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物理

11物 理 实 验 报 告 1级 班 号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实验名称: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实验器材:相同的烧杯 2 只、温度计 2 只、天平、水、食用油、两只相同的酒精灯、钟表。或者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用天平量取相等质量的

新人教物理Tag内容描述:

1、11物 理 实 验 报 告 1级 班 号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实验名称: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实验器材:相同的烧杯 2 只、温度计 2 只、天平、水、食用油、两只相同的酒精灯、钟表。或者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用天平量取相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记入表格中。2、将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初始温度,记入表格中。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它们加热、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测量一次温度,记入表格中。4、分析比较,记。

2、关于2017年高考物理卷第21题(最后一个选择题)三种解法过程分析: 利用勒密原理求解(解法一) 解:根据勒密原理:共点三力合力为零时,每个力与另外两个力夹角的正弦比值相等。 数学表达式F1sin=F2sin=F3sin (1)如图,重物缓慢拉起的过程,属于共点三力 平衡的运动过程,即F=0。设重力G所对应 的角为,绳NM的拉力N对应的角为, 绳OM的拉力T对应的角为,则有: 。

3、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I1I2I3.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U1U2U3.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RR1R2R3. (4)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I. 二、对并联电路的理解 并联电路的特点 (。

4、|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质点 定义:有质量而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参考系 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坐标系 定义: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题所用的坐标系。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和位移位移 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和标量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 1-x2坐标与。

5、|实 验 教 学 记 录 单学科 物理 填写时间 年 月 日实验课题 分子热运动 演示或分组 演示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课实验班级 九年级 学生数 分组数授课教 师实验仪器、材料或药品试管,硫酸铜实验情况 细节提示 提前制作 拍照对比 或者每隔 3 天制作一个 展示对比仪器损坏及处理意见仪器质量情况及改进意见实验教师(签名)授课教师(签名)实 验 通 知 单学科 物理 填写时间: 年 月 日实验课题 分子热运动 演示或分组 演示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课实验班级 九年级 学生 数 分组 数 授课教师仪器、材料或药品名称 规格 单位 领出数量 。

6、新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 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 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

7、 选修33考点汇编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 (3)对微观量的估算 分子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 b.分子体积: c.分子数量: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

8、 5 电势差 一、电势和电势差 (1)电势差: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也叫电压. (2)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无关. (3)公式: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A ,B点的电势为B,则UABAB,UBABA,可见UABUBA. (4)电势差是标量,若UAB为正值,则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若UAB为负值,则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低. (5)电势差的单位和电势的。

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一、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设计 1.伏安法:由EUIr知,只要测出U、I的两组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E、r的方程,从而解出E、r,用到的器材有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安阻法:由EIRIr可知,只要能得到I、R的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就能解出E、r,用到的器材有电池、开关、电阻箱、电流表,电路图如图。

10、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逆向思维法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几道物理题的解法分析,阐述逆向思维解题方法的几种应用:一、在解题程序上逆向思维;二、在因果关系上逆向思维;三、在迁移规律上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简单说来就是“倒过来想一想”。这种方法用于解物理题,特别是某些难题,很有好处。下面通过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几道题的解法分析,谈谈逆向思维解题法的应用的几种情况。 一、 在解题程序。

11、111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知道质点的概念,理解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知道科学抽象是常用的研究方法。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理解其作用和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通过对坐标系的理解,会建立坐标系和定量描述物。

12、2011高三物理期中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以下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如图2所示,一个半球形。

13、|高二物理 3-1 阶段性检测一、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P、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EP和EQ,电势分别为 UP和 UQ,则 ( ) AE PE Q,U PU Q BE PE Q,U PU QCE PE Q,U PU QDE PE Q,U PU Q2.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 和 N 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 M 点在轨迹的。

14、物理新课标RJ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物理新课标RJ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物理新课标RJ1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 ,边缘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凹透镜。例如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而远视眼镜是一个凸透镜。2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

【新人教物理】相关PPT文档
【新人教物理】相关DOC文档
新人教版物理实验报告(九年级全册).doc
关于2017年高考物理1卷第21题三种解法.docx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doc
高考物理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新人教版.doc
【新人教物理】相关PDF文档
标签 > 新人教物理[编号:739128]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