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pdf

上传人: 文档编号:5647053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PDF 页数:181 大小:1,01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亲,该文档总共1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第1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第2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第3章秦、汉教育第4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5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第6章宋元时期的教育第7章明代的教育第8章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第9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第10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第11章民国初期的教育第12章“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第13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第14章反对教会教育与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运动第15章革命根据地教育第16章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第17章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第1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1简述“六艺”教育。答:“六艺”是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是指礼、乐、射、

2、御、书、数六种科目的合称。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1)礼乐教育是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乐”类似综合艺术课。礼乐教育在西周社会处于向上发展时期,对于改变社会习俗、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各诸侯国与王室之间的联系,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2)“射”与“御”是军事训练课。“射”是指射箭,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御”是指驾车。(3)“书”与“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是指书写文字。“数”是指计算、算法。总上所述,“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

3、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它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武备,也重视文事;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对其后的教育家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也影响至深。2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和特点。答:(1)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西周统治者对教育极端重视和高度垄断,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西周贵族很重视家庭教育。西周家庭教育既注重知识教育,也重视品德与

4、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西周时代的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西周在学校行政管理方面也建立起初步的规程,记录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确立考查与奖惩制度、把养老与视学结合起来进行。(2)西周教育制度的特点“学在官府”。西周的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民间无学术,也就无学校教育可言,只有广义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而此类教育通常都是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西周的政治体制是领主贵族制度,诸侯、大夫都有自己的世袭领地,政府的官职也多是世袭的,史称“

5、世卿世禄”。在这种体制下,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的学校教育,其对象必然以贵族子弟为主,即所谓“国子”,他们的教育自然由官方来安排。在“学在官府”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具体表现为官师不分和政教合一。官吏既负行政职责,也有教学的任务。比如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称大司乐,负责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礼乐官,同时兼管国学教育事务。大司乐属下的一些官员,如师氏、保氏、大胥、小胥、乐师等就是国学的教师。此时的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尚未分离,教育与政事合一。国学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国家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如

6、祭祀、乡射、献俘等活动都在国学进行。各级乡学也是地方举行乡饮酒礼、乡射礼、士人议政、养老尊贤活动的场所。政事活动本身也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参与政事的过程中接受各种教育。第2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官学日趋衰落的原因。答:春秋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造成官学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贵族在世卿世禄制度下享有富贵的特权,贵族子弟命中注定为统治者,是否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关系。他们养尊处优,政治上逐渐没落,丧失了进取精神,迷恋于腐朽奢侈的生活,失掉了学习的兴趣。“可以无学,无学不害”成为贵族甚至士大夫们普遍的思想。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

7、,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是必然的。(2)贵族统治力量衰落周平王东迁,预示着重大的历史转折。王权衰落,礼制破坏,一切都不能按旧制度办理,原有的等级制度的崩溃使传统的礼制受到了破坏,以“礼、乐”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也就缺少了实用价值,自然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了。于是天子的辟雍,诸侯的颊宫,地方的乡校,久而不闻弦诵之声,名存实亡。(3)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学校屡遭破坏,统治者无暇顾及学校教育,官学学生也无心读书。这些导致官学已不能正常进行教学活动,官学的衰落也是必然的了。2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以及意义。答:(1)原因官学的衰废。随着生产力的大

8、大提高,封建私有制经济兴起,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学术的扩散与下移。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形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新兴的“士”阶层的出现。士受过教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并且有操持各种礼仪的实际技能,加上统治阶级“养士”之风盛行,使其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社会阶层,“士”阶层正好为私学提供了师生双方的办学可能性。(2)意义私学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

9、离,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密切的联系,改变了官学的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培养了不少有贡献的学者和治术人才。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私学一致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平民,使学校教育和人才成长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了,也为学术的广泛传播拓宽了道路。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突破了西周的“六艺”教育范围,各家都可以自由传授自己的政治、道德观点和新的知识、技能。在教育方式上,私学可以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求学为动力基础,办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

10、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出现了许多教育专著。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大的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取代官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3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1)私学的主要流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思想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当时主

11、要的流派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儒家。儒家高度肯定教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培养维护统治的各类治术人才为教育目标。以六艺为基本的教育内容。重视道德教育。墨家。墨家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其政治主张。其以兼士为培养目标。“兼爱、非攻”是其思想的核心。在教育内容方面,除道德教育外,还重视自然科学、生产技能、论辩才能的培养。在学习方面强调主动的学习精神。道家。道家强调自然无为,提倡与传统教育不同的顺应自然的教育;主张培养能体会自然之道的圣人。道家轻视知识,主张以自然之道即“天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对于传统文化也持反对态度。法家。法家是一个以论述社会政治

12、观点为主的学派,强调刑法对人的约束力;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即由官吏向民众进行法教。(2)各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a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二是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作用,他的教育思想中不仅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主张,而且有很深刻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教

13、学主张。b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一生崇拜孔子。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派,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封建统治者尊他为“亚圣”。他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他建立起了儒家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并主张性善论。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唯心主义哲学观、性善论和儒家“仁政”政治主张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得民心”;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这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孟子还提出了一些关于道德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c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从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性恶论出发,

14、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放纵人的本性,必定会发生争夺,造成暴乱,所以需要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改变自己的本性,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时期的磨练,而不再恢复到原初的本性。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墨家以墨子为代表。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他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的农工肆人。他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提出了尚贤、尚同、节用、薄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等十大主张。他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提出“兼爱”的社会理想,希望消灭战争与贫困。他非常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15、墨子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他深刻地批判和揭露了统治阶级宣扬“命富则富,命贫则贫”的谎言。他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贤士”、“兼士”和“义侠”。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a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所教,皆以“道德”二字为宗旨,其中“道”是老子为教的核心。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原则。“道”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原则,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动都围绕着“道”而展开,要教人悟道、认道、体道、崇道。b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

16、”的思想,主张不要用人力去改造自然。他认为“仁义”是用来对付、惩治老百姓的,对于权势者则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工具。他以“真人”为人生理想。所谓“真人”就是“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忘仁义,忘礼乐,忘掉一切人为,也忘掉自己,真正回归自然,获得超现实的精神的自由。庄子追求一种“逍遥”的人格理想,对于自我、功名、利害、是非、生死都无动于衷,追求精神的绝对逍遥。法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a商鞅是战国中期卫国人,在秦执政20年,辅佐秦孝公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其变法的指导思想就是法家理论。商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国家施教,必须以培养“耕战”之士为目的,主张以“耕战”作为人才培养与选拔的标准

17、。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墨家的“兼爱”等说教,也反对道家的“恬淡之学”,而致力于“耕战”。耕,即农耕,战,即作战。法家倡导“耕战”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兵农合一,既保障国家的经济力量,又保障国家的军事力量。b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做了思想上的准备。韩非在继承商鞅等法家培养“能法”、“耕战”之士的基础上,将对于人才的教育培养,提到能管理、能治国的要求这一高度。他明确提出教育要培养“智术之士”、“能法之士”。同时韩非还发展了商鞅以“耕战”为基本内容的法治教育,提出“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的主张。4请简要分析百家争鸣中的争鸣和融合。答: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学术文化空前

18、繁荣。各派观点既有争鸣,也有融合。具体分析如下:(1)百家争鸣中的争鸣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儒家以孔、孟、荀和礼记为代表;墨家以墨翟及其后学为代表;道家以老、庄为代表,法家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各个学派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代表着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提出各式各样的治国治民方案,进行着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各学派之间有激烈的论争。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宣扬“仁政”,认为“民贵君轻”,主张“法先王”。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赞扬秦国。在教育方面儒

19、家重视教育更多各类考试资料 v:344647 公众号:顺通考试资料 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强调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治术人才,即为求获仁义而杀生舍生的君子。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他主张“尚贤”,反对世卿世禄制度,要求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主张“非攻”,要求有一个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他提出“兼爱”的理论,强调对卑贱的人也要给予平等的地位。墨家注重的是兼爱并利天下的“兼土”的培养。与儒家不同,墨家除了强调道德教育之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技能以及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

20、倡导“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为“道”,事物万变无常,没有什么是非标准;他还认为要想社会安定太平,除非把一切都毁灭。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反映在其教育观点上。其强调培养清净无为的“善人”和超脱世俗的“真人”。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法家要求培养的是具有勇敢进取精神的“法士”,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百家争鸣中的融合尽管各个学派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代表着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提出各式各样的治国治民方案,进行着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和激烈的

21、论争,但各派也有微妙的相互吸收和渗透。各派观点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相互补充,使学术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在“百家争鸣”中各家的相互影响,还表现在思想的继承关系上,这在战国后期表现得更为明显。战国后期,由于政治上统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百家争鸣”也逐渐由互相诘难转入兼收并蓄的总结阶段。这个时期的荀子不仅是儒、法合流的关键人物,也是总结诸子百家的第一人。他的解蔽、天论等篇,便是善于吸收诸家的优秀成果,因此,荀子的天道观、认识论、逻辑学等都达到了先秦思想的最高水平。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使“诸子百家”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各学派的进一步发展,达到学术的空前繁荣。5简析稷下学宫

22、的特点。答:(1)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在稷下的各家各派的学术地位都是平等的,欢迎游学,来去自由;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政治多元使百家论辩成为风气。学术论辩带来稷下诸子学派的吸收、交融和分化、嬗变。(2)教师待遇优厚。稷下的学者们都受到齐王的厚待,在人数越来越多不能平等时,齐王又将稷下学者按学术水平、名望资历分成等级,按等级给予俸禄,这些学者的弟子也受到特殊待遇。(3)学无常师。稷下学宫兼容各家各派,但对天下名士,都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学生来到稷下学宫后,不限于跟一个先生。这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学说,打破了学术流派的局限。(4

23、)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稷下学宫对学生管理的总体特点,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这一学则,作为学校教材流传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孔子关于教育功能的主张。答:(1)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政治的关系。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提出“庶、富、教”思想,指在国家治理中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就要使之富裕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发展教育

24、,创建精神方面的文明。这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识到了教育是受经济制约的,当然孔子还不能认识到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与军事的关系。他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孔子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信任,使之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是立国的根本,有一定道理,但如此夸大民信的决定作用,过高估计了教育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与行政、法律的关系。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总之,在孔子看来,治国治民,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习相远”出

25、发,孔子认为教育在人一生中的任何发展阶段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出这一观点的意义在于:第一,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不论贫贱,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为他的“有教无类”提供了依据。第二,他也意识到人的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后天作用于先天的结果,不全是先天命定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这就使他的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7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的主

26、张。答:(1)关于教育的对象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正和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相一致。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当然,这个“平民”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2)关于教育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

27、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孔丘进行研究并编成教材的有六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而作为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四种。孔子的教学内容论有三方面的特点: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是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教学居于次要地位。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孔丘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他继承旧贵族教育传统,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制造理论,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8孔子的教学思想。答:孔子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

28、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这种基本认识,孔子提出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要对学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使教育和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还要注意两点:第一,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避免一刀切。(2)启发诱导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孔子对于这一原则有精辟的表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9、则不复也”。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应该指出的是,孔子的启发式仍是比较原始、简单的“原型启发”,用的主要是类比与比喻,不能作过高评价。(3)学思并重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4)由博返约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孔子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同时不能杂乱无

30、章,要能够“一以贯之”,达到以繁驭简、触类旁通。上述四项主要原则都是侧重在教学方面的,而且是涉及到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规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9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答:(1)道德教育的内容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孔丘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2)道德教育的原则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此有深刻的体验,摸索出不少进行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原则。立志乐道。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

31、决前进的动力。孔子提出:“志于道”,并且要达到“乐道”的境界,就是要立志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念,心甘情愿为之献身,死而无憾。孔子主张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远大目标能够牺牲眼前利益,还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艰苦的磨练,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自省自克。孔子特别强调要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与别人发生矛盾,首先要“求诸己”,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要求学生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平时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和辨别能力。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着约束作用,因此,需要个人克制自我,才能维护公共道

32、德,善于自克才是道德修养高的标志。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了。身体力行。身体力行即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孔子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那种“言过其行”的人,就是要多干实际事,要说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认为道德修养要打好基础,然后时时处处身体力行,这样才能逐步登上道德修养的高峰。改过迁善。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

33、。有了缺点、错误,光明正大,不怕别人知道,而是决心改正,不再重犯,这是孔子所提倡的。总之,孔子的上述主张含有许多带规律性的东西,在今天仍有可供借鉴之处。10孔子的教师观。答: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谈到许多有关教师修养的意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

34、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对待学生真诚无私,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师生感情亲密无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的经验表明,师生关系好坏,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有至深的感情。(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他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知,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但这不是说教师不要言教,而是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总之,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客观评价孔子的历史影响。答:(1)历史贡献创立私学,

35、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倡导尊师爱生,树立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典型形象。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2)国际影响早在16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了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

36、震动。孔子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还有“孔教”和“孔教学校”。美国加州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曾经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中国的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把孔子的生日或定为教师节,或定为庆祝日。12简述孟子“性善论”与教育作用。答:(1)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孟子肯定“性善”,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37、,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就是发源于人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孟子论述全部教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2)关于教育的作用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孟子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如果自暴自弃,就会失掉或摒弃这种善端。

38、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由此可见,孟子确实非常看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又把它神秘化,说成是先验的自发的过程了。但是,孟子并不是完全无视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也看到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13简述孟子关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答:(1)教育的目的。孟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所谓“人伦”,孟子认为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2)教育的内容。以“明人伦”为中心的

39、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所以他主张教育的全部内容是“由之以孝悌之义”。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已开其端,孟子则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了。14简述孟子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答: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和方法:(1)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立志多属理智活动,养气主要是培养意念和情感。孟子认为“志”应统率“气”,但“气”也影响“志”。所以既要“持志”,又要“养气”。(2)反求诸己。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

40、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己”。孟子还特别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能自觉为善,自觉拒恶,才算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理想效果。孟子认为人的祸福,也决定于本人的作为。这同祸福由天降的思想相比,应该说是一个进步,对于警告统治者不要“自作孽”,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被压迫的劳动人民来说,显然具有欺骗和麻痹作用。(3)改过迁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4)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

41、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要经过多次严峻的考验,才能获得进步与提高,担负重任。他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著名思想。他认为,大丈夫应能做到在各种考验面前毫不动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使在生死面前也要坚持“舍生取义”。这些思想对后人起到了重要的激励和鼓舞的作用。15简述荀子“性恶论”与教育作用。答:(1)“性恶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性善论与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是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不过,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否定孟子的“良知”、“良能”说

42、上具有更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教育理论上有更积极的意义。(2)关于教育的作用荀子从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性恶论出发,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其次,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即他提出的“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荀子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16荀子关于教师的主张。答:荀子特别重视教师

43、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认为“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常把师与礼法或礼义并提,认为师是礼法或礼义的化身,因此学生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教师。他甚至把能否尊师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同时,荀子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条件。荀子抬高教师的地位和强调教师的作用,反映了战国末期要求集权统一的趋势,从教育发展本身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主张师云而云,绝对盲目服从显然是错误的。然而荀子也继承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还承认学生可以超过教师,留下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言。这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荀子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的“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

44、”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具新意,予人启发,其中不少主张对历代封建教育与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7墨子关于教育、教学的主要主张有哪些?答:(1)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他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政治主张,登上政治舞台,掌握政治权力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教育的个人作用。墨子反对命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墨子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

45、,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普遍注意的,墨子直接以此来反对命定论,是比较彻底的。(2)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有时也称作“兼士”。“贤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和技能、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墨子还注意到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总之,墨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大大突破了儒

46、家“六艺”的范畴。不过墨子全盘否定了“礼”、“乐”的价值,不适当地“非乐”,不加分析地反对音乐文化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这当然也是片面的。(3)关于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志功合一原则。这是墨子施教一贯奉行的最根本的原则。志,是出发点,即动机;功,是归宿,即效果。他教人,不光要看其动机,更重要的是看其效果,强调二者必须辩证地统一。墨子第一次提出以功利主义的原则作为评判人的道德行为的尺度,在古代教育史上是第一次,为后世事功学派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动性原则。墨子施教,一贯坚持积极主动。他要求教师要努力、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要永远

47、起主导作用,绝不可怠倦而被动。他提出“叩则鸣,不叩必鸣”的主动性原则,这与他平常积极“上说下教”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认真负责、勇于牺牲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实践性原则。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强调一切说教和理论,都必须见诸实行,根本在于实践应用,要坚决反对只说空话而不务实际的人。量力性原则。墨子在教育中提出了“学必量力”的重要原则。要求教师施教,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基础、才智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教育,而且还要正确估量学生有可能或通过努力有力量能够接受教师所教而获得收益,达到目标,这样才去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墨子还

48、强调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原则。墨子批评儒家“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对古代的优秀遗产应继承,但还要有创造精神,使善的东西更多一些。这既反映了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体现了他重视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18比较孔墨关于教育目的的异同。答:儒家和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它们并称“显学”。孔子创办了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并使之与儒家对立,真正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两个学派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的地方。(1)墨儒教育目的的相同点两家都着重于培养治术人才。儒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维护阶级统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墨家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墨家培养的“

49、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2)墨儒教育目的的不同点儒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维护阶级统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孟子确定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实质就是要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墨家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但他的“兼爱”和孔子的“仁”有极大的不同,“兼爱”强调无差别的爱,“仁”强调“爱有差等”。19简述道家“道法自然”的教育思想。答:老子所教,皆以“道德”二字为宗旨,其中“道”是老子为教的核心。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原则。“道”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原则,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

50、。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动都围绕着“道”而展开,要教人悟道、认道、体道、崇道。庄子的思想完全继承了老子,与老子一样,庄子也强调“道法自然”的道理,将“道”视为必须追求的最高理想,“道”也成了庄子的最高教育目标。20评价道家的教育思想。答: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主张“行不言之教”。从道的本质来说,道法自然,而学非自然,故要绝学;道常无为,而学则人为,故要绝学。道家并不完全否定教育的作用,提倡“自然之教”,把一切自然之道,当作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任何强制。道家主张培养能体会自然之道的圣人,对于孔子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