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20年).pdf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5721499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36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20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20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20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20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20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0820202020 年年) 邵阳市人民政府邵阳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二一年九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二、矿产资源概况 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四、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五、上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六、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能力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第三章 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近期目标(2015 年) 三、目标年目标(2020 年)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二、矿产资源勘查 三、勘查

2、规划分区与勘查规划区块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三、开发利用规划分区与开采规划区块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五、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六、矿产资源保护 第六章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一、新建矿山生态环境准入与保护 二、现有和闭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 四、矿山环境恢复重点治理工程 第七章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 一、矿产资源勘查的调查与监测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与监测 三、矿产资源储量动态变化的调查与监测 四、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及恢复治理的调查

3、与监测 五、矿业秩序、矿业权市场建设的调查与监测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附附 图图 目目 录录 序号图号图 名 比例尺 1 1 邵阳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25 万2 2 邵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125 万3 3 邵阳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 125 万4 4 邵阳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 125 万5 5 邵阳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 125 万6 6 邵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125 万7 7 邵阳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 125 万8 8 邵阳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125 万附表目录附表目录(单独成册)(单独成册) 附表 1 截至 2007 年邵阳市主

4、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 2 截至 2007 年邵阳市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 3 2007 年邵阳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 4 2007 年邵阳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 5 截至 2007 年邵阳市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 6 截至 2009 年邵阳市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 7 邵阳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 8 邵阳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 附表 9 邵阳市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 附表 10 邵阳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 附表 11 邵阳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 附表 12 邵阳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附表 13 邵阳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5、附表 14 邵阳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附表 15 邵阳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 附表 16 邵阳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 附表 17 邵阳市土地复垦规划表 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0820202020 年)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根据国土资源部对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工作部署和统一安排,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开展全省第二轮市、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并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

6、知(湘国土资办发20098 号)和关于湖南省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09151 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年)、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邵阳市各相关行业和部门发展规划,编制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 2007 年为基期年,规划期为 20082020 年,以 2015 年为近期目标年,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重点规划至 2015 年。 规划适用于邵阳市所辖行政区域范围。 规划对邵阳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

7、保护、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是邵阳市至 2020 年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制定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各类专项规划和编制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加强宏观调控、体现国家产业政策、落实矿业权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 规划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由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 第一章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现状与形势 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邵阳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水上游,东邻衡阳,南接永州和广西桂林,西连怀化,北靠娄底,地理坐标:东经 1094911205,北纬 25582740。辖一市八县三

8、区,面积 20829.6 km2。截止 2007 年底,全市总人口 749.60 万。 邵阳市属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北、西、南三面高山环绕,中、东丘陵起伏,山间盆地镶嵌其中,呈由南西向北东倾斜的盆地地貌。境内溪流密布,资水干流自南西向北东呈“Y”字型流贯全境。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区内交通便利,全市“两小时交通经济圈”已基本建成,娄邵铁路、洛湛铁路、潭邵高速、邵怀高速、邵永高速和建设中的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铁、邵衡高速、邵安高速、洞新高速等构成了我市交通运输的基本格局,通达四方的道路交通网正加快推进。 邵阳市位于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南缘,长株潭三加五经济圈西南。2007

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475.91 亿元,同比 2006 年增长 11.6%,三次产业结构依次为 28.130.641.3。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邵阳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关键阶段。 二、矿产资源概况二、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产资源现状(一)矿产资源现状 邵阳市矿产资源丰富。截至 2007 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资源 74 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 61.67%;35 种探明了一定的资源储量,占全省探明矿种数量的42.17%;全市共发现矿产地 645 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床 229 个;23 个矿种的146 个矿床探明资源储量已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其中大型矿床 7 个,中型 18

10、 个,小型及零星矿 121 个。煤、铁、锰、铅、锌、锑、镉、金、硫铁矿、石膏、滑石、灰岩等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在湖南省各具优势,其中滑石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硫铁矿、石膏居全省第二位,锰、锌矿居全省第三位。煤层气、铜、钨及花岗岩等矿产找矿潜力较大,属我市潜在优势矿产。全市保有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总计达 3128.24 亿元。 (二)矿产资源特点(二)矿产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 74 种,涉及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等六大类,保有储量居全省前 5位的矿产有 12 钟。 2、构造控矿明显,矿床(点)成带分布。邵阳市地处两大构造单元接合部位,

11、矿床(点)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西部、北部、南东部三个隆起带基本控制了区内内生金属矿产的分布,中部凹陷区则控制了外生沉积矿产的产出,穿越本区的基底断裂起着明显的控岩控矿作用。 3、主要矿产分布不均衡,且相对集中。煤、锰、铅、锌、金、锑等矿产在全市的分布不均衡,保有储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矿区。 4、小矿多、大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保有资源储量中资源量多,基础储量偏少。 5、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较大,找矿潜力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煤、铁、锰、金、石膏、灰岩等本市优势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高、资源较集中,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锑、铅、锌、钨等矿产找矿潜力大。 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三、矿产

12、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一)矿产资源勘查现状(一)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1、基础地质调查与评价现状 完成覆盖全市的 150 万区域重力、航磁测量和 120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区域重力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完成全市成矿远景区划和 120 万邵阳幅、洞口幅、城步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调查、区域物化探测量分别完成了 29 个、15 个、13 个图幅,分别占全市面积的43.95%、21.05%、16.03%;完成邵阳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邵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 年)和邵阳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报告等。基础地质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开展全市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

13、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邵阳市矿产资源勘查总体工作程度较低,已发现的 645 个矿产地大部分处于预查或踏勘阶段。全市有探明资源储量的 229 个矿床中,工作程度达到勘探的有 50 个,详查 55 个,普查 124 个。煤、石煤、铀、铁、锰、钒、铜、铅、锌、钨、锑、锡、镍、钼、汞、金、银、镉等能源、金属矿产及萤石、灰岩、硫铁矿、磷、滑石、石膏、陶瓷土、水泥配料用粘土、辉长岩、钾长石、矿泉水等非金属和水气矿产有探明资源储量。 20012007 年,全市共实施矿产勘查项目 80 个,其中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 56 个;地质勘查总投入 10869.57 万元,其中国家投入 396

14、7 万元,社会投入6902.57 万元。发现了如新邵县大新金矿、新邵县梨树坳铅锌矿、绥宁县寨市铁矿和新宁县姚家冲锑矿等矿产地。通过勘查工作,扩大了如新邵县龙山金锑矿区、短陂桥煤矿区、邵阳县三比田煤矿区等矿区的储量规模。 截止 2007 年底,全市持证探矿权 65 个,勘查矿种包括煤、铁、锰、铜、铅、锌、锑、金、石膏等,其中主要勘查矿种探矿权数量为:煤 19 个,金 14个,锑 9 个,铁 7 个,锰 5 个,铜 5 个。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07 年,全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 23 种,持证矿山 753 家,其中省级发证矿山 198 家、市级 50 家、县级

15、 505 家。按矿山规模划分,大型矿山 1 家,中型矿山 3 家,小型及小矿山 749 家。全市矿山设计生产能力 2315.74 万吨,实际年产矿石量 1684.26 万吨,从业人员累计 3.4 万人,矿山工业总产值 16.89亿元。2007 年全市限额以上采选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8.48 亿元。 (1)能源矿产:以煤炭开发利用为主。煤炭是我市主要开发矿种之一,开发强度大,矿山数量多。截至 2007 年底,全市共有煤矿山 111 家,其中生产矿山 104 家,从业人员 2.33 万人,年产原煤 281.72 万吨,总产值 12.09 亿元。建立了牛马司、龙江、石下江、常乐等原煤生产基地和邵东

16、焦炭生产基地。 (2)黑色金属矿产:以锰矿开发利用为主,铁矿次之。截至 2007 年底,全市共有锰矿山 10 家,其中生产矿山 4 家,从业人员 449 人,年产锰矿石 10.79 万吨,总产值 0.31 亿元,建立了洞口江口锰矿生产基地和新邵 703 厂锰深加工基地;全市共有铁矿山 7 家,其中生产矿山 5 家,从业人员 401 人,年产铁矿石 21.5 万吨,总产值 0.55 亿元。 (3)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矿种有铜、铅锌、锑、金,综合回收钨、锡矿。截至 2007 年底,全市共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山 19 家,其中生产矿山 13 家,分别为铜矿山 2 家,铅锌矿山 4 家,锑

17、矿山 4 家,金矿山 3家;年产铜矿石量 7.4 万吨,铅锌矿石量 1.9 万吨,锑矿石量 47.5 万吨,金矿石量 51.3 万吨。从业人员 1515 人,年总产值 2.26 亿元。建立了邵东铅锌矿、龙山金锑矿、新邵冶炼厂等铅锌、锑采选冶工业基地及新邵黄金生产基地。 (4)非金属矿产:我市非金属矿产丰富,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深加工程度低。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水泥灰岩、溶剂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石膏、滑石、硫铁矿、玻璃用石英岩、花岗岩、长石、陶瓷土、硅灰石、砂石、砖瓦用粘土、页岩等。全市非金属矿山企业 605 家,其中生产矿山 455 家,年产矿石 1200 余万吨,从业人员

18、 8350 人,年产值约 4 亿元。建立了龙须塘、隆回石门等水泥生产基地和邵阳县常乐石膏矿生产基地。 (5)水气矿产:全市仅有矿泉水生产企业 1 家,年采矿泉水 0.42 万立方米。 四、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四、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业活动对我市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矿山地质灾害:全市有 109 座矿山发生了地质灾害 302 处,其中崩塌5 处、滑坡 14 处、泥石流 9 条、地面塌陷 194 处、地面沉降 74 处、地裂缝 5条、矿坑突水 1 处。影响范围达 480.03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3541.2 万元。 (2)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全市该类

19、地质环境问题较为普遍,各矿山都或多或少存在占用破坏土地的情况。据统计,全市矿山累计破坏土地资源 1534.8 公顷。按开采矿种来计,煤矿山最为严重,累计占用破坏土地 711.72 公顷,占破坏土地总面积的 46.4%;按破坏方式来计,以矿山工程建设占用土地最大(459.7 公顷),占破坏土地总面积的 30%,其次为地面变形(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破坏,累计破坏土地 419.77 公顷,占破坏土地总面积的 27.4%。 (3)影响及破坏地下水资源:该类问题主要发生在岩溶较发育、地下水活跃的矿区内。如武冈市文坪龙江煤矿区、邵东牛马司煤矿区,两矿区内的矿山开采活动累计影响地下水资源范围达 42

20、1.2 公顷,致使地下水水位最大下降达470m。矿山开采造成大量水井、泉、池塘干涸,上万人喝水困难。 (4)水土污染:全市存在水土污染的矿山有 232 座,其中污染严重的矿山有 3 座,污染中等的矿山有 112 座,污染较轻的矿山有 117 座。全市水土污染总面积 249.69 公顷,污染水体线性长度达 49.75km。 近年来,各地加强了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一些重点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五、上轮矿五、上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我市上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自 2003 年发布实施以来,初步形成了以商业性矿产勘查为主体、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

21、商业性矿产勘查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和勘查出现了投入增长、部分矿种储量增长的可喜局面。规划在调控全市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优化调整矿业总体布局以及矿山结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市矿产资源供需基本保持平衡,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矿权重叠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减少,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得到明显加强。规划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视程度;通过落实规划对新建矿山的各种准入条件,有效地从源头上保护了矿山生态环境,同时,全市老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矿山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部分矿区生

22、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能力六、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能力 1、煤 邵阳因工业基础薄弱,属煤炭低消耗地区,人均消费量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7 年全市原煤产量 281.72 万吨,消费量 244.85 万吨。规划期内全市煤炭消耗量将伴随经济增长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即将于 2012 年投产的宝庆火电厂一期 260 万千瓦机组年需标准煤 280 万吨,届时,我市煤炭供应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到 2015 年,通过矿山扩能改造,全市煤炭产量将达到 400 万吨,消耗量达到 580 万吨,年需外调入煤炭 180 万吨。 截至 200

23、7 年底,全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 27084.04 万吨,其中基础储量 17398.01 万吨。从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看,绥宁、城步等县为缺煤地区;从煤炭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我市仍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全市主要生产矿山除铁箕山煤矿、龙坪煤矿、肖家冲煤矿、新东煤矿等煤矿外,资源保障能力均较强。 2、铁 2007 年全市铁矿石产量 21.5 万吨。2009 年湖南华菱钢铁公司在洞口县江口建立了采选一体化的江口铁矿,年采选铁矿石 42 万吨。预计 2015 年全市铁矿石产量 70 万吨。 截至 2007 年底,全市铁矿石保有资源储量 7255.51 万吨,其中基础储量 345.17 万吨。江口铁矿、界头炉铁矿

24、等主要矿山资源保障能力强。 3、锰 2007 年全市锰矿石产量 10.79 万吨。锰矿为我市优势矿种,属重点开发利用矿种之一,规划期内将稳步发展其采选和深加工业,预计 2015 年全市锰矿石产量 14 万吨。 截至 2007 年底,全市锰矿石保有资源储量 2116.7 万吨,其中基础储量 546.4 万吨。锰矿资源保障能力强。但因本市锰矿以贫矿为主,规划期内需加强对优质锰矿的勘查。 4、铅锌 我市铅锌矿开发利用程度低,2007 年全市铅锌矿石产量仅 1.9 万吨。新邵白云铺铅锌矿区因受制于地下水流量过大的问题,规划期内难以规模开采。预计 2015 年全市铅锌矿石量产量 14 万吨。 截至 20

25、07 年底,全市上表铅、锌金属量保有资源储量分别为 17.53 万吨和43.64 万吨,其中基础储量分别为 1.40 万吨和 2.22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新邵白云铺铅锌矿区。主要矿山中的高桥铅锌矿和石株桥铅锌矿保有储量不足,急需实施边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工作。 5、锑 邵阳是湖南省重要的锑矿生产和加工地区之一,2007 年全市锑矿石产量 47.5 万吨。锑矿属国家总量控制的矿种,矿山开采指标由省国土资源厅分年度下达。预计 2015 年全市锑矿石产量与 2007 年相当。 截至 2007 年底,全市锑金属保有资源储量 9.31 万吨,其中基础储量 2.64万吨。2010 年省国土厅下达我市

26、锑精矿产量 4470 吨。全市锑矿资源保障程度不高,仅能满足未来十余年开采。规划期内需加强锑矿勘查工作。 6、金 金矿为我市优势矿种,规划期内将加大金矿的开发力度。龙山金锑矿、高家坳金矿在规划期内资源开采有保障,且其周边仍有找矿潜力。大新金矿区是我市近年勘查工作的重大成果,预测金金属量 30 吨,规划期内拟进行规模开采。总体上看,我市金矿资源保障能力较强,且仍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2007 年全市开采金矿石量 51.3 万吨,预计 2015 年全市金矿石量产量 80万吨。 7、非金属矿产 规划期内水泥用灰岩、石膏、硫铁矿、建筑用砂石粘土等非金属和建材类矿产可充分满足邵阳市经济发展的需求;磷等矿产

27、供应量小于需求量,需依赖市外市场补充供给。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地质工作滞后,勘查投入不足 全市基础地质工作滞后,特别是 15 万区域地质和矿产调查完成比例不高、部分重要成矿远景区的矿产调查评价工作尚未开展,制约了矿产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国家和省级专项财政投入到邵阳市的资金较少,社会勘查资金总量小、较分散;部分重要矿产的消耗量高于新增探明资源储量,接替资源不足。 2、矿业布局和矿山结构不尽合理,开发利用方式未实现根本转变 一是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现象仍然存在,部分采矿权的设置和布局不尽合理;二是矿业产业重采掘、轻加工,以销售原矿为主,精深加工落后,

28、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三是矿山“三率”总体水平不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治理难度大 矿业活动对我市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且部分矿区较为严重;矿山重开采、轻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思想仍然存在;部分开采复杂矿区环境治理责任人落实不清,老矿山和闭坑矿山遗留问题多、治理工程量大、资金少、难度大;矿山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 4、上一轮规划实施强制性不够,规划实施和管理的难度大 上一轮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各项指标多数未能实现,规划实施管理手段较少,强制性不够,实施措施有待加强;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对规划的法律效力、规划体系以及规划的实施、监督等都未作出明确规

29、定,影响了规划的实施效果;规划难以跟上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实施监控程序缺失或力量不够,人员、技术和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造成规划实施和管理的难度大。 第二章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促进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贯彻落实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年),切实提高矿产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加

30、大对我市紧缺和优势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力度,加快矿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原则二、规划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规划的原则 科学评价邵阳市矿产资源的现状与形势,合理设置规划各类目标,突出规划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实施管理的可操作性,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 2、坚持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统一的原则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统筹全市矿产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努力实现资源新增与消耗的动态平衡;保护优势矿产资源和暂难利用矿产资源,严格执行省厅

31、下达的保护资源开采指标;集约节约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提高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 3、坚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的原则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也要坚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充分、灵活运用市场的杠杆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优化资源利用结构、规模和布局,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有序进行,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坚持

32、服从上级规划并与各相关行业规划合理衔接的原则 规划以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年)、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为依据,贯彻落实上级规划中的目标、指标和措施,并与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相关规划合理衔接。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一、总体目标 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评价力度,提高全市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加大对紧缺矿种和优势矿种的地质勘查工作,力争重要矿产资源及大中型危机矿山的接替资源找矿取得突破;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强化矿产资源的保护与节约,使矿产资源对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3、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有偿开发,实现矿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与综合开发,资源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调整矿业布局和矿山企业结构,减少矿山总量;加大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提高矿区土地复垦率;实现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近期目标(二、近期目标(20152015 年)年)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 配合国家、省完成安排在邵阳市辖区内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项目,提高全市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开展苗儿山、白马山等重要成矿远景区

34、(带)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新发现一批找矿靶区;进一步加大对铅锌、锑等紧缺矿种和煤、富铁矿、优质锰、铜、金、石膏、硫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显著增长;开展大、中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缓解矿山资源危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财政勘查投资,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的稳定供给。 20082015 年,通过勘查工作,全市主要矿产新增推断以上资源储量:煤 1 亿吨(含资源量升级),铁矿石 1600 万吨,锰矿石 500 万吨,铅锌金属量10 万吨,锑金属量 5 万吨,金金属量 33 吨(含大新金矿区),石膏 2000 万吨,硫铁矿石 500 万吨。同时,对一部分控制程度较低的

35、矿产地进行储量升级勘查,以提供开发基地;储备一批可进一步工作的勘查基地和预测资源量。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目标(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目标 (1)按照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年度开采指标,继续调控锑、钨等保护性矿种的开采总量。 (2)在全市 2009 年已设 860 个采矿权(据矿业权核查数据)的现状下,通过自主退出、强制关闭、兼并重组整合等方式,到 2015 年,全市采矿权总数控制在 554 个以内(其中煤矿采矿权 100 个以内),中型以上矿山企业 5 家以上;全市固体矿产开采总量达 1900 万吨左右,其中煤矿 400 万吨,铁矿石 70万吨,锰矿石 14 万吨,铜矿石 15

36、万吨,铅锌矿石 14 万吨,锑矿石 50 万吨,金矿石 80 万吨,水泥用灰岩 500 万吨,石膏 100 万吨,其他矿产 650 万吨。全市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 31.26 亿元,年均增长 8%。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 90%的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达到设计水平,综合利用矿山占可综合利用矿山总数的 50%以上,有色和贵金属矿产共伴生组分回收率达到 50%以上。 (4)全面实施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管制度,建立矿山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核准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由粗放、无序向科学、有序转变。 (5)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选冶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和扶持矿产品的

37、精深加工和边缘产业,延长矿业产业链。到 2015 年,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矿产品产值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比例明显提高。 (6)大力支持采选冶一体化大中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煤、铁、锰、锑、金、石膏矿为依托的优势产业群。 (三(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 健全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加强破坏污染严重和关停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使需治理矿山的治理率达到 100%,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矿区地质灾害明显减少;矿山三废达标排放,尾砂入库安全存放;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

38、绿色矿山和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示范区(点);加强矿山用地管理,建立并逐步推行矿山用地补偿制度、矿山治理与复垦新增土地使用权相结合的制度。 (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活动相关的调查和监测目标(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活动相关的调查和监测目标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和监测体系,实现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产储量变更、矿山生态环境、矿业秩序和矿业权市场建设等的动态监测和实时监控。 三、目标年目标(三、目标年目标(20202020 年)年) (1)形成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发现一批重要矿产后备基地。 (2)矿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39、矿山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矿业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链进一步得到优化,能源、黑色、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业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群进一步强大,建材工业成为我市又一经济增长点。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矿业布局和矿山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采矿权总数控制在 470 个以内(其中煤矿采矿权 90 个以内),中型以上矿山企业 8 家以上。95%的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达到设计水平。大中型、骨干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省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4)矿业科学的创新研究取得明显进展,难选冶、低品位矿产的采选冶工艺取得进一步突破。 (5)矿山地质环境保

40、护管理实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6)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体系,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制度化。 第四章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我市在规划期内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主要是落实省级规划目标。 (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 (1)开展覆盖全市的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修编工作。 (2)开展我市西部雪峰弧形成矿带 12.5 万航磁调查工作。 (3)开展雪峰弧形成矿带 12 个 15

41、万图幅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4)开展市郊短陂桥煤层气调查和以邵东县为主体的邵阳凹陷油气勘查工作。 (5)开展邵阳县、武冈市天鹅-水浸坪、邵东野鸡坪等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调查工作。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逐步开展苗儿山铜铅锌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和包含邵阳北部地区在内的白马山-紫云山金锑铅锌矿调查评价项目。 二、矿产资源勘查二、矿产资源勘查 (一)勘查矿种的安排(一)勘查矿种的安排 1、重点勘查矿种 根据我市矿产资源现状和资源供需形势,规划期内重点勘查优质锰、富铁矿、铜、铅锌、金等我市资源保障程度不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矿产及石膏、硫铁矿等我市优势、特色矿产。 2、限制勘查矿种 根

42、据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年),我市限制性勘查的矿种有钨、锡、锑、钼、稀土、煤、钒、铀、石墨、重晶石、萤石等 11 种。 限制勘查类矿种,主要由国家财政投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由政府根据市场和国家产业政策进行处置。 (二)国家财政投资勘查方向(二)国家财政投资勘查方向 国家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在我市的投入,优先开展整装勘查区、成果比较突出的国家项目的后续勘查和矿业秩序整顿中清理出来的矿产地的勘查工作,同时,加强国有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重点安排煤、富铁矿、磁铁矿(含混合矿)、优质锰、钨、锑、铅锌和金等重要矿产的勘查项目。市、县级财政勘查重点投入到硫铁矿、花岗岩、优质石膏等当前开发

43、效益好的非金属矿产。 (三)重要矿种勘查总体规划布局(三)重要矿种勘查总体规划布局 煤:我市煤炭资源较丰富,但部分矿山保有储量不足。规划期内,煤炭的勘查主要集中在邵东两市塘、保和堂、廉桥、隆回箍脚底、邵阳县常乐、枫江溪、三比田、洞口石下江、武冈龙江、邓家铺等地开展普查和储量升级工作。 铁:我市铁矿资源丰富,但以贫铁矿居多,开发利用难度大。规划期内将以寻找富铁矿和磁铁矿为目标,重点在洞口江口、绥宁寨市、船田、小沈等铁矿分布区,以及苗儿山-关帝庙成矿区带和邵阳县石桥铺矿区开展普查和储量升级工作。 锰:我市锰矿资源主要分布于雪峰弧形构造带及邵阳凹陷内。规划期内布置洞口黄花坪、新宁丰田、唐家圳、城步兰

44、蓉和邵阳凹陷二叠系含锰岩系分布区的勘查工作,以优质锰矿为主攻对象。 铜矿:我市铜矿床规模较小,分布较零星,仅城步猫儿界一带找矿潜力较大。规划期内重点在城步苗儿界-麻林、清源和金水,以及隆回荷田、城步县岩屋溪等矿地开展普查工作。 铅锌:区内铅锌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资源潜力大,分布范围广。规划期内重点围绕邵东石桥铺、城步苗儿山-周山和邵阳北部白马山-紫云山一带铅锌找矿潜力大的区域,以及各零星矿点开展普查工作。 锑矿:区内锑矿资源较丰富,已知矿点众多,但因开发力度较大,目前资源保障程度不高,规划期内将适度加大锑矿资源勘查力度。在规划开展白马山-紫云山金锑矿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继续在龙山金锑矿深部及外围、

45、新宁五里山一带,以及邵阳县罗城、新邵正冲里等地开展普查和储量升级工作。 金矿:区内金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规划期内在开展白马山-紫云山金锑矿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在龙山金锑矿深部及外围、隆回白竹坪、九龙山、新邵正冲里等地开展金矿的勘查工作;加大对新邵大新金矿区的勘查力度,提升资源类型。 石膏:区内石膏资源极为丰富,规划期内仅安排邵东县廉桥流双地区石膏矿预查工作,寻找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 水泥灰岩及相关矿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邵阳市建材工业发展规划,水泥灰岩及相关矿产的勘查采取就近水泥生产基地开展工作的原则。规划期内安排邵东县野鸡坪、崇山铺和武冈市朱家岭等地的普查工作。 三、勘查规划分区与勘查

46、规划区块三、勘查规划分区与勘查规划区块 (一)勘查规划区(一)勘查规划区 勘查规划区包括重点、禁止、限制三类和具有“锡田找矿模式”的整装勘查区。全市主要划定重点、禁止、限制三类勘查规划区 32 处(附表 10,附图4),其中重点勘查区 6 处,禁止勘查区 20 处(不含城镇禁止勘查区),限制勘查区 6 处;根据湖南省整装勘查实施方案,我市北部和西部地区列入全省整装勘查范围。 1、重点勘查区 包括两部分,一是以往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成矿地质条件有利、资源相对集中、资源潜力较大、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矿种分布区;二是大中型危机矿山的深部和外围区域。全市共划分出 6 处重点勘查区,面积

47、 4785.99 平方千米。 (1)邵东县石桥铺铅锌金矿重点勘查区(ZK1),面积 371.44 平方千米; (2)新邵县龙山金银矿重点勘查区(ZK2),面积 174.73 平方千米; (3)新邵-隆回金铜铅锌矿重点勘查区(ZK3),面积 1703.01 平方千米; (4)洞口-绥宁铁铜铅锌多金属矿重点勘查区(ZK4),面积 971.54 平方千米; (5)绥宁县麻塘-乐安铺铁锰矿重点勘查区(ZK5),面积 816.36 平方千米; (6)城步县猫儿山-周山铅锌铜金多金属矿重点勘查区(ZK6),面积 748.91 平方千米。 重点勘查区内立足于寻找我市资源保障程度不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矿产,以及

48、本市优势矿产。以多种形式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区内进行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财政地勘项目。 2、禁止勘查区 包括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军事禁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等地区。全市主要划分出 20 处禁止勘查区,面积 914.73 平方千米。 (1)邵东县流光岭市级风景名胜区(JK1),面积 11.63 平方千米; (2)邵东县特殊用地保护区(JK2),面积 12.41 平方千米; (3)新邵县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JK3),面积 14.91 平方千米; (4)新邵县龙山省级森林公园(JK4),面积 70.9 平方千米; (5)邵阳县宝庆森林公园(J

49、K5),面积 4.27 平方千米; (6)隆回县虎行山-花瑶民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JK6),面积 49.19 平方千米; (7)隆回县魏源湖风景区(JK7),面积 8.56 平方千米; (8)隆回县屏风界候鸟自然保护区(JK8),面积 37.35 平方千米; (9)洞口县那溪河森林公园(JK9),面积 18.1 平方千米; (10)武冈市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JK10),面积 26.97 平方千米; (11)武冈市法相岩省级风景名胜区(JK11),面积 50.42 平方千米; (12)新宁县崀山国家级风景区(JK12),面积 124.27 平方千米; (13)新宁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JK13)

50、,面积 62.38 平方千米; (14)新宁县紫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JK14),面积 20.22 平方千米; (15)新宁县万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JK15),面积 42.19 平方千米; (16)绥宁县黄桑自然保护区(JK16),面积 111.12 平方千米; (17)城步县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JK17),面积 139.32 平方千米; (18)城步县白云湖风景区(JK18),面积 22.62 平方千米; (19)城步县十万古田风景旅游区(JK19),面积 61.37 平方千米。 (20)城步县沙角洞省级森林公园(JK20),面积 13.56 平方千米。 除以上地区外,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