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世界四大元典之一,四大元典分别是中国的《易经》、西方的《圣经》、印度的《吠陀经》、阿拉伯的《古兰经》。
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易经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从科学的角度评价《易经》,他说:“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周易》非常推崇,他评价《易经》说:“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领域有着非凡的贡献,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他对《周易》的评价,也重点是从哲学角度来看,他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
世界著名信息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查理森威尔海姆谈到: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时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出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遍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
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日本学者对《易经》的研究,随着儒学在公元五世纪传入日本就开始了,至公元757年,《易经》正式成为了日本古代国子监的教材之一。
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说白了,就是不学《易经》的话,就不能当将相,或者说没资格当将相。
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学阐述阴阳变化之理,中医研究人体阴阳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可以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所以又称“医《易》同源”。
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说:“假如为了算命而算命,我不赞成。但我发现,中国算命卜卦的这套法则,里面包涵了很大的科学和哲学道理。当有人说算命卜卦是迷信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懂不懂,而他们却说不懂。对于自己所不懂的东西,随便加一个罪名,指其为迷信,骗人的,这是多么可怕的愚昧与武断。还不懂它,就人云亦云,说它是骗人的迷信,这才是真正的骗人和迷信!是迷信自己的狂妄与无知!可惜现在没有人重视它,没有大量的投资,没有充分的实验设备和场所证实它。否则的话,如果加以实验,可以发现这项法则会有很多科学的道理。”
中国政治家毛泽东说:“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 ”
中国史学家郭沫若说:“《易经》是一座神秘的殿堂。”
科学家钱学森把《易经》称为“科学的经典”。
中国的杨振宁、李政道的论文《不对等定律》获得诺贝尔奖,他们自称这个发现得益于《易经》的启示。
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说:“《周易》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周易》是预测科学,决策科学。”
可以说,《易经》不仅属于中国的,也属于世界的,世界名人对《易经》的赞誉不胜枚举,《易经》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深远,举足轻重。
易经更多的是文化上的价值,是用来探寻我们文化中的精华,是用来塑造文化力量,优化人与人之间的组织方式,指引人生活的方向,稳固我们文明的内在结构。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是经济的强盛,还是文化的强盛;一个文明的复兴,不仅是力量的复兴,还是文化的复兴。
一个伟大的文明不只是把人养活,还要给人以生活方式、人生理想、行为方向。正如孔子所说的“对于人不仅是要富之,还要教之”。科技固然能使人富之,但不能教之,教人的只能是文化。
为什么要研究易经?这和研究其他所有文化经典一样,是为了不让我们的文明消失,是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坚定的人生方向,优良的行为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