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田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28130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田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青田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青田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青田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青田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田县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第一部分 前 言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我县妇女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她们是科学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是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促进妇女发展、保障妇女权益、推动男女平等,对实现我县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青田县政府把妇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推动我县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妇女发展状况明显改善。截至2010年,青田县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一是妇女享有经济和社会保障的程度普遍增强,经

2、济状况进一步改善;二是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不断提高,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女性人数逐步增加;三是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四是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五是维权机制不断健全,妇女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六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逐步深入人心,妇女发展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在:2010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人数为0.9516万人,比2005年末增长79.55%;全县小学适龄女童净入学率、女生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97%和99.97%,全部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我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和农村分别达到92.79%、92.03%,比20

3、05年分别提高9.7、7.9个百分点;其中住院分娩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05年的98.2%、98.11%分别提高到2010年99.68%、99.66%。全县100%的乡镇(街道)及80%以上的社区、60%以上的行政村都建立了妇女维权站;成立了“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热线”。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制约和影响,我县的妇女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妇女在收入和资源占有方面仍处在相对弱势;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水平仍然较低;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男性存在一定差距;妇女的健康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妇女的权益维护力度有待加大;城乡妇女发展不平衡状况仍然明显。这些问题既

4、制约妇女发展,也影响社会和谐。“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深化接轨温州、打造世界青田、建设幸福侨乡”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既为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妇女全面发展,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丽水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青田县妇女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男女

5、平等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平等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提升妇女素质,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促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促进妇女与青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二、总体目标以推进妇女发展与青田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总目标,确保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保障妇女享有平等获得经济资源的机会,妇女的经济地位明显提高;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决策与管理,妇女参政议政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保障妇女平等享有教育资源,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公共卫生优质服务,妇女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妇女在

6、社会保障体系中平等受益,妇女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保障妇女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益,妇女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护。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环境保护的决策和管理,妇女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努力实现妇女发展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三部分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一、妇女与经济发展(一)主要目标1、促进男女平等就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2、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稳定在40%以上,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数逐步增长。3、改善妇女就业结构,提高妇女就业层次,拓宽妇女就业渠道,提高技能劳动者中的女性比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5%以上。4、建立完善妇女自主创业的政府支持体系,鼓励妇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5、提高妇

7、女非农就业率,增加妇女收入。6、农村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中的权利。7、提高残疾妇女就业比例。(二)策略措施1、加大妇女经济权利的法律保障力度。将妇女创业与就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严格执行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2、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用人单位招录人员,除法律规定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或提高女性录用标准,不得在劳动合同中限制女性结婚、生育。对就业性别歧视的现象和行为,新闻媒体应及时予以曝光,用人单位要及时改正。全面落实男女同工同酬,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收入分

8、配制度,切实保障女性就业和收入分配上的平等权。3、提高妇女就业创业竞争能力。加强对妇女创业就业的指导和服务,落实就业信息共享、小额贴息贷款等服务。加强对妇女劳动力职业指导及介绍服务,推动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实施“妇女素质提升行动”,提高妇女素质。把妇女培训纳入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计划,确保“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及农函大、普法教育、远程教育等培训计划妇女应有的受训率,重点抓好妇女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创业女能人、来料加工从业队伍四大类别培训,提高妇女创业创新的素质和能力。4、实施“妇女创业创新行动”,推动妇女创业。激发广大城乡妇女创业创新热情,积极推进平台搭建

9、、服务创新,统筹城乡妇女发展。以帮助城乡家庭增收、促进城乡妇女发展为目的,加大来料加工业的政策支持、转型升级,重点建设一批来料加工专业村、培育一批重点经纪人;培育和发展一批“妇字号”基地,树立一批妇女创业创新典型,带动妇女合作创业、科技兴业;深化和拓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5、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落实和完善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相关政策,纠正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村规民约。保障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使用、集体收益分配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坚决制止和纠正以未婚、出嫁、离异或丧偶为由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行为。6、加大对贫困妇女、残疾妇女的扶

10、持力度。为贫困妇女、残疾妇女提供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贫困妇女、残疾妇女就业和再就业比例。政府推出的公益岗位安置向贫困妇女、残疾妇女倾斜。以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为重点,开展就业服务、就业援助。鼓励引导贫困妇女、残疾妇女灵活就业。二、妇女与决策管理(一)主要目标1、县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至少各配备1名女干部;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2、县党政部门要保证50%以上的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重视配备正职女干部和重要岗位女干部。 3、全县要有2个以上乡镇领导班子配备正职女干部。4、县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应分别不少于15%、20%。5、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

11、、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比上届有所提高。6、女干部占干部队伍总数的比例逐步提高。7、中共党员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新发展党员中女性比例不低于40%。8、女性较集中的部门和行业中,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与女职工比例相适应。9、村(居)支部和村(居)委会成员中至少要有1名女性。10、村民代表中,女代表达到三分之一以上。11、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20%以上。12、职工代表中,女职工代表比例应与女职工比例相适应。13、重视发挥妇联组织在参与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二)策略措施1、制定落实妇女平等参与决策管理的政策措施。在政策中明确规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民委员会中的女性比例以及候选人中的女

12、性比例,积极营造支持、鼓励妇女参政议政的良好氛围。在制定涉及妇女利益的政策时,要听取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及妇女组织和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妇女在参与决策和民主管理过程中,充分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机会。2、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力度。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列入各级干部工作的总体规划,明确女干部配备要求,督促各级按照培养、选拔女干部规划,完成县、乡(镇)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目标。重视实践锻炼,在选派干部参加培训、挂职锻炼以及安排干部交流轮岗时,保证女性有一定的比例。并逐步平衡女干部在不同层面、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分布。在公务员培训、考核、奖励、轮岗、提拔等方面,保证妇女享有平等的机会。3、重视

13、女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集中调整时保证女性适当比例,对平时表现突出、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女干部,及时补充进后备干部名单。坚持“物色选拔积极分子优先、培养教育优先,落实发展计划优先”,使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努力提高女党员的发展比例,实现女党员数量逐年增长。4、提高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根据女干部自身特点,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妇女干部学校等作用,切实抓好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妇女的性别平等意识,发挥妇女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和推动两性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女干部接受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机会。5、推动妇女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

14、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女性管理人才,提高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女性比例。6、推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完善村(居)委会选举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落实村民委员会妇女委员的专职专选,发挥妇女在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中女代表比例与女职工比例相适应。7、扩大妇联组织参与决策和管理渠道。在研究涉及妇女权益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时,应充分听取妇联组织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妇联组织在培养选拔女干部、推动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把妇联组织的妇女人才库作为组织部门培养选拔女干部的重要来源。三、妇女与教育培训(一)主要

15、目标1、女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2、女生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9%以上,消除女生辍学现象。3、高中段女生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4、高等教育女生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提高女研究生的比例。5、三类残疾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到95%以上。6、提高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7、农村女劳动力普遍接受1-2项实用技术培训。8、女职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90%以上。(二)策略措施1、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保障适龄女童平等接受十五年基本教育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将女性教育纳入各级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在实施教育强县中,重视女

16、性人才资源的开发,加强对各类女性人才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改善教育管理者的性别结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层的女性比例。2、建立和完善妇女终身教育体系。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教育,确保适龄女童接受良好基础教育。加快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加快发展非学历教育,拓展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新途径,普及社区教育,满足妇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为老年妇女提供方便、灵活的学习条件。3、加强对妇女科技教育。广泛开展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妇女的科学素养。鼓励女性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培养造就一批女性学科带头人和女性专业

17、人才。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妇女、中老年妇女群体的科学知识传播工作,以各种形式开展提倡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的科普活动。4、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创造条件为残疾女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加强对残疾妇女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残疾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增强其生存发展能力。5、加强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帮助流动人口中的妇女接受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坚持以公办学校和流入地政府为主,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做好流动女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四、妇女与卫生保健(一)主要目标1、城乡妇女普遍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妇女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2、孕产妇死亡率稳定控制在12/

18、10万以内,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3、孕产妇死亡之中因产科出血死亡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4、以县为单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稳定在90%以上。6、降低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7、妇女剖宫产率比2010年下降5%。8、降低妊娠性牙龈炎和妊娠性牙龈瘤的发病率,提高妇女口腔健康知识知晓面。9、妇科常见病检查率达到80%以上。扩大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的覆盖面。10、控制妇女艾滋病感染率及性病感染率,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11、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宣传普及率达到80%以上。12、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80%以上。13、孕前优生检测率达到70%以上。14、待孕妇女叶酸服用率达到

19、90%以上。15、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已婚妇女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达到90%以上。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16、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6/万以下。17、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8、流动育龄妇女基本享有当地同等的生育和卫生保健服务。19、县妇幼保健所进行资产置换,扩大妇幼保健所的业务用房,加强妇幼保健所服务能力建设。每年确定1-2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基层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达到40%以上。20、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保健人员,按辖区服务人口10000-15000:1配置。21、提高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完善妇女体育组织网络和健身设施建设。

20、(二)策略措施1、完善妇女健康保障机制。把妇女健康列入政府的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将妇幼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中确保妇女平等受益。进一步完善我县的贫困高危孕产妇救助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贫困妇女医疗救助。全面落实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努力实现母婴保健服务全人口覆盖,建立以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体制,将农民工计划生育、孕产妇保健的管理服务纳入本县妇幼卫生工作体系, 努力实现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全覆盖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2、加强妇幼

21、保健机构和队伍的建设。结合争创卫生强县策略,整合县本级妇产科的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扩大妇幼保健所的业务用房,加强妇幼保健所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统筹协调发展妇幼卫生事业,逐步满足妇女儿童的专科服务需求。完善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畅通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提高县孕产妇抢救中心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大对妇幼卫生保健人员的技术培训,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妇幼保健专业队伍。3、加大母婴保健的普法和执法力度。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将母婴保健工作纳入卫生执法监督,提高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能力。强化对母婴保

22、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依法规范婚前、孕前、孕产期、助产技术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严厉打击无证行医、非法终止妊娠和非法接生的行为。对妇女进行依法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教育,形成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4、加强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开展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县、乡级的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建立综合医院与妇幼保健机构的妇幼保健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妇幼卫生的时效性和准确率,提高妇幼信息整理、分析、综合利用能力。5、提高妇女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县优生“两免”政策和优生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继续实施免费婚前

23、医学检查和优生检测,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和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项目,逐步实施以预防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为主的“两癌”筛查项目,关心流动妇女的健康状况,逐步实现流动妇女享有与户籍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6、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保健等科学知识,完善计划生育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广避孕节育新方法、新技术,提倡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强化男女两性共同承担避孕节育的责任意识。加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机构

24、和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7、加强对艾滋病、性病及吸毒的预防力度。贯彻落实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办法,完善艾滋病、性病及吸毒防治工作机制,针对妇女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对娱乐场所的监管。把预防和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纳入妇幼卫生常规工作,提高防治水平。提供规范化的性病和艾滋病诊疗服务,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8、关注女性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妇女心理咨询网络。对妇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女性的心理压力,增强女性心理调适能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普及健康保健、科学营养等知识,提高妇女心理健康水平。9、推动妇女参与全民健身运动。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5、,鼓励妇女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城乡体育健身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改善妇女开展体育运动的条件,组织多种形式的妇女体育健身表演和竞赛活动,提高广大妇女的身体素质。五、妇女与社会保障(一)主要目标1、落实女职工“五期”特殊劳动保护措施,降低女职工职业病发病率。2、扩大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覆盖面。3、女职工享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权利。4、贫困、残疾妇女的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贫困妇女数量逐步减少。5、提高女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生育保险按规定覆盖城乡所有用人单位。6、提高城镇灵活就业、未从业妇女和农村妇女的生育保障水平。7、城镇女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

26、5%以上。8、提高城镇灵活就业和未从业妇女的医疗保险参保率。9、农村妇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10、提高女职工和城镇灵活就业妇女的养老保险参保率。11、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12、保障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条件的贫困妇女普遍得到救助。13、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各类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场所建设,为老年妇女和残疾贫困妇女提供养老社会服务,以社区为单位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二)策略措施1、完善妇女公平享有社会保障的体系。全面落实涉及妇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妇女公平享有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

27、保险、工伤保险,努力扩大妇女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2、保障女职工的特殊劳动权益。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增强女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大对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和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将女职工劳动保护内容列入企业集体劳动合同,扩大签订女职工专项协议的覆盖面,逐步规范女职工劳动用工制度和特殊劳动保护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设置女职工劳动保护和卫生设施,改善女职工劳动条件。3、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妇女的生育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生育保障制度,通过实行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等手段,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并完善城镇

28、居民生育保障制度,为城镇灵活就业和未从业妇女提供生育保障。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广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协同推进模式,提高农村妇女的生育保障水平。4、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为提高城镇灵活就业和未从业妇女、农村妇女医疗保险参保率提供制度保障。5、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引导城乡妇女参保。将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女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不断提高城镇灵活就业妇女的养老保险参保率。6、完善

29、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妇女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逐步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保障失业妇女基本生活。7、落实城乡妇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逐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生活困难妇女享受社会保障水平。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多渠道发展社会救助事业。鼓励社会各类慈善基金组织建立专项救助基金,作为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充,为不同类型的困难妇女提供帮助。8、为残疾贫困妇女提供社会保障。在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中,落实重度残疾贫困妇女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优惠政策,保障贫困残疾妇女的基本生活。将残疾贫困妇女危旧房改造优先纳入困难群众保障性住房救助体系,完成

30、农村残疾贫困家庭危旧房改造任务,将城镇低收入残疾妇女优先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9为老年妇女提供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增加老龄事业投入,推广社区养老,增强社区老年妇女养老的照护能力和心理支持水平。加强老年公寓、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加强老年妇女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六、妇女与法律保护(一)主要目标1、制定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的政策措施。2、健全保护妇女权益的监督执法机构,健全和完善妇女维权合议庭、巡回审判、人民陪审员等机制。3、提高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率。4、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降低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提高结案率。5、维护妇

31、女在婚姻家庭、财产、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利。6、保护妇女合法的控告、申诉权及在诉讼中的各项权益。健全妇女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机制,保障救助妇女获得法律保护。7、乡镇(街道)、村(居)妇女维权站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8、县“12338”妇女维权热线覆盖率达到100%。9、建立受害妇女庇护所、“110”家庭暴力救助中心。(二)策略措施1、制定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的政策措施。把依法保障妇女权益工作纳入建设“平安青田”和“法治青田”的总体规划之中,成立县级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领导协调机构或妇女维权协调机构,并启动开展妇女维权岗创建活动。2、加强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

32、益保障法、浙江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及浙江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纳入“六五”普法的总体规划,开展“三八”维权周和女法律工作者到农村、进社区等普法宣传活动,发挥女法律工作者联谊会成员在法制宣传中的骨干作用,扩大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面,提高全社会自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妇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3、建立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监督机制。加强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女性人民陪审员、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社会支持体系。4、切实保障妇女人身安全。

33、严厉打击强奸妇女、拐卖妇女及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等各种犯罪行为。依法处理家庭暴力、虐待老年妇女案件和对妇女的性骚扰事件,维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及时处理、公正审理涉及妇女婚姻和财产权利的民事案件,切实保护妇女的民事权利不受侵犯。5、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充分发挥公安、妇联、民政反家庭暴力联合救助网络和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处理家庭暴力案件。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好县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为遭受暴力侵害和需要帮助的妇女提供法律、医疗、精神康复、生活等方面的帮助,建立县级家庭暴力妇女庇护所(救助站)。6、依法维护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益。人民法院要及时审理涉及妇女权益的婚姻案件和继

34、承案件,切实保护妇女的婚姻自由权、财产权、子女抚养权和继承权。审理离婚案件时,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依法维护女方权益。审理继承案件时,摒弃旧俗陋习,遵循男女平等原则,依法保护妇女的继承权。7、强化对妇女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加强县级法律援助机构妇女维权工作站的建设,重点关注贫困妇女、残疾妇女、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妇女的法律需要,为她们提供法律援助。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为妇女提供法律服务和援助。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女戒毒人员进行综合矫治,做好各类女性归正人员的教育帮助工作。发挥女法律工作者联谊会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健全各级信访接待制度,为妇女维权投诉和心理疏导提供服务。七、妇女与环境

35、优化(一)主要目标1、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形成两性平等、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2、性别平等原则在环境与发展、文化与传媒等涉及妇女发展的相关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3、倡导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和谐家庭关系。乡镇级以上文明家庭创建达标率不低于60%。4、倡导妇女参与绿色消费,实践低碳生活。5、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覆盖面达到95以上。6、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覆盖率达95%以上。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城镇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与实际需求相适应。8、提高妇女预防和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9、建立县妇女活动中心。(二)策略措施1、营造两性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县党校把宣传马克思

36、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课程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增强全社会的性别意识,逐步消除对妇女带有偏见和歧视的传统观念,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引导妇女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妇女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鼓励和引导妇女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不断深化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不让毒品进我家”、“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廉政文化进家庭”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遏制封建迷信、黄赌毒和邪教等丑恶现象。3、将性别意识纳入传媒和文化艺术工作。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

37、部门宣传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努力营造保护和尊重妇女的良好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禁止在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中宣扬贬抑、否定妇女独立人格的内容,消除媒体报道中的性别歧视、暴力和侵权现象。加大妇女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形象。4、为妇女提供丰实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县级妇女活动中心,为广大妇女开展学习、就业、健身、娱乐等活动提供良好服务场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妇女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丰富妇女文化娱乐生活。在社区优先发展家政服务业,提高家政服务水平和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使女性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5、加强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提高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的能力

38、。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大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厨工作力度,为妇女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6、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妇女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妇女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组织动员妇女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发挥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努力把青田培育成全国生态县。7、加强妇女问题的理论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妇女工作、妇女发展的实际开展妇女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针对妇女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调查研究力度,为党委政府制定涉及妇女的相关政策提供前瞻性和战略性建议。积极争取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支

39、持,加强与省市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联系、合作,为促进妇女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第四部分 重点实事项目一、实施县妇女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建立与我县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县妇女活动中心,为妇女学习培训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建设必需的场所。二、实施提升妇女素质工程。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行动,重点抓好妇女家政育儿、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创业女能人、来料加工、心理咨询等六大培训,提升妇女素质。一是提升职业女性的素质。组织千名职业妇女参加岗位技能培训。二是提升农村妇女的素质。组织千名城乡无业妇女参加创业就业培训。全县完成对100名创业女性、1200名农村女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提升妇女的心

40、理素质。开展女性心理咨询知识培训,对30名女性开展心理咨询知识培训,为妇女心理健康提供服务。三、实施妇女创业创新致富行动工程。一是开展妇女来料加工致富行动。组织城乡无业妇女,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农村贫困妇女从事来料加工,增收致富。重点建设一批区域品牌基地和来料加工专业村、培育一批重点经纪人。推动2万妇女和220名女经纪人从事来料加工,2015年全县实现年加工费1.8亿元。二是开展帮扶妇女创业创新行动。通过结对帮扶、信贷帮扶、创业帮扶等措施,促进妇女创业创新。培育和发展一批“妇字号”基地,推动4000名妇女融入休闲旅游农家乐产业,5名妇女成为具有创业实力的企业主,建立1个市级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

41、基地,3个县级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四、实施妇女健康素质提升工程。开展第二轮“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继续对城乡妇女进行两年一次的妇科常见病免费检查,逐步扩大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范围,并将其纳入“农民健康工程”的检查项目;开展第三轮“母婴健康工程”,重点加强偏远山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通过人员培训、健全急救网络、增添设备等措施,提高对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抢救能力。五、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对农村符合一定条件的独生子女、双女户父母每年按要求实行奖励扶助,以改善农村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在生活、养老方面的状况。第五部分 组织与实施一、实施妇女发展规划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42、。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要切实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根据规划的要求和各自职责,承担落实相应的目标任务。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每年有计划地协调各有关部门实施规划目标任务。二、县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妇女发展规划,将妇女发展目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公共事业发展和公共政策,并作为各职能部门目标管理和政绩考核内容之一,以确保规划各项目标的如期完成。三、各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明确行政职责权限,认真履行妇女发展方面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目标考核、会议报告、督

43、办督导、调研评估、评比表彰等制度,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每年要向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报告实施规划的工作情况。四、要为规划的实施提供组织、人力、经费保障。将实施规划经费和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所必需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增长逐步增加。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五、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先行。加强对示范工作的管理指导,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信息动态,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策略措施,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县政府对实施规划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一次评比表彰。第六部分 统计监测与评估督导一、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统计监测和

44、评估督导。通过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相关信息,动态把握实施进度,全面评价实施效果,客观分析发展状况,有效预测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建立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机构。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规划监测和评估的组织领导工作。其职责是:负责审议妇女规划的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方案;定期审议统计监测报告,发布统计监测成果;根据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结果,考核实施规划的绩效,提出相应对策。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下设统计监测组和评估督导组。统计监测组由县统计局牵头。负责制定统计监测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并提出统计监测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指标;收集统计监测数据,建立和完善妇女数据库,定期报送统计监测

45、信息;撰写统计监测分析报告;指导全县规划的统计监测工作。评估督导组由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负责制定评估督导工作方案;审评年度统计监测报告,检查规划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和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开展阶段性评估督导,审核监测评估报告;指导各部门开展实施规划的评估督导工作。三、健全性别统计指标体系。设立分级、分性别的规划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相关部门将性别统计纳入常规统计工作,提高规划实施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使性别统计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四、实行定期报送和审评制度。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每年向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县统计局报送监测数据及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并对报送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实施效

46、果。在规划实施的中期和末期,组织力量开展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工作,向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递交中期和末期监测评估报告。五、提供工作经费支持。要按规定做好经费保障工作,为统计监测和评估督导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青田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第一部分 前言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从儿童早期着手,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我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历史赋予各级政府的重托和责任。“十一五”期间,青田县政府把儿童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推动我

47、县儿童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儿童发展状况明显改善。截止2010年底,青田县儿童发展规划(2006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一是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到100%。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6.65和10.85。二是儿童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不断提升,全县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2.71;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99.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96,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2.29。与全省基本同步普及了十五年教育。三是儿童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新修订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一步得到落实,

48、儿童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受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县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城乡之间儿童保护和发展的条件、水平还存在明显差异;出生缺陷率上升,儿童意外伤害增多;儿童户外活动场所严重缺乏;文化市场中对儿童的负面影响亟待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仍然突出;贫困家庭儿童和留守、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基础教育、法律保护等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深化接轨温州、打造世界青田、建设幸福侨乡”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既为儿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的社会环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根据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