量标准和贮水时间确定。8

48、.2.4 贮水箱(池)的贮水时间应根据工程水源情况,按表 14 确定。DB32/T 3434-201817表 14 战时贮水时间表水源情况用水性质贮水时间有可靠内水源饮用水(d)23生活用水(h)1012无可靠内水源饮用水(d)15生活用水(d)有防护外水源23无防护外水源7148.2.5 贮水箱(池)应无渗漏水,并应有防污染、排污与溢流设施。8.2.6 战时人员用水量标准应按表 15 确定。表 15 战时贮水时间表人员类别用水量(L/(人d)饮用水生活用水化验工作人员564050其他工作人员5698.2.7 核生化监测中心有条件时宜设置开水供应设施。开水供水量标准为 12L/ (人.d) ,

49、其水量已计人饮用水量中。8.2.8 技术设备用水量按工艺要求确定。8.2.9 战时人员生活饮用水,其水质应符合 GB 5749 中“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的要求。8.2.10 技术设备用水的水质按设备工艺要求确定8.3 排水8.3.1 核生化监测中心平时使用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设置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8.3.2 收集地面排水的地漏,当所接排水管道受冲击波作用时应采用防爆地漏。8.3.2 收集战时生活污水的集水池,通气管应接至战时排风口附近。收集平时生活污水的集水池应设通气管,并接至平时排风口附近。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 DN100。8.4 洗消8.4.1 人员淋浴洗

50、消人数应按工作人员总数的 70%计算,洗消用水量标准按 40L/(人次)计算。8.4.2 人员洗消用水的水温为 3740, 选用的加热设备应能在 3h 内将全部淋浴用水加热至设计温度。8.4.3 核生化监测中心口部染毒区墙面、地面的冲洗用水量宜按 5l0L/ (m2次)计算。在需冲洗部位应设置相应的冲洗栓或冲洗水嘴,并设置相应的收集洗消废水地漏或集水池。洗消废水不得与清洁区排水共用集水池,集水池的压力排水管也应分别设置。冲洗位置为各人DB32/T 3434-201818员出入口。9 电气9.1 一般规定9.1.1 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电气设计应确保战时用电需求,并方便平时使用管理;应选用防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