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训练含解析.docx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5668999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训练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训练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训练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训练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训练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1.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A.吸收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2.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代表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代表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代表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代表大气逆辐射。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B正确。第2题,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

2、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1.B2.B读图,完成34题。3.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A.PaPb;TaTbB.PaPb;TaTbC.PaTbD.PaPb;TaPb,气温TaTb。第4题,高空c处气压高于d处气压,风从c处吹向d处,受地转偏向力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最终偏转成稳定的东风。答案3.D4.A5.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解析白天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

3、,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A错误;夜晚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降温快,山谷盛行上升气流,山坡盛行下沉气流,B正确;城市中心区为“热岛”,故城市中心区气流上升,C错误;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会产生大气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D错误。答案B读赤道附近海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67题。6.若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则O点的风向更接近于()A.甲B.乙C.丙D.丁7.O点附近等压面与下图中接近的是()解析第6题,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若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则风向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4、一致,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故选A。第7题,材料显示该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因此应为近地面,排除A。图中显示海平面气压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等压面应从左到右逐渐升高,故B正确。答案6.A7.B8.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完成下列各题。(1)处的气压值范围为hPa,处的气压值范围为hPa,处的气压差范围为hPa。(2)图中处和处哪一处是高压中心?哪一处是低压中心?(3)图中甲处是风,乙处是风。(4)甲处的风力较乙处的风力,原因是。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处为高压中心,气压范围为10401045hPa;处为低压中心,气压范围为9951000hPa。的气压差范围为4050hPa

5、。第(2)题,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的为高压中心,中心气压低的为低压中心。第(3)题,判断风向要掌握两点:首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其次根据地转偏向力确定风向。第(4)题,比较两地风力大小,主要比较等压线疏密程度。从图中看出甲地比乙地等压线稀疏,故风力较乙地小。答案(1)1 0401 0459951 0004050(2)处为高压中心,处为低压中心。(3)西北偏南(4)小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甲地风力小等级考提升练在天气晴朗时,珠峰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的,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

6、“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2题。1.峰顶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主要依靠的是()A.阳坡冰雪带B.阳坡岩石裸露带C.阴坡冰雪带D.阴坡岩石裸露带2.产生旗云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A.811时B.1115时C.1518时D.2024时解析第1题,冰雪的反射率高,所以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掉了,使峰顶升温的效果差,故排除A、C;裸露岩石的反射率低,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使峰顶增温,又因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故选B。第2题,因旗云是对流性积云,地表温度最高的时候,对流运动最强,而一般午后2时左右地表温度最高,即14时左右,故选B。答案1.B2.B特朗勃墙是一种独特的依靠墙体

7、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的太阳能为建筑物供暖的集热墙体。下图示意其冬季白天的工作原理。据此完成34题。3.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是()A.室内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B.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乙气流为下沉气流C.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解析第3题,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利用的是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原理,室内地面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而是集热墙的热辐射;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也是集热墙的热辐射。第4题,白色物体吸热效果差,

8、黑色吸热效果好,所以集热墙可能为黑色;乙气流为下沉气流;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丙气流为冷气流,流入空气隔层。答案3.B4.B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据此完成56题。5.假设将某地不同高度上的风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从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的是()6.根据图示信息,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A.东侧B.南侧C.西侧D.北侧解析第5题,在北半球,随着高度上升,摩擦力减小,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因此A符合题意

9、。第6题,高空大气的摩擦力较小,风向基本与等压线平行,故判断该地高空吹西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所以高空大气高压位于该地南侧。答案5.A6.B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约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约占出湖总水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为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

10、图。博斯腾湖区域图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概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可直接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结合冬季博斯腾湖与陆地的温差及冬季风的影响分析原因。第(2)题,结合夏半年陆地、湖泊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及温差变化分析原因。第(3)题,结合城市热岛环流判断影响并分析原因。答案(1)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小,白昼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早;太阳高度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比冬半年早。(3)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理由:城市热岛环流在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夜晚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