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文整.pdf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5875014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PDF 页数:332 大小:5.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文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2页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文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2页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文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2页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文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2页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文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北京地铁十九号线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 1104 号 二一六年十二月 天津项 目 名 称:北京地铁十九号线一期工程 建 设 单 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编 制 单 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证 书 编 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104 号 主 管 副 处 长:于 越(高级工程师) 项 目 审 定:朱正清(教授级高工) 项 目 审 核:潘晓岩(高级工程师) 项 目 负 责 人:党 辉(高级工程师) 参加人员: 李昕、张瞳、韩珈琪、王瑞梅、李海蓉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文文 件件 分分 发发 单单 位位 序号 分 发 单 位 份数 编号 备注 1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2 0102 2 北京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中心 2 0304 3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1 05 4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1 06 5 海淀区环境保护局 1 07 6 西城区环境保护局 1 08 7 丰台区环境保护局 1 09 8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2 10-11 9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12 10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3 13-26 含会议 合 计 26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前前 言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 19 号线一期

3、工程,线路南起新宫站北至牡丹园站,线路全长 22.4km,全线共设车站 10 座,其中换乘车站 8 座,全部为地下站。工程采用 A 型车,初、近、远期均采用 8 辆编组,设计最高行车速度 100km/h;工程投资总投资 2453585.66 万元。 本线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线路,工程建设有利于工程沿线居民的出行,同时也可缓解沿线的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城区的改造和开发, 对轨道沿线的经济发展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工程设计线路敷设方式合理,线位走向符合北京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北京地铁 19 号线一期工程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的一条重要线路,工程建设有利于工程沿线居民的出行,

4、同时也可缓解沿线的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城区的改造和开发, 对轨道沿线的经济发展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工程设计线路敷设方式合理, 线位走向符合北京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015 年 5 月 15 日, 根据国务院 (1998) 第 253 号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建设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委托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200628 号) ,评价单位与建设单位于 2015 年 5 月 20 日在北京晨报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网站(htt

5、p:/)上进行了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次公众参与网上公告;在2015 年 6 月 12 日在北京日报 、 北京晚报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网站(http:/)上补充进行了第一次公众参与媒体公告。 随后,评价组人员在熟悉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对现场进行了认真踏勘和调查,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筛选的基础上,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完成后,评价单位于 2015 年 8 月 26 日9 月 9 日在北京日报 、 北京晚报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网站(http:/)上进行了第二次公众参与媒体公告和网上公告,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信息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并于公告

6、期满后发放了召开了公众参与沟通说明会、公众意见调查问卷表(团体)等抽样调查问卷,对工程沿线环境敏感目标进行了公众参与。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2016 年 6 月,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北京地铁十九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是工程占地、开挖建设对城市生态和景观、水源七厂防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造成的影响;施工场地布置占用城市道路对区域社会交通的干扰;占地及房屋拆迁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施工期的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及扬尘和固体废物等对施工场地邻近区域的环境质量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地

7、下车站、区间隧道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地面构筑物对城市生态及景观的影响;车站、风亭、冷却塔产生的振动、噪声、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工程沿线敏感目标较多,工程施工、运营期生产作业将产生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噪声、振动、水、大气、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经过落实设计和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和减缓。在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本工程是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协调统一的项目。项目建设可行。 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及北京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中心、海淀区环保局、西城区环保局、丰台区环保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北

8、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目 录录 北京地铁十九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 1 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编制依据 2 1.3 评价指导思想 6 1.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6 1.5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9 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12 1.7 评价标准 14 1.8 环境敏感目标 15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7 2.1 工程概况 27 2.2 与北京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39 2.3 与工程建设规划、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 41 2.4 方案比选及环境合理性分析 4

9、4 2.5 工程污染源分析 45 2.6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3 2.7 环保措施概述 54 2.8 影响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工程活动简述 55 3 工程沿线环境概况 57 3.1 自然环境概况 57 3.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65 4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71 4.1 评价方法及评价重点 71 4.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71 4.3 工程建设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77 4.4 工程建设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83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5 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92 4.6 生态保护投资 94 4.7 小结及建议 95 5 声环境影响评价 97 5.1 评价内容

10、97 5.2 声环境现状评价 97 5.3 声环境预测评价 102 5.4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117 5.5 小结 120 6 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123 6.1 概述 123 6.2 环境振动现状监测与评价 123 6.3 预测模式和参数选取 131 6.4 环境振动预测评价 136 6.5 建筑物内结构辐射噪声影响分析 144 6.6 环境振动控制对策 149 6.7 地铁列车运行对文物的振动影响评价 157 6.8 小结 163 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65 7.1 概况 165 7.2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167 7.3 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3 7.4 工程废水污染物排

11、放量、治理措施及投资估算 181 7.5 本工程对沿线地表水的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182 7.6 小结 184 8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87 8.1 总论 187 8.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89 8.3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94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4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98 8.5 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207 8.6 结论与建议 208 9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211 9.1 概述 211 9.2 大气污染源分析 212 9.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212 9.4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分析 214 9.5 大气污染源治理方案

12、222 9.6 环保投资估算 224 9.7 小结 225 10 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 227 10.1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类比调查与分析 227 10.2 固体废物排放量及处置措施 227 10.3 小结 229 1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231 11.1 施工方案合理性分析 231 11.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及重点 232 11.3 施工期对城市社会、生态景观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233 11.4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234 11.5 施工期环境振动影响分析 239 11.6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241 11.7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243 11.8 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

13、析 245 11.9 施工期环境影响小结 246 12 清洁生产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249 12.1 清洁生产 249 12.2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249 12.3 受控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措施 250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公众参与 251 13.1 概 述 251 13.2 个人公众意见调查 268 13.3 团体意见征集情况 273 13.4 公众参与意见采纳及反馈落实情况 276 13.5 关于公众意见的落实情况 279 13.6 公众参与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说明 280 13.7 小 结 281 14 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283 14.1 收益分析 2

14、83 14.2 损失分析 285 14.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85 15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87 15.1 环境管理 287 15.2 环境监测计划 289 15.3 诱发环境影响的监控与管理 291 15.4 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291 15.5 环境保护验收 294 16 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 297 16.1 环境风险分析 297 16.2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300 17 环保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305 17.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305 17.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306 17.3 环保措施投资估算 308 18 结论 311 18.1 生态与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5、 311 18.2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1 18.3 环境振动影响评价结论 312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4 18.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5 18.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6 18.7 固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7 18.8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7 18.9 公众参与结论 318 18.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319 18.11 总结论 319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总论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北京地铁 19

16、 号线一期工程。 1.1.2 项目地点项目地点 北京地铁 19 号线一期工程, 线路起点南起新宫站北至牡丹园站, 线路全长 22.4km,线路以地下敷设的方式,一期工程线路走向:南起新宫站,向西至京开高速后沿京开高速东侧向北,经草桥地区后转南三环、右外大街、牛街、太平桥大街、赵登禹路向北,在新街口地区转至新街口北大街继续向北至牡丹园。线路经过共经过海淀区、西城区、丰台区三个行政区。 具体走向及位置见北京地铁 19 号线一期工程线路示意图。 1.1.3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1.1.4 项目建设意义项目建设意义 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是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

17、-2020年) 中的一条线,规划地铁19(R3)号线定位为北京市西部轨道交通线网南北向快线,其功能是解决近郊新城、回龙观、中关村、金融街、右安门等地区居民出行需求。能够有效的缓解与南北向平行的大兴线、4号线、13号线、昌平线的客流压力。19(R3)号线深入近郊新城,可以加强中心城与近郊新城之间的联系,优化上述地区交通结构,加快并引导上述区域的发展。19(R3)号线与14条既有、在建和规划轨道交通线形成换乘关系,具有完善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功能,实现轨道交通线网快慢线分层、网络化运营的功能。19(R3)号线北部支线接入清河火车站枢纽,支撑清河火车站的建设,缓解该地区的交通压力,加强中心城与清河枢纽

18、的联系。对促进北京市社会、经济、交通等各方面发展具有突出的重大意义,其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十分显著。 1.1.5 研究依据研究依据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北京地铁十九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 年 7 月) ;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 年 4 月 24 日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6 年 7 月 2 日修改,2016 年 9 月 1日起施行)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5 年 8 月 29 日发布,2016 年 1 月 1日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公布,1997 年 3月 1 日施行;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 28 日修改,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15 年 4 月 24 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15 年 4 月 24 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004 年 8 月 28

20、 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年 12 月 25 日修订,2011 年 3 月 1 日施行;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16 年 7 月 2 日修改,2017 年 1 月 1日起施行)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15 年 4 月 24 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2 月 29 日修改,2012 年 7 月 1日起施行)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第 590 号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2011 年 1 月 21

21、 日起实施; (14)国务院令 第 474 号风景名胜区条例 (2006 年 9 月 19 日公布,2006 年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12 月 1 日起施行)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2011 年 1 月 8 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2011 年 1 月 8 日施行) ; (17)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81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 (18)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 年) ; (1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 (国办发200450 号

22、,2004年 6 月) ; (20)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 (环办20113 号,2011 年 1 月 18 日) ; (21)建设部第 112 号令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2002 年 11 月 1 日施行; (22)建设部第 119 号令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2004 年 2 月 1 日施行; (2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394 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 (24)国家环保总局 18 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97 年 3 月 25 日施行; (25)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暂行)

23、(2004 年 6 月) ; (26) 关于印发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 年 6 月) ; (27)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200628 号) (国家环保总局, 2006年 3 月 18 日施行) 。 (28)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实施细则 (环发201398 号) 1.2.2 地方法规、政策地方法规、政策 (1)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1 年 3 月 1 日施行; (2)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4 年 3 月 1 日实施; (3) 北京市绿化条例 ,2010 年 3 月 1 日施行; (4) 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1

24、99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5)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 ,2012 年 7 月 1 日; (6)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 ,2006 年 12 月 8 日修订; (7)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4 年 3 月 1 日实行; (8) 北京市实施办法 ,2002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9) 北京市实施办法 ,2001 年 l 月 1 日起施行; (10) 北京市实施办法 , 199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11) 北京市实施办法 ,2004 年 10 月 01 日起施行; (12) 北京市实施细则 ,2006 年 3 月

25、6 日起施行; (13)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环发【2007】34 号. 1.2.3 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规划文件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规划文件 (1)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北京市人民政府,2004 年 12 月 (3)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 年-2021 年) ,2015 年 9 月 (4)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5 年 2月 (5) 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

26、知 (环发200394 号) (6) 北京市水环境功能区划 (2004 年) (7) 北京市西城区环境保护局关于西城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调整的请示 (西环办文201239 号) (2013 年 12 月) (8) 海淀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细则 (海行规发20139 号) (2013 年 11 月) (9) 丰台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实施细则 (丰政发【2013】37 号) (2013 年 12月) (10) 北京市 2013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京政办发201327 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 (11)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 ,京政发

27、201332 号,北京市人民政府 (12) 北京市城市自来水厂地下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京政发198682 号,根据 2007 年 11 月 23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 200 号令修改) (13)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车辆运输泄漏遗撒的规定 (1996 年 8 月 1 日) (14) 关于加强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环保监管的通告 (京环发2006127 号) (13) 关于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 圾管理工作的通告 (2004 年通告第 2号) (15) 关于禁止运输车辆泄漏遗撒防止扬尘污染的通告 (1999 年 2 月 23 日) (16) 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施工现场防治扬尘污染管理规定 (199

28、9 年 9 月 14日颁布) (17)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 (2007 年 11 月 23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 200 号令第三次修改) (18) 关于颁发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 的通知 (京建施20033号) (19) 关于调整全密闭渣土砂石运输车辆运输区域范围的通告 (2003 年 5 月 1日实行) (20)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京政发201530 号) (21)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2005 年 6 月 1 日施行; (22)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2013 年 7 月 1 日施行; (23) 北

29、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 181 号,2007 年 1月 1 日起施行。 1.2.4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文件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文件 (1)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2)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 (3)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4)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5)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6)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7)HJ19-2011环境

30、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8)HJ 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 ; 1.3 评价指导思想 本工程为城市有轨客运系统,工程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车辆基地段等地面建筑以及列车运行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难以回避沿线的所有环境敏感点。因此,本次评价的指导思想为:本着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思想,在调查拟建工程所涉及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建筑物类型、建筑物分布、环境功能要求和既有污染源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以及沿线环境特征,根据工程分析,结合本工程潜在的环境影响,借鉴本市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的有关经验教训,以城市生态环境

31、、声环境、环境振动、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就生态环境、声环境、环境振动、电磁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物污染等不同环境要素分施工期和运营期预测工程建设和运营对沿线区域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同时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对工程设计中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论证,并对未能满足环境要求的工程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或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本阶段设计尚未确定的方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建议;将评价结论和有关建议及时反馈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和规划部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周围用地规划。 1.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

32、时段 1.4.1 评价等级评价等级 (1)城市生态环境 工程范围内主要以城市区域生态系统为主,不涉及生态敏感区,工程线路长度50km, 面积5km2, 依据 HJ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及 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的要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按三级评价开展工作。 (2)声环境 本工程为大型新建市政工程项目,工程所在地为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 1、2、4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 类区。工程建成后地下车站风亭、冷却塔周围,以及车辆基地噪声影响区域内环境噪声增量有部分大于 5dBA,根据 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

33、境及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等级划分原则,声环境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开展工作,噪声现状监测及预测覆盖所有的声环境敏感点。 (3)环境振动 本工程运营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建筑物振动级变化量多在 5dB 以上,根据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等级划分原则,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开展工作,振动现状监测及预测覆盖所有的环境振动敏感点。 (4)地表水环境 根据 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地表水环境评价的等级为三级。 (5)地下水环境 依据国家环保部 2016 年 1 月 7 日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34、(HJ610-2016)及附录 A,建设项目分为四类,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类别为机务段属类、其余属类,地铁 19 号线工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本线建设有新宫车辆基地,因此,确定地铁 19 号线工程线路及区间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属于类, 地铁 19 号线工程车辆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属于类。 由于类项目不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仅新宫车辆基地需要进行地下水环评,根据调查结果及北京市水源保护区规定,新宫车辆基地位于北京市城市水源地保护区、准保护区、补给径流区之外,车辆基地区域没有其它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敏感区,因此确定地铁 19 号线工程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35、为不敏感,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的类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分级,确定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6)环境空气 工程采用电力牵引,无机车废气排放;车辆基地设有燃气锅炉;排风亭异味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HJ453-2008) ,大气环境评价的等级为三级。 1.4.2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 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为:工程正线、车辆基地及出入场线。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各专题的具体评价范围如下所述: (1)城市生态

36、环境 纵向范围:与工程设计范围相同; 横向范围: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评价范围取线路两侧各 300m; 车辆基地及其他临时用地界外 100m。 评价过程中,将城市交通、社会环境等因子的评价范围扩大至工程可能产生明显影响区域。 (2)声环境 车辆基地出入段线地面段两侧 200m 以内区域;车站风亭、冷却塔、主变电站周围50m 以内区域,车辆基地厂界外 1m、200m 范围内有敏感目标时扩大至敏感点。 (3)环境振动 本次环境振动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交通外轨中心线两侧 60m 以内区域,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外轨中心线两侧 10m 以内区域,文物振动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

37、交通外轨中心线两侧 60m 以内区域。 (4)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为车辆基地及沿线 3 座车站污水排放口。以车辆基地排放口为评价重点。 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为新宫车辆基地周边一定范围,面积为5.9km2。调查评价范围见下图: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 图 1.4-1 19 号线一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 (5)环境空气 地铁排风亭周围 50m 范围;车辆段新建锅炉房 200m 以内的范围。 (6)固体废物 工程沿线车站、车辆基地生产、生活垃圾。 1.4.3 评价时段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同设计年限,即初期 2023 年、近期 2030 年、远期 2

38、045 年。 1.5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1.5.1 环境影响简要分析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经验和成果,总体上讲,其产生污染物的方式以能量损耗型(振动、噪声、电磁)为主,以物质损耗型(产生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为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为主(对居民出行、拆迁安置、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社会经济等产生影响) ,以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为辅(对城市绿地等产生影响) 。 本工程的环境影响从空间概念上可分为以下单元:地下线、车辆基地、风亭、冷却塔等;从时间序列上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 (1)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 工程征地拆迁、开辟施工

39、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材料设备和土石方运输等施工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活动将占用和破坏城市道路,增加城市道路的负荷,使城市交通受到较大干扰,极易出现堵塞现象。同时工程占地将导致征地范围内道路绿化带的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和施工扬尘也将使沿线植被受到破坏或不良影响。施工中的挖掘机、重型装载机械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污水,尤其是雨季冲刷堆渣池和泥浆池产生的泥浆污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都可能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工程地下掘进作业将有可能对地下水的补给产生阻隔作用,对水源七厂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40、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隧道施工出渣、土石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燃油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炊事炉排烟等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工程建设将有部分被拆迁居民需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运营期环境影响识别 地下线路的环境影响:风机噪声及风管气流噪声通过风井传播至地面环境敏感目标;工程沿线地下车站地面风亭、冷却塔产生噪声。列车运行产生振动通过地层传播至地面环境敏感目标; 地铁在投入运营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通过激励隧道产生振动向外辐射传播。振动传至建筑物时振动激励建筑物结构,可能使附近地下建筑物结构(梁、柱、墙壁等)振动而辐

41、射二次结构噪声。 车站清扫水、结构渗漏水、凝结水、消防污水及出入口雨水由污水泵抽升至地面市政雨水管道,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泵抽升至地面市政污水管道;车站及隧道内的空气通过风机、风井与地面空气进行交换,地铁运营初期,车站及隧道内留存的施工粉尘和装修材料散发的气味由风井排入地面空气中,根据对已有地铁风亭排气的调查,发现有些风亭排气中夹带异味;车站员工和旅客产生的生活垃圾。 车辆基地的环境影响:车辆基地出入线将产生噪声、振动;场内整备、检修、冲洗等作业将产生生产污水,洗车废水,职工办公生活将产生生活污水;职工食堂产生厨房油烟废气、车辆段喷漆作业污染物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场内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生活垃圾、进场

42、列车产生旅客丢弃在车上的垃圾、机械加工及维修作业产生废弃物,食堂产生厨房下料及泔脚等,污水处理场产生污泥等。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1.5.2 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 (1)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矩阵 根据北京地铁 19 号线一期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性质、工程沿线环境特征及环境敏感程度,将本工程行为对各类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按施工期和运营期制成“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矩阵表”,见表 1.5-1。 表 1.5-1 工程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矩阵表 工程阶段 工程活动 影响程度识别 城市生态环境 物理-化学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 城市景观 植被 居民生活 地表水

43、 地下水 噪声 振动 大气 电磁 固体废物 就业劳务 地方经济 公共交通 影响程度识别 施 工 期 征地拆迁 - -M -M -M -S -M -S 土石方工程 - -M -L -S -S -M -S -M -M +M +S -M 隧道工程 - -S -S -M -M -S -S +M +S 建筑工程 - ? -S -M -S -S -S +M +M -M 绿化及 恢复工程 + +M +M +M +S +S 建筑弃渣 - -S -S -S -S -M -M 施工人员活动 - -S -S -S -S +S -S 运 营 期 列车运行 - +M + L -M -M -S -S -S +M +M +

44、L 列车检修、整备 - -M -S -S -M -M -S -S -S +S 变电所 -M -S 注: (1)单一影响识别:反映某一种工程活动对某一个环境要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按下列符号识别:+:有利影响;-:不利影响;S:轻微影响;M:一般影响;L:较大影响;空格;无影响和基本无影响。 (2)综合(或累积)影响程度识别:反映某一种工程活动对各个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或反映某一个环境要素受所有工程活动的综合影响,并作为评价因子筛选的判据。影响程度按下列符号识别:较重大影响;:一般影响;:轻微影响。 (3)“?”:表明建筑工程若与周边环境协调,将对城市景观产生积极的影响;若不协调,将对城市景观产生

45、消极影响。 (2)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结论 施工期仅征地拆迁等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属永久性的影响,其余均为暂时性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后,可使受影响的环境要素得到恢复,受施工活动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城市生态及城市景观、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 本工程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列车运行的噪声和振动、风亭和冷却塔噪声两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个方面,对水环境、环境空气的影响相对较小。 通过对工程环境及其敏感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初步分析、判别和筛选,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要素及其重点为: a、生态环境 评价重点区域:沿线车站出入口、风亭及车辆基地等地面建

46、筑影响区域。 评价重点内容:工程与城市规划的相容性;车站、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车辆基地等地面建筑景观与城市景观协调性分析;工程对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 b、声环境 重点评价对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及居民区的影响。 c、环境振动 重点评价对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及居民区等的影响。 d、水环境 地表水以车辆基地排放口为评价重点。 地下水重点评价评施工期基坑疏干降水及建成后地下隧道、车站结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e、环境空气 重点评价风亭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f、固体废物 重点评价停车辆基地和车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置措施。 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1.6

47、.1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筛选与识别和有关规定,确定本次评价设置如下专题: (1)总论 (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3)工程沿线环境概况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声环境影响评价 (6)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7)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8)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9)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0)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 (13)公众参与 (1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6)环境风险分析及事故应急预案 (17)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 (18)结论 1.6.2

48、评价因子评价因子 根据本工程的污染特点,通过筛选和识别,各评价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6-1。 表 1.6-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汇总表 评价 阶段 评价项目 现状评价 单位 预测评价 单位 施 工 期 声环境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Aeq dB(A) 昼间、 夜间等效声级,(LAeq) dB(A) 环境振动 铅垂向 Z 振级,VLz10 dB 铅垂向 Z 振级,VLz10 dB 地表水环境 pH、SS、COD、BOD5、石油类 mg/L (pH 除外) pH、SS、COD、BOD5、石油类 mg/L (pH 除外) 地下水环境 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CODMn、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

49、氮 mg/L 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CODMn、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 mg/L 大气环境 PM10 mg/m PM10 mg/m 运 营 期 声环境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Aeq dB 昼间、 夜间等效声级,(LAeq) dB 环境振动 铅垂向 Z 振级,VLz dB 铅垂向 Z 振级, VLz10、 VLzmax dB 室内结构噪声等效 A 声级 dB(A) 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 工频磁感应强度、电视信号场强 V/m、mT、 0.5MHzdB 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 电视信号场强、信噪比 V/m、mT、0.5MHzdB 水环境 pH、SS、COD、BOD5、石油类 mg/L pH、

50、SS、COD、BOD5、石油类、动植物油、LAS mg/L 大气环境 烟尘、SO2、NOx、PM10 mg/m 烟尘、SO2、NOx、PM10 mg/m 固体废物 / / 一般固废、危废 / 北京地铁 19 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1.7 评价标准 环评执行的标准具体如下: (1)声环境评价标准 本工程声环境执行标准如表 1.7-1 所列。 表 1.7-1 19 号线一期声环境执行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标准值与等级(类别) 适用范围 备注 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1 类区标准值:昼间 55dB,夜间45dB 新宫车辆段周边敏感点,车站风亭、冷却塔涉及的噪声功能区划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