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州市商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43281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5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商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苏州市商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苏州市商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苏州市商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苏州市商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州市商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目 录序言 1第一章“十三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回顾2一、发展成就 2二、存在问题 6第二章“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10一、发展机遇10二、发展挑战 12第三章“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思路和目标14一、指导思想 14二、基本原则 14三、发展定位 15(一) 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15(二) 建设国内商贸流通示范区15(三)建设长三角商贸联动区17(四) 构建全域商贸引领区18四、主要目标 18第四章“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主要任务21一、系统优化商业网点布局21(一)提高城市综合体辐射能力 21(二)推进中型商超转型升级 21(三)建设一

2、刻钟便民生活圈 22(四)促进站点商业高质量发展 23(五)引导商业街区打造特色品牌 24(六)明确各地商贸业发展定位 25(七)提升商业网点科学布局水平 27二、大力提升城市消费能级28(一)强化高端消费供给 28(二)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32(三)积极发展服务消费 34(四)提升餐饮行业水平 35(五)完善消费保障机制 35三、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37(一)促进专业市场提档升级 37(二)推动零售企业发展壮大 38(三)引导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 39四、持续提高会展行业发展质量40(一)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40(二)培育壮大会展业主体 42(三)推动举办高品质会展 43(四)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

3、 44五、加快发展电子商务44(一)更好发挥电子商务促消费作用 44(二)推进电子商务创新集聚发展 45(三)培育建设跨境电商消费市场 47(四)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 48六、持续优化商贸业营商环境48(一)逐步完善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48(二)完善商贸领域审慎包容监管体系 49(三)打造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生态 51第五章 “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重点工程 53(一) 国际消费提振引领工程53(二) 数字商贸全面提升工程53(三) 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54(四) 商贸龙头企业培育工程55(五) 供应链创新提升工程55(六) 商贸环境动态监测工程56第六章“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保

4、障措施 57(一) 加强组织领导 57(二) 强化效能评估 57(三) 提升监管水平 57(四) 加大财税支持 58(五) 加快人才建设 58序言本规划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江苏省“十四五”商务高质量 发展规划编制,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高质量发 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 点工程、保障措施,是全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履行职责、推动商 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 1 第一章“十三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回顾一、 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苏州商贸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商贸空间 布局不断优化,业态发展丰富多元,消费市

5、场逐步壮大,流通体 系日趋完善,为“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 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商贸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商贸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20 年苏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01.98 亿元(见图 1 ),相比 2015 年增长 40.32%,消费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名。“十三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年均 7.0%的快速增长。 2 10000.008000.006000.004000.002000.000.007369.717813.40 7701.986803.136112.215488.98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图 1 苏州市 201

6、5202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数据来源:苏州市统计年鉴二是商业网点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商贸功能进一步完善。随 着城市现代化加快推进和轨道交通体系逐步完善,苏州商贸“多 中心、网络化、群落化”的发展布局进一步凸显。各大商贸板块、商贸功能服务区以及新兴商贸功能区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步显现,城市整体商贸功能得到有效完善。以苏州中心为代表的大型 城市综合体客流记录和销售额不断刷新,功能和配套设施逐渐完 善,成为苏州市民和国内外来苏消费者的必达地。截至 2020 年末, 全市共有超亿元商品交易市场 103 个,实现成交额9493.52 亿元。 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仓储商店、家居建材商店、

7、专 业店和社区商业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商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推进,各大商业载体转型升级明显加快,传统商圈转型升级 初见成效。苏州以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创建为着力点,加速构建便 民生活圈。截至 2020 年末,苏州共有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5 个,省级示范社区 15 个,市级示范社区 170 个。以“邻里中心” 为代表的社区商业企业向全国输出服务,形成了苏州“社区商业 强市”的品牌效应。三是特色街区繁荣发展,消费供给日益多元。 “十三五”期 间,初步形成了以省级特色商业街为代表,省、市、区三级特色 商业街有序发展,古镇风情街、专业商品街、现代时尚街、休闲 娱乐街四类特色商业街系统发展的格局。

8、高品位步行街建设取得 初步成效,观前街获省级高品位步行街试点街区称号, 昆山大渔 湾湖滨风情商业街获省级高品位步行街培育街区称号。老字号企 业不断壮大,截至 2020 年末,全市共有老字号企业 85 家(中华 老字号 30 家,江苏老字号 45 家,苏州老字号 10 家), 基本形成 了“中华老字号”、“江苏老字号”、“苏州老字号”三级培育 体系,涵盖餐饮、中医、家居、工艺美术、文化等多个行业,为 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了独具苏州特色的商品及服务。姑苏区、 3 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地夜生活消费商圈加速发展,商贸企业积极 开展夜间经济示范点建设, “24 小时不打烊餐饮店”等富有地域 特色的夜间消费

9、项目不断壮大,夜间经济发展初具成效。首次举 办“双 12 苏州购物节”,联动上海举办“五五购物节”,累计推 出近千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消费重点活动,让利金额超过 260 亿 元,全市的消费环境、消费氛围得到极大改善。四是网络零售加快发展,流通方式更加多样。2020 年,全市 网络零售额达 2983 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近 120%。“双 12 苏州购物节”“五五购物节”有力推动了电商头 部平台和本地平台企业深度合作,带动苏州实体零售企业加快数 字化转型;直播带货、网红 IP、集合快闪等新业态新模式得到广 泛应用;无接触消费深入推广,全市大型商场、综合体等商业载 体实现了线上销售

10、的大幅增长。“十三五”期间,苏州深入推进 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加强优质项目挖掘、培育和储备。截至 2020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5 家、示范基地 1 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22 家、示范基地 9 家,市级电子商务 示范企业 58 家、示范基地 14 家,初步形成国家、省、市电子商 务示范创建的梯次培育路径。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成效显著,截 至 2020 年末,综试区跨境电商 B2B 出口额累计超过 360 亿元人 民币。五是商旅文融合发展,协同效应逐步加强。“十三五”期间, 全市大力创建特色商圈,推动商圈提质升级,在商旅文专业化、 品牌化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成效。苏州抢抓创建

11、“国家全域旅游示 4 范区”的机遇,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挖掘全市旅游和 文化资源,促进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打造“江南文化”商 旅文消费品牌。大力开展“中国苏州美食节”、“轧神仙庙会”、 购物节、展销会等大型活动,有效激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消 费热情。着力打造文旅电商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影视动漫 产业园等特色商旅文融合载体,既有效推动商旅文产业融合,又 充分挖掘特色商业载体的消费潜力。以苏州“一街三园”为特色, 改造升级后的阳澄湖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全国特色服务区的标 杆。六是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显现,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家 庭、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消费和基于互联网

12、的 软件增值服务、网络游戏、影视音乐、在线教育等新兴虚拟性服 务消费比重逐渐提高。 2020 年苏州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2020 年末苏州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29 元,同比 2015 年末增长 32.03%,成为苏州消费新的增长点。七是流通体系逐渐完善,商贸综合能力明显增强。苏州开展 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物流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 化标准托盘循环公用支撑体系基本建成,全市物流成本进一步降 低。各类供应链平台逐步完善, 已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 式,有效提升了不同行业供应链的协同整合能力。2018 年,张家 港市被商务部等 8 部门认定为国家

13、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首批试点 城市。 2020 年,商务部等8 部门在关于复制推广供应链创新与 应用试点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中对试点城市张家港和试 5 点企业江苏物润船联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苏州开展国家绿色货 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发建设“苏州城市货运配送公共信 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圈层式”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三级节点 网络体系,形成独具苏州特色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模式,打 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的“苏式配送”品牌。八是商业环境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 时期,全市商贸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各 类事故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14、建立商贸业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制,落实各级干部“一岗双责”,建立安全 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持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促燃气经营 企业落实瓶装液化气用户购气实名制和服务配送制,全面使用苏 州市瓶装燃气充装配送监管平台。强化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等领域 监管执法,规范商家合法、诚信经营,加强商业预付卡消费风险 提示。二、存在问题。一是消费领域供给侧改革进展较慢。 受城市能级、体制机制 等综合因素影响,苏州特色消费供给能力不足,对全球一线品牌 的吸引力不强,首店首发经济与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相比有较 大差距。同时,城市配套环境不够完善,中心城区高端酒店数量 偏少,尚无免税店。此外,在教育培训、旅游、文化、

15、体育、医 疗、养老等领域的供给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6 还未得到充分满足。二是商贸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亟待提速。 目前,传统商贸企业 在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从企业自身 来看,大部分企业数据应用能力不强,缺乏明确的转型方向;数 据集中化程度不高,数据安全管理存在风险。从外部环境来看, 行业协会对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力度还不够,商贸业 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圈还未构建成型。三是实体商业竞争加剧,同质化问题凸显。 商贸实体企业尤 其是百货商场、大型商超等传统业态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转型 升级压力增加,品牌差异化发展还有待加强。部分特色商业街的 国有或集体资产占比

16、较低,产权较分散,出现业态低端化、同质化 等现象,街区业态调整面临较大困难。四是商业布局与城市发展匹配度不高。近年来,苏州城市化 进程加速推进,人口分布呈现新的特点,但商业网点更新提升未 及时同步,部分地区出现商业网点聚集程度较高但消费人口支撑 不足的现象。部分新建居民小区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社区 商业发展不足,商业业态较为单一,体验性消费业态偏少。市区 对各县级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各大商贸载体尚未突破地理空 间限制形成有机整体。五是商贸业龙头企业严重偏少。2019 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 显示,苏州仅有常熟一家企业入选零售百强。截至 2020 年末,全 市拥有限上商贸企业 5000 多家

17、,与南京、杭州等地相比,苏州中 小型商贸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全国零售百强企业、电商百强企 7 业较少,缺少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全市未有进入全国商场销售额 榜单 TOP50 的企业。六是商贸业发展保障不足。促进商贸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 有待进一步加强。高端商贸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还不够, 商务部门、 商贸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程度不深,对商贸行业基础理 论和创新做法研究不足,促进商贸业发展的智力支撑有待进一步 加强。商务部门在商业网点建设中的参与程度不高,落实商业网 点布局规划缺乏刚性约束。专栏 1:各市(区)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张家港市传统商贸流通业所占比重大、结构不尽合理、数字化转型 进程较慢

18、;新型商贸业态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占比偏小。常熟市高品质商业业态供给不充分,凸显地域文化的特色商业影响 力不强, 地标型城市商业中心和高端商业载体有待规划布局。太仓市商业街区的特色有待进一步挖掘提升,海运堤风情水街商业 IP 宣传力度不够,人民路综合商业街的休闲业态与配套服务发展相对不 足。昆山市商业网点布局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同性不强,商业发展集聚 度偏低, 高端供给相对不足,消费外流现象较为突出。吴江区商品交易市场的供应链体系还不够完善,物流配送、电子商 务、设计宣传等行业发展仍然滞后,商贸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化发展水平不高。 8 吴中区商旅文体农产业联动发展力度不足, 区域内商业资源与旅游 资源

19、、人文资源等融合不够紧密, 互动发展有待深化提升。相城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布局偏于集中,高端化特色化发展较为欠缺, 同质化竞争现象较突出;邻里中心、便利店、标准菜场等便民配套还存 在短板。姑苏区城市更新进程有待加速,地标型商业载体建设不足,商业网 点周边配套设施滞后,部分商业街区存在产品单一、同质化竞争、体验 式沉浸式业态偏少等问题。工业园区对海内外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待加强,金鸡湖商圈对标国际 一流商圈仍有差距,存在商圈能级不足、国际化氛围不强、商业体同质 化发展等问题。高新区总部型商贸企业不多,汽车销售、大型商超等传统业态占比较高,商贸互联网企业等新型业态偏少,商贸业发展新动能有待加强。 9 第二

20、章“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既有 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生动力,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机 遇和挑战并存。一、 发展机遇。从国际层面看,以 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数字经 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为苏州商贸转型提供创新要素支撑。利用新兴技术推动苏州智慧 物流发展和供应链创新,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是苏州进一步推 进供应链创新与运用试点的有效途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协定(RCE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正式签署,加快了商品和要素 从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为苏州消费市场提供了 更多的优质消

21、费品,也为苏州消费品牌崛起带来了良好机遇。从国家层面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 韧性强劲、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 面没有改变。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商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2020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达到 54.3%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消费的需求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务 的品质,更加注重消费环境和体验,消费更趋品质化、多元化。 国家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创建,陆续出台相关促消费 10 的政策措施,推动流通创新发展、促进商业繁荣。此外,国家坚 持发展壮大民营

22、企业,大力破解发展难题,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 的发展环境,也是苏州加快培育本土商贸龙头企业、打造行业品 牌、扩大商贸影响力的利好因素。从区域层面看,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 政策叠加支持下,苏州商贸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发挥沪苏同城新优势,融合上海全球消费资源,广泛聚集全球优 质的市场主体、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加快培育发展自有品牌,有 利于提升苏州商贸业发展“国际范”。大量商贸人才向长三角区 域集聚,为苏州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消费能级、完善商贸保 障提供了智力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加强了区域内城市产业分工和 资源共享

23、,促进苏州与周边城市实现发展动能的更优配置以及商 贸业的互联互通。从城市层面看,苏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2020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0170.5 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 位。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2020 年达 62582 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的排名已从 2019 年的第十名跃居到 2020 年的第七名,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发挥独特的“江南文化” 资源优势,借鉴成都、长沙等地经验,为苏州打造现象级商业现 象、提升商贸业影响力赋能。而且苏州作为我国数字货币的重要 试点城市,数字货币的推广有利于提升商贸往来的效率与信任度。 此外,城市营商环境优势明显,

24、在法治诚信方面,创新发布苏 11 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 在优化供给方面,苏州全 球首发推介了“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形成资源配置最优保障, “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 基础。二、 发展挑战。一是世界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疲软态势 仍然存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上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 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此外,新冠肺炎疫 情影响广泛深远,对世界经济供给侧和需求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 双向冲击,全球市场需求疲软。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竞争对我国 外贸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苏州的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 2020 年外 贸依存度为 1

25、10.7% ,未来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二是国内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 “三期叠 加”影响持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和 优化速度加快,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拉动内需的迫切要求和居民 消费动力不足的矛盾进一步放大。社会资源总体有限,技术创新 和模式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商贸业竞争日益加剧。上述问题对 苏州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潜力仍需进一步 释放,传统商业企业活力有待加强。三是苏州商贸业发展面临能级提升的严峻考验。长三角地区 产业发展相似度较高,城市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苏州与周边行政 12 区域间的资源要素配置结构日趋雷同,商贸业发展面临“前有标 兵

26、、后有追兵”的竞争态势。相比上海、南京等地,苏州地标型 商业载体偏少,高端消费供给不足,存在居民日常消费溢出、高 端消费外流以及游客分流等现象,上海等地对苏州消费的虹吸效 应明显。相比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地,苏州标志性商圈建 设仍不足,中心城区首位度偏低,重点商圈的消费环境、智慧化 建设、文化氛围等方面都有待提升。相比上海、广州等地,苏州 消费还不能充分引领潮流时尚,首牌、首店、首发、首秀等效应 还不明显,展会行业国际化水平不高。相比杭州等地,消费新模 式、新业态发展还不充分,沉浸式、体验式、互动性消费新场景 偏少。在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全国各地对核心资源、改革 红利和创新人才等方面争

27、夺更加激烈,苏州商贸业面临与其他地 区进行优质资源竞争的巨大挑战。 13 第三章“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一、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 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 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8、 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推 动沪苏同城化发展,紧扣苏州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 契机,加快推进商贸业的数字化、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绿 色化发展,大幅提升苏州商贸业的全国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全 面构建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商贸业体系。二、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趋势导向,因地制宜。 紧紧抓住“构建以国内大循 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一 体化推进商贸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及“苏州培育创建国际消费 14 中心城市”等时代趋势, 以“十三五”期间苏州商贸业发展现状 为依据, 促进便民商业均衡布局,高端商业提升能级,加快促进 商贸业高

29、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强化供给,突出特色。加快推进苏州商贸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运营的品质化、国际化水平,加速商业 模式创新与应用, 打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 进一步发挥苏 州文化和产业优势特色,打造苏州商业的亮点和品牌,不断增强 苏州消费市场对海内外消费者的吸引力。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数字赋能。更加注重推动商贸领域创新 发展,大力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将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密切融合,促进商贸业数字 化转型,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实现从跟随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的 跨越。四是坚持绿色发展,赢得未来。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 和”等重大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

30、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商 贸业发展全过程,引领绿色生产,发展绿色商贸,大力推进高效 流通、绿色流通,打造绿色供应链,倡导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拓展绿色经济发展空间。五是坚持融合发展,商贸引领。发挥苏州丰厚的资源优势, 促进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形成特色商旅文发展氛围。推动移动 消费、数字消费、体验消费等成为引领城市商贸业转型发展的重 要力量,丰富苏州商贸业发展新的内涵。三、发展定位。 15 (一) 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商圈,推动各类商业载体转型升 级。 统筹推进综合性商圈建设、高品位步行街改造、商业综合体 转型与消费场景营造,形成多层次的购物和休闲娱乐服务圈。发 展首

31、店经济、首发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苏州开设概念店、 定制店和体验店等,支持在苏州开展新品首发活动。逐步扩大退 税商店规模,探索开设市内免税店,引进国际品牌折扣店,扩大 高端消费供给,创造在苏州买全国、买全球的良好消费体验,努 力打造国际化消费资源集聚地。充分发挥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技 艺优势,打造国际化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提供独特的制作体验 服务,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传统工艺美术爱好者和消费者。大力推 广文化消费,整合苏州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消费场景,让苏 州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扩大国际消费的动力源泉。创新商业业态和 模式,提升城市消费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吸引力。(二) 建设国内商贸流通示范区。加快完

32、善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苏州水网优势,持续优 化 “公铁水联运”。持续推进各类重点项目,支持网络货运的发 展,进一步推动商贸物流绿色化、标准化、智慧化发展。推进供 应链创新发展,提升供应链标准化、数字化水平,引导生产资料 流通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促进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重点提升 16 交易平台的效率和质量。做大做强常熟服装城、中国东方丝绸市 场等一批跨区域、跨国别、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市场。有序引 导大型连锁物流配送基地转型升级。鼓励零售业创新发展,积极 引进和培育新零售项目。畅通商贸流通渠道,为苏州深入完善现 代流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三) 建设长三角商贸联动区。把握长三角发展机遇,充分依

33、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上 海全球城市功能效应, 主动对接服务上海, 推进沪苏同城化发展, 进一步丰富拓展商贸领域合作,加快形成与上海配套协同又具备 自身特色的发展格局。依托长三角区域便利的交通网络,推动苏 州与苏锡常城市圈及长三角其他城市进行跨地区商业联动,开展 跨区域商圈合作试点,积极推进苏锡常三地特色商业互补和重大 设施互联共享,率先推动跨区域融合。进一步强化苏州文化体验 等功能定位,打造苏州“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持续扩大“双 12 苏州购物节”“五五购物节”的辐射影响力,推动优质品牌走 向世界。加强与区域内各城市合作,联合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 产业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商贸产业聚集

34、区。鼓励以龙头企业为 引领,研究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业链协同合作,助推长 三角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四) 构建全域商贸均衡发展引领区。 17 加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城市更新改造规划、 交通建设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等相衔接, 推动全市范围内形成“大 型商业综合体 中型商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三级发展格局。 强化大型商业综合体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定位,助推中型商 超实现多功能、差异化转型升级,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家门 口的幸福”功能和内涵。推进“站点商业特色商街”纵横交错 的线性贯通,优化站点商业配套和服务功能,推动商业街区多元 化发展。优化各市(区) 现有商业布

35、局,引导传统核心商圈加快 提质扩容,鼓励各地积极打造地标型商业中心。深挖不同商圈的 潜力和特色,强化平台赋能,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商圈联动 发展。提倡“商贸+”的融合创新模式,丰富商贸内容和价值。四、主要目标。到 2025 年,苏州商贸业美誉度进一步增强,城市消费能级全 面提升,商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商贸业发展对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感提升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力争 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全国商贸流通中心。商贸美誉度持续增强。到 2025 年,苏州培育创建国际消 费中心城市取得新突破,商贸业参与“双循环”卓有成效,成为 服务华东、辐射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

36、商贸城市。 到 2025 年,全市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超 150 个。城市消费全面升级。到 2025 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18 额 10000 亿元,年均增长 6%左右;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9200 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00 亿元;拥有市级以上首店数 量 1000 家。商贸业供给侧改革卓有成效,充分带动全市消费升级, 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多元。商贸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到 2025 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 销售额 41500 亿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 34700 亿元。网络零售交 易额 5000 亿元,其中新零售占网络零售交易额比重较 2020 年末 增长一倍以上。贸易流通

37、枢纽功能日益突出。到 2025 年,在全国贸易网 络中的枢纽地位明显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商贸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到 2025 年,商贸业数字化转 型再上新台阶,商贸总部企业数量取得突破性进展,品牌影响力 进一步扩大。 19 表 1 “十四五”期间苏州商贸业发展指标体系序 号类别指标单位2020 年 现状值2025 年 规划目标1消费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770210000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亿元70939200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亿元6098004贸易额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亿元31943415005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亿元26700347006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额亿元29

38、8350007新零售占比网络零售交 易额%2.0558首店市级以上首店数量家20010009便民生活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数量个-150注: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 服务半径为步行 15 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 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商务部等 12 部门于 2021 年 5 月联合开 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 。 20 第四章“十四五”时期苏州商贸业发展主要任务深入推进苏州商贸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提升商贸业发展质量 和效益,努力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 元化、高品质生活需要,奋力开创商贸业发展新局面

39、。一、 系统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一) 提高城市综合体的辐射能力。鼓励和支持城市综合体在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等高端消 费领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新型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强 化品牌展示和推广等功能,研究制定品牌引进和培育策略。加强 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展跨区域商圈合作,丰富苏州大型、超大型 城市综合体的娱乐、休闲、体育、文化等多样化体验功能。全面 提升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品质、景观灯饰效果等,支持城市综合 体在丰富供给、提升业态、活动策划、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升运 营能力,探索引进文化艺术馆、文创体验店等业态,着力打造地 标型商业载体。(二) 推进中型商超转型升级。引导支持中型商超丰富完善业态,引进娱

40、乐休闲类、体育运 动类、教育培训类、时尚美学类等业态,强化差异化发展。引导 21 商场优化内部空间布局, 完善动线设计, 增强内部各区域的联动。 引导商场拓展利用室外空间,塑造集互动体验、品牌发布、艺术 展示、快闪活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场景体验场所。在商业 环境中融入娱乐、艺术、人文等多样化主题,形成可持续的差异 化发展模式,持续提升商场人气。鼓励中型商超加强沟通交流, 营造开放包容的良性市场氛围。(三) 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便民生活圈布局。到 2025 年,全市建成一批布局合理、 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 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社区商业便利化、标准化、

41、数字化、品质 化水平全面提升, 实现“家门口的幸福”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高水平、高质量、全域覆盖,力争建成 150 个便民生活圈。推动基础业态升级。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菜市场建设改 造提升工作,加快推进社区菜市场、生鲜店标准化、智慧化建设, 丰富商品品类、保障食品安全、保持价格稳定、提升管理水平、 优化购物环境,打造以菜场为核心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立足需求丰富业态。做优购物业态,努力满足居民基本生活 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丰富服务业态, 大力发展便利店、 24 小时社 区店、老年人康护所、社区食堂、幼儿托管点、培训教育点、照 相文印店、宠物服务站等商业业态。拓宽休闲业态,鼓励和引导 社区商业由过

42、去传统购物、餐饮向休闲、文化、健身、娱乐等多 22 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商贸发展,发展特色餐饮店、蛋糕烘焙店、社 区书房、运动健身房、保健养生店、鲜花礼品店、茶艺咖啡馆等 休闲业态,努力构建灵活快捷的服务方式、健全高效的便民体系, 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支持邻里中心等苏州本地社区商业 企业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加快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研究提炼社 区商业的发展方向和服务标准,加快推进管理模式和管理团队走 出去。鼓励支持苏州本土的餐饮、休闲、培训、健身、养老等企 业,提升品牌意识,加大宣传推广,探索打造一批知名度高、认 可度强的苏州便民生活圈品牌体系。(四) 促进站点商业

43、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铁路商圈建设工作。加快苏州站、苏州北站等既有 客运站点商圈提质升级,根据各站点客流特点优先满足过往游客、 商务人士、创业者等目标人群需求。统筹开发和完善重点铁路站 点地下、地上商业空间布局,加强站点与周边办公、酒店、娱乐、 物流等项目的联动,激发地区商业潜力。加快引进兼具体验感、 互动感、参与感的全新商业业态,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 假、购物、娱乐等站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推动苏州北站综合枢 纽承接大虹桥会展+高端商务外溢,打造虹桥的分会场+组展商的 会客厅,成为苏州商业新场景、城市新客厅的商旅文新地标。分级分类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 根据高速公路服务区所 23 处位置

44、和路段情况灵活提供休闲观光、商务会议、消费购物等场 所,鼓励中高端业态进驻高速公路服务区。因地制宜打造多类型 特色服务区,结合区位环境和实际建设需求,融合江南地域文化 和人文特色,系统开发和改造一批以阳澄湖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代 表的网红打卡点。做好重点服务区与周边景区衔接、道路指引、 文化和消费宣传等工作,打造苏州宣传地域文化、树立良好形象 的窗口。完善轨道交通重要节点及轨道交叉点的商业配套和业态。进 一步强化轨道交通对商业的促进作用,优化轨道交通上盖商业建 设,提前规划在建轨道交通线路交叉点及沿线的商业布局,对不 同节点等级的站点及周边地区进行分类指导。促进苏州TOD 综合 体的建设工作,逐步

45、形成城市 TOD、区域 TOD 以及节点 TOD 的 多层次发展格局。推动轨道交通商业业态多元化发展,促进新零 售与轨道交通商业结合。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沿线的资源优势,在 重要旅游资源站点打造差异化轨道交通空间场景,适当引进文创 类业态进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商业展示功能,促进轨道交通 与上盖及周边商城的商业合作。(五) 引导商业街区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商业街区多元化发展。充分挖掘商业街区的景观与文化 特色,推动商业街区错位发展,促进观前街、比斯特、淮海街、 大渔湾等高标准商业步行街发展,加强商业街区业态与文化的配 24 套,在突出文化特色的同时塑造新时尚、打造新地标。扩大商业街区的商业包容度。鼓

46、励商业街区自主打造特色亮 点,讲好商街故事,开发专属周边产品,将商街特色打造融入街 区景观和商街氛围。推动商业街区运营与管理的一体化,缓解部 分商街的产权压力,加快商业街区的业态调整,促进商业街区商 业业态及管理的整体化发展。建立商业街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 新模式,实现传统商街与网上商街的融合,提升街区竞争力,引 领和带动传统商业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六) 明确各地商贸业发展定位。依托各市(区) 商贸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引导各地结合区 域发展特色和消费市场特点,推动各类商业载体向 “系统化、 差异化、特色化”提升,形成 “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 明”的商业网点建设体系,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构 建各市(区)商业错位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张家港市要持续推进主城区特色商业街和大型商业综合体 发展,进一步优化商贸布局,为打造全面综合、优质均衡的现 代化文明典范城市提供支持。常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