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04道).doc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859130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04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04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04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04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04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04道)1单选:“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单选:“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特别是向( )的方面变化的过程。A正常B健康和不健康C积极D衰减3单选:“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个别差异性C顺序性D不均衡性4单选: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A顺序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5单选: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单选: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

2、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7单选: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 )。A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D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8单选: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9单选:教育实践中“凌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10单选:狼孩的

3、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 )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1单选: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2单选: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 )为标志。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13单选: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4单选: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5单选: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4、是( )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16单选: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7单选: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18单选: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19单选: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20单选: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

5、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21单选: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 )。A长善救失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长22单选: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哪一个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23单选:“白板说”、“龙生龙,凤生凤”、“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认识分别体现了儿童发展观中的( )。A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辐合论B环境决定论、辐合论、教育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教育决定论24单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

6、育D社会活动25单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26单选:“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 )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27单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 )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A父母期望B社会文化C外部环境D遗传条件28单选: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教育29单选: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30单选:对影响人的诸多因素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7、( )。A遗传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B人的身心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但是人接受环境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人的发展应完全由教育来承担D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1单选: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32单选:儿童主体发展的源泉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体活动33单选: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34单选: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35单选: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B华

8、生C泰勒D格塞尔36单选: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37单选: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38单选: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

9、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39单选: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主观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40单选: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A特殊性B社会性C创造性D自觉性41单选: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

10、素质具有可塑性42单选: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华生43单选: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44单选: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B环境C遗传素质D教育45单选: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限制

11、与可能,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的是( )。A心理素质B遗传素质C道德品质D年龄阶段46单选: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47单选: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48单选: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A物质前提B主导作用C发展动力D决定作用49单选: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

12、性C方向性D可能性50单选: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1单选: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52单选: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53单选: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

13、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4单选: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55单选: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56单选:作为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的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 )实现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学习活动57单选: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58单选:“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59单选:“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 )的特

14、点。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60单选: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 )。A系统化B体制化C全面化D多样化61单选:(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62单选: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63单选: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的。A赞科夫B舒尔茨C布鲁纳D昆体良64单选: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社会生产力制约所有教育内容B社会生产力制约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C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无关D社会生产力制约与意识形态有关的教育内

15、容65单选: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C教师亚文化D学生亚文化66单选: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67单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B学校的物质文化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68单选: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69单选: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继承性D生

16、产性70单选: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D文化传统71单选: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 )。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继承性D生产性72单选: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73单选: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意识形态92判断:“长善救失”说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规律。(A)93判断: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B)94判断: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9

17、5判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孟子,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B)96判断: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A)97判断: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B)98判断:孟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B)99判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A)100判断: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A)101判断: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内在动力。(B)102判断: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A)103判断: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A)104判断:校园文化是一种完全自发形成的、无组织的文化。(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招标采购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