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28129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0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云南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云南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云南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云南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2021年12月目 录一、发展成效 1(一)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保持全省工业龙头地位 1(二)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整体效益明显好转 1(三)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硅铝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2(四)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五)加大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发展取得实效 3(六)深入推进“三化”改造,智能制造成效显著 4(七)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5(八)对外合作平台逐步建立,走出去步伐加快 5二、面临形势 7(一)总体形势 7(二)发展机遇 8(三)面临挑战 10三、总体要求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

2、三)发展目标 13(四)空间布局 14四、发展重点 16(一)推动绿色铝材产业规模化发展 16(二)构建完善绿色硅材产业体系 17(三)全产业链重塑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 17(四)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20(五)提升发展钢铁材料产业 22(六)优化发展建筑材料产业 24五、重点任务 26(一)优化产业结构体系 26(二)增强创新发展动能 27(三)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 30(四)提升质量品牌引领 32(五)塑造开放格局新优势 34六、保障措施 35(一)健全工作机制 35(二)做好政策衔接 35(三)加强行业管理 36(四)加大人才支撑 36(五)金融财税支持 37(六)完善要素保障 37(七)优化

3、营商环境 38(八)宣传舆论引导 3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0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云南省跨越 式发展尤为关键的五年。“十四五”期间,原材料工业仍是实体 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赢得国际竞争 优势的关键领域,是产业基础再造的主力军和绿色发展的主战 场。加快高端化、现代化、绿色化、数字化、安全化转型,成为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四五”期间, 原材料工业仍是云南省支柱性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

4、为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展 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高 质量发展,助力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一 、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国原材料工业实力持续增强,为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十四五”期间原材料工 业仍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产业基础再造的主力 军。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原材料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通 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培育新动能,坚持“两型

5、三 化”发展方向,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成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保持全省工业龙头地位“十三五”期间,全省原材料工业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 利税总额年均分别增长3.4%、10.9%、68.6%,经济规模持续扩 大。2020年,全省原材料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10亿元、利税总 额374亿元、利润总额264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 36.5%、15.1%、26.3%,保持全省工业发展的龙头地位。其中, 黑色金属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513亿元,年均增长14.2%,有色 金属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735亿元,年均增长8%,非金属矿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062亿元,年均

6、增长15.2%。(二)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整体效益明显好转“十三五”期间,全省原材料工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能置换等方式,累计淘汰或置换退出炼铁产能930.5万吨、炼钢产能910万吨、水泥熟料产能 11975万吨、平板玻璃产能832.1万重量箱;通过严控新增产能,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受益于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的积极影响,2016年至2020年期间,规模以上黑色 金属企业利润总额由亏损13.6亿元回升至盈利33.5亿元,有色 行业利润总额从亏损7亿元到盈利117.6亿元,非金属矿行业利润总额从18亿元增长至112.6亿元,整体效益明显好转

7、。(三)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硅铝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十三五”期间,通过培育和引进行业领军企业,丰富的清 洁能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绿色铝材、绿色硅材产业迎来 快速发展。截止2020年底,全省建成工业硅产能99万吨,单晶 硅棒产能73GW, 单晶硅片产能67GW; 建成氧化铝产能160万吨, 电解铝产能340万吨,铝合金产能160万吨,铝材产能80万吨, 阳极碳素产能90万吨。2020年,工业硅产量60万吨,单晶硅 棒产量40GW, 单晶硅片产量26GW, 绿色硅材全产业链产值超400 亿元;氧化铝产量130万吨,电解铝产量259万吨,铝材产量44万吨,绿色铝材全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8、。( 四)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围绕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关 键共性技术研发、新产品及新技术研发产业化,国家技术创新示 范企业达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6家,21家企业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立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铝合金2 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钛材应用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锂 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云南省铝工 业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硅工业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性能钛 合金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铟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培育省液态金属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稀

9、贵金属功能材料制造业创 新中心、省铝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了国家级锗研 究及分析测试平台等与产业化技术开发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和检 测平台,成立了全国首家地方新材料标准化委员会等,实施稀贵 金属材料基因工程、绿色铝材、绿色硅材、锡钢材料、钛材料、 铅基铝基新材料、液态金属材料等重大技术创新专项,推动铂合 金电极材料、稀土汽车尾气催化剂、预成型焊片制备技术、纳米 液态金属、半导体新材料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贵金属前驱体材料产业化和纳米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技改项目 获得中央技改专项资金支持,蓝宝石单晶、电子级多晶硅、高纯铟列入国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五)加大清洁

10、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发展取得实效。“十三五”期间,我省原材料行业绿色生产工艺、全流程绿 色生产线逐步推广应用,基本实现节能减排设施全覆盖、污染物 排放全过程控制的目标,能源消耗总量下降30%以上,环保脱硝技术得到全面推广,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云铝股份、3云锡集团、保山海螺水泥、普洱嘉华水泥等入选国家级绿色示范 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云南铜业、海螺水泥等企业入 选全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同时,全省加大了资源综 合利用指导和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涌现一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 业,废钢再利用水平提高到30%,水泥废物配料使用率达到24%, 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推进,水泥窑协同

11、处置生活垃圾能力提 高到3000吨/日,昆明安宁市、东川区和怒江兰坪县成功申报国 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驰宏锌锗、云锡集团、云南铜业等企业入选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名单。(六)深入推进“三化”改造,智能制造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以钢铁、有色、新材料等行业为重点,突 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为核心,实施一批省级工业 互联网“三化”改造试点示范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取得显 著成效。中铜迪庆矿业建成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地下铜矿开采 自动化、数字化示范矿山,云锡铜业电解智能化车间示范项目建 成运行,驰宏大型锌电解自动化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 获得国家支持,驰宏锌锗年产15万吨锌智能生

12、产系统及应用示 范生产线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名 单,昆钢网络化协同制造工业云平台建设项目和润鑫铝业电解铝 智能制造技术开发应用及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云南铜业、云铝股份、华联锌铟、易门铜业、4 滇中有色等入选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迪庆有色铜矿山 采选数字化智能生产线、浩鑫铝箔铝加工智能化集成管控系统、富源今飞汽车轮毂成品生产线入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名单。(七)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以功能区划与产业定位为主线,全省原材 料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以昆明为核心的钢铁、稀贵 金属、锗和光电子产业集群,以滇

13、中产业新区为中心的铝、铜、 钛产业集群,以昆明、曲靖、文山、大理、红河和昭通等地为中 心的铝产业集群,以蒙自经开区(包括整合的个旧特色工业园区) 为中心的锡产业集群,以丽江、保山、楚雄、曲靖、昭通等地区 为重点的硅产业集群,以曲靖为核心的液态金属产业基地,以楚 雄为聚集区的钛全产业链“绿色新钛谷”,以文山马关为中心的 铟产业集群,其中红河锡基新材料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锡材和锡化 工中心,昆明高新区贵金属产业基地是全国贵金属新材料领域的 龙头,个旧稀贵金属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是省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八)对外合作平台逐步建立,走出去步伐加快我省原材料企业积极抢抓国家“ 一带一路”建设及我省建 设

14、“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战略机遇,推进国际产能合 作。云天化集团在巴西、巴林等地建设了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冶金集团在老挝建设了铝土矿项目;云南能投在缅甸建成水泥项5目;驰宏锌锗在加拿大拥有世界级的塞尔温铅锌矿,在玻利维亚 拥有扬帆矿业、亚马逊矿业等项目;昆钢控股已在越南建成钢铁 冶炼及铁矿石开采项目,计划在孟加拉、束埔寨、缅甸等国进行钢铁国际产能合作。但全省原材料工业在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整体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全省原材料工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环节,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钢铁、有色、建材等主要集 中在原材料初级加工环节,产业链普遍较短,高技术含量、高附 加值产

15、品发展滞后,难以支撑全省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 术等重点产业需求。二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2020年,规上原 材料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上升至1%,但仍显著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国家级质量标杆名单的原材料工业企业数量较少,科技成果 的转化能力亟须提升。三是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我省金属资 源综合利用率较低,复杂矿体采选工艺水平仍有待提高,锡、锌、 铜、铅、铝等矿产中未能利用的尾矿资源总量较大,行业整体的 装备、工艺技术等水平较落后,能耗、排放等与绿色发展要求存 在差距。四是要素支撑有待完善。我省一半以上的金属矿石需从 省外(国外)调入(进口)

16、,资源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物流、电力等成本较高,资本、人才、技术、管理、品牌、信息、数据要6 素存在保障不足、水平较低的问题。二、 面临形势( 一 )总体形势1.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 题日益突出。 “十四五”期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同时,世界经济增长动 能有所削弱,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增多,受全球贸易争端、需 求下降、投资疲软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 济增长将维持在低位。特别受此次新冠疫情影响,迫使各国反思 和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问题, 一些具有国家安全 战略意义的全球供应链长度将会缩短,出

17、现产业链本土化的趋 势,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凸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需要高度重视。2.从国内看,双循环新格局加快构建,庞大国内市场持续释 放需求动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发展前景向好。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和环 境条件变化,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国内市场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的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创新驱动、高质 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更为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并依托7强大的国内市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

18、经济。3.从行业看,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 升优质高效多样化供给。“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保持制造业比 重稳定,原材料工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和支撑,进入稳定发展阶 段,通过提升发展质量弥补速度减缓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原 材料工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布局,但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可靠性、 绿色生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需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实现产业基 础能力和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和标准布局实现 产品附加值提高,加快智能化技术应用促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二)发展机遇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云南原材料工业发展注入 了新动能。“十四五”期间,新一

19、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 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成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新型基 础设施,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数字技术成为原材料企业 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提高智能生产、智能管控、智能服务等方面 能力,渗透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 产业链协同创新,催生和孕育出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新型基础 设施建设与原材料工业发展的融合,进行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改造,从根本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8 云南原材料工业全面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能。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云南原材料工业发展指出了超越引 领新路径。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20、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刻影响国内产业资源配 置、集群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升级。云南作为连接东南亚的战略 支撑点和交通枢纽,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积极 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吸引全球 优质要素资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是 云南原材料工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化发展为云南原材料工业发展带来 新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发展 壮大离不开材料支撑。随着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的不 断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 领域将快速发展,为高

21、性能铜铝镁合金及其制品、高性能特种钢 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其制品等各领域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是在5G、 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的作用下,稀有金属战略地位凸显,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期。4.乡村振兴和消费升级战略的实施为云南原材料工业发展 提供新需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仅乡村公路建设、房屋改善离不开原材料工业的大力支撑,而且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9水灌溉工程、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等领域,也将对原材料工业带来 新的需求和机遇。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 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高品质的需求,材料的优良性能和稳定 品质尤为重要,要求原材料工业加大研发力度,向高端

22、化和绿色 化方向发展,生产出多功能、高品质的材料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呈现的新需求。5.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签订为云南原材料工 业发展提供了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随着我国“ 一带一 路深入推进,特别是RCEP 协定正式签署,我国将进一步扩大 对东南亚的市场开放。云南省地处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 南亚经济圈交接处,抓住RCEP 签署重大机遇,对外主动参与中 国 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越、中老 经济走廊建设等对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云南原材料工业市场空 间,加快产能、产品、产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和推动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合作。(三)面临挑战

23、1.全球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十四五”期间,全球原材料工 业发展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再工业化”在引 领产业发展方面依然占得先机,新兴经济体依托丰富资源和广阔 市场将不断提升行业的世界地位,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封锁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10同时,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我国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大 宗原材料消费总量呈现波动下降态势,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化。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挑战,聚焦推动优质高效多样化供 给、继续破除无效供给,已成为新时代云南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2.资源环保约束显著加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行更 严格的资源管理、节

24、能减排政策,持续实施钢铁、铝、铜等生产 规范条件,在资源利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更加严 厉。原材料工业是碳减排的主战场,是实现我国“3060”目标的 关键领域。为实现“双碳”目标,原材料工业亟需加快构建绿色 低碳体系。同时,云南部分地区资源开发超环境容量,产业结构 升级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 续上升。因此,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已成为新时代云南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3.行业治理要求日益提高。“十四五”期间,我国坚持和完 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对原材料行业管理的要求日益 加强,需要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督促企业规范化

25、生产经 营;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 置;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满足 国家提出的更高行业治理要求,进一步创新行业监管方式、推进安全生产建设和绿色生态发展、规范企业良性经营和竞争,已成 11为新时代云南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三、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 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 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市场需求为主线,以改革 创新为根本动力,依托绿色能源优势,推动绿色先进制造业发展, 着力

26、固根基、优结构、转方式、强保障,加快全省原材料工业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积极 融入新发展格局,塑造开放竞争新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原材料工 业体系,打造“中国绿色铝谷”和“光伏之都”,建设国际知名 的稀贵金属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材料加工应用基地,成为云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优供给、促升级、调结构为着力点, 以产业链的完善、延伸和升级为核心,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方向,加快推动原材料工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坚持创新驱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科技人 12才队伍

27、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围绕上下游关联产业 需要,拓展产品功能,强化质量标准的推动作用,引导特色化和高端化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的水平。推动与关联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促进行业内外部联动发展,提升产业协同发展能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坚持绿色安全深入推进绿色制造,有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绿色技术 的推广应用,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安全准入门槛,提升生产本质安全水平,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实现安全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针对不同市州、园区、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差异,优化调 整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高水平集聚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

28、 展战略,深化国内和国际区域合作,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构建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产业开放新格局。(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创新 能力显著增强,技术装备水平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能 力显著提升,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以及若干家专业化标杆 13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集群,实现全省原材料工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1.产业规模目标。全省规模以上原材料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 破8500亿元,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0亿元。2.质量效

29、益目标。全省规模以上原材料工业企业效益大幅提 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主要金属 冶炼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上,有色金属就地初级加工转化率达到50%、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3.创新发展目标。创新体系基本完善,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 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增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利授权年均增长5%以上。4.数字化发展目标。重点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本 普及,力争支持50%以上规上制造企业实现全生产过程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改造。5.绿色发展目标。原材料行业主要产品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 内先进水平,重点强省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达到20%以上,省级及以

30、上绿色工厂达到35户以上。(四)空间布局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道路,加快优化产业总体布局,提高能源资源承载能力,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 14加强州市和产业园区联动,提升产业集群协作配套水平,构建与 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相适应、产业特色优势突出、区域协调发 展的产业格局。立足现有原材料工业基础,围绕重点项目,统筹 各州市资源能源优势、区位条件、科技人才基础、市场需求、环 境承载能力,推进原材料工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形成“ 一核、两带、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一 核: 围绕滇中区域的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 打造全省原材料工业发展核心引领区。以昆明为全省原材料工业 创新核心区

31、,推动曲靖、玉溪、楚雄围绕产业上下游协调联动发 展,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导向,重点发展新材料、有色金 属深加工、绿色铝硅中下游及配套产业、钢铁、科技服务业等,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全省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两带: 围绕原材料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大理州、保山市、红 河州、文山州、临沧市,以生态环保型、清洁载能型、劳动密集 型和外向型产业布局为导向,打造云南省原材料工业滇西和滇南 提速发展带,与核心引领区互动发展,支撑云南省原材料工业跨 越式发展。滇西产业带重点布局在保山、大理、临沧、德宏,主 要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绿色铝硅中上游产业、石材加工、短 流程炼钢、再生有色金属回收等

32、。滇南发展带重点布局在红河、文山,主要发展绿色铝材、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新材料、再生有 15色金属回收等。多点:其他州市依托自身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发 展环境友好型、开放创新型原材料工业,适度发展与区域市场需 求相匹配的建材产业,重点打造怒江铅锌及硅上游基础原材料基 地、丽江光伏硅晶材料制造基地、迪庆有色金属采选基地、昭通 绿色铝材加工制造基地和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四、 发展重点(一)推动绿色铝材产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优势,深化发展绿色铝材产业链, 着力打造一批链接共生、资源共享、耦合发展的绿色铝产业集群, 建设一流的“中国绿色铝谷”。综合评估电力供应、

33、资源保障、 环境承载以及下游产业等情况,科学制定全省绿色铝产业发展规 模。鼓励企业关停退出存量产能中经济技术指标相对落后的老旧 生产线,替换建设再生铝项目,着力提高再生铝产能比重。加快 推进在建电解铝项目尽早投产达标,培育一批铝精深加工项目, 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拓展延伸产业链,围绕“电解铝(再生铝) 铝合金铝深加工制品”基本产业链,加快发展建筑铝材、包 装铝材、装备铝材等。丰富铝深加工产品品种,重点发展全铝轨 道车体、汽车整车车身、建筑模板、铝合金护围板、新能源动力电池箔、锻造铝轮毂、铝焊丝等高端新型材料。大力引进铝合金 16轻量化材料设计、加工、制造、应用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推动铝加工

34、企业向高端精深铝合金加工延伸。(二)构建完善绿色硅材产业体系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硅光伏、硅化工、硅 电子”等细分领域,着力突破硅基材料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工 艺,大力研发推广高端、高质、高效技术产品,促进云南省绿色 硅材产业迈向中高端。优先补齐硅光伏产业链,以提高电池光电 转化效率为目标,重点开展高纯晶硅、高效率大尺寸光伏行业用 单晶硅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突破高效单晶产品核心技术,提 高产品薄片化、高效化;引进下游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生产等深 加工企业,建立完备的光伏玻璃、边框、银浆、高纯石墨、高纯 石英、逆变器等硅光伏产业配套体系,基本建成“光伏之都”。 着力构建硅化工产业链,以

35、省内在建有机硅项目为依托,围绕有 机硅产品开展相关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积极引进优势企业发展 硅树脂、硅橡胶和硅油等硅基材料和下游加工产品,打造硅化工 全产业链。大力培育硅电子产业链,以云硅智能小镇为依托,积极培育和引进电子级多晶硅、碳化硅等硅电子材料生产加工企业。(三)全产业链重塑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坚持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着力延伸铜锡铅锌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钛产业规模和 17技术水平,加快推进稀贵金属及新材料向中高端迈进,推动有色 金属产业由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形成资源保障能力可靠、产业 链条完整稳定、技术水平先进、集约集群效应显著、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有色金

36、属现代化产业体系。铜:以昆明、楚雄、玉溪、红河等地现有铜冶炼产能为依托, 加快迪庆、普洱、玉溪、临沧等铜矿山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保持在铜冶炼环节的产能规模优势和工艺技术先进优势。依托滇 中地区铜冶炼核心企业,围绕“电子行业用铜、家用电器用铜、 电力电气行业用铜、交通运输行业用铜、建筑行业用铜、无铅环 保行业用铜、铜及铜合金粉末行业用铜、军工行业用铜”等方向 延伸产业链,发展板、带、箔、线、丝、粉、剂等各类适销产品, 重点开发高纯无氧铜压延铜箔、电子铜箔及下游电线电缆、线路板、变压器等产品。锡: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锡冶炼集中度, 全省锡冶炼产能控制在15万吨以内,并通过产融结

37、合、产贸结 合,采取投资、贸易等形式,提高对全球锡精矿资源和锡锭金属 销售渠道的控制能力,巩固在全球锡冶炼领域的龙头优势。进一 步做大做强锡条、锡粉、锡膏、锡丝、锡带箔、锡片、锡化工、 焊料化工、 BGA (球栅阵列封装)锡球等九条产业链,重点发展 锡合金、锡丝、锡膏、预成型焊锡片(高洁净焊片、金锡焊片)、BGA (球栅阵列封装)锡球和有机锡热稳定剂、有机锡催化剂、 18有机锡中间体、锡基新型阻燃剂、环保锡基电镀液、高品质锡酸钠、高品级二氧化锡等产品,不断健全锡基材料规格品种。铅锌: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推动在云南建设“中国铅锌 产业平台”,促进铅锌行业集群集约、提质增效,加快怒江州铅 锌产业

38、转型升级项目建设,进一步技改提升红河州骨干铅锌企业 工艺装备水平,加快推广湿法炼铅工艺技术;全省铅锌冶炼产能 控制在250万吨左右,保持在行业内的产能规模优势。加快培育 和招商引资发展铅锌下游加工应用产业,重点从铅基合金、铅化 工和再生铅三个方面延伸完善铅产业链,从镀锌、锌基合金和锌化工产品三个方面延伸完善锌产业链。钛:以现有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钛白粉产业结构调整,采 取氯化法和先进清洁硫酸法生产工艺并举的路线,加快扩大钛白 粉产能规模,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专用性强的钛白粉产品和 进口替代产品,延伸发展涂料、油漆产业;加快推进转子级海绵 钛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建设,实现航天航空级海绵钛的稳定产出

39、; 发挥熔炼技术优势,开发多品种钛合金型号,进一步巩固低成本 钛带、板市场规模,加快棒材、管材的产业化,逐步推动模锻件 机械加工件生产;招商引资引进下游企业,在发展人造关节、义 肢、义齿、主动心瓣、骨骼固定夹等医疗器械的同时,大力发展 钛制炊具、餐具、水具、保健饰品等家居生活用品,加快培育钛材料加工应用产业新优势。 19(四)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贵金属新材料:加快失效汽车催化剂铂钯铑回收,复杂废料 中铑、铱、钌综合回收,氧化铝载体催化剂碱处理富集铂族金属 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围绕芯片制造、第三代半导体、航空 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加速发展贵金属丝材、蒸镀材料、 溅射靶材、电真空器件、网状

40、材料、电真空焊料、精密合金、电 接触材料、预成型焊片、微纳米金属焊膏等功能材料;面向新一 代电子信息、5G 通讯等产业,推动核心基板材料、电子浆料及 其基础材料(玻璃粉、陶瓷粉、贵金属粉末、有机载体)的研发, 尽快实现低温共烧陶瓷用电子浆料、5G 通讯元器件用电子浆料、 光伏材料等产品的产业化;围绕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需求, 推动新型前驱体、新型分子催化剂、电镀用主盐以及铂族金属有 机配合物的产业化;面向国六后时代发动机技术的高效清洁化、 高热低碳化、电气化以及排放后处理技术的高效集约化等需求, 形成满足RDE (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和稀燃、混动要求的新一 代国六催化剂产品;以满足高端化工

41、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为目 标,尽快形成丙烷/环己烷脱氢铂催化剂、硝基苯加氢制苯胺钯 铂炭黑催化剂、气相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加氢钯催化剂、氯化氢 氧化制氯气钌催化剂等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立足环境污染治 理需求,加快开发抗硫化VOCs (挥发性有机物)催化剂、大规格蜂窝金属载体VOCs (挥发性有机物)催化剂和工业废水处理20催化剂;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开发直接甲醇燃料 电池用长效阳极催化材料、氢燃料电池用高性能催化材料和膜电 极。通过发挥“产学研用” 一体、 “新材料制造+再生利用”循 环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在全国贵金属新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稀有金属新材料:重点开发国外垄断的

42、专用高端新材料系列 产品,做强光电子、微电子、半导体材料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大 尺寸锗单晶片、碳化硅单晶片、半绝缘砷化镓单晶片、磷化铟单 晶片、13N 超高纯锗单晶、锑化镓单晶片、7N 高纯元素(镓、铟、 砷、磷)材料、电子级四氟化锗同位素分离、芯片封装用金锡焊 片、光伏银浆、芯片封装用焊锡球、微电子用锡及锡合金电镀化 学品、超微焊锡粉、高纯金属材料产业化(锡、碲、镉)、 ITO/AZO (氧化铟锡/氧化锌铝)高性能靶材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力争建成国内领先的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液态金属新材料:依托已建成的省级液态金属“八中心一委 员会”,基于增材制造、热控与能源、生物医学和柔性机器等四 大液态

43、金属应用领域,加快液态金属电子浆料、液态金属热界面 材料、液态金属导电胶、液态金属导热膏等功能材料的研究和产 业化,努力打造液态金属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者、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和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化工新材料:以安宁产业园区为核心,大力发展石油炼化下21游功能性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建设西南地区特 色石化产业基地;依托安宁产业园区、禄丰产业园区和水富经开 区,大力发展医药级、电子级、食品级精细磷化工产品,加大新 型肥料和煤磷盐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适时启动镇雄磷化工新材料开发项目。新能源新材料:依托滇中新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 蒙自经开区和水富经开区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锂电池

44、正极材 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材料,培育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 合材料。依托五矿稀土在大理祥云建设稀土冶炼分离项目,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3D 打印材料:大力开发钛合金、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 以及贵金属3D 打印材料,重点发展3D 打印用球形钛粉及钛合金 粉、不锈钢系列粉体、贵金属合金、镍基合金、钛基合金等金属 粉末,培育发展3D 打印用钼基、镍基、钴基等球形高温合金粉 末,支持金属基3D打印材料体系研究、3D 打印粉末材料制备技术研究、3D 打印装备技术研究。石墨烯材料:重点突破石墨烯功能材料制备技术、产业化制 造技术和产业化装备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烯基功能材料及产业化核心

45、技术,加快石墨烯材料应用。(五)提升发展钢铁材料产业以钢铁产能总量控制、存量优化为发展方向,结合新能源汽22车、5G、特高压输送电装备、高速铁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基 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钢铁产业对于先 进装备制造业、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支撑作用,瞄准高端 制造、 “新基建”等新兴领域用钢,调整产品结构,推进钢铁产 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打造“专、精、特、高”钢铁产业 链。重点发展500MPa 及以上高强钢筋以及高强度、抗震、耐火 钢板和H 型钢,加快研发特高压输电塔和变压器用钢、充电桩立 柱支架用钢、5G 宏基站大铁塔用钢等新型产品研发,推动龙头 企业全流程智能

46、化炼钢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安全、智能、高效的 炼钢生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钢铁产业,发展钢铁产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造等。依托现有产能布局和龙头企业,昆明在保持现有高强抗震钢 筋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有序扩大板带及型材产品比重,积极发 展钢结构;玉溪结合区域装备制造业及五金产业发展需求,逐步 丰富和完善板带材、型材、管材等产品,适度发展工模具钢、轴 承钢、弹簧钢等优特钢产品;曲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积极 发展高速公路安全防护用钢、中宽带钢、矿山用支护钢、轨道钢、 易切削钢等产品,适度发展面向周边区域市场的优特钢产品,加 快在师宗打造不锈钢全产业链集群;楚雄充分利用攀枝花钒钛

47、磁 铁矿资源,瞄准四川、重庆区域市场,积极发展耐磨、耐蚀等优特钢产品。23(六)优化发展建筑材料产业按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现有产能、促进技术进步、推进绿 色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促进建材产业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重点发展建材精深加工制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推动水泥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 上游拓展绿色矿山、精品砂石骨料、钙基材料等,下游大力发展 P042.5 及以上等级水泥、高品质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开发满 足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各种水泥基材料制品,大力发 展下水道井盖、透水砖、地下管廊、盾构片、给排水管道等预制 构件,加快发展预拌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墙体部品和制品。持续 推进“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推广运用,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