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会计学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财务会计一.docx

上传人:海外认知 文档编号:21739954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X 页数:392 大小:87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财务会计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2页
会计学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财务会计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2页
会计学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财务会计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2页
会计学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财务会计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2页
会计学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财务会计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2页
亲,该文档总共3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教育厅会计学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财 务 会 计 ( 一 )杜国良 主编武 汉 大 学 出 版 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财务会计.1/杜国良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湖北省教育厅会计学改革试点专业系列教材 ISBN 7-307-03792-0 财杜财务会计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F23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00076号 责任绩辑:杨 华 责任校对:王 建 版式设计:支 笛 出版发行:武汉大学出版社 (430072 武昌 珞珈山) (电于邮件wdp4 网址;) 印刷:,)湖北省黄冈日报印刷厂开本:787960 132 印张:12。75 字数

2、;316千字 版次:2003年2月第1版 2003年2月第1版 ISDN 7-307-03792-0F785 定价:20.00元 版权所有不得圈印:凡购买我社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 请与当地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_ 前 论1前 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 共和国 会计 法、企业 财务 会 计报 告条 例、 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促进高校财经类 专业 ,特别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提高人才的培养 质量 ,我们专门组织长 期从事 财务 会计专 业教 学和 研究 的专 家、 教授编写了这套会计专业系列教材。财务会计 ( 一 ) 是这套系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该书的 内容和结构 , 是根据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目的、知识结 构、培养目标和要求设计的。同时也兼顾了非会计专业会计专题 的教学 , 以及广大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业务培训 , 参加全国会计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等的需要。本教材以国 家颁布的最新会计法规、制度、准则为依据 , 并结合会计理论与 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编写人员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 具有 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通俗性 , 既适合于各类教学 , 也适合于 自学参考。财务会计 ( 一 ) 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基本要素和基本业务 的核算理论、原则、方法以及主要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 财务会 计中的一些特殊业务的核算

4、理论、原则和方法 , 我们将在 财务 会计 ( 二 ) 一书 中介 绍。在一 些会 计系列 教材 中 , 有 的将 “财 务会计 ( 一 )” 称 为“中 级财务 会计”, 将“ 财务 会计 ( 二 )” 称 之为“高级财务会计”。这 样简 单地将 财务 会计划 分为 中级 和高 级没有科学根据 , 显得很牵强。因此 , 我们认为将财务会计分别定名为“财务 会计 ( 一 ) ” 和“财 务会计( 二 )”,相对 而言 显得 更科学、更合理些。财务会计 ( 一 ) 由杜国良副教授担任主编 , 汪四新、杨洪 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 : 第一章由杜国良编写 , 第二章和 第四章由程芙蓉编写 ,

5、第三章和第五章由尹朝晖编写 , 第六章和 第七章由张英编写 , 第八章和第九章由解国芳编写 , 第十章和第 十一章由杨洪编写 , 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由汪四新编写。全书由 杜国良总纂定稿。由于编写时间较仓促 , 加之会计法规、制度不断更新 , 书中 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 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02 年 11 月财 务 会 计(一) 2目 录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述1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5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9 第四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16第二章 货币资金24 第一节 现金24 第二节 银行存款28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39第三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43

6、 第一节 应收账款44 第二节 应收票据50 第三节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56 第四节 坏账损失58第四章 存货67 第一节 存货概述67 第二节 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73 第三节 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89 第四节 存货的期末计价98 第五节 存货清查的核算104第五章 投资107 第一节 投资概述108 第二节 短期投资110 第三节 长期债权投资117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126 第五节 长期投资的期末计价139第六章 固定资产143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概述143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取得146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折旧158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165 第五节 固定资产的减少1

7、68 第六节 固定资产的清查171 第七节 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173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76 第一节 无形资产176 第二节 其他资产191财 务会第八章 流动负债193计第一节 流动负债概述193(一第二节 短期借款195) 第三节 应付票据197 2 第四节 应付和预收款项199目 录3 第五节 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206 第六节 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220第九章 长期负债227 第一节 长期借款227 第二节 应付债券230 第三节 长期应付款240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242 第一节 实收资本 ( 或股本 )243 第二节 资本公积250 第三节 留存收益254第十一章 收入和费用

8、260 第一节 收入概述261 第二节 销售商品收入262 第三节 提供劳务收入277 第四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282 第五节 建造合同收入283 第六节 费用298第十二章 利润303 第一节 利润形成304 第二节 利润分配315第十三章 财务会计报告322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323 第二节 利润表347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354 第四节 会计报表主要附表390 第五节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394主要参考文献398财 务 会 计(一) 4第一章 总 论1第 一章 总 论【内容提要】 本 章主 要介 绍财 务 会计 的概 念、作 用和特点 , 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

9、以及 财务会计六大要素的概念和特征。本章从总体上对 财 务会计 ( 一 ) 的内容 进 行 了概 括。通 过 学习 , 读 者对 本书内容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 本章 的 学习 , 要求 学生 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特点 , 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和一般原则 , 重点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特征 , 以及财 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本章的难点是财务会计 要素的概念、特征。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述一、财务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 要计 量单位 ,运用 专 门的 方法 ,对企 业、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 动进 行核算 和监 督的 一种经 济管 理工 作。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

10、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 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会计最初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 录行为。如我国古代的结绳记事、刻锲记数的出现就是会计产生 的萌芽阶段。 这些 简 单的 计 量 与记 录 行 为 ,主 要 是 计 算 劳动 成果 , 为劳动成果的分配服务。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 , 产生了对生 产活动进行专门计量 与记录 的会 计。随着 社会 经济 的不 断发 展 ,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 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也得到了巨大 的发展 , 逐步由简单的计量与记录行为 , 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单位 综合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财务会计的目的与作用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

11、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 , 能够为政 府部门、股东或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有关企业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 是有关各方据以进 行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 , 是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 责任的履行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 这 就是会计的目标。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 具体 说来 ,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 会计信息有 助于 企业 管理当 局加 强经 济管 理 , 提 高经 济效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 能力和发展前景 ,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为了满 足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

12、需要 , 现代会计已经发展为以满足 内部经营管理需要为主的管理会计。但是 , 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内 部经营管理不需要财务会计信息。在实际工作中 , 企业管理当局 通过分析和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财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 ,企业领导人就可以全面、系统、总括地务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并在此基计础上预测和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可以发现过去经营活动中(一存在的问题 ,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 ,并提出改进措施 ;可以通)过预算的分解和落实 ,建立起内部经济责任制 ,从而做到目标明 2确、责任清晰、考核严格、赏罚分明。要达到以上目的 ,没有财第一章 总

13、论3务会计所提供的真实、完整的信息 , 企业管理当局是不可能完成 的。会计通过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权益结构 , 为处理企业与各方面 的关系、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落实企业内部管理责任 奠定了基础 , 也有利于发挥会计信息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 经济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 ) 会计信息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的投资者既可能是国家 , 也可能是其他法人单位、自然 人或外商 , 也可能兼而有之。企业接受了投资者的投资 , 就有责 任按照其预 定 的发 展 目标 和 要 求 , 合 理 利 用 资源 , 加 强 经营 管 理 , 提高经济效益 , 接受考核和评价。会计信息应该

14、有助于考核 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例如 , 如果企业的投资者是国 家和其他方面 , 为了了解企业当年经营活动成果和当年的资产保 值和增值情况 , 他们需要将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与上年的数据进行 对比 , 以反映企业的盈利发展趋势 ; 需要与同行业进行对比 , 以 反映企业在与同行业竞争时所处的位置 , 从而考核企业领导人经 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对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部门来说 , 它 们需要了解企业执行计划的能力 , 需要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 现金流量表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 , 以反映企业完 成预算的情况 , 表明企 业执 行预算 的能 力和 水平。 所有 这一 切 , 都需

15、要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财务会计提供信息。( 三 ) 会计信息有 助于 有关 各方了 解企 业财 务状 况、经 营成 果和现金流量 , 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 , 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 , 是包 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进行决策的依据。比如 , 对作为企 业所有者的国家和广大投资者来说 , 为了选择投资对象、衡量投 资风险、作出投资决策 , 他们不仅需要了解企业包括毛利率、净 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内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方 面的信息 , 而且需要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方面的信息及所处行业的信息 ; 对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来说 , 为了选择贷款对象、衡量贷款

16、对象、作出贷款决策 , 他们不仅需要了解企业包括流动比率、速 动比率、资产负 债 率等 指 标在 内 的短 期 偿 债能 力 和 长 期 偿债 能 力 , 而且需要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同行业所处的 地位。所有这一切 , 都需要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提供有助于 他们进行决策的信息 , 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指导。三、财务会计的特点在经济活动中会有多种决策问题。决策需要把握各种各样的 信息。与决策有关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前者如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等 , 后者如市场占有率、经济环境变化等。会 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 信息系统。20 世纪 50

17、 年代以来 , 现 代管理 科学的发 展促进 了会 计学科的发 展 , 使 现代 会 计发 展 为管 理 会 计和 财 务 会 计 两个 分 支。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 , 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的有关信息 及经济活动中的有关资料 , 采用数学、统计等技术方法 , 为企业 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它所提供的信息既包括货币 信息 , 也包括非货币信息 , 且主要是面向未来的预测信息 , 它所 运用的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 依赖于企业的具体环境与具体需 要。财务会计 又 称为 对 外 报 告 会计 , 主 要 是 立足 企 业 , 面向 市 场 , 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 , 为企业的股东、债

18、权人、政府管理 部门 ( 如证券 监管、财 政、审计、 工商、 税务 等部 门 ) 、供 应商财与客户以及社会公众等提供企业整体 ( 必要时也可以同时提供企务会业分部 ) 的财务信息。与管理会计相比 ,财务会计具有以下基本计特征 :(一( 1) 以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作为直接服务对象。)( 2) 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主要是货币信息和历史信息。 4( 3) 财务会计的核算程序与方法较为成熟 ,在会计信息的加第一章 总 论5工处理过程中 ,从会计 凭证 的填制 和审 核 ,到会 计 账簿 的登 记、 财务报告的编制 ,形成了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要环节 的、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4) 财务

19、会计有一整套完善、系统的规范体系以保证会计信 息的质量。此外 , 财务会计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如会计主体、持续 经营与会计期间等 ) 、会计 核算 方法等 方面 也与管 理会 计有 着较 大差异 , 不一而足。本教材是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的 , 所以 , 以下 的内容中 除 特别 指 出的 外 , 所提 及 的“会 计” 均 指 企 业 财务 会 计。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前提亦称 为“假设” 或“ 假定”,是指 会计 人 员为 实现 会计目标 ,对所处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依 据这些前提 ,会计 人 员才 能 确 定会 计 核 算 的 时间 范 围、 空间 范 围、

20、核算内容及核算程序和方法。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 ,会计政 策的选择 ,会计数据的 收集 ,都 以会 计核 算的基 本 前提 为依 据。 目前公认的 财 务会 计 核算 的 基 本前 提 包 括 :会计 主 体、 持续 经 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又称会计 实体或会计个体。会计 工作的 目的 是反映 一个 单位 的财 务状 况、 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方决策服务。它规 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所要反映的总是特定对象 ,只有 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对象 ,将会计所要反映的对象与包括所有者在 内的其他经 济实 体 区别 开 来

21、 ,才 能保 证 会 计核 算 工 作 的 正常 开展 ,实现会计的目标。在会计主体前提下 , 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 事项为对象 ,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主 体基本前提 , 为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或事项 作出正确判断 , 对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作出正确选择提 供了依据。需要注意的是 ,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情况下 , 法 律主体必然是会计 主体 , 但 会计主 体不 一定 是法 律主 体。例 如 : 合伙企业不是法律主体 , 但却是会计主体。再如 : 在控股经营的 企业集团中 , 母公司及其控制的子公司均为法律主体 , 同时 ,

22、 各 自也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为了反映企业集团的总体情况 , 需要在 母公司及其所控制的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的基础上 , 编制合并 会计报表。这 时 , 企 业 集 团 尽 管不 是 法 律 主 体 , 但 却 是 会计 主 体。由此可见 ,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 , 也可以是若干个企业 组成的企业集团或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 ; 可以是企业法人 , 也可 以是非法人。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除非出现足够的反证 , 否则均假定企业在可预 见的将来能够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与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 不会停 业 ,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或终止营业进行清算。持续经营的前 提 , 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 , 会计

23、主体将按照原定的用途使用资财产 ,按原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因此 ,企业可以按照历史成本务会( 实际成本 ) 去计 量资 产 ,采用 较合 理的、系 统的 方法 去摊 配其计成本。反之 ,如果企业面临破产、清算 ,会计上则应采用清算会(一计的核算方法 ,对资产采用变现价值进行计价 ,对负债则按照资)产变现后的实际支付能力清偿等。持续经营前提的确定 ,为企业 6核算程序与方法的选择 ,为企业会计核算期间的划分以及会计主第一章 总 论7体客观反映经济活动奠定了基础。 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 ,而任何企业都存在破产、清算的风险 , 也就是说 , 企业不能持续经营 的可能性总是

24、存在的。为此 , 需要企业定期对其持续经营前提作 出分析和判断。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 , 就应当改变会 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 , 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 , 又称会计期间 ,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 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个连续的、间隔相等的会计期间 , 分期 提供会计信息。根据持续经营前提的要求 , 企业是无限期经营下去的 , 而会 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定期甚至随时进行的 , 所以等企业终止经 营时再报告会计信息显然是不现实的。会计分期的目的就是将持 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的、相等的期间 , 据以结算盈 亏 , 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从

25、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由于会计分期 , 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 , 从而出现 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 了记账的基准 , 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 计处理方法。在会计分期前提下 , 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 , 分期结算 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 月度。年度、半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 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最常见的会计期间是一年 , 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 年度 , 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也称为年报。在我国 , 会计年 度自每年公历

26、的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为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也要求企业按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期间编制财 务报告。如要求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财务会计报告。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 ,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基 本计量单位 , 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货币计量前提下 , 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 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 , 也可以选定其 中的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 , 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 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 的中国 企业 向国内 报送 的财 务会 计报 告 , 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之所以选

27、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 是由货币 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 物 , 是衡量一 般 商品 价 值 的 共 同尺 度 , 具 有 价值 尺 度、 流通 手 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 能最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其他的计量单位 , 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 等 , 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 无法在量上进行 汇总和比较 , 不便于管理和会计计量。所以 , 为全面反映企业的 生产经营、业务收支等情况 , 会计核算就选择了货币作为计量单 位。货币计量这一前提还包括着一个重要假设 , 即货币币值是稳 定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 , 不

28、同时点上资产的价值、不同期间 的收入和费用才能比较。财会计核算过程中除了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外 ,还可以同吮务会使用其他计 量 单位 作 为 辅助 的 计量 单 位 ,包 括 实 物单 位( 如 千计克、米 ) 和劳动时间单位。这是因为 ,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一成果的因 素 ,并 不是 都 能 用 货 币来 计 量 的。 比如 ,企 业 经营 战)略、在消费者当中的信誉度、企业的地理位置、企业的技术开发 8能力 ,等等。为了弥补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要求企业采用一些非第一章 总 论9货币指标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 ,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企

29、业会 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为实 现财务会计目标 , 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 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 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 作成败的标准 ,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 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方提供经济 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 标准。评价会 计 信息 质 量 的 标 准主 要 有 客 观 性、可 比 性、一 贯 性、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等。( 一 )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

30、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 据 , 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会计 信 息使 用 者的 决 策需 要 , 因此 就 应 做 到 内容 真 实、数字准确、资料可 靠。在会 计核算 工作 中坚 持 客观 性原 则 , 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 金流量 ,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 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 则和方法 , 准确反映企 业的 实际情 况 ; 会 计信息 应 当经 受验 证 , 以核实其是否真实。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 不是以 实际 发生 的交易 或 事项

31、为依 据 ,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会计工财 务 会 计(一) 10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导致决 策的失误。( 二 ) 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 法进行 , 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可比的基础 , 因此按照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 和程序进行核算 , 从而保证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建立在 可比的基础上 , 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比较、分析。只要是相同 的交易或事项 , 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 的

32、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可比的基础。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的 行业、不同的地区 , 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的时点。为了保证会计 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 , 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 , 企业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三 ) 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 不 得随意变更。若有必要变更 , 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 累积影响数 , 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 , 在会计报 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 对于某些交易 或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核算方法。例如存货的领用和发出可以采 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

33、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 出法等确定 其实 际 成本 ; 固定 资 产折 旧 方 法可 以 采 用 年 限平 均 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保证会计信息 一贯性的前提是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核 算方法。如果企业在不 同的会 计期 间采用 不同 的会 计核 算方 法 , 将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 , 不利于会计信息作 用的发挥。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第一章 总 论 11保持一致 , 不得随意变更 , 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 能作任何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 , 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 核算方法 , 并在企业财

34、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四 ) 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信息的价值在于它与决策相关 ,有助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 息因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 ,证实或修正某些预 测 ,故具有反馈价值 ;因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预测 ,作出 决策 ,故具有预测价值。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相关性原则 ,就 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会 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对特定用途的会计信息 ,不一定都能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提供 ,而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 如果会计信息提供 以后 ,不

35、 能满足 会计 信息 使 用者 的需 要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 , 就不具有相关性。( 五 ) 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 不得提前或 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 帮助所 有者 或其 他各方 作 出经 济决 策 , 因此具有时效性。即使是真实、相关、可比的会计信息 , 如果不 及时提供 , 那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甚至会 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及时性原则 , 一是要 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 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 , 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 始单据 ; 二是要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 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 定的时限内 , 及时

36、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 ; 三是要及时传递会计信 息 , 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 , 及时将编制出的财 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如果企业的 会计 核 算 不 能 及时 进 行 ,会计 信 息 不 能 及时 提供 ,就无助于经济决策 ,就不符合及时性原则的要求。( 六 ) 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 清晰明了 , 便于理解和利用。会计信息使用者要利用会计信息 , 首先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 内涵 , 理解会计信息的内容 , 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 必须清晰明了。坚持明晰性原则 ,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 , 会计 记录应当准确、清晰 ;

37、 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 据合法、账户 对 应关 系 清 楚、 文字 摘 要 完 整 ; 在 编 制 会 计报 表 时 , 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一 ) 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 ( 又称应计制 ) 是指企业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 以其应收、应付为标准 , 而不是以现金的实际收支为标准。权责发生制原则是在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两个会计基本前提 的基础上产生的。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 凡是当期已经实 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负担的费用 ,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 都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 即使款 项已在当

38、期收付 , 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企业发生的货币收支 业务并 不总 是与 交易或 事 项完 全一 致。 如销售并未实现但款项已经收到 ,或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财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为了明确会计核算的确认基础 ,更真务会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就要求企业在会计计核算过程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一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 ,它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目前 ,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 12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 ,其他业务第一章 总 论 13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 ) 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

39、算时 ,收入与其成本、费用 应当相互配比 ,同一会 计期间 内的 各项收 入和 与其 相关 的成 本、 费用 ,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与费用的内在联系 , 将一定时期内的收 入与为取得这些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进行确认和计 量。在会计核 算工 作 中坚 持 配 比原 则 有 两 层 含义 : 一 是 因果 配 比 , 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 , 如将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 务成本相配比 , 将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相配比 ; 二是时 间配比 , 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 如将当期的 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相配比等。( 三 ) 划分收

40、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 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 本会计期间 ( 或一个营业周期 ) 的 , 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 ; 凡支 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 ( 或几个营业周期 ) 的 , 应当作为资 本性支出。根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要求 , 企业在会计 核算工作中确认支出时 , 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 , 将收益性 支出记列于利润表 中 , 计入 当期损 益 , 从 当期收 入 中得 到补 偿 ; 将资本性支出记列于资产负债表中 , 作为资产反映 , 从以后各期 的收益中得到补偿。只有正确划分收益性

41、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 限 , 才能真实 反映 企 业的 财 务 状况 , 正 确 计算 企 业 当 期 的经 营 成果。如果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没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 性支出 , 将原本应计入收益性支出的计入资本性支出 , 就会高估 资产和当期收益 ; 将原 本应计 入资 本性支 出的 计入 收益 性支 出 ,就会低估资产和当期收益。所有这些 , 都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 正确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 的决策。( 四 ) 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原则 ,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 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 ,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 ,应 当按照规

42、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 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的外 ,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根据实际成本原则的要求 ,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等会计要素在计量时 ,应当依据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 ,使会 计核算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按实际成本计价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 数据也易于取得。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除了前两类一般原 则外 ,还 有一些 对前 两类 原 则加 以补 充、 修正性质的一般原则 ,主要是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 于形式原则。在许多情况下 ,在遵循以上一般原则的同时 ,还要 考虑以下补充因素。( 一 ) 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 ,

43、 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 应 当遵循谨慎的原则 ,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 且 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财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谨慎性原务会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 ,在企业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计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 ,保持必要的谨慎性 ,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一和损失 ,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当某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 不同 的会计 处理 方法 和程序 可供 选择 时 , 14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或夸大所第一章 总 论 15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这样 , 一方面可 提高会计信息使

44、用者的警惕性 , 及时应付复杂的经济环境的变化 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 另一方面可防止企业管理当局过于乐观 , 能 够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 并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谨慎性原则 的要 求 贯 穿 于 会计 核 算 的 全 过程 ,即 在 确认 标 准、计量和记录方法、报 告的内 容等 方面 均应体 现 稳健 的要 求。 需要注意的是 ,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 密准备 ,随心所欲地调节企业的收益 ;否则 ,就属于滥用谨慎性 原则 ,将被视 为 重大 会 计 差 错 ,需 要 进 行 相 应的 会 计 处 理。因 此 ,需要对该原则的具体运用作出规定 ,以避免谨慎性原则的滥 用 ,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二 ) 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 重要程度 , 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 影响 , 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指导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