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pdf

上传人:13426650027 文档编号:905644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DF 页数:80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公开征求意见稿) 二二二年二月I 目目 录录 序言 . -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 - 2 - 第一节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成效 . - 2 -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 . - 9 -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 - 14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 14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 14 - 第三节 主要目标 . - 15 - 第三章 坚持绿色低碳,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19 - 第一节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 - 19 - 第二节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 22 - 第三节 推动能源和交通清洁低

2、碳 . - 25 - 第四节 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 26 - 第四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 30 - 第一节 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 . - 30 - 第二节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 - 31 - 第三节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 . - 32 - 第五章 加强协同控制,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 - 36 - 第一节 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 . - 36 - 第二节 深化大气污染物减排 . - 37 - II 第三节 加大精细化管理水平 . - 38 - 第六章 加大“三水”统筹,巩固水生态环境质量 . - 41 - 第一节 加强“三水”系统治理 . - 41 - 第二

3、节 深化水污染治理 . - 42 - 第三节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 - 43 - 第七章 推进系统防治,提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 . - 46 - 第一节 加强土壤污染源管控与安全利用 . - 46 - 第二节 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 . - 47 - 第三节 推进重金属及尾矿污染综合整治 . - 48 - 第八章 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 50 - 第一节 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 . - 50 - 第二节 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 . - 51 - 第三节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 52 - 第九章 加强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 54 - 第一节 加强生态系统

4、保护 . - 54 - 第二节 推进生态系统修复 . - 55 - 第三节 强化生态保护监管 . - 57 - 第十章 强化风险管控,严守环境安全底线 . - 60 - 第一节 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 . - 60 - 第二节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 - 61 - 第三节 保障核与辐射安全 . - 62 - 第十一章 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 - 64 - III 第一节 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 . - 64 - 第二节 完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 - 65 - 第三节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 - 66 - 第四节 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 . - 67 - 第五节 提升生态

5、环境监测监管能力 . - 68 - 第十二章 开展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 - 70 - 第一节 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 - 70 - 第二节 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 . - 71 - 第三节 推进生态环保全民行动 . - 71 - 第十三章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规划保障措施 . - 74 -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 - 74 - 第二节 加大投入力度 . - 74 - 第三节 推进人才建设 . - 75 - 第四节 加强宣传引导 . - 75 - 第五节 强化实施评估 . - 76 - - 1 - 序 言 “十四五”时期, 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

6、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是全市加快转型升级、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面向二三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立足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江西主战场,科学编制萍乡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好生态环境质量、筑牢好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好生态环境安全、提供好生态产品供给、实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奋力开创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回顾和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全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研究了“十四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机遇。

7、根据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江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萍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明确了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提出了实现规划目标的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基准年为 2020 年,规划期为 2021 至 2025 年,并展望 2035年。 - 2 -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成效主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

8、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实现“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目标要求,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八大标志性战役、30 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十三五”时期,通过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 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2.1%, 较2015 年提升 9.6 个百分点,设区市

9、细颗粒物 33 微克/立方米,较2015 年下降了 45%,2020 年中心城区首次达到空气二级质量标准;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 100%,较 2015 年上升了 7.14 个百分点,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消灭劣 V 类水任务,5 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 100%, 全市无黑臭水体;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3%左右,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100%。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均保持较好水平。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 - 3 - 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 2015 年下降值均好于目标值。 生态优势不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不断巩固提升。“十三

10、五”期间,绿色名片不断刷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通过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67.25%,比全 - 4 - 省高 4.15%,位居全省前列;湿地保护率达 76.21%,比全省高16.76%,列全省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优。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1 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15 个、国家级生态村 2 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1 个、省级生态县 2 个、省级“两山”基地 1 个、省级生态乡镇 33 个、省级生态村 61 个,打造了湘东镇江口村、高洲乡高滩村等一批美丽宜居村庄。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从国家试点走向全国示

11、范, 连续三年在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绩效评价中获得第一, “上截、中蓄、下排”的海绵城市建设机制成功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污染防治成效日益彰显。污染防治成效日益彰显。“十三五”期间,坚决贯彻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部署,大力实施“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全面完成各项考核目标。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修订印发萍乡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制定关于中心城区重度污染天气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通告;加大工业废气治理,萍钢安源钢铁有限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华能安源发电有限公司、柯美纸业和萍峰纸业执行超低排放限值,10 个工业窑炉完成升级改造,全市 18

12、3 家加油站、2 座储油库、34 辆油罐车均安装了油气回收装置并开展年度监测;制定萍乡市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操作规程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细化方案 , 明确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四个不开工”和“六个百分百”要求,设立扬尘治理红黑榜,完善建筑工地扬尘治理 - 5 - 在线监管平台,全市 99 个建筑工地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全市工商在册 2542 家餐饮业服务单位均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发放 3500 余副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号牌;划定全市烟花爆竹禁燃区,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二是打赢碧水保卫战。完成 37 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调整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完成主城区备用应急水

13、源建设;制定消灭 V类及劣 V 类水专项行动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加快完成南门桥断面和桐车湾断面治理项目;完成袁水、禾水流域内 22 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开展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和“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完成 142 家“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实现工业企业水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完成 622 个地下油罐双层罐更新改造工作。三是打赢净土保卫战。建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台账,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 27.28 万亩,完成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 2699 亩;推进实施土壤污染治理项目 12 个,完成 13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调查工作,完成 22 家疑似污染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3 个污

14、染地块的修复,建立超标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 每年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录; 89个危废专项整治问题基本完成整改,243 家危废企业在“江西省危险废物监管平台”申报备案,6 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污泥鉴别。 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 40.13 亿元用于环保基础设施 - 6 - 建设。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原来的 13.5 万吨/日提高到18 万吨/日,且全部达到一级 A 排放标准,新增和改造污水管网515.06 公里,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全市新建改造垃圾处理站 32 个,先后建成中节能

1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期项目,处理能力达到 1300 吨/日,建立了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全市统一处置的城乡垃圾收集处置管理机制。6 个工业园区建成 9 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总设计处理能力达 2.21 万吨/日,并建成了一体化监控平台。全面提升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共完成 135 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共建设集镇污水处理设施 61 套,总设计处理能力达 2.32 万吨/日,完成 5402 户农户改厕工程建设,农村水冲卫生户厕普及率达 91.2%。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 181.09 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 33.2%。全面完成禁养区内 464 家畜禽养殖场

16、关停工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88.6%,171 家规模以上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 94.7%。积极推进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农膜回收率 82.2%,秸秆综合利用率 91.79%。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安装 162 个空气监测微型站、乡镇气站27 个,建成 5 个国控、5 个省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 1 个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设立 4 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4 个国控断面、3 个长江经济带重点监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 产业转型升级亮点纷呈。产业转型升级亮点纷呈。“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 - 7 - 不断优化,由 2015 年的 10.2:52.2:37.6

17、 优化为 2020 年的7.9:43.6:48.5,连续五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先进设区市,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获国务院通报表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稳步推进,“中国电瓷之都”花落芦溪,钢铁、煤炭产业去产能分别达到 265 万吨、545 万吨,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了 24.3%和 20.5%,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大幅上升,2020 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18、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 20.0%、41.5%,海绵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 萍乡国家环保材料及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县区全覆盖,基本形成了“优质水稻+现代种业、草食畜禽、高效蔬菜、休闲农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雏形。旅游业实现重大突破, 萍乡武功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并列入江西省低碳旅游示范景区。 生态改革创新稳步推进。生态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以书记、市长为“双主任”

19、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十个专业委员会,分领域、分专业 - 8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建立环境损害惩戒机制,出台、修订了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萍乡市党政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 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意见 (试行) 萍乡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出台萍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萍乡市城市绿化条例萍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萍乡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20、管控实施方案。建立生态环保补偿机制,签订了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建立了市内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林长制”网格管理制度,初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扎实推进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 表表 1 萍乡市萍乡市“十三五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 类类 型型 序序号号 指指 标标 2015 年年现状现状 2020 年年目标值目标值 2020 年年完成值完成值 属性属性 完成完成情况情况 水 环境 质量 1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 92.86 9

21、4.12 100 约束性 完成 2 地表水质量劣类水体比例(%) 1.0 0 约束性 完成 大气 环境 质量 3 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74.5 90 92.1 约束性 完成 4 中心城区城市细颗粒物60 42 33 约束性 完成 - 9 - 类类 型型 序序号号 指指 标标 2015 年年现状现状 2020 年年目标值目标值 2020 年年完成值完成值 属性属性 完成完成情况情况 (PM2.5)浓度(g/m3) 5 县区城市颗粒物 (PM2.5) 浓度(g/m3) 安源区 42 34 约束性 完成 湘东区 48 33 芦溪县 40 31 上栗县 40 32 莲花县 30

22、24 经开区 42 33 土壤环境质量 6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3 左右 93 左右 约束性 完成 7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90 100 约束性 完成 污染控制 8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 4.3 4.3 约束性 完成 9 氨氮排放量减少(%) 3.8 3.8 约束性 完成 10 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 3.96 3.96 约束性 完成 11 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 3.67 3.67 约束性 完成 注: 表示五年累计下降(减少)数。 第二节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

23、融,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面临的机遇:面临的机遇: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一是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 - 10 -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省委、省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 把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高标准建成美丽中国“江

24、西样板”作为重大战略来抓。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 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紧密结合,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打造美丽江西 “萍乡样板”。 二是生态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更加明晰。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更加明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建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近期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总体方针。“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江西视察指导,留下了“做好治山理水、显

25、山露水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殷切希望, 江西省委省政府“十四五”时期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努力保护好江西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把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为 “十四五”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全市在坚持“改革开 - 11 - 放促转型、 结构调整推转型、 科技创新助转型、 民生改善保转型、生态恢复立转型”的发展之路上成效显著,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新时期全市绿色发展带来新契机。 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阶段性圆满完成, 生态环境工作的能力和手段

26、明显提升,为新时期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累了实践经验。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上升为国家区域战略, 提出将湘赣边区域打造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先行区、 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样板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萍乡作为全域纳入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设区市,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为新时期全市区域环境共治带来新机遇。 面临的挑战:面临的挑战: 一是统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加大。一是统筹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加大。 作为江西对外开放的“赣西门户”,萍乡拥有独特的区域开放优势,是全域纳入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设区市; 省内“新宜萍”联动发展也孕育着巨大潜力; 同时萍

27、乡作为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的重要板块,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上蕴含无限生机。萍乡市今后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萍乡市作为老工矿城市,传统产业以钢铁、煤炭、陶瓷、火电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为主,2019 年全市单位GDP能源消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是全省平均的2.14 倍和 2.61 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累计叠加,统筹 - 12 -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将会增加。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28、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全市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的巨大压力,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水平仍然不高,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仍处于高位, 加上全市大气环境极易受长株潭以及北方外来污染团输入影响,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消化任务重、困难大,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务依然繁重。 三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依然不足。三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依然不足。 “十三五”时期萍乡市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过

29、去相比有很大的提升, 但是与面临的环境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离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打造美丽江西 “萍乡样板”的目标还有差距,离新时代“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还有差距,巩固保持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加快补齐环保设施短板、稳步完善环境治理体系任重道远。 总体而言,“十四五”时期,萍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工作基础更加坚实,提升空间依然较大。尽管存在不少困难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 - 13 - 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江西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深

30、刻认识萍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新任务,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14 -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打造美丽江西“萍乡样板”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突出精准治污、

31、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 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萍乡新篇章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

32、、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生 - 15 - 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手段,精细管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提高环境治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用法治方式治理污染,以法

33、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改革创新、社会共治。坚持改革创新、社会共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目标主要目标 展望二三五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实现美丽江西“萍乡样板”建设目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恢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34、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 16 - 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 绿色转型持续有力绿色转型持续有力。 产业生态化、 生态产业化加快推进,资源能源配置更加合理、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能力显著增强, 探索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径模式取得新进展。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优

35、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加快构建。 森林覆盖率稳定保持,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得到有效监管,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生态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危险废物、重金属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增强。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36、,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 - 17 - 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表表 2 萍乡市萍乡市“十四五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指标指标 2020 年基年基准值准值 2025 年年 目标值目标值 指标指标 属性属性 (一)环境治理(一)环境治理 1.细颗粒物浓度(微克/立方米) 设区城市 38.7 31.6 约束性 县级及以上城市 35.9 28.8 预期性 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设区城市 86.0 91.6 约束性 县级及以上城市 91.1 94.8 预期性 3.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 国家考核断面 83.3 100 约束性 省考监测断面 9

37、4.1 100 预期性 4.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 省考监测断面 58.8 68.42 预期性 5.地表水 V 类及劣 V 类水体比例(%) 省考监测断面 1.96 0 约束性 6.地下水环境质量(区域)V 类水比例(%) 40.0 完成省下达任务 预期性 7.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吨) 氮氧化物 2748 约束性 挥发性有机物 545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 3538 约束性 氨氮 242 约束性 (二)应对气候变化(二)应对气候变化 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20.5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4.3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10

3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6.2 完成省下达任务 预期性 (三(三)环境风险防控)环境风险防控 11.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3 左右 93.0 以上 约束性 12.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 90 以上 有效保障,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 18 - 指标指标 2020 年基年基准值准值 2025 年年 目标值目标值 指标指标 属性属性 13.放射辐射源事故年发生率(起/每万枚) 0 1.3 预期性 (四)生态保护(四)生态保护 14.生态质量指数(EQI) 稳中向好 预期性 15.森林覆盖率(%) 67.25 保持稳定 约束性 16.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 不

39、低于批复要求 约束性 (五)人居环境改善(五)人居环境改善 1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 设区城市 100 保持稳定 预期性 县级及以上城市 100 预期性 18.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 城市(设区城市、县级市)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42.37 51.56 预期性 县城污水处理率 95 预期性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20 完成省下达任务 预期性 19.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 70 约束性 20.城市黑臭水体比例(%) 设区城市 0 保持长治久清 预期性 县级及以上城市 基本消除 约束性 注:1. 考虑到 2020 年监测数据受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影响以及“十四五”监测点位

40、有所变化等因 素,指标 1 至指标 5 采用 2018-2020 年三年平均值计算“十四五”基准值。指标 8 和指标 9 的 2020 年基准值为“十三五”期间累计下降数。 2. 表示累计提高或下降数。 3. 指标目标值与省正式下达任务要求不一致的,以省级下达要求为准。 - 19 - 第三章 坚持绿色低碳,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 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以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效率提升为着力点,培育绿色新动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第一节第一节 健全绿色低碳发

41、展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优化空间发展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多规合一”为抓手,建立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全域空间管控要求,优化城镇化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保护格局,构建“一核一带两芯多节点”城镇空间布局。强化全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精准落地。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依据 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萍乡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萍乡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加快推动“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实施,

42、 加强在政策制定、 环境准入、园区管理、 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 严格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准入,不断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等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重点区域、重 “一核一带两芯多节点” : “一核”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 “一带”指以 320 国道沿线城镇为集聚发展带; “两芯”指以上栗为北部中心、莲花为南部中心, “多节点”指以一批重点镇为支撑节点的网络化空间布局。 - 20 - 点流域、重点行业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专栏 1 萍乡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一)优先保护单元(一)优先保护单元 - 21 - 全市划分优先保护单元 7 个,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34.92%。 优先保护单元依法禁止

43、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建设, 管控单元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 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避免损害所在单元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质量,严禁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各类开发活动; 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 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进行管控; 在功能受损的优先保护单元优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重点管控单元(二)重点管控单元 全市划分重点管控单元 15 个,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23.31%。 重点管控单元应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 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达标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 按照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 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 不

44、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稳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格落实区域及重点行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的管控单元,落实现有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削减计划和环境容量增容方案。 (三)一般管控单元(三)一般管控单元 全市划分一般管控单元 9 个,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41.77%。 一般管控单元主要任务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及管理、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落实宏观环境政策。落实宏观环境政策。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 加强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制度化、规范化,落实环评审批提质增效,为基础设施、交

45、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持 - 22 - 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进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落实战略性自然资源的刚性管理,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推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 实行排污许可制度, 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以上栗县“湿地银

46、行”建设试点为基础,探索完善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第二节第二节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大力优化产业布局。大力优化产业布局。以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为契机,着力构建“中心一区”示范引领、“一园两区”重点建设、“双侧两园”强力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各县区按照“1+1”即“电子信息产业+区域优势产业”的原则, 集中精力抓双首位产业,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和一个优势产业,促进生产要素供给、产业链条配套、人力资源协同集成集聚,形成区域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新型工业化布局。围绕高端服务业、智慧旅游、现代特色商

47、贸和现代物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商务咨询、金融、检验检 - 23 - 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休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形成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布局。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布局,全力推进种业大市建设。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深入实施“1+2+N”产业高质量行动计划,在钢铁、煤炭、工业陶瓷、花炮、建筑等重点传统行业实施改造提升行动。钢铁产业以结构调整、集群集约、绿色转型为重点,开发低能耗冶炼、节能高效轧制等技术

48、。煤炭产业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由粗放型、高污染型向集约型、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推动煤焦化产业绿色发展,打造煤焦化循环产业链。工业陶瓷产业大力开发环保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等新型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不断向节能环保、成套设备、高分子材料等产业上下游领域发展。花炮产业大力实行“安全型、环保型”战略,加强花炮药剂环保新材料研究,支持和推广药剂环保新材料市场化应用。建筑业以绿色环保为引领,拓宽绿色建材应用范围,不断引导传统建筑产业向绿色环保转型升级。 加快落后低效产能淘汰。加快落后低效产能淘汰。 严格执行能耗、 环保、 质量、 安全、工艺等综合标准, 依法依规推进对钢铁、 水泥、 煤炭、 平板玻

49、璃、有色金属等行业进行定期巡查、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 “1+2+N”:1 指 1 个高成长性产业,包括电子信息;2 指 2 个特色优势产业,包括节能环保、装备制造;N指 N 个基础良好产业,包括金属材料、食品医药、海绵建材、花炮文创。 - 24 - 及时将发现的落后产能列入当年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和名单, 依法依规实施关停,彻底拆除落后产能主体设备(生产线) ,确保不能恢复生产。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推动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化转型转型。 加快运用数字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推进智能制造单元、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

50、享,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加快应用数字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污染源(物)检测和清洁生产水平,重点推进机械设备数字化改造。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开展精准作业、精准控制建设试点,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数据云、农业物联网、农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与江西农业数据云对接。深化数字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推动互联网在景区防灾预警、环境保护、设施管理、自主导览、交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探索基于旅游大数据的管理、服务、营销等新模式。 壮大绿色环保新兴产业。壮大绿色环保新兴产业。以高端化、生态化、智能化制造为主攻方向, 增进绿色精益智慧制造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无意史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