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pdf

上传人: 文档编号:5646240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PDF 页数:450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0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0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0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50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50页
亲,该文档总共4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第一编导论第1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编文学活动第3章文学作为活动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编文学创造第6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文学创造过程7.1复习

2、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编文学作品第9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叙事性作品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抒情性作品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文学风格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

3、受第14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文学接受过程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文学批评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编导论【名师点拨】由于文学理论学科的复杂性,加之初学者对这一学科知识的储备有限,从而对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等存在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的问题。因此,对于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自主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理解文学理论研究名家的相关经典论述,以增强对抽象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思考以下问题对学习本编内容很有

4、帮助:1文学有哪些基本要素?2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区别是什么?3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三者不可分离?4为什么说文学鉴赏不是文学研究?5作品鉴赏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6如何理解文学研究的客观性与相对性?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和优越性?8马克思是如何论述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第1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1复习笔记一、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概述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1)文艺学的系统性文学具有多维、复杂、广延性强等特点,文艺学作为对文学的完整的研究

5、,其也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即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但又具有不同科学形态的分支构成的知识体系。(2)文艺学研究的发展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即以对文学中最早发生的诗歌这一体裁的研究来统领对整个文学的研究。直到19世纪,整个文学研究基本上仍处于笼统的未分化的状态。 20世纪以来,各门科学迅速发展,分工更加明确具体,加之文学实践的需要、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成熟多样化,使得文艺学形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也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得以成立。(3)文艺学的分支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

6、一方面各自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渗透和作用。三者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区别a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b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是对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 联系a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b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

7、的规律,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其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文学四要素的观点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 H.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2文学理论的任务(1)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2)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3)社

8、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4)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5)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审美对象,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读者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1)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

9、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2)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3)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的态度:一要坚持,二要发展。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1)民主的。即以提倡广大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2)科学的。即科学形态的文学理论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种政治的需要。(3)现代的。即发展文

10、学理论,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类社会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文学理论也必须实现现代性的创新。二、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及视角密切相关。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更多各类考试资料 v:344647 公众号:顺通考试资料 1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2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1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看(1)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是揭示

11、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2)创作-作品-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因此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文学心理学才能切入这些特殊的心理行为进行研究,文学心理学是文学理论的又一重要形态。(3)创作-作品-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文学接受首先要破译语言符号,而文学符号学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基本形态。(4)创作-作品-接受系统又是特殊的信息系统,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特殊信息的传播,文学接受则是特殊信息的接收,从文学接受再到文学创作则是信息的反馈。这样一来,从信息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必然会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文学信息学。2从文学生产-

12、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个流动的系统来看(1)从文学生产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社会学的视角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学社会学无疑是文学理论一种重要的形态,而且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2)文学生产到文学消费的过程,又是文学艺术价值的产生、确立和确证过程。艺术价值在文学生产中产生,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确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因此,由价值学视角所形成的文学价值学可以、也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还有一种把各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这就是文学文化学。3小结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包括文学哲学、文学社

13、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知识点引申】弗洛伊德谈文学创作的心理学动因: 人的潜意识中存在欲望,欲望之中对人产生决定性的欲望是性欲; 在社会规范中,欲望是受到压制的,因而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释放自己的欲望; 欲望的释放需要合乎社会的规范并被社会所接受,艺术就成为了一种方式。综上,艺术是力比多的体现,艺术是艺术家避免崩溃的工具。名家名论人文学科的重心在于具体和个别的事实,而个别的事实只有在参照某种价值体系时才能被理解。李凯尔特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荆浩1.2课后习题详解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1)从学科归

14、属上看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2)从对象任务上看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

15、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审美对象,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读者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接受论。(3)从学科品格上看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

16、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在于它必须经得住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a民主的即以提倡广大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依归;b科学的即科学形态的文学理论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不是一味迎合某种政治的需要;c现代的即发展文学理论,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向现代化迈进,我们的文学理论也必须实现现代性的创新。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7、?答:(1)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2)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填空题1_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论述了文学的作

18、品、作家、世界、读者四要素。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1)艾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是_。(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案】(2)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_。中山大学2017年研M.H.艾布拉姆斯【答案】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于1953年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本书着重讨论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时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了“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此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世界、作家、读者”。【解析

19、】2文艺学分为文学批评、文学史、_。暨南大学2014年研相关试题:人们通常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即_、_、_。(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扬州大学2017年研【答案】文学理论【答案】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解析】二、名词解释1逻各斯北京大学2013年研答:逻各斯在希腊语中记为“logos”,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逻各斯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自赫拉克利特最初把“逻各斯”引入哲学中后,它当时既有语言、说明、尺度之蕴,又有理性、法则之意。海德格尔曾经从语源学上

20、对逻各斯有过考证,他认为古希腊语中的“logos”,起源于“legein”,而“legein”,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说话”。后来,德里达继承海德格尔的思路对西方哲学进行了总的概括,提出了以逻各斯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2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南京大学2011、2014年研相关试题:(1)文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2)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活动四要素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文学四要素说是美国学者M. H. 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

21、,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三、论述题试论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的异同。同济大学2012年研;北京大学2015年研答:“摹仿说”是关于文学起源和文学本质的学说,它起源于古希腊。“摹仿说”认为艺术作品起源于对于现实的摹仿,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世许多文艺理论家、艺术家都持这种观点。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此进行了精妙的论述,两人对文艺创作活动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传

22、承性。但作为古希腊杰出的思想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二者都具有完整的、个性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摹仿说”只是建立在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上的一部分,因此具体阐释和最终结论都存在较大的不同。(1)相同之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文艺的本质在于模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世界。柏拉图认为文艺创作是模仿感觉世界的活动,艺术品就是由感性事物引起人的灵魂对美的理式的回忆而产生的,是低于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文艺是创造性的模仿。他认为宇宙间的事物都是物质与形式的统一,艺术的模仿不是抄袭事物的外形,而是一种从质料发展成为形式的有机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2)不同之处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是

23、对于现实世界的摹仿,而现实世界本身是对于“理念”的摹仿,因此艺术作品就是对摹仿的摹仿,距离真理性的“理念”隔了两层。正是因为这样的艺术本质观,使得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作为摹仿者是缺少“真知识”的无能的人,包括荷马这样伟大的诗人亦不过如此,因为他们不能直接摹仿“理念”,只会制造出一些和“理念”相隔甚远的影像。而且,艺术家对自然即“理念”的影像的模仿,不过像“拿一面镜子到处照”。因此,他认为艺术家作为摹仿者也只是机械的临摹者,至多是“影像”的复制者。后世的一些理论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把艺术家称作“仿造者”。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在柏拉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虽然同样承认艺术作品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

24、但不同于柏拉图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因而对于现实世界进行摹仿的艺术作品本身也是具有意义的。同时,他明确提出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因此,艺术比现实更为真实,其所摹仿的绝不是柏拉图所言的世界的表象,而是现实世界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也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了艺术创作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即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并非由于无能,而是天性使然。诗人对自然的模仿并非依样画葫芦,他不是被动者,而是不同于历史学家的主动创造者:“历史学家与诗人的区别在于前者记述已发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25、影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前驱们都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强调艺术家、诗人的创造性,强调通过想象、虚构,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例如狄德罗认为艺术应创造“理想典范”,艺术家不应做“纯粹简单的模仿者、普通自然景色的抄袭者”,而应该做充满“理想的、诗意的、自然的创造者”。综上所述,通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两人都承认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但柏拉图的“镜子摹仿论”是其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在文艺领域的反映,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则更具有客观性的因素,突出了文艺本身的作用。第2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2.1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一)艺术活动论1文学活

26、动论的来源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马克思实际上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2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的观点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时候,发现人的异化和人的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2)人同劳动本身的异化。(3)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4)人同人的异化。3人的生活活动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不同的(1)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无意识的对自然的被动的适应过程,纯粹是为了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2)人的生活活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以“自由自觉”为基本特性的。 “自由”,是指人的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

27、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 “自觉”,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动的。4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性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二)艺术交往论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交往的思想被突出地提出来。特别是在论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的相互关系中,马克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三)艺术生产论1艺术生产论的形成文学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之一,一旦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就随着时代的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

28、动。2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的多种意义(1)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2)同时论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认为艺术的一定繁盛期不与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3)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4)专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四)艺术反映论1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2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这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被运用于对文学活动性质的解说。表现在:(1)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2)文学

29、反映论的观点在毛泽东那里,得到了更直接和更鲜明的表述(五)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特点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六)人民文学论“人民文学”应该是文学“人民性”的丰富展开。1不能将“人民文学”简单地理解为文学题材问题。2不能简单地把“人民文学”理解为是一个认识问题。3不能简单地把“人民文

30、学”理解为抽象的概念。【知识点引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十分重视一种具体的思想、文化现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宏观的角度上阐释文学发生、发展的原因并对文学变化的方向作出解释,同时也可以揭露作品深层的社会含义,这对于文学研究是有价值的; 社会的变化可以改变社会主体观念和思想,但“它们的形式与风格、类型和实际文学标准的形成究竟其社会起因何在罕有确实可靠的论证”。(摘自韦勒克文学理论)二、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包含着深刻的哲学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毫无疑问,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

31、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两层含义(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2)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二)中国特色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当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只有同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才能生根、发芽、成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注意以下两点:1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的实际相结合。2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

32、合点。(三)当代性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必须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具有当代性并体现时代精神,须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2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3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这些新学科反映了20世纪科学的新成果。这些新兴的学科,作为理论都可以转化为方法,用以研究文学现象,从而创建文学理论新的分支,这样才能把文学理论提高到当代科学的水平上来。名家名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马克思:1

33、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过程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开始时就已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了。”马克思:资本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指艺术形式引者)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家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作为某一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的时候,他才是生产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

34、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中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们的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点的一面镜子,是家长制农村的软弱和勤劳庄稼汉的习以为常的懦弱的反映。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意识形态原则上只有在各种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阿布洛夫:美学:问题和争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

35、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2课后习题详解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答: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是历史唯物

36、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1)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2)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3)艺术生产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

37、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5)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解的特点。答: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解的特点主要有:(1)马克思主义从人类学、哲学、经济学、美学、社会学

38、、媒介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 从辩证唯物论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 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 从美学的社会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从历史唯物论角度看,文学是“人民文学”; 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又是他们批判地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结果,也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文学实践的结果。并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

39、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西方世界,也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就包含着对它的新探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 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2)应具有中国特色 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生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

40、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3)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露20世纪西方文论非理性主义的、形式主义的实质,吸取精华,摒弃糟粕; 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等。这些新兴学科,作为理论都可以转化为方法,用以研究文学现象,从而创建文学理论新的分支。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填空题主张交往诗学批评的理论家是_。南开大学2011年研哈贝马斯【答案】哈贝马斯的交

41、往诗学批评纠正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左倾激进主义”的倾向,试图建立起一种崭新的以“话语”和“共识”为中心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强调文学和艺术的自律性,将其作为现代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了“文学公共领域”。这种理论的提出实际上发挥的是交往理性的作用,其本质是交往。【解析】二、名词解释1“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答:“按照美的规律造型”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观点,是马克思在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动物只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把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42、这就是著名的关于人类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经典论断。在这里,马克思表述了两个方面的理论内涵:一是马克思严格区分了人的劳动与动物的劳动的质的不同,强调人的生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并且在劳动中体验到包括情感、智慧、意志等在内的人的本质力量;而动物则不能意识到劳动的目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是一种受自然法则制约的本能行为。二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揭示了精神追求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其实,人在实现目的的整个劳动过程中都在努力寻找并积极体现一种示差关系来强调劳动产品以及劳动本身的审美价值。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劳动的基本观点: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2文学

43、活动论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答:文学活动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之一。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艺术活动论。马克思实际上是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文学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其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和人性,人和人性是文学的核心,文学是人性的延伸,而人也正通过文学活动从一个独特的方面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简答题如何理解艺术交往论?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1)含义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的交往理论,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点。20世纪西方法兰克福学派

44、的重要理论家哈贝马斯在继承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这种交往行为理论应用在文学理论上,是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在他看来,两个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这样,文学活动就成了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2)特点和类型广义的艺术交往的特点是创造性,狭义的艺术交往的特点则兼具憧憬性、虚构性与创造性。艺术交往本身具备三种类型:其一,作为特定社会角色的创作者和鉴赏

45、者之间的交往;其二,创作主体和创作对象、鉴赏主体和鉴赏对象之间的交往;其三,作为创作对象或鉴赏对象的人物之间的交往。(3)意义 艺术交往促进文学活动的最终完成联系到接受美学的基本理念,更可以看到它受马克思的生产、消费、分配、交换互动关系理论的启示。如果把马克思关于“铁路”与“消费”关系的比喻换成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那么就会得出“一部文本如果没有被读者阅读,没有被读者理解和具体化,它只是可能的潜在的文学作品,而不是现实的审美的对象,不是现实的文学作品,文学活动也就没有最终完成”这样的类似的结论。 艺术交往促进艺术风格的形成艺术风格作为个人表征与群体表征,乃是社会认知的重要依据。艺术风格与主体特征是

46、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风格即人或文如其人”;二者对立的一面为艺术风格对主体特征的背离。第二编文学活动【名师点拨】与第一编的内容相比,“文学活动”从字面来看似乎更容易理解,但事实并非如此。本编内容一方面能够唤起学生对文学本身的既有认识,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忽略从内部或外部的研究视角出发,来对文学活动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与研究。思考以下问题可以加深对本编内容的理解:1如何理解文学与文明的关系?为什么并非所有有文字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学?2如何理解“语言是文学的材料”这一观点?3文学的核心是什么?它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何处?4东西方对文学活动与世界的关系有怎样的不同看法?

47、5东西方分别有哪几种主要的文学观念?第3章文学作为活动3.1复习笔记一、活动与文学活动(一)人类活动的性质1人的活动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2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1)从发生学层面看,人类的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2)从认识论层面看,既然人是从一定生活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那么也理应从生活活动出发来认识人的特性。(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1)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丰富了自己。这就是人

48、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2)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1)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是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 “合规律性”,则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2)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 人的感觉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它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 人的感觉作为感性活动,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1)人的生活活动,无论

49、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地参与,既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2)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3)与此相应,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地展现出来。(三)文学活动的地位马克思将人的生活活动概括为两大基本层次:1物质实践活动物质实践活动是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2精神活动(1)定义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它是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一方面决定于物质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对物质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

50、类精神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 用宗教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宗教性或幻象性的精神活动; 用实践-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伦理性或意志性的精神活动; 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则可以称为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 从各种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出发做进一步考察,还可以把精神活动分为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和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a非意识形态的精神活动,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它们与物质经济基础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为不同的经济基础服务,也不随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b意识形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