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射影几何入门.pdf

上传人: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 文档编号:1364204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PDF 页数:129 大小:5.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射影几何入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2.射影几何入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常,綠,鴈,生水、 天然气、 热力、 电力、 通信 等专项规划以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管廊 的布 局。 4.2.3 综合管廊应与地下交通 、 地下商业开发 、 地下人 防设施及 其他相关建设项 目协调 。 4.2.4 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 、 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 。 4.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综合管廊: 1 交通运输繁忙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城市主干道 以及配合轨 6 道交通 、 地下道路 、 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建设工程地段; 2 城市核心区、 中央商务 区、 地下空间高强度成 片集 中开发 区、 重要广场 、 主要道路的交叉 口、 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

2、 过 江隧道等; 3 道路宽度难 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4 重要的公共空间; 5 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4.2.6 综合管廊应设置监控中心,监控 中心宜与临近公共建筑合 建,建筑面积应满足使用要求。 4.3 断 面 4.3.1 综合管廊断面形式应根据纳人管线的种类及规模 、 建设方 式 、 预留空间等确定 。 4.3.2 综合管廊断面应满足管线安装 、 检修 、 维护作业所需要 的 空间要求 。 4.3.3 综合管廊内的管线布置应根据纳人管线的种类 、 规模及周 边用地功能确定 。 4.3.4 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 4.3.5 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内裹设。 4

3、.3.6 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电缆同舱敷设。 4.3.7 110k V及以上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同侧布置。 4.3.8 给水管道与热力管道同侧布置时,给水管道宜布置在热力 管道下方 。 4.3.9 进人综合管廊的排水管道应采用分流制,雨水纳人综合管 廊可利用结构本体或采用管道方式 。 4.3.10 污水纳人综合管廊应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设 置在综合管廊的底部 。 4.4 位 置 4.4.1 综合管廊位置应根据道路横断面 、 地下管线和地下空间利 7 鼎懵况飘定 4。四 鳓直淡曼视机动i 宰逍遘 路绿化糯下忘 3:贽鲫翳削鲫瓤勤榷娜璀蜱海仳带澌 逍蕺岬 下。 迎 。 刂,4 鳓瓠盥骷丿

4、 F遛下。 。r 纵5擦合管廊g g 覆蛳据JJa 下设施骧向靓划 、 行莩菊 i 载撺蜒砷唯鹳 困泰蛳 。 8一 5总 体 设 计 5.1一般 规 定 5.I。1 综合管廊平面 中心线宜与道路 、 铁路 、 轨道交通 、 公路 中心 线平行 。 5.1.2 综合管廊穿越城市快速路 、 主干路 、 铁路 、 轨道交通 、 公路 时,宜垂直穿越;受条件限制时可斜 向穿越,最小交叉角不宜小于 60。 5.1.3 综合管廊的断面形式及尺寸应根据施工方法及容纳 的管 线种类 、 数量 、 分支等综合确定。 5.1.4 综合管廊管线分支口应满足预 留数量 、 管线进 出、 安装敷 设作业的要求 。相应的

5、分支配套设施应同步设计 。 5.1.5 含天然气管道舱室的综合管廊不应与其他建(构)筑 物合 建。 5.1.6 天然气管道舱室与周边建(构)筑物间距应符合现行 国家 标准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 。 5.1.7 压力管道进出综合管廊时,应在综合管廊外部设置阀门。 5.1.8 综合管廊设计时,应预留管道排气阀、 补偿器 、 阀门等附件 安装 、 运行 、 维护作业所需要的空间。 5.1.9 管道的三通 、 弯头等部位应设置支撑或预埋件。 5.1.10 综合管廊顶板处,应设置供管道及附件安装用的吊钩 、 拉 环或导轨 。吊钩 、 拉环相邻间距不宜大于10m 。 5.1。 天然气管

6、道舱室地面应采用撞击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 5.2空间 设 计 5.2.1 综合管廊穿越河道时应选择在河床稳定 的河段,最小覆 9 土深度应满足河道 整治 和综合 管廊安全运行 的要求,并应符 合 下列规定: 1 在I 级航道下面敷设时,顶部高程应在远期规划航道 底高程2.0m 以下; 2 在、 级航道下面敷设时,顶部高程应在远期规划航道 底高程1.Om 以下; 3 在其他河道下面敷设 时,顶部 高程应在河道底设计高程 1,Om 以下 。 5.2.2 综合管廊与相邻地 下管线 及地 下构筑物 的最小净距 应 根据地质条件和相邻 构筑物性 质确定,且不得小 于表5.2,2的 规定 。 表5.2.

7、2 综合管廊与相邻地下构筑物的最小净距 5.2.3 综合管廊最小转弯半径,应满足综合管廊 内各种管线的转 弯半径要求。 5.2.4 综合管廊的监控 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宜设置专用连接通 道,通道的净尺寸应满足 日常检修通行的要求 。 5.2.5 综合管廊与其他方式敷设 的管线连接处,应采取密封和防 止差异沉降的措施 。 5.2。6 综合管廊内纵 向坡度超过10%时,应在人 员通道部位设 置防滑地坪或台阶。 5.2.7 综合管廊 内电力电缆弯曲半径和分层布置,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 。 5。2.8 综合管廊内通信线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线缆直径 的15倍, 1

8、0 明挖施工 顶管、 盾构施工 综合管廊与地下构筑物水平净距 l 。0m综合管廊外径 综合管廊与地下管线水平净距 l 。0m 综合管廊外径 综合管廊与地下管线交又垂直净距0.5r n1.0m 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的有关 规定 。 5.3断面 设 计 5.3.1 综合管廊标准断面 内部净高应根据容纳管线 的种类 、 规 格 、 数量 、 安装要求等综合确定,不宜小于2.4m 。 5.3.2 综合管廊标准断面 内部净 宽应根据 容纳 的管线种类 、 数 量 、 运输 、 安装 、 运行 、 维护等要求综合确定 。 5.3.3 综合管廊通道净宽,应满足管道 、 配件

9、及设备运输的要求,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l 综合管廊内两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 于1.Om ;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9m 。 2 配备检修车的综合管廊检修通道宽度不宜小于2.2m 。 5.3.4 电力电缆的支架间距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电力工程 电缆 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 。 5.3.5 通信线缆的桥架问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光缆进线室设 计规定YD/T5151的有关规定 。 5.3.6 综合管廊 的管道安装净距(图5.3.6)不宜小 于表5.3.6 的规定 。 图5.3.6 管道安装净距 表5.3.6 综合管廊 的管道安装净距 D 综合管廊

10、的管道安装净距(m m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目 录 固定设备 1通用部分3 2主要提升机8 3一般绞车10 4主要扇风机11 5水泵12 6空气压缩机14 7锅炉16 运输设备 1通用部分18 2刮板输送机22 3转载机23 4绳带输送机24 5胶带输送机25 6窄轨电机车26 7人车29 8矿车30 9调度绞车、内齿轮绞车31 采掘设备 1通用部分32 2滚筒式采煤机35 3液压支架37 4液压泵站37 5单体液压支柱38 6回柱绞车39 7掘进机39 8装煤机40 9铲斗式装岩机40 10耙斗式装岩机41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11局部扇风机42 12煤电钻42 13风钻43

11、电气设备 1通用部分43 2地面高压断路器50 3地面高压隔离开关50 4通用高压开关柜51 5矿用高压开关柜53 6高压隔爆配电装置53 7低压开关板(包括整流屏)53 8低压隔爆开关55 950kVA 及以上户外变压器57 10矿用变压器59 11矿用照明干式变压器60 12移动变电站60 13电动机61 14控制设备64 15隔爆充电机64 16隔爆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65 17矿用通讯、信号装置65 18矿灯66 19充电架67 20小型电器68 21电缆69 附录一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检查评定办法70 附录二 本标准所用计量单位对照表71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

12、完好标准 固定设备 固定设备 一、 通用部分一、 通用部分 1.1 紧固件 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 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秃扣。 1.1.2 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 于螺栓直径的 1.5 倍) 。 1.1.3 螺母扭坚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 13 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 螺纹露出长度。 1.1.4 稳钉与稳钉孔应吻合,不松旷。 1.1.5 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政治歪斜现象。 1.1.6 键不得松旷,打入时不得加垫,露出键槽的长度应小于键全长的 20%、大 于健全长的 5%(钩头键不包

13、括钩头的长度) 。 1.2 联轴器 1.2.1 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应符合表 1-1-1 的规定: 表 1-1-1 联轴器端面间隙和同轴度 mm 两轴同轴度 类 型 外 型 尺 寸 端面间隙 径向位移 倾斜 弹性 圆柱销式 设备最大轴向 窜量加 24 0.5 400700 7001350 设备最大轴向 窜量加 24 0.10 0.20 0.30 0.5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0.30 0.35 0.40 0.50 0.55 0.65 0.75 1.3.2.3 轴颈与下轴瓦中部应有 90120 的接触弧面,沿轴向接触范围不应小于 轴瓦长

14、度的 80%。 1.3.2.4 润滑油质合格, 没量适当。 油圈或油链转动灵活。 压力润滑系统油路畅通, 不漏油。 1.3.3 滚动轴承 1.3.3.1 轴承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响。 1.3.3.2 润滑脂合格,油量适当,占油腔的 1/22/3,不漏油。 1.3.4 轴承温度应符合表 1-1-3 的规定: 表 1-1-3 轴承温度 C 轴 承 类 型 允 许 最 高 温 度 滑动轴承 合 金 瓦 8-16 指示区间 0.8 Pmax 0.8 Pmax 0.8 Pmax 0.8 Pmax 压力振摆值 士 0.2 士 0.4 士 0.3 士 0.6 残 压 0.5 1.0 2.6 安全保护装置 提

15、升机除必须具备煤矿安全规程第 392、第 393 条规定的保护装置,还具 备下列保护。 a 制动系统的油压(风压)不足不能开车的闭锁; b 向器闭锁; c 润滑系统断油时不能开车的保护。 d 压换向器的棚栏门闭锁; e 器接近停车位置,湿度低于 2m/s 的后备保护(报警、并使保险闸动作) ;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f 斗提升系统应设 这些保护装置应保证灵敏有效,动作可靠,定期进行试验整定,留有记录,有 效期半年。 2.7 天轮及导向轮 2.7.1 天轮或导向轮的轮缘和辐条不得有裂纹、开焊、松脱或严重变形。 2.7.2 有衬垫的天轮和导向轮,衬垫固定应牢靠,槽底磨损量不得超过钢丝 绳的直径

16、。 2.7.3 天轮和导向轮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不得超过表 1-2-2 的规定: 表 1-2-2 天轮及导向轮的圆跳动 mm 直 径 允许最大 径向圆跳动 允 许 最 大 端面圆跳动 一般天轮 及导向轮 多绳提升 导向轮 5000 30005000 3000 6 4 4 10 8 8 5 4 3 2.8 微拖装置 2.8.1 气囊离合器摩擦片和摩擦轮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 1mm,气囊未老化变 质,无裂纹。 2.8.2 压气系统不漏气,各种气阀动作灵活可靠。 三、 一般绞车三、 一般绞车 3.1 滚筒 3.1.1 滚筒不得有开焊、裂纹和变形。 3.1.2 双滚筒绞车的离合器和定位装置要灵活有效

17、,齿轮和衬套润滑良好。 3.1.3 滚筒上钢丝绳的固定和缠绕层数应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第 384、 385、 386 条规定。 3.1.4 钢丝绳的检查、试验和安全系数,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八章第 三节有关条文的规定。 3.2 深度指示器 3.2.1 深度指示器的螺杆、传动和变速装置润滑良好,指示准确。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3.2.2 有断轴断销保护。 3.3 仪表 绞车上使用的各种仪表要定期校验,指示正确可靠。 3.4 信号 信号系统要声光俱备,准确可靠。 3.5 制动系统 3.5.1 制动装置的操作机构和传动杆件动作灵活可靠,各销轴润滑良好,不 松旷。 3.5.2 闸轮无严重磨损,闸

18、衬或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得小于 3mm。闸木 磨损后固定螺丝的顶端距闸木曲面不小于 5mm。 3.5.3 制作时闸瓦与闸轮接触良好,不过热,噪音和震动不超过规定。 3.5.4 施闸手柄与活塞的工作行程不超过全行程的 3/4。 3.5.5 闸的制动力矩、保险闸的空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应符合煤矿安全 规程第 397、398、399 条规定,并按第 401 条的规定进行试验。 3.5.6 油压系统不漏油,风压系统不漏风。 3.6 安全保护装置 绞车应具有下列 4 项安全保护装置, 并要进行定期整定试验, 保护灵敏有效。 (1) 防止过卷和过放; (2) 保险闸手动或脚踏开关; (3) 减速警铃。

19、3.7 天轮、导向轮 天轮或导向轮的轮缘、辐条不得有开焊、裂纹、松脱或明显变形。底部磨损量 不超过钢绳的直径。润滑良好,转动、游动灵活。 四四、主要扇风机主要扇风机 4.1 机体 4.1.1 机体防腐良好,无明显变形、裂纹、剥落等缺陷。 4.1.2 机壳接合面及轴穿过机壳处,密封严密,不漏风。 4.1.3 轴流式通风机 4.1.3.1 叶轮、轮毂、导叶完整齐全,无裂纹。叶片、导叶无积尘,至少每 半年清扫一次。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4.1.3.2 叶轮保持平衡,可停在任何位置。 4.1.3.3 叶片安装角度一致,用样板检查,误差不大于1。 4.1.4 离心式通风机 4.1.4.1 叶轮铆钉

20、不松动,焊缝无裂纹,拉杆坚固牢靠。 4.1.4.2 叶轮与进风口的配合符合厂家规定。如无规定应符合下述要求: a 搭接式:搭接长度不小于叶轮直径的 1/100;径向间隙不大于叶轮直径的 3; b 对接式:轴向间隙不大于叶轮直径的 5。 4.1.4.3 叶轮应保持无积尘,至少每半年清扫一次。 4.1.4.4 叶轮应保持平衡,可以停在任何位置。 4.2 反风装置、风门 4.2.1 反风门及其它风门开关灵活,关闭严密,不漏风。 4.2.2 风门绞车应能随时启动,运转灵活。 4.2.3 钢丝绳固定牢靠,涂油防锈,断丝数每捻距内不超过 25%。 4.2.4 导绳轮转动灵活。 4.3 仪表 有水柱计及轴承

21、温度计,每年校验一次。 4.4 运转与出力 4.4.1 运转无异响,无异常振动。 4.4.2 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测定,在符合设计规定的风量、风压情况下,风机 效率不低于设计效率的 90%。测定记录有效期为一年。 4.5 设备环境 4.5.1 主扇房不得用火炉取暖,附近 20m 内不得有烟火或堆放易燃物品。 4.5.2 风道、风门无杂物。 4.6 记录资料 有通风系统图、反风系统图和电气系统图。 五五、水水 泵泵 5.1 泵体和管路 5.1.1 泵体无裂纹。 5.1.2 泵体与管路不漏水,防腐良好;排水管路每年进行一次清扫,水垢厚度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不超过管内径的 2.5%。 5.1.3

22、 吸水管管径不小于水泵吸水口径。 主要水泵如吸水管管径大于水泵吸水口径时, 应加偏心异径短管接头, 偏心部 分在下。 5.1.4 水泵轴向窜量符合有关技术文件规定,部分多级泵参见表 1-5-1。单级 水泵轴向窜量不大于 0.5mm。 5.1.5 盘根不过热,漏水不成线。 5.1.6 真空表、压力表指示正确,每年校验一次。 表 1-5-1 D 型泵轴向窜量 mm 平衡盘组装后 水泵型号 正常轴向窜量 允许最大轴向窜量 80D30 100D45 150D30 200D43 200D65 250D40 12GD200 12.0 23.0 23.5 24.0 35.0 46.0 35.0 3.5 5.

23、0 6.0 6.0 7.0 8.0 8.0 5.2 闸板阀、逆止阀、底阀 5.2.1 齐全、完整、不漏水。 5.2.2 闸阀操纵灵活,动作可靠。 5.2.3 吸水井(坑)无杂物,底阀不淤埋和堵塞。不漏水,自灌满引水起 5min 后能启动水泵。无底阀水泵的引水装置应能在 5min 内灌满水启动水泵。 5.3 运转与出力 5.3.1 运转正常,无异响,无异常振动。 5.3.2 水泵主闸阀应能全部敞开。 5.3.3 电动机温度正常。 5.3.4 主水泵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测定,排水系统效率不低于 50%,测定记录 有效期一年。 5.3.5 吸水高度不超过水泵设计允许值。 5.4 资料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

24、好标准 泵房内有排水管路系统图、供电系统图。 六、空 气 压 缩 机 六、空 气 压 缩 机 6.1 机体 6.1.1 气缸无裂纹,不漏水,不漏气。 6.1.2 排气温度:单缸不超过 190C,双缸不超过 160C。 6.1.3 阀室无积垢和炭化油渣。 6.1.4 阀片无裂纹,与阀座配合严密,弹簧压力均匀。气阀用水试验,阀座和 阀片保持原运行状态,盛水持续 3min,渗水不超过 5 滴为合格。 6.1.5 活塞与气缸余隙一般不得大于表 1-6-1 的规定,或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 规定。 6.1.6 十字头滑板运转时无异响, 滑板与滑道间隙不超过生产厂设计规定的两 倍。参见表 1-6-1。 表 1

25、-6-1 目前煤矿使用较多的几种空压机主要间隙 mm 一级气缸余隙 二级气缸余隙 空气压缩 机型号 内 外 内 外 字头滑板 顶间隙 1-10/8 1-20/8 1-40/8 1-100/8 4L-20/8 L5.5-40/8 5L-40/8 L8-60/7 7L-100/8 1.53.0 1.73.0 3.05.0 2.54.0 1.22.2 1.82.6 2.53.5 1.52.5 3.05.0 1.53.0 1.73.0 3.05.0 2.54.0 2.03.0 2.63.2 2.53.5 2.03.0 3.05.0 1.53.0 2.04.0 3.05.0 2.03.0 1.22.2

26、1.31.9 2.05.0 1.52.5 2.54.5 1.53.0 2.04.0 3.05.0 2.03.0 2.03.0 2.22.8 2.05.0 2.03.0 2.54.5 0.120.25 0.210.148 0.150.42 0.150.25 0.2500.345 0.210.34 0.1420.260 0.1400.627 6.2 冷却系统 6.2.1 水泵符合完好标准。 6.2.2 冷却系统不漏水。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6.2.3 冷却水压力不超过 0.25MPa。 6.2.4 冷却水出水温度不超过 40C,进水温度不超过 35C。 6.2.5 中间冷却器及气缸水套要定期

27、清扫,水垢厚度不超过 1.5mm。 6.2.6 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不得有裂纹,冷却水管无堵塞、无漏水。后冷 却器排气温度不超过 60C。 6.3 润滑系统 6.3.1 气缸润滑必须使用压缩机油,其闪点不低于 215C,并应经过化验, 有化验合格证。 6.3.2 有十字头的曲轴箱,油温不大于 60C;无十字头的曲轴箱,油温不大 于 70C。 6.3.3 曲轴箱一般应使用机油润滑。如果曲轴箱的油能进入气缸的,必须使 用与气缸用油牌号相同的压缩机油。 6.3.4 气缸以外部位的润滑,用油泵供油时油压为 0.10.3MPa。润滑油必须 经过过滤,过滤装置应完好。 6.4 安全装置与仪表 6.4.1

28、压力表、温度计齐全完整,灵活可靠,每年校验一次。 6.4.2 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风包必须装有安全阀。安全阀必须灵活可靠, 其动作压力不超过使用压力的 10%,每年校验一次。 6.4.3 在风包主排气管路上应安装释压阀,动作灵活可靠,动作压力要高于 工作压力的 0.20.3 MPa。 6.4.4 压力调节器灵敏可靠。 6.4.5 水冷式空气压缩机有断水保护或断水信号,灵敏可靠。 6.4.6 空气压缩机应有断油保护或断油信号,灵敏可靠。 6.4.7 安放测量排气温度的温度计,其套和插入排气管内的深度不小于管径 的 1/3,或按厂家规定。气缸排气口应装有超温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装置。 6.5

29、风包、滤风器与室内管路 6.5.1 空气压缩机的进风管和风包每年清扫一次,每天运转时间短的可适当 延长。 6.5.2 风包要有人孔和放水阀。 6.5.3 滤风器要定期清扫,间隔期不大于三个月。金属网滤风器清扫后,应 涂粘性汪,沾度为 3.34.0E,不许使用挥发性油代替。油浴式滤风器应用与气缸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用油牌号相同的压缩机油。 6.6 运转与出力 6.6.1 空气压缩机的盘车装置应与电气启动系统闭锁。 6.6.2 运转无异响及异常振动。 6.6.3 排气量每年要测定一次,在额定压力下,不应低于设计值的 90%。 6.6.4 有压风管路系统图、供电系统图。 七、锅七、锅 炉炉

30、7.1 锅炉本体 7.1.1 制造、安装符合锅炉受压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要求。零部件 完整齐全。 7.1.2 锅筒、汽包、水管、汽管、烟火管、联箱等受压元件无变形、无裂纹 和严重腐蚀。封头、炉胆,受热管束不变形,人孔、手孔及阀门的连接密封良好, 不漏水、不漏汽。 7.1.3 锅炉受热面(包括水冷壁、对流管束、过热器、省煤器、予热器等) 内部水垢不超过 1mm,采暖锅炉每个采暖期清扫一次,供汽锅炉每半年清扫一次。 辅助受热面完整,无烧损。 7.2 炉墙、炉膛、烟道 7.2.1 炉墙严密,无裂纹、无变形,炉膛、前拱、后旋、挡火墙无塌陷、无 洞裂,绝热性能良好。炉墙骨架和炉筒吊挂横梁等无弯曲、裂纹。 7.2.2 燃烧合理,无正压运行现象,燃烧设备完整,运转良好,炉排无缺损, 链条炉排不供起、不跑偏。烟道、烟管无漏烟,无堵塞,闸门开闭灵活。 7.2.3 锅炉热效率达到规定要求: 蒸发量(t/h)热效率(%) 4 410 10 60 65 70 7.3 安全附件、管道、阀门 7.3.1 锅筒、集箱、省煤器、过热器等都应安装安全阀,蒸发量0.5t/h 的 锅炉锅筒上至少要安装两个,其开启压力要符合国家锅炉监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