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津人口梯度转移 - 2015.6.24.docx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715802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0.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津人口梯度转移 - 2015.6.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江津人口梯度转移 - 2015.6.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江津人口梯度转移 - 2015.6.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江津人口梯度转移 - 2015.6.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江津人口梯度转移 - 2015.6.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津区人口与城镇化规划研究(2015年编制)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津区规划局2015年4月目录前 言1第一章 理论与背景2第一节 经典理论模型2一、城镇化2二、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转移3(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3(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方式4第二节 江津区发展概况5一、三次产业状况5二、江津区固定资产投资6第三节 新形势和新要求6一、新常态和新机遇6二、新型城镇化7三、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7四、“一五七六”战略12第二章 现状与特征13第一节 总体概况13一、现状人口概况13(一)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13(二)人口净流出趋势得到缓解15二、人口结构概况17(一)出生性别比正常17(二)

2、老龄化程度加剧17(三)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18第二节 人口的产业转移趋势19一、总体就业概况19二、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逐步减少21三、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稳步增加21四、第三产业对就业贡献最大22第三节 人口区位转移趋势23一、人口在城镇体系中的转移趋势23(一)常住人口在城镇体系中的分布23(二)人口空间分布变动23二、人口在区域板块中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26第三章 动力与限制29第一节 动力趋势29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9二、工业拉动29三、三产拉动30四、公共服务和宜居环境30第二节 限制因素31一、资源环境条件限制31二、生活成本限制31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31第四章 2020年预测与规划

3、32第一节 就业人口预测32一、产业结构预测32二、单位产值吸纳就业的能力预测34三、城镇就业人口及结构预测34四、城镇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布35第二节 人口分布预测37一、江津区人口分布特征综述37二、人口在城镇体系中分布的基本思路37三、人口指标在城镇体系中的分配方案38第三节 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调整43一、调整说明43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案44第五章 2030年人口与城镇用地展望48第一节 总人口预测48一、区域常住人口预测48二、城镇人口预测50三、城镇化规模预判51四、城镇人口的空间分布51第二节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55一、总体建设用地规模55二、建设用地区域分布56前 言江津区地处

4、全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都市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城郊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要求,在城镇化布局中,人口、功能和环境相适应,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江津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产业、人口、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多发期,城乡二元结构明显。2014年初获批的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虽然对区域和中心城区的人口、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了安排,但并未对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组团、中心镇、一般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细分。为引导人口和建设用地在全区范围内的合理分配,既突出中心城区、功能组团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也兼顾小城镇的健

5、康发展,开展江津区人口梯度转移规划研究。本研究旨在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研究分析了江津区近年来人口转移的态势和特征,根据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对现行总规确定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进行深化和细化,为城市保障发展空间,为不同经济条件、劳动能力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城镇化阶梯,引导城乡人口有序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镇健康发展。本研究得到江津区规划局、统计局,以及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第一章 理论与背景第一节 经典理论模型一、城镇化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集聚的过程,同时也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地区经济

6、社会发展的重要内涵。城镇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到城镇,实现功能和人口的聚集;二是从经济结构、生产要素、生活方式方面的改进,实现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无论是增长人口数量还是提高质量,都与人口密切相关,因此,实现人口转移是构成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的基础理论包括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以生产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重建上是集聚为特征。分为农业区位轮、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二元结构理论 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奠定了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人口迁移理论 “推-拉”理论,即迫使居民

7、迁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压力;和吸引其他地区居民迁入的社会、经济、自然引力。等,分别从产业分布状态和形式、经济结构特征和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方面描述城镇化变化特征。图1 城镇化发展的S形曲线城镇化过程中,人类生存和生活活动集聚的过程是城镇化最明显的标志。工业化促进生产规模扩大,人口在地域上出现集聚了的现象,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但由于进程不平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城镇化显示出不同阶段。具体体现在在初始、快速发展和成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城镇化初始阶段(城镇化率30%),劳动密集型家庭小生产时成熟经济的主体。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农业人口比重占绝对优势。农业生产率较低,农产品剩余量较少。人

8、口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征。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较缓慢。快速发展阶段(30%城镇化率70%),进程出现加速的特征。工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就业岗位增多,对劳动力的“拉力”增大。同时科学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提高,使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人口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特征。有力促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成熟阶段(城镇化率70%)的发展速度趋于缓慢,但城市经济已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部分。工业生产机械化的加强和资本与劳动力比例的提高,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使就业岗位的的需求减少,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口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特征。农村经济得

9、以提高,乡村向城市转移的动力减少。“推-拉”趋向均衡,城镇化进程几近停滞,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二、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转移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农业化、非农业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在其中任何一个过程都伴随着人口的转移。农业化指由种植业人口向第一产业的其他行业转移;非农业化指农业向非农业转移,职业转移不包括地域变动;工业化中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本质上成为了农业向工业提供剩余的一种重要形式;城镇化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乡村人口实现职业转化的同时也实现地域转移的阶段。(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 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村剩余劳

10、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包括:1. 推-拉理论。雷文斯坦用推拉理论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动力,人口转移原因受经济基础差距和自然条件影响,经济基础差是影响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城镇就业机会多、报酬高、生活设施齐全构成城镇的拉动因素;农村就业机会少、耕地小、以及受自然条件牵制大,构成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推动因素,直接影响了人口迁移。推力使转移者离开农村,拉力使转移者搬至城市。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把一国经济分为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其发展模式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表现为农业部门劳动力过剩;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表现为传统农业部门中的

11、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经济学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点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提出: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人口众多的农业部门将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并存在隐性失业,此时只要工业部门所提供的工资高于农业部门,农业部门人口将涌入工业部门,使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当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和创造就业速度与现代工业部门资本积累速度成正比,资本积累速度越快,现代工业部门增长的速度就越快,其创造的就业数量也越多。但一旦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工资将出现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刘易斯拐点”到来,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结束。刘易斯对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是切实的,

12、但他模型中提出的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的发展模式有缺陷 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 ,一是忽视了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这一先决条件;二是关于农村有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的说法。模型暗示城市不存在失业,因而可以不断吸收农村转向城市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有限的现代工业部门很难找到工作。(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方式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方式分两种: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转移模式(1) 梯度转移模式。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按照一定产业梯度,由低级向高级转移,表现为,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业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

13、业递进发展,劳动力随之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流向第三产业的模式称为梯度转移模式,特征是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明显。此外,其区间梯度表现形式为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城乡一体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转移。代表国家为英、美等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国。 (2)跳跃转移模式。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从工业化早期开始就呈现和第二产业就业同步增长,甚至快过第二产业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跳转到第三产业,是典型的跳跃转移模式。特征是在时间上的阶段性不明显。在空间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流入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主的地区。代表国家为日本、韩国、等后起工业化国家。 造成后起工业化

14、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的根本原因是新技术革命 朱芸,金镝农村人口梯度转移的动因与对策-以重庆市为例。技术的进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进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改变。具体原因如下:(1)后起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从一开始就要求进入资本或知识密集型行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这便现状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为解决就业问题,保证社会稳定,第三产业比可避免的发展壮大,并开始大量吸纳劳动力。(2)后起工业化国为快速提高经济,技术型产业发展成为主要路径,而第三产业就业与技术的进步成正相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跳跃转移模式研究。科技进步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信息服务业、咨询业、通讯业

15、、广告业等需求的迅速增加,进而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加。第二节 江津区发展概况 图2 江津区产业结构变化情况(2007-2013年)一、 三次产业状况2013年,江津区地区增加值为486.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三次产业比重为13.6:61.7:24.7。2007-2013年,三次产业产值持续上升;但第一、三产业的占比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增加明显。2007-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上升,从32亿元上升到66.4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94%,占比从18.5%下降到13.6%;第二产业增加值从79.9亿元增加到300.1亿元,年均增加24.68%,占比从46.2%增长

16、到61.7%。其中,2013年工业生产总值达259.9亿元,占第二产业的86.6%。2013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德感、珞璜、双福是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主要贡献力,三大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75%。德感工业园区实现总产值266.7亿元,增长20.6%;双福工业园实现总产值268.4亿元,增长27.8%;珞璜工业园实现总产值289.3亿元,增长31.7%。第三产业增加值从61.16亿元增加到120.09亿元,其占比为总量的1/4左右。近年来,第一、三产业对江津经济发展贡献远低于第二产业。二、 江津区固定资产投资2007-2013年,江津区全社会固定

17、资产投资从107.29亿元增至458.5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7.39%。 图3 江津区全社会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007-2013) 图4 江津区全社会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2007-2013) 其中,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维持不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显著。同比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第一产业占比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比近几年开始下降,并逐渐少于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持续高于40%,预示着江津区产业结构已开始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的增涨,是江津区经济实力增强的表现,也是经济运行速度飞快发展的表现。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不仅有直接拉动的

18、作用,投资的扩大同时对原材料、生产设备、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推动作用。第三节 新形势和新要求一、 新常态和新机遇当下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主要体现在速度、结构和动力的转变上: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种转换,将有效缓解目前“三期叠加 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所面临的问题。新常态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将表现在:经济增长更趋平衡,增长动力更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江津地处成渝城市群连绵带,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支撑,成渝经济区中先进制造、能源建材、食品加工、商贸物流、

19、休闲旅游基地,重要的港口城市。五大功能区域中的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和聚集新增产业与人口的重大责任。江津正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充分认识和适应新常态将带来更多新机遇,使江津更加稳步健康发展。二、 新型城镇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任务的重点包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任务要求解决已

20、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城市则要根据自身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同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新型城镇化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统筹“新四化 四化:新型城镇化、工

21、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为原则,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左右,户籍人口的非农占比为45%左右,同时注重缩小城镇人口和非农人口的占比之间的差距。三、 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 渝委发201314号 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是在市域范围内,科学划分和建设功能区域,推动区域差异化,优化人口、产业和城镇布局。资源要素配置需按照“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的原则。将城镇规划、产业布局和人口

22、分布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镇建设、产业发展、人口梯度转移、要素配置和公共服务相互协调。江津位于城市发展新区,意见要求城市发展新区突出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中的换机污染防治问题,实现重点开发。发展定位为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及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其重点是建设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全市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基地。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放宽落户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要求加强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市内转移人口和市外有劳动技能的人口,推进本地农业

23、转移人口市民化。文件建议江津区应坚持坚持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并重并举,按照卫星城的理念,建设大中小并举、产城融合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组团式城市群。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加快五大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383号文件要求:江津-璧山片区构建为主城区产业配套的工业基地,重点发展“2+2”工业集群,即电子信息配套和汽车及零部件2大千亿级工业集群,装备和食品2个百亿级工业集群。提速发展商贸、物流、印刷出版发行和金融后援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蔬菜、苗木等城郊型现代农业。綦江南川万盛江津珞璜片区。发挥毗邻黔北资源地和本地页岩气等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全市重要的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集聚

24、地。重点发展“1+4”工业集群,即能源1个千亿级工业集群和新型建材、铝镁材料、装备制造和消费品4个百亿级工业集群。大力发展商贸业、生态旅游业、工艺美术业等。重点发展优质粮油、中药材、方竹笋、林果等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在城市发展新区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配套、装备(机器人、船舶零部件、基础件)和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表1 城市发展新区对江津的发展指引区县主体功能发 展 定 位鼓励产业方向江津区重点开发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都市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城郊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机器人、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能源、食品、服装、包装材料等;专业物流;生态度假及休闲观光旅游业;柑橘、蔬菜等现代农业。

25、表2 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园区对江津产业布局规划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充电产业及产业链2020年产值(亿元)园区名称组团名称江津园区双福组团乘用车及专用车中高端轿车、微车、专用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750职能装备及电子配套服务机器人研发制造,键盘、摄像头、电源供应器、ADSL、E-CA 系统及电子电线电缆300德感组团重型装备及金属材料加工冶金设备、风电设备、内燃机、增压器、汽摩发动机、齿轮的研发制造,页岩气装备,钢材、铜材加工600食品加工食用油、白酒、酱油、糖果的生产150珞璜组团工程机械及摩托车起重机、农用车、摩托车及钢结构、标准件制造300服装及纸业服装,高档包装纸的生产,建筑材料230

26、白沙组团通用零部件机床、增压器零部件、汽摩零部件及电线电缆、钢芯铝绞线生产50农副产品加工花椒、豆腐干、牛肉干加工20表3 五大功能区主导产业在江津的布局规划核心园区重点园区配套园区电子信息电脑软件及信息服务汽车产业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装备制造摩托车机器人页岩气装备重型装备轨道交通通用机械材料工业黑色金属材料消费品食品纺织服装纸业为落实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重庆市规委会四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大都市区总体规划对都市核心区、都市拓展区、都市发展新区作了统筹规划,协调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人口、建设用地的关系。规划基于国家发展新常态,对近期经济发展趋势作出预判,并展望至2040年,力争发展成具有国际影响力

27、的、辐射中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职能的主要载体,中西部地区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交往中心和现代制造中心,富有美丽山水特色的城市集群。规划对江津区的要求如下:表4 重庆大都市区总体规划对江津区的发展指引发展定位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物流基地、创新孵化基地、金融后援服务基地,都市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城郊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人口规模2020年常住人口155万,城镇人口110万,其中,城市人口52万,小城镇人口58万;2040年常住人口185万,城镇人口150万,其中,城市人口130万,小城镇人口20万。用地规模2040年城镇建设用地1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

28、用地165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空间发展战略方向与重大功能设施布局重点培育沿长江城镇发展轴,加快双福、几江、珞璜等区域与都市区构建一体化用地布局;加快建设江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福金融后援服务产业区、智能装备产业园、江津商圈、双福国际农贸城、珞璜物流园区、德感物流园区、江津职教基地等重大功能性设施;规划建设江津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扩建体育中心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小城镇发展引导小城镇结合区域优势、特色资源、生态禀赋,实施分类差异化发展。加强白沙、李市、油溪、石蟆镇等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人居环境;彰显白沙、中山、塘河、石蟆等城镇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旅游功能。产

29、业发展战略导向与布局近期承接都市区产业配套,引导工业向双福工业园、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与白沙工业园集中,重点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等工业,发展专业市场、商贸物流、生态度假及休闲观光旅游,以及柑橘、粮油、蔬菜等现代农业。远期围绕都市区主导产业发展,以智能装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发展金融后援服务、物流贸易、创新孵化、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提升旅游服务与生态农业等产业。重大交通设施近期,建成渝昆客运铁路、渝昆货运铁路、大都市区铁路环线和渝黔新线、都市区江津市郊铁路(S1号线支线);建成渝习高速公路、大足(双桥)永川(朱沱)江津高速公路、合川璧

30、山江津高速公路;打造珞璜公铁水联运港和珞璜大型铁路货站;建成都市区江津习水、都市区江津合江高等级公路;建成几江长江大桥、浒溪路、珊瑚立交,完善鼎山长江大桥与重庆二环的衔接,打通华岩隧道至双福交通要道;建设琅山、滨江新城等综合客运枢纽和德感、双福、支坪换乘枢纽。利用渝黔新线(开行重庆西綦江市郊列车),建成轨道交通5号线(大渡口跳蹬至江津几江段);建成江津通用航空机场。远期,全面建成珞璜公铁水联运港,提升其辐射力;建成都市区铁路西环线、市郊铁路S1线、轨道交通7号线(白市驿-巴福-双福)和轨道交通17号线(金凤-双福-几江);建成江津綦江南川,合川璧山江津高等级公路。重大市政设施规划新建福寿、中山

31、等大中型水库;新建和艾水厂、双福水厂、支坪水厂,扩建几江、德感水厂;新建中渡污水处理厂,扩建几江、德感污水处理厂;规划江津电厂、新建江津特高压变电站、江津500千伏变电站、预控四川泸州至重庆都市区的500千伏高压电力走廊;规划夹滩燃气集输站、预控隆昌至重庆天然气高压输气管道;规划西湖垃圾综合处置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大都市区西南部生态控制区(江津南部)的保护;加强长江干支流沿岸林带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其长江江津段国家级鱼类的保护;加强缙云山、中梁山、四面山相关山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聂荣臻故居。国家级历史

32、文化名镇(3处):中山镇、塘河镇、白沙镇。历史文化街区(1处):真武场历史文化街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石蟆镇。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1处):凤场乡。市级文保单位(21处):石坎崖墓群、长沟崖墓群、江公享堂等。区域协调重点与泸州、宜宾、遵义在产业转移、产业配套等领域加强合作;强化与川南、黔北的旅游协作,依托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建渝川黔旅游金三角;加强长江沿岸港口的协作;加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统筹利用与合理配置;融入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四、 “一五七六”战略“一五七六”发展思路于江津区委第十三届二次全委会提出,会议报告提建设一座城市、发展五大产业、打造七大平台、实

33、施六大行动的发展战略思路。即把江津建设成“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现代农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五大产业,打造双福新区、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白沙工业园、滨江新城、现代农业园区、四面山风景区七大平台,实施人才支撑、环境优化、平安和谐、改革创新、固本强基、民生改善六大行动。第二章 现状与特征第一节 总体概况一、 现状人口概况(一)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图5 2000-2014年江津户籍人口变化分析图 图6 2000-2014年江津户籍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变化分析2014年全区户籍总户数62.06万户,户籍人口150.2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6.77万人,占总人口的37.78%。20

34、002013年,户籍人口在小幅波动中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11年后趋于平稳。非农人口低于农业人口,但差距在不断缩小。表5 江津区2000-2014年全域户籍人口、非农人口及农业人口情况 年份户籍人口(万人)非农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人口占比(%)2000145.5025.94119.5617.83%2001145.4729.34116.1320.17%2002146.1536.08110.0724.69%2003145.8237.27108.5525.56%2004145.4836.80108.6825.30%2005145.8637.32108.5425.59%2006146.

35、5837.90108.6825.86%2007147.6738.85108.8226.31%2008148.6540.02108.6226.93%2009149.1641.33107.8327.71%2010149.2351.8197.4234.72%2011150.4155.5694.8536.94%2012150.2656.4093.8637.53%2013150.2656.7793.5037.78%2014150.2357.0393.2037.96%资料来源:江津区统计年鉴20142014年全区常住人口129.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0.1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1.99。2000-201

36、4年常住人口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0-2010年,江津区常住人口呈负增长,从131.93万人下降到123.31万人,年均下降率为0.67%。二是2010-2014年,常住人口开始回升,从123.31万人,上涨到129.25万人,年均增加1.18%。2000-2014年,城镇人口保持高增长态势,乡村人口下降明显。2006年城镇人口总量已开始超过乡村人口。 图7 2000-2014年江津常住人口变化分析图 图8 2000-2014年江津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变化分析图2000-2014年,城镇化率从36.89%增加到61.99%,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为城市发展新区中较快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常

37、住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超过非农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明显。37.96%的非农人口占比相比61.99%的城镇化率,相差20个百分点,有近20万农业人口居于城镇却未能享受到相应的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是江津城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表6 江津区2000-2014年全域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及乡村人口变化情况 年份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城镇化率(%)2000131.9348.6783.2636.89%2001130.3551.2379.1239.30%2002129.3554.9774.3842.50%2003127.8557.9269.9345.30

38、%2004126.8859.6367.2547.00%2005126.5461.6264.9248.70%2006125.8963.0862.8150.11%2007125.2464.3860.8651.41%2008124.5966.0458.5553.01%2009123.9566.9457.0154.01%2010123.3168.6254.6955.65%2011124.9371.6753.2657.37%2012125.3574.0751.2859.09%2013126.4276.4749.9560.49%2014129.2580.1249.1361.99资料来源:江津区统计年鉴20

39、14(二) 人口净流出趋势得到缓解图8 江津区向区外人口流动情况变化图2000-2014年,户籍人口始终高于常住人口,总体上呈现出区域人口净流出 常住人口=现状户籍人口净流出人口,净流出人口包括回流人口+外来人口本地流出人口。的态势,近几年常住人口平稳回升,与户籍总人口差值逐步减小,人口外流的趋势在逐步减缓。从2010年起,随着工业化的大力拉动,全区净流出人口从25.9万人减少到20.98万人,在常住人口中的占比从21%到16.2%。表7 江津区2000-2013年全域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情况年份净流出人口(万人)户籍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万人)200013.57 145.50131.932

40、00115.12 145.47130.35200216.80 146.15129.35200317.97 145.82127.85200418.60 145.48126.88200519.32 145.86126.54200620.69 146.58125.89200722.43 147.67125.24200824.06 148.65124.59200925.21 149.16123.95201025.92 149.23123.31201125.48 150.41124.93201224.91 150.26125.35201323.84 150.26126.42201420.98150.23

41、129.25资料来源:江津区统计年鉴20141. 流出人口主要来自中南部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户籍人口流出主要来自江津中南部地区。其中,流出人口最多的是中部的石蟆、白沙、李市、油溪和南部的蔡家、柏林等镇,地区流出人口均超过1.9万人。北部地区仅珞璜组团的流出人口较多,约2万人。2. 外来人口重点集聚于江津北部经济条件优越的地区 图9 江津区人口流动空间分布图 2010年,江津区流入总人口为13.06万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及长江沿线产业发展带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几江、鼎山、德感街道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最大,流入几江和鼎山街道的人口为6.3万人,占比高达48.3%;德感街道为1.1

42、万人,占比达8.1%。其次,双福组团(7.8%)、珞璜组团(6.7%)和地区中部、长江沿线的白沙镇(8.6%)也有1万人左右人口输入。流入人口中,重庆市内流入人口为10.92万人,外省流入人口为2.13万人。其中,重庆市内的流入人口中,72.4%来自主城九区以外的其他区县。这类人口偏向于迁入,以工业发展为主的中心城区和功能组团,如几江、德感街道、双福组团、珞璜组团等地区,占比分别达到58.5%和15.3%。江津区域内从其他街道、镇迁入入的人口有8.8万人。其中,5.3万人涌向几江、鼎山街道,占域内流入总人口的60.1%;其次为德感街道和白沙镇,均占13%。江津区域内流入人口偏向于迁入以居住为主

43、和公服设施较完善的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小结: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充分体现了资源环境在江津的差异化分区,如经济发展、地区宜居程度、交通通达度、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对此有重要影响。二、 人口结构概况(一) 出生性别比正常图10 五普、六普江津常住人口性别构成2010年,江津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2.77万人,女性60.55万人,性别比为103.6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相比五普的性别比107.75,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已降至重庆市正常值域(103107)的低值。(二) 老龄化程度加剧六普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123.31万人,其中,0-14岁人口为 18.3万人,占比14.9%,15

44、-64岁的人口87.3万人,占总人口的70.8%;65岁以上的人口为17.7万人,占总人口的14.4%。人口抚养比 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公式:总抚养比=(老龄人口+未成年人口)/劳动人口。其中,老龄人口年龄大于65岁以上,未成年人口年龄0-14岁,劳动人口年龄15-64岁。为41.3%,同比全市39.9%的社会抚养比,江津区人口抚养压力较大。表8 江津区老年人口占比(2010)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江津区老年人口占比年龄段老龄化社会老年型社会2000年2010年60岁及60岁以上10%18%14.53%20.72%65岁及65岁以上7%14%9.95%14.38%资

45、料来源:重庆市江津区2010年人口普查六普数据显示江津区老龄化程度加剧,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0.3%高于重庆市的17.4%;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4%高于重庆市的11.6%。图12 江津区流入人口年龄结构占比(五普、六普)图11 2010年江津区和其他区县社会抚养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入人口年龄段显示,15岁到34岁的年轻人口占比为36.8%,同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的53%,下降了16.2个百分点。流入人口中,较年轻的劳动人口占比下降。(三) 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2010年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5.06万人,占比4.39%,低于城市发展新区的6.06%和重庆市的9.07%;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2.40万人,占比10.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前端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