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通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760153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通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通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通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通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通市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十五”期间, 南通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艺术生产、 群众文化事业、文博图书事业、文化市场管理、新闻出版(版权) 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二十一世纪的南通文化 建设开了一个好头。2006年至2010年是南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的新阶段,是“率先在苏中崛起”的重要时期, 同时也 是建设文化大市的关键时期。根据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 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从南通文化 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 特制定本规划。一、文化事业现状(一) 艺术事业全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职员394人;专业书画院 4个, 专业创作人员23人;

2、 剧目工作室5个, 专业创作人员26人。(二) 群众文化事业全市现有文化馆8个,职工185人,公用房屋建筑面积31179 平方米; 乡镇(街道) 文化站129个, 文化站站长129人, 公用 房屋建筑面积52817平方米,藏书总量93.62万册,业余文艺活动 团队807个。(三) 文博、图书事业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23家, 其中国办博物馆15家, 共有职 工161人,建筑总面积86467平方米; 民间博物馆8家。现有各级 2 文物保护单位164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个, 其中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1处。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0家, 职工144人

3、, 建筑总面积23000 平方米, 藏书总量200.95万册。(四) 文化市场全市现有电影经营单位58家、歌舞厅253家、美术品经营单 位26家、游戏机经营单位482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442家、棋 牌(桌球) 室226家、保龄球馆18家、溜冰场5家、网吧424家、 演出单位106家。(五) 新闻出版(版权)全市现有印刷企业749家、光盘生产企业1家、图书发行单 位1249家、报刊出版单位18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出版单位45 家。“十五”期间,全市文化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 十六届三、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 方针,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为推进文

4、化大市 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市财政对文化事业拨款总额为1. 182亿 元。一批作品(节目)获省以上奖励,通州小品不断推出新作品, 得到新的奖项。舞蹈创作初显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举办一系 列重大文化活动,促进了全市艺术创作和生产的繁荣,丰富了人 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文化江海 行”已成为颇具影响的文化品牌。基层文化进一步繁荣,全市图 3 书馆、文化馆总面积分别达到23000、29800平方米,全市文化站 总面积达52817平方米。全市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从事文化经营 单位达2578家。以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 庆典活动为标志, 全市文物保护利用稳步推

5、进。“十五”期间, 市财政投资1. 13亿元, 建设更俗剧院和南通博物苑新展馆, 建 筑面积分别达13500平方米和7000平方米。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 困难和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文化建设仍重视不够,文化 经费安排不到位,少数地区农村文化阵地丢失严重;二是文化事 业经费虽逐年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文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 建设欠账较多,与文化大市建设、全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亟待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 位在转换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四 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快,缺乏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五是文 化艺术人

6、才匮乏, 后备力量不足。二、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 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以党关于文艺工作的“二为”方 向、“双百”方针为指针, 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繁荣社会 主义文艺、多出优秀作品为主线,以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 翼齐飞为主题,从体制创新、精品生产、队伍建设、文化产业等 方面着手,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 4 断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精 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文化大市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南通的率先发 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

7、智力支持。三、主要目标(一)文艺精品生产不断提高,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树立精 品意识,倡导艺术创新,艺术生产以全省领先为目标,努力创作 展示时代风貌、体现南通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以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为龙头, 以国家、省精品工程建设为载体, 以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带动文艺产品质量的 提高,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省级文化重点奖项评选中取 得优异成绩,并有一个创作剧目获国家级大奖。保持和发展具有 南通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门类,努力形成南通独有或领先的文艺 品牌。(二)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文化管理机制逐步到位。文 化事业单位做到性质明确、职责清楚、布局合理。建立起既有

8、激 励竞争又有责任约束的文化产品投入机制、生产机制、经营机制, 建立起能进能出的人员聘用机制,建立起按贡献、按岗位的分配 机制, 建立起能上能下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的重要途径。(三)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 分调动各级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中青年人才形 成梯次,吸引、培养人才的机制较为完善,有一批较为拔尖的艺 5 术、文博、图书、群文人才。改进和优化人才管理、使用制度, 建立并完善人才流动管理制度。(四) 文化设施较为完善,有一批省内先进的标志性建筑。 市(县、区) 图书馆、博物馆、文

9、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得到更 新改造,各社区、乡镇均建有文化活动阵地,全市社会文化网络 健全。(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基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县(市、区)达到群众文化示范县(市) 标准,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多姿多彩。积 极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特色文化活动得到扶持,人民群 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全民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 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六)文化市场繁荣健康,管理规范到位。歌舞娱乐、网吧、 电影、音像制品等文化经营有较大增长,形成统一有序、繁荣发 展的格局

10、,每个门类中有若干个规模较大、经营规范、效益显著 的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管理基本达到规范化、法制化的标准。(七)文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与南通经济发展相 适应的文化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歌舞娱乐、出 版印刷、图书销售等行业,使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第三 产业的增长速度, 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文化消费有大幅增长。(八)文化环境得到普遍改善,形成一定特色和品位。全市 文化建设有新的进展,城市文化内涵明显提高,文化氛围强烈浓 6 郁, 鲜明而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初步形成。四、重点任务(一) 艺术事业1精品生产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推动全市艺术生产 的全面繁荣,努力创作

11、反映时代、艺术精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 作品。“十一五”期间, 新创作或改编投排上演戏剧作品4台以 上, 创作具有江海地域特色的舞剧1台。“十一五”期间, 大剧 目力争在全国获奖,力争有100件以上美术、音乐、舞蹈、剧目、 杂技等作品获省以上奖励。2 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完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艺术生产机制和管理机制,优化其 内部结构,加强剧团内部的人事、财务、物资管理,提高管理水 平,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 进一步调整结构布局, 鼓励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举办文艺院团, 坚持政府保重点、鼓励社会办团的办法,确保“出人、出戏、出 效益”。大力扶持具有南通地方特色的剧种、剧目

12、, 改革财政拨 款方式, 实行按项目拨款和拨改投、拨改股、拨改奖。(二) 社会文化事业1 业务建设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示范县(市、区) 为主线,大力推进边 疆文化长廊建设,积极实施少儿文艺“蒲公英计划”和知识工程。 力争全市6县(市) 3区全部进入全国文化先进示范县(市、区) 7 行列。抓好创作队伍的培训工作,着力抓好创作领军人物的培养, 力争做到在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重点艺术门类中造就35 名创作尖子人才。力争有12个作品获全国群星奖, 35个作 品获省五星工程奖。深入开展特色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分 别评选出100个特色文化乡镇、100个特色文化团队、1000个特 色文化家庭、1000

13、个文化明星。抓好地方文化品牌的提升、开 发和挖掘工作, 抓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2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到2010年,完成市图书馆新馆建 设, 市图书馆购书经费达到100万元, 县(市) 图书馆购书经费 达到20万元。做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大于160册。市、县 两级公共图书馆年购书总数分别达到当年国家出版图书种数的 8%和2%。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搞好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 扩展与更新,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能力,加快特色数 据库建设, 努力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各县(市、区) 文化馆(站) 、图书馆分别做好改造、扩建和新 建工作, 到201

14、0年, 所属各区均建有规模不等的图书馆, 并达 到二级以上标准;市文化馆达到一级馆标准,所属各区文化馆40% 以上为二级馆; 乡镇(街道) 文化站用房面积达到8001200平 方米,每个村都建有文化活动室,总面积每万人不小于500650 平方米。(三) 文物博物事业1 文物保护管理体制 8 进一步贯彻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即将文物保护纳入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 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确保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与财政 收入同步增长。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县(区) 级文物管理机构, 落实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责任。2加强博物馆建设继续加强以

15、南通博物苑为龙头的环濠河文博馆群建设力度, 以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庆典为新的起点,建 成、开放一批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提升博物馆的业务水平 和管理水平。鼓励民间力量兴办文博馆。积极整合全市文物资源, 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利用工作,发展文博产业,开展 文物旅游开发, 并形成规模, 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新亮点。3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 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执法力度。以申报历史 文化名城为契机,保护南通古、近代城市历史风貌。做好“青墩 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认真做好南通博物苑保护利用规划、 南通博物苑总平规划设计

16、、水绘园保护利用规划等保护 利用规划的实施,做好重要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环境 整治,做好名人故居的维修开放,做好古遗址、石刻、墓葬保护, 做好近代重要史迹、建筑的维修工作。(四) 文化产业1 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9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 市场中介机构和社会行业组织,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的市场化程度, 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成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 理、供求均衡,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2 逐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制定发展南通文化产业五年规划,并将其纳入南通市“十 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积极降低准入门槛,

17、 向外资和民营资 本开放,吸引其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经销、娱乐项目经营、 文化设施建设;探索与外资、民资合作合办文艺院团和演出中介 机构;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文化领域,均鼓励和支持国内资 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进入;非公 有经济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和建设的文化场馆在市场准入和其 他方面均享受与公有经济投资的同等待遇。3 组建和培育文化产业集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 产业发展机制,逐步培育和壮大以资产为纽带,具有导向性、规 模化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 积极发展演艺业、艺术培训业、 歌舞娱乐业、印刷出版业、图书批销业和卡通动漫业等行业。以

18、市场为导向,调整文化产业存量结构,使全市文化资源配置及文 化产业类型结构趋向更合理的方向,把全市文化产业提高到一个 新阶段。4提高依法管理能力 10 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 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统一、高效的文化 市场管理信息网络,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办事效率。加强 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提高执法人员 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五) 文化市场1 音像制品主动迎接沪宁沿线示范区的辐射,打建并举,确保正版占有 率。建立健全进货经营的登记制度、销售后的票据制度、仓库等 情况的备案制度。打击盗版,每年开展收缴盗版音像制品集中行 动

19、2次。引进12家国内知名的音像制品出版、制作和批发单位, 扩大本地正版市场,建立正版音像制品流通网络,在行业中推出 30家左右音像示范店。2 网吧规范网吧业经营行为,促进网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运用现 代经营和管理方式,发展一批连锁网吧。“十一五”前三年,发 展196家网吧, 其中市区70家。提高产业层次, 提升行业形象。 建立网吧监控管理系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 点问题。提出新的管理思路,在开拓市场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取 得重要突破。推出一批“文明网吧”、“绿色网吧”, 引导、示 范网吧业健康发展, 鼓励和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上网。3歌舞娱乐继续鼓励歌舞娱乐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

20、展。在全市 11 打造10家左右优秀娱乐场所。降低门槛, 扩大开放, 鼓励社会 资金特别是民营经济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4 演出市场培育演出市场,促进产业化运作。树立开放市场的理念, 围 绕中心工作, 推动演出市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扶持3家演出场 所向特色品牌方向发展。积极扶持营销中介,鼓励社会资金进入 演出业,实现演出市场全方位开放。加大对违规演出的管理力度, 净化演出市场,规范娱乐演出市场,形成演出业多层次、多渠道 发展的格局。5 电影市场鼓励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支持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帮 助建立以院线为主的互联互通的发行机制,形成以市、县中心城 市为主, 辐射周边城乡的电影生产体制。鼓励

21、新建、改建影院, 降低审批门槛, 切实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六) 新闻出版(版权) 业1 出版物发行业积极扶持新华书店、邮政局等出版发行主渠道的网点建设。 南通市新华书店每年增加3个网点, 南通邮政局每年增加20个网 点, 同时增加公司制网点的比重,适度控制小型报摊网点。积极 扶持现有的二级批发网点,同时力争申办一家总发行单位,增加 1015家二级批发单位。“十一五”期间, 市新华书店在新区 建立3000平方米的图书大厦,市少儿书店新建2000余平方米的大 型卖场, 南通书店新建1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 12 2 印刷业进一步落实“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规范经营” 的方针,努力形

22、成一个竞争有序、调控有力、规划科学、增效明 显的印刷业新格局。对出版物印刷企业在总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 进行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设备陈旧、档次低下的出版物印刷企业, 鼓励新办设备先进的超大型印刷企业。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包 装装璜印刷行业, 尤其是向高新技术印刷发展。到2010年底, 净资产、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数占总数的10%以 上, 净资产、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数占总数的20% 以上。积极发展光储存业,争取建设新的生产线,努力扩大生产 规模。3报刊业推动组建南通日报报业集团。南通日报在“十一五” 期初扩版到对开12版, 期末扩版到对开16版;江海晚报在 “十一五”期初

23、扩版到4开32版, 期末扩版到4开64版。力争新 创办1份都市生活类或经济类期刊。抓紧实施新区报业新闻(印 务) 中心大楼工程,大力拓展经营领域,力争“十一五”期末报 业经营总收入达到1.8亿元。4 版权业进一步巩固、完善通州市志浩市场、海门市叠石桥市场版权 管理成果,促进两个市场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 最丰富、引导花布新潮流的印花布批发市场。建立版权事务所, 开展版权法规的宣传、咨询,进行作品的登记、鉴定和版权纠纷 13 的调解, 协助版权管理。(七) 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加大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引进和使用 力度。“十一五”期间, 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年培养3名副高以 上

24、艺术人才,适当吸收大专以上专业人员;加快图书、文博人才 的培养, 每年培养5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 重视艺术创作 人才的培养,加强对音乐、舞蹈、舞美、杂技、曲艺等艺术门类 创作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积极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 才, 努力造就一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八) 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树立南通良好的国际形象。深入研 究南通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新变化、新机遇,在做好各项申报审 批工作的同时,精心策划,周密部署,逐步拓宽交流领域,积极 引进国(境)外多样化文化艺术精品来通交流,借鉴并吸纳世界 优秀文化思想、文化成果为南通文化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五、拟建重点项目科学

25、规划,加大投入,切实抓好文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十 一五”期间,建成南通市图书馆新馆、南通市美术馆、南通市艺 术大楼、南通市文化馆新馆等文化标志性工作设施。六、保障措施(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 文化事业单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事业单位目标管理、岗位责任 制和人员聘任制, 引进竞争机制, 增强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活力。 14 积极推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其他群众文化活动的 开展,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规律的文化建设新格局。(二)进一步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文化 事业经费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

26、设费 的安排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 动的经费投入,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加 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配套设备等方面经费的投入。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扶持有代表 性、有影响的民间民俗艺术活动、艺术项目。鼓励对社会公益性 文化活动、项目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捐赠,采取切实措施,鼓励 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 资为辅的文化建设投入新格局,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的重点 建设项目。(三)进一步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认真组织文化系统干部职 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 会精神,并用其统揽文化

27、工作。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 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在直属单位中选拔培养年轻干部进领导 班子。调整、充实文化系统后备干部人才库,增加年轻专业人员 的比例。进一步扩大文化单位领导干部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的范 围,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文化队伍,实现 建设“文化大市”的总目标。全面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从思想源 头上入手,从精神风貌上抓起,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机制、政策 15 执行机制和用人机制,强化监督机制,争取建成“人民满意机关”。(四)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文化部门进一步提 高认识,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充分尊重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规律,承担起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的重任。在实现文化建设“十一五”目标的过程中, 充分体现以 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加强宏观管理和行政监督, 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在稳定社会、凝聚民心、创造和谐社会等方面 的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把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文化、计划、财政、 建设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各负其责, 主动关心帮助解决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为构建完善的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浓郁的氛围。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