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萍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文本).doc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5721485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9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萍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萍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萍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萍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萍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萍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萍乡市人民政府二一六年十二月目 录总 则1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2一、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2二、上轮规划实施与评估6三、形势与要求11第二章 指导原则和规划目标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4三、规划目标16第三章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产业布局20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20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2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布局24第四章 严格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28一、矿山开发利用保护与转型升级28二、节约集约与循环经济33三、矿业延伸产业发展34三、严格开采规划准入管理35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38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38二

2、、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42第六章 绿色矿业发展45一、加快绿色矿业发展45二、实施绿色矿山建设项目46第七章 矿业权设置区划及监督管理47一、萍乡市矿业权设置区划47二、矿业权设置区划管理50第八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53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原则和依据53二、上轮规划实施后对环境影响的评估55三、本轮规划环境影响分析57四、环境影响减缓措施66五、环境评价结论68第九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70一、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70二、健全完善规划审查制度70三、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71四、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72五、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72六、妥善解决已设矿业权与各类

3、保护区的重叠问题73 总 则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强萍乡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矿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室关于印发和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9号)等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以及江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江西省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区划、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2016-2020

4、年)、萍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地方法规和有关文件,编制江西省萍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江西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萍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萍乡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范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规划做好衔接。规划基期年为2015年,规划期2016-2020年,展望到2025年。规划适用于萍乡市所辖的行政区域,面积3831.01平方千米。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毗邻湖南省。

5、东与宜春、南与吉安相邻,西与湖南醴陵、北与湖南浏阳接壤。紧靠长株潭,对接长珠闽,是江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现辖安源、湘东两个市辖区和莲花、芦溪、上栗三个县,地理坐标: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截止2015年底常住人口190.11万。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可持续发展转型试点城市。 一、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一)矿业产值2015年萍乡市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为849.5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65%。其中矿业产值为93.95亿元(采掘和采选企业产值为93.92亿元、矿泉水企业0.03亿元);矿业延伸产业755.58亿元(煤电及炼焦产业9.22亿元、陶瓷玻璃类产业为589

6、.73亿元、水泥建材类产业为41.0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104.82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10.77亿元)。矿业及延伸产业利税总额124.08亿元,占全市利税总额44.66%。矿山企业从业人数17485人。 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对萍乡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矿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之一。(二)矿产资源现状萍乡市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产资源丰富。区内优势矿产有煤、铁、各类碳酸盐岩等,潜在优势矿产有地热、矿泉水、石膏等,特色矿产有粉石英、钴等。其中,煤炭资源在全省地位突出,享有“江南煤都”的美誉。2015年底萍乡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见专栏1-1。专栏1-1 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一览

7、表序号矿产名称矿产地数(处)大中型矿产地数(处)资源储量单位保有资源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百分比(%)1煤252万吨25484.7439172.1518.952铁164矿石万吨11864.3512609.8111.163钴矿10金属吨260.00260.005.534耐火粘土10矿石万吨20.8024.201.665熔剂用灰岩22矿石万吨3529.203976.706.276冶金用白云岩31矿石万吨8497.648590.287.437粉石英21矿石万吨763.80764.1038.918高岭土20矿石万吨118.40126.400.699石膏11矿石万吨1157.951157.9

8、511.9510水泥配料用粘土10矿石万吨180.00210.002.1011水泥用灰岩83矿石万吨10398.3311596.142.5612制灰用灰岩11矿石万吨865.20880.409.6213矿泉水70立方米/日526.50526.503.9514地热11立方米/日220022000.01合计7116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有用矿产46种(含亚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14种,列入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地71处,其中中型16处,小型55处。截至2015年底,全市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30%以上的有:粉石英等;10%以上的有:煤、铁、石膏等。萍乡具有本地特色矿种有地热、矿泉水、各类碳酸盐

9、岩。萍乡市矿产资源基本特点有:1.煤炭、粉石英资源在省内具有优势,水泥用灰岩等非金属矿资源潜力大;2.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 3.铁矿资源较丰富,但品位低,选矿难。(三)勘查现状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效勘查许可证41个,其中详查及以上11个,勘查区总面积为178.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4.66%。全部为省国土资源厅发证,其中:煤炭1个、铁矿10个、铜矿21个、铅矿1个、钼矿1个、银矿1个、滑石矿1个、石膏矿1个、饰面用板岩1个、地热3个。铁矿探矿权主要分布在莲花县六市-蕉叶冲-寒山乡、芦溪县马鞍寨等地;铜矿探矿权主要分布在上栗县志木山-亭子岭、长平乡、湘东区排上镇-白竺-

10、芦溪县长丰乡、莲花县坳下、荷塘、升坊、三板桥等地;地热探矿权主要分布在武功山地区。(四)开发利用现状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8种,已开发利用的矿区数(或矿产地数)58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矿山277个,采矿许可证总面积208.7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5.45%。大型矿山10个(水泥用灰岩1个,建筑用石料9个),中型矿山8个(煤矿2个、铁矿2个、水泥用灰岩1个、石膏1个、建筑用石料矿山2个),小型矿山84个,小矿174个。省发证矿山158个,其中,煤炭132个、铁矿17个、水泥用灰岩2个、矿泉水7个。市发证矿山24个,其中,高岭土1个、陶瓷土1个、石膏1个、水泥用灰岩1

11、4个、石英岩1个、方解石1个、熔剂用灰岩1个、制灰用灰岩1个、冶金用白云岩2个、白云岩1个。县、区级发证矿山95个,包含建筑石料用灰岩91个、建筑用辉绿岩2个、建筑用花岗岩1个和砖瓦用页岩1个。2015年,全市开采矿石总量为1185.81万吨,其中:采选矿山17个,主要为铁矿,年产矿石量22.00万吨;采掘矿山253个,其中地下开采矿山132个,主要为煤矿,年产量616.00万吨,露天开采矿山121个,主要开采矿种为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制灰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建筑用石料等矿产,年产矿石量541.41万吨;矿泉水7个,年产量6.40万吨。(五)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萍乡市矿山在长期矿产资源开发

12、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矿山在基建和采矿过程中,造成地形、地貌景观、水资源、植被、耕地的破坏和损毁,厂矿设施、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地面塌陷、及次生地质灾害等造成的土地占用和损毁等。截至2015年底,累计矿山占用和损毁的土地总面积为4078公顷,其中历史遗留矿山为1607公顷。截至2015年底,剩余还需治理恢复的矿山占用和损毁的土地总面积为975公顷,其中历史遗留矿山83个、面积493公顷。剩余还需复垦的矿区土地面积117公顷,其中历史遗留矿山102公顷。剩余还需治理的废石堆放量3797.15万吨,尾砂存放量107.97万吨。近年来,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加强,矿山企业地

13、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意识不断提高,绝大多数矿山编制了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规范生产。各级财政加大投入,积极开展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但是地质环境治理任务仍较艰巨。二、上轮规划实施与评估(一)矿业产值2007年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为280.55亿元(其中矿业产值为73.19亿元),二轮规划指标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为520.99亿元, 2015年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为849.53亿元(其中矿业产值为93.95亿元),完成率163.06%,矿山企业后续深加工和延伸产业进一步壮大。(二)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1.基础地质调查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程

14、度明显提高。截至2015年底,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3.5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完成8.5幅。二轮规划期间,基础地质调查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见专栏1-2。专栏1-2 基础地质调查完成情况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名称累计覆盖率(%)二轮规划指标完成率(%)备注2007年底前二轮规划指标2008-2015年实际1:5万区域地质调查37.6944.85100222.971:5万矿产地质调查21.16-62.24-二轮规划期间,基础地质调查指标超额完成,研究程度明显提高。2.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显著,资源保障程度稳步提高。第二轮规划期间,勘查投资2.5亿元以上,其中财政资金1.8亿元,实施了对煤、铁、金

15、、铜多金属、地热、石膏、粉石英、水泥用灰岩等勘查项目22项,新增矿产地20处,其中中型矿产地4处。主要完成新增矿产资源储量指标见专栏1-3。专栏1-3 二轮规划期间矿产资源勘查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矿种计量单位二轮规划预期指标2008-2015年实际完成率(%)备注新发现矿产地个1520133.33其中大中型矿产地个-4-主要矿产新增资源储量煤原煤亿吨2.21.0246.36 铁矿石万吨50007283.52145.67水泥用灰岩万吨150005559.5037.06 石膏万吨-1157.95-粉石英万吨-151.49-地热立方米/日20002200.00110.00二轮规划期间,新增矿产地、

16、铁、石膏、粉石英等矿产超额完成二轮规划指标。其中萍乡市天子山矿区铁矿(扩界)、芦溪县马鞍寨矿区铁矿新增资源储量6661.86万吨,资源储量规模均达到中型;萍乡市湘东区西园石膏矿新增资源储量1157.95万吨,资源储量规模达到中型;芦溪县万龙山华云地热水新增资源储量2200立方米/日,达到大型。(三)开发利用与保护2015年主要矿产品产量及二轮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见专栏1-4。专栏1-4 二轮规划期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项目2015年矿山数(个)其中大中型矿山数(个)单位2007年产量 2015年 规划指标2015年产量2008-2015年平均产量开采总量27718万吨2459.9

17、1 3596.32 1185.81 1540.42 煤1322原煤万吨853.95 1032.90 616.00 677.80 铁172矿石万吨75.03 87.51 22.00 57.45 水泥用灰岩162矿石万吨328.87 1458.00 171.23 270.34 粉石英-矿石万吨0.06 43.20 -1.05 制灰用灰岩1矿石万吨19.00 22.16 1.25 10.85 熔剂用灰岩1矿石万吨-30.00 10.00 12.44 冶金用白云岩3矿石万吨-14.00 14.40 13.25高岭土 (陶瓷土)2矿石万吨-197.51 -10.26 玻璃用石英岩1矿石万吨-0.72 0

18、.72 石膏11矿石万吨-方解石1矿石万吨-2.40 建筑用石料9411矿石万吨465.00 559.17 343.81 453.40 砖瓦用页岩1矿石万吨23.80 34.31 -20.12 矿泉水7流量万吨67.00 78.14 6.40 10.34 我市煤矿小矿居多;铁矿品位较低,选矿难度大;加上市场对矿产品需求降低,导致煤、铁等主要矿产品产量降低。(四)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1.矿山结构数2007年底矿山总数507个,大中型矿山比例为1.38%。矿产地储备0个,绿色矿山0个;2015年实际矿山总数为277个,大中型矿山实际比例为6.50%,矿产地储备0个,绿色矿山4个。二轮规划指标

19、完成情况见专栏1-5。专栏1-5 矿山结构、矿产地储备和绿色矿山建设完成情况表名称单位2007年现状二轮规划指标2008-2015年实际完成完成率(%)指标属性矿山结构矿山总数个507325277117.33预期性其中大中型矿山数个7521834.62预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1.3816.006.5040.63预期性矿产地储备数个0-0-预期性绿色矿山数个0-4-预期性其中矿山总数超额完成二轮规划指标。2.矿山“三率”指标主要矿山的“三率”指标完成情况见专栏1-6,矿山开采回收率指标基本完成,但铁矿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专栏1-6 二轮规划期间矿山“三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三率”

20、指标方式2015年矿山数(个)代表矿种2007年现状2008-2015年指标2015年实际完成率(%)采矿回采率(%)露采121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用石料、砖瓦用页岩828792100坑采149煤、铁80.58686100平均818687100选矿回收率(%)磁选17磁铁、赤铁矿-58-平均-58-综合利用率(%)低品位矿17磁铁、赤铁矿-49-平均-49-3.绿色矿山建设截至2015年底,我市实施了4个绿色矿山试点,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1个(江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源煤矿),省级绿色矿山3个(萍乡市芦溪县源南利发煤矿、芦溪县升华煤矿、萍乡市鸡冠山垦殖场南源煤矿),促进了萍乡市绿色矿业

21、发展。(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008-2015年,实施了26项矿山地质环境专项治理工程,共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32645万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得到加强,二轮规划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完成情况见专栏1-7。专栏1-7 二轮规划期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底累计治理面积2008-2015年新增规划指标2008-2015年新增实际完成面积完成率(%)指标属性1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总面积公顷-4727310365预期性2其中新增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面积公顷-1114-约束性3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公顷-112171063约束

22、性4其中新增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面积公顷-824-预期性萍乡市作为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资金大力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点工程,成效明显,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显著好转。省人大通过立法确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障机制基本建成,累计存储保证金7702.59万元。积极开展矿山公园建设,新增安源国家级矿山公园。(六)上轮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上轮规划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地热、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程度偏低,粉石英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有待加强;(2)矿山结构不尽合理,矿山数量依旧偏多,大中型矿山比例仍然偏低,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23、;(3)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欠账较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任务艰巨。三、形势与要求(一)矿产资源形势当前,我国矿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矿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矿业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基本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资源维持中高位需求。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矿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管理改革任务紧迫。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将向中高收入发展时期和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迈进,将是我省经济快速发展时

24、期,预期GDP年均增速8.5%左右,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对我省矿产资源需求产生较大的拉动效应,主要矿产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我省优势矿产资源储量消耗过快,紧缺和能源矿产供需矛盾突出,新增资源储量增速放缓,资源接续后备勘查基地紧张,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振兴发展、绿色崛起、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发展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赣西经济区、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的设立,以及国家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小康赋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是振兴萍乡市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活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

25、革和煤炭、钢铁行业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产业政策的新形势下,给资源型城市萍乡迎来了新的挑战,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对矿业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二)要求1.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加大勘查力度,提升我市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一是开展芦溪县武功山周边的地热、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借助武功山旅游产业,发展地热温泉疗养和生态绿色旅游产业;二是加强我市粉石英、滑石(滑石粘土)等优势非金属资源的勘查开发;三是重点开展志木山及外围的铜多金属矿、莲花县高几冲的铜钨矿等金属矿产的勘查,为开发利用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为我市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争取探明并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基地

26、。2. 经济结构显著改善,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完善矿业产业链延伸。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全市矿业经济布局,重点发展和优化萍乡市的矿业规模及产业链延伸。大力推动煤炭、钢铁、工业陶瓷、水泥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长株潭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集约化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精深加工。3.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争取专项资金,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升新建矿山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制度,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垦的监管力度。加

27、大绿色矿山建设,营造矿业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局面。第二章 指导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矿产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指导方针,紧密围绕萍乡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28、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规划管理为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西省矿产资源部署与要求,科学规划勘查开发布局,合理调控开发总量,优化煤炭钢铁产业,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做强做大非金属产业,加快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地热及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资源型矿业城市。为我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资源后盾。二、基本原则1.坚持需求导向,服务经济发展。立足萍乡市经济社会和矿业发展需求,以增强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为目的,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9、形成区域矿业经济优势,服务于萍乡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提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引导矿山实现无尾排放,按照“边开发、边治理”的原则,推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3.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应用高新技术,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发展高新矿业,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提升我市矿业经济质量。4、坚持转型升级,实现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

30、优化矿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矿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我市各区域矿业的特色发展,实行差别化管理,促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 坚持交流合作,实现开放共赢。深化“走出去”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市外资金和资源,建立矿产资源供给体系,形成大区域经济互补,促进矿业持续发展。6、坚持共享发展,实现矿地和谐。坚持服务民生优先,政策举措向群众利益倾斜。推行矿地和谐,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的统一,实现公平、正义、共享。三、规划目标(一)2020年规划目标1.矿业产值目标2020年,预计全市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达1137.00亿元,比2015年增长287.47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其中矿

31、业产值为107.00亿元(采掘和采选企业产值为104.30亿元、地热、矿泉水企业2.70亿元);矿业延伸企业的产值1030.00亿元(煤电及炼焦产业12.00亿元、陶瓷玻璃类产业为797.00亿元、水泥建材类产业为58.00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146.00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17.00亿元)。2.基础地质调查目标落实上级规划在本市部署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2020年主要预期性指标见专栏2-1。同时,开展页岩气、煤层气、地热等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专栏2-1 主要基础地质调查预期性指标表工作类别2015年累计覆盖率(%)新增图幅数(幅)新增调查面积(km2)2020年规划累计覆盖率(%)

32、1:5万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031047.2827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013831.01100.003.矿产资源勘查目标2020年预期新增矿产地10个,其中大中型矿产地1个,矿产资源勘查主要预期性指标见专栏2-2。专栏2-2 主要矿种地质勘查预期性指标项目计量单位二轮期间新增2020年预期新增矿产地个2010其中新增大中型矿产地个41主要矿种新增资源储量铜铜万吨05.00粉石英矿石万吨151.49300.00高岭土(陶瓷土)矿石万吨0300.00滑石(滑石粘土)矿石万吨0500.00石膏矿石万吨1157.95500.00地热立方米/日2200.003000.00矿泉水立方米/日01

33、500.00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2020年,预期全市矿山开采总量、主要矿种开采量等指标见专栏2-3。专栏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指标指标名称2015年矿山数(个)计量单位2015年2008-2015年平均2020年2020年矿山数(个)开采总量277万吨1185.81 1540.42 2649.00 245主要矿种开采总量煤132原煤万吨616.00 677.80 400.00 60铁17矿石万吨22.00 57.45 200.00 20水泥用灰岩16矿石万吨171.23 270.34 600.00 17制灰用灰岩1矿石万吨1.2510.8510.001石膏1矿石万吨0030.00

34、1粉石英0矿石万吨01.05 20.00 3高岭土(陶瓷土)2矿石万吨00100.00 4冶金用白云岩3矿石万吨14.4013.2520.003熔剂用灰岩1矿石万吨10.0012.4410.001方解石1矿石万吨02.403.001石英岩1矿石万吨0.720.721.001滑石(滑石粘土)0矿石万吨0025.00 4建筑用石料94万吨355.18 453.40 800.00 82砖瓦用页岩1万吨020.12 300.00 35矿泉水7流量万吨6.40 10.34 30.00 10地热水0流量万吨00100.00 25. 矿山结构、矿产地储备和绿色矿山发展目标2020年,预期矿山数量不超过245

35、个,矿山总数相比2015年减少10%以上,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12%以上,新建8个以上绿色矿山,按照上级规划部署,规划期内,区内未划定矿产资源保护与储备区。见专栏2-4。专栏2-4 矿山结构、矿产地储备和绿色矿山发展指标表名 称单位2015年现状2020年规划指标属性矿山结构矿山数个277245预期性其中大中型矿山数个1829预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6.5012预期性矿产地储备数个00预期性绿色矿山数个48预期性6.矿山“三率”目标至2020年,矿山“三率”约束性指标为:开采回采率达标率达到90%以上,选矿回收率达标率达到80%,综合利用率达标率达到55%,见专栏2-5。专栏2-5 矿山“三率”约

36、束性指标表矿山“三率”代表性矿种2015年现状(个、%)2020年预计(个、%)矿山数达标矿山数达标率矿山数达标矿山数达标率开采回采率煤、铁、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石料、砖瓦用页岩等2702087723321490选矿回收率铁171376201680综合利用率铁17847201155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2020年,预期新增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总面积497公顷,其中约束性指标为:新增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面积329公顷;新增矿区土地复垦面积53公顷。见专栏2-6。专栏2-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7年前累计治理2008-2015年间完成2015年底前

37、剩余还需治理的面积2016-2020年间预计指标属性1新增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面积公顷-3103975497预期性2其中新增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面积公顷-1114493329约束性3新增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公顷-71011753约束性4其中新增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面积公顷-10248预期性(二)2025年展望展望2025年,基础地质调查水平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及矿业延伸产业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矿山地质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应进一步提高。第三章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产业布局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一

38、)区域综合分区与勘查开发的主要方向萍乡市属于省级规划中区域综合分区的赣西地区。该区是江西省重要的传统工业基地,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根据萍乡市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勘查成果和矿业经济发展现状,结合萍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显著改善、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的总体目标,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功能定位,矿业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优先;优化煤炭和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化解不合理产能;大力发展特种陶瓷、多功能玻璃等特色非金属产业;推动武功山地热、矿泉水及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建成温泉疗养基地。到2020年矿业及延伸产业预期实现产值11

39、37亿元。(二)勘查开发总体布局依据我市矿产资源区域综合分区勘查开发方向,以分区内优势和特色矿种为重点,以现有资源和产业为基础,结合本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市场对矿产品需求,来规划各分区的勘查开发目标,并进行勘查开发总体布局(见专栏3-1)。专栏3-1 勘查开发主要目标与勘查开发总体布局一览表区域综合分区勘查开发主要目标勘查开发总体布局重点勘查区基地与矿业经济区重点矿区赣西地区(萍乡市)勘查目标:铜金属量5万吨、粉石英300万吨、高岭土(陶瓷土)300万吨、滑石(滑石粘土)500万吨、石膏500万吨、地热3000立方米/日,矿泉水1500立方米/日,大中型矿产地1个开发目标:预期年处理矿石量

40、:原煤400万吨、铁200万吨、水泥用灰岩600万吨、粉石英20万吨、高岭土(陶瓷土)100万吨、滑石(滑石粘土)25万吨、石膏30万吨、预期年开采地热水100万吨、矿泉水30万吨预期产值: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1137亿元落实省级重点勘查区2个:武功山地区地热重点勘查区、宜春-芦溪地区粉石英重点勘查区划定市级重点勘查区2个:湘东区排上-广寒寨地区石膏、硅石重点勘查区、莲花县湖上-良坊地区滑石(滑石粘土)重点勘查区落实省级资源产业基地1个:武功山地热资源产业基地划定市级矿业经济区1个:上栗县东源地区建材矿业经济区划定市级重点矿区3个:上栗县东源大桃源水泥用灰岩矿区、萍乡市湘东区西园石膏矿区、芦

41、溪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银河京竹水泥灰岩矿区(三)勘查开发基地与矿业经济区建设根据我市矿产资源区域综合分区的勘查开发方向、目标与重点工作布局,结合现有优势和特色矿种的资源产业,加大勘查开发基地与矿业经济区的建设力度。落实省级资源产业基地1个,划定市级矿业经济区1个。(见专栏3-2)。专栏3-2 萍乡市资源产业基地与矿业经济区建设一览表区域综合分区基地或矿业经济区名称类别面积(Km2)主攻矿种勘查开发2015年现状2020年预期目标赣西地区(萍乡市)武功山地热资源产业基地(萍乡地区)省级370.29地热、矿泉水保有资源储量:矿泉水484.5立方米/日、地热水2200立方米/日年开采:矿泉水6.00万吨

42、产值:0.03亿元新增资源储量:地热水3000立方米/日、矿泉水1500立方米/日新增大中型矿产地:1处预期年开采:地热水100万吨、矿泉水28万吨产值:2.70亿元上栗县东源地区建材矿业经济区市级66.19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石料保有资源储量:水泥用灰岩2805.5万吨大中型矿产地:1处年处理矿石量:水泥用灰岩76.00万吨、建筑用石料30万吨产值:0.24亿元预期年开采:水泥用灰岩220万吨、建筑用石料55万吨产值:0.65亿元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一)调查评价与勘查布局1.重点调查评价区落实上级规划重点调查评价区2个,总面积2342.62平方千米,见专栏3-3。专栏3-3 萍乡市重点调查评价区一览表名称位置面积(km2)主攻矿种主要工作内容预期成果萍乡-丰城页岩气、煤层气重点调查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