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人教出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学教程全册.doc

上传人:不要太帅 文档编号:77369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出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学教程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新人教出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学教程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新人教出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学教程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新人教出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学教程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新人教出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学教程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材简析】:本单元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了解 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学习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厘米和米不多,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过学生一般都有一根 20厘米长的小尺子,从尺子上可以看到厘米。所以教材想从厘米讲起,然后再讲米,以及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材采用出示实例的方法,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教材注意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 1厘米、1 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教学目标】:

2、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 1厘米、1 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知道 1米等于 100厘米。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建立长度观念,了解 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会用刻度尺量线段。难点:用刻度尺量、画线段。【教学关键】:给学生充分体验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使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形成表象,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时安排】:3 课时新授+机动 2课时=共 5课时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3 页例

3、1例 2,练习一的第 13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 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教学准备】:教师:米尺、学生尺,长短不同的两枝铅笔,一张宽为 1厘米的纸条。学生:学生尺,剪刀,宽为 1厘米的纸条,1 角硬币若干枚,回形针若干个,小刀,棱长 1厘米的小方木若干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把 11厘米长和 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

4、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 0 刻度到红色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 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哪根纸条长?” (横放的纸条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着再问:“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

5、度该怎么办?”“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二、探究新知1认识米尺。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 “对着 0,这叫做尺的 0刻度。 ”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从 0到 1的长度是 1厘米,从 1到 2的长度也是 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 1厘米。 ”2认识

6、 1厘米、几厘米。(1)初步认识 1厘米、几厘米。教师在米尺上从 0指到 1,说:“刚才我们知道了从 0到 1是 1厘米。 ”再从 0指到 2,从 0指到 3提问:“那么从 0到 2是几厘米?从 0到 3呢?”让学生在自己的尺上先找到 0刻度,再在尺上指出 1厘米、2 厘米、3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2)认识 1厘米的实际长度。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 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 3面,说明例 1下面的那条线段的长度就是 1厘米。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 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 1厘米。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

7、的宽大约是 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 1厘米的长度。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 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3用厘米量。(1)估量纸条长度。教师出示 5厘米长的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刚才你们量过自己的食指大约有 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呢?”(2)用尺量纸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 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纸

8、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 5,那么它就是 5厘米。 ”让学生看例 2,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条。学生量时,教师要注意巡视,看学生是否把尺的 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对于不正确的量法要加以纠正。启发引导学生说说量纸条的方法。课间活动。三、巩固练习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厘米,会用尺量纸条的长度了,那么量别的物体长度的方法是不是与量纸条一样呢?是的,不论是量什么物体的长度都要把尺的 0 刻度对准要量的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下面我们就来做几个量物体长度的练习。 ”1做教科书第 2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一的第 13 题。(1)

9、做第 1题。让学生看看图中的这枝铅笔是几厘米。横线上应该填几,为什么?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尺的 0刻度对准铅笔的左端,铅笔的右端对着刻度 8,所以铅笔的长是 8厘米。(2)指导学生做第 2题:让学生拿出比较长的那根纸条,量出 3厘米、5厘米、10 厘米,用小剪刀剪下来给大家看。(3)指导学生做第 3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分别量出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墨水瓶盒的高,把量的结果填在书上。教师指名问几个学生是怎样量的。2活动题。量手掌宽:教师领着学生量。让学生伸出左手,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把尺放在手掌最宽处,尺的 0 刻度对准手掌的左边,看右边对着刻度几,手掌宽就是几厘米。然后把

10、个人量的结果记在教科书上。量 1扎长:让学生把中指对准尺的 0刻度,大拇指使劲张开,张开到最大限度时,看大拇指对着刻度几,1 扎长就是几厘米。把自己的一扎长记在书上。量三角形的边长:让学生先量水平位置的那条边,再量另外两条边,同时,告诉学生无论要量的长度摆放的位置如何,量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都要把要量的长度的左端对准尺的 0刻度,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四、新课总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去量物体的长度,请同学们用手指比划一下 1厘米的长度。想一想用米尺量物体的长短时,要把物体的左端对准尺的哪里?怎么知道物体的长度呢?”第二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1、45 页例 3,练习一的第 46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 1米100 厘米。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准备】:师:一把米尺、一把折尺、一盘卷尺。生:一根 3米长的绳子,一把 1米长的尺或 1米长的小棍。【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 1厘米。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 2厘米、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0 厘米的实际长度。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二、导入新课教师请一名学生拿着学生尺

12、到讲台前,告诉大家他的尺的长度,再量出黑板的长度,看看量了几次。然后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 “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三、新课学习1认识米。(1)认识 1米的实际长度。教师拿出米尺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 1米长的小棍,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 1米,让学生把

13、自己的两臂伸平,用米尺或小棍比一比看到什么地方是 1米。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米。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 1米、2 米、3 米的长度给大家看。(2)认识米与厘米间的进率。教师出示一把折尺,把它拉直,告诉学生这是一把折尺,把它拉直正好是1米。这种尺子可以折叠,携带比较方便,也叫米尺。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折尺上数一数,看一看 1米里有多少厘米,数完后,教师提问:“1 米里有多少厘米?” “也就是 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 米100 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课间活动。2用米量。(1)教师出示 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 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

14、|离。然后请两名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量时,要告诉学生要量的物体的左端要对准卷尺的 0刻度,尺子要放手拉直,看右端对着卷尺上的刻度几米多少厘米,要量的物体的长度就是几米多少厘米。学生量完后,把结果告诉大家,大家把它记在教科书上。(2)让学生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度,看大约是几米几厘米。四、巩固练习做练习一的第 4题第 2、3 两小题。第 4题的第 3个测量活动,可以让学生量出自己的身高和小床的长度,填在教科书上。课桌的宽可以让学生量自己的课桌。五、总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米,请大家用两臂比划一下 1米的长度。想一想 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 厘米等于多少米,我们量比较长的距离用什么尺去量

15、比较方便?量时要从哪里量起?量到哪里?”六、作业:(1)用卷尺量自己的床是几米几几厘米?(2)P7 第 6题第三课时 线 段【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5页例 4,练习一第 710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2、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3、引导学生仔细、准确画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师:多媒体、一把米尺、一块三角板。生:一把 1直尺、一条线。【教学过程】:一、新课1认识线段。(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指出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16、板书: 端点 端点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判断例 5中的三个图形是不是线段,为什么?并指出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提问:“不同的线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黑板边可以看成线段,它的两端可以看作线段的端点。同样书边、桌子边都可以看成线段。(2)让学生看一看周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2做第 7页“练习一”的第 7题。3量线段的长。(1)教师在黑板上随意画一条线段。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线段,向学生说明线段都可以量出它的长|度,量的方法和前面学过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一样的。然后开始量线段的长度,边量边讲解:“先将尺子的 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

17、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现在这条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多少。这条线段就是多少厘米。”(2)让学生量一量教科书上例 5中线段的长度。4教学例 4。教师示范画一条 3厘米长的线段,边画边讲解画法:“从尺的 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刻度 3厘米的地方。 ”5.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 5厘米长的线段,画好后,让他们再量一量所画线段是不是 5厘米。二、巩固练习1做第 7页第 10题。指导学生要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再比较。2. 做练习一的第 8题:全班练习,个别同学回答,集体订正。3、画一条长比 4厘米长 2厘米的线段。4、做练习一的第 9题。三、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

18、线段,怎样量出一条线段的长度,以及怎样画线段,谁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征,怎样量线段的长度?怎样画一条 4厘米长的线段?要从尺的哪儿画起?画到刻度几厘米的地方?(指名回答。 )1、 (线段是一条直的,有 2个端点)量线段的长要把尺子的 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子上刻度线。2、量 4厘米长的线段要从尺的零刻度画起,画到刻度是 4厘米的地方。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计算 100以

19、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理解算理,掌握方法。3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的方法。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难点:1、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竖式写法。【教学关键】: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达到要求。【课时安排】:新授 6课时+机动 3课时=共 9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和进位加【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

20、 8-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材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和全年级的小朋友去郊游好吗?(出示主题图)可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呀?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坐一辆车?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6+34=70)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二、新授1、教学例 1、例 2(1)让学独立完成

21、: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的第 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请四个小朋友上黑板板演,其它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做。请板演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2)小组讨论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来的,列竖式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请小朋友自己先想想,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说说。学生汇报。2、教学例 3(1)36+34=70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个位上的 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 0,向十位进一,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 1,表示 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 3+3=6,6+1=7,合起来就是 70。(2)36+35大家能

22、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坐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尝试)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是都是从个位算起,不是从十位算起?小结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3、出示课题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 (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全课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三、练习1、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

23、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他到家电城看看好吗?谁为它介绍一下商品?它只有 90元。请你帮宛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一下一共用了多少钱?2、皮卡丘谢谢大家的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材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们评价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 13、14 页【教学目标】: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之后,巩固加强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题

24、目:27+34、34+36、61+9、83+7、32+48、23+67(同桌分做 3题,同时请学生板演)二、课堂练习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1、出示公园门牌,首先进公园要买票,如果说你和爸一起去。 (成人票:36元。儿童票 18元)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2、公园里开设了野生动物领养区,因为现在野生动物得不到保护,受到了人类的随意捕杀,如果你有爱心的话,你可以任意领养两只小动物,每个动物都有标价。3、你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三、课堂小结:1、相同数位要

25、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2、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四、课外作业:课本 13页第 4题。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2)【教学目标】: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对应用题形成初步的认识。【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知数学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应用题的列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45+34 54+33 61+9 78+2 64+7 35+22 77-12 56-5 36-10 19-9 47-17 39-7二、应用题练习1、出示题目:表演新疆跳舞,需要女生 28人,男生 14人,一共需要多少人?(先请一位同学读,再请全班读)怎么列式?列竖式计算要注意

26、哪些问题?应用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条件和问题)找出这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2、出示图:球鞋 45元 足球 34元谁先来给大家说说题目的意思?谁能根据刚才的那道题,利用上面的条件也编出一道应用题?列式计算3、解决课本 15页的第 10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请四人小组一起讨论解决。三、课外练习2、两位数减两位数第一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 16、17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教学重难点】: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你知道 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

27、个城市申办吗?问:北京比其他城市多多少票?(或者:其他城市比北京少多少票?)2、让学生一边问一边列式如: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二、新课1、讨论:56-22 怎么算?A、口算B、列竖式2、请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们怎样把竖式写在算术本上?在黑板上示范3、学生四人小组互相提问,并列竖式解答问题。学生展示三、练习课本 19页的做一做,每一题。自己独立完成,请学生到黑板上做。第二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 18页例 2【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 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

28、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口算: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竖式计算:52-21 79-37 65-24 出示 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 56根小棒中拿走 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 4而不是 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二、新课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师:都是 56-18,现在

29、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动手操作,形成表象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在数位表上摆出 56根小棒提问:从 56根中去掉 18根该怎么办?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 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 16根,从 16根中去掉 8根剩 8根,再从剩下的 4捆中去掉 1捆还剩 3捆,所以 56-18得 38是正确的。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 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看竖式,首先遇到 6减 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 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 6根里拿 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 5捆里拿 1捆,把它拆开是 10根,和个位上的 6根合起来再拿的)在笔算时,当位上的 6减 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 1,叫做从十位上退 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 4减 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 6根里拿 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 5捆里拿 1捆,把它拆开是 10根,和个位上的 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 4捆,十位上是 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 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 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 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第二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2)【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 19页例 3【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 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 > 资格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