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德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忽视的辛亥革命功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作为旅美华侨和美国洪门致公堂的重要领袖,他在推动革命、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口述《洪门革命史》,记载了洪门昆仲在辛亥革命中的卓越贡献,为洪门文化、精神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初到美国,黄三德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逐渐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1897年,他毅然加入了洪门三点会(致公堂的前身),同年被推举为旧金山致公堂的盟长,从此,美洲洪门致公堂的权力便集中在了他的手中。
黄三德为人厚道,与下属和衷共济,赢得了侨胞们的广泛尊敬和爱戴。他们亲切地称他为“洪门大佬”,在黄三德的带领下,致公堂不仅成为了维护侨胞权益的重要力量,更成为了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力量。
当孙中山先生来到三藩市时,黄三德毫不犹豫地为他提供了最热情的接待和最大的支持。他安排孙中山住在当时最高级的英国旅馆,并承担了所有费用。面对清廷驻美公使的造谣、诽谤和胁迫,黄三德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站在了孙中山一边,全力支持他的革命主张。
为了更有效地宣传革命思想、与保皇派展开斗争,黄三德果断地接受了孙中山关于改组致公堂机关报《大同日报》的建议。他撤换了长期控制报纸的保皇会党徒欧渠甲,推举同盟会革命党人刘成禹出任主笔。这一举措不仅使《大同日报》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更为革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同时,黄三德还与孙中山一起对致公堂的章程进行了重新修订,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宗旨。这一宗旨的提出不仅划清了致公堂与保皇会的界限,更将致公堂从一个带有封建色彩的会堂组织改造成为了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团体。
辛亥革命胜利后,黄三德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口述了《洪门革命史》一书,详细记载了洪门昆仲在辛亥革命中的卓越贡献和英勇事迹。这本书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和历史见证,更成为了洪门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传承。
黄三德,这位历经数十年风雨沧桑的华侨领袖,他的心始终如一,未曾被名利所动。在他的回忆录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革命的执着与对名利的淡泊:“数十年如一日,我心如磐石,不慕名利,不求权位。即便孙文先生功成名就,我亦无所求,数次回国,皆是两袖清风。”这份超脱与坚定,让人肃然起敬。
当孙中山先生出任临时大总统,欲委以重任之时,黄三德欣然接受,却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他担任北京农工商部顾问、粤军总司令部顾问,以及涉英、美调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这些职衔虽无物质之酬,但他却倾注了满腔热血与无尽心血。他深知,自己肩负的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因此,他从不言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愿为国家的强盛与洪门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洪门致公堂对黄三德的贡献给予了最高的荣誉——八角银牌与褒状。那上面镌刻的“忠义维护,躬行法纪,协助同人,播扬遐迩”,不仅是对他过往功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一生品格的颂扬。他,黄三德,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洪门乃至整个华人世界的骄傲。
然而,岁月不饶人。1927年,当黄三德步入六旬之年,他深知自己已至退休之年。为了洪门的未来与后辈的成长,他毅然选择退位让贤,隐居美国洛杉矶,过上了宁静的晚年生活。但他的心,始终与洪门、与祖国紧紧相连。
1946年10月14日,这位传奇人物在美国洛杉矶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83岁。他的离世,让无数人为之悲痛。出殡之日,三藩市、洛杉矶的华人社区以及美洲洪门人士纷纷前来吊唁,送葬队伍绵延数里,场面壮观而感人。中国政府也发来唁电,高度评价了黄三德为中国辛亥革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原件地址:黄三德|辛亥功臣书《洪门革命史》,获洪门八角银牌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