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件.pptx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5670726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新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地 理2021内 容 索 引课前篇 自主预习课堂篇 主题探究课标导引知识体系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目标导引1.运用资料,分析各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解释自然灾害的时空演化过程。(综合思维)2.根据资料,判断不同地区气象灾害的类型,分析不同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认知)3.通过对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激发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提高探究能力。(地理实践力)课前篇 自主预习必备知识一、洪涝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2.分布(1)从气候因素看,多发于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

2、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2)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3.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4.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思考感悟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灾?提示 不一定。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灾。二、干旱灾害1.干旱与干旱灾害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

3、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2.旱灾频发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最严重。3.旱灾的危害(1)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4)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4.我国旱灾的成因及分布(1)成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2)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思考感悟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冬旱”更为严重?提示 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季节,需水量大,降水少可能

4、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冬小麦越冬,需水量小,降水少对小麦的生长影响较小,因此不说“冬旱”更为严重。三、台风灾害1.概念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2.结构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要点笔记 外大区的速从外向内增加;最强烈的降水生在旋雨区;台眼的天气表无、少云和干暖。3.危害(1)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2)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4.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思考感悟高纬度地区的海洋

5、上也会形成台风吗?提示 不会。广阔的高温洋面是台风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海水温度低于26的洋面,不会有台风形成。四、寒潮灾害1.概念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分布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3.危害(1)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4.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思考感悟哪个季节寒潮对我国北方

6、农业危害较大?提示 秋末冬初、冬末春初。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并纠错(1)植树造林会减轻洪涝灾害。()答案 (2)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是内陆地区。()答案 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3)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答案 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4)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业危害较大。()答案 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23题。2.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A.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D.支流众多3.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

7、失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解析 第2题,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支流众多,上游来水量大。水库多,可调节洪水,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C。第3题,图示区域雨季正常出现时间为7、8月份,此时该流域种植的冬小麦早已收割,故不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答案 2.C3.B4.关于寒潮的正确叙述有()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植树造林是抵御寒潮的有效方法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等天气现象A.B.C

8、.D.解析 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等天气现象,正确。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错误;植树造林不能抵御寒潮,错误。故选C。答案 C5.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不会()A.带来沿海风暴潮B.诱发地质灾害C.缓解高温酷暑D.引发沙尘暴答案 D课堂篇 主题探究问题探究探究一 洪涝灾害传说在尧帝时期,黄河中下游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

9、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结合材料探究:黄河中下游易发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提示 黄河中下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下游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易发洪涝灾害。关键能力1.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涝灾害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涝灾害,如下表分析。自然原因流域状况降

10、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植物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河道河道弯曲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谷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流域内植被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塞,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一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减缓了河道排水的速度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方法技巧 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思路(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2)排水不畅。影响因

11、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塞;占用河道;入海口狭窄。(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植被覆盖率低。典例剖析典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淮河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1)试从自然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2)淮河流域易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

12、降水具有北方地区的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的特点。素养立意试题考查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解析 第(1)题,自然因素主要从淮河水系、水文特征,淮河流域地形特征及降水特征分析。第(2)题,北方地区降水量少但集中,南方地区降雨历时长、强度较大。答案 (1)支流多,汇水区域广;洪泽湖周边地势低平,而下游泥沙淤积,导致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河道弯曲;夏季降水过于集中。(2)降雨集中、降水变率大降雨历时长、强度大对应训练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单位:天)分布图,下列关于洪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相关性B.干旱、半干

13、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C.东北地区洪灾较少是因为降水较少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灾少,山脉的东坡和南坡洪灾多解析 由图可知,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洪灾的类型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地区三种洪灾均可能发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洪涝灾害多于山区。答案 A问题探究探究二 干旱灾害2021年2月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0年中国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气象干旱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明显。4月中旬至夏初,长江以北多地出现阶段性干旱;春夏季,西南部分

14、地区发生气象干旱;东北、华南遭遇严重夏伏旱;秋冬季,华南、江南等地发生气象干旱,给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省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库蓄水等带来不利影响。某年中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干旱灾害有什么特点?(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提示 (1)范围广、频次高、持续时间长。(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关键能力1.旱灾的特点及成因 2.我国东部季风区旱灾频发的原因分析我国东部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

15、际变化也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很大,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下面为我国旱灾多发区的成因分析。要点笔记 北地区的旱灾生最繁、影响最重。 典例剖析典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某年我国天气呈现异常性,气候监测显示,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游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长江干流各控制点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至70%。长江中下游旱情将持续,部分地区冬春夏三季连旱。材料二下图为干旱地区示意图。受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洞庭湖、鄱阳湖周边以及

16、江淮之间的丘陵山区一带。(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2)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素养立意试题考查旱灾分布及成因,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解析 第(1)题,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干热少雨的天气是由伏旱引起的,发生在7、8月。第(2)题,华北平原地区春季少雨,多大风,蒸发旺盛,正值冬小麦返青期,需水量大,因此春旱严重。答案 (1)C(2)B对应训练读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单位:次),完成12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干旱灾

17、害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黄淮海平原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2.上述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地区的干旱表现为()A.以伏旱为主B.全年干旱C.春夏连旱D.夏秋连旱解析 第1题,干旱灾害发生频次越高的地区干旱灾害越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干旱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第2题,黄淮海平原地区位于季风区,当地降水变率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常出现春旱或春夏连旱。答案 1.B2.C问题探究探究三 台风灾害2021年2月18日14时,2021年第1号台风“杜鹃”生成。当地时间2月22日9时,“杜鹃”在菲律宾北萨马省的巴塔格岛登陆。截至22日已有5.3万人因“杜鹃”受灾,其中4.9万人已被

18、转移到临时避难所。此外,由于“杜鹃”给菲律宾多地带来大风和降雨,菲律宾中部和南部有179座房屋部分或全部毁损,另有多处道路和桥梁被雨水冲垮。受“杜鹃”影响,菲律宾国内从19日起至22日已有40多个航班被迫取消,部分地区航运暂停。结合材料探究:(1)台风“杜鹃”主要是在哪里形成的?(2)台风的危害有哪些?提示 (1)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的西北太平洋海域。(2)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关键能力影响我国的台风灾害 灾害特征发生

19、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源地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洋面台风生成区菲律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洋面发生时间夏秋季节分布 集中区 东南沿海地区范围南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北至辽宁省的漫长海岸时常受台风袭击,大多数内陆省级行政区可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差异沿海重、内陆轻南方重、北方轻杭州湾以南频次高,杭州湾以北频次低广东地区、海南东部沿海地区频次最高,浙江地区、台湾东部地区、海南东北部沿海地区次之移动路径西移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南海在广东地区、海南沿海地区、越南沿海地区登陆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我国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在我国福建地区、浙江地区、江苏沿海地区一带登陆转向路径从菲

20、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灾情 严重损失约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15%20%差异沿海省级行政区的台风灾情最重变化灾害损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与沿海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典例剖析典例3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可知()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B.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D.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2)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B

21、.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C.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D.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思维导引解答此类题应从以下两点把握:(1)据图判断台风发生的季节、生成的个数,从而明确防范的重点;(2)理解台风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台风在一年四季均会生成,夏秋季较多,A错误;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也多,B错误;冬季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为0,故在冬季我国不受台风影响,C错误;夏秋季台风登陆个数多,因此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D正确。第(2)题,台风主要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巨浪会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C正确。答案 (1)D(2)C对应训练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

22、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台风侵袭我国的时间主要发生在()A.冬春之交B.夏秋季节C.春季 D.冬季2.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防范台风带来的()强风风暴潮暴雨洪涝严重干旱A.B.C.D.解析 第1题,我国台风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第2题,台风主要表现为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不会出现严重干旱。答案 1.B2.C探究四 寒潮灾害问题探究受强冷空气影响,2月13日至15日,鄂尔多斯市出现2020年以来第一次大范围寒潮天气,气温大幅下降。监测数据显示,15日各旗区最低气温降至-20.1-13.8,较13日下降9.215.7,其中大部分地区降幅超过10;最高气温跌至-8.4-4

23、.5,较13日下降10.218.6,其中大部分地区降幅超13。期间,风力较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其中13日杭锦旗和乌审旗北部出现大风(瞬时极大风速17.2米/秒),14日乌审旗、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和杭锦旗出现大风。结合材料探究:(1)寒潮多发生在什么季节?为什么?(2)寒潮天气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表现有何不同?(3)为什么青藏高原和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的影响?提示 (1)深秋到初春。此季节盛行偏北风,冷空气势力强,移动速度快。(2)北方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3)青藏高原地势高,冷空气难以进入,加之气温低,降温幅度小。海南岛纬度低,冷空气难以到达。关键能

24、力1.我国的寒潮灾害 时间分配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高峰期春季高峰期:34月;秋季高峰期:1011月发源地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地区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影响差异山体北侧受东西向山地阻挡,使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影响范围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到两广地区寒潮危害影响农业低温、大风对北方农牧业有重大危害地区差异北方地区因秋末寒潮带来的初霜,使晚秋作物遭到冻害;牧区因寒潮霜冻,使牧草和牲畜受灾寒潮天气北方天气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天气降温、冻害、雨

25、雪等影响范围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2.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典例剖析典例4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素养立意试题考查寒潮的成因及其危害,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地表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原因是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第(2)题,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

26、节是春季和秋季。原因是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这两个季节农作物容易受冻减产。答案 (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2)春季和秋季。春季为播种季节,秋季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容易受冻减产。对应训练读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图甲)和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放大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寒潮出现次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第(2)题,P区域地势较高,气温低,同时南下冷空气易在山体北

27、侧堆积。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2)原因: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使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素养培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深圳河发源于牛尾岭,在深圳湾入海,是深圳和香港的界河,其干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因河底低于海平面导致潮流可上溯,排水不畅易引发洪涝,研究发现河道淤积是洪涝灾害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圳河河道的冲淤变化受潮流涨落和径流变化的共同影响。2018年12月深圳市对部分河道进行了清淤。2019年12月研究人员发现河道回淤明显。图1为深圳河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支流示意图,图2为回淤期间三类沙源对总淤积量的贡献率统

28、计图。图1图2(1)指出2019年深圳河回淤期间淤积沙主要来源的变化。(2)深圳河汛期中下游淤积量大,分析其原因。(3)清淤后枯水期潮流的涨落加剧了河道淤积,请说明其过程。(4)结合材料信息,说明深圳市为防治深圳河洪涝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提示 (1)26月前以潮流输沙为主,611月以上游地表来沙为主。(2)汛期以上游地表来沙为主,上游降水多且强度大,雨水和地表径流侵蚀能力强,导致河流含沙量高;河流流量大,对泥沙搬运能力强;深圳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流速慢,且受潮流顶托影响,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3)清淤后河床降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涨潮时,潮流从海洋带来更多泥沙,上溯到河流中下游;退潮时,潮流流速减慢,利于泥沙在河道中淤积。(4)上游地区加强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减轻水土流失;中下游河道定期清淤;修整河道,加高堤坝;下游河口修建拦沙坝,减少潮流来沙;利用下游湿地,建设滞洪区;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港深协调,共同防治洪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