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离定律》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必修1遗传与进化】.docx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5693109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定律》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必修1遗传与进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离定律》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必修1遗传与进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离定律》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必修1遗传与进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离定律》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必修1遗传与进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离定律》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必修1遗传与进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分离定律(第2课时)u 教学目标1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2利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3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4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5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u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1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u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生】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出现了以下现象,在亲本杂交过程中

2、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1。由此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即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不仅如此,孟德尔还进行了测交实验,证明了自己假说的准确性。【过渡】经过以上的学习,你能归纳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吗?【新知讲解】(一)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学生】阅读课本P1920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并汇总。孟德尔热爱自然科学,有着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既善于从前人的研究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又不迷信权威。孟德尔选取了合适的杂交实验材料豌豆,这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

3、开花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过程,从而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为纯合子;豌豆还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的相对性状,因而对这些相对性状进行研究,获得的实验结果也比较可靠。孟德尔采用严密的实验分析方法,他详细记载了各世代不同性状的大量数据,在数据分析中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各种类型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遗传的规律性,这也是他胜人一筹之处。孟德尔运用其独特的科学思维方式,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并对它们进行逐代追踪。在弄清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后,再进行两对、三对甚至更多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研究。孟德尔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推理方法,例如,在研究中观察到杂交子代的显隐性、性状分离比和不同

4、性状重新组合等现象后,提出遗传因子控制性状遗传的假设,同样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和推理,又设计了许多实验方法,如测交验证法。【教师】总结总之,孟德尔的成功表明,在科学研究上想要获得成就,不仅需要有不懈探索与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二)模拟动物性状分离比的杂交实验【过渡】我们知道孟德尔实验的成功绝非偶然,大家想亲自动手实验来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表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呢? 【教师】介绍实验目的、用具和步骤: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材料用具:两个小

5、罐,分别标记甲号罐和乙号罐;100个围棋子,黑子白子各50个,黑子代表遗传因子A,白子代表遗传因子a;记录用的纸和笔。 实验步骤:1在甲号罐和乙号罐中放入两种围棋子各50个。2摇动两个小罐,使小罐内的棋子充分混合。3分别从两个罐内随机抓取一个棋子,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棋子的字母组合。4将抓取的棋子放回原来的小罐内,摇匀。5按步骤3和4重复做20次并归纳结果。【学生】听讲,明确实验目的、用具和步骤。 【教师】棋子抓取实验的分析:1两个小罐代表什么?2为什么每个小罐内的A棋子和a棋子数目都是50个?3从两个小罐内各抓取一个棋子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4将抓取的棋子放入原来的小罐内,摇匀,按步骤3、

6、步骤4重复做20次以上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讲述:1两个小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棋子和a棋子分别代表雌、雄配子。2确保雌、雄生殖细胞分别产生数量相等的A、a配子。3模拟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观察的样本足够多,减小实验误差。【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统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1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做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2中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他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2将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相比较,你认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理?【学生】讨论、交流。 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

7、结果比较,全班总的实验结果更接近预测的结果,即棋子组合类型数量比AA:Aa:aa=1:2:1,棋子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量比为3:1.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2合理。因为甲乙两个小罐内的棋子分别代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罐内分别随即抓取一个棋子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统计的样本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验证。(三)分离定律的应用【教师】分离定律既有助于人们正确的解释生物的遗传现象,也能指导动植物的育种工作,可培育出性状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此外,分离定律在医学上也有预定应用价值,我们可以运用分离定律

8、判断某些遗传病的发病概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分离定律有哪些应用?【教师】讲解1指导杂交育种步骤:第一步:按照育种的目标,选配亲本进行杂交;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第三步:有目的地选育,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即可直接在F2中选种培育。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性状: F2中的显性 性状可能是杂合子,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则必须从F2起连续自交,选择若干代(一般5代6代),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如图所示。【过渡】为什么若干代后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呢?由此可见,自交若干代后,杂合子越来越少,纯合子越来越多,为动植物的

9、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也是杂交育种常需要历时多年的主要原因。(以Aa自交为例讲解)【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比列,尝试做出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尝试绘制曲线图。2预防遗传病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父母均患病,所生孩子中有表现为正常的, 则该病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下图)( 有中生无为显性 ) 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判断方法:父母均表现为正常,所生孩子中有患病的,则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下图)(无中生有为隐性)【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课

10、堂检测】1某同学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每次抓取的彩球不一定都要放回原桶中B 实验中重复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C 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D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彩球代表雌雄配子2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B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B在实验室里做了8年“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D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3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该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C)A1/4 B1/2 C2/3 D1/3拓展延伸:1性状显隐性判断方法2如何鉴定是纯种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