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昆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35005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昆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昆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昆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昆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昆山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围绕环境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的创新展开,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为加快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昆山发挥重要作用。一、“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回顾1生态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十五”期间,我市生态创建成绩突出:2003年昆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2003年底,又成功通过了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循环经济规划研究论证。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昆山市

2、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我市的生态市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36项创建指标大部分已经完成,生态市建设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宾馆等活动,进行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各层次群众,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工作,形成环保公众参与机制,营造了良好的环保工作氛围。2绿色招商理念植根昆山“十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企业技改和搬迁,坚决淘汰和关闭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对引进钢铁、纺织、造纸等重污染项目严格控制;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持续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着力为经济发展腾出总量和容量;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制订出台调整

3、产业结构、进行绿色招商的指导目录,保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的产生。大力推行“精细招商”,以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生态影响四项标准衡量项目,积极由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招商引智。推动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鼓励环保型、龙头型项目,禁办控办各种高能耗、高物耗项目。3环保投入增长迅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建设了一批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新建住宅小区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对管网覆盖区域的企业限期接管,以提高接管率和污水处理率。建成了水源水质自动检测系统并进入试运行。大力实施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对200公里农村河道进行清淤、保洁,完善全市水系功能。建立千人专业保洁队伍

4、,实施河道长效管理。建设一批绿化工程项目,全力打造“绿色昆山”。着力建设了马鞍山路生态大道和前进西路现代大道、森林公园、阳澄湖公园等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努力做到老城区绿化与城市拓展区绿化整体推进,城区绿化与乡镇绿化整体推进,道路广场绿化与居住区绿化整体推进,使全市森林覆盖率有明显提高。建设一批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推动规模型畜禽养殖场进行粪便综合利用,并集中建设标准化屠宰场。二、“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形势1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与需求增大跨国公司在昆山的投资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但这些企业更多的都局限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制造性企业,产品研发机构较少,昆山在全球的地域分工或全球经

5、济产业链中,还处于下游地位,国际上的这种产业转移对昆山的环境必将产生很大压力。虽然由于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环境管制力度的加强,污染物排放的进一步增长得到有效的遏制,万元工业产值排污量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昆山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大部分污染物的排放量总量控制仍将面临严峻挑战。2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压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都给原本趋紧的城市资源平添压力,计划用地日益减少,水、电、气等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保障建设用地、构建生态空间安全格局以及城市综合生态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

6、。各类污染积聚:人流、能流、物流、水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流动和聚集,造成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荷、压力、冲击力越来越大。由此引起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景观、质量、结构、功能一系列的变化;城市水、气、声、渣、垃圾、光、热等污染;城市拥挤、环境卫生、城市环境疾病;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等城市综合症难于解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尚难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周边地区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生态失衡:出现“城市热岛”等问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

7、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人居小区域环境舒适度局部得到改善的同时,大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却越来越下降,食品污染、环境疾病日益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退化直接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全。私家车数量激增:私家车的大发展,将引发能源供应及污染问题、城市交通拥挤问题、道路占地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废弃车的回收处置问题等。3水环境治理与新污染物处理任务繁重 城市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水源安全问题堪忧。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区河流有机污染加剧。农村及小城镇水环境形势严峻。周边区域性水污染对我市影响较大。市域内,河道密布、地势平坦、流速平缓的河网水系水文特征,水污染与水环境容量状况,使城市

8、达标尾水出路问题日渐突出。大量的产品类废弃物(如电子废弃物/报废车船、废弃电器、废轮胎)和废水、废气处理产生的污泥等非传统废弃物急剧增加;大量的新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金属污染、危险固废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酸碱蚀刻液、PCB边角料、包装物等)。4公众环境要求提升、环保监管任务加重随着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加强,公众对环境要求也将逐步提高。由此对环境管理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环境决策、监管的体制、体系还不健全,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统计、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等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健全,公众参与力度不足。三、“

9、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合理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建设“绿色昆山”作为最大的生态工程。加大对环境的综合整治,促进全市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二)总体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以生态市建设为契机和依托,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逐步建成结构功能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系统,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环境质量综合

10、指数达到90以上,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城市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功能要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基本形成循环型经济体系框架和全面协调发展态势。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生态示范社区。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环境管理、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现代化。建设国家生态城市。(三)主要指标1环境质量指标(1)水环境质量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城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2)大气环境质量 城市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二级

11、标准的天数346天 降水PH值均值5.4 酸雨频率25%(3)声环境 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4)辐射环境 环境放射性及核设施周围辐射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之内2污染防治指标(1)水环境污染物 COD年排放量1.33万吨 氨氮年排放量0.20万吨(2)大气环境污染物 SO2年排放量1.4万吨 颗粒物年排放量0.26万吨(3)环境污染治理 危险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8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 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92% 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100% 规模化

12、养殖和集中式养殖区污水排放达标率100% 规模化和集中式养殖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90%(4)环境经济指标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64 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8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0%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100%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2.5%3生态环境建设指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5 M2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重174环境管理指标 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 100%达到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标准 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100%四、“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措施(一)水环境综合整治具体措施1加快功能性项目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厂

13、及其配套管网建设,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十一五”期末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达到80%。将“十五”期末建成的花桥污水处理厂投入稳定运行,同时新建开发区日本工业园、沿沪产业带、花桥国际商务区等11座污水处理厂。继续推行新建住宅小区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在管网覆盖区域的企业必须限期接管,确保企业生活污水接入率大于95%,居住区100%。建设一批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轻河流的氨氮污染及湖泊的富营养化。推动规模型畜禽养殖场实行粪便综合利用,整治不规范的规模养殖场,并对一批整改无望的养殖场实施关停。建设市区水上垃圾中转站。进行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农村水环境。2实施饮用水源保

14、护,进一步改善饮用水源水质2010年以前,全市水厂将以阳澄湖、傀儡湖为供水水源,饮用水源保护应以保护阳澄湖、傀儡湖为主。减少阳澄湖的围网养殖;加强阳澄湖餐饮船只及周边环境整治;实施傀儡湖水源保护工程,继续实施湖底清淤、建设人工湿地、种植芦苇等措施;进行开辟第二水源的可行性研究,发展区域工业用水梯级利用,节约饮用水资源;阳澄湖污染属区域型污染,控制其污染要求加强与沿湖各地的协调工作。3强化源头控制,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完善水环境保护各项专项规划,如水系配套、污水处理厂全面覆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规划。在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工业集中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过程中,做到环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

15、域开发总体规划同步论证,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加大监管力度,巩固污染治理成果。坚持加大项目审批把关力度,控制新污染源增加。加强产业片区规划与建设,坚持工业项目分类进入专业小区。加大环保监察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湖泊的执法检查;稳步推进污染源远程监控自动化建设,提高达标排放水平。组织开展全市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严重超标排放、影响省界断面达标的污染源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对长期超标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4实施河道、湖泊长效管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河道、湖泊上筑桥、筑坝等的规划、审批管理,禁止擅自填埋、侵占

16、河道、湖泊;对城乡河道进行全面清理,消除“断头浜”和坝基,恢复全市水系功能,对城区、农村河道进行清淤,确保河道畅通;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道保洁队伍,做到河道保洁责任到村,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加强河道管理,实行“三个集中”,即:逐步做到废旧物品经营向市场集中,货场码头向港池集中,停靠的船只向规划停靠点集中;控制并削减河道、湖泊围网养殖面积。5分别水质,分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改革传统用水方式,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要改变“放大流”的一次性用水习惯,大力推行重用、代用、改用、节用等措施,全面优化用水结构;逐步建立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供体系,加大中水和污水处理回用工作力度,切实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17、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工作,坚决治理和查处各种水污染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可用水资源。(二)大气污染控制具体措施1能源结构的调整(1)推广低硫、低灰份优质煤近阶段我市一次能源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燃煤仍为主要一次能源。因此,采用优质煤替代劣质煤是控制煤烟型污染的一条捷径。(2)清洁能源推进战略控制煤炭消费量,普及和推广太阳、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实现传统的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清洁能源的相结合。(3)完善区域蒸汽规划,不发展煤电、热电项目,鼓励热电联供,集中供应蒸汽,蒸汽利用率达到60%以上。2重点企业污染物减排 加强对SO2排放量多企业的管理,实行总量控制,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增产不增污,甚至减污。同

18、时,引导企业从加强自身管理入手,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逐步转变企业污染防治观念,从末端治理转为生产全过程科学控制。3控制扬尘污染(1)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管理力度工地采取围栏、密闭运输等措施以及及时清运建筑废料,禁止凌空抛撒等措施。市区拆迁后工地采取绿化等防尘措施,对超过规定期限的闲置土地,政府可依法收回土地,并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园林绿化或铺装。(2)加强市区道路清洁的管理进行主要道路的清扫、洒水、保洁工作,禁止焚烧垃圾和枯枝落叶。最大限度地减少裸露地面,实现门前绿化和地面硬化。(3)坚持不懈地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完善城市周围防护林带及城市内部的绿化林和草坪花坛等种植建设工作,在城

19、区充分利用一切可绿化的土地,加快城区周边地区绿化进程,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采取多种手段,保留和扩大水面,尽量减少裸土面积,保护城市内良好的生态结构,控制和减少二次扬尘的影响。4加强对机动车污染治理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力度,坚决取缔排放尾气超标的机动车上路行驶,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推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坚决控制市区机动车的数量,积极发展大容量、快速清洁燃料公交车。改进机动车燃料,努力改善燃料的品质,提高燃烧效率。(三)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具体措施1工业固废的处置(1)酸性或碱性蚀刻液引进回收、消化各类酸性和碱性蚀刻废液的成熟技术设备以及配套设施,

20、实现蚀刻液“零”排放,在避免“二次污染”危害环境的同时,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2)PCB边角料建立和完善PCB边角料回收利用项目的开发机制,有效地消化PCB行业产生的大量边角废料,既将有用成分重新回到生产过程循环,又把PCB行业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降到最低水平,实现PCB行业的可持续发展。(3)有机溶剂引进具有先进设备与成熟技术的企业,集中处理各家企业产生的废有机溶剂,实现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有机溶剂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2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加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建立生活垃圾的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在优先进行生活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无害化及集中安全

21、处置措施。对于资源化及末端治理的无害化(包括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要求进一步完善。(1)分类回收从完善相关的垃圾回收激励体制,保证垃圾分类投放,对垃圾进行全方位回收三方面入手,实现生活固废的分类回收。(2)安全处置,资源再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合理处理不同种类的垃圾:引进先进的全自动控制间歇动态高温堆肥生产线,有效解决有机垃圾的出路,并变废为宝;城市建筑垃圾等无机物质经破碎、高温和高压处理后,制成粗粒状或砖瓦,作为工程填料。(四)循环经济建设1循环型农业建设(1)推行新的种植、养殖模式,打造绿色农产品广泛推行套种、套养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推广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农药及化肥的施用量,降

22、低成本,减轻污染,实现产品无公害。(2)积极倡导立体种植,充分利用有限耕地资源扩大绿色叶面积,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强度等措施来实现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达到高产与高效。积极推广的立体种养,扩大绿色叶面积,提高我市土地产出率。(3)变废为宝,拓展农业副产品的利用途径建立“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两低一高”(资源低消耗、废弃物的低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高利用)。(4)延长产业链条,利用高科技开发农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利用高科技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引进、推广循环型农业关键技术,建立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2循环型工业建设(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新

23、兴工业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树立绿色GDP的理念,走集约高效和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力量培育、发展和壮大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扩大产业规模,提高骨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真正确立三大支柱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要加快高新技术引进,实现对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行业的改造。(2)调整产业布局,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打破行政界线,在市域范围内使昆山各类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及统筹布局,调整环境容量大的项目开发地,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重点建设好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

24、科技工业园、沿沪产业带、吴淞江工业园、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科昆山高科技产业园等。按照“以点带面、逐步发展”地原则,选择2-3个发展基础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园区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理念进行重点建设。(3)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培育循环经济型企业发展模式严格控制新污染。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通过“以新带老”,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推行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动态管理,在重点地区推行许可证制度。实施污染物排放总

25、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布制度。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方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结合国家工业生产总量调控目标,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危害健康的企业,淘汰落后技术设备。重点培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提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采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实行污染全过程控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4)企业规划布局的环保要求第一,坚持工业项目向各开发区集中,促进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利用。新建企业的生活污水必须纳入生活污水厂管网。第二,精细化工项目必

26、须在化工区内选址。我市设有千灯精细化工区,主要用于整合我市现有化工企业和引进精细化工项目。第三,严格控制含电镀工艺高污染项目的审批,必须要引进的项目应在电镀区内选址。第四,房产开发项目,应考虑周边600米范围内企业噪声、大气污染物对房产项目的影响。禁止在工业区内建设房地产、严格控制打工楼项目。生活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暂缓审批,待污水管网覆盖到位再审批。第五,实施产业梯度转移,为新一轮发展腾出容量。按照“统一规划、梯度转移、产业升级、排污减量”的原则,分期分批,梯度转移一批高能耗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占地面积大、污染排放大的企业。2循环型服务业建设(1)建立清洁交通运输系统加紧研制和推广应用电

27、动车、燃氢车、酒精车和太阳能车等新型清洁交通运输工具,调整和优化各种交通方式的结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率。(3)加强绿色科技开发和服务培育新的优质品种发展生态农业,探索先进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发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等发展生态工业。注重生态效益,把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作为评价科技成果先进性、实用性的评价重要的标准,充分估计和有效预防新技术应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加快发展绿色商业服务。树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商业经营理念,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开设绿色产品专店、专柜,抵制高消耗、高污染产品,广泛开展废旧产品和商品包装材料的回收服务

28、。(4)加快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建设加强景区景点环境的整治、保护工作,建立重点旅游景点限量保养期制度;积极开发绿色旅游产品。19表6-1 “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厂建设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投资建设规模1铁南污水处理厂1.15亿元日处理污水1.5万吨2日本工业园污水处理厂1.2亿元日处理污水2.5万吨3石牌污水处理厂1.5亿元日处理污水2万吨4沿沪产业带污水处理厂1.6亿元日处理污水10万吨5蓬朗污水处理厂1.4亿元日处理污水7.5万吨6锦溪污水处理厂1.2亿元日处理污水2.5万吨7周庄第二污水处理厂1.1亿元日处理污水2万吨8南港污水处理厂0.5亿元日处理污水2万吨9昆山市污水处理厂三期0.4亿元日处

29、理污水2.5万吨10市场区污水处理厂0.5亿元日处理污水2.5万吨11花桥国际商务区污水处理厂1亿元日处理污水5万吨合计11.55亿元日处理污水40万吨表6-2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项目投资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和工艺项目效益项目总投资(万元)建设起止年限1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生态功能分区、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的保护,湿地恢复,阳澄湖、滨湖生态带建设,张浦振苏地区环境修复工程,一路二区三湖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昆山市生态环境60,0002006-20102绿化工程市区及城镇大型公共绿地建设,水面绿化提高市绿地面积20,0002006-20103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张

30、大千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提高农业循环经济水平5,0002006-20074生态工业园建设工程开展包括昆山经济开发区在内的省级以上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工业链构建、重点示范企业,园区水、固废、能源循环系统建设优化主导产业,园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提升园区竞争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30,0002006-20105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40万t/d建设污水处理厂11座,污水管网覆盖到全市所有集中居住小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80%削减COD 35000吨,改善全市水环境130,0002006-20106水环境整治工程湖泊围网养殖率削减到现有总面

31、积25%,餐饮船只及周边环境整治、人工湿地建设、湖底清淤、种植芦苇,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取缔规模化养殖保护市饮用水源和改善阳澄湖、傀儡湖的水环境30,0002006-20107小渔岸湿地建设项目小渔岸人工湿地建设改善小渔岸生态环境10,0002006-20108昆北省级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工程3万平方公里昆北省级湿地生态公园改善昆山湿地生态环境30,0002006-20109夏驾河生态公园建设工程夏驾河生态区、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湿地区建设改善夏驾河两岸生态环境10,0002006-201010河道、水系整治工程每年清淤外圩河道200公里,对圩内6条骨干河道、圩外5条骨干河道进行整治改善河道环境质

32、量30,0002006-20101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市各镇各村生态村创建,在范围大、规划保留的自然村落中推广建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50%的自然村完成六清六建工程改善农村及城镇生态环境6,0002006-201012锅炉综合及蒸汽供热建设工程发展燃气锅炉,逐步取缔燃煤锅炉,全市不再审批原煤燃烧的锅炉、窑炉。完善区域蒸汽规划,不发展煤电、热电项目,划定禁煤区减少原煤使用量,改善大气环境5,0002006-201013垃圾发电一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700吨垃圾发电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15,0002006-201014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500万吨/年生活垃圾安全填埋增加生活垃圾安全处置量,提高处置水平2,7002006-201015生态住宅推广建设工程在新建住宅小区中推广生态住宅建设改善人居环境5,0002006-201016市环境预警及监控网络建设增加水质自动监测项目、建设空气质量监测子站一座,环境监控及预警系统、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环境信息网络及信息发布系统、中心实验室等建设初步实现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反馈2,0002006-201017环境科研、宣教、信息系统现代化建设环境宣教设施,办公自动化及网络设备,人员培训等提高环境科研、宣教、信息系统软硬件设施1,1502006-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