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天皇年号的选定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祭祀到道德思维等,易学在日本得以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一.日本易学研究古已有之
公元757年,《易经》正式成为了日本古代国子监的教材之一。
当时,日本对《易经》的研究有伊藤仁斋、北村沢吉等人的"义理派",也有根本通明等人的"象数派",还有许多易学家既重视象数、也重视义理的"易理与象数兼容派"的研究。
对《易经》的研究途径:
1、读讲《易经》:如《易经》《易传》。
2、研究中国汉代易学文本,热衷于《易经》象数。
3、研究中国易学文本:如,《周易本义》,朱熹对《易经》诠释的文本。
4、多次实施宫内讲学的制度。
从公元861年至公元1700年,六人部福贞、刈田安雄、净野宫雄、中原师季、西笑承兑、纲吉等人都讲授过《易经》。
1693年至1700年,共进行了240次空前绝后的易学系列讲座,听众每次约600人左右。使用的教材是朱子的《周易本义》。日本的东山天皇亲自参加到讲师行列中。
二、伊藤仁斋的《易经古义》
伊藤仁斋在《易经古义》中指出:“易固为卜筮之书,然彖象弃而不取,专明阴阳消长之理,以推人事,实为家国天下日用常行之要典,其有功于天下万世,可谓大矣。程子传专据其说,而至朱子反之卜筮者何哉,倘以易为卜筮之书,则易林元龟之属耳,岂足与诗书春秋列于六经哉。……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若以易为卜筮之书,则是为小人谋。而非为君子谋也。且世多狐疑者,屡事卜筮,然于卦爻有连筮得者,有终身不筮得者,又筮得此爻,则惟此一爻为己之用,而其余爻象皆为无用之物,浩浩易经,才为一事之用,而不足以为人伦日用应事接物之法。家国天下经世垂范之典,岂足尚乎,又有事与占不相应者,故本义有爻与占者相为实主之说,南剻将叛,筮焉得黄裳元吉之鲧,故又有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之说,皆附会之谈也。以易为卜筮之书,则其中弊有如此者,学者不可不详焉”。
三、对朱熹《周易本义》的高度重视
朱熹的《周易本义》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也一度成为古代科举考试用书。《周易本义》是朱熹对《易经》的全面诠释,朱熹不满前人对《易经》的解释或者“生出许多象数来”;或者“硬要从中讲出许多道理来”。故而,朱熹释《易经》不像京房、邵雍那样侧重《易经》的象数,也不像王弼那样侧重《易经》的义理,而是在对《易经》注解、阐释的时候,既关注《易经》的象数,也关注《易经》的义理,调和了“义理派”与“象数派”,他认为“易本卜筮之书”,如果离开“象数”讲“义理”也不能体会《易经》的真正的意蕴。
四、日本近代《高岛易断》的神话
《高岛易断》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易学家,被称为日本“易圣”的高岛吞象,根据自己大半生的《易经》占卜实例所写的一部巨著。它所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上到天皇大臣们的参政议事,下到平民百姓的生活小事,所有的易占推断都一一记录,并加以详细论证。
3000多年前,周文王被残暴的纣王囚禁在河南羑里整整七年。正是这七年,周文王将伏羲悟创的八个经卦,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添加卦辞、爻辞,初成《易经》奇书。
高岛吞象也是身陷囹圄、幽郁七年之久。在这七年里,他潜心研究文王卦而决趋避,终于练成自己的独门《易经》占断之法,也就是这本《高岛易断》里所讲的易占方法。
《高岛易断》的不同之处
1、《易经》的基本作用:上可安邦定国,下可安身立命。
《高岛易断》基本上诠释了《易经》这两大作用:既为天皇、首相、大臣们出谋划策、参政议事,又服务于百姓日常生活琐事。
2、《高岛易断》正是运用三位圣人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创立的《易经》原经进行占卜推断,基本上恢复了《易经》占卜的原貌。
3、《易经》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通读《高岛易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整个社会对《易经》占卜的尊重,对《易经》文化的热爱。
《高岛易断》是一部融易理、易占、历史记载于一身的集大成之作。
五、有针对性的易学宣讲,围绕义理的著述
1886年,根本通明讲《易经》。
1887年,元田永孚讲《易经·乾卦·彖》。
1890年,元田永孚讲《易经·泰卦》。
1899年,三岛中洲讲《易经·泰卦》。
1911年三岛中洲讲《易经·大有卦》。
1912年,星野恒讲《易经·观卦》。
1919年土屋弘讲《易经·观卦》。
1940年小柳司气太讲《易经·师卦》。”
西晋一郎1997年著《易·近思録讲义》。
高田淳2000年著《王船山易学述义》。
远藤隆吉2008年著《易的处事哲学》。
滨久雄2016年著《东洋易学思想论考》。
小田全宏2016年著《最高人生教科书易经》从“义理”的角度阐释《易经》。
六、一些现代大学开设易经课
如,日本早稻田大学有一门《周易本义》讲读课程,就是逐字逐句地给博士们讲读朱熹的《周易本义》。
七、《东方合理》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1990年,末木港博出版了《东方合理》思想一书,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易经》的意蕴,并且认为《易经》的阴阳说是一种独特的逻辑表达。
末木港博指出:“《易经》原来是占卜的书,以后又被加进儒教的道德解释而成为现在传下来的形式。其思想是,一切现象都可以凭借阴(消极性)阳(积极性)这二元的组合来加以说明”。
末木港博从《易经》的阴阳二元组和、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均衡性几个方面论述了《易经》的合理性,例如末木港博在阐释“阴阳均衡性”时还用“正”与“不正”(一、三、五爻是阳位,二、四、六爻是阴位。如果阳爻处在阳位上,阴爻处在阴位上就是“正”;阴爻处在阳位上,阳爻处于阴位上就是“不正”)来阐释吉凶关系。末木港博还指出:“‘正’与‘不正’阴阳的位置与阴阳的关系,然后从位置与位置的关系来观察均衡,就产生了‘应’、‘比’等关系。所谓‘应’就是内卦与外卦的对应,即第一与第四、第二与第五,第三和第六的对应。在这种对应中,一方如果是阳(或阴),另一方为阴(或阳),这就叫做‘应’。而两者都是阳,或者两者都是阴时,这叫做‘不应’。……‘应’是内卦与外卦的对应,与此相对,‘比’是各爻上下的关系。……比是起着应的相互补充作用的均衡关系。其他还有‘承’、‘乘’等关于阴阳均衡关系的诸概念。而其本质,归根结底可以看作阴阳的相互补充的均衡”。
末木港博还分析道:“在《易经》中,考察了阴阳交替变化的道理,而这种道理是贯穿自然现象与道德的根本原理。由于这是依据阴阳的矛盾对立概念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万物的生成变化,所以是依矛盾为媒介的逻辑,即一种辩证法。《易经》辩证法的特征可以看出有四点。第一是肯定的辩证法。第二是过程的辩证法。第三是调和的辩证法。第四是循环的辩证法。”
七、日本对中国《易经》术数的应用研究
研究了《易经》的“术数”。
芥川丹邱著有《春秋卜筮解》。
新井白蛾著有《梅花心易评》《古易断》《古易断时言》。
井上鹤洲著有《卜筮晴雨考》《卜筮货殖考》《占病规范》《占病规范后编》等。
井上芦洲著有《易术梦断》《易术梦断补》《左传占例考》《国语占例考》等。
太田锦城著有《左占指象》《吉凶方位明辨》。
海保渔村著有《周易古占法》等。
八、把阴阳五行导入了日本民俗的研究
吉野博士建构的所谓吉野民俗学,其中一个研究课题就是‘日本的祭祀’。证明了日本今天的‘祭祀’,存在着一个二重结构,一是历来信仰的遗留,一是受中国传来的阴阳五行思想之影响;强调从国家规模的祭祀到民间的祭祀,都有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双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