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江上游朝天门-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5862651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上游朝天门-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长江上游朝天门-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长江上游朝天门-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长江上游朝天门-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长江上游朝天门-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长江航道局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八年九月1 总 论1.1 评价目的鉴于项目施工和营运将对所在区域环境将带来正负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拟在对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工程污染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提出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防治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和环境管理,使工程建设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工程建设是践行国家水运发展战略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交通强国”精神的重要体现。(2)本工程建设是满足地区经济

2、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支撑。(3)本工程建设是促进航运发展的重要手段。(4)本工程建设是是确保航道安全畅通,保障船舶运营单位人身财产安全的需要。1.3 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3.1 评价因子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1。表1-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环境要素施工期营运期水环境SS、COD、BOD5、NH3-N、石油类(悬浮泥沙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重点是对取水口的影响)流速、水位、COD、BOD5、NH3-N、石油类(水文情势变化、船舶舱底油污水及生活污水,取水口取水功能)生态环境水生生态和渔业资源水生生态和渔业资源、生态恢复及补偿环境空气CO、SO2、NOX、烃类化合物/声环境等效连

3、续A声级 振动(爆破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航行船舶交通噪声)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船舶垃圾社会环境施工扰民、渔民生产 水上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风险石油类(施工及运输船舶溢油事故)石油类(航道内船舶溢油事故)1.3.2 评价等级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见表1-2。表1-2 评价工作等级环境要素工作等级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水环境二级依据HJ/T 2.3-93和JTJ 227-2001,本工程属A类航道工程项目,营运期排放的污水主要是航道内的船舶污水,污水排放量1000m3/d,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但工程施工范围大、施工期长,对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生态环境一级依据HJ 19-

4、2011和JTJ 227-2001,本工程属A类航道工程项目,占用水域面积2km23.38km220km2,工程位于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和实验区内,位于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环境空气三级依据HJ 2.2-2008,本项目位于丘陵地区,营运期航道本身不排放任何污染物,间接影响为船舶废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x等,属无组织排放且发生量很小,评价按三级进行。声环境三级依据HJ 2.4-2009,本项目位于GB3096-2008的2类区,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噪声等效A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不涉及特殊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风险一级依据HJ/T169

5、-2004,项目本身不存在物质危险性和功能性危险源,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由间接行为导致,主要环境风险为船舶燃料油泄漏,非重大危险源,但评价区域有饮用水源取水口、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3.3 评价范围根据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7-2001)中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如下: 水环境:水评价范围同工程整治范围,即长江上游朝天门(659.0km)至涪陵河段(536.0km)共123km的范围,重点是工程整治河段。 生态影响:水域生态评价范围同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陆域生态评价范围为朝天门至涪陵河段共123km之间航道最高

6、淹没线范围。 声环境:朝天门至涪陵河段共123km长航道最高淹没线范围及工程点外200m范围。 环境空气:朝天门至涪陵河段共123km长航道最高淹没线范围及工程点外200m范围。 环境风险:朝天门至涪陵河段共123km长航道的长江水域。 社会环境:本项目确定的直接影响区,即重庆市南岸区、江北区、长寿区、渝北区洛碛镇、巴南区麻柳嘴镇、涪陵区。1.4 评价标准根据重庆市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执行如下:1.4.1 水环境 朝天门至涪陵河段所在水域上游段位于大溪河-明月沱属饮用水源和工业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中断所在河段位于明月沱-扇沱水域范

7、围为饮用水源渔业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标准;长寿区(扇沱石沱)属饮用水源和工业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标准。 施工期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船舶污染物排放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2018)中相关标准。1.4.2 航道底泥工程水域长江航道底泥参照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标准。1.4.3 环境空气 工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工程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

8、值。1.4.4 声环境 工程区域航道两侧35m以内区域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长江左右两岸区域执行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振动噪声执行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1.5 环境保护目标1.5.1 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长江干流沿线工程附近的饮用水源地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生产用水取水口。1 饮用水源保护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调整方案的通知、全国重要江

9、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涉及1个取水口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 取水口工程河段涉及8个饮用水取水口,列为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1.5.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长江上游重庆段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上游重庆段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境内南岸区广阳镇至涪陵区南沱镇之间的长江段,地处东经10673至10753,北纬2958至2990之间。种质资源保护区包括重庆市南岸区、江北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长江段,具体涉及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至涪陵区南沱镇之间的干流江段和支流龙溪河、乌江河口区。保护区北岸是:广阳镇一人码头(1064331E,293521N)鱼嘴

10、洛碛朱家凤城镇安李渡黄旗百胜珍溪南沱(1073201E,295140N);其南岸是广阳镇木洞双河口江南石沱蔺市龙桥涪陵清溪南沱。种质资源保护区河流总长约127km,总面积1231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375公顷,实验区面积8935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青鱼、草鱼、鲢、鳙,其它保护对象包括达氏鲟、胭脂鱼、长薄鳅、红唇薄鳅、铜鱼、圆口铜鱼、中华倒刺鲃、岩原鲤、长吻鮠、长鳍吻鮈、翘嘴鲌等。主要保护目标是通过对四大家鱼实施保种与繁育,实现四大家鱼自然种群数量的恢复和增加;通过对保护区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与管理,提高该段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平衡能力;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渔政执法,防止环境污染,规范

11、生产经营秩序,发挥保护区综合效益。核心区由3段河段组成,巴南区木洞镇(1065605E,293446N)渝北区洛碛镇(1065605E,294210N);涪陵区镇安镇(1070849E,294217N)蔺市镇(1071217E ,294040N);涪陵区珍溪镇(1072730E,295304N)南沱镇(1073203E,295141N)。以上核心区总长约34km,总面积约337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4%。核心区主要保护四大家鱼产卵场与孵幼场、其它经济鱼类的繁殖。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2月1日6月30日。实验区由3段河段构成,南岸区广阳镇(1064345E,293505N)巴南区木洞镇

12、(1065605E,293446N);渝北区洛碛镇(1065605E,294210N)涪陵区镇安镇(1070849E,294217N);涪陵区蔺市镇(1071217E,294040N)珍溪镇(1072730E,295304N)。以上实验区总长约93km,总面积893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2.6%。实验区主要保护四大家鱼及其它经济鱼类的肥育场和洄游通道。拟建工程大部分河段位于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中大箭滩、洛碛、青岩子3个滩段的航道整治涉及保护区核心区;大箭滩、洛碛、长叶碛、王家滩、码头碛、中堆等6个滩段涉及保护区实验区。1.5.3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

13、长江两岸工程附近居民点龙湖郦江小区、红江村、郭镇街村、中坝村、八角村,列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272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起于重庆市区朝天门(上游航道里程659.0km,下同),下止于涪陵(上游航道里程536.0km),全长约123.0km。航道整治工程河段两岸分别为重庆市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和涪陵区。2.2 工程建设方案2.2.1 建设标准建设规模:整治河段全长123km。航道等级:建设航道等级为内河级。3 道尺度:4.5m150m100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保证率为98%。通航代表船型:考虑目前航道现行通航船舶主要以单船为主

14、,5000吨级按主尺度系列船型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为设计代表船型;同时兼顾船队运输。2.2.2 设计水位及整治参数 整治水位考虑到本项目研究滩段处于三峡变动回水区下段,整治水位宜适当高于上游段;同时结合造床流量法计算的本滩段下游长寿站整治水位超高值为3.66m,提出研究河段整治水位采用设计水位以上3.5m,对应的流量为11300m3/s。 整治线宽度本项目研究的洛碛(上洛碛)滩段消落期枯水河宽约700m,长江上游优良河段的河宽一般为400500m。考虑到有些滩险如上洛碛碛翅伸向江心近400m,且碛翅的横向底坡平缓,水深较小,占据枯水河宽较多,因此宜适当放宽整治河槽,避免过分束窄后而加大流速形成急

15、滩,结合长江上游整治经验和本河段处于三峡回水变动区的特点,整治线宽度初步拟定为500m650m,最终取值结合方案试验进行确定。 疏浚底高程本次疏浚工程的疏浚基本底高程在设计水深4.5m的基础上,考虑增加备淤水深0.5m,本次疏浚底高程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5.0m。 炸礁底高程本次炸礁工程的炸礁基本底高程在设计水深4.5m的基础上,考虑大型船舶航行安全,对水流条件影响不明显的岸边礁石,另增加0.5m富余水深,本次炸礁底高程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5.0m;为了船舶通行安全,航道内孤礁炸礁底高程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6.0m。另外王家滩根据模型试验确定肖家石盘、饿狗堆礁石突嘴炸礁底高程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16、下6.0m。2.2.3 建设内容工程建设包括航道整治工程、配套工程、临时工程等。2.2.3.1 航道整治工程 草鞋碛草鞋碛的碍航特性主要为草鞋碛碛翅伸出江中,对规划航槽内的不满足设计水深要求的草鞋碛浅区部位进行开挖,其开挖基线沿主航槽布置,控制基线长度为1812m。开挖基线与规划航槽边线间距按照20m控制,最大疏浚宽度为110m;下段左岸门闩子礁石突嘴需切除。并在蜂窝子礁石尾部和蜂窝子下梁头部建1座锁坝,坝长292m,坝顶高程为设计水位下4m。 蛮子碛蛮子碛的碍航特性主要是蛮子碛碛翅伸出江中,缩窄航槽,对规划航槽内的不满足设计水深要求的蛮子碛浅区部位与下段规划航槽内的黄桷滩浅区进行开挖,其开挖

17、基线沿航槽布置,控制基线长度为1953m。开挖基线与规划航槽边线间距按照20m控制,最大疏浚宽度为150m。 铜田坝铜田坝的碍航特性主要是位于左岸的铜田坝碛翅伸出江中,对规划航槽内的不满足设计水深要求的左岸铜田坝浅区部位进行开挖,其开挖基线沿主航槽布置,控制基线长度为801m。开挖基线与规划航槽边线间距按照20m控制,最大疏浚宽度为152m。 广阳坝广阳坝为高水位期的江心洲,碍航特性是弯、浅、险。上段航道弯曲,左岸蜘蛛碛碛翅伸出江中,对岸大背角、黄腊滩等石盘在汛期随水位上涨淹没后滑梁,水势较乱;中段左岸岸形较为整齐,右岸芦席碛、腰膛碛等伸出江中较开;下段左岸飞蛾碛脑伸出甚开,三峡水库消落后期航

18、槽束窄。对规划航槽内的不满足设计水深要求的浅区部位进行开挖。即开挖上段左岸蜘蛛碛碛翅、右岸腰膛碛和芦席碛碛翅、左岸飞蛾碛碛翅,拟将飞蛾碛规划航槽左边线至右岸之间的碛翅全部开挖至设计底高程。开挖基线与规划航槽边线间距按照20m控制,并在飞蛾碛对岸的虎扒子、麻二梁处各建1座勾头丁坝,1#丁坝长351m,2#丁坝长243m,坝顶高程为设计水位上3.5m。 长叶碛长叶碛的碍航特性主要是浅,其治理思路为对规划航槽内的水葬、长叶碛浅区进行开挖,扩宽航槽,使其满足规划尺度要求,并辅以整治建筑物,增加主航槽内的冲刷力度,保持开挖航槽的稳定。该滩经整治后,预计可取消长叶碛通行受限河段。设计规划航槽偏向右岸,上段

19、对规划航槽内的不满足设计水深要求的门闩子孤礁、长叶碛碛翅浅区部位进行开挖,其开挖基线沿航槽布置,门闩子孤礁长259m、宽48m,长叶碛开挖浅区的控制基线长度为882m,开挖基线与规划航槽边线间距按照20m控制,最大疏浚宽度为162m;下段对民典石孤礁进行全部切除,民典石孤礁长50m、宽17m,位于民典石处有一艘沉船,位于目前规划航槽150m航宽内,且沉船最高点高程为设计水位下3.5m,不满足设计水深4.5m的要求,因此考虑民典石沉船在本航道工程中予以清除。 大箭滩大箭滩的碍航特性是弯、浅、险,其治理思路为对规划航槽内的浅区部位进行开挖,扩宽航槽,使其满足规划尺度要求。对规划航槽内的不满足设计水

20、深要求的浅区部位进行开挖,即炸除上段左岸马铃子、罐口、殷家梁等礁石突嘴,以达到改善流态,使主流向左移,避免船舶在弯道触礁的危险。对规划航槽内的右岸滥巴碛碛脑浅区需要进行开挖。中下段切除右岸大箭滩、蛤蟆石、洞子口、铜蹦子等一系列礁石突嘴,切除至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5m。 洛碛洛碛包含上洛碛与下洛碛滩险,其中上洛碛消落期航道弯曲、礁石密布、浅滩发育,导致航道水流条件差、有效航道尺度不足、船舶操纵困难,消落期施行通行控制;下洛碛受采砂影响水位下跌,主航道水深不足,采砂区地形变化剧烈,水流条件差,船舶上滩需助拖。 上洛碛在规划航槽内,疏浚上洛碛浅滩不满足4.5m150m1000m要求的浅区,使浅滩部位航

21、道水深达到设计水深,切除左岸鸭子石、大背龙、麻儿角等礁石突嘴,开挖左岸上洛碛碛翅,并在原右岸3座丁坝加高延长。由于本河段处于重庆“四大家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为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注重绿色生态环保,根据生态环保要求积极对该滩险调整和优化航道治理方案,优化措施考虑取消对左岸鸭子石、大背龙、麻儿角等礁石突嘴的炸礁工程,取消原右岸3座丁坝加高延长,尽量减少对四大家鱼保护区的影响。考虑减缓工程的生态影响后,上洛碛的最终优化方案为:开挖上洛碛碛翅,并对右岸原4座丁坝进行修复工程,坝顶高程为设计水位上3.5m。其开挖基线沿航槽布置,控制基线长度为1545m。开挖基线与规划航槽边线间距按

22、照20m控制。 下洛碛为了归顺滩段水流,调整局部水流流态,需要对下洛碛进行滩面修复,同时有利于对鱼类生境修复,即在下洛碛碛头大金堆处修建3座潜坝,3座潜坝长度分别为210m、291m、314m,坝顶高程为设计水位下4m。 王家滩王家滩河段的碍航主要由于现行航槽右汊航道尺度小,低水位时只能采取单向通行的方案。根据规划航槽布置,形成左汊单槽双向通航整治方案。 左右汊入口段:由于左右汊入口航宽为200m,右汊下行航道通过肖家石盘,肖家石盘附近泡漩水、回流及横流较旺,水流条件差,需要对肖家石盘进行整治;整治措施:炸礁至6m+2道潜坝,主要解决肖家石盘前水流流态问题; 右汊中下段:在天然情况下,航宽略显

23、不足。整治措施:局部炸低横板石、磨盘石等礁石至5.0m,平均宽度为30m。忠水碛碛头局部疏浚,疏浚深度至5.0m,平均宽度为42m,主要解决右槽航宽不足和水流流态问题; 左汊柴盘子:忠水碛碛翅疏浚宽度为150m,疏浚深度至设计水位下5.0m,主要解决左槽航深不足及流态问题;左汊深槽设置3道潜坝至10m,主要是增强疏浚区流速,调整流速分布、流向以改善流态。 码头碛码头碛的碍航特性主要是弯、浅,对规划航槽内的不满足设计水深要求的右岸码头碛及左岸木鱼碛碛翅浅区部位进行开挖,开挖底高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5m,其开挖基线沿主航槽布置,码头碛、木鱼碛控制基线长度分别为1450m、1006m。开挖基线与规划

24、航槽边线间距按照20m控制,最大疏浚宽度为110m。在码头碛对岸深槽筑2座潜坝,2座潜坝长度分别为124m、170m,木鱼碛深槽处筑1座长128m的潜坝,坝顶高程为设计水位下10m。 中堆中堆的碍航特性主要是浅、险,其治理思路为对规划航槽内的浅区进行开挖,扩宽航槽,使其满足规划尺度要求,切除右岸中堆、大梁头礁石突嘴,拓宽航槽,并消除不良流态。规划航槽偏左岸布置,对规划航槽内的不满足设计水深要求的左岸横梁子、横梁马绊、磨船背等礁石突嘴进行切除,炸礁基线为直线控制,炸礁基线与规划航槽边线间距按照30m控制。 青岩子青岩子碍航特性主要是弯、浅,青岩子航道弯曲,根据青岩子的碍航特性,其治理思路为对规划

25、航槽内的碍航浅区进行开挖,扩宽航槽,使其满足规划尺度要求。规划航槽沿用现右槽方案,其整治方案为:炸除左岸花园石礁石突嘴,开挖左岸腰卡子碛翅浅区,为了稳定开挖航槽,对右岸原丁坝进行修复。 由于本河段处于重庆“四大家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为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注重绿色生态环保,根据生态环保要求积极对该滩险调整和优化航道治理方案,优化措施考虑取消对左岸花园石礁石突嘴,尽量减少对四大家鱼保护区的影响,处理好航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考虑生态影响后,青岩子的最终优化方案为:开挖左岸腰卡子碛翅浅区,为了稳定开挖航槽,对右岸原丁坝进行修复。其开挖基线沿航槽布置,控制基线长度为10

26、94m,开挖基线与规划航槽边线间距按照20m控制,原坝体修复长度为327m,坝顶高程为设计水位上3.5m。2.2.3.2 配套工程 航道标配布及建设方案对工程河段航道按照级航道进行航标配布,设标水深4.5m,设计航宽150m。推荐方案左岸共配布标志141处,右岸共配布标志130处。拟对现有航行标志进行调整,本工程完工后新增航标8座,主要是王家滩方案一左右槽实施通行后,左槽需新增6座浮标和2座左右通航标。 整治建筑物专用航标配布及建设方案增设建筑物专用标35座,其中整治建筑物限定标志17座,整治建筑物专用及提示标志18座(岸上4座),建设建筑物专用标35座,其中整治建筑物限定标志17座(X顶),

27、整治建筑物专用及提示标志18座(岸上4座),并在王家滩左槽新增螺丝口、象鼻子、忠水碛左上、忠水碛左中、忠水碛左下及龙岗左6座浮标和忠水碛脑、忠水碛尾2座左右通航标见表2.2-1,建设方案配布数量见表2.2-2。表2.2-1 坝体专用航标配布数量滩险名称航标数量(座)备注草鞋碛2限定标志1座,提示标志1座广阳坝2限定标志1座,提示标志1座大箭滩4限定标志2座,提示标志2座洛碛14限定标志7座,提示标志7座(岸上4座)王家滩5限定标志2座,提示标志3座码头碛6限定标志3座,提示标志3座青岩子2限定标志1座,提示标志1座合计35表2.2-2 建设方案配布数量表(单位:个)名称配布数量备品(100%)

28、备品(50%)备品(30%)小计备注浮标313162整治建筑物专用标浮标8311工程完工后新增标岸标44整治建筑物专用标灯器电源4322652.2.3.3 临时工程 施工期专用航标各筑坝、炸礁及疏浚等工程措施施工部位贴近航道,为满足通航要求,需要在这些施工区附近设置施工专用浮标,标示炸礁区、弃渣区、疏浚区、坝区、疏浚土临时中转区等,以保护过往船舶通航安全。具体配布数量见表2.2-3。表2.2-3 施工专用航标配布数量滩险名称航标数量(座)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草鞋碛、蛮子碛、铜田坝疏炸区12广阳坝、长叶碛疏炸区15大箭滩疏炸区12洛碛开挖区4王家滩疏炸区9码头碛疏炸区7中堆疏炸区4青岩子疏炸区4合

29、计67 临时码头、堆场航道整治工程方案扭王字块预制混凝土量共计约19万m3预制混凝土块和框架要制作,需要2个临时预制场及堆场作为预制件的预制和存放之用。施工期,施工船舶需临时靠泊停靠,同时施工船舶在运输扭王字块等预制混凝土过程中,也需要临时停靠,本工程需临时码头2个。经现场踏勘,木洞、洛碛两地已有码头,施工期间选择租用为临时码头,同时在木洞、洛碛租用两场地作为临时预制场、临时堆场,以满足工程需要。2.3 施工计划本工程计划本工程拟安排在2019年10月开工,2023年10月完成,计划工期为4年,其中施工工期为3年,试运行期1年。2.4 工程投资工程方案总投资估算费用为155599.94万元。3

30、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3.1 水环境工程所在长江江段朝天门、鱼嘴水厂、王家滩、李渡水厂4个监测断面pH值、DO、高锰酸盐指数、BOD5、总磷、NH3-N、石油类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木洞、南坪坝监测断面pH值、DO、高锰酸盐指数、BOD5、总磷、NH3-N、石油类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类标准。本工程所处江段水环境质量较好。3.2 航道底泥6个航道监测点的底质镉、汞、铜、铅、铬、锌、砷、镍共8个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二级标准要求。3.3 环境空气评价区域TSP、PM10日均值和SO2、NO2小时值、日均值等均满足环境空气

31、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3.4 声环境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草鞋碛工点长江右岸南滨路、广阳坝工点长江左岸郭家沱、大箭滩工点长江左岸红花碛、南坪坝、青岩子工点长江右岸石沱镇团结村5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3.5 生态环境3.5.1 水生生态现状水生生态现状调查引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编制的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水生生态现状和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专题评价报告中内容进行论述。 水生生物浮游植物通过不同时期对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区水域浮游植物进行调查,浮游植物的现场调查,共采集到

32、浮游植物66种(属);其中,蓝藻7种(属);占总物种数的10.6%,绿藻14种(属);占总物种数的21.2%,硅藻42种(属);占总物种数的63.6%,裸藻1种(属);占总物种数的1.5%;甲藻2种(属);占总物种数的3.0%。浮游动物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河段各调查位点共检出浮游动物47种(属)。其中,原生动物19种(属);轮虫5种(属);枝角类17种(属);桡足类6种(属),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0.4%、10.6%、36.2%、12.8%。浮游动物群落原生动物种类数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枝角类。底栖生物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河段调查期间共采集底栖动物23种,隶属于15科22属(名录见附表

33、4)。其中,环节动物1科3属4种,占总数的17.4%;软体动物9科10属10种,占总数的43.5%;节肢动物5科9属9种,占总数的39.1%。水生维管束植物通过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河段两次调查,该区域共发现水生(湿生)植物14种,隶属于6科13属。其中双子叶植物4科5属5种,单子叶植物2科8属9种。 渔业资源现状基于调查结果和历史文献统计,调查水域共有152种鱼类的分布记录,调查水域152种鱼类,隶属于7目18科85属。鲤形目鱼类是主要的鱼类区系组成,共4科17亚科67属118种,占总种类数的77.63%;鲇形目4科8属20种,占种类数的13.16%;鲈形目5科5属9种,占种类数的5.92

34、%;鲟形目2科2属2种,占种类数的1.323%;其他3目各1科1属1种,各占0.66%。这些鱼类中,白鲟(Psephurus gladius)、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是国家级保护鱼类,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是国家级保护鱼类。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鳤(Ochetobius elongates)、鯮(Luciobrama macrocephalus)等12种鱼类是重庆市重点保护动物。综合历史监测数据和专项调查数据整理,长江上游朝天门-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区调查期间共采

35、集和鉴定渔获物36.31kg,对3327尾个体测定普通生物学性状。共鉴定鱼类49种,隶属于4目8科35属。其中,鲤形目共3科11亚科28属40种,占总种类数的81.63%;鲇形目2科4属6种,占种类数的12.24%;鲈形目2科2属2种,占种类数的4.08%。3.5.2 陆生生态现状航道沿岸分布的植被包括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其中人工植被在沿线植被分布中占主导地位,主要为农作物、果园和人工林;自然植被主要指航道两岸防护林和蔓生的草本及水生植物。航道沿线人工防护林主要以生态林和经济林为主,乔木主要有秋枫、大头茶、大叶香樟、柳树、常绿杨、枫香、刺槐、水杉、柏木、马尾松、香花槐、白千层等。灌木有黄栌、黄

36、花槐、小叶黄杨、毛叶丁香、黄荆等。经济林主要有柑橘、枇杷、花椒、青果、枣子等。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分布于航道两侧广大的农村区域,大麦、小麦、豆、甘薯、玉米、蔬菜、瓜、藕等,果园种植的品种包括桂圆、桃、李、柑橘、葡萄和杨梅等;航道两侧自然生长有芦苇、莲、菱等植物。区域动物资源主要是人工养殖的禽、畜资源,包括猪、羊、牛、兔、禽等。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 水文情势变化根据水文数值模拟预测结果: 水位变化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不同流量下整治建筑物水位壅高最大值为0.19m;水位降低最大值为0.12m。 流场变化分析总体而言,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不同流量下整治建筑物流速增加最大值为1.2m/s,

37、流速减小最大值为1.1m/s。4 取水口影响分析工程所在河段范围内共有8个取水口,分别为重庆两江水务有限公司鱼嘴水厂取水口、洛碛自来水厂取水口、南坪坝提灌站取水口、牌楼村提灌站取水口、长寿经开区中法水务供水厂取水口、扇沱水厂取水口、李渡水厂取水口、崇义街道二水厂取水口。整治工程完成后,对取水口水文情势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工程实施后,对取水口江段水文情势改变很小,工程对其基本不造成影响。4.2 水环境 根据长江干流宜宾合江门至泸州纳溪航道建设工程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枯水期施工条件下,在疏浚作业点上游50m和疏浚作业点下游200m设置监测断面,于2007年11月20日23日实施监测。根据长江涪陵至

38、铜锣峡河段航道炸礁工程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枯水期施工条件下,在炸礁清渣作业点上游50m、炸礁清渣作业点下游50m以及炸礁弃渣作业点上游50m、炸礁弃渣作业点下游50m、炸礁弃渣作业点下游200m分别设置监测断面,于2005年12月7日实施监测。由监测结果可见,疏浚、炸礁清渣、抛填、筑坝抛石时悬浮泥沙影响范围在200m范围内。 本工程河段涉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为重庆两江水务有限公司鱼嘴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本工程广阳坝疏浚作业点位于该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约1.2km,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疏浚作业悬浮物影响范围在下游200m范围内,不会对自来水厂取水口水域水质产生污染影响。 本工程疏浚、

39、筑坝抛石产生的悬浮物会对洛碛自来水厂取水口、巴南区麻柳嘴镇南坪坝提灌站取水口和牌楼村提灌站取水口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期在上述3个取水口周围设置防污帘,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不大。施工对其他取水口不会产生污染影响。 本工程需设置2个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就近租用临江居民房屋,其生活污水依托居民房屋中既有旱厕用作农肥,不排入长江。施工船舶上发生的生活污水经收集桶收集后送岸上用作农肥,不排入长江。 施工船舶舱底油污水应遵守交通部2005年11号令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申请重庆地方海事局认可的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接收点接收处理。4.3 生态环境(1)爆破。爆破具有较强的瞬时破坏性,冲击波会导致鱼体空

40、腔壁、肝、肾等内脏器官撕裂或破碎,但影响范围和时间局限在爆破瞬间,爆破同时会导致悬浮物的产生,此类污染物对鱼类卵苗、小型鱼类、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影响较大,但持续时间短;(2)疏浚。疏浚直接影响是挖取底栖生物、改变河底地形,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鱼类的栖息范围,同时施工活动增加了水体悬浮物浓度,对小型生物影响较大,但持续时间短;(3)筑坝。筑坝直接影响是改变河底地形,破坏原有鱼类栖息地,影响鱼类的栖息的繁殖,同时施工活动产生的机械噪音和悬浮物也会对水型鱼类产生影响,筑坝影响是永久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形成新的生态平衡。(4)航运量增加。航道等级提升后运量增加主要是增加人类活动对保护区水生生物活动的干

41、扰,同时也增加了事故风险发生的概率,事故风险一般为偶然事件,可通过加强运营期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5)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废水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持续性不强但影响范围广,主要来自于施工期生活污水、机器运转废水和油液,运营期船舶航行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废液,此类污染物进入水体将引起水质败坏;噪音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但持续性不强,水中传波衰减较快,主要来自于施工期爆破、河底疏浚和挡水坝建设、运营期船舶航行等,直接作用是驱离水生生物,致使鱼类受伤或逃离;固体废弃物扩散能力不强,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主要来自于施工期爆破、弃碴、建筑垃圾,运营期货物流失等,此类污染物将直接掩埋水生生物栖息场所,鱼类一般

42、会主动规避,但可能会影响一些底栖生物的分布,废水、噪音和固体废弃物对保护区的影响主要是管理不善导致,因此需要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管理以杜绝此类影响。(6)对珍稀特有鱼类的影响:工程施工和运营对珍稀特有鱼类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声、光、电和悬浮物的扩散,运行期河道形态及流态变化、船舶航次增加对产卵场等栖息地的扰动影响。工程影响江段适合这些鱼类栖息,因此工程施工和运营对珍稀鱼类的影响是存在的,特别是对工程区内的珍稀特有鱼类产卵场,施工时的扰动和施工后对河底地形及水文情势的改变对鱼类资源分布及“三场”功能的实现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施工时的扰动和施工结束后地形及流态的改变对鱼类洄游等迁移过程有一定影响

43、。经过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查询,珍稀鱼类在工程影响江段内资源量稀少,特有鱼类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分布范围广。因此需要严格实行防范和保护措施对不利影响进行消除和减缓。(7)对保护区功能的影响:工程施工和运营对保护区水域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施工活动对保护区的破坏和间接产生的噪声、废弃物和悬浮物的扩散,以及运营期由于施工导致河底地形和水文情势改变对保护对象的长期影响,同时由于运量增加导致船舶航行事故风险增加的影响。目前工程江段水体环境总体良好,施工过程和运营期散装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三废直接进行水体的可能,同时船舶航行事故风险也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和运营导致的直接影响不可避免,只能通过规范施工

44、一定程度减缓,间接影响均为偶然事件,需要通过规范施工和运营管理,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活污水等污水可通过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加强防范可杜绝水体污染事件的发生。但施工结束后导致的河底地形和水文情势的改变保护对象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也需要工程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减小对保护对象的影响。4.5 声环境 钻孔炸礁船、泥驳和挖泥船施工,单机噪声最大在昼间50m、夜间280m外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泥驳和清渣船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超标影响范围最大将扩大至施工场界外昼间51米、夜间285米内范围。爆破噪声最大在昼间500m、夜间2

45、800m外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据现场调查,施工作业点最近居民点为郭镇街村,距离工程点100m,所有居民敏感点均在爆破工程评价范围之外。本工程夜间(22:00至次日凌晨06:00)不施工,施工泥驳和挖泥船施工作业昼、夜间噪声不会对居民产生干扰影响。 根据GB67222014爆破安全规程中有关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的规定,控制炸药量,严格按照建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振动速度施工作业,本工程最大单响药量控制在40kg以内,本工程对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块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为85.5m,而本工程邻近的5个居民建筑物均在爆破工程评价范围之外,本工程对炸礁点

46、周围居民房屋无明显振动影响。根据GB67222014爆破安全规程,在水深不大于30m的水域内进行水下爆破,水中冲击波的安全允许距离,应遵守下列规定:Q(炸药量)50kg,船舶铁船和木船安全允许距离为分别为70m和100m。施工前必须及时通知船舶等撤离到安全允许距离外,确保船舶安全。 根据拟建航道整治航运规划,营运期航行船舶以5000t级驳船作为全年设计代表船。根据长江上、中游同等级航道实测资料,该类船型15m处的暴露声级约76dB(A),衰减至70dB(A)的距离为30m,衰减至55dB(A)的距离为169m。航道整治后,附近居民离航道中心线的距离均在200m以外,航行船舶噪声影响范围主要是在长江上,基本不会对航道沿线居民造成噪声超标影响。4.5 环境空气 本工程全部为水下爆破,爆破产生的粉尘很小。根据美国国家环保局AP-42资料,铵油炸药爆炸时CO排放量为34kg/t(炸药),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8kg/t(炸药)。爆破污染物的排放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