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2021-2025).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28196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2021-20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2021-20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2021-20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2021-20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2021-20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年常熟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加快 壮大绿色发展的创新美业,根据常熟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 展规划(2019-2030年)(常政发201955 号)和常熟市氢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行动计划(2019-2022年)(常政办发2019 163号),围绕“着力打造氢能创新发展中心区、氢能装备制造核 心区,建成全国重要的氢能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目标要求,特制定如下工作要点。一、完善规划布局,落实政策扶持1.修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及我市实 际,结合我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强化燃料电 池产业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科学布

2、局,对常熟市氢燃料电 池产业汽车发展规划(2019-2030 年)(常政发201955 号 ) 进行系统性修编,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发改委牵头,工信局等配合)2.谋划加氢站布局。结合常熟市产业发展需求和长三角一体 化加氢站布局,谋划常熟市加氢站布局,促进市内和城市群间的 示范应用联动,持续推进常熟市加氢站布局建设。(发改委牵头,工信局、交通局、经开区、高新区、虞山高新区等配合)3.落实产业支持政策。按照常熟市关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3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常政办发202050号)的要求,加快落实 加氢站建设运营、购车补贴、示范应用、重点项目、创新平台等 的政策支持;按照常熟市新动能产业目录

3、清单企业认定和管理 办法的要求,启动新一批产业目录企业的入库认定工作。(发改 委牵头,财政局、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交通局、市监局、税务局配合)二、 推进载体建设,助力研发创新1.推进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停保场建设。紧扣满足氢 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和公交车停放保养需求,年内确保完成2 座加 氢站(其中自用1座,商用1座)和1个氢燃料电池公交停保站的 建设工作,并推进后续商用加氢站的选址工作。(高新区、交通局 牵头,住建局、应急管理局、资规局、市监局、商务局、行政审批局等配合)2.深化技术研发力度。支持各研发创新类项目建设,持续推 进常熟氢能研究院等研发创新类企业开展工作,在市级科技计划 项目

4、立项方向上重点支持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项目,不断推动在 储氢罐、膜电极、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等核心部件技术方面的探 索,力争年内完成重载车辆领域(120kW 以上)、船舶领域燃料电池电堆和动力系统的研发。(虞山高新区、高新区、科技局负责)三、 强化项目招引,做好企业培育1.强化核心企业招引。更大力度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围绕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做好科技型项目的引进工作。力争在催化剂、4膜电极、电堆、储氢罐、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生产检测设备等 重点细分领域新引进项目6个以上。(高新区、经开区、虞山高新区负责)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运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强化核 心企业培育,年内确保捷氢、治臻、金亚隆、瑞

5、驱等企业顺利投 产,力争全市氢燃料电池产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高新区牵头,各部门、板块配合)3. 紧抓高层次人才引育。 聚焦氢燃料电池产业领域,倾斜政 策资源,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培育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创业领 军人才,以项目资助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常熟 市2021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的编制工作,将氢燃料 电池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列入其中,根据产业实际需求调整其紧缺 指数。做好人才乐居、子女入学、就医转诊等服务工作,营造留 才、聚才、爱才氛围。(科技局、人社局牵头,组织部、发改委、工信局、经开区、高新区、虞山高新区配合)4.深化产业创新扶持力度。统筹各级扶持资金,对获得国家 和

6、省、市各级评定的氢能相关企业和平台载体优先列入支持计划, 给予科技计划项目优先立项、保费补偿等政策支持。(科技局、财政局、工信局牵头,发改委、商务局等配合)5.拓展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支持初创型、成长型氢能企业及 研发机构发展,加大对氢能项目信贷支持力度,吸引和撬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各种氢能车辆商业化运行,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氢 5能企业上市融资,获得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双重效应,形成氢燃料 电池产业发展的良好循环。(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财政局、各板块配合)四、 推广示范应用,落实申报工作1.推广氢能公交示范。年内完成16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 135路公交示范运营,推进7辆氢燃料电池中巴车示范投运,适

7、时 研究新投运1条公交运行线路。(交通局牵头,发改委、工信局、公安局、高新区等配合)2.拓展氢能其他示范。有序推进燃料电池车辆的示范运营, 加强物流车、工程车(渣土车、搅拌车)、环卫车、叉车、重卡等 商用车以及船舶等领域的市场化推广,在应急电源、通信基站、 分布式热电联供等方面探索更广领域的拓展应用,推动氢燃料电 池物流车的路权开放。(交通局、公安局、城管局、经开区、高新区、虞山高新区负责)3.落实示范应用城市申报。配合苏州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 示范应用城市群,全力争取将我市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 用城市群,紧跟国家氢能发展政策,推动我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工信局牵头,发改委、科技局、高

8、新区等配合)五、 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创新美业1.加大产业宣传。加强内外氢能源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的沟 通联络,汇聚氢燃料电池领域商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升常熟燃料电池产业影响力。年内举办氢燃料电池研讨会1次。(发6改委、高新区牵头,科技局、人社局等配合)2.加强科普宣传。以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举 办为契机,加强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科普宣传,营造有利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软环境。(科协牵头,科技局、工信局等配合)3.发挥联盟作用。定期组织召开氢燃料电池协同创新联盟工 作会议,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协同创新、资源整合、推广应用、 交流宣传,探索基于联盟的、具有常熟特色的氢燃料电池产业发

9、 展模式,逐步推进协同创新联盟学习班、高校人才培育科普日、 产业技术信息共享座谈会等活动,做好联盟工作宣传,打响常熟 市氢燃料电池协同创新联盟品牌。(发改委、高新区牵头,组织部,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市监局等配合) 7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20212025年)二二一年二月目 录前言 1第一章 发展现状 4第一节 发展基础 4第二节 存在问题 8第二章 发展环境 9第一节 形势分析 9第二节 政策分析 11第三章 需求预测 15第一节 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预测 15第二节 加氢需求预测 16第四章 发展思路 18第一节 指导思想 18第二节 发展目标 19第五章 空间布局 19第一节 布局原则

10、 19第二节 布局方案 20第三节 分期建设计划 25第六章 重点任务 26第一节 构建加氢网络体系 26第二节 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29第三节 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30第四节 开展应用示范推广 31第七章 保障措施 32第一节 加强规划协调 32第二节 加强组织领导 33第三节 优化审批服务 33第四节 强化安全监管 34第五节 完善财政政策 35第六节 开展宣传推广 35附图:1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图(20212025年) 已建站点2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图(20212025年) 近期优先建 设站点3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图(20212025年) 备选站点4 常熟市加氢站布局规划图(20

11、212025年) 预留预测站 点5 常熟市已建加氢站点位图6 常熟市近期优先建设加氢站点位图7 常熟市备选加氢站点位图前 言一、规划背景伴随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交织演进,世界能源 加速向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变革。尤其是以燃料电 池为代表的氢能开发利用,随着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其在交通、 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得以加速展开,并有力拉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历史性交汇,牢牢把握能 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趋势,加快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是 当今社会能源发展的迫切需求。国际氢能委员会认为:全球将 从203

12、0年开始大规模利用氢能,204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终端 能源消费量的18%,2050年氢能利用可以贡献全球二氧化碳减 排量的20%。因此,推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全产业链技 术、材料和装备取得革命性突破,将为培育能源竞争新优势提 供强劲动力。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加快能源多元化发展,实 现对化石能源的逐步替代,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供战略途径。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倡导 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绿色低碳,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李克强总理在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 上专门强调,要探索氢能商业化路径。2019年国务院政府

13、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国家发 1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氢能、 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与应用”和“高效制氢、运氢及高 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 料加注站”等列入鼓励类。可见,发展氢能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 气候变化治理、深入落实“四个革命、 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 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二、 规划目的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有能源形 式的有益补充,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的重要载体,是战略 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14、发展氢能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 结构,大幅度降低交通领域的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消费量,减少我国化石能源供给的对外依存度。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主要形式,也是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 续驶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等特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顺应 全球新能源技术变革、占领产业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是应对 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战略的重要立足点,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常熟已经具备了推进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统筹布局加氢站网络是加快推进全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实现突 破、加快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为科学布局全市加氢站网络,规范加氢站的建设与管理,结合常熟市实

15、际,制定本规划。三、 规划依据1、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3、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规划4、 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5、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订)6、常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7、常熟经开区、莫城街道、虞山高新区等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8、 常熟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 ) 9、常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 ) 10、加氢站技术规范 (GB50516-2010)11、 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 (GB/T34584-2017)12、

16、 其他相关规划、规范等四 、规划期限基准年限:2019-2020年规划期限:2021-2025年五、 规划范围本规划的空间范围为常熟市行政区域,面积1276.32 平方 千米(含所属长江水域面积)。包括建制镇8个,街道办事处 6个,分别为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 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虞山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常福街道、东南街道、碧溪新区(街道)。3第一章 发展现状第一节 发展基础常熟目前已拥有较大的汽车产业规模,积淀了良好的产业 基础。同时,常熟对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十分重视,近几年全 市聚焦氢燃料电池发展方向,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大力推进重 塑科技、常熟氢能研究院等氢能

17、产业重大项目,加快加氢站建设和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氢能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氢燃料电池产业优势突出氢燃料电池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常熟市已经集聚了丰田汽 车研发中心及三百余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两整 车一中心”为龙头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集聚了奇瑞捷豹路 虎、观致、丰田、三菱电机、大陆、康迪泰克、法雷奥西门子、 马勒、延锋江森、中航海力达、新中源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 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截至2020年底,全市汽车产 业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8家,省重点 企业研发机构6家,形成了智能车中心、江苏省汽车内饰产品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重塑科技

18、氢燃料电池动力 系统集成、捷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治臻金属双极板、擎动高 性能膜电极、海格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试制及示范运营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氢燃料电池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自2019年开始全力打造氢能源汽车产业园,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30余个氢能产业项目,涵盖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加氢4站基础设施建设、氢能源车辆示范运营、大数据服务等方面, 累计总投资超25亿元,初步形成氢能产业链集聚态势。常熟氢 能源汽车产业园首期已建设7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并规划银 河路以东1500亩作为承载区,目标在5年内引进10家氢能源 领域具有高端水准和颇具影响力的核心零部件企业,搭建2个 公共

19、服务平台兼测试评价中心,实现100辆氢燃料公交和300辆氢燃料物流车的示范运营,总产值规模达100亿元。产业发展支撑要素保障不断增强。常熟氢源丰富,是常熟 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先天优势,为产业链上延下托奠定了坚 实基础。拥有液化空气(常熟)有限公司和江苏理文化工有限 公司两家制氢企业,年副产氢6500吨;周边还集聚了法液空(法 国)、金宏气体、华昌化工等一批制氢企业,已具有较大规模 的制氢能力。创新平台优势明显,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作为丰田 全球最先进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规模研发中心,已启动氢 燃料电池车“MIRAI 未来”在中国的实证实验,已建成苏州首家 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加氢站,正加紧为20

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能源巴士开发氢燃料电池系统。二、 加氢站设施建设能力稳步提升常熟市已建成加氢站2座,其中,常熟首座商用加氢站 常嘉氢加氢站,目前开启试运营,待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将正式 投用,该加氢站由嘉化氢能、重塑科技、国富氢能等企业共同 投建,总投资3000万元,位于常熟高新区常昆路以西、贤士路 以北,占地面积约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加氢站具备35MPa 加氢能力,日加氢量可达1000千克,可满足590辆氢能源公交车或160辆氢能源物流车的加氢需求,还预留 了70MPa 加氢扩展空间;1座企业自用加氢站 丰田汽车研 发中心加氢站,该加氢站具备70MPa 加氢能力,日加氢量

21、可达 200 千克。另有多个加氢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重塑科技 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项目一期配套自用加氢站,建筑面积 约3200平方米,加氢站具备35MPa 加氢能力,日加氢量可达 500千克,已拿到规划许可证,2020年底完成初步建设;诚志 空气产品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诚志股份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 的合资公司)与常熟市高新区签订了建设加氢站及区域投资运 营中心的协议,投建的加氢站目前已完成用地手续的办理,正 加紧推进建设。随着氢燃料电池用户领域的逐步扩大,中石油、 中石化、昆仑能源等一批加氢站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将逐步介入,各具特色的运营服务企业平台逐步建成。三、 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成效显著常

22、熟是新兴汽车城市,也是全国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列 入国家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 应用效果良好,全市现有氢燃料电池汽车156辆,位居全省前 列。多样化水平不断提升,主要以公交车和物流轻卡为主。应 用示范加速,开通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专线,2020年1月 常熟首批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3路城市公交线路运行, 该线路起讫点分别位于虞山高新区和常熟高新区,途径海虞南 北路、新颜路等城区主要路段,运行里程21 公里,日发班次 84班,单车日均运行里程约200公里。2021年1月,常熟第二批16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135路城市公交线路运行,线路6起讫点分别位于常熟站和常熟

23、高新区武夷山路,运行里程26 公里。积极推进物流车试点示范,向京东、申通等物流网络投放氢能物流车120辆,氢能车辆示范应用量全省第一。四 、配套政策及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常熟氢燃料电池产业发 展战略部署,驱动产业转型及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常熟市先 后出台了常熟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常政发 201955 号 ) 、 常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92022年) (常政办发2019163号)、 常熟市 新动能产业发展人才扶持政策实施办法(常政办发2019 111号)、常熟市关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常政办发202050号)、 常熟市氢

24、燃料电池产业扶持政 策申报实施细则(常发改2020426 号)等政策性文件, 在加氢站设施关键技术攻关、加氢站安全监管、加氢站建设运 营监管体系、加氢站行业管理等方面均提出了要求,促进了常 熟市加氢站设施的有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常 熟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活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化 营商环境系列活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合作 交流步伐不断加快,承办了2019长三角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科普 巡游活动、2019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论坛等活动。城市公共 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常熟市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 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2020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2

25、0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等荣誉。7第二节 存在问题总体上,常熟加氢站发展仍处于培育期,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关键设备和技术国产化面临瓶颈。常熟氢能及氢燃料 电池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加氢站的氢气压缩机、加注机等关 键设备进口依赖性较强,导致加氢站投资成本较高,限制了加氢站建设的步伐。二是站点布局亟需完善。现有加氢站布点仅用于示范和企 业自用,与人口集聚、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等关联性不紧密,亟需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统筹布局加氢站网络。三是建设协调难度较大。新建加氢站及将现有加油、加气 站改造为油(气)氢合建站的难度较大。新建加氢站对氢气储 运安全和建站选址条件要求较高,适于

26、独立建站的土地资源短 缺;具备合建条件的加油、加气站的协调困难较多,特别是城区、人口密集地区的问题更加突出。四是发展模式有待优化。目前加氢站盈利困难,尚未形成 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常熟氢燃料电池车处于推广示范阶段, 氢燃料电池车辆较少,面临着产业初期车辆数量规模的限制, 限制了加氢站的良性滚动发展,需进一步探索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新模式。五是规范运营仍需加强。氢能顶层设计需尽快到位,氢能 的定位、氢能产业主管部门等需进一步明确;加氢站相关国家 标准及规范亟需尽快完善,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因管理缺位,目前加氢站的审批流程复杂而漫长,需办理包括规划许可、用8地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消防验收、联合验收

27、、充装许 可、经营许可等一系列手续,亟需形成统一、简练的加氢站审批建设管理规范。第二章 发展环境第一节 形势分析一、国际形势氢能产业方面,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从能源转型和产业创新出发,持 续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美国基于全方位能源战略,发布国家 氢能发展路线图等,持续推动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 日本出于能源多元化安全保障和低碳化需要,陆续出台氢能 基本战略等,提出氢能社会建设目标,积极构建国家层面的 氢能产业布局。欧盟提出2050低碳经济战略等,将氢能作 为促进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德国成立国家氢能与 燃料电池技术组织,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制

28、氢和燃料电池在交 通、能源等场景的脱碳应用。近年来,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快 速增长,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突破万辆,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完善。氢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加氢站方面,随着全球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 加氢站建设提速。据相关机构研究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 主要氢能国家和地区累计共建成加氢站527座,其中在运营504座,主要分布在日本、欧洲、中国、美国、韩国;截至20209年底,我国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不含3座已拆除加氢站),在建/拟建为167座。二、 国内形势氢能产业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工业制氢产 量约2500

29、万吨/年(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其中,工业副产氢 产量约600万吨/年,在氢能供给上具有显著优势。国内氢能产 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设施、 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 氢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氢能产业发展集群。加氢站方面,加氢站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 关键性基础设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商业化离不开加氢站 的建设发展。随着政策的完善、技术标准的规范、装备技术的 升级以及运营规模扩大带来单位成本的降低,国内加氢站有望 率先开启规模化建设,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据相关统计,截 至2020年底,全

30、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7352辆;累计建成118 座加氢站(不含3座已拆除加氢站),在建/拟建为167座。工 信部组织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提出, 规划到2025年,建设1000座加氢站,2030至2035年建设5000座加氢站。三、 江苏省形势江苏省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不断加强政策引领,坚持 创新驱动,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示范应用等领域,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涵盖氢气制备和储运、电堆及 10核心零部件、电池系统、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营等较为完 整的产业链条,汇聚了南京金龙、苏州金龙、苏州弗尔赛、南 通百应、江苏重塑、国富氢能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创新能力 持续

31、提升,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产业研究中心 等新型研发组织和机构相继建成。区位布局初步形成,苏州、 南通、盐城等地率先推动产业发展。示范应用推广不断加强, 重点支持商用车领域示范应用,主要是支持公交、物流等领域 内的商业化应用探索,苏州常熟、张家港,南通如皋,无锡, 盐城等地加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 一批氢燃料电池 公交车、物流车投入试运行。我省已建成5座加氢站,其中包 括固定式加氢站4座,撬装式加氢站1座,另在建加氢站11座。第二节 政策分析一、国家政策氢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纷纷将发展氢 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路线图,探索产业化发 展途径。我国大力

32、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 动计划(20162030年)、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 专项规划等国家顶层规划都明确了氢能产业的战略性地位。 其中, 中国制造2025明确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11能源技术;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 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作为重点任务,实现大规模、低成 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加氢站现场储氢、 制氢模式的标准化和推广应用; “十三五”国家战略

33、性新兴产 业发展规划也提出推动车载储氢系统以及氢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推进加氢站建设。国家政策大力鼓励加氢站的建设,加氢站为整个氢能源产 业链前端链条的环节,也是当前制约整个产业的核心环节,政 策顶层设计启动将有助于全产业链的发展。2019年3月15日, 国务院新闻办就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修订情况进行解读, 在推动消费稳定增长部分,补充了“推动加氢设施建设”的内容; 3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 策的通知中提出,各地区在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 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 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34、3 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亚洲博鳌论坛提出要加快发展氢能源等 新兴产业;4月8日,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重 点工作部门分工意见(国发20198 号)中提到,加氢设施 建设由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交通部、住建部、 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月24日, 长三角氢走廊建 设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长三角氢走廊目标加氢站数量在 20192021年超40座、20222025年超200座,20262030 年超500座;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将“氢能、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 12与应用”和“高效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 制造,加氢

35、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等列入鼓励类。2020 年9月21 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 (财建2020394 号),明确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政策 方案,通过对新技术示范应用以及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给 予奖励,加快带动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整车核心技术 研发创新;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 设,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12月 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 皮书,指出“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

36、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 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随着多项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未来加氢站建设将进一步提速。二、 江苏省政策江苏省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逐步完善政策设计。 江 苏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省级规划提出开展 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基础材料和系统集成的研究,突破下一 代高性能新型动力系统的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制国际先 进水平的燃料电池汽车。2018年6月,江苏省政府发布的关 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明确包括氢燃料汽车 在内新能源汽车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2019年7月,江 苏省工信厅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

37、快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支持燃料电池研究成果的 13工程化和产业化,促进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先进 储氢运氢等制造设备的国产化。支持南京、无锡、苏州、南通、 盐城等地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运营,加快加氢站等基 础设施建设,以示范应用促产业发展。2019年8月,省工信厅、 发改委、科技厅联合印发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 动规划,从产业培育、技术创新、标准研制、示范引领、加 氢站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同时,南京、 苏州、盐城等地级市已经制定实施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方案,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和示范运营服务。三、 苏州市政策苏州市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推动全市氢

38、能产业创 新突破。2018年3月,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交 通局联合制定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意 见提出:把发展氢能作为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引 领工程,构建领先国内、接轨国际的氢能产业生态圈,打造具 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氢能产业高地。 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联合建站集约优势,探索加氢/ 加油、加氢/充电等合建站发展模式,鼓励利用现有加油、加气 站点网络改扩建加氢设施。近期到2020年,建成加氢站近10 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达到800 辆;远期到2025 年,建成加氢站近40 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达到 10000辆。

39、2019年4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氢能 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加氢站建设。对全市加氢站建设进行扶持,单个加氢站按照项目实际建 14设中设备投资的2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加氢站建设最高补贴额不超过400万元。第三章 需求预测第一节 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预测一、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截至目前,常熟市各类机动车保有量达50.49 万辆。采用 弹性系数模型、 S 增长曲线模型、人均GDP 回归模型等三种方 法,综合考虑各类车辆的发展,预测年增长量约4万辆,预计到2025年常熟市机动车保有量约70万辆。二、 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预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径明确:通过商用车发展,

40、规模 化降低燃料电池和氢气成本,同时带动加氢站配套设施建设, 后续拓展到乘用车领域。根据相关分析,大中型客车及重中型货车未来更可能被替换为燃料电池车。根据国家、江苏省、苏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 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常熟市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预测 常熟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占比按三种方案进行分析测算,具体如下表所示。表3-1 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预测表年份(年)2025年常熟市汽车保有量(万辆)70氢燃料电池汽车占据比例(%)高方案0.5中方案0.2低方案0.115年份(年)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万辆)高方案0.35中方案0.14低方案0.07考虑到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41、尚存在不确定性,发展速度尚 难以预测,本次规划取中方案作为预测值,即到2025年,常熟 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1400辆,其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约15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环卫车等其他氢燃料电池车约1250辆。第二节 加氢需求预测一、加氢站总体配置要求根据常熟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及建设条件,加氢站总体配置要求如下:1、与氢燃料电池汽车交通密度相一致交通密度主要指在一定长度的道路上,统计某一时段通过 车辆的数量。某段道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交通密度越大,也就 是说,在某段时间内通过该道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越多,所以也需要更多的加氢设施。2、 与加氢需求分布相一致加氢需求是指不同种类的氢燃料电

42、池汽车在特定的时间和 特点的地点所产生的一些不同的需求,比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终点和起点站一般作为他们的加氢地点。3、 符合加氢站服务半径要求16加氢站的服务半径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能力有密切的 关系。服务半径和其他影响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电池的老化率、实际行驶中的交通拥堵等。二、 加氢站具体配置要求具体执行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 (GB/T34584-2017)、加氢站技术规范 (GB50516-2010) 等的要求。1、公共(商用)加氢站配置要求原则上结合交通枢纽、物流集聚区域等场所建设加氢站。2、 企业自用加氢站配置要求原则上结合氢能企业的自有场地建设相应加氢站。三、 加氢站需求预测

43、综合考虑常熟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当前状况、政策环境、产 业布局、竞争关系、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随着氢燃料电池汽 车技术不断提升,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 增新能源汽车中所占比重会逐步加大。结合加氢站配置要求,对全市加氢站进行预测。从氢气来源来看,目前,常熟市共有制氢企业2家,分别 为液化空气(常熟)有限公司和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这两 家企业氢气产量分别达5500吨、1000吨(按100%纯度计), 理论上最大外供氢气量可达6500 吨/年(0.728 亿立方/年)。 按照1 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每天行驶200公里消耗15公斤氢 气,1年300天消耗4.5吨氢气,可供1440辆氢燃料电

44、池公交 车使用;按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百公里耗氢1公斤,200公斤/辆/年,可供3.25万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使用。 17从加氢需求来看,根据表3-1,预计到2025年,常熟市氢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1400辆左右,其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约15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环卫车等其他氢燃料电池车约 1250辆,并考虑部分过境氢能汽车的加氢需求。经测算,氢气需求大约1200吨/年,常熟市现有制氢产能可以满足需求。从加氢能力来看,如果平均每座加氢站加氢能力为1000 千克/天(按1年300天计,300 吨/年),预计到2025年,常熟市累计需建加氢站4座左右。第四章 发展思路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

45、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并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国家、江苏省和苏州市加快氢燃料电池 汽车推广应用和加氢设施建设的相关意见,坚持需求导向,按 照“合理确定规模、适度超前建设、预留发展空间”的原则,统 筹推进加氢网络体系建设。坚持安全优先,兼顾土地资源节约 集约利用,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前提下, 鼓励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的场地设施改扩建加氢站,推广油、 气、氢、电合建站,探索开展站内制氢、储氢和加氢一体化加 氢站等新模式。通过增强支撑保障能力、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 系、开展应用示范推广,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加氢网络

46、,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更好惠及民生。 18第二节 发展目标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引导,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大 力推进氢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布局和建设,有序推动氢能应用的示范和商业化推广,力争将常熟市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氢能应用示范区。发展规模目标。到2025年,累计建成商用加氢站4座,其 中,独立建设加氢站2座、加氢合建站2座。形成布局合理、 覆盖广泛、智能高效的加氢网络,满足常熟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需求。创新能力目标。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加氢领域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提升氢能产品的技术水平。示范推广目标。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加氢站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第五章 空间布局第一节 布局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