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昆山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34705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山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昆山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昆山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昆山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昆山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昆山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遵循科学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和时代前进新趋 势,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预防为主、科学处置的原则,积 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为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基 础,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 案、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昆山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 现状概述“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 各部

2、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 设,认真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活动,不断提升应急处突综合 能力,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1. 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市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委 员会,负责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各区镇、各有关部门开展突发公 共事件应对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要求,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减灾委员会、防震 2 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安全生产委员会、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食 品安全委员会、价格调控工作领导小组、粮食应急保供工作领导 小组等专项指挥机构,全市各区镇、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事业单位、 街道办事处、村 (社区) 、学校组建或明确了

3、应急管理机构,落 实了专人负责。2. 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全面展开,覆 盖领域不断扩大,基本形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 会安全四大类的专项应急预案与部门应急预案相结合,重大活动 等非常态应急预案和常态应急预案相补充的应急预案体系。3. 应急处突队伍初具规模。全市成立了各类群众性抢险队伍 224支,初步形成了以公安、武警、驻昆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骨 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公安消防、水上搜救、 环境污染监测与处置、医疗卫生救援、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等专 业应急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志愿者队伍 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4. 应急救援机制逐步健

4、全。从抵御自然灾害、预防事故灾难、 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入手,加大了隐患 排查、预测预警、分析研判工作力度,公安、安监、环保、卫生、 气象、防汛、防台风、防火、防震、动物防疫等监测、预警、预 报体系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能力不断提高。5. 应急物资保障明显加强。全市相继建立了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动植物疫病防控、医疗救治、消防等一批应急物资实物储 3 备库和储备点,应急资金拨付和应急救援器材、物资储备制度初 步形成。气象、水利、公安、消防、环保、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 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器材配备得到加强。6. 应急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各区镇、各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 位按照应急

5、预案组织开展经常性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 报纸、 电视、 电台、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结合安全生产月、科 普宣传周、 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等活动,加强应急知识宣传 教育,全民防范突发公共事件意识明显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市应急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 些薄弱环节,应急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还不适 应,与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与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还有差距。一是组织体系有待健全。部分区 镇、部门、街道办事处以及直接涉及公共安全的企事业单位未设 立或明确承担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工 作人员,基层信息员队伍尚未建立。二是运行机制有待

6、完善。突 发事件信息报送不及时,应急指挥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处置 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基础工作有待推进。部分区镇、部门、 街道办事处、村 (社区) 和企事业单位还没有开展应急预案编制、 修订工作,部分应急预案及演练活动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应 急管理软硬件建设需要改进。四是应急力量有待加强。各类专业应急队伍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人员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 4 应急专家队伍、应急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应急力量相对薄弱。五是 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全 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定期开展应急管理培训教育制

7、度尚未普遍建立,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宣 传普及工作还要加强。(二) 形势分析“十二五”期间,昆山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战略新兴产 业和现代服务业均呈现并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各种传统和非传 统的、 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和应急管 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在全球气候变暖 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天候事件时有发生, 自然灾害的风险越来越 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 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生产事故 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但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事故情况存在 不平衡,个别行业事故发生频次较高,道路交

8、通事故、火灾事故 尤为突出。三是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我市外企数量多、 外来人口多,对外开放度高、居住集中度高,人口流动性大、 国 内外影响大,传染病及职业病的防控难度加大。四是社会安全面 临新的挑战。在当前社会转型和矛盾多发时期,我市社会安全形 势更加复杂,劳资纠纷、医患纠纷、 串联群访等不稳定因素仍然 存在,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5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处结合的要求,完善 体制机制,健全预案体系,加大应急投入,提高全市预防和应对 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

9、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发展,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营造良好环境。(二) 基本原则1.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全面 推进组织机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方 面建设。重点加强薄弱环节,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响应时效等突出 问题。2.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推进各区镇和各行业信息、队伍、 装备、物资等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总体把握应急资 源的合理布局,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3 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根据现行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各级 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根 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

10、4.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职能,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同时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 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6 (三) 建设目标1. 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军地协同、 多方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格局,基本健全统一领导、综 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基本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技术先进、保障有力 的应急管理机制,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 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能力明显增强,应急管理综合能 力显著提高,有效减少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 生命财

11、产损失。2. 分类目标自然灾害类: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显著提高,灾民24小时内能 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大江大河洪水预报提前24小时发布,准确率 达到90以上;重要堤段工程按百年一遇标准实施,城市建成区 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气象预报预警公众覆盖率达到95%; 台 风24小时路径预报偏差在120公里内,突发性、灾害性强对流天 气的预警预报信息提前30分钟以上发布,风暴潮灾害紧急警报提 前6小时发布,准确率达到80%以上。全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 地震的能力,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速报10分钟,影响烈 度速报15分钟。突发性地质灾害基本做到预警预报,避免造成人 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森林火灾受害率低

12、于1 、控制率在1.2 公顷/次以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重大外 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灾率控制在1以内。 7 事故灾难类:各类事故死亡人员总数比“十一五”期末下降 15%以上,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率控制在0. 11以内,工矿商贸 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道路交 通事故万车死亡率比“十一五”期末下降32% ,年度火灾10万人死 亡率控制在0.25以内,水上人命救助有效率达90% 。不发生因企 业排污引发的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公共卫生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管网水质合格率均达 100% 。食品检测合格率达93%以上,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在 98%以上,

13、各类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市、区镇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 达到100% ,区镇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直报率达到100% 。市、区 镇突发动物疫情报告网络覆盖率达到100%,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 病监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社会安全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 水平。健全社会治安体系,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个 人极端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 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万人刑 事发案率控制在75以内,社会矛盾调处成功率85%以上, 民事案 件调解率40%以上,案件执结率95%以上,群

14、众对社会治安满意 度90%以上。因能源、粮食、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紧张和市场 价格异常波动等引发的突发事件能够有效控制、快速平息,金融 行业突发事件能够得到科学、快速、妥善处置。 8 三、主要任务(一) 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各级各 部门主体责任,加强应急管理组织领导,推进应急管理机构建设。1. 健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十二五”期间,各区镇、各有关 部门均成立或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本区镇、部门应 急管理日常工作,切实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职 责。街道办事处以及直接涉及公共安全的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

15、 或者明确承担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应急管理 工作人员。2. 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应急值守、定期分商、 形势研判、条块联动等制度,按照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的原则, 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突发事件处置科学、有效。完善应急能力评 估、应急救援绩效评估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指标纳入各级政府 和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体系。(二)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预案体系建 设,加强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和动态管理,认真组织演练,增强 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1. 推进预案编制。进一步推动预案编制向街道办事处、村(社 区) 、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延伸,形成多层 次、立

16、体式、全覆盖的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明确操作规程,制定操作手册。 9 2. 强化预案管理。实施预案动态管理,建立预案修订、备案、 评审、升级与更新制度,各类应急预案每 3 年至少修订一次。加 快预案信息化步伐,结合应急平台建设,开发智能化预案管理系 统,利用信息技术,将组织机构、事件级别、响应机制、处置流 程、数据报表等统一纳入指挥系统。3. 开展预案演练。加强预案演练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通 过演练不断提高应急队伍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各部门根据 专业特点编制相应的演练指南,制定演练管理办法,提出应急演 练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公众积极参与各级各类预案演练,推动 街道办事处、村 (社

17、区) 、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应急 演练工作。创新应急演练方式,开展多场景、多措施、低成本的 演练,注重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展虚拟现实的数字化演练。建立演 练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应急预案。(三) 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监测预警,逐步完善突 发事件监测网络。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构 建突发事件综合预防系统,提高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能力。1. 开展风险隐患调查。充分发挥部门和专业技术队伍的作用,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各有关部门每年要完成一次针对本 行业管理对象的风险隐患调查,更新风险隐患档案记录,建立市、 区镇和企业三级危险源监管体系,形成风险隐患数据库,为各类 突发

18、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隐患治理提供基础信息。开展城市生命线工程抗震能力调查与评估,掌握第一手资料。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10 化工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等高危行业 (领 域) 的重点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事故隐患自查、季度专家排查、 重要部位必查和排查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开展环境污染基本情况 调查,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源档案库,完善毒源 普查制度,编制有毒有害危险品分布图。开展重大传染病传染源、 疫病疫源等基本信息调查,编制主要疫病疫情全市区域风险图。 开展关键基础设施、重要防护目标、群体性事件高发地等社会安 全隐患的调查,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隐患数据库。2. 完善监测网络系统。不断

19、完善水文、气象、地震、地质、 林木、环境、传染病等监测站网,适当增加监测点密度,“十二五” 期间,建成较为完善的灾害监测网络体系。水利部门加强汛情监 测系统建设,完善水量自动监测站、重点控制工程自动监测控制 系统、旱情监测及信息采集系统。气象部门建立健全气象综合观 测系统,建设“数字大气”监测网,加强高空垂直观测和对云、能、 天的自动化监测,升级、优化和加密自动站监测网,逐步实现对 大气的不间断、数字化、立体式监测,不断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 测预警能力。地震部门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调整和优化测震 和前兆观测台站布局,完成地震监测系统和地震数据中心的升级 改造,新建一批强震观测台。 国土资源部门

20、强化基础测绘工作, 编制完成市、区镇两级自然灾害风险图,进一步完善全市地面沉 降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安监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健全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网络。交通部门建 11 立健全水上交通综合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危化品船舶运输 GPS系统,实现干线航道水上交通安全监测全覆盖。环保部门加 大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环境自动监控体系。卫生部门完 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直报系统,建立重点传染病、职业中毒等公 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和扩展药品 (医疗器械) 不良反应监 控网络。公安等部门加强社会安全事件信息监测报告系统建设, 对重要公共场所、重大公共活动实行实时监测。粮食、

21、供销、工 商等部门完善粮油等主要商品质量检测体系和保供监测网络。建 立完善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基 础设施的监测监控系统,负责重大油气输送管道和储运设施、铁 路客运专线、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大型桥梁、重要通信枢纽、饮 用水水源地等关键基础设施运营与维护的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监 测监控系统。各区镇、有关部门要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分级管理、 风险分析、脆弱性评估、隐患排查,采取保护措施。3. 推进预警系统建设。依托现有资源,整合各领域预测预警 系统,构建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实现多灾种、跨领域的预警 信息汇总、分析和研判。进一步完善气象、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预测预警系统,增强自然

22、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的集成化程度,提高 数据采集、传输及数据管理分析自动化水平,实现对自然灾害的 综合预警。充分发挥安监、环保等部门监督管理的作用,建立较 大以上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的评估、预测和综合预警系统。加快城市火灾远程探测报警系统建设,提高城市火灾预警防范能 12 力。提高卫生事件预测预警的时效性,建立国内先进的食品药品 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情报信息汇总研判机制,完善社会安全 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粮食、饮用水、 民用电气等重要生 活必需品市场预警系统。建立有关灾害区域、流域预测预警协调 机制,提升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体系, 及时准确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四) 加

23、强信息通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政府综合应急平台 和专项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 体系,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集成与发布和综合研判、辅助 决策、指挥调度、总结评估等功能,提升综合应急指挥能力。1 规范信息报送制度。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精确性,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 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2 强化应急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应急平台建设,努力 构建上下衔接、互联互通、各有侧重、互为支撑、信息共享、安 全畅通的全市综合应急平台。依托各专业部门现有信息系统和指 挥系统,进一步拓展功能,分级建设集信息管理、决策支持、指

24、挥调度等功能的信息与指挥系统,形成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3建立协作联动机制。按照“信息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理” 的原则,推进公安、卫生、消防、市政等应急服务平台的整合和 联动,实现各职能部门之间快速反应、协调高效的应急处置,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能力。 13 4 完善通信保障体系。加强公用通信网络系统和公众通信 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各部门专用应急通信系统,建立技术先 进、手段多样、较为完整的公用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 应急通信保障网络,确保各级各类应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通信 畅通。(五) 加强应急队伍体系建设。整合各类应急队伍资源,进 一步健全以公安、消防、武警、驻昆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骨干

25、的 突击力量,以各类专业队伍为主体的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 兼职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1. 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市、区镇综合应急 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器材、装备、资金的投入,不断提升 队伍综合素质。探索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使用的新模式,建 立与驻军、武警、预备役部队的应急联动机制,发挥驻昆部队在 应急救援中的作用。2.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充分依托现有各类专业应急队伍力量,采用共建、合作等方式,调整充实专业队伍力量,补充更新 技术装备,形成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专 业应急队伍体系。3. 加强兼职队伍建设。重点推进危险化学品、林

26、业、电力、 电信、交通、运输、供水、供气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按 相关工作规范配备应急装备,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抓好风险隐患大的重点企业和单位的应急队伍建设,指导企业单位之 14 间建立应急互助机制,应急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按地域共建各类 专兼职应急队伍。4.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应急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 制度,形成各类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 件设立专家组,建立相应数据库,基本形成覆盖各门类、各专业 的专家队伍体系,逐步形成专家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5. 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托村 (社区) 、企事业单位、学 校等基层单位和共青团、红十字会、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

27、组建 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加强青年应急志愿者队伍建 设,“十二五”期间实现每万人中有不少于 100 名应急志愿者。逐 步建立应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发挥志愿者在科普宣教、应急 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六) 加强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各级各类应急物资 装备布局,合理确定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形成应急物资储备 体系,建立应急物资装备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综 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1. 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物资储备设施和资源,优化和完善生活救助、抢险救灾、公共卫生防护等各类专业 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政府采购、征收征用

28、、市场 调控等机制,实现实物储备、市场储备、协议储备、生产和技术 能力储备有机结合。建立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综合调度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轮换及损耗的补偿政 15 策和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提高社会应急救援物资紧急调控能 力。2 提高应急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和提升应急装备水平,为 应急救援队伍配置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应急处置专业器械和安 全防护装备,实现配置现代化和配备合理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装 备管理机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保证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建立全市大型专用应急救援设备统筹调用征用机制,实现资源共 享。3 提高交通运输保障水平。发挥公路、铁路、水路以及军 队、武警

29、等运输力量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应急运输积极性, 建立畅通高效的联合运输网络系统及协调机制,增强紧急快速运 输保障能力。(七) 加强恢复重建体系建设。加强受灾群众救助安置和现 场恢复能力建设,建立恢复重建标准和灾情评估体系,统一规划 灾后重建工作,为后续建设提供保障。1 完善应急救助机制。建立健全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体制、 救灾减灾协调会商机制和救助快速反应机制,保证受灾群众 24 小时应急安置和救助措施基本到位。完善各级财政救灾资金投入 机制和重大灾害快速拨付机制,推进社会捐助制度建设。加强对 救灾资金使用跟踪和绩效考核,发挥保险防灾防损的作用。2. 增强调查评估能力。建立调查评估体系。建立健全

30、各类突发事件报灾核灾机制和灾情评估机制,建立灾情评估标准体系, 16 规范灾情评估和重建规划能力建设。开展地震、水旱灾害、气象 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突发环境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 动物疫情等灾害的调查评估,做好重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工作。3. 开展避难场所建设。科学开展应急避难场所、人口疏散地 域 (基地) 和紧急疏散通道建设,规划预留应急避难空旷地带。 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市区公园、成块绿地、学校操场、体育场馆、 人防工程和大型露天停车场等设施,拓展应急避难功能。加强城 乡建筑抗震、防火等抗灾能力,切实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 和抵御能力。(八) 加强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应急知识普及与

31、宣传力 度,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安全教育和宣传, 向广大市民普及安 全常识,建立应急信息公布交流机制,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 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1. 加强专业培训。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全市应急 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开展培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积极 履行职责,指导督促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安 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职工的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提高单位主要负责人、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 普及应急知识。利用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推进安全防 护、防灾减灾教育进社区、进农村

32、、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人员密集场所。大力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公开各级各类应 17 急预案,使公众了解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危害及在应急工作 中的权利和义务,掌握预防、避险、 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3 规范信息发布。加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政府相关部门 与媒体的联系,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建立突发事件 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公众干预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反馈机 制,注重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正确引导舆情,动员全社会 共同应对危机。四、保障措施(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 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 全应急管理体制,切实加强

33、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本 规划编制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应急体系建 设规划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完备的规划体系。 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实施相关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和进度要 求,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二) 完善政策体系。根据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 需要,结合我市实际,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政策建设,抓紧研究制 定、出台应急管理规定及相关配套制度。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应急 体系建设需要,修订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相关法 律法规执法力度,加强行政监督,促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 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三) 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现行事权、财

34、权划分的原则,将 18 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给予安排和保障。根据我市经济 社会发展实际,逐步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适应应急队伍、 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的资金要求, 对规划布局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示范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同时健 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建立政府采购相关应急产品制度。(四) 建设示范项目。各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 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各领域专项规划的实施,开展预防和应对 暴雨、雷电、台风、水旱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火灾、危险化 学品事故、道路交通事故、轨道交通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疫病 疫情、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等方面的示范项目。开展社区应急 综合性示范项目,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