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解读.doc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275958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市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市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解读北京市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西城区人民政府第1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以区政府名义正式对外发布。现就方案相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方案编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为治理水环境污染、扩大水生态空间、恢复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加快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系统分析西城区水系特征,深入诊断识别区内主要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制定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以城区2013年水质情况为基准,以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方案(京政发201566号)为水质目标要求,因地制宜、“一河一策”针对区内未达标水体制定整治规划方案,以明确西城区水体达标工作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各项保

2、障措施。在此基础上依托西城区已实施的“河长制”,组织力量,合力推进西城区河湖水环境的长效治理,加快推进重点河湖治理工程、区域水系连通和水体循环工程等的建设,构建西城区独具特色的区域水循环新格局,再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新景观。此外,护城河的恢复与保护对于旧城的界定及风貌修复、城市格局的梳理以及文化遗产的串联都将起到直观而又积极的作用。二、方案编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是什么?方案的编制工作按照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方案的要求,在系统深入分析西城区水环境现状及有效结合城区已有的水系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西城区的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及资源承载等因素,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专家研讨和实地调研等多种

3、研究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西城区的未达标水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技术路线:三、规划编制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为加快推进重点河湖治理、区域水系连通和水体循环等工程的建设,以构建独具特色的区域水循环新格局,再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新景观,我区于2016年4月成立项目工作组按照北京市环保局下发的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要求,开展西城区水体达标方案的编制工作。项目启动以来,广泛听取各相关单位的意见与建议,先后多次与区市政市容委、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区园林绿化局、区规划分局、区环境办、区内各公园管理处及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水务局、北京排水集团等单位进行交流与汇报,并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市

4、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北京市进一步加快推进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6年7月-2019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划方案相衔接,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方案文本送审稿,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核,最终形成了现在对外发布的方案文本。四、方案划分的章节、完成时限及主要内容是什么?方案共分为十章。完成时限是2016年至2020年。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主要是阐述了方案编制的目的及意义、编制依据及阶段性目标要求。阶段性目标,具体为跨区界断面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市政府下达的断面考核目标。2016年,北护城河鼓楼外大街断面、北海达

5、到IV类。2019年,永引下段广北滨河路断面、南护城河永定门断面达到IV类;到2020年,辖区内水地表水水体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保持稳定,全区水体水质力争全部达到类以上,水体主要指标年均值达标率100%;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控制在轻度富营养化及以下级别;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第二章,主要是重点分析了区内水系分布情况。根据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成果,西城区境内主要河流有:北护城河、永引下段、南护城河、莲花河(西城区段);区内的主要湖泊为陶然亭湖、大观园湖、人定湖、“六海”。第三章,主要根据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确定西城区各主要河湖的水质目标,

6、经综合比较分析之后,确定以各河湖2013年年平均水质作为现状水质,基于现状水质与目标水质的差距对区内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第四章,对主要水环境问题进行了诊断与识别。一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二是水量与水质,三是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四是水环境管理与监管能力。第五章,对水体达标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析了雨污合流排水系统的改造、再生水利用率及水质的提高、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建设、河湖治理与修复工程四项具体措施对水体达标的贡献。第六章,提出了落实方案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共八项。任务一是实施河湖水系连通,构建区域水网体系;任务二是要改造合流制管网系统,提升汛期河湖水环境治理;任务三是强化城镇生活

7、污染治理,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任务四是加快再生水管网及利用设施建设,加大河湖再生水补水;任务五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治理河湖面源污染;任务六是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河湖的水质自动评价与预警;任务七是创新河湖常态化管护模式,加强水环境管理;任务八是推进公众参与,共创和谐水环境。第七章,介绍了水系连通与河湖治理的方案。一是北部水网体系构建与水体治理方案,主要包括潭西胜境人工湿地水质强化及循环系统改造工程、人定湖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北护城河水质改善工程及“六海”水体循环与水质改善工程。二是南部水网体系构建与水体治理方案,主要包括水系连通工程、大观园湖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陶然亭湖水体治理与生

8、态修复工程、永引下段及莲花河水质改善工程。第八章,对第七章所列各重点工程进行了投资匡算。第九章,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对目标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第十章,从组织保障、重点工程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及政策保障四个方面明确了落实水体达标方案的各项保障措施。五、方案相关名词释义。1、COD:简称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水体污染的研究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2、BOD5:一般指五日生化耗氧量。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3、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4、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5、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