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43307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4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二二一年十二月前 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发展 服从于保护,保护服务于发展” ,以青田担当落实“丽水之 干”担纲“丽水之赞” ,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 护工作,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 展之路,扎实推进青田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经济高质 量发展和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2020 年全 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谋划“十四五” 生态环境重点工作,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编制。科学 编制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对指导“十四五” 期间全县生态环境

2、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丽水 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以期能科学 客观地指导“十四五”期间青田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 录一、背景与形式1(一) “十三五”工作回顾1(二) 存在问题9(三) “十四五”形势研判10二、总体要求12(一) 指导思想12(二) 基本原则12(三) 规划范围及期限14(四) 编制依据14(五) 目标指标14三、重点工作任务16(一) 坚持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生态示范16(二) 坚持创新驱动,助力碳达峰目标推进19(三) 坚持协同防治,巩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20(四)

3、 坚持系统治理,提升水环境生态质量22(五) 坚持源头防控,强化土壤地下水环境安全24(六) 坚持闭环管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6(七) 坚持科学治污,深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28(八) 坚持风险防控,守牢环境安全底线30(九) 坚持创新改革,形成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31(十) 坚持智治创新,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32- 1 -(十一) 坚持全民参与,普及绿色生活理念33四、规模以上重点项目及效益分析35(一) 青田瓯江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项目35(二) 小溪水利枢纽水源地保护项目36(三) 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设项目37(四) 碳达峰试点建设项目38(五) 效益分析39五、保障措施40(一) 强化组

4、织领导40(二) 强化投入保障40(三) 强化社会参与40(四) 强化评估考核41六、“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库42- 2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一、背景与形式( 一) “十三五”工作回顾“十三五”期间,全县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八八战略” ,坚定践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高 标准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 年 至 2018 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美丽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优秀 单位,2018 年名列全国“两山”百强县,2017 年至 2019 年 连续三年被评为美丽丽水建设优秀单位。荣获

5、“中国天然氧 吧”称号,获评浙江省清新空气示范区,创成省级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县。“十三五”时期,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人 民群众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 降,环境治理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保护体制不断健全,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提升明显,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根据青田县生态环境 保护“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要求,至 2020 年,青田县 已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总体指标要求,详见下表 1. 1- 1。表 1.1-1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表指标性质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十三五规划目 标指标完成情况约束性 指标环境

6、质量1地表水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好于类的 比例 (%)100%100%12劣 V 类水质断面比例 (%)全面消除已完成3细颗粒物 (PM2.5 ) 浓度 ( g/m3)34 g/m22 g/m4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 (%)94%99.7%总量控制5“十三五”总量控制指标上级下达任务已完成重金属6“十三五”重金属总量控制指标上级下达任务已完成预期性 指标水环境7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100%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100%土壤环境9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 (%)较 2015 年保持现状并有提升已完成辐射环境10废旧放射源收贮率 (%)100%100%污染治

7、理11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达标率 (%)95%100%12城市污水处理率 (%)90%98%1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有效覆盖率(%)上级下达任务已完成14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达标率 (%)95%100%15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5%98%16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 (%)95%100%1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100%100%18医疗废物规范化收集和处置率 (%)100%100%生态保护19自然保护区和受保护湿地面积占国土面 积比率 (%)2.78%6.67%20创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已完成1.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保卫攻坚战

8、,全县持 续提升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污染防治方式不断创新、 领域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高质量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 目标任务。11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类水质功能区 要求为 100% ,2 个考核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 100% ,县级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 ,地表水 类水质断 面由 2016 年的 27.2%提升至 2020 年的 36.4%。PM2.5 年均浓度由 35g/m下降至 22g/m,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由 94%2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上升至 99.7%;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100%;农村生活垃 圾无害化处理率由 94%提升至 98%,工

9、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 用处置率由 93%提升至 100%。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产业结构优化战,清理整顿 涉气污染企业 107 家,淘汰产能落后企业 18 家,淘汰燃煤 小锅炉 62 台。打好能源结构调整战,持续推进光伏发电、 天然气输管线工程、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有效落实区域能评 负面清单。打好工业废气治理战,持续加强涉有机废气企业 整治力度,完成涉 VOCs 污染企业整治 41 家,针对企业违 法行为处罚金额30 余万元。打好城市浊气治理战,完成 36 个项目扬尘在线检测系统安装及联网;开展 36 条城市道路 机械清扫,实现环卫作业和管理“无盲区” 。打好农村废气 污染治理战,实现秸秆禁烧网

10、格化监管,有效控制农业源氨 排放。不断提升监测能力建设,建成 1 个城市环境空气自动 监测站、1 个工业园区自动监测站、5 个清新空气站和 2 个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乡镇空气站。深入实施治水巩固战。立足华侨独特资源优势先后创建 “引侨治水” 、“流域河长制” 、“河道经营权承包”等具 有侨乡特色的治水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新推行“县域 流域河 (湖) 长制”改革,实现行政区内河道流域化综合治 理。开展劣类水剿灭战,排查梳理小微水体 1656 处,完 成 477 处水体整治、32 处入河排水口整治。推进污水处理厂 建设与提标改造、截污纳管工程,新建污水管网 117.8 公里, 改造雨污管

11、网 68.52 公里;完成金三角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3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网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3 万吨/日。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整 治,完成 107 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建设,重 点推进畜禽养殖废水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源头末端同 步减量,农药实名制购买和有机肥补贴政策基本覆盖全县。 积极开展地下水调查和加油站油罐更新工作,完成 19 个站 68 个油罐更新改造。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 1 个省级工业园区 (浙江省青田经济开发区) 、7 个城镇生 活小区、6 个镇 (街道) 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持续加 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在保护区范围内全线建设隔

12、离 防护栏,安装“电子警察”强化监管。开展流域综合治理修 复,完成 103 座小水电清理整改,创建绿色小水电 12 座, 创建省级美丽河湖 4 条、市级美丽河湖 9 条,完成 80.2 公里 河道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不断提升水质监测能力,完成四都 港、船寮港、大溪锦水等6 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小奕等 3 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建设。全面开展治土清废持久战。扎实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 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 83 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调查, 对 14 个采样点开展土壤和地下水采样监测工作。完成农用 地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采集农用地样品点位 106 个。建 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录,将 6 个疑似污染地

13、块纳入名录并实现 动态更新。针对涉重金属一类二类企业实施减排项目,减排 量 155.23 千克, 同 比减排 24.7% 。加强全县 48 家规模化畜 禽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与综合利用,实现规模化畜禽养 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 100%,粪污综合利用率 100%。4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积极开展村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建成 10 个三化处理 站,完成 97 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建设。推进危险废 物存量清零工作,组织 500 余人次对企业开展危废专项检查, 累计安全利用处置危险废物 19 万余吨。规范医疗废物处置, 通过签订医疗废物协议和“小箱进大箱”模式应用,176 家医

14、疗卫生机构实现规范收集,收集覆盖率达 100%。2.环境安全有效保障以区域环境安全为目标,将风险防范作为环境应急管理 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通过组织专 项行动、环境隐患排查、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多管齐下,切 实提高全县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环境应急工作效能,保 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制定企业名录,加强风险排查。制定环境风险源企业名录,将环境风险源企业纳入“双随机”企业库。实现动态监 管,着力防范风险,持续提升环境应急管理强度。组织力量 对风险源企业、尾矿库、饮用水源地等敏感点位开展定期巡 查。 “十三五”期间,共出动人员次数 1096 人次,开展企 业排查 548 家次。编制

15、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编制青田县生态破坏 与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青田县集中式饮用 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网络。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 多次开展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应急状态下快速反应 能力。“十三五”期间,政府部门开展大型应急演练4 次,5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企业开展应急演练 73 次,有效推动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突发 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有机结合。加强物资管理,扎实保障基础。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 备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高预防和 处置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投入应急 物资和设备

16、采购金额共计 293.45 万元,配备个人辐射防护装 备、应急测距仪、应急手持 GPS 定位仪等先进设备,有力夯 实应急基础。3.绿色生态建设持续拓展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 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把 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作为重点工作,生态文明建设 进展迅速,并于 2020 年成功创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凝聚生态文明创建合力。引领创建体系,稳步推进生态 文 明 建 设 工 作 , 颁 布 实 施 青 田 县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规 划 (2016-2025) ,突出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县的目标,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17、县。构建督查考核体 系,制定实施美丽青田建设工作任务书考核评分标准, 细化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域内的各 项改革任务。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展壮大绿色生态工业,实施贯彻 生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3.2% 。 编制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新增云企业 155 家,“两化” 融合发展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大力推动特色生态农6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业,启动省级油茶产业示范县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 三溪 口 白浦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开展侨乡农产 品精深加工仓储园区建设,稻鱼米获评“2019 中国好稻米”, “青田御茶”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

18、标志产品。加速打造现代 化生态服务业,制定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石门洞和石文 化景区改造提升、东堡山华侨文化旅游等项目稳步推进。铁 腕整治提升砂石料行业,创成省级绿色矿山 11 家。侨乡进 口商品城实现扩容提质,环球购物中心、欧陆风情主题酒店 完成土地出让。咖啡之窗、侨乡美食街开业运营,创成省级 放心农贸市场 6 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创建。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先 行主体创建,建成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10 个。全力推进农 药实名制购买和化肥定额制施用,开展农药实名制专项检查, 实施农药化肥管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 渠系统建设,探索建立第三方运维等长效运行机制。深化畜 禽养殖污

19、染治理,全面加强畜禽养殖场臭气治理,推进畜禽 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推广农村“三沼”综合利用的六大主推技术,全面建设美丽牧场,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 80%。营造生态文明氛围。生态环境建设体制改革逐步开展,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状况不断提升。组织开展各部门领导 干部参加生态文明专题培训,严格领导干部管理考核工作, 党政领导干部参与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达到 100% 。充 分发挥侨报、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强化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组织开7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环保参与意识,提高公众生 态环境参与度。创成省级绿色家庭

20、26 户、省级绿色学校 13 所、省级教育文明基地 2 家。4.监管治理现代化加速推进持续完善智慧环保监测体系。系统部署重点企业产污、 排污点在线视频监控设备。启用无人机巡查,提高环保巡查 效能和巡查覆盖面。建立“环保一张图” ,使全县污染源视 频监控信息和自动监测数据、污染源点位分布、 日常执法动 态等在一张图中直观体现。完成塔山大楼新实验室建设,初 步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自动化水平明 显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得到加强。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排污许可管理,全面落实许可证核发及清理整顿工作,完成 2067 家单 位的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制定重点行业环境执

21、法 监管手册,细化现场执法流程。建立动态化档案,深化网格 化监管,将重点排污单位的监管工作落实到具体的环境执法 人员。通过专项行动、突击监管、蹲点监控等方式增加检查 频率,增强执法威慑力。以双随机检查、交叉执法检查、夜 间抽查、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完成 58 个政务服 务事项的梳理及办事指南的制定,对政务网服务信息进行动 态调整、同步更新。进一步完善并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 时限,精简申请材料,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审批效能,实现 政务事项 100%最多跑一次。优化“互联网+”审批模式,落8实“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加强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 联动,实

22、现清单式管控,推行降低环评等级、承诺备案管理 等改革措施。(二) 存在问题“十三五”以来,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但依然存在短板,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仍任重道远。一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青田县在生态 文明创建工作上成绩突出,但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惯性依 然存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绿色发展评价、绿色统计 等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还处在探路摸索阶段,相应的绿色发展 体制机制仍需健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的体制机制驱 动不足,绿水青山蕴含的巨大生态产品价值变现通道有待进 一步拓宽,生态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群众生存发展和美好生 活的经济优势。能源清洁低碳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天

23、然 气等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和利用规模依然偏低,产业低碳转 型进程有待加快,二氧化碳排放提前达峰面临较大压力。二是生态环境质量高位运行压力大。近年来青田县生态 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已处于全省前 列,因此在环境污染治理上也进入了深水区。随着生态环境 持续改善,提升空间也越来越小,但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 期待持续提升,因此全县生态环境质量高位运行的压力将不 断增加。在水环境质量上,全县水系基本定位为类及以上 优良水质标准,部分地表水断面水质时有波动,持续向好的 基础尚不稳固。在空气环境质量上,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已经达到 99.7% ,进一步提升压力较大,O3 (8h) 年平均

24、浓 度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空气首要污染物。建设用地污染底 数尚未全面摸清,开发利用重污染企业原址地块的环境风险 依然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略显薄弱。三是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力尚有不足。生态修复与保护管 理制度长期分散在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仍需理顺生态环保 工作事权划分等问题,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水平有待进一步 提升,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仍需进一步加强。生态治理的 系统化、标准化、数字化程度还不够高,企业履行治理责任 以及社会公众参与仍然不足,相关政策依然比较零散,暂不 足以形成系统推动力。资源环境领域的立法仍比较滞后,多 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全民行动、 共建共享的社会行

25、动体系还需拓展和深化。四是环境基础设施保障仍显不足。虽然青田县经济发展 速度在全市前列,但区域生产总值放在全省仍然居后,财政 相对薄弱,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仍显不足,历史欠账 较多。部分区域环保基础设施薄弱,老旧住宅小区截污纳管 改造尚未完成,污染处理能力不足,产生的污染影响城市整 体面貌。工业园区由于间隔较远,无法实现聚集效益,环境 监测网络也有待完善。(三) “十四五”形势研判今后的一段时期,青田县将迈入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高水平建设美丽青田的新征程,将处于加快高质量跨 越式发展、打造新增长极的起跑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0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

26、织、动力与困难并存的情况。挑战与困难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传播给经济社会发 展带来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统筹发展和保护的难 度增加。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关注度 日益上升,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如何进一步推广亟需破题,公 众关于生态和谐、环境友好的素养仍需加大力度培育。随着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深入推进,公众对 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居民消费规模扩张 带来的生活污染问题却不容忽视,在良好的基础条件下,青田县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生态系统保护继续走在前 列的压力加大。机遇与动力在于: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的有效实践, 全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成熟

27、,侨乡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建立全面提速。同时,随着全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 工作推进,在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实现机制方面有较大进展, 发展与保护同步进行的“美丽青田”建设模式已定好基调。 碳达峰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为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 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重要推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 段转变的同时也使得居民生活方式绿色变更成为可能,为生 态环境保护带来稳固的社会基础,高水平美丽青田建设由速 度型向质量型转换,也会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治理提供有 利条件。综合判断,“十四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青田县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高质量绿色发展态势向好,11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

28、五”规划发展韧性强、潜力大,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 重道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高举发展的行动旗帜,深刻把 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 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努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二、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 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 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省委、市委推进高质量绿色 发展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 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 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发展服从于保护,保护 服务于发展” ,以青田担当落

29、实“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 赞” 。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 量为主题,以维护生态安全为重点,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 总抓手,以法治为引领,坚持强优势、破难题、补短板,坚 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 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式,系统提升治水、治气、治土、清废和 生态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党领导法治建设能力及依法执政能 力,严格管控生态环境风险,通过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共同富 裕示范区建设,促进生态环境面貌改观,确保生态文明建设 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走在丽水市前列,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向 纵深推进,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更大的改善。(二) 基本原则12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

30、”规划生态优先,低碳发展。推进经济生态化,搭建绿色制造 体系,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助力环保节能产业发展,鼓励重 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 生态空间,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综合 交通体系,有效控制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生产生活 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碳中和先行区创建。科学决策,精准治理。找准工作重心,推进污染全形态 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高全域协同治理水 平,从过去的单一要素保护修复转变为提升多要素生态服务 功能。统筹全域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 整体,摸清污染源头,科学精准施策,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 态环境保护格局。深化改

31、革,制度创新。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坚持整体 “智治”理念,强化科技支撑和数字赋能,推进生态环境领 域数字化转型。围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坚持“改革牵引+创新驱动”新模式,充分运用法律、行政、 经济和科技等综合手段,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支撑能力, 推进制度的有效整合,全面保障规划目标按时达成。社会共治,全民行动。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 公开,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推动落实。推动生态环境治 理转向水陆联治、上下共治的转变,联动建设美丽城市、美 丽城镇和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引导社会公 众有序参与环境决策、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督,督导绿色生活 生产方式,形成政府、企业、

32、公众良性互动的环境共治体系。13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三) 规划范围及期限规划范围:青田县全境。规划基准年:2020 年。规划期限:2021 年2025 年。( 四) 编制依据(1)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5);(2)丽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6);(3)美丽青田建设规划纲要(2020-2035 年)(2021.6);(4) 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3) 。(五) 目标指标1. 总体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力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推动实现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 型

33、,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到 2025 年,确保青田县生态 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全市前列,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 绿色发展先行示范,PM2.5 年均浓度不高于 21 微克/立方米,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 98%以上,臭氧浓度得到有效控制; 地表水水质优良,县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类水比例达 到 100% ,全县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类及以上 100%;创建全 域“无废城市”示范,重点区块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14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维持稳定的绿色低碳发展势头。全面开展循环低

34、碳经济 示范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低碳产业链。统筹县域城乡融合、 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保持绿色发展经济带 格局清晰,持续提升 GDP 规模总量及转化效率,不断提高 GEP 总量,带动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优质生 态产品的稳定供给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生物多样 性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基本建立青田县全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监管体系,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 植物保护率达到 100% 。持续探索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 模式,加快落实瓯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基本实现现代生

35、态环境治理体系大格局。建立健全环境 污染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重点构建基于立体化生 态监测体系。以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革为牵引,增加 生态法规制度的供给侧改革,扩大生态环境领域的数字化革 新赋能,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支撑的现代环 境治理体系新格局,助力青田县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稳步提 升。2.指标体系“十四五”时期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体系,包括 环境质量、污染减排、风险防控、低碳发展和生态创建 5 大 类,共计 19 个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 5 项,预期性指标 16 项,详细情况见下表 3.5- 1。15表 3.5-1 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重点指标指标类别序 号

36、指标名称2020 年 值2025 年 目标值指标性质环境质量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9.798约束性2细颗粒物平均 (PM2.5 ) 浓度(g/m3)2221预期性3地表水水质优良 (县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 优于类水) 比例 (%)100100约束性4出境交接断面水质达到及以上 (%)100100预期性5“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100预期性6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达标率 (%)100100约束性污染减排7主要污染物排 放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0.3市里下 达指标约束性氨氮0.4氮氧化物0.3挥发性有机物/风险防控8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100市

37、里下 达指标预期性9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 *市里下 达指标预期性105 年期突发环境事件下降比例 (%)未发生不增加预期性低碳发展11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比例 (%) *市里下 达指标预期性12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 (%)0.87市里下 达指标预期性13煤炭消费总量 (万吨)5.03市里下 达指标预期性1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 (%) *市里下 达指标预期性生态创建15生态质量指数 (新 EI) *市里下 达要求预期性16森林覆盖率 (%)81.6381约束性17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 (%) *不降低预期性1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 (%)100100预

38、期性19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100100预期性注:带*的指标 2020 年具体数值暂未公开。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 坚持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生态示范立足生态优势,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16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化通道和路径,不断夯实生态家底,奋力打造高水平建设和 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厚植美丽青田建 设的绿色底色。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体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理念,全面谋划和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机制的“青田实践” ,积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不断推动产 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

39、进程中的绿色化发展,坚持创新 驱动引领、融合加持深化、开放合作助力的思路,持续推进 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生态工业结构优化、生态服务业提档升 级,建成绿色、高效、低碳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立健 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实现 GDP 和 GEP“两个较快增长”。到 2025 年底,全县 GDP 规模总 量达到380 亿元,GEP 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擘画高效集约国土空间新格局。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 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通过植被恢复、水体修复、 岸线维护和廊道建设,构建“一廊、五脉、山屏障”的生态 安全格局,牢筑美丽侨乡生态安全屏障。擦亮“跨山统筹” 的金饭碗,实施以交通

40、连接和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综合利用, 推进县域空间布局优化。建立健全“多规合一 ”的空间规划 体系,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 开发边界线。推进花园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片区化、组团式 发展,打造人民对美好乡村生活向往的生态文明花园。全面 推广绿色低碳的城乡建设运营模式,合理有序配置城市生活17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空间资源,强化产业用地分类分区引导,推进生态环境高水 平保护,着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 全域大花园核心区。优化环境资源要素集约配置。优化配置排污权指标政府 储备量,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强化“亩产论 英雄”导向,健全土地、用能、排

41、污权等资源要素分配以及 税收优惠等与亩均效益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资源 要素向优质企业和产业链集聚,实现环境资源要素在优势产 业和优势区域集中。多措并举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防 护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队伍和基础设施建,构建自然 保护地为节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积极参与瓯江国家河 川公园创建,谋划建设神鼋湿地,落实鼋自然保护区救护站 基础设施、鼋保护科研机构建设。强化瓯江青田段、小溪、 大奕坑等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加强农业文化遗 产保护区、石门洞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全面开展生 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完成物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强化

42、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点和观测样 区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与预警体系,形成生物多样性 监管“一张图”。深入开展美丽林相建设行动,全面推行“林 长制” ,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预防。“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维持 100%。深入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建设,开展18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等建设。 到 2025 年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环境状 况指数 (EI) 保持较高水平。深入厚植侨乡优势、生态优势, 积极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书写“两山”理念践行

43、新 篇章。(二) 坚持创新驱动,助力碳达峰目标推进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实施 污染防治和碳减排双轮共驱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能源 结构升级、能源效率提升,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 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打造低碳之城。加速构筑低碳型产业体系。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 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重点推进阀门、钢铁等一 批传统产业向品质化、绿色化发展及产业链协同创新迭代升 级。合理开展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评估及审查,严格 执行高耗能行业产能和能耗等量减量替代制度。致力推动战 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打造具有标识 度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地,奋力推进

44、工业经济高质量发 展。到 2025 年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持续优化低碳能源结构。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 强度双控,严把耗煤新项目准入关,新 (改、扩) 建耗煤项 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禁止建设企业自备燃煤设施。加快推 进城镇燃气设施工程建设,强化天然气供应保障,提升天然 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占能 源消费的比重,有序合理地推进光伏、生物质及水电的开发19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利用,建设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到 2025 年底, 全县煤炭消费比重明显降低,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 重明显提升,两项指标均达到省市考核目标。深入推进绿色低碳

45、城市建设。在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 领域进一步强化低碳改造力度,加大低碳产品和技术的推广 应用。由生态环保部门牵头开展低碳乡镇建设,推进零碳乡 镇建设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低碳节约型党政机关、公共机构, 推动商店、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开展低碳管理运营,建立 能源管理体系,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 交通发展,积极推行电动旅游船和新能源汽车,城市公交、 全域景区、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实现全域汽车新能源化。到 2025 年底,城市主城区公共汽 (电) 车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比例达到 90%。(三) 坚持协同防治,巩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坚持综合治理和重点 突破,强化多

46、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实现细颗粒 物和臭氧浓度的“双控双减” ,持续加强工业废气、非道路 移动机械污染及扬尘的管控,不断完善大气污染复合立体监 测监控体系,努力实现大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确保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领先、全市前列。到2025 年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 98%以上,PM2.5 平 均浓度不高于 21 g/m。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三线一单”对产业空间 布局的约束,严格环境准入,以合成革、钢铁等产业为重点,20青田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合理布局工业集聚区。全力推动不锈钢及深加工、时尚鞋服、 阀门铸造和特色产业改造提升,着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推 进“东部、 中部、西部”三大工业园片区按各自块状特色提 升经济质量,坚持走以创新提质增效的路子,推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